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8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乡村振兴感悟5篇
2021 乡村振兴感悟 5 篇 【篇一】 近几年,“人工智能”成为科技领域的当红“炸子鸡”,如何合理运用“人工智能”,推动经 济社会发展便成了这一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前的“围棋 AI 人机大战”让我们看到“人工 智能”的巨大能量,如何将这一能量发挥到生产生活中深刻影响这一技术能否走得更远。 “人工智能”的兴起恰好成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的催化剂,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还在较为粗 放的阶段,探索“人工智能”与农业生产的融合创新,对农业生产精细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首先,在种植方面,利用“人工智能”对农作物的生长及环境的变化进行数据化分析, 为农作物的管理提供精准指导,达到提升产量,提高质量的目的;其次,在养殖领域,利用 “人工智能”技术对牲畜的健康状况进行 24 小时监测,并根据科学设定,自动化精准投喂、 清扫,大大节省了人力,节约了饲料,为养殖效益的提高提供重要的作用。 但,“人工智能”方兴未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对 新技术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首先便是农村网络覆盖率不够高,虽然我国的 5G 技术走 在世界前列,但对乡村的覆盖还有很大缺口,农业领域网络化水平还有待提升;其次是农民 应用“人工智能”的意愿不够强烈,因为新设备投资较大,回报周期较长,操作能力不足也 是农民不敢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想要实现人工智能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作用,需要行业主管部门与科技企业共同努力。从基础 设施构建、技术供给、产业需求等方面入手,推动融合创新,改善应用环境,提升应用效果。 着力强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加大新技术支持力度,有重点地 培养“人工智能”技术优秀供应商,并有意识的培养农民应用新技术的意愿,调动农民发展 现代化、新技术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人工智能在乡村振兴中生根发芽。 【篇二】 乡村作为我国发展的根基,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与习俗,更是人们的精神 栖息地,凝聚人们的美好“乡愁”。当下乡村建设出现的发展滞后、产业衰败、人才凋零、 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解决。乡村振兴迫不及待的当下,必须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守望美好乡 村。 乡村振兴需要致力于农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农业方面,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 态农业、观光农业转型。同时,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自主品牌,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融 合发展、转型升级,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真正地走出去,以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致力于美丽村貌,提升人居环境。从天山南北到戈壁沙漠,从江南水乡到长江 两岸,从醉美漓江到宜人春城,广阔的国土上呈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景。然而,在城镇化飞 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美景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城市以邻为壑转移污染企业、乡村为发 展经济而牺牲环境对污染企业的全盘接收造成美丽村貌的环境污染。废水、废气、废渣等污 染物的乱排乱放,使得土地面临严重危机,破坏耕地,长此以往,造成粮食安全隐患。因此, 必须从源头入手,整治美丽村貌,加强环境建设。 乡村振兴需要致力于经济建设,促进全面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我国部分地区 仍存在深度贫困的问题,百姓的生活水平难以保障、经济收入单一匮乏。为让百姓的腰包鼓 起来,进行系列帮扶措施。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讲座、帮助联系用人单位、保障社 会保险体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在每个环节上,为百姓着想,切实为民服务。乡村的“灵 魂”是人,只有百姓过上富足的生活,才能更好的守望乡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下, 我们必须抓好乡村工作中这一经济短板。想方设法,实现经济的腾飞,实现国富民强的目标。 乡村振兴,是城镇化发展的迫切要求,是以人为本的迫切要求。只有做好三农工作,致力于 农业发展、美丽村貌和农民富裕,才能收获乡村发展的新生,才能完成城乡协调的目标,才 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篇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提供源 源不断的动力。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基层党建是构筑乡村振兴强大动力系统的关键。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着力打造“红色堡垒、绿色发展、 蓝色乡风”的党建“三原色”,以党建“三原色”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新蓝图。 在加强组织建设中提升“组织凝聚力”,铸就堡垒连片“红”。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 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推动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加强组织建设,为乡村 党组织强健身体。要高度重视组织体系建设,延伸党的组织覆盖触角,聚焦薄弱环节,通过 龙头带动、组织联建、党建指导等创新举措,加大党组织在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产业链 的组建力度;要突出“五个基本”,加强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 为先、任人唯贤的标准,突出“领头羊”“火车头”关键少数建设,大力选拔重用政治过硬、 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业绩突出的好干部,使乡村党组织的每一个细胞都强健起 来。 在加强产业引导中提升“发展驱动力”,激发产业发展“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充 分发挥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优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充分依靠资源禀赋和地理环境 优势,把支部建在旅游项目点上,大力发展服务业,依靠村集体土地资源,通过租赁外包、 创办经济实体、发展农家乐、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等方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要创 新党建促脱贫、引领产业发展方式,推广“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党组织+企业+贫 困户”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群众致富奔康、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要营造绿色环境, 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充分发挥党员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实现党组织引领、党员 示范、干群参与的有效融合。 在加强基层治理中提升“政治领导力”,守住乡风文明“蓝”。文明的乡村是乡村振兴战略中 的题中之义,是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的前提和基础。要营造“精神文明蓝”,通过 党员大会、上门宣传、文艺下乡等方式,开展感恩教育、三勤教育,有效传达党和政府的声 音,凝聚文明共识。要营造“社会风气蓝”,通过开展打黑除恶、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大 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文明和谐、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要营造“乡村风俗蓝”, 构建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多元主体为依托,多元互动、多主体参与、共建共享的新型社会 管理模式;建立完善自治章程和民约,开展评优评先活动,营造文明、和谐、向上的乡村风 俗环境。 【篇四】 贫困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在党 的全面领导下,当前,我国 832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这意味着中华民族历史性地摆脱了 “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书写的“战贫史诗”,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伟大 的奇迹,为世界“反贫困”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 享受胜利果实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绝对贫困“见底清零”,并不说明扶贫工作就此结 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继续把扶贫责任扛在肩上,保证 “扶上马”还要坚持“送一程”,守护好“战贫”成果,为确保“脱贫”不再“返贫”提供 坚强保障。 抓好党建,打造一座扶贫“铁堡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 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全国脱贫摘帽,抓好农村党建丝毫不能放松。要把持续夯实农村 基层党组织同“后扶贫时代”有机结合,守护脱贫攻坚成果。群众富不富,关键靠支部。要 选好“领头雁”。以这次村(社)“两委”换届为契机,坚持正确导向,扩大选人视野,即可 以村内选优、县乡派强,也可以社会招贤、能人自荐,确保把政治觉悟高、群众基础好又有 致富能力的人选出来、用起来。要继续发挥好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的“尖兵”作用。要建 好“活动场”。完善提升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突出“服务”功能,打造便民服务项目,把村 卫生室、快递站点、超市和文化广场集中起来,做到 24 小时有人值守。要栽好“摇钱树”。 要创新和完善乡村引才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发挥人才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结合 实际跑路子、找项目,切实增强“造血”功能,保证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村稳定脱贫。 扶志扶智,激发脱贫人员“内动力”。脱贫攻坚贫困户是主体,防止“脱贫”不再“返贫” 不能一味地“输血”,要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把扶志和扶智作为“后扶贫时代”的工 作重点,切实激发贫困户“内动力”。要做好脱贫人员思想工作“扶其志”,让他们明白摘帽 后现有帮扶政策总体保持稳定,但靠帮扶只能“脱贫”,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才能“致富”。 只有树立信心,认识并发掘自身潜力才能彻底摆脱“等、靠、要”。要在增强脱贫人员致富 能力上下功夫“扶其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用好当地资源,结合实际做好技 能培训,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教”,除了请专家授课以外,还要充分发挥当地“土专家” “田秀才”作用做好“传帮带”。有政策、有信心、有本领,就能奔小康。 做好衔接,写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千方百计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 接下来要把乡村振兴这篇文章做好,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美好。“脱贫”只能满足人的最低 层次的需求,“生活美好”才是最高追求。要想方设法做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让乡村全面振兴成为“脱贫”成果的“守护者”。要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大力推进农业农 村现代化,科学有序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和生产生活 条件,真正让农民告别贫困、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篇五】 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有目共睹,举世瞩目的成绩来之不易。截至 2015 年年底,全国还 有 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832 个贫困县、12.8 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人口达 5575 万人。但是,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即将从整体上消除绝对贫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近五年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易地扶贫 搬迁、交通扶贫等政策“春风”吹遍贫困地区;280 多万帮扶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不懈奋战, 为乡村谋发展,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其中有 700 多位一线干部,将热血永远留在了奋斗的 土地上;千千万万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自立自强,勤劳致富……一条条柏油马路、 一排排易地搬迁新居、一片片葱葱郁郁的蔬菜水果产业园,脱贫攻坚让农村“旧貌换新颜”, 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越是最后关头,越要一鼓作气,凝心聚力夺取最终胜利。 当下,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在前期取得的优异成绩面前,有些党员干部有了松懈心理, 认为可以歇一歇。俗话说,“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中国共 产党一路走来,面对一个个艰难险阻,始终善作善成、久久为功,带领我们从胜利走向新的 胜利。在脱贫攻坚这场没有硝烟战役里,广大党员干部也要做到善作善成、久久为功。要继 续咬紧目标不放松,确保“稳步”脱贫,圆满“收官”,如期兑现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确保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就要站在群众立场全方位检视 脱贫成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 村振兴全面推进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仅仅是当 前的“战斗”需要,也是为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 年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夯实基础、助力“远航”。一方面要对前期工作进行巩固。结合各 类抽查、普查、督查的结果反馈举一反三、查漏补缺,带着问题深入群众,结合群众意见、 智慧,及时补短板、堵漏洞、锻长板。另一方面要做好长期规划,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 接。制定有效衔接机制,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众、边缘户等,要多一些谋划,让“两不愁三保 障”的脱贫成果更“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避免出现返贫、新增贫困户,就要 结合乡村振兴,对贫困户产业发展做好长期规划,以实现产业兴旺,并为乡村振兴发展蓄足 “力”。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并不是终点,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 效,才能为“十四五”开好局,为实现“中国梦”做强有力的“铺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