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关于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关于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的心得体会范文五篇 2020 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1 12 月 13 日是第七个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民而设立的,以国 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饮水思源, 不忘来路。国家公祭日、抗战胜利日、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充分反映了党和国家不忘历 史、铭记英烈的价值坐标。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经过沉淀的历史符号。他们身上展现 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 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理应 得到最高尊崇,值得后人永远缅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铭记历史、缅怀先烈需要仪式,也需要载体。国家 公祭日、烈士纪念日、抗战胜利日等纪念日的设立,就搭建了这样的载体,以一个国家的名 义缅怀遇难人民,致敬烈士英雄,让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英烈永远受到后来者的缅怀和敬仰。 每一个纪念日的背后,都是铭刻在民族记忆里的光辉历史,挺立在民族身躯里的不屈脊梁, 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源源动力。每一个纪念日的到来,都是一次圣洁的悼念,一次记忆的唤 醒,更是一次国民意志的激励。设立纪念日,并不意味着仅仅把纪念局限在某一天,而是为 了世世代代不能忘却纪念,就像春节团聚、清明祭祖一样,一代代人的传承,积淀下的是一 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接续使命。铭记英烈,同样是每一代人不能忘却的历史责任。从这个意 义上说,纪念日犹如一座丰碑,树立在每一个人心中,时刻不忘今日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 纪念日也是一座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提醒人们唯有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才是对英烈精神最好的弘扬,对英烈遗志最好的继承,对英烈遗愿最好的反馈。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 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和 平年代,我们虽然远离了战火与硝烟,不需要随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但却时刻面临着信仰 与理想的考验,面临着时代与变革的考验。因此,和平年代依然需要英雄,更需要英雄的大 无畏和甘愿牺牲精神来影响和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人,激发他们奋发有为的爱国欲望,来为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邓稼先、黄大年、王成龙等一 批批榜样的涌现,就是革命英烈精神在和平年代的传承和体现,他们是英雄烈士的“新时代 版本”,让我们感受到了英雄楷模的力量。对他们的认同,就是对正确价值观的认可;对他们 的弘扬,就是对伟大精神和正能量的颂扬。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熔铸信仰与传承精神,就 是给自己以自尊、给民族以自信、给国家以尊严。 “辉煌中国慰英灵,复兴伟业奏凯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举世瞩目,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势不可挡。我们昂首阔步跨入新时代,站在“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要居安思 危、初心不渝,要秉承英烈遗志,发扬英烈精神,从英烈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顽强奋斗、 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让我们在思想的指引下,踏着英烈们的足迹,继续坚持走中国道路、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唱响中国声音。 2020 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2 “12·13”,国家公祭日!一场在最寒冷的时节进行的最沉痛悼念!以国之名祭奠 82 年前被侵 略者血腥屠杀的平民死难者,是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是对那段伤痛历史的集体反思。 南京大屠杀是二战史上的三大惨案之一,它给国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苦难记忆。30 万遇难 同胞,是“国之难者”,正是由于当时国家的贫弱交加,国民才会遭此大劫。这段中华民族 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也是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2014 年 2 月,我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 日。用国家公祭的形式将这段灾难记忆固化,对全民族而言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这是一次 全民族的集体补课,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华民族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 坚定立场。 两年多来,近 2000 万人次参观者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纪念馆馆长张 建军表示,“万人坑”遗址上的累累白骨和一件件诉说伤痛的历史铁证,让参观者感到悲痛 与震惊,由此不断强化的警醒意识,是公祭日设立效应的有力体现。 南京大屠杀历史已过去近 80 年,如今的中国,早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 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但每逢 12 月 13 日临 近,无数国人仍会感到阵阵刺痛,历史的伤疤难以愈合。在悼念逝者、缅怀历史的特殊时刻, 国人应从灾难记忆中汲取家国情怀,以更加积极态度投入到学习与工作中,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重演。 这也是国家公祭的要义之所在。 每念及此,必有深省。第三个国家公祭日之际,让我们一起静听凌厉的警报声、悠扬的和平 大钟声,从伤痛历史中汲取向上的力量。 2020 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3 1937 年 12 月侵华日军制造了南京大屠杀,30 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惨遭 杀害。举世震惊,今年是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时间在流逝,可历史不能忘记,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如今,我们的国家日渐强大。已经有能力保护国人,远离战争的烽火,告别亡国灭种的危机。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给中国的深刻教训。改革开放四十年,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国家不断强大。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局部战争仍然 时有发生,我们始终应该牢记历史,存有危机意识,不能懈怠,抓住机会,不断发展。前事 不忘后事之师。 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更应该担负起自身的责任,牢记使命。虽然,基层公务人员所面对的大 多是琐碎的工作。但却都关乎百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有每个基层工作人员都做好自己 的本职工作,不忘初心,汇聚到一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才不会让悲剧重演。 2020 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4 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 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 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是为了避免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 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 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 名字就叫——中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 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 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 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 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 万同胞 惨遭日军杀害;让我们记住,八年抗战,有 3500 万军民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勿忘历史,勿忘耻辱,勿忘那个年代我们受辱的局面,珍惜革命先烈用血拼出来的天下,珍 惜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惨痛的历史面前,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 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被动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都要 努力强大我们自身,只有中国强大了起来,立于世界强国之席,让外国侵略者不寒而栗,那 我们才真正是不战而胜。 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 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不断积蓄力量,随时准备着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奉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2020 国家公祭日缅怀悼念主题活动心得体会 5 泛泛而论,祭祀作为一种典型的仪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标志。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 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 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专门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 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 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延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现在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 也逐渐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 生变化的原因,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 变而削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 成为给地方经济发展搭建的平台,其本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 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仍然存在基于亲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仍 然零星存在,比如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天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造 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天是否会忘记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 熟。 国家公祭日提供的庄严感,有助于恢复历史的庄严,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判断 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提供的舆论平台,有助于帮助我 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审视历史悲 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判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一直在发生。 这个事件的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的悲情时刻,以达到以史为鉴、 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 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 其一,它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的重要时刻。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遇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 族留下了许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军民付出的牺牲,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 被阻滞得最为严重。 其二,迄今为止,77 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 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 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 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安全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 还原历史,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 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 度看,他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如同奥斯威辛集中营, 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