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20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探索研究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探索研究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基层执政地位的巩固。为此,市委组织部专题组建调研组,结合庆祝建党99周年活动契机,先后到XX个乡镇党委、XX个村党组织进行走访调研,与XX名基层党委(支部)正副书记、党务工作者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进一步科学分析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深化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依据。 一、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担负着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重要职责。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都不可放松。早在1927年秋收起义,毛泽东同志就提出“支部建在连上”,不仅是建党建军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制度,更是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发展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加以推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不断增强。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时期。新的时期,新的阶段,随着农村改革形势的变化和时代前进的步伐,农村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基层党建面临不少紧迫课题。比如,农村组织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元、人口流动更加频繁、社会治理更加复杂。有的村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被弱化、虚化,少数农村党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村干部受过刑事处罚、支部书记不胜任不尽职,村级党组织受黑恶势力干扰侵蚀、宗教势力渗透,信访矛盾突出;一些基层组织党内生活流于形式,有的基层基础保障薄弱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影响着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 (二)现实意义及遵循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对推动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农村党组织承担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农村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基础,广大农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上,党的农村组织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知行合一,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依靠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撑力量,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扎实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保证。 推动乡村振兴,党的农村组织是核心,起到的是战斗堡垒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表明,在中国能够干成大事的最根本的保障就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只有加强农村党的政治建设,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党对农村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政治能力,才能有效激发农村高效发展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振兴健康发展,基业长青。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新时期的农村工作,群众思想复杂多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面临的现实要求我们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必须提升农村治理能力。只有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才能实现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的有机统一,才能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建立完善农村治理体系,有效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为实现农村乡村治理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从源头遏制黑恶势力蔓延的重要防线。群众身边涉腐涉黑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层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导致黑恶势力乘虚而入。凡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基层基础工作薄弱、腐败问题严重的地方,黑恶势力就会形成气候,一些地方之所以黑恶势力犯罪猖獗,根本原因在于黑恶势力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具有适宜滋生的土壤。如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才能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赖以滋生的土壤。 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增强调研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调研组调研期间,精心组织开展包括“工作评价、存在问题、意见建议”等方面为内容的问卷调查工作,以无记名方式和自觉自愿答卷原则进行,在按期收回的X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调查对象涵盖乡镇、村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和政治面貌的干部群众,样本分布广泛合理,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从性别上,男性X人,占比X%,女性X人,占比X%;从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X人,占比X%,40-49岁的X人,占比X%,30-39岁X人,占比X%,29岁以下X人,占比X%;从部门上看,乡镇干部占X人,占比X%,村干部占X人,占比X%。从政治面貌上,党员X人,占比X%,团员X人,占比X%,群众X人,占比X%。调查显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教育针对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调查显示:一是在学习态度方面:各级组织在制定教育培训计划过程中,普遍没有对受教育对象区分层次,基本上是领导干部、普通党员、群众“齐步走”“大锅烩”,没有充分考虑党员群众的知识水平、阅历层次、兴趣爱好。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有X人是“主动学”和“有时间就学”或用“学习强国”学,占X%(“很少学”的为X人且多数是群众,占比X%),一些群众反映,要么听不懂、要么不解渴。二是常态化培训氛围还不够浓厚。 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结构短板比较明显,对基层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文化程度低等问题需要正视和逐步解决。在落实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法规、制度机制等方面,时紧时松,带着思考学、带着问题学不够经常。有X人认为近年来开展的各类教育培训“有很大帮助,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素质”或“有一定帮助,可以使自己认识问题更加深刻全面”,占X%(有X人认为“不但没有帮助,还会影响业务工作”,占比X%)。 (二)领导班子建设方面,党委凝聚力、战斗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工作落实有偏差。有些乡镇出现“机关化”的偏向,工作力量下沉、治理重心下移不够,上等县委安排、下靠第一书记抓落实,当“二传手”,没有很好发挥乡镇党委的领导作用;有的乡镇副职流动慢,晋升渠道窄,破罐破摔;有的一般干部长期在村下沉一线,工作、生活矛盾突出,情绪波动较大。调查显示:乡镇X名参加问卷调查的干部人中有X人对目前的工作岗位满意和较满意,占比X%;X人希望通过“培训进修”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占比X%;其次是希望岗位调整(X人,X%),此外,在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烦恼和困难时,有X人(占比X%)选择“不找任何人”,也凸显了部分干部个体心理调适手段欠缺,易于造成健康隐患。二是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够严格。当前,各级党组织议事规则都已建立,但内容较为笼统,指导性和操作性不强,致使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水平上参差不齐。有的重视集中忽视民主;有的重视民主忽视集中,对基层民主推荐事项,缺少党委统揽把关。X名乡镇班子成员中X 人表示能坚持贯彻民主集中制,占比X%;三是在调研中发现,少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各项制度的执行落实依然存在着不到位、打折扣的问题,从各级党组织来看,极个别乡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对一些制度,容易落实的就愿意落实,需要下力气的就不愿落实,导致制度落实方面时紧时松、打折扣。X名乡镇一般干部中有X人表示乡镇坚持制度较严格,占比X%(35人表示制度坚持不严格或不能很好坚持,占比X%)。 (三)规范党组织建设方面,机制落实和干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有的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制度的质量不高,把理论教育和业务学习混为一谈,民主评议党员等走过场,直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抓手少。X名村干部中,有X人表示“三会一课”质量较高,占比X%,X人表示仍存在着为落实而落实的问题,注重形式上的走过场,真正依靠组织生活管理教育党员、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还不够十分明显,占比X%。二是基层干部岗位吸引力还需要进一步增强,村“两委”班子结构还需优化。X名村干部中有X人表示通过帮带自身素质有了较大提升,占比X%,有X人表示帮带不明显,占比X%,三是基层减负仍需加大力气。从调研中看到,对基层干部减负,不仅是精文减会,还要在改进机制上下功夫,注重减轻基层干部精神压力。X人表示基层减负后报表台账少了,抓工作落实精力多了,占比X%,有X人表示满意和仍需加大力度,占比X%. (四)基层党组织运转方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一是组织功能有弱化倾向。突出表现在,有的村集体经济经营发展没有稳定资金来源,管理体制不顺畅。部分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集体经济收入比较单一,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能力不强。多数村主要的收入还是依靠村集体土地流转、出租,并没有广开思路找到新方法、新途径。二是党员老龄化程度高,中青年党员少,党员队伍未形成梯次结构,党员发展正面临“青黄不接”的现状。由于年龄较大党员占比较高,严重制约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有的党员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表达能力弱,造成不愿参加村党支部党员会议,或者参会做“三无”党员(无意见、无想法、无建议)。三是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不彻底。部分乡镇党委对过去发生的换届、腐败、治安、信访等案件,没有认真“过筛子”,分析研判不深不透;宣传方式单一,震慑效果不大,抓结合、抓通盘谋划、抓关键点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成效不够明显。X人对软弱涣散整顿工作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占比X%。 分析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固然有外部环境、内部制约等方面客观因素,但在主观层面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短板”:一是制度“悬空”。当前施行的一些党建制度,与履行职责任务、推动工作开展还有不适应、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导致制度落实缺乏积极性;二是帮带“乏力” 。上级帮带下级,既是导向的引领、政策的传递,更是作风的体现、理论的实践。实际工作中,一些乡镇党委对基层党建工作指导帮扶力度不够,党建工作还处于平铺直推的简单模式,对基层党支部具体指导性意见少,具体帮扶措施少,党委忽视基层实际,基层反转 “忽悠”机关;三是责任“缺位”。责任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当前,各级党委抓党建的主体责任、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党建工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各级书记不能履行好抓好队伍党建工作的职责,工作中出现错位、缺位。四是素质“掣肘”。专职党务工作者作为队伍党建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业务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队伍党建工作水平。目前,相当一部分缺乏系统培训和工作经验,素质不够过硬。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组织力的对策 ***总书记指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关键是从严抓好落实”“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健全基层组织,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扩大基层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所以,调研组认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就是要突出政治功能,始终坚持党的根本领导这一原则不动摇,持续加强政治建设,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党的理论全面武装党组织,凝聚力量。全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基层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基层党组织要善于引导党员干部、各类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把党员、群众组织联系起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基层落地生根。 (一)着力在教育管理党员方面上下功夫,激发党员干部队伍活力。持续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宣传宣讲,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全覆盖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学习贯彻覆盖到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确保入脑入心。深入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万家”活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研讨交流、远程教育、征文活动等多种方式,深入田间地头,注重接地气、求实效。每年利用农闲时间,对村“两委”班子成员、农牧民党员进行集中轮训,通过拓展学习渠道、集中培训、日常引导等措施,加强党员教育培训。以党员活动日为载体,以“正常化、常态化、受欢迎、有实效”为目标,以村党支部为基本单位,每月固定一天组织所属党员“赶政治大集”,既“学习教育集、民主议事集、服务奉献集、民主评议集、党员积分集”,实现党员应参必参、持之以恒。 (二)在“一责、一线、一型、一化、一制”上下功夫,提升工作水平 。“一责”就是认真落实基层党建责任制。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全面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一大局中谋划推动,研究制定《县乡(镇)场党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考核办法》,推动工作责任落实。“一线”就是突出解决基层党建实际问题这条主线。采取县乡村三级“一盯两包三定”(盯重点问题,包户、包片,定人、定目标、定时限)的联动式整改办法,开展跟踪办、重点访、逐一谈,对村级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时下发预警通告,推动问题整改到位。“一型”就是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行领导蹲点、部门挂钩、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建卡联户等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推行“县乡党员互帮互助互进步”活动,农民党员和城市机关党员互换身份,互过组织生活,取长补短,通过“1+1”结对子交朋友,提高政治觉悟。“一化”就是全面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针对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组织设置、组织活动、活动场所、队伍建设,大力为基层减负,确保组织工作、活动规范有序开展。“一制”就是健全基层组织工作保障投入机制,每年把党建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全力保障村组工作经费、村组干部待遇。 (三)着力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书记,不断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实行“五种工作法”。即:开展一轮集中培训。以常态化国语学习、升国旗大宣讲等活动为载体,引导村后备干部提升本领、明辨是非,提高后备干部的政策理论和知识素养。实行两种管理措施。实行“1+X”师父徒弟结对帮带制度,第一书记、下派干部等为帮带责任人,明确帮带目标,一对一的帮带联系,通过教方法、传经验、带后备干部一起处理村级事务,让后备干部深入了解农村工作内容。建立个性化培养档案,针对性补短板、强弱项,从思想、作风、能力等方面进行“精准”培养。建立三类动态台账。按照干部管理模式,实行一人一册、纪实、管理、考核台账,动态调整更新。明确负责四个职责。 安排岗位锻炼,主要负责精准摸底,了解管理对象情况,收集管理对象在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问题并做好矛盾纠纷的处理和化解,做好培训教育。不定期组织管理对象开展学习、座谈,联谊活动。落实五项基本制度。实行定岗培养制度,根据后备干部的能力、特长、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岗位;实行列席会议制度,是党员的列席“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活动;探索坐班学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安排村级后备干部跟班学习惠民政策申办、证明材料开具、服务事项受理等工作;实行谈心谈话制度,乡党委每半年与村级后备干部进行一次集体谈话,及时解决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困难问题;实行考核评议制度,推行动态评估报告,结果作为选任班子重要依据。 (四)搭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四全”服务体系,实现“民得实惠、党得民心”效果 。以“有地方办事、有人员干事、有办法成事”为基本目标,全面推行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建设,打造“服务对象全覆盖、服务内容全覆盖、服务时间全天候、服务管理全过程”服务群众体系,在固定服务场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服务职责、服务流程、服务项目,通过规范村党组织阵地来拓展服务,通过建强队伍来提升服务水平。建议研究制定《村级公共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科学设岗定责,设置“富民强村指导员、政策法规宣传员、环境整治督查员、治安维稳巡视员”等服务岗位,建立来人接待、办事转接、跟踪服务等制度,实行一站式受理、定点式服务、“代理式”定人服务,精心设计贴近群众需求的“服务菜单”,多形式公示“菜单”内容,提高群众知晓率,紧扣农村工作周期性特点和基层群众季节性需求,依据乡村月度重点工作安排,按月确定服务专题,实现群众服务需求全覆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