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心得)之从问卷调查思谋当前高中历史课的作业设计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心得)之从问卷调查思谋当前高中历史课的作业设计

历史论文之从问卷调查思谋当前高中历史课的作业设计 ‎ ‎  渭滨中学   桂 刚 ‎  【摘要】科学周密的作业设计不仅是指导学生丰富知识、巩固提高、课外探究与知能延伸的重要载体,更是反馈和评价教学效果,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如何优化历史课作业设计,推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化等问题展开讨论,以问卷调查形式就学生对历史作业的认识态度、作业量、设计形式、作业效果等系列问题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学的定量和教育学的定性分析,初步形成了对普通高中关于历史课作业设计的设计思想、设计策略、设计模式和管理模式等的一些认识,以期能对优化历史课作业设计,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高效课堂”有所裨益。‎ ‎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  作业设计  调查研究 ‎  一、问题的源起——问卷调查 ‎  1、调查时间 ‎  2013年3月26日 ‎  2.调查目的 ‎  通过本次问卷一方面掌握当前历史课的作业现状,了解学生对历史课作业的诉求与愿望,以期对历史课作业设计的进一步优化与改进有所指导;另一方面是配合微课题《普通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策略研究》的课题研究需要,增强研究的针对性,保障研究可靠性与真实性。‎ ‎  3. 调查对象描述 ‎  (1)随机确定宝鸡市渭滨中学高二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6-17岁,具备较为成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判断力;‎ ‎  (2)调查对象多为文科学生,历史课学习的时间与情感投入相对充分,普遍能比较正确的认识历史课的学科价值,普遍具有较端正的历史课学习态度。‎ ‎  4. 调查方式及完成操作情况 ‎  本次调查采取随机问卷方式,当场发卷填写并回收。共发出调查问卷94张,实际回收问卷94张,占总数的100%,有效问卷93,有效率为98.9%。‎ ‎  5、调查内容及统计学结果: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题目20道,其中19道为选择题(其中15道为单选,4道为不定项选择),一道两问简答题。具体问卷及统计结果略。‎ ‎  二、对统计学结果的定量分析:‎ ‎  结合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历史课作业在兴趣与态度、作业量、难度认识、设计形式、完成方式与途径、作业效果等方面都有较客观的反映,具体来说:‎ ‎  1、对历史课及作业设计的兴趣与态度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兴趣较为浓厚,而且基本能正确认识历史课的学科价值,决定了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课作业的态度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调查显示,70%以上的学生基本认可历史作业对学习的帮助作用。‎ ‎  2、在作业量的设计方面:调查显示,60%左右的学生认为历史课作业量偏大,近30%的认为难以完成,认为作业量适中的占30%左右,对课后作业和教材中提供的思考题完成率40%左右;基于以上,在完成历史课作业用时方面,44%左右的学生用时在一小时以上,50%左右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之间,两项合计占94%左右。‎ ‎  3、在对历史课作业的难度认识方面:调查显示,48%左右的学生认为历史课作业难度大,认为难度一般的不足30%,尤其对综合能力培养型题目表现出信心不足。‎ ‎  4、在历史课作业设计形式方面:调查显示,60%以上的学生认为历史课作业设计形式一般,25%左右认为形式单一,两项合计达85%以上;另反映出学生对高考真题模拟型、知识和思维拓展型、调查研究和操作型题目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爱好倾向,对做好识记类选择题、文字材料解析题、图表材料解析题等题目形式的作业表现出较强信心。‎ ‎  5、在历史课作业的完成方式和途径方面:调查显示,当觉得自己很难完成历史作业时,选择抄袭的占20%左右,还有20%的学生尚未养成通过作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习惯;在完成历史课作业时近57%学生没有养成使用文献资料的习惯,69%的学生只是偶尔购买教学辅导材料以加强历史学习,对老师布置的历史软作业(非书面作业),近60%的学生是马虎对待或忽略,考后能仔细分析考试得失,找出问题并加以解决的学生占45%左右。‎ ‎  6、在历史课作业目的和效果的实现方面,有近30%的学生存在较大问题,但是有80%以上的学生正在通过努力,或正确分析自身原因,或配合老师改善作业设计以实现理想的历史课作业效果。‎ ‎  三、对统计学结果的定性分析:‎ ‎  结合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定量分析结果,我们不难认识到在高中课程改革已深入展开,历史课堂教学发生了重大改变的今天,作为教学过程重要环节的作业,无论是从形式、内容和效果看,还是从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要看,都日显窘境,需要改革。具体说来:‎ ‎  第一,从作业形式分析,历史课作业设计形式的单一化问题是当前普通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中存在的最突出问题。近年来,伴随着高考指挥棒的指引,历史作业虽已出现些微变化,但几乎仍停留在书面作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下,作业就是做习题,而事实上练习题不是作业的唯一形态,甚至不应是作业的主要形态。虽然越来越多的习题有了新情境和新材料的引入与应用,但题目形式仍脱离不了选择题和材料型非选择题两种形式,从本质上说仍是将历史作业作为应试的重要训练手段。‎ ‎  第二,从作业内容分析 ‎,源于教材内容和知识点的考查仍是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主要形式,过于强调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十分有限。从根本上说,许多题目即使创设了新情境,学生在组织答案的时候,仍然只需将书本上归纳好的结论答上,无需太多的思维过程,这样的作业无疑还是停留在训练学生对书本知识再现的层面上;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注重设计,只是“选择”,真正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特征的、有效的作业设计仍然不足;作业内容狭隘单调,学科知识内部的联系性和系统性不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性也随之而缺乏,深度和广度有限。‎ ‎  第三,从作业评价依据分析,一方面是或错或对的评价过于简单,另一方面是以参考答案或知识要点为依据的评价过于机械。一般来看,客观题只要求选择正确选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就对学生思维的限制,事实上大量的选择题练习,通常只是让学生熟练掌握了一些应试技巧和方法,学生对问题究竟掌握到何等程度,就目前客观题的设计而言,还很难进行评价;在非选择题的评价中,教师通常更加以参考答案为标准,逐条找寻答题要点,师生双方都更关注知识点的覆盖和关键词的精准,对于学生有创造性的答案和观点不能充分重视,作业的评价仍基于学生的近期发展,亟待建立真正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机制。‎ ‎  第四,从作业效果分析,首先是知识的简单记忆和定向迁移使学生形成一种定势思维,无法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形成冲击力,终而使历史学科失去其本来应有的人文价值,完全依靠其在高考中的地位而存在;其次是历史作业的布置缺乏层次性,学生无法自主选择,自由探究,这样的作业既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再次,便是学生负担沉重,尤其是高三阶段的作业采用大运动量的题海战术,很多知识的掌握,往往是通过简单的条件反射训练达成,并不是基于学生自主探究和深入理解来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 ‎  四、结论——几点值得商榷的想法 ‎  结合当前比较有效的高中历史课作业设计研究及实践,不难发现,适合新时代学生发展需求和现实教育发展水平的作业设计还是有章可循的。‎ ‎  第一、从形式看,历史作业设计应力求多样而新颖,呈现方式不能局限于书面型,还应该有实践型和体验型;不仅要由教师布置作业,学生也可自主选择作业;不仅可以采用习题方式加强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巩固,还可以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谈话笔录、史学论文等各种形式;或可通过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或可通过拓展知识与能力的训练,或可在各类活动中深化对世界的认识,从而实现作业形式的多样化,全面带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第二,从内容看,作业的设计应充分重视科学目标的定位和实现途径的多样化。作业目标的制定,需要充分分析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包括历史学科能力、其他相关的社会人文学科知识与技能,初步的学科工具性运用能力等;其次,作业内容的设计应该重视与学生作业任务相匹配的情境设置;再次,作业内容选择应该体现充分的人文性、长效性,能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要关注作业设计中的生活化趋势,只有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内心需要的情境,才能使他们受到感染,展开联想,最终进行思考,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只是为了高考,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这些作业之后,能为自己的人文精神和素养积淀下多少东西的话,这样的作业就是短期的、功利的;反之,当学生从历史作业中,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人的价值、社会的复杂与有趣,他们就会真正地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历史;复次,历史作业的内容应是丰富的、跨学科的、有价值的、有趣味的,这种综合性本身就体现了历史的广博,有利于学生树立大学习观,能为学生今后终身发展打下广阔的基础,有价值的作业,能使学生面向社会、应对生活、审视自己,有趣味的作业,贴近生活的作业不一定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但是切合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以活泼有趣、灵活生动的方式和角度展现,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第三,作业评价应由结果向过程转变、由定量向定量与定性结合转变。随着我们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标准发生重大变化,我们对作业的评价也应该不断改变,新型的作业评价决不是教师单方面在对错之间选择的结果,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知识补充、过程诊断、方法指导和情感交流的互动过程,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作业过程多方面、各环节表现之后,给出的个性化的、新型的历史作业评价结论,这个结论的给出,应给学生提供更多有利于将来学习的建议和方法,应在一个更深的层次、更高的高度上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第四,要善于开发和利用校本课程,积极整合课程资源,建立新型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在新模式中活化作业设计。新型作业设计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应考虑每次完成作业的牵涉面,可以适量、适度、适频地设计传统形式的作业,学生假期作业安排则可适当增加实践操作的作业设计比例,与开设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拓宽作业设计途径与渠道,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反思能力。‎ ‎  【参考文献】‎ ‎  1、汤敏《完善历史学科评价体系,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教育革新》2006‎ ‎  2、柳依宁;论文《新课标下对高中历史作业流程的探索与实践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  3、张秀;学术论文《切实关注学生需求,合理设计作业内容》[J] 新课程(上); 2011年07期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