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思想品德学科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思想品德学科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思想品德计划总结之《思想品德学科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实施方案 ‎ ‎  一、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  实施“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我市开展“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以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多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大大提高了。广大教师能力求运用“以学为主、当堂达标”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无论是在转化师生角色,变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上,还是在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上都取得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 ‎  但是在推进“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仍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不相信学生,放不开手脚,独霸课堂,教师以“灌输”为主的单向传授,忽视了学生现实的学习状态、困惑、疑问和需要,加之课堂气氛沉闷,很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很少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更缺少向老师提出自己疑惑的勇气。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能力目标单靠教师的讲授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创造氛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去领悟,才会提升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致力于“‎ 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 ‎  二、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目标 ‎  1、通过变革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探索建构思想品德学科“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努力促使课堂效能最大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悦。‎ ‎  2、牢固树立“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意识,立足课堂教学,着眼于每位学生发展,尤其更要关注学困生和性格内向的不愿表达、不愿参与活动的学生。‎ ‎  3、培养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思维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三、课堂教学改革遵循的原则 ‎  1、要符合认知、建构原则 ‎  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自主认知和建构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师没有权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学习的科学过程,用讨论代替讲述,用互动改变被动,让学生在快乐中主动学习。‎ ‎  2、要追求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融合的原则 ‎  解决短期效率和长期高效的问题。教会或学会当堂知识是重要的,但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和技巧更重要。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让每位学生都能相对高效的自主学习。‎ ‎  3、要充分体现信任的原则 ‎  要相信学生。学生的基础、智商、能力虽有差异,但他们都是自主学习的个体,都有巨大的潜力等待开发,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发掘潜能、因材施教、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动学习。‎ ‎  4、要坚持实践性原则 ‎  实现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增加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注重主体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的积累。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就是要纠正教学中的这种偏向,通过设计多种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亲自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独立思考,同伴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5、分层推进和限期达标相结合的原则 ‎  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要承认教师间的个性差异,培养课堂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中坚力量,发挥现行者的榜样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同时限定所有教师在不同阶段的达标时限,以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 ‎  四、课堂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 ‎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常规的研究 ‎  1、备课:教师要研究“教什么”、学生应“怎么学”‎ ‎,教学目标确立符合课标、教材要求和学生实际;要经常浏览思想品德网站、报刊杂志,搜集和整理与思想品德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资料,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不断丰富充实课程资源,以备上课之需,并能结合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优化、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设计(教学案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充分体现教学生学----先学后教、多学少教、以学定教、以学论教。‎ ‎  2、上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敢于质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讲解指导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疑难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的讲解要具有启发性,注重引导学生联想、拓展、延伸、总结反思和归纳总结规律,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以德育德、以情激情、以行导行、适时开展时事教育。‎ ‎  3、当堂检测的设计:教师要整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记忆和梳理,检测方式有利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  4、作业布置和批改辅导: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作业的评价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批改辅导要认真、及时,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同性问题要及时讲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指导学生总结规律;对个别学生特殊的错误和情绪变化等,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谈心、面批、鼓励性评语等)。‎ ‎  5、评价:以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表现、课堂表现、能力素质和基础知识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思想道德行为表现可根据学生反映、教师观察记录考核评价;课堂表现以教师观察记录、课堂学生代表(小组长)记录、学生自评、组内互评和组间互评为参考依据;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可以主题探究活动和情境测试为主进行,通过开展课外社会调查以及撰写小论文来衡量学生的素质能力;基础知识以开卷纸笔测试考核评价。阶段性考试和期末考试应是综合性考核评价成绩,使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 ‎  (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教学结构(教学模式)的研究 ‎  1、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以学为主、当堂达标”基本教学结构(总体模式)‎ ‎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导入学习课题 ‎  导入新课,启迪学生思维。其方法大体有:由复习旧课导入,架起通向新知识的桥梁;创设情境导入,如通过趣事逸闻、成语故事、诗词歌曲等,把学生引入获取新知识的状态;制造悬念,即由问题导入,激起学生求知欲望;开门见山,直接引导学生读书,探索新知,等等。‎ ‎  (2)明确学习目标----出示导读指南----学生自主学习 ‎  它是师生共同认标的过程,是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学教材,在完成导读指南的进程中培养其自学能力。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读书,把握新课的大体知识结构和基本的知识点,实现先学后教。‎ ‎  (3)组内质疑解疑----教师观察点拨----展示自学成果 ‎  此环节在个人解决不了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互相讨论、研讨,解除疑惑,遇到小组内都不能解决的的问题以小组展示的方式提出,教师要适当点拨解疑。此环节重在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让教师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以现在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难以解决的问题,对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组间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独立钻研,大胆创新的能力。小组的讨论、展示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4)探究生活情境----交流讨论评价----拓展延伸总结 ‎  这是学以致用、检测学习效果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  ①精心设计情境:设计的情境在紧扣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能够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时事热点实际扩展开来,有层次性、典型性、难易适中、有思维价值,让学生通过解答这些题目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  ②问题提出后,要先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及解答时间;然后再让学生交流,合作探究或教师点拨或学生互评。真正做到先学后教,先做后讲。‎ ‎  ③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小结,肯定每次讨论中成功的地方,鼓励表扬在讨论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为下次的讨论奠定基础。‎ ‎  ④‎ 拓展延伸环节,要体现出课堂和生活的联系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此环节可以让学生动笔书写,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评讲过程中渗透解题技巧;还可以学生的魅力展示为主等方式方法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检测学习效果。‎ ‎  2、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基本教学结构的几点说明 ‎  (1) 教学结构的各个环节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根据每节课的实际需要进行编排,或删或添,重要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效果。‎ ‎  (2) 一节课教师讲授一般不要超过15分钟(含师生对话),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少于30分钟。‎ ‎  (3) 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之前必须有高质量自学和独立思考,不允许没有思考的交流,分组要科学,过程要有序,教师要监督、辅助、调控,以保证活动效益。‎ ‎  五、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果形式 ‎  1、实验教师研究的教学案、案例、随笔等。‎ ‎  2、教师撰写的有关论文、阶段总结。‎ ‎  3、系列活动的影像、图片资料。‎ ‎  4、课题研究报告。‎ ‎  六、课堂教学改革步骤 ‎  第一阶段(2010.3——2010.9):准备阶段 ‎  1、学习国内外现代教育理论,制定方案;‎ ‎  2、召开课题组会议,培训实验教师。‎ ‎  第二阶段(2010.10——2012.10):实施阶段 ‎  1、全面实施研究;‎ ‎  2、研讨、完善、发展;‎ ‎  3、阶段总结评估。‎ ‎  第三阶段(2012.11——2013.4):总结成果阶段 ‎  1、测查、评估、总结;‎ ‎  2、整理一切相关资料,结集成书。‎ ‎  七、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措施 ‎  1、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研究经验。从2008年以来我们承担了省级课题《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也为教师对学生进行“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指导积累了经验,实现了两个课题的对接和整合。‎ ‎  2、有一支有较强研究能力的研究队伍。由教研员和全市思想品德教师组成研究队伍,本课题的主体研究人员为各校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他们业务精,有使命感,勇于探索与创新,能够确保研究的有效进行。‎ ‎  3、加强培训。采取文本培训、网络培训和请专家指导的方法进行培训。‎ ‎  4、学校和教研员跟踪检查督促,及时了解实验研究的进程和发展,及时进行实验的培训和指导,及时开展各种相关的研讨活动,加强校际间交流,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推广先进,纠正不足。‎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