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6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高中历史新课改背景下“用教材教”的实践与思考——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为例
历史论文之高中历史新课改背景下“用教材教”的实践与思考——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为例 高中历史新课改背景下“用教材教”的实践与思考——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为例浙江景宁中学 严小卫【内容摘要】“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同时也是一种操作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用教材教”?笔者认为,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加强整合与构建,发挥各种课程资源对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时适当的转化,如由深及浅的易化、由浅及深的深化等,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程改革 “用教材教”“用教材教”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理念。教师首先要准确理解、把握“用教材教”的内涵。钟启泉、崔允漷教授认为,“用教材教”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根据自身的实践与研究,自主地领会、探讨课程与教学,把教材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加以利用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作用不仅在于钻研教学方法,还包括对教材的“深加工” ,对教材的理解与创造。教材只是为教学活动提供一种知识上的线索,为学习提供导理引和参考,而教师的理解、处理、驾驭和超越教材学的能力,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1]显然,这里的教材除了教科书,还包括学校课程中的各种资源。当然,我们也必须看到,教科书是其中核心的重要的课程资源。具体到操作层面上讲,如何“用教材教”?笔者以《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专题为例,谈点个人的实践与思考,以求教于广大同行。一、梳理体系,加强整合与构建 —— 让教材“由厚变薄” 新课程使我们明白教材只是一种资源,并不需要我们照本宣科,但也不等于我们就可以天马行空,完全弃之不顾。教师要在准确解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的基础上,以专题为单位,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整合与构建,设计新的教学方案,并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对教材的超越,以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如《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这一专题时间跨度大,从先秦时期一直到明清时代;知识点众多,从科技到书法、绘画、戏曲还有文学等。如何用一条清晰的红线将整个专题繁多庞杂的知识串联起来,重组教材的史实,使之生动有趣呢?笔者首先对专题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启发,我把本专题设计成一幅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卷轴,当平铺在画面中的卷轴慢慢拉开,依次呈现相关内容:第一目 四大发明----古代科技成就篇;第二目 出鬼入神---- 古代书法艺术篇;第三目 笔墨丹青----古代绘画艺术篇;第四目梨园春秋----古代戏曲艺术篇;第五目 风骚文采 ----古典文学成就篇。然后在每一目之中按照时空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欣赏、感受。在每一角度中,又分为了解、体验和探究、感悟两个层次。这样,纵横交错,经纬结合,形成系统的网状知识结构。当完成整堂课的教学内容之后,配之以优美的古典音乐,让这幅卷轴慢慢合上,让大家细细品味。这样既能把所有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又能照顾到各角度、各层次,而且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对古代科技文化内涵、成就有进一步的了解,又能培养学生自豪的情感,积淀良好的人文素养。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与感悟 —— 让教材“由薄变厚” “用教材教”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古代中国科技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成就辉煌,如何让学生感同身受,真切领悟?需要教师根据学科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生动合理的情境。如讲述书法艺术的特点时,教材表述高度抽象概括:“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如果只是单纯讲解教材,课堂内容就非常单薄。如何“由薄变厚”,如何充分让学生来体会书法艺术的这一特点呢?这就需要通过营造某种情境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入其境。笔者先是让学生多角度欣赏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和各种体育图标,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历史信息: 它包含了中国的汉字、书法艺术、篆刻艺术,再分组来讨论阐述会徽和体育图标的设计理念:它积聚了富足的文化精髓,浸透着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浓缩了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最后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来设计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的图标,相互交换 相互评价。通过这些奥运情境的创设,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发挥出来,而且他们对中国古代汉字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品味了有中国神韵的汉文化的符号,又理解了北京奥运的理念和内涵,体会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因此,合理的历史情境可以使书本上抽象、枯燥、语言表述变得生动活泼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也能受到浸润。 三、找准切口,加强探究与体验 —— 让教材“由深及浅”所谓“由深及浅”,指的是当教材内容比较深奥枯燥时,教师灵活地调整教学内容和讲授技巧,努力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的动态资源,使知识变得生动浅显,易于理解,并在动态变化中更好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探究的切入点应该力求深入、准确、集中,贴近学生。若切入点多而散乱,如蜻蜓点水般点到即止,则重点不能突出知识不能深化,学生就会茫无头绪,达不到能力培养的目标;若切入点没有值得深入探究的内容,则教师只能泛泛而谈,学生也无法获得对他们的发展有帮助的启示,这样的探究活动也谈不上有任何实质性意义。比如讲授山水画的的特点——“意境”时,由于“意境”非常抽象,很难用言语表述清楚,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假如只单纯让学生欣赏古代著名的山水画,那只能一知半解。我的分析是:着眼于浅显,着眼于生动,把教材内容和学生活动与探究紧密结合起来;化深奥为浅显,变枯燥为有趣,使教材易于理解、让学生乐于接受。笔者选取了北宋宫廷画院的一道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充当考生来画一画,比一比谁的画最有意境。之后再结合当时考生的画卷分组讨论、自由分表见解“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舷边蜷着一只鹭鸶” 、“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篷上栖着一只乌鸦”、 “岸边泊着一条空船,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等。最后再让学生圈点第一名考生的画卷进行进一步的阐述。通过对 “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的欣赏与体会,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从而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绘画强调通过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意志和神韵,不单纯拘泥于外表的形似而更强调神似。再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白云深处有人家”“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名家之作让学生细细品味,学生就真正理解了“意境”,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感悟。这样既不会把它上成作品展示课,浮光掠影;也不会上成专业课,晦涩难懂,空洞乏味,而是上出了“历史的味道”。四、巧设问题,加强探索与创新 —— 让教材“由浅及深”“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有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当教材内容比较浅显的时候,若就事论事就会显得枯燥乏味。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适当的挖掘教材,深化主题,在平淡无奇处置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思维。这就是所谓的“由浅及深” 。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探究空间,顺应学生的学习体验途径,提升学生的学习感悟深度。比如在讲授古代四大发明,如何让学生理解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是我对这个环节的着眼点。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析疑和对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审视时,要尽量挖掘教材中的隐性联系,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以历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为切入点,共设置了四个相关的问题,通过四个环节“想一想:中国古代科技为什么能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解一解:明清时期哪些因素阻碍现代科学的产生?” 、“析一析:科技发展原因有哪些的规律性因素?”、“议一议:从中国古代到近代的科技发展历程中,你得出了哪些历史启示?” 。通过这四个问题引领、环环相扣,由远及近,由浅入深,进行启发性的思考,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使教学的高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通过思考学生既对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引以自豪,又深刻感受到近代中国的落后带来的切肤之痛,从而进一步归纳出历史启示,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感知、理解和解释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教师的责任应该是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思解,解疑而心悦。把问题引入课堂,激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问题的不断出现和解决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主线来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求知和探索的欲望。问题的设计中一定要有层次性。要根据教学内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学生的思维铺路搭桥,进行分层次、有梯度的设问,层层渐进,使问题环环相扣,发展创造性思维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问题要有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继续探索学习下去。设计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样的问题才有价值,才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的空间,教学不再是教师忠实地执行教科书文本的过程。“用教材教”又是一个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准确解读课程标准和《学科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的认知与发展,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思维、真实体验、感悟深度,将课程与教学整合,为学生创设可以探究过程的、富有个性的和主动发展的学习平台,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因“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而更有活力、更显张力。 参考文献[1] 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90 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