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处范文之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导处范文之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教导处范文之一线教师怎样做课题研究 ‎ ‎  如何通过课题研究这个载体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提升专业素质。更多的还是想与大家一起探讨怎样用我们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有限的精力,更经济、更快地实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从而更好的承担起教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  一、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当前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的现状 ‎  (一)当前普通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特点 ‎  1、研究指向上:(1)以校为本。立足学校现实,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研究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如,我校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 ‎  (2)以学科教学为本:如,学课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的实验与研究 ‎  2、研究类型上:以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现场研究,微观研究为主。‎ ‎  3、研究方法上:采取定性与定量的结合,以实验法、文献法、观察法为主要手段。‎ ‎  4、研究主体上:以本校一线教师为主体。教师即研究者,这是近年来西方教育界颇为流行的看法。人们越来越认同到,没有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是无法使教育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 ‎  5、研究内容上:立足于课程改革,着眼于课堂教学,侧重于课程建设、实施的研究。‎ ‎  6、研究价值取向上:过程与结果并重。倡导成果即成长。‎ ‎  (二)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一些浮躁现象 ‎  1、注重形式,忽视过程。据了解很多课题就是匆匆开题、迅速结题,没有过程。结题报告中的结论事先都有了的;通常的做法是:做几节课,写几篇文章,把一些尚未消化的理论拿来,东拼西凑,甚至把过去做的事情拿来炒炒冷饭,套上新的理念,贴个新标签,升华一下,就宣称解决了重大难题、意义深远。我曾经听到有位老师说:“学校有课题,教师也有课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都忙于事务,忙于应付,末了写一个报告什么的算是课题的小结或者成果,对学校、对老师一点提高也没有。”其结果是造成教育科研中很多泡沫和虚假的东西。只有其名,而无其实。‎ ‎  2、急功近利,热衷炒作。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听到课题“开题”的消息,领导、专家亲临光顾。有关方面也津津乐道于有多少课题、课题的等第级别,结果是课题成了追逐名利的方式,研究成了个别人冥思苦想的胡造乱凑。更离谱的是一节课就可以归纳出一种模式。我曾经参加一次现场会,会上隆重推出10多个教学模式,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一线教师一看就明白,实际没有什么价值,因为你不能指望老师天天都“表演”‎ ‎。有良知的教师也不愿去做虚假表演的事情,他们需要的是自身专业的成长,教学技艺的提高。‎ ‎  3、跟风而上,创新不足。课题研究要有创新,创新不是跟风,著作要读,专家的理论要学,研究的方法要学,但不能总停留在“复述”的层面上,要想办法使专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就必须使课题研究的内容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范围不宜太宽太泛,目标不宜太高太玄。我觉得越是本土的、富有个性的东西,越有新意。不能人云亦云。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主的微观研究,研究过程应该与改进和提升教师自己的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策略、方法应该方便教师与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关联,使而后生成的东西可以成为校本研究的对象和过程,不能让教师望而却步。一旦“校本”的东西实实在在了,这个研究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  4、闭门造车,缺乏引领。我们看到一线教师做课题一般是孤军奋战,没有形成研究团队。我认为,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获得各个方面的支持。一个成功的课题研究,离不开专家的支持。课题最终是否成功,最现实的是你做的课题是否获奖,要得到专家的认可。因此,做课题还要去找教研员、找科研专家、师范院校教师沟通。尽可能得到他们的指点,使研究的课题更具有严密性、科学性。‎ ‎  二、我们再来看看中小学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主要障碍与有利条件有哪些?‎ ‎  1、客观障碍。理论储备不足、科研能力不够、科研经费匮乏、学校领导重视力度小,甚至领导不懂教育科研,再就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不够等等。作为一线教师,要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怎么有时间再去做课题研究呢?这是很多老师所发出的疑问。‎ ‎  2、主观障碍。对教育科研的神秘感、畏惧感;在不少人看来,搞科研是一项深不可测的工作,应该是专家们所做的事。目标不清、动力不足、被动应付……‎ ‎  3、有利条件。有免费的研究对象、丰富的实践经验,还有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可以取长补短。‎ ‎  三、对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这个命题的认识 ‎  (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  对于课题研究有许多定义。这里我们讨论的是一线教师所做的课题研究。其实,真正的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只有植根于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实际,才能焕发其生命力与价值。当前,倡导一线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就是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做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比较科学、规范的形式来解决我们学校发展、课堂教学、教师成长、家庭教育等各方面的问题和困惑。“‎ 一线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实际上是要求在更高的水平层次上展开教学活动,即从强化日常教学中蕴涵的科研成分着手,以科研的思路去重新审视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并通过教学实践使其得到验证与完善,从而使教学工作逐步向最优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使自身的素质水平得到提升与飞跃。”‎ ‎  简言之:有一个研究的中心(即理论支撑),有具体的操作思路。这也开展课题研究的基本要求。课题研究应该使我们的日常工作科研化。‎ ‎  (二)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 ‎  1、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时代发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会里,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实践表明: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上能积极参与教科研的实践,自觉学习理论,更新教育观念,以科研带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对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大有裨益。许多名师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完全可以说:“教师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林崇德语)‎ ‎  2、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做课题研究主要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遇到的困惑。这些问题包括自己教学实践的问题、有学生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问题、有学校教育的问题,还有学校管理模式的问题。我反对一线教师脱离教学实践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课题,徒劳无益。‎ ‎  3、有助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课题研究的严密性,也促使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  4、有助于形成科研教学意识。我们都知道,做课题时少不了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当你阅读了大量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后,就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教科研实践活动不但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重要的是使我们养成一种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审视自己的日常工作的习惯;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教学。‎ ‎  综上所述,教育科研是当代教师工作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当代教师进行学习的方式之一。课题驱动,行动研究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师职业化要求我们必须研究教育。必须有“教书匠”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  四、如何做课题研究?‎ ‎  (一)首先要选好课题 ‎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育科研课题的选择非常重要,选题作好了,应当说研究就成为可能。‎ ‎  课题要反映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广度与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广度与深度,需要创造力与想象力。‎ ‎  1、课题从哪里来?‎ ‎  过去比较多的是从上之下,下达课题,往往大而空;我比较主张从自己身边选题,从教育教学实践的困惑中选题。如,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等。‎ ‎  2、选题的基本原则 ‎  (1)前瞻性原则:新意——对象新、视角新:如,小学生抄写题目与解决问题正确率关系的研究。这个课题视角就比较新颖。‎ ‎  (2)科学性原则:如,利用气功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研究就缺乏科学性 ‎  (3)可行性原则:与主客观条件相符,有实现的可能性。如,开发大脑潜能的研究,可行吗?对于一线教师显然不适宜研究。‎ ‎  (4)价值性原则:看其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  一是理论价值(学述价值):指课题对检验、修证和发展教育理论,建立科学教育理论体系的作用 ‎  二是应用价值:指选定的研究课题及其成果可直接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教学实践的意义。如,新课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实验与研究 ‎  (5)明确性原则:要求选题能准确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内涵与外延,并且表述准确。‎ ‎  (6)伦理性原则:符合伦理道德、法律规范 ‎  3、选题注意事项 ‎  (1)从实际出发,研究中实践,实践中研究 ‎  (2)不要贪大求全。如小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就显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思维特点的研究,就比较适合一线教师做。‎ ‎  (3)注重平时积累,从小处着手:首先我们要有问题意识。要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平时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在工作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善于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如有的学生不喜欢举手发言这个现象,就可以当一个问题:“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举手发言?”我们可以做这样的思考:仅仅是他的智力问题吗?仅仅是她的个性问题吗?有没有心里因素地影响?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学生交谈,去调查一下,作一些个案分析,就会发现学生上课不举手发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欲强,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满脑子的问号。但他们为什么在课堂上不想问?在课堂上为什么选择沉默?这就是问题。于是,我们就可以确定一个课题:“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参与意识的研究”‎ ‎  (4)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  大家知道,近两年来,不少学校开展了教育叙事的研究,将回归经验总结法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将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激发出的新思考、新创意记录下来,通过讲自己的课程故事和案例来阐述新的思想理念。实时的反思就是是经验总结,往上升华就是课题研究。观察中小学相关研究,真正引起共鸣的是那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高度的专家型教师的案例,而且课题研究越深入越是这样!因为这是教师真正能够模仿,真正能够受益的。前苏联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这样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学,不在高校。这句话的确意味深长。‎ ‎  (二)选题从哪些方面入手 ‎  1、选教育科研的前沿课题 ‎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达到特色创新的统一。把教学需要做为第一选择,在学科间寻找交*点与结合部,围绕热点问题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关系的研究 ‎  2、选择应用研究型课题 ‎  与应用研究相对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以抽象、一般为特征,主要是增加科学知识的组织体系,并不一定会产生直接的实际价值的结果。应用性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主要是解决直接的实际问题,增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选择带有典型性教育实践经验为题,在司空见惯的教育现象中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如,《开放教育与普通教育实践性环节比较研究》、《现代汉语网络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一线教师应当以应用研究为主。这是因为学校是教育实践的核心,它时刻产生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应用性研究的成果实用性、操作性强,可以推广开来,并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师运用这些成果。‎ ‎  3、选择主观条件比较成熟的课题 ‎  量力而行。从专业特长、爱好兴趣、研究能力出发,选体验深、实践多、研究透的课题。如,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和谐氛围的研究 ‎  4、选客观条件比较具备的课题 ‎  理论条件资料信息设备工具氛围环境 ‎  5、选择大小较适宜的中观、微观课题 ‎  通常情况下,题域越窄,题目越小,越容易把问题讲透彻;题域越宽,例证说不清楚,道理讲不明白,面面具到,点到为止,没有深度难成佳作,题目小一点、格调新一点、讨论透一点。对教材、教法、教学对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意识培养的实验与研究等。‎ ‎  (三)做好方案 ‎  一个详尽的课题方案,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一次地听搞科研的专家说:课题方案制定好了,课题也就做好了一半。‎ ‎  设计方案的基本框架 ‎  (1)课题名称(2)问题的提出(3)研究的依据和研究假设 ‎  (4)研究的内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对象 ‎  (7)研究步骤(8)研究保障(9)成果预测 ‎  (10)课题组的组成及分工(11)经费预算(12)资料附录 ‎  (四)特别提醒 ‎  准备阶段。‎ ‎  1、理论准备。收集、查阅、分析有关课题的资料;通过阅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报刊和杂志熟悉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等。‎ ‎  2、方案设计。确定研究的内容、目标、步骤、研究保障等。修正、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 ‎  3、课题论证。请有关专家对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  怎样论证呢?‎ ‎  第一,阐明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第二,你所研究的课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解决主要问题的难点是什么,怎样解决,如何突破;第四,前期成果有哪些?所以在论证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周到,能让大家很清晰地知道你这个课题所要解决的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表明你可以解决。‎ ‎  实践阶段。‎ ‎  1、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策略进行扎实的实践,不走过场、不玩花哨。‎ ‎  2、记录、收集实验的原始材料,包括阶段性报告、总结、个案分析数据等。‎ ‎  3、发挥团队作用,群策群力。这里想说说在研究过程中要努力构建研究共同体。一般地说有三种合作形式:‎ ‎  1、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合作的研究共同体。‎ ‎  2、教研员与中小学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这是较为常见的或者说是最普遍的研究合作形式之一。‎ ‎  3、学校部分教师结成的研究共同体。‎ ‎  在合作研究时,要尽量淡化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把民主、合作作为处理双方关系的准则。不惟书、不惟上,只为实。同时要消除依赖心理。‎ ‎  总结阶段。‎ ‎  1、整理资料,总结研究实验情况,对相关数据做理性分析,做好结题准备。‎ ‎  2、撰写科研报告、研究论文,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  这里有一个老师们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即怎样把研究的资料、经验等,整合、提升的问题。这也是等会大家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  我先简单地说说研究成果表述技术性上的一些问题 ‎  1、成果表述的意义:‎ ‎  (1)有利于科学系统地总结科研工作。‎ ‎  (2)显示研究水平和价值,便于对成果进行评价。‎ ‎  (3)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成果的推广与应用。‎ ‎  (4)有利于锻炼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提高科研水平。‎ ‎  2、成果表述的类型:‎ ‎  (1)教育科研报告 ‎  用约定俗成的格式与规范描述教育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和研究结论的文献。包括调查报告(含观察报告、测量报告),实验报告,行动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几种类型。‎ ‎  (2)教育研究论文 ‎  对某些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比较系统,专门的研究探讨,提出新观点,得出新结论,作出解释和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包括经验性论文、研讨性论文、评述性论文、学术性论文。这是老师们比较熟悉的行当。‎ ‎  3、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 ‎  (1)要求:具有科学性、学术性、独创性、开拓性。符合论文格式和文本规范,有学术价值,能指导教育实践 ‎  (2)基本格式 ‎  题目摘要关键词绪论本论结论附录 ‎  (3)一般步骤 ‎  拟题构思与列题纲收集资料撰文反复修改形成正稿 ‎  4、撰写研究报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紧扣主题。要围绕研究课题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来写,注意回答预定研究目标所设定的问题。‎ ‎  2、预先整理好实验数据与素材。‎ ‎  做好材料的选取。要选用最有价值的材料,与论题无关的材料、不能说明问题的材料要坚决去掉;确定正文材料和附件材料。做好材料的加工。调查数据、测试数据、实验数据等材料要采用教育统计的方法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条理化、规范化、系统化,才能从中找出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  3、行文前先拟好三级提纲。提纲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头尾连贯,符合逻辑,形成整体;提纲要经过反复讨论,减少行文时走弯路;不同的研究题目,文章的结构、格式、栏目可有差别,不要死套格式。‎ ‎  4、观点要鲜明,突出创新性。‎ ‎  5、写成初稿后要反复修改。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请专家或同行提修改意见(旁观者清),从多角度论证,减少失误。‎ ‎  5、结题报告的撰写:‎ ‎  结题报告是实施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任务完成的工作总结,是课题评价验收的重要文本。‎ ‎  结题报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  (1)概说:概述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包括级别、文号、课题背景、课题组成员,主要研究步骤、过程、时间发展 ‎  (2)方法:做好本课题的作法、体会、经验,包括指导思想,研究策略,具体方法,如何争取领导改善条件,处理各种关系,如何推广阶段性成果等。‎ ‎  (3)结果:列举本项研究所取得各种形式的理论成果、应用成果、社会效益或阶段性成果。‎ ‎  (4)评价:对成果和不足作出评估,对成果的应用推广、对本项科研的进一步深化,提出建议与意见。‎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