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优秀党员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三篇】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一) 从小就饱受革命传统教育,能去遵义一看,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奋斗精神,那 是人生的梦想之一。这次在公司党委组织开展的“红色之旅”的活动中才得以实现。登上南 下的飞机,在闭目凝思中依稀忆起当年学习党史时有关遵义会议的片断:遵义会议是中国共 产党在红军长征途中于 1935 年 1 月在贵州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长征初期,“左” 倾教条主义者从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变成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并且把战略转移变成搬家式的行 动,使部队的行军速度非常缓慢,致使敌人有充分的时间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 红军在突围过程中损失惨重。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主席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 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1935 年 1 月 7 日,红军攻克黔 北重镇遵义。 1935 年 1 月 15 日至 17 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的一次重要会议。它结束了王 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主席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及毛 主席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 中国革命,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 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 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在党委的精心组织下,我们来到历史名城——贵州遵义。再次重温党的历史。信步走进 会议旧址,只见大门上高悬一块牌匾,上书六个大字:“遵义会议会址”。熟悉的字迹使我想 起一代伟人豪放的风采和传奇。大门里,再普通不过的一幢两层青砖小楼,狭窄的楼梯,低 矮的房间……70 年前,就是在这里,一次会议改变了中国革命的航向,决定了中国革命的命 运,把中国革命引向了胜利。中国革命就此走向辉煌! 走出青砖小楼,大家仍意犹未尽的在议论中表达着自己的感受。70 年后,中国发生了天 翻地覆的变化。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在公司的配送业务正在有序开展,为做好配送这一系统工程,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必须 立足本职岗位,追寻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埋头苦干,奋发进取, 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公司的发展做贡献。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二) 这次在学校党支部的组织下,我们有幸来到了这座山城——重庆。有幸不仅是因为这里 是美丽的山城,有别有韵味的夜景、文明深邃的人文,更是因为它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 的城市,是我们当代青年、当代共产党员的敬仰高地、英雄之城。 这座具有 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古城,以重庆为中心的古巴渝地区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 这片土地孕育了重庆悠久的历史。这座城市的红色文化非常浓郁,踏足这片土地,您不能不 想到江姐、叶挺、张学良,还有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让我们敬佩不已的小萝卜头宋振中,他 们的英勇事迹无不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 歌乐山,一个如此动听的名字,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然而,六十年前,这里却是阴森 恐怖的人间地狱,几百名戴着脚镣的共产党员、革命志士、青年学生、妇女甚至小孩遭到国 民党军统特务惨绝人寰的折磨,他们的鲜血染红了歌乐山上的渣滓洞、白公馆,当我们在英 雄纪念碑前有力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时,我们的心灵在洗礼、我们的信念更坚定。 渣滓洞,一个原本就不会讨人喜欢的地方。今天,顺着蜿蜒崎岖的山路进入中美合作所 集中营旧址——渣滓洞监狱,呈现在眼前的仍然是一派萧杀的景象。院落的四周是虎视眈眈 的碉堡、暗哨、铁丝网,院中的牢房是黑暗、潮湿、阴冷,仅三米见方的小屋。每个房间住 十人左右,房中惟一通风的地方是那个巴掌大的窗户。看到一组组陌生的名单,看到一张张 发黄的照片,眼前浮现出革命志士宁愿把牢底坐穿的视死如归的音容笑貌。进入渣滓洞我们 每个人都面色凝重,想着当年监狱的恐怖气氛、感受着革命者宁死不屈的坚强革命精神。试 想一下,当年的渣滓洞监狱是怎样的一种环境:高墙上如网般密布的高压铁丝网、外院岗楼 上如临大敌的哨兵和那黑洞洞地对着各个监室的枪口,还有那在放风坝四处游动着特务看守、 不时从审讯室里传来的鞭打声和特务们如狼似虎的嚎叫声,这只能让人想起这是一所人间地 狱,阴森、恐怖,对于被关押的革命者来说,如果没有钢铁般的坚强革命意志,很难在这样 的环境中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坚守革命立场。 参观了渣滓洞我的心情异常的沉重,想当年无数的革命烈士被关在这里,长期忍受敌人 的严刑拷打,但绝不动摇自己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叛变,不消沉,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支 撑着自己,他们坚信中国的革命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他们的意志比磐石还要坚定,正是这 样的信念和意志筑起中国革命固若金汤的精神统一战线。 在回程的客车上,我仰望这座被历史熏染的城市,一座英雄之城,是诞生了伟大红岩精 神的红色城市,红岩魂是中国之魂,是民族之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将接过先辈的旗 帜,使革命的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我相信更坚信,红岩之城、革命之城必将成为人生 的敬仰高地。 红色之旅心得体会(三)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对于我思想上的帮助非常巨大,于是我如 同海绵吮吸水分一样吸取着这块神奇的土地所能带给我的启示。细细品来,这一路的参观考 察学习,竟如同一次党性教育的心路历程,让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这次红色 之旅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向大家作一汇报。 (一)关于参观革命圣地延安发展现状的一些感想 久居北京这个大城市,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 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的党十分关 注老区人民的生活,国家的多项政策,不断的支持的延安的发展,一个个现代化的建筑正在 建设,让我看到了延安的未来,我想不会过多长时间,这里将是另一番景象。 (二)“伟人故居”给我深切的体会和生动的教育 在经历了红色之旅后,我发现一个特别的地方,无论是枣园的伟人故居,还是杨家岭的 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不要奢望那些伟人们会去 为自己建设什么高贵华丽的处所,事实上,这一路走来,参观的非常多的,恰恰是那些很普 通甚至有些简陋的伟人故居。 伟人们,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 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 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伟人们,就在这样普通的 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 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 以估量的贡献。可以说,今天,当我踏上延安这片热土,感受到那段热情燃烧的岁月,心中 久久地不能平静。 (三)延安精神给我深刻教育和无穷动力 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延安曾给中国带来光荣与神圣,也令世界诧异与震惊。过去的延安 老区是荒山秃岭、贫穷落后。1936 年党中央、毛主席进驻延安后,这座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 化名城成为全中国和世界关注的“红都”,中国革命也从此由胜利走向胜利。当红军爬雪山、 过草地,摆脱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历经种种艰难险阻到达陕北的时候,延安正是以母亲般宽 大而温暖的胸襟接纳了这些中国革命的先驱者,小米饭滋养着八路军的指战员,他们在这里 休养生息,自力更生,开辟出了陕甘宁根据地。巍巍宝塔山见证了那个风云突变而又豪情万 丈的时代。时至今日,潺潺的延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亲向每一个人诉说着当年的革命故事。 正是基于这样的情感,当我随着同事一同踏上“红色之旅”的征程时,归“家”的喜悦自是 现于言表。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在经历了这次延安之行红色之旅后,我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一 草一木,都散发着一种神奇的力量,革命圣地给了我一次关于党性和党的知识的教育,让我 意识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实实地为人民服务,才能把工作切实搞好。我们学 习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记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延安精神 带回我们的工作中,求真务实地为群众多做实事,多做好事。 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向着社会主义强国迈进的时 候,迎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 88 周年纪念日和建国六十周年。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回顾党 的历史,抚今思昔,在为党的伟大成就而欢欣鼓舞的同时,我还要说:我们要进一步继承和 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