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2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心得)之高中地理(心得) 利用乡土地理案例 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地理论文之高中地理论文 利用乡土地理案例 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论文 利用乡土地理案例 激活地理课堂教学温岭市第八中学 陈顺富 黄美平 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对乡土地理教育在课程目标和活动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求。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本文提出了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案例,加强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关键词:乡土地理 案例 教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在课程目标中又要求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是采用案例分析这一流行的教材编写方法。这种方法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挖掘乡土地理案例,更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实践能力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所以高中地理课堂应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以便使我们的地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如何加强乡士地理案例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促成情感共鸣课堂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例如,在讲《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章节中时,教材以扬州的变迁这一案例来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城市的影响”;用上海的一些购物超市的例子来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但是笔者在备课时发现,用温岭市区形态和商业网点发展的案例完全能够深刻地说明问题。于是笔者决定这一节就以本市为例,仅保有教材原有的框架结构。笔者先列举温岭市在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三个时段商业中心所在地,并示图说明。接着笔者引导学生,解释为什么有此变化,这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又有何关系等。然后在此基础上,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论证交通条件对本市的“农工商超市”、“三和超市” 两个超级市场发展的利与弊。这类扩展性的思考、想象、讨论,将学生对家乡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有效的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的建设成就而自豪的情感,也引发其在今后的生活中对温岭城市建设的密切关注。又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教材中“专业化产业区”这一知识点时,笔者在使用教材中案例的同时,也使用了温岭横峰街道的鞋业生产这一在当地人人皆知的乡土案例。具体实施过程以图片、新闻的教学情景呈现:案例:横峰鞋踏遍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横峰街道坐落于温岭市区北侧,区域面积仅16平方公里,却拥有制鞋企业2600多家,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街道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注塑、注浇皮鞋生产基地之一,是浙江省著名的鞋乡。教师以此材料为背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1、形成横峰街道制鞋企业专业化产业区的有利条件有哪些?2、这种区域经济格局有什么优越性?3、除横峰街道外,在温岭是否还有其他的专业化产业区?4、专业化产业区是如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这样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而且能充分激发起学生生活在这样快速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的自豪感,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共鸣。二、利用乡土地理时空上的近距离性,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中地理教材在阐述地理现象和地理基本原理时,考虑到地理事物的整体性和典型性,所选的事例和材料全球性、全国性的较多。但从学生的角度讲,他们对乡土地理耳濡目染,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适时恰当的选择乡土地理案例加以举例说明,则更有利于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拉近学生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加深他们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注意把地理知识与当地日常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认识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评价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趋利避害的措施,让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到地理知识活学活用的乐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又能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变成将来参加家乡建设的基本技术,学以致用,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学习“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时,笔者把“温黄平原的农业发展”作为一个案例应用到课堂中。先向学生介绍了温黄平原的概况:案例:温黄平原——鱼米之乡温黄平原原来属太平、黄岩两个县管辖。太平县就是现在的温岭市,而黄岩县就是现在的台州三区——椒江、黄岩、路桥。相对于黄河流域的中原,这里一直被鄙视称为“蛮夷”。 “温黄平原” 不是靠河水冲刷堆积泥沙而成,而是靠无数双粗手,垒泥巴成海堤,挡海水于外,逐代围垦而成。这里交通十分便利,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人多地少、农耕历史悠久,塌陷地广布;这里的农产品比较有名,如黄岩蜜桔,温岭的西瓜和甘蔗;这里有丰富多彩的水生动物,如泥鳅、鳝鱼、螃蟹、虾、草鱼、鲫鱼等等。根据上述条件,提供了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1、温黄平原发展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条件?2、温黄平原在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上可划分为那几类?应如何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3、根据温黄平原人多地少,农业历史悠久,生产条件好等特点 ,发展农业现代化应侧重哪些方面? 4、加入WTO后,对温黄平原农业发展有何影响?你认为该如何应对?请为温黄平原农业发展提几条建议。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这些话题紧紧围绕着台州的农业发展,贴近实际,为学生所关注,引起了学生热烈的讨论,笔者也适时加入到讨论的行列。这时,答案的正确与完整与否已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学生已认识到地理知识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学习地理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这样的案例教学有效的拉近了学生与地理课堂之间的距离,强化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淡化乡土地理知识点,着重培养学生综合性地理思维和地图能力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揭示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教师应将乡土地理知识作为背景资料简单介绍,告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去查找。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认识和分析各种地理要素对居民的生活习惯、独特的地理景观、经济发展、环境状况的影响和彼此之间的联系,以整合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多角度地综合分析、判断地理现象的思维习惯。例如在采用“温黄平原成为浙江省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这一案例来讲解过度抽取地下水带来的后果时,对于温黄平原的形成历史,具体沉降幅度等等都仅作为地理课堂教学的背景知识,不要求学生记忆,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讨论沉降的原因、后果以及措施等。地图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既是地理学习的工具,也是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家乡的地图独具抽象的地图语言,在课堂上教师无须多讲,学生就可以通过家乡地图感性地认识到所对应熟知的地理实物的地理位置等。因此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中,如果经常设计一些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使用地图,使学生认识到地图的实用价值,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读图、用图的兴趣,主动学习使用地图的方法,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问题的设计包括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在学校所在的镇区图、市区图、省级图上查找学生熟悉的地方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如学校、车站、标志性建筑、学生家庭所在的街道、乡镇、城市等。例如在讲解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这节课前,笔者是这样做的:先给每位同学发一张温岭市交通图,然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以下读图活动:1、让学生在《温岭市交通图》上标出学校、住所的位置;2、画出每天学生自己上学的行走路线,并标明方位;3、设计以学校为起点,目的地分别为温岭市体育馆、杭州、北京和洛杉矶的快捷、经济的多条出行线路。要求注明选用的交通工具、主要线路、中转的港口和车站站点的名称。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效地增强了学生对交通图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学生以后出行,选择便捷、经济的出行路线的生活能力。四、重视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在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包括学生在课前进行的的地理实践活动、课堂交流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运用地图和相关地理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对家乡的情感态度等等。学生学习的结果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如学生设计多种以学校为起点的出行线路时,让各小组自主选择最为擅长的一种或几种呈现方式:口头讲解、文字表述、画线路图、演示、表演等,鼓励学生各展所长,同时请其他小组代表为该小组的合作程度进行打分评价,可以设立具体奖项,如笔者设立了以下奖项:最佳组合、分工明确组合、讨论热烈组合、需磨合组合等。评价的导向以认同、表扬、鼓励为主,保护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如讨论时,胆子大一些的学生,尽量让他们畅所欲言;比较羞怯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让老师和同学代为陈述。学生发言后,老师不是简单地以“很好”、“不错” 等一语带过,而是要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他的回答和表现具体好在哪里,是举例贴切,还是表述生动?设计的线路是方便舒适还是经济快捷,使学生由衷地产生被认同、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总之,乡土地理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不可替代。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封闭性,使之社会化,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激活了地理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1、吴效锋《课程怎样教》沈阳出版社 2、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 3、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开明出版社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社 5、袁书棋《基于新课程的地理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