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其他(心得)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施自主学习
其他论文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实施自主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改革的核心,就在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实施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自己想怎么学习就怎么学习,他需要教师的帮助。所以,教师的所有聪明才智,应用在帮学生“想学”、“会学”和“学会”上,用在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学习的主人上。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三个层次,可分为“情趣”、“理趣”和“乐趣”三种类型。兴趣可“天生”、可培养、司改变。学生只有对学习真正有了兴趣,才能真正自主地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 要善于以“情”促学。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首先要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人手。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可通过师生谈心等方式进行,谈心要注意用心灵去感应心灵、用心灵去赢得心灵,要讲究方法与艺术。比如,与那些在学习上没有兴趣的“学困生”、“心困生”谈心时,一般不要先去谈及他们的学习,不要先触其“痛处” ,而要先关心他们学习以外的东西,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教师充满爱心和关怀的语言与眼神中,找到自信。待他们和教师在情感上有了亲近感时,教师再“通情达理”地和他们一起分析学习情况,激励他们努力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上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要善于以“理”促学。教学一定要突出一个“理”字。作为教师,不能只习惯于靠“喂”靠“灌”要学生学习,要注重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与品位,让教学充满情理、哲理和道理。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通过知识的学习,感悟到前人在发现和总结这些知识时,所呈现的聪明才智和理性光辉,从而自觉从内心萌发出要向前人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让学生能理性地感悟到自己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趣味的事情,从而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理趣”,自觉提高对自主学习的兴趣。 要善于以“乐”促学。学习本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可现在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却被不正当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所扼杀。这就要求学校及教师除了要切实注意搞好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外,还要注意用多把尺子去评价学生。最近《人民教育》刊登了这样一个事例:有位教师在班上开展了评选系列“前3名”活动,如“学习进步最大的前3名”、“提问题最多的前3名”、“帮助同学最热情的前3名”、“上课听课最认真的前3名”“作业书写最整洁的前3名”……所以他班上的学生“个个都是前3名” ,每个学生都进入到先进行列。这个教师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用不同的尺子去评价学生。多用一把尺子去评价学生,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就会多让一批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就会多引发一批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 开放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顾明远教授说:“网络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引起教学的变革,变革的趋势是学生自主学习将加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将降低。因此无论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中,都要注意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独占教学空间的教学行为与习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最向往的地方。 要扩大学生的活动空间。一是要扩大学生在教室里的活动空间,不要使他们只固定在自己的座位上,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的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总结,教师不能包办代替。二是要扩大学生在教室外的活动空间,如让学生带着问题到社会上去做调查,到大自然中去观察植物的生长等情况。一句话,就是要注重为学生拓展自主学习的空间、自我体验的空间和自主实践的空间。 要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少教师喜欢用一连串问题来局限学生的思维空间,习惯用教学参考书的要点和答案去框定学生的思维空间,若发现学生的“思维触角”有“越轨行为”,就要想方设法将其拉回到“标准答案”上来,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要提倡学生思维无“禁区” ,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让学生好奇地问,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自由地议,要把该还给学生的学习权力都还给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最好不要直接给学生以结论,尤其是不能过早地给学生以答案,要让学生放飞思维,尽可能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通过学会思维来“学会学习”。 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杨振宁说:“美国教育的一个成功,很重要的就是对于这些跟别人不一样的、有个性的、有特别天才的人,给了他们极大的空间,所以他们可以去发展。”给不同天赋的学生,以不同的发展空间,让他们的个性所长能得到自主发展,是我们教育的最大希望所在。作为中小学教师,应经常想一想自己从事的基础教育,到底应该给学生奠定一个怎样的基础?从学生一生的发展来说,应该给其奠定一个自学、自育、自爱、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成功基础。因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最终还是取决于他自己,尤其是取决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发展空间的选定。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课内“一灌到底”,课外加班加点。是当前不少教师的教学常态。学生的学习时间全部归教师所有,这是当前一个很普遍的问题。要帮助学生实施好自主学习,作为教师就不能独揽时间支配权,应给学生一些自主支配的时间。 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自学时间。有人说:人的一生80%的知识是靠自学来的。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就应给他们必要的自学指导和自学时间。要改变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自学时间是浪费。当然,如果是为给学生自学时间而给学生自学时间,不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自学中“放羊”,那是浪费。至于有的教师在搞课堂教学改革时,只重其“形”,不重其“神”,硬性切出一块时间给学生自学,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值得商讨。 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思考时间。有一位德国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教师是世界上最能讲的,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能考的。”不少教师自己在课堂上讲得声嘶力竭,却不愿给学生一些思考和讨论的时间,造成不少学生“消化不良”和厌学。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一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与思考时间,因为有许多东西靠“教”、“灌”、“考”是不生效的。教师在课堂上应只教学生不会的地方,让他们在需要动脑的地方多一些自己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找到自主学习的感觉和情境。 要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训练时间。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发现学生在课外因作业太多而出现抄袭的现象,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一做法启示我们:当学生学习的知识需要强化巩固时,应及时给学生一些练习时间,练习应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快速完成,让学生在有限的训练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效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