-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开放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语文论文之开放阅读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摘要】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各基础学科中,语文是最能够体现个性,最适宜培育创造性的学科。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充分满足学生需要,放手让学生去看、去说、去做。学生在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徜徉,时时萌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本文将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是如何根据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 阅读方式 阅读能力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一阅读教学的新课题,把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创造性阅读能力、鼓励有创意的表达作为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我们的语文课本不再只是“教本”,而是“读本”。在阅读教学中,我巧妙地利用这个“读本”为激发点,倡导个性化阅读,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把视野无限扩展,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潜能,在开放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放眼去看--倡导大量阅读 俗话说:“厚积而薄发”。没有深厚的积淀,学生难以“薄发”,更谈不上“下笔如有神”了,因此我鼓励学生大量阅读书籍。可能有的老师和家长会投诉:“孩子不爱看书,怎么办?”解决这一难题,我们要做到两点: 第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的做法是先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书籍入手,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成语故事,简短精悍的儿歌、谜语、古诗词,让他自由选读,进而诱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如《西游记》、《汤姆叔叔的小屋》、《木偶奇遇记》……老师有意识地诱导孩子们从最熟悉的最精彩的情节开始阅读,让学生一读便如获至宝,不愿放手。 另外,抓住孩子爱表现的天性,创设平台让他们展示阅读成果也能极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研究报告、手抄报、课本剧、读书笔记、小辩论、故事会、诗歌朗诵比赛……一次小小的展示、一句真诚的鼓励都能让孩子们欢欣雀跃。 第二、让阅读成为习惯。 学期初,我和学生们以语文书中的单元主题、《课程标准》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和近年来评选的优秀的“国际大奖小说”等为依据,一起制定了本学期的“阅读书目”:如根据第八册第三单元的主题“大自然的启示”确立的《十万个为什么》、《昆虫记》;根据第八单元主题“故事长廊”和《课程标准》中的“建议” 确立的《伊索寓言》,另外还有“国际大奖小说” 《亲爱的汉修先生》、《时代广场的蟋蟀》等等。除了每星期一节的“读书课”外,每天还安排固定的读书时间,让孩子们尽情地在书海畅游。班上张贴“我们都是小书迷”的评比表,每周开展“故事大王”评比活动,使学生间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读书热。慢慢地,当书本的魔力把他们深深吸引时,原本争强好胜的孩子们不再去计较这些评比数量上的多寡,而是把阅读看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课室里常常看到的是一个个捧着书本静心翻阅的身影,或是一群群聚在一起眉飞色舞地讨论读书心得的“小集团”。 腹有诗书气自华!学生们读的书多了,识字量得以巩固和延展,视野更开阔,表达更流畅,头脑也更活跃了。记得一天下课后,班上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跑到我面前忿忿不平地说:“周老师,我要为刚才打人的小凯辩护!”我一愣,孩子振振有辞地说:“我从《十万个为什么》里看过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等的,就是说,小凯打那个同学的时候,那个被打的同学也会有相同的反作用力攻击他!你只是批评小凯,这不公平!”啊!深奥的牛顿第三定律竟被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如此轻描淡写地道出,真是让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着实吓了一跳!我想,这就是让孩子们在书海里自由徜徉时突现出来的让人惊喜的发现! 二、放心去说--珍视学生独特感受 阅读是作者与读者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我很强调学生的个性体验,要求学生做到“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冰心的《永生的眼睛》时,我让孩子们谈谈对“捐赠器官”这一问题的看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展开了激烈地讨论。有的学生说:“我佩服把器官捐赠给病人的人,但我自己不会捐赠,想想看,把器官血淋淋地割出来,那是多么恐怖呀!”有的学生马上反驳:“人都死了,怎么会有感觉呢?”有的说:“人去世了,但他的器官还在别人身上生存的,这不是生命的延续吗?”……“交战”双方各不相让,都极力用理据说服对方,述说着自己对生命的感悟。这就是孩子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尊重和张扬后,自然流露的创造。 三、放手去做--开展“探究性阅读” 《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可以开展“探究性阅读”。 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研究探索的方式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阅读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是开放性阅读,它的阅读渠道不仅在课堂,也在课外,充分利用图书馆、网络、报刊,甚至是身边的人等信息渠道“;探究性阅读” 是自主性阅读,阅读主题的确定、组织、途径、方法及阅读结果的总结、整理、展示等一系列的过程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 起先,我是根据课本每单元那些内容跟孩子们的思想、生活贴近的课文,指导他们做专题性的小研究报告。后来,当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就放手让他们自主在课本或是课外的书籍中开展“探究性阅读”,甚至让他们走出书本,深入到社会生活中探究性地阅读“生活”这本大书。他们自主确定研究主题,自由选择汇报的方式。如在学习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后,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有的从《十万个为什么》中找来了关于大自然中的各种奇妙现象的资料,写出了颇具科学意味的研究报告;有的从网络中搜集到了大量的人类从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例子,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有的创编了课本剧,让观众们在欢声笑语中受到教育…… 探究性的阅读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社会化生活化的活动也成为了阅读活动空间的新内容。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限制,就如鱼得水,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大视野去光顾精彩纷呈的“生活大书橱”,去体验复杂而有序的生活真谛。一个孩子在《奇怪的水生动物》的研究报告中写道:“做完这篇研究报告以后,我知道了原来在那无边的大海里,水生动物也是像许多小动物一样,出生十几天后就要独立自己生活,而我们人类到了二十多岁才离开爸爸妈妈。我想小动物们离开了爸爸妈妈时是多伤心啊!现在想来,还是做人更幸福!” 班上有六个学生利用国庆假期到附近的“金雅轩”楼盘开展调查研究,写出洋洋洒洒五千多字的研究报告,还给开发商提出了颇具建设性的多项建议。 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灵敏、全面、深刻的感受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营造逼真的、多元的、开放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在特定的阅读情境、角色、任务中展开学习,使阅读不再是孤立封闭的操作,而变成活生生反复亲历体验、理解感悟的过程。帮助学生的阅读能力往纵深方向发展,从而增强能力,提升素养,形成顿悟,激发创造。 【参考文献】 1.郭思乐著,《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