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反思与实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英语(心得)之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反思与实践

英语论文之高中英语课堂小组讨论的反思与实践 ‎ ‎  长沙市雷锋学校     余爱兰 ‎  【摘要】:小组讨论活动是英语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本文分析了在英语课堂小组讨论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提出了理论与实践如何有机结合的一些建议。‎ ‎  【关键词】: 小组讨论   反思与实践 ‎  一、         问题的提出 ‎  课堂小组讨论能为学生提供较多大语言实践机会,能够拓展大班授课时学生的学习空间,因而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 讨论活动开始后学生不能马上进入角色而造成时间的浪费;学生对讨论的话题不熟悉或者不敢兴趣以致无话可说,使讨论形同虚设;讨论程序或讨论内容被教师控制,学生不能自由发挥,与讨论的目的相违背;个别学生控制讨论活动,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率的目的难以达到;教师统筹兼顾不力,活动时忽略部分学生,影响了他们的参与热情;讨论形式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  小组讨论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其中一个根本的原因在于教师认识不到组织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有些教师误以为小组讨论是教学的一种手段,是为教师的教而服务的,于是课堂小组讨论仍以教师为中心。从选择讨论话题到制定评估的标准,教师一直是以“权威”的姿态出现。讨论中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得在教师所限定的框架内进行。其结果是学生的认知活动和学习动机得不到激发,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  二、         小组讨论活动的理论与实践 ‎  小组讨论是英语课堂上一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合作学习旨在通过互相的交流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它强调人际交往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促使学生在课业、个人成长、学习策以及社会交往技巧方面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当学生在完成交互性任务时能“negotiate meaning”, 则能促进他语言上的进步。这里的“negotiating” 意味着学生要具有交互学习中的基本前提:自主能力、主动能力及合作能力。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learn in their own voice”,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对于学生应做到和能做的事,教师如果都替他做了的话,那么就等于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只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磋商(consultation)”和“沟通(negotiation)”,只有当学生认为学习的每个机会都能满足其喜好时,他们的学习才会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因此,在开展课堂小组讨论时,教师应和学生共同策划教学目标,通过共同参与制定讨论的内容、时间、每位成员的角色分配、讨论结果的展现以及评估活动,使学习目标为学生所认同,教学过程也由于集思广益而生动和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其完成学习任务的责任感。‎ ‎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合作和交互活动,努力完成预定的任务。讨论中教师的参与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因为,首先,教师也是课堂中的一员,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其次,学生选择学什么,怎么学和何时学的能力需要的不断的活动中得到教师的帮助和引导;第三,讨论中存在着两种交互形式:教师与学生的交互(显性的)和学生与学生的交互(隐性的)。活动时后者极有可能会形成小团体意识,产生与其他同伴组的隔阂,甚至与班级活动相违背的情况。因此,学生自由讨论而教师不介入的做法偏离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偏离了课堂学习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活动只能意味着教师要承担比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大班教学时更重要的职责。‎ ‎  (一)              讨论前的活动 ‎  1. 话题的选择 ‎  学生只有面对自己熟悉的材料才会产生讨论和探求的兴趣,才会有抒发自己感情和观点的需求,也才会有话可说,并在积极参与的活动中获得语言知识和交际技巧。因此,教师可事先就所学内容提供相关的话题,让各小组选择;如果学生对教师预设话题不感兴趣,也可以自拟题目。‎ ‎  2. 小组成员的角色分配 ‎  角色分配上刺激学生参与讨论的一个措施。活动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安排角色。在某些情况下教师要介入这些活动,比如,根据讨论内容决定采取同质组合还是异质组合(质指语言水平和学习风格)。有组织才能的学生可以担当小组长,负责活动的进展。性格内向、善于写作的学生可以担当记录员。性格活泼、大胆的学生可以随时调节气氛。各小组的人数可以是不定的,但必须做到人人有事可做。‎ ‎  3. 活动时间的确定 ‎  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可按实际需要通过教师和学生协商确定。比如,讨论时间可以说十分钟,也可以说一节课;可在每节课中穿插进行,也可一周进行一次。这样的磋商有利于学生增强自我监控意识和责任感,并提高讨论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率。‎ ‎  (二)              讨论中的活动 ‎  在讨论中,学生和教师应行使好各自的职责。作为学生,他们应积极地履行自己担当的角色,提倡必要的组间竞争,通过共同努力,确保任务的出色完成。作为教师,他们则应 ‎  集引导者、监控者、资源提供者,甚至心理咨询者于一身。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证讨论紧紧围绕主题进行。‎ ‎  1.学生的职责 ‎  (1)    督视员 ‎  小组讨论一开始督视员就要观察同伴的参与率。例如,他们手中有一张表(见下表),通过在活动中倾听同伴的发言,如实记录同伴的参与情况,作为课后评估时的依据和激励组员参与的动力。有时为了增强竞争意识,各组的督视员可以对换,相互记录对方组的参与情况,以达到互相监督的目的。‎ ‎ ‎ ‎ ‎ ‎ ‎ ‎ ‎ ‎ ‎ ‎ 行为 ‎ ‎ ‎ ‎ ‎ 参与者 ‎ ‎ ‎ ‎ ‎ ‎ ‎ ‎ ‎ 1.参与讨论的次数 ‎ ‎ ‎ ‎ ‎ 学生A ‎ ‎ ‎ ‎ ‎ 学生B ‎ ‎ ‎ ‎ ‎ 学生C ‎ ‎ ‎ ‎ ‎ 学生D ‎ ‎ ‎ ‎ ‎ 学生E ‎ ‎ ‎ ‎ ‎ ‎ ‎ ‎ ‎ 2.回应(帮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回应(争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引入新的观点(或相关观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离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记录员 ‎  记录员的任务是记录同伴的话语;然后在小组汇报前提供给组内的同伴讨论,斟酌所记录的话语是否符合语法和表达习惯;最后小组所有成员一起整理所记录的内容。‎ ‎  学生角色的调整可以考虑其个性和学习风格,但是很多时候个性和风等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比如,性格内向的学生比较适合当记录员,但在讨论过程中因为有适合的条件这些学生很可能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这些学生在讨论时也不仅仅是旁观(听)者,他们往往通过用心地听和记来获取别人更详尽的语言输入,在热烈的交互环境中也可能自觉地参与讨论。‎ ‎  (3) 组长 ‎  在选定讨论话题后,组长负责监督组内成员履行各自的职责,并积极参与讨论。组长可通过与组员协商决定讨论的形式。常用的讨论形式有:信息轮流交换型和自由提供型。比如,在异质小组中,信息轮流交换型较为合适。它可以避免产生“权威”学生。组长协调成员轮流发言,再经过共同讨论达到观点基本统一,最后商定呈现方式,并代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组长应平等地与同伴协作,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  2. 教师的职责 ‎  (1)监控者 ‎  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做到脚勤、口勤、眼勤和耳勤,保证讨论的顺利进行。如果发现有的小组已提前完成任务,教师应分配给他们事先准备好的其他话题或提出其他合理的要求。对有可能超时的小组要给予及时提醒。教师巡听时应照应到不同的小组,尤其要给予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关注。‎ ‎  (2)同伴学习者 ‎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学习同伴,与学生一起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只有放下“权威者”的架子才能取得学生的认同,同时也能促进创设融洽的讨论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  (3)帮助者 ‎  当学生在讨论中求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引导和点拨。要让学生 “learn by doing”,而不是包揽一切,直接给出答案。必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辅助资料(比如,因特网网址和报刊杂志等)。开展小组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它能极大地增加目标语的产出机会并能改进或调整交互活动。不少学生在交谈时常忽略语言的得体运用,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教师要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补充必要的生活用语,扩大学生背景知识的积累,创设交际情景引导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技巧。‎ ‎  (4)气氛调节者 ‎  教师可以适时用音乐或诙谐的话语增添轻松的学习氛围。只有在放松状态下的学习才更有可能形成“superlearning”。‎ ‎  (三)              讨论后的展示与评估 ‎  小组讨论结束时,应留出足够的时间抽选一两个小组进行汇报。这样做既可以让学生有表现的机会,又可以促使各小组为能在全班前有较出色的表现而做积极的准备。‎ ‎  教师应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积极的反馈。这里的反馈包括了反思学生的语言表达是否到位、交际策略的运用是否得当以及每位学生的参与是否积极等等。比如,教师可集中记录员记下的主要语言错误,先让学生进行点评,然后教师进行分析。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懂得语言并不可怕,它们不但能帮助自己也能帮助别人,因为某人的语言错误很可能是别人或大家都会犯的语言错误。督视员的记录表也可作为教师与学生评价活动的参考。‎ ‎  三、         教学片断 ‎  教学有关某歌星为非洲灾民组织义演活动的课文时,笔者穿插安排了小组讨论活动。例如,笔者事先准备了有关音乐磁带,歌星的图片、相关的文字材料和一些网站,供学生讨论前参阅。笔者与学生商讨后将讨论的时间定为20分钟。在讨论前将讨论话题和要求呈现在投影屏上。‎ ‎  1.  If you are the pop singer, what else will you do to help the hungry Africans?(个人自述)‎ ‎  2.          It is said por singers make lots of money by putting on different performances.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phenomenon?(全组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陈述)‎ ‎  3.          Now in China some singers or actors (actress) fail to pay the tax on the money they have got in different ways. What will you do if you are the officer who is is charge of the matter?(讨论后以role-play的形式呈现)‎ ‎  4.          What kind of singer do ou like? Why?(个人阐述观点,播放并点评他(她)的一首代表歌曲)‎ ‎  5.          Is music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life? Why?(讨论后各组员表演音乐短剧)‎ ‎  各组落座后,组长负责落实组员的角色,并根据话题已有的资料进行讨论。教师巡视,履行自己的职责。小组成员各自陈述自己的观点,记录员记录;教师一直让轻柔的乐曲伴随着学生的讨论;讨论时如有个别学生询问教师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教师可引导他们运用替换的方式来表达;对影响表达的生词教给学生后板书到黑板上;当讨论快结束时,教师抽取了两组学生进行汇报。笔者在巡听时就已经选好目标。其中一组学习困难生较多,因此对该组做了表演的提醒,这可使那些学习困难生更认真地准备;另一组为调节气氛的,笔者让他们准备以演唱的形式向全班汇报,把活动推向高潮。在评估时,侧重交际技巧方面的引导,并要求学生课后以书面的形式对各自讨论的话题进行再加工。‎ ‎  四、         结束语 ‎  课堂小组理论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理念,即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在教学目标上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教学有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达成。当然,小组讨论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活动的兴趣和参与率?如何保证讨论与课本教学目标的同步?如何解决讨论内容及表达方式单一及学生思维狭隘的问题?如何处理班额大、学生多,教师指导有困难的问题?在异质小组中个别学生“包揽全局”,或在同质小组中语言水平低的学生跟不上语言节奏时应采取什么措施?这些都有待教师教学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文献 ‎  庞继贤、吴薇薇:“英语课堂小组活动实证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  朱晓斌;课堂讨论的十大心理学原则[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孙钱兔:“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6期。‎ ‎  朱晓斌;课堂讨论的十大心理学原则[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方旭;;课堂讨论要有实效[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