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9 发布 |
- 37.5 KB |
- 5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某有限公司质量及环境程序文件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文件类别、文件性质及限制类别:(以■标识),禁止翻印。 文件类别: □外来文件,■GB/T19001文件, ■GB/T24000文件, □GB/T28000文件 文件性质: ■受控文件, □不受控文件。限制类别: ■不限制, □限制,范围: 制修订记录: No. 版次 变 更 摘 要 生效日期 相关部门会签: 生产部 技术品保部 配套部 销售部 办公室 财务部 制订 审查 核准 受控文件发行盖章处 认证小组 日期 日期 日期 2020.3.1 2020.3.1 2020.3.1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目 录 文件控制程序 2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5 管理评审程序 7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9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程序 12 顾客沟通与服务管理程序 15 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 17 采购管理程序 20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 24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 26 顾客满意测量程序 29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30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34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7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39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41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46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控制程序 50 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控制程序 52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54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56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57 环境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59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程序 61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63 组织知识管理程序………………………………………… ………………………………………….70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文件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文件的编写、批准、发布、标识、发放、修订和销毁等活动的要求和控制,以保证文件的适用性、协调性和有效性。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与环境体系文件及外来质量文件的控制。质量与环境记录的管理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进行。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文件的总体控制。 3.2 有关部门负责体系文件的起草及外来文件的收集、发放、修订销毁工作。 3.3 总经理负责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的批准、发布和方针、目标的批准发布。 3.4 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审核及其他文件的审核与批准。 3.5 各相关职能部门、人员负责保管使用有关文件。 4.工作程序 4.1 本公司文件控制范围 a.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b.各种技术文件:如产品标准、图纸、作业指导书等; c.外来文件:如国家标准、法律、法规等; d.管理文件:如各项质量与环境管理制度。 4.2 文件的编号 4.2.1外来文件以原编号进行 4.2.2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AA-001-2020 质量与环境程序文件:AA-002-2020 4.2.3 技术文件及其他管理文件 :Q/FT-02-X-Y-**** 注: X为A、B 、C 、D………………………. Y为文件流水号 A代表检验规范 B代表岗位操作规程 C代表工艺文件 D 代表监视和测量设备校规程 ... 另:图纸、工艺文件可按产品进行编号 4.3 文件的编号、审核、发布 4.3.1 质量与环境体系文件(包括技术文件、表格等)在管理者代表授权下,由各部门 (主要由技术品保部)负责编制。为了确保文件充分性,由管理者代表对文件进行审核, 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内量方针、目标)由总经理批准发布,其他文件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发布。 4.3.2 每一编号的质量文件为一独立文件,为此,每一质量文件均应明确该文件的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及日期。 4.4 文件的版本、标识和受控状态 4.4.1质量与环境体系文件以年份来进行版本标识,手册第X版(即A、B、C)进行辅助标识,外来文件以发布年份进行版本标识。 4.4.2每个文件均有一编号,该编号亦构成文件的标识。 4.4.3公司内部使用的及发给认证机构文件均为受控文件, 均应在文件首页(或封面)写上“受控”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或打上“受控”印章,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若因特殊情况发给外来人,为“非受控”文件。对文件有效控制,办公室应编制《受控文件控制清单》,把公司所有现行有效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登记在案,以确保得到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或作废文件。 4.5 文件的发放和更换 4.5.1 文件经批准发布后,由办公室负责在《受控文件发放表》上造册来确定发放范围,确定发放范围时应确保需要文件的部门或个人能得到文件,并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发放。对发放的每一份文件,都应有一独立的发放(分发)号(如001、002、003……)。 4.5.2技术文件由技术品保部负责按4.5.1条进行发放,并按4.4.3条进行管理。 4.5.3 文件领用人在《受控文件发放表》上签名领取,并注明领用日期。 4.5.4 有关人员所使用文件严重破损而影响使用时,使用者提出口头申请,经办公室同意后,可以以旧换新,新发的文件的发放号要与交回的保持一致。 4.5.5 受控文件如有丢失,文件使用人及时报告,经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可办理补领申请。 4.6 文件的修订、换版和作废。 4.6.1 文件需修订,由文件更改提出者或部门提出申请,并在《文件修订申请单》中填写修订条款、内容及原因。交办公室,由办公室审核后交给文件原审批人批准。少量(或极次要内容)的更改可不填写《文件修订申请单》。 4.6.2 文件修订批准后,由办公室收回各份文件进行手写或换页更改,并注明更改日期,在更改处打上“更改”章,对主要内容更改应改版,更改后文件发给原持有人,并在《受控文件控制清单》中填写修订状态。 4.7 文件的收回和销毁 4.7.1发放任何一种新版本文件时,办公室按《受控文件发放表》收回旧版本,并在 《受控文件发放表》中的“收回”栏目内做出记录。对收回的文件加盖“作废”印章,然后在《文件作废/保留/销毁单》中填写作废、保留、销毁数,经负责人批准后进行处置,对需保留供今后参考的,应加盖“保留”印章。 4.7.2当人员辞职或岗位调动时,办公室(技术品保部)应收回发给他(她)的文件,并在《受控文件发放表》上“回收”栏目做好登记。 4.8 外来文件的管理 对适用的外来文件,由各部门进行收集,反馈办公室,由办公室做好发放、归档。技术文件反馈至技术品保部,由其登记归档。 4. 9其它 4.9.1文件的持有者,要妥善保管所发的文件,不得外借。如有遗失,要及时向办公室报告和登记。 4.9.2质量与环境记录是特殊的文件,由各部门负责保管,并按《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表格正本存在办公室。 5.质量与环境记录 《受控文件控制清单》 《文件修订申请单》 《受控文件发放表》 《文件作废/保留/销毁单》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对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进行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以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与环境体系有效运行证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本公司有关产品质量与环境记录、质量与环境体系运行的所有记录和来自于供方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 3.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总体控制,以及保管、借阅和处理本部门的质量与环境记录。 3.2 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和保管。 4.工作程序 4.1 质量与环境记录分以下四类: ---有关产品质量与环境记录 ---质量与环境体系运行质量与环境记录 ---来自于供方质量与环境记录 ---来自于顾客反馈的记录 4.2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形式 本公司质量与环境记录以书面的表式(或表格)形式,以后也提倡各部门采用任何媒体形式,如硬拷贝或电子媒体(磁带、磁盘、胶片、照片等)。 4.3 质量与环境记录表式的编制和标识 4.3.1 各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质量与环境体系程序文件和产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安排具有熟悉业务的人员编制质量与环境记录表式,其表式经本部门领导审核。 4.3.2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标识以每份记录的名称及NO号表示(即流水号如001,002…或日期号如20090305等)。 4.4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填写 4.4.1 从事质量活动的人员要按发布的《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清单》中相应表式进行使用。记录时,字迹要清晰,内容要完整,数据要真实,必要时应有日期和签名等。 4.4.2 从事质量活动的人员只能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填写质量与环境记录,不得用铅笔填写。 4.5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更改 4.5.1 从事质量活动的人员出于笔误需要更改的记录可用划改,涉及到判定结果的计算数据的更改,更改者要在划改处签名。 4.5.2 质量与环境记录表式需要更改时,由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审阅同意后,到办公室备案。若新增或变动,办公室资料管理员要及时对其登记或更改在《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清单》上。 4.6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收集、归档 4.6.1 每月各职能部门由专人负责收集、整理质量与环境记录,并归档。 4.6.2 各职能部门将所有质量与环境记录清理归档,并按《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清单》中的保存期进行保管。 4.7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贮存与保存期 4.7.1 各职能部门要设置专柜、专架对质量与环境记录进行贮存。在贮存期间,各职能部门要做好防损坏、防霉、防火、防虫鼠等措施。 4.7.2 采用其他媒体形式的质量与环境记录,各有关部门要做好防潮、防压、防光、防消磁等措施。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4.7.3 本公司根据质量与环境记录不同性质和作用,将在用的质量与环境记录分为永久性和三年、一年三种保存期限,当合同要求时,则按合同要求的规定时间进行保存。 4.8 外来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来自供方的质量与环境记录、顾客投诉、检定证书,由各责任部门整理、归档,并按本程序4.7条款的要求做好保管工作。 4.9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借阅 4.9.1 各有关人员出于工作需要对已归档的质量与环境记录的借阅,可向各部门或办公室借阅。借阅时各职能部门的有关人员在《质量与环境记录借阅登记单》上进行登记,以便借阅者按时归还。 4.9.2 当有合同规定在商定期限内,顾客或其代表要查阅本公司有关质量与环境记录时,销售部将此信息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按通知要求,积极提供有关质量与环境记录让顾客或其代表评价时查阅。 4.9.3 本公司规定所有质量与环境记录不得外借。 4.10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处理 4.10.1 超过保存期的质量与环境记录,由各部门有关人员填写《质量与环境记录处理单》经部门领导批准后销毁。 5.质量与环境记录 《质量与环境记录控制清单》 《质量与环境记录借阅登记单》 《质量与环境记录处理单》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管理评审程序 1 目的 通过定期评审,评价质量与环境方针和目标,提出持续改进措施,以确保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工作。 3 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主持管理评审会议,并做出评审结论。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 3.3 办公室负责管理评审会议的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4 相关文件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 工作程序 5.1 评审准备 5.1.1 评审时间由总经理确定,一般在每年度的年底进行一次。当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内外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可增加次数。 5.1.2 管理者代表于评审前一周将制定的管理评审计划下达给有关部门。各有关部门应按计划要求,准备相应的书面评审材料,报管理者代表。 5.2 确定评审输入 每次评审前由管理者制订管理评审计划,明确管理评审输入内容,管理评审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 a)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和持续稳定、有效性的评估; b)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对实现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评估; c) 对本公司目前组织结构、职能、人员和资源的适应性评估; d) 对重大顾客投诉和顾客反馈进行评估; e) 对本公司开展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论、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及以往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员工对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进行分析和评估; f) 对成品实际质量与标准或顾客要求的符合性进行评估; g) 对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实施或上述内容的评审是否对有关文件进行更改和 补充,对可能影响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变更进行分析和评估。 h) 对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的业绩、有效性及效率的评估。 i) 对可能影响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的策划的变更的评估。 5.3 实施评审 5.3.1 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 5.3.2 技术品保部汇报质量审核过程中不合格项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完成情况。以及上次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计划完成情况。 5.3.3 各部门汇报本部门年度质量目标实施情况,以及提出在体系运作过程中需公司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建议。包括职能分配、资源配置上的不足等。 5.3.4 办公室或总经理指定的人员负责做好管理评审会议记录。 5.3.5 总经理对体系运作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做总体评价。 a) 评价质量目标的实现结果是否符合质量方针的要求; b) 对管理者代表提出的改进措施建议进行确认;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c) 解决组织机构设置、资源配置、职能分配等方面的不合理性; d) 传达顾客需求、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企业生产经营方针目标; e) 提出今后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和提高的努力方向。 5.4 确定评审输出 评审的输出形式为《管理评审报告》,内容包括: a) 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能否满足所选的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顾客提出的要求; b) 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是否适应内、外环境要求,资源能否满足需求; c)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是否持续有效、是否进行持续改进; d) 过程有效性及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 e) 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有效的实现了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f)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是否能保证控制所需的程度和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g) 有关的文件是否要进行更改或补充; h) 提出质量改进意见和完成期限. 5.5 实施改进 管理评审提出的质量改进意见由技术品保部按照《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控制程序》处理,因管理评审而导致的文件修改应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6.质量与环境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记录》 《管理评审报告》 《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 目的 通过培训和考核,使本公司从事质量与环境活动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以确保企业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与质量与环境有关的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3 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年度各类人员培训计划》的审批,并监督实施。 3.2 办公室负责制定职工培训年度计划、确定受训人员、确定师资、组织实施并保存培训档案。 3.3 各有关部门协助办公室做好各项培训工作。 4 相关文件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5 工作程序 5.1岗位能力的识别 对重要管理技术岗位工作人员要求有一定的能力,本公司应控制如下人员岗位的能力要求: a)管理人员: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生产技术副总、生产部长、配套部长、技术品保部长、销售部长、办公室主任; b)技术人员(工):技术员、检验员、电工、钳工、仓库管理员、发动机检验工、内审员。 能力要求与内容:基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符合性的工作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当岗位的人员变化时,技术人员由生产技术副总对新人员进行考核,管理人员由总经理进行考核。 5.2 培训对象与内容 5.2.1 对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本公司逐步开展质量管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知识培训。特别是以GB/T190012016质量保证模式,本公司的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和相关质量与环境体系程序文件为教材,组织学习。使之懂得本公司质量与环境体系的结构和各要素的基本要求,并掌握本公司质量与环境体系运行管理中所需的方法和管理技能。 5.2.2 对执行人员(包括从事执行的技术人员、新招收和转岗人员)培训的重点 是:有关质量活动所需方法和技能。教材以本公司有关的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等,使其懂得本岗位作业的方法和技能。 5.2.3 对验证人员培训的重点是完成任务所需的测试和检验的方法、技能。教材以本公司相关的质量与环境体系程序文件、规范、标准等组织培训,使他们熟悉掌握测试和检验技能。 5.3 培训方式和考试、考核 5.3.1 培训方式 ---各种内部培训班; ---知识讲座; ---学习讨论班; ---参加全国、省、市级培训班; ---以师带徒。 5.3.2 考试(或口试)、考核 为验证培训的效果,可以考虑的方式有书面考试、口试、或现场操作考核。 5.4 组织和实施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4.1 在每年末或初,办公室会同技术品保部、各生产车间,按本公司生产情况和职工的素质等实施情况研究确定培训需求,编制出《年度各类人员培训计划》。《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办公室组织实施。 5.4.2 办公室根据《年度各类人员培训计划》,组织技术品保部、各生产车间,落实师资、教材,以及商讨考试、考核的具体工作。 5.4.3 本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主要以本公司人员为老师,必要时聘请外部专家授课。 5.4.4 本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都按本程序5.3.2条款的规定进行考核、考试。每次培训、知识讲座或学习讨论班都由办公室有关人员在《人员培训记录表》上做好记录和签到。 5.4.5 办公室在组织和实施培训的同时,还要根据各职能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所引起的所需培训信息,扩大或提高培训,要及时增补在《培训计划》中,此《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培训。 5.4.6 办公室对每次考试(或口试)、考核的成绩,要及时填写在《人员培训记录表》上,以此作为上岗的依据。 5.4.7 办公室在组织和实施培训的同时,还要根据各职能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所引起的所需培训信息,扩大或提高培训,要及时增补在《培训计划》中,此《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培训。 5.5员工的工作意识 5.5.1办公室通过内部沟通,定期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使员工能意识到所从事的工作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实现各自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同时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对为公司做出贡献的员工进行表彰。让“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思想深入人心。 6.质量与环境记录 《各类人员培训计划》 《考核表》 《人员培训记录表》 各类考卷证书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在公司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对顾客提出的各项要求进行评审,以确保供需双方对合同规定的内容理解一致,以保证有足够能力履行合同的全部条款。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与顾客签定所有合同或定单及与产品有关的确定和评审的控制。 3 职责 3.1销售部负责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的控制,主持合同评审和合同修订,编制销售计划,负责合同评审记录的保持,监督合同的执行。 3.2生产部、技术品保部和各生产车间参与特殊合同(如未生产过不成熟的产品和超生产能力的交付期不能确保的合同)评审,对评审结果负责,并按合同要求组织生产和检验。 3.3总经理负责特殊合同评审的协调、审批,以及负责销售计划的审批。 4工作程序 4.1合同的形式 本公司的合同有:书面合同、协议,多数情况是电传、电话、口头形式的订单 ,电话、口头接受的都要填写《电话记录》,记录人要签字,并要得到的确认,确认方法:顾客来函件、来电传或去电话再次核实。 4.2合同类型 本公司根据生产、技术等方面的能力,把合同分为两种类型: A.常规合同:按标准或高于标准成熟的产品、交货要求正常的合同; B.特殊合同:未生产过或不成熟的产品,超生产能力的交付期不能确保的合同。 4.3合同评审内容 A 产品的质量特性以及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B. 对顾客的各项要求(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质量、包装、交付期和服务的要求); C.任何与顾客要求不一致的洽谈合同或洽谈订单有含糊不清之处,是否有必要同客户进一步磋商; D.是否有能力满足顾客提出合同或订单条款要求的能力; E.产品价格和付款方式的规定是否适宜; F.有关特殊要求、风险和文字含义等是否明确; G.顾客没有明示的隐含要求,但为预期或规定用途的要求; H. 公司自己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4.4合同的确定与评审 4.4.1每一份合同签订以前,都由负有职责的人员先进行确定后进行合同评审,以确保顾客的利益。 4.4.2合同评审方式 A. 授权业务员负责合同签订前直接评审; B. 由有关职能部门以会签形式进行合同的评审; C. 由销售部主持以会议形式进行评审。 4.4.3常规合同的评审和签订 不论何种形式合同签订前,授权的业务员首先读对顾客订货的要求进行甄别,如属常规合同的则可填写《合同评审单》,然后按本程序4.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3条A、B、C、D款的合同评审内容要求进行评审。经评审能满足顾客要求的可签定正规合同或协议;对于电传订单或口头、电话定单转化为《电话记录》,也按本程序4.3条A、B、C、D款的合同评审内容的要求进行默示评审。能满足顾客要求的则在《电传订单》或《电话记录》签上姓名和日期即可。 4.4.4特殊合同的评审和签订 按本程序4.4.2B或4.4.2C款的方式进行评审,评审方式为: A. 授权业务员接到的合同为特殊合同时,业务员先与客户洽谈,取得一致后可以进行草签合同,然后根据草签合同文本对顾客要求逐一填写在《合同评审单》上,做到书写准确、清晰、内容齐全。 B.业务员将《合同评审单》和草签合同文本或电传,或以得到确认的电话记录(包括口头)转化为订 评审;以会议形式评审人员或以会签形式的评审人员,根据《合同评审单》和草签合同文本或电传等订单上的顾客订货要求和本程序4.3条的合同评审内容的要求,从技术、质量、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审,评审本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顾客要求。 4.4.5合同的协调 4.4.5.1合同一经签订,即具有法律效力。对此,销售部按合同制订出《生产通知》,《生产通知》分发到生产部,以保证合同的执行。 4.4.5.2履行合同时,如发生实际与约定的情况不一致,销售部要及时与顾客联系、协商、沟通和解决,以使顾客满意。 4.4.6合同的修订 本公司或顾客若要更改合同的内容,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才能进行合同的更改。若更改的内容只涉及一般要求,则由销售部与生产部联系后,不再重新评审;若常规合同更改为特殊要求的合同或特殊合同的更改,都必须按本程序4.4.4条规定重新评审。与此同时销售部将更改内容填写在《合同修订单》上,并及时通知生产部。 4.4.6.2记录 所有合同评审记录、合同、订单都由销售部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 5.质量与环境记录 《电话记录》 《合同评审单》 《合同修订单》 《生产通知单》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顾客沟通与服务管理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及交付以后的与顾客的沟通及服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的要求。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体系覆盖产品的形成全过程及交付以后与顾客的沟通及服务的控制。 3.职责 3.1 销售部负责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认和评审的事宜、产品交付至顾客后的沟通及服务及顾客的投诉的处理工作; 3.2 技术品保部配合销售部做好顾客对产品质量投诉的处理工作; 4.工作程序 4.1 销售部根据历年销售情况和顾客的要求,经策划确定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及合同可能要求的服务项目;并确定与顾客进行沟通、服务的有关参与部门及事宜。 4.2 售前服务 4.2.1 销售部业务员要在销售活动中,认真学习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企业内控标准,了解竞争对手。树立企业形象,积极介绍产品和宣传产品,使顾客对本公司产品的有关信息得以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使顾客信赖本公司的产品; 4.2.2 销售部业务员要积极与顾客进行沟通,解答客户的问询,在与顾客签定购销合同(包括口头合同)及合同的修改过程中,要积极与客户配合,解决客户的疑难问题,具体按《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程序》执行; 4.2.3 销售部的成品库做好对库存产品的防护工作,以保证产品质量。 4.3 售中服务 4.3.1 产品交付时,当顾客提出产品质量证明依据时,向顾客提供产品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单,以证明产品质量,。 4.3.2 销售部成品库管理员在发货时,要按要求进行发货,做到及时、准确。 4.3.3 销售部认真履行合同,按时交付。 4.4 售后服务 销售部指定专人负责做好为顾客提供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内容包括: a.专人负责做好对于产品质量投诉信息(信函、传真、来电、来访)的管理 ——对顾客来访(或投诉者)的接待,接待人员做到热情、礼貌周到。对顾客提出的问题,接待人应认真解释尽量解决好顾客提出的问题使顾客满意。 ——顾客的投诉属非质量问题时,接待人员与顾客协商解决,并得到顾客满意为止; ——顾客投诉属质量问题,接待人员将顾客反映情况,填写在《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上。对来函、传真、来电的质量投诉也由专人负责将顾客反映情况填写在《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上。 b.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凡属产品质量问题,接待人员应在当天将《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或顾客投诉函件等交到技术品保部,技术品保部根据投诉内容,会同有关部门对其分析,提出采取措施意见,然后在《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上的《处理意见》栏目中填写处理意见,必要时销售部会同技术人员赴现场查证,并处理投诉事件。 c.被委派的人员赴现场服务时,要根据《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上的信息进行调查,调查时,必须仔细了解产品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属本公司产品质量问题的给予退换或折价处理。 d.服务完毕后,被委派的人员,要在《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上的《处理实施情况》栏目中认真做好记录,并尽量争求顾客确认、签名; e.被委派的人员回公司后,及时将《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交到技术品保部。若属本公司产品质量问题,技术品保部填写《纠正措施通知单》交给责任部门。责任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采取纠正措施。 4.4 顾客要求下的服务 4.4.1 顾客对服务有要求时,销售人员按《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程序》对其进行评审。对签订的合同要将其服务内容写进合同中。 4.4.2 销售部针对具体合同中的要求,制订出服务(送货除外)实施计划。 4.4.3 销售部根据服务实施计划,会同有关责任部门按计划进行分工和实施,并将计划复印交给责任部门。 4.4.4 当服务工作完成后,销售部对其实施结果进行验证,以满足合同规定要求。验证方法可采用顾客验收后当场签字或回单形式,以此来衡量服务质量。 4.5 顾客信息及管理 4.5.1 销售部指定专人负责不定期向顾客函发《顾客意见调查表》,发放对象应具有代表性,以此广泛征求顾客意见。对回单要及时汇总和管理。 4.5.2顾客有意见,可填写《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并认真对其分析,总结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4.5.3 销售部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分类、整理来自顾客的反馈信息。 4.6 来自顾客的重大质量投诉和顾客的期望,销售部及时向总经理报告,并作为管理评审信息的输入。 5.质量与环境记录 《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 《顾客意见调查表》 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 1·目的 制定并执行文件化的控制程序,确保开发的各种化油器能符合设计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系列化油器产品的设计开发的全过程。 3·职责 3.1技术品保部总体负责设计和开发控制; 3.2销售部提出新产品开发建议,参与设计评审、验证、确认等工作; 3.3生产部、车间协助工、夹具的制作及样品试制,并负责试制所需毛坯供应。 3.4总经理、总工负责相应工作审批协调工作; 3.5配套部负责开发所需配件采购。 4相关文件 《文件的控制程序》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 5工作程序 5.1设计开发流程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设计开发的策划-------设计和开发输入------- 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评审-----设计和开发验证------设计和开发确认--------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 记录的归档 5.2设计开发的策划 生产经营过程中,与销售有关人员应积极了解化油器市场的动态,探索本公司开发某项新产品的可能性与经济性,并收集有关样品。本公司对要开发的项目立项后,即进入设计和开发的策划阶段,技术品保部、总经理等对该项目进行调研后,由开发负责人对开发过程进行策划,编写《设计和开发计划》,《设计和开发计划》包括: a.参与设计和开发的小组、人员,不同小组之见的接口关系,明确小组、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b.设计和开发的每个阶段的完成时间及适合每个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设计和开发计划》可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更新。 5.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在确定要开发的新产品时,开发负责人应与本公司有关部门、人员沟通,必要时应与顾客沟通,明确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各项要求,形成《设计和开发任务书》。设计和开发输入为以下几个方面: 新产品应达到的有关功能和性能指标; 与化油器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以往的设计经验,如其他类似产品提供的可用的信息; 顾客的特殊要求;本公司为竞争需要附加严格要求;等 以上要求应完整、清楚,且不能自相矛盾,本公司应组织各部门领导评审以上输入的充分性进行评审。 5.4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为产品的各种图纸、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等文件,产品工艺中应包括对设计产品的防护要求的细节。输出必须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且应能进行验证,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满足以下条件: a.完全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各项要求; b.应为原料的采购、及生产和服务提供信息 c.应包含验收的准则,如验收的标准、方法、验收人员资格、及其他条件,特别是明确关键工序检验要求。 d.必须规定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须的产品特性。 5.5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5.5.1评审的时机和人员 在以下阶段,召集设计负责人、有关技术专家、各部负责人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地评审: a.设计输入时 b.产品图和工艺文件设计阶段(必要时) c.产品图和工艺文件的输出时。 5.5.2评审内容 a.评价设计和开发是否符合技术要求、顾客的要求、合同规定的要求; b.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 5.5.3评审的结果记录在《设计评审表》上,发现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 5.6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5.6.1开发负责人召集有关部门、人员在必要的时机,对设计和开发的结果进行验证。 5.6.2验证的内容和方式 设计的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5.3的要求,验证方式可以是: a.变换方法进行计算; b.以试验进行验证; c.与以往的类似设计比较;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d.设计阶段文件的评审等。 验证内容及验证结果和可能的措施记录在《设计和开发验证/确认记录表》上。 5.7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技术品保部(销售部)将设计开发的试制好的化油器交给顾客确认,配套确认不合格应继续改进,直到确认合格。确认合格后,安排小批试制,试制的产品经项目组测试合格后,再交顾客确认。确认人及确认结果和可能的措施记录在《设计和开发验证/确认记录表》上。 5.8设计和开发的更改 项目组对涉及发现的问题所采取的任何形式的更改,对顾客提出的更改要求时,都要进行控制,并形成记录,如涉及较大的更改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任何更改评审结果和采取的措施均应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进行记录。 6.质量与环境记录 《设计和开发计划》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设计和开发评审表》 《设计和开发验证/确认记录表》 采购管理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物资采购的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确保采购物资质量,降低采购成本,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需要。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供方及采购物资的采购管理。 3 职责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3.1 配套部负责对配件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负责采购过程的实施。 3.2 生产部负责对压铸件及钝化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并负责采购过程的实施。 3.3 技术品保部或相关检验人员负责对进货物资的检验。 4 相关文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5 工作程序 5.1 供方提供物资的分类 5.1.1 采购物资的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本公司生产产品的质量。为了确保采购物资不仅符合规定要求,同时在合同情况下,也符合顾客的要求。因而本公司对供方提供的生产性物资进行分类,以便对供方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的程度进行控制。 5.1.2 供方提供的物资按本公司采购物资的重要性来分:分为重要供方提供物资(简称A类),一般供方提供物资(B类),辅助供方提供物资(C类),以下简称为A类、B类、C类,进行分别控制。 -A类指构成产品一部分,其质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特性。如压铸件、柱塞、针阀; -B类指虽构成产品的一少部分,但不影响产品内在质量的物资,如橡皮管、上盖等; —C类指不构成产品只作辅助材料、如瓦愣纸箱等。 5.2 供方选择原则 5.2.1 供方选择是通过对供方的评价来选择,以确保采购物资的质量,同时避免了采购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对已建立供货渠道的分供方,应符合以下五个原则,即质量要保证、价格要合理、交货要及时、服务要周到、就近不就远。 5.2.2 对新增的供方要具备上述原则外,还要满足下列条件: a.具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有效营业执照; b.具备相应生产、加工、质量保证能力; c.具备良好的质量信誉和资信状态; d.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格证书。 5.3 供方的初选 5.3.1 配套部(生产部)根据供方提供物资的类别和供方选择原则来初选对口的供方。一般情况下,A类要初选二家以上,B类和C类要初选一家以上的供方。 5.3.2 对于A类物资提供的供方按下列方法进行初选: 对刚要建立进货渠道的供方,配套部(生产部)不仅是根据供方选择原则进行摸底,还要组织技术品保部对其供货能力和质量与环境体系进行调查评价。必要时,在供方货源处,抽取一定数量的物资进行检验或试用,以此作为初选和评价供方一个依据。具体做法如下: ——调查其供方的能力和质量与环境体系情况,并做好《供方调查记录》。主要是对供方的规模、组织结构、人员配备、专职质量管理和检验员情况、产品检验、产品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查。 ——调查人员在货源处,抽取样本,样本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进行监视和测量,合格后才可试用,以确定其样品质量。 5.3.3 对于B、C类物资提供的供方,先对样品进行使用,对质量和价格等进行对比来初选出供方。 5.4 初选供方评价与选择 5.4.1 本公司对A类供方评价与选择,由配套部组织技术品保部,生产部进行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 a.程序、过程的要求和提供合格产品、服务的能力; b.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设备水平; c.金融实力,商业信誉; d.供方人员资格;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e.有关法定检验机构进行的监督检验报告; f.供货记录所反映的产品质量、在生产中实物的实际质量; g.已证实的质量与环境体系认证证书或质量与环境体系审核报告。 5.4.2 参加评审人员根据提供的供方资料和《供方评价表》上的有关信息,并结合上述的评审内容,逐一对初选供方进行评定,并在《供方评价表》中的《评审意见和结论》栏上签署评定意见并签名。评审人员对其评审结果负责。 5.4.3 初选的供方经评审通过后,配套部将《供方评价表》呈交到总经理审批,经批准的可作为合格供方。 5.4.4 B、C类供方可参照以上方式进行选择和评价,也可直接列入《合格供方名录》,经总经理批准后才可作为合格供方。 5.5对于认证工作开展之前已建立关系的供方,由配套部可不经5。3直接按5。4进行选择和评价。 5.6 合格供方档案的建立 6.6.1 本公司对列入《合格供方名录》的供方,配套部必须指定专人及时建立合格供方的档案,并对其进行管理和分析,为以后择优采购积累资料。 5.6.2 合格供档案包括:资料和质量与环境记录,如合格供方自供的资料,现场调查记录,供方评价表,采购物资质量反馈单,以及进货记录等。 5.7 合格供方的控制 5.7.1 若发现进货检验或验证为不合格品时,本公司对其物资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理,与此同时,配套部应考虑填写《 质量信息反馈单》,要求供方限期提高产品质量,对无明显改进的取消其合格供方资格。 5.7.2 配套部根据供方供货记录中的交货质量、交付时效、交付数量、服务质量等有关信息,对供方进行监督和控制,一旦发现问题,也按上述原则取消合格供方资格。 5.7.3 为督促A类供方把好质量关,日产供货过程中,配套部应力争要求供方提供每批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 5.7.4 配套部为直观、有效的了解重要供方质量状况,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供方质量状况表》,对供方每次供货不合格情况进行登记。 5.7.5 每年末或初,配套部根据合格供方档案资料中的有关信息,对《合格供方名录》中的供方重新进行排队,建立新的《合格供方名录》。其《名录》由总经理重新批准发布。如要补充合格供方,仍按本程序5.1至5.4条款进行初选直至建立名录。 5.8 采购作业管理 5.8.1 采购资料 采购资料包括采购合同或协议或采购清单等文件,为此采购员在签订采购合同或协议或采购清单时,必须考虑以下内容: a.采购物资:产品名称、规格、等级、数量、单价或其他准确标识方法; b.质量要求:接收产品标准或验收规范; c.对其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d.供方人员资格的要求; e.供方的产品生产过程控制和设备的要求; f.必要时,在供方现场进行验证的方式及产品的执行方式。 5.8.2 采购计划 5.8.2.1 为了控制采购物资,配套部要全面控制采购计划,对生产性采购物资的采购计划编制依据是: a.下达的生产计划; b.库存预测数(结合配件安全库存量) 5.8.2.2 采购计划发布前,配套部将采购计划报给总经理对其审批,以保证采购计划的准确有效。 5.8.2.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3 对非生产物资的采购,则由相关部门人员填写《物资采购申请表》,并由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批,交到配套部,由配套部实施采购;对大型精密加工中心测量仪器等由使用部门填写《物资采购申请表》报给总经理对其审批,配套部实施采购。 5.8.3 采购合同的签订或填写采购清单。 5.8.3.1 采购人员根据《采购计划》所需求的内容,诸如其质量要求、单价、交货期、包装、交货方式、物资验证方式等,均应在采购合同或采购清单中加以明确,以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 5.8.3.2 采购合同或采购清单由供应部负责人审阅,盖章或签名后生效。 5.9 采购产品的验证 5.9.1 本公司对产品质量有直接影响的采购物资的验证,由采购员(或顾客)在采购合同或采购清单中写明物资的验收标准或验收质量要求。到货的物资由技术品保管部的检验人员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检验或验证,合格的接收;不合格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若到供方现场进行采购物资验证,由采购员在采购合同或协议中明确验证安排及产品放行的方式。 5.9.2 对用于生产中非生产性的物资,由配套部仓库管理员验收。对大型生产设备由生产部组织有关人员进行验收;对用于监视和测量设备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验证。 5.10 所有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清单等,均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 6.质量与环境记录 《供方调查记录》 《供方评价表》 《合格供方名录》 《物资采购申请表》 《供方质量状况表》 《质量信息反馈单》 《采购合同、协议》 《采购计划》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的有效控制,确保产品按合同要求及时、保质、保量、按期交货,达到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体系覆盖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全过程管理。 职责 3.1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策划和控制,进行生产计划安排和编制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图、负责对生产过程中设备的安装、维护、保养并组织各个车间实施生产和控制。 3.2技术品保部负责制定检验规范,图纸和工艺规范,并组织实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3办公室负责做好对关键过程的操作人员培训的组织工作,并实施。 3.4配套部负责配件的供应。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3.5各生产车间负责、实施生产过程的控制。 4相关文件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工、夹具管理规范》 《设备管理规范》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5工作程序 5.1技术品保部根据图样编制下列工艺文件: a、产品工艺流程图(明确关键工序); b、工艺文件目录; c、工艺过程卡(加工工艺卡); d、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卡); e、检验规范及验收标准。 5.3技术品保部将工艺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发放到生产部、各车间及其他相关部门。 5.4工艺控制 5.4.1技术技术品保部根据工艺文件、检验规范及验收标准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检验。 5.4.2车间管理员应对车间生产的工艺文件进行监控,并巡查监督工艺文件执行情况。 5.5人员的技能要求 5.5.1对新招的员工,根据技术品保提供的工艺文件,以师带徒的方式进行现场培训。 5.5.2通过现场培训后,试上岗员工由车间班组长监控,应不定时的对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品保检验员监督。 5.5.3试上岗三个月,进行考核,以评价其技术能力,确认可否正式上岗,考核参考《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5.6工序的质量控制 5.6.1关键工序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应发放到相应工序操作人员岗位上。 5.6.2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掌握操作并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5.6.3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加强自检或互检,并由班组长(车间主任)做好首检、巡检、完工检。 5.6.4班组长要组织人员严格执行工艺要求。 5.6.5当生产中出现较多不合格品或检验结果频繁出现接近工艺文件规定要求的上下限时,车间管理员应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必要时会同技术品保部人员),并提出解决办法。 5.6.6车间管理员负责监督车间工艺执行情况,及时将车间出现质量问题反馈到技术品保部,采取相应纠正措施解决。 5.7生产设备的管理执行《生产设备管理规范》。 5.8工、模、夹具管理执行《工、夹具管理规范》。 5.9计量器具管理执行《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5.10一般工序的过程保证方式 5.10.1机加工、外协零配件、总装等配备经认可的工装夹具来保证加工质量。 5.10.2对操作员工进行上岗培训,确保正确操作,使用工装夹具,具有正常维护工装夹具的能力。 5.10.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3为对加工过程各工序质量进行统计,班组长会同品保部专职检验员做好各工序的流转检验,对各工序的不合格品进行登记,机加工过程填写《壳体加工流转检验记录》、装配过程填写《装配流转检验记录》、一批完工后填写《流转检验卡》。 6质量与环境记录 《壳体加工流转检验记录》 《装配流转检验记录》 《流转检验卡》 监视和测量设备控制 1 目的 本公司对用以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测量软件)都得到控制,以确保其测量不确定度已知,并与要求的测量能力一致。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设备。 3 职责 3.1 技术品保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 3.2 各使用单位和个人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日常使用和维护,并协助技术品保部完成周期检定工作。 3.3配套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设备的采购。 3. 4总经理负责大型、贵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申购计划的审批。 4相关文件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5工作程序 5.1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申购和采购。 5.1.1 各使用部门需新增监视和测量设备时,由该部门填写物品《请购单》交到技术品保部,由技术品保部负责人批准。对大型、贵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要报总经理审批。 5.1.2 技术品保部对申购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汇总,并通知配套部实施采购。 5.2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入库 5.2.1 对大型、精密、贵重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到货后,配套部通知技术品保部。 5.2.2 技术品保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安排送检。 5.2.3 检定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由技术品保部统一编号、粘贴《合格证》后方可入库。 5.2.4 检定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技术品保部计量管理员将检定报告或检定证书与监视和测量设备一起退到配套部,配套部及时与生产厂家或经销单位联系调换或退货。 5.3 监视和测量设备领用、出库 5.3.1 各使用部门凡要领用监视和测量设备时,由该部门填写《领料单》交到技术品保部。技术品保部在《领料单》上审批栏签字批准。 5.3.2 经批准后,各使用部门方可到仓库领取,仓库保管员做好出库工作。 5.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 5.4.1 凡需进行周期检定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包括设备上的监视仪表),技术品保部要按类别编制出《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及周期检定计划》;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规格、精度或统一编号、检定周期、应检和实检日期。 5.4.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2 技术品保部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及周期检定计划》,将监视和测量设备送到法定计量机构检定,检定证书由技术品保部统一保管。 5.4.3 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技术品保部督促使用部门粘贴“停用”标志,并及时送到有关部门进行修理,修理后重新检定或校准。 5.4.4 若有的监视和测量设备无检定规程,而有关部门不能检定,技术品保部则应编制校准规程。其内容应包括设备型号、唯一性标识、地点、校验周期、校验方法、验收准则、以及发现问题时应采取的措施。 5.5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5.5.1 技术品保部对本公司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登记、编号。 5.5.2 技术品保部对本公司在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采用标志管理,标志的种类使用如下: a.合格证(绿色):——计量检定(包括自校)合格者; b.准用证(黄色);——多功能检验设备,某些功能丧失,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降级使用。 c.停用证(红色):——检测仪器,设备损坏者:检测仪器,设备经检定不合格者: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检测仪器,设备超过检定周期者。 5.5.3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报废由使用部门填写《设备停用、封存/报废申请单》,报到技术品保部批准后实施,大型的要报总经理审批。与此同时,计量管理员应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及周期检定计划》“备注栏”做出相应的记录。 5.5.4 各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把测试软件或对比参照件用作检验手段时,使用前进行校验,以证明其能用于验证产品的符合性。以后按规定周期加以复检。 5.5.5 各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未处于校准状态时,使用人员立即评定以前的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并做好记录。 5.5.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使用过程中,各责任部门要按其相应规程或说明书所要求的环境条件进行放置、检定和使用。 5.5.7 对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使用,各有关人员按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 并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5.5.8各使用部门的有关人员根据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特性要求进行搬运,以防意外损坏。 5.5.9当使用较为频繁或久未使用,怀疑可能损坏,但又不到检定时间时,要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调整。 5.5.10在发现监视和测量设备失准时,应对以往监视和测量结果进行评价,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以检的结果正确。 5.6 各种检定记录、检定证书及表格由技术品保部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保管。 5.7 技术品保部对每台大型、精密的测量设备的技术资料、检定证书等进行归档。当顾客或其代表提出要求本公司提供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技术资料时,本公司在可以提供的情况下,保证满足顾客要求,并能证实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功能是适宜的。 6.质量与环境记录 《请购表》 《领料单》 《设备停用、封存/报废封存单》 《监视和测量设备周期检定计划表》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顾客满意测量程序 1 目的 建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营销观念,以诚待客,充分了解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并利用检测系统,综合评估顾客对我公司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了解顾客需求与期望的差距,从而改进我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使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 3 职责 3.1 销售部负责与顾客进行沟通,以及顾客满意情况测量和统计。 3.2 品保部负责产品质量投诉处理,组织有关部门对提高满意度采取有效措施。 4 相关文件 《与顾客的沟通和服务管理程序》 5 工作程序 5.1 销售部应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按《与顾客的沟通和服务控制程序》与顾客保持良好的沟通,做到礼貌、热情、诚恳,提高顾客对我公司产品销售服务的满意度。 5.2 产品要求的识别、合同签订和合同修改按《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程序》执行。 5.3 销售部人员在接到顾客意见包括服务质量投诉后,应认真详细了解其内容,并予以记录,可自行处理的应在一个工作日内答复顾客。不能自行处理的,转技术品保部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一般应尽快答复顾客。 5.4 销售部人员不定期回访顾客、并参加有关的行业会议,了解客户以及市场对产品发展的要求。 5.5销售部对市场及顾客反映的问题,应跟踪处理意见实施情况,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取得顾客的谅解。 5.6 顾客满意改进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为了对顾客满意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对客户不满意的信息进行处理,以改进我公司的产品及服务质量,销售部除按以上条款进行顾客有关信息的收集外,对了解到的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意见应负责召集生产部、技术品保部对顾客不满意的项目进行分析,如不属于我公司的原因,应查找顾客不满意的因素,按《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6质量与环境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单》 《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 内部审核管理程序 1 目的 根据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审核各部门所开展的质量与环境管理活动及其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为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确保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内部质量审核活动。 3 职责 3.1 技术品保部在管理者代表指导下负责编制年度《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再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3.2 管理者代表根据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授权审核员,任命审核组长,并规定职责。 3.3 各职能部门配合审核组做好审核工作,并对出现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并实施。 4 相关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程序》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5 工作程序 5.1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 5.1.1 每年初,技术品保部在管理者代表指导下,按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前次审核所发生的问题来编制《年度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计划》可采用例行常规分散审核或集中审核。分散审核;每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或条款)进行一次审核,逐月展开,一年内将所有部门或条款至少覆盖一次;集中审核:每年进行一次至二次集中审核各部门或要素,其方式与外审相似。 5.1.2 内部审核应根据生产和服务的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情况进行审核策划,如关键过程、特殊过程、上次审核不合格较严重的区域,应加大审核力度;如本公司遇到特殊情况,则组织应追加一次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特殊情况系指下列几种: a.发生了严重产品质量问题或顾客有严重的投诉; b.本公司领导层、隶属关系,内部组织结构、产品结构、质量目标、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场所发生很大的改变; c.即将进行第二、三方审核或法律、法规规定审核的前夕; d.第三方审核获得认证注册资格和证书,而证书即将到期又想继续持有的前夕。 5.1.3 《年度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由技术品保部呈交给管理者代表审核,批准后由技术品保部组织实施。 5.2 审核准备 5.2.1 管理者代表对本公司具有资格的内审员以书面文件形式给予授权,并任命审核组长和若干名内审员组成审核组。需要时,本公司聘请外部专家参加审核。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2.2 审核组长根据《年度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或任务(特殊追加审核)与每次审核前5日编制《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日程表》,对以往出现较多问题的被审核区域,时间要计划得充分些,并将计划的任务分配到与被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的内审员。 5.2.3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日程表》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技术品保部复印,要提前3日通知被审核部门,要求他们做好准备工作。 5.2.4 审核组全体审核员在认真审阅有关文件(标准、质量与环境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有关法规等)的基础上,根据其所分配的审核任务编制出《检查表》。《检查表》经审核组长批准后实施检查。 5.2.5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日程表》的内容一般包括: a.审核目的;审核范围(条款或区域); b.审核依据; c.审核组成员及分组; d. 审核日期 e. 审核日程安排。; 5.3 实施审核 5.3.1 对例行常规分散审核,首次会议可以简化,只简单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5.3.2 例行常规集中审核或特殊追加审核。 5.3.2.1召开一次简短的首次会议,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会议有:审核全体成员、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部门领导和陪同人员。 5.3.2.2 首次会议内容包括: a.参加会议的人员签到; b.审核组长主持会议并介绍审核组成员; c.确认审核范围和目的; d.简要介绍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e.落实审核组所需的资源和设施; f.确认审核组和受审核部门领导参加末次会议和中间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g.澄清《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日程表》不明确的内容; h.需要说明审核是一种抽样过程,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检查尽可能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使得审核结论合理。还要说明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和提出不合格的判断方法,确认不合格事实,要求被审核部门提出纠正措施以及跟踪验证等。 5.3.3 检查 5.3.3.1 收集客观证据: a.审核员根据批准的检查表有意识地通过面谈、查阅文件和记录,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现状来收集证据。如发现重大的可能导致不合格的线索,即使不在检查表之列,也应记录并进行调查。对于面谈获得的任何信息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等其他渠道予以验证; b.收集客观证据以事实为依据,以标准或其它质量文件的规定为准绳,对收集来的客观证据做出公证的判断。 c.对于上一次审核发现的不合格内容要在本次审核时进行现场验证,对于以往发现问题较多的区域要加大审核的抽样量和审核力度。 5.3.3.2 审核观察结果 a.审核员对所有的审核观察结果做好检查记录; b.审核组会议上对所有观察到不合格事实的结果进行评审,确定不合格项目,然后按规定填写《不合格报告》; c.《不合格报告》确保内容清晰、准确,并且要引用标准中相应的条款; d.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所有《不合格报告》中不合格事实,应得到受审部门领导的认可,并提出纠正措施和完成期限。 5.3.4 末次会议 在实施审核结束时,起草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之后,审核组要召开末次会议,参加人员与首次会议相同。审核组长向受审核部门报告审核观察结果,宣读《不合格报告》,商谈纠正措施及跟踪验证等事项。 5.4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5.4.1 由审核组长编制《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并形成文件。 5.4.2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技术品保部组织打印。正本技术品保部留存,复印本发给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受审核部门。 5.5 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4.5.1 受审核部门根据《不合格报告》制订出纠正措施和完成期限。 5.5.2 纠正措施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规定进行实施,并在《不合格报告》中,纠正措施的确认和审批、纠正措施的实施等栏目中,分别由规定人员填写记录并签名。 5.5.3 审核员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如发现问题要及时向管理者代表反映。 5.5.4 纠正措施实施后,审核员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验证,验证内容包括: a.纠正措施是否按规定日期完成; b.纠正措施中的各项措施是否都已完成; c.完成后的效果; d.实施时有无记录可查,记录是否按规定管理; e.涉及文件修改,是否按规定办理。 5.5.5 经验证确认纠正措施已完成,审核员在《不合格报告》的“跟踪验证”栏目中签署意见,并签名,此项不合格项就算得到整改。 5.6 例行常规分散审核的《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的编写。 5.6.1 如采用例行分散审核,一般一年后,审核组长根据每次审核报告汇总,然后编制《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审核组长将《报告》交给管理者代表。 5.6.2 管理者代表对《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进行审核、批准。交到技术品保部打印,然后按本程序5.4.2条款进行留存、分发。 5.7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由管理者代表向总经理报告,并作为管理评审信息输入. 5.8 所有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记录等资料由技术品保部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管理。 6.质量与环境记录 《年度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计划日程表》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报告》 《不合格项统计表》 《不合格报告》 《检查表》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程序 1 目的 通过对进公司物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判别产品质量是否满足要求,确保未经检验的产品不投入使用、转序和出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物资、半成品、成品的监视和测量。 3 职责 3.1技术品保部负责按技术标准要求制定检验规范,明确检验和试验方法,对采购物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监视和测量; 3.2配套部、各车间配合技术品保部做好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4相关文件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人力资源的管理程序》 《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 5工作程序 5.1进料检验 5.1.1进料检验对象:各种配件、材料 5.1.2进料检验依据:图纸、进料检验规范 5.1.3检验 5.1.3.1检验人员接到通知后,立即到原材料仓库待检区,按要求清点数量、查看外观质量、重量等。 5.1.3.2检验员根据图纸中相应要求,按《进料检验规程》进行检验,并在《(外制)外协件质量检验记录表》上做好检验记录。进厂毛坯质量(外观)情况记录在《供方质量状况表》以确保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毛坯不投入使用。外协零部件经检验合格后,填《合格证》放入零件袋内,并开具《入库单》与仓管员进行入库交接,毛坯经检验合格后,有飞边组去除飞边,合格后填《流转检验卡》进入下道工序。 5.1.3.3本公司根据供方提供的原辅料对公司产品质量影响程序决定进货检验的性质和数量。 为此检验员必须严格执行《进料检验规范》中的相应检验规则的规定抽取样本数。 5.1.3.4包装物由仓管人员按照样品进行进货验收(验收外观、印刷。规格)。 5.1.3.5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不允许未检验的原材料投入生产,若违反规定者,追究其责任。 5.2过程产品的监控和测量 5.2.1过程产品检验对象 :各道制程工序、装配工序 5.2.2过程检验依据: 图纸、有关工艺文件 5.2.3检验 5.2.3 首件检验 5.2.3.1首件时机 a、每班开始工作时; b、设备、工装、夹具、刀具、工艺要求、操作者发生变化时。 5.2.3.2首件的自检 a、一般工序加工,由专职检验员(或车间主任)进行,并记录在相应流转检验记录上。检验合格后开始批量生产。 b、关键工序由专职检验员首检,批量加工后检验频次按《机械加工工序、技术检验卡》执行。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2 .4 巡检 5.2.4.1车间流水线生产的产品由专职检验员进行巡回检验,检验频次为1次/2h,发现问题应及时会同车间管理员分析原因,并报告部门领导。 5.2.4.2专职检验员根据工艺文件进行检验,只有检验合格的产品才能投入生产,对不合格产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2.4.3专职检验员巡检中发现漏加工的产品,立即与在制品隔离,并交给车间返工,检验员做好检验记录。加大比例抽查仍有漏加工时应对该工序填《产品返工跟踪卡》批量返工,返工后复检。 5.2.4.4未经检验的产品不允许向下道工序流转。 5.2.4.5巡检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经评审可以返工时,填写《产品返工跟踪卡》,返工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专职检验员填入相应的流转检验记录。 5.2.5关键检验点 5.2. 5.1质控点有柱塞孔、主喷嘴、怠速油井、怠速调节螺钉孔、混合室孔等,详见《关键工序质量检验记录表》。 5.2.5.2关键工序巡检应按照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上规定的检验方法和频次进行检验,发现不合格品应送品保部评审。检验结果与评审结论填写在相应的流转检验记录上。 5.2.5.3完工检验:毛坯加工完后,检验员根据检验项目,随机抽查10件进行关键工序检验,记录在《关键工序质量检验记录》上。 5.2.6装配过程由车间管理人员与专职检验人员共同在《装配流转检验记录》上做好记录。 5.2.6总装车间完工后,车间应进行100%的密封检测和试验台检测,并做好检验记录。测试台检测记录填写在《测试台测试记录》。对于一般要求的产品,可以只经过发动机试验,产品经过密封检测和测试台检测后方可进行最终检验。 5.3最终检验 5.3.1最终检验对象:化油器成品 5.3.2最终检验依据 :产品标准、图纸、工艺文件、顾客要求、检验规范 5.3.3检验 5.3.3.1检验人员按《最终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抽样方法,并由检验员做好《成品检验报告》,以提供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证据。 5.3.3.2经最终检验合格的成品,在《流转检验卡》上盖章确认,装配车间凭《流转检验卡》开具《入库单》。 5.4产品的监控和测量记录 5.4.1在各类检验工作中,检验员要在规定的相应检验记录上做好记录,并根据检验记录中的检验结果,按相应的检验规范或标准对检验结果做出判定,以表明某种产品通过了检验。当发现某种产品没有通过某种检验时,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5.4.2各类检验记录由技术品保部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要求进行保存。 6质量与环境记录 《(外制)外协件质量检验记录表》 入库单 《壳体加工流转检验记录》 《装配流转检验记录》 《关键工序质量检验记录表》 《成品检验报告》 《成品返工跟踪卡》 《供方质量状况表》 《静置试验质量状况统计表》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综合流量试验台测试记录》 《发动机普检质量状况统计表》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 为防止不合格品被错误地使用,确保交付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标准件、外协件、自产件的半成品、成品中不合格品的控制及管理。 3职责 3.1技术品保部检验员及车间检验员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定、标识并进行统计记录。 3.2生产部负责《超差代用申请》,以及废品的处置。 3.3技术品保部负责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及提出处理方法。 3.4车间负责不合格品的返工及返修 4工作程序 4.1不合格品判定与标识 4.1.1产品实际质量特性不满足规定的要求,即为不合格品,本公司不合格品为以下三类: a、超差代用品:指有超差项目但经判定不影响使用性能的不合格品; b、返工品:指返工后能成为合格品的不合格品; c、废品:指不能通过返工、返修等办法达到使用要求的不合格品。 4.1.2技术品保部检验员及车间检验员根据规程工艺文件判定不合格品,并进行标识,车间检验员隔离存放。 4.2不合格品处理有四种措施①返工②返修③超差代用④报废。 4.3外协件、标准件不合格品的评审及处理 4.3.1外协件(除压铸件)、标准件不合格品有不能代用时由技术品保部外协检验员判定标识隔离,需退货的填写《退货通知单》通知配套部,由配套部通知外协厂家。压铸件不能代用时,由生产部直接退回外协厂。 4.3.2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急需零件时,由生产部提出,技术品保部审核,确认对整机性能无影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对该批产品超差代用(让步接收)。 4.3.3非特殊情况,不建议采用超差代用。 4.4生产过程产生不合格品评审和处理: a.对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当批量小或是一般缺陷时,由检验员评审后直接报废或要求操作人员返工,并填写《产品返工跟踪卡》; b.对不合格品批量大或车间检验不能自行评审时,填写《内部工作联系单》,报技术品保部部长审批后交有关部门处理;若有重大质量问题,反馈总经理,由总经理召集生产部、技术品保部评审,将评审结果转相关部门实施;《内部工作联系单》由技术品保部存档。 c.对转序时抽检不合格品由技术品保部检验员评审后退回车间,数量较大时填写《产品返工跟踪卡》由责任单位进行返工; d.不合格品返工后,都需按原检验程序重新检验,并在《壳体加工流转检验记录》或《装配流转检验记录》上〈备注〉栏做好记录。 4.5最终检验不合格品控制 最终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检验员可参照4.4进行。 4.6交付后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4.6.1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产品交付后,当顾客对该批产品提出异议时,销售部应立即做反应,必要时亲赴现场(或会同技术品保部人员),查证与顾客沟通,解释并在顾客的监督下进行抽样,可行时样品收集回来进行各项要求的检测。 4.6.2当检测确定是本公司产品质量问题时,销售员向顾客提出退回该批产品或拆价的处理,并填写《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会同技术品保部一起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4.7废品处理 4.7.1经评审报废的产品定期送入废品库。 4.7.2废品库由生产部管理,并定期进行处理。 5、质量与环境记录: 《产品返工跟踪卡》 《内部工作联系单》 《壳体加工流转检验记录》 《质量信息反馈单》 《装配流转检验记录》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 目的 通过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包括来自测量和监视的结果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以证实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为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数据分析与应用。 3 职责 技术品保部负责产品质量特性监视和测量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工作。并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测定和分析工作。 4 相关文件 《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程序》 《质量目标管理程序》 5 工作程序 5.1 产品质量汇总分析 5.1.1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技术品保部对每批产品在各工序加工装配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进行统计,记录在《壳体加工流转检验记录》、《装配流转检验记录》上,本公司100%进行静置试验及发动机普检,并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项。每批试验不合格情况记录入《静置试验质量状况统计表》和《发动机普检质量状况统计表》。 5.1.2 技术品保部按《质量目标管理程序》负责对本公司重要的质量指标如:成品率、顾客投诉率进行统计分析。 5.1.3 随着体系的深入运行,技术品保部应不断探索利用统计技术如:控制图、直方图等对关键的尺寸及成品质量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以分析加工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及时采取必要的纠正预防措施,改进本公司质量与环境体系。 5.2供方数据的分析 对原辅材料的检验,根据《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检验,配套部建立《供方质量状况表》,为评价合格供方提供依据,配套部参照《采购的管理程序》对供方进行把关。 5.3顾客满意的分析 由销售部对顾客满意有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 5.4 数据分析方法应用的实施 5.4.1 技术品保部根据所提供质量改进项目的信息进行分析,认为有必要采取纠正措施时,则发出《纠正(预防)措施单》或《内部工作联系单》,通知有关部门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4.3技术品保部根据所提供质量改进项目的信息进行分析,并在“生产技术会议” 时提出分析报告。 5.4.4技术品保部对实施数据分析方法的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5.4.5有关数据分析方法的记录表由各职能部门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6质量与环境记录 《壳体加工流转检验记录》 《装配流转检验记录》 《供方质量状况表》 《静置试验质量状况统计表》 《发动机普检质量状况统计表》。 《质量目标考核表》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促使产品质量与环境体系不断地持续改进,以保证本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和产品过程所涉及的各部门和活动各环节。 3 职责 3.1 技术品保部负责质量方面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总体控制,并在实施过程中督促各有关部门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跟踪验证。 3.2办公室负责环境体系方面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总体控制,并在实施过程中督促各有关部门对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和跟踪验证。 3.3 管理者代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协调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审批。 3.4各责任部门负责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订和实施。 3.4 内部质量与环境体系审核组的内审人员负责内部质量与环境体系审核所出现的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 4.相关文件 《管理评审的控制程序》 《内部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控制程序》 5.工作程序 5.1 为了消除已发生或潜在不合格原因,本公司要求各责任部门在制订措施时,要根据已发生或潜在不合格问题的大小、性质及承受的风险程度采取相适宜的措施。各责任部门所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除内、外审外)都由技术品保部进行确认,并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才可实施,以保证其适宜性。 5.2 各责任部门由于采取的纠正或预防措施导致形成文件的程序任何更改或补充都要进行记录。若经验证有效的则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订。 5.3 纠正措施 5.3.1 纠正措施的对象: ---顾客意见或投诉; ---过程中的异常事项; ---不合格品报告; ---质量与环境体系审核(内、外审核)中出现的不合格项; ---内部、外部产品质量与环境信息反馈; ---管理评审结果的改进措施。 5.3.2 不合格信息的收集 5.3.2.1 顾客意见或投诉和外部产品质量的信息,由销售部汇总登记,采用《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表》交到技术品保部,由技术品保部进行评价,认为要采取纠正措施的则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交给责任部门。 5.3.2.2 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技术品保部根据事态的情节填写《内部工作联系单》或《纠正(预防)措施单》交责任部门进行纠正或者预防措施。技术品保部门负责纠正或者预防措施成效跟踪工作。 5.3.2.3 内部质量信息由车间反馈到技术品保部,技术品保部进行登记,并对其进行分析,若认为要采取纠正措施时,技术品保部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交给责任车间。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3.2.4 管理评审结果中的质量改进意见,由技术品保部根据《管理评审报告》来填写《纠正(预防)措施单》交给责任部门。 5.3.2.5 对于质量与环境体系审核(内、外审核)中出现的不合格项,都由管理者代表指导内审员进行控制。 5.3.3 原因调查与分析 5.3.3.1 各责任部门接到《纠正(预防)措施单》或内、外审核中的《不合格项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与产品过程和质量与环境体系有关的不合格产生原因,并记录。此记录由责任部门按《质量与环境记录的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5.3.3.2 在调查不合格原因时,各责任部门重点考虑造成不合格原因有: ---未执行工艺、标准、技术条件生产; ---工艺、标准、程序文件和其他质量文件不当或缺少; ---人员缺少培训、质量意识不强或行为水平不够; ---原材料、设备、工艺装备或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发生失效、故障或不合格; ---过程控制不当; ---工作条件或环境不良; ---过程控制出现异常波动等; ---领导不够重视、资源缺少。 5.3.3.3 对经常发生不合格品或重大(大量的)不合格品,由技术品保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与分析。在调查过程中,做到“三不放过”,即:未分析出原因不放过;未找到责任者不放过;未提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5.3.4 纠正措施的制订、评价和实施 5.3.4.1各责任部门通过调查与分析不合格产生原因后,按本程序4.1条款的要求制订出消除不合格原因所适宜的纠正措施。 5.3.4.2制订纠正措施时,各责任部门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填写出不合格原因;在拟订纠正措施要写出消除不合格原因的方法、步聚及所完成的实施者和完成日期。填好后将《纠正(预防)措施单》交到技术品保部确认,技术品保部要对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进行评价,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如采取纠正措施的需求金费超过1万元时,需总经理批准。批准后,由技术品保部交给责任部门实施:内审《不合格项报告》中纠正措施由相应内审员评价、确认,再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审批后,由相应内审员交给受审核部门实施。 5.3.4.3 各有关责任部门对纠正措施进行实施。实施完毕后,要提供纠正措施的实施证实资料。经责任部门或受审核部门的领导确认,签署意见并签名,《纠正(预防)措施单》和相应的证实资料交到技术品保部。 5.3.4.4 由于采取了纠正措施,若引起文件的任何更改或补充,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3.5 跟踪验证 5.3.5.1 技术品保部对各责任部门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对交回的《纠正(预防)措施单》及时安排人员对其进行验证。 5.3.5.2 对于内审出现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由相应的内审员进行。 5.3.5.3 验证人员在跟踪验证活动中,要验证其记录(证实材料—)和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验证完毕后,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并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填写评价意见、签名。 5.4 预防措施 5.4.1 技术品保部组织各职能部门收集适当的信息,如影响产品质量的过程和作业、让步、审核结果、质量与环境记录、服务报告和顾客意见,以发现、分析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具体做法如下: a.技术品保部负责收集内部质量与环境体系审核结果,产品质量与环境记录及让步记录,对导致潜在不合格要找出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设想;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b.生产部负责收集过程控制状态和工艺操作情况,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提出预防措施设想,对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工艺装备影响产品质量的潜在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也提出预防措施设想; c.销售部负责报告顾客意见和服务情况,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设想。 5.4.2 通过收集、分析潜在不合格原因和提出预防措施设想后,质量部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5.4.3 管理者代表组织技术品保部、生产部、销售部、配套部等有关部门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做好记录,并形成《会议记录表》。 5.4.4 技术品保部根据5.1条款的要求,按《会议记录表》,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的潜在不合格描述栏目中填写潜在不合格陈述,再与责任部门共同制订出预防措施。制订预防措施时,要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的“预防措施”栏目中写出潜在不合格原因,确定预防措施方法、步骤、实施者及完成日期。管理者代表要对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进行评价,并经批准后(如采取措施的需求金费超过1万元时,需总经理批准),各责任部门实施。 5.4.5 各有关责任部门对预防措施实施完成后,要提供预防措施的实施证实资料,经实施部门负责人确认,并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的“预防措施”栏目中签署意见,并签名,再将此单和证实资料交到技术品保部。 5.4.6 技术品保部对各实施部门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对交回的《纠正(预防)措施单》及时安排人员对其进行验证。 5.4.7 验证人员在跟踪验证活动中,要验证其记录(证实资料)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验证完毕后,对其有效性做出评价,并在《纠正(预防)措施单》中填写评价意见、签名。 5.4.8 技术品保部将采取的预防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给管理评审,以保持和改进质量与环境体系的有效性。 5.4.9 由于采取了预防措施导致文件的任何更改或补充,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5对于环境管理出现不合格(潜在不合格)办公室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参考5.3-5.4进行。 6.质量与环境记录 《纠正(预防)措施单》 《会议记录表》 《不合格项报告》 《内部工作联系单》 《顾客投诉及处理记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确保重要环境因素能够得到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系列摩托车化油器产品设计、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中能够控制和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3.职责 3.1各部门对本部门环境影响进行初步评价,填写“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表”,并将结果报送办公室。 3.2办公室负责环境因素的汇总登记、核定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工作。 3.3管理者代表负责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的批准。 4.相关文件 《相关方环境要求》。 5.工作程序 5.1 初始环境评审 公司进行初始环境评审,以了解公司的环境及环境管理状况。评审的内容主要有: a.明确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 b.评价环境现状与上述要求的符合程度,包括污染物排放,化学品使用,资源能源消耗情况等; c.环境因素识别和重大环境因素的确定; d.对所有现行环境管理活动与程序的审查; e.对以往不符合要求事件调查所取得反馈意见的评价,包括环境事故,环境处罚等的调查; f.公司用地及所在工业区的相关背景资料,包括土地使用历史沿革,污染物排放管网位置分布,功能区划分等; g.相关方提供的报告、记录等背景资料,包括环评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等。 初始环境评审的过程和结果,由公司委托有资质的环境保护部门经现场测评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交管理者代表。 5.2环境因素识别的要求和方法 5.2.1选择活动和过程应考虑: 设计—采购—加工—装配—包装—储存—销售—运输—服务全过程 5.2.2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覆盖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5.2.3识别环境因素时,下列几种方法可联合使用 A 调查法 B 现场观察法 C 排查法 D 过程分析法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 a.以公司的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年初在设定环境目标、指标前进行; b.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环境评审时; c.在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或新的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可适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5.4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步骤 5.4.1 各部门使用《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选择和确定(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活动、产品或服务,其中活动的选择可涉及采购、加工、装配、包装、储存、运输、销售、维修、绿化、动力供应等多方面。 在识别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a.由于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所排出的水、气、声、固、废等以及资源能源的消耗给本厂、周围居民、周围地区等造成的影响; b.公司所必需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的供给方、工程合同方、废弃物处理方以及产品运输方等相关方的活动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对上述相关方的评价及施加影响详见《相关方环境要求》); c.正常运行条件、异常运行条件(如启动、关闭与检修等情况)以及可合理预见的情况或紧急状态(如火灾、爆炸等事故)所伴随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d.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现有的污染及环境问题,以及产品出厂、计划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将来潜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的要求。 5.4.3 各部门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确定相应的环境评价对象的输入、输出及其环境因素和环境影响: a .输入主要有:原材料、辅助材料、能源、消耗品、工具辅具、包装材料及其他(如服务等); b .环境影响因子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振动、固体、废物、资源消耗、有毒有害化学品使用、臭氧层破坏、电磁辐射、光热辐射、恶臭及其他因子; c .输出主要是对应环境影响因子确定输入物所产生的环境影响。 5.4.4对公司的用地、用地边界(含周围地区)、共有环境设施设备、建筑物及其周边地带的环境影响由办公室进行评价。 5.5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5.5.1确定评价流程 分析调查环境因素的影响——评价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重要环境因素 5.5.2评价实施 5.5.2.1由认证小组并制定评价原则,确定出高度优先项。 5.5.2.2根据评价原则,认证小组对各部门已识别出来的环境因素的重要程度逐一进行评价。 5.5.2.3办公室对认证小组的评价情况进行汇总整理,通常已识别的环境因素只要吻合高度优先项之一,即为重要环境因素。 5.5.2.4管理者代表组织认证小组对整理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评议后最终确定,并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5.3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原则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a.法律、法规有要求的; b.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 c.相关方有要求的; d.违背环境方针、承诺和声明的; e.损害公司形象的; f.对员工或相关方引起损害的; g.具有较大节约潜力的能源、资源消耗类环境因素。 h.潜在事故一旦发生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 i.本企业认为应加以控制的。 其中:a、b、d、g、h为高度优先项。 5.5.4重要环境因素的审批与清单的发放 5.5.4.1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应由管理者代表批准。 5.5.4.2办公室负责按《文件控制程序》要求发放“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5.5.5重要环境因素管理 5.5.5.1针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办公室组织和责成相关部门制定管理对策。 5.5.5.2针对重要环境因素至少应采取以下管理方式,并展开其它管理活动: a.制定并实施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 b.制定并实施运行控制或应急准备与响应程序及执行程序。 5.6环境因素的更新 在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或新的修改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等情况下,要及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更新环境因素。 5.7 记录的保管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相关记录由各部门自行保存、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办公室保存,有效期限均为三年。 6. 相关记录 6.1 《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表》 6.2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定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环境影响控制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应遵守的要求,并建立获取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2 范围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适用于与公司环境活动相关的国家的、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控制。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相关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的收集;负责确认相关外来环境文件的适用性,制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3.2 办公室负责保存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原件,负责发放并保存发放记录。 3.3 各部门负责将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传达给员工并遵照执行。 4. 工作程序 4.1 与公司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包括: a、国际公约; b、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及各部委规章; c、福建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 d、宁德市环境保护法规、规章、标准; e、执法(相关)部门的通知、公报等其他要求。 4.2 获取的途径 办公室应经常与省级、地市级环保部门保持联系,获取相关的国家及地方最新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也可通过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出版机构、图书馆、书店、专业性报刊杂志、咨询机构、认证机构等渠道补充,以保持对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变化的及时跟踪。另外也可从网上查找获取。 4.3 选择、确认、分发 4.3.1 办公室负责选择、确认所获取的各类法律、法规、标准及要求的适用性,制定《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经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将清单中的文件汇编成集,并发放到公司相关各部门。 4.3.2办公室保存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原件,当上述外来环境文件更新或增加时,及时修正《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将新的内容补发至相关部门,并对旧的原件做相应标识。 4.4 法律法规的执行 4.4.1对已识别的适用本企业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要合理应用于本企业的环境因素,对于污染物排放等环境标准,公司按照国家、省、地(市)各级文件中要求最严的执行。 4.5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更新 4.5.1办公室应每月与相关部门联系或上网查询有关新的法律法规的发布情况,根据与环保部门及其他主管部门联系、报刊订阅及上网查询的结果,当发现本公司现有的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不符合时,要及时修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如环境标准发生变化涉及本企业目标和指标不符合时,目标和指标应及时修改。 4.5.2当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发生变化时,办公室负责及时补充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6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的培训 4.6.1办公室将最新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传达至各有关部门,过期或作废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文件由原发放单位负责收回并合理处置。 4.6.2各部门针对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条款对本部门人员进行培训并由办公室对培训结果进行验证。 5.相关文件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6.相关纪录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环境目标、指标和方案控制程序 1.目的 为建立实施与改进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对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以及为确保实现目标和指标而制定的环境管理方案的管理,改进公司的环境行为。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更改与实施。 3.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环境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批准。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环境目标、指标的制定,负责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审核,并负责监督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实施。 3.3 办公室负责环境管理方案的编制,负责统计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并监督检查环境管理方案实施进度。 3.4各部门负责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具体实施。 4.工作程序 4.1目标和指标的制定: a.管理者代表于每年初组织有关部门根据环境方针、本年度环境影响评价结果以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变更,制定新的环境目标与指标,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生效; b.体系建立之初的环境目标与指标,由管理者代表根据初始环境评审结果,组织制定并审核,报总经理批准后予以传达和实施。 4.2 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方针的内容;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公司的重要环境影响因素;来自相关方的信息与要求;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以及污染预防的承诺;可选择的最佳环境技术,以及经济上、运作上的可行性;实施的进度,以及可调整性的要求;体现方针的逐层分解,量化后纳入各相关职能部门,即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可测量。 4.3 目标与指标的更改: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a.在环境方针、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环境管理方案的进度状况以及相关外界因素等发生变更时,目标与指标应重新评审和修订; b.目标与指标由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更改,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生效。 4.3 目标与指标的宣贯: a.通过分发专文、内部会议、宣传栏宣传等方式对公司各级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操作人员进行目标、指标的宣贯; b.由办公室组织各部门对所属员工进行目标与指标的培训,确保全体员工清楚公司及本部门的目标和指标,并付诸实施。 4.5 目标与指标的公开 相关方或公众要求公开公司的环境目标与指标时,需经过总经理核准。 4.6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 a.环境管理方案应依据环境目标和指标; b.环境管理方案要具有技术措施,并且可行; c.环境管理方案要写明完成的时间和进度; d.环境管理方案要有规定的责任部门; e.环境管理方案要有预算经费 4.7环境管理方案的审批 a.制定/修订后的环境管理方案要形成文件报管理者代表审核,并报总经理批准; b.为了保证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公司的最高管理者要保证所需资源的落实。 4.8环境管理方案的修订 a.环境管理方案应随公司产品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 b.环境目标和指标发生重大变化时,办公室应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环境管理方案进行修订或补充; c.由于管理评审或审核要求应对环境管理方案进行修订。 d. 环境管理方案的修订应执行《文件的控制程序》,修订者应先填写“文件修订单”提出修订申请,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办公室实施修订。 4.9 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与监督验证 环境管理方案以受控文件的形式发至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实施,由办公室负责对方案实施的进度与效果等进行监督验证。 5相关记录 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 年度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考核表 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有关环境信息,作好信息的管理,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适用于公司内部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以及与外部各方的信息交流。 3. 职责 3.1 办公室、配套部等部门负责相关方信息的接受,并形成文件和回应。 3.2 各部门负责工作范围内信息的传递与交流。 3.3 办公室负责统筹公司对内、对外相关信息的传递与处理;负责建立信息库,保存和管理相关的信息。负责紧急(环境)信息的处理。 4. 相关文件 4.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本手册第4.5.3条) 4.2 《记录控制程序》(本手册第4.5.4条) 4.3 《相关方环境要求》 5. 工作程序 5.1 信息的分类 外部信息 a.地方监测站、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等监测或检查的结果及反馈的信息; b.政策法规标准类信息,如环境法律法规、条例、产品标准等; c.相关方反馈的信息及其投诉等,相关方指顾客、工程合同方、供应商、废物收购方、运输公司等; d.其他外部信息,如各部门直接从外部获取的有关环境治理技术、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内部信息 a.正常信息,如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检验监测记录、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报告以及体系正常运行时的其他记录等; b.(潜在)不符合信息,如体系内部审核的不符合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等; c.紧急信息,如出现火灾、洪涝灾害等情况下的环境信息与记录; d.其他内部信息(如员工的建议等)。 5.2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信息可采用书面资料、记录、讨论交流、电子媒体、声像设备、通讯等方式予以传递。 5.2.1 外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5.2.1.1 办公室负责地方监测站、环保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产品质量检验所、认证机构等监测、检查结果及反馈信息的收集,由办公室传递到公司相关部门,当监测或检查结果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处理。 5.2.1.2 政策法规、标准类的资料信息由办公室等各相关部门负责收集、更新、整理、保存,详见《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及《文件控制程序》。 5.2.1.3办公室、配套部、技术品保部等分别负责与工程合同方、材、物料供应商、废物收购方、运输公司等进行信息沟通,对其环境施加影响,祥见《相关方环境要求》。对来自上述相关方投诉的处理详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当对方有要求时,应在一周内给予解决或答复;上述相关方反馈的其他信息,可由对应部门分别组织处理。 5.2.1.4办公室负责就本企业重要环境因素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接受相关环保部门监督检查时应如实汇报本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及治理情况,其他相关方有需要时经过领导批准可提供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并说明治理情况和达到的环境绩效。 5.2.2 内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5.2.2.1 正常信息的处理:各部门依据相关文件的规定直接收集并传递日常正常信息;办公室按照相应程序文件的规定传递方针、目标和指标、管理方案、内部审核结果、更新的法律法规等信息。 5.2.2.2 (潜在)不符合信息的处理详见《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2.2.3 紧急环境信息由发现部门迅速传递给办公室组织处理,可采用电话、传真等方式,参见《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2.2.4 其他内部信息,提供者可以口头或书面反馈给相关责任部门进行处理。 5.3 信息库的建立和应用 5.3.1 办公室负责建立公司的信息库,不断汇集各方面反馈的信息,按照信息载体的不同(如纸张、磁碟、光碟、胶片、声像制品等),提供相应适宜的环境分别存放,统一保存;并参照图书分类的方式,进行整理分类,制成索引,确保已获取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5.3.2 办公室根据合同评审、设备开发、采购、生产、检验等不同过程的需要,提供各部门所需信息相应的拷贝,各部门也可根据索引,在办公室调阅所需的信息,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对上述各类信息进行归纳、分析,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 5.4 对体系运行过程中各类记录的控制详见《记录控制程序》。 5.5 各部门健全收发文制度,对接收、传递的信息予以记录。 6. 相关记录 各类内、外部信息交流记录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与公司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符合环境方针、目标与指标的要求,以实现环境行为的不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技术品保部在设计阶段应考虑如何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并纳入设计评审。 3.2办公室负责负责日常检查各部门环境管理的执行情况。 3.3生产部、仓库等相关部门负责化学物品的管理。 3.4生产部负责能源的规划管理。 3.5办公室负责废弃物的分类处置以及联络国家有关监测部门对厂区环境影响进行检测。 3.6配套部负责物资采购相关方环境影响的控制。 3.7各部门负责按照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及有关制度和规定的要求运作。 3.8 总经理对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负领导责任。 4. 工作程序 4.1 公司在日常的环境管理中,对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对应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对其中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作业点,由办公室将其设置为环境控制点,列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明确控制的要求。 4.1.1 技术品保部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防止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与能源等有关问题,新产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向长寿命、高效率、多功能、可再生利用发展;在设计评审阶段,需对原材料的使用或生产工艺可能引起的污染等环境影响进行评审;提倡采用无害化的工艺技术,并简化制造工艺,提倡使用无毒害或低毒少害的材料并减少其用量;技术品保部部需统计每种产品的物耗,从计划、采购、工艺、包装、贮存、运输等方面考虑,给出建议逐步削减其用量。 4.1.2 生产部严格按照相应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生产;并按照要求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4.1.3 公司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设备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重点管理,如对噪声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防止厂界噪声超标;对粉尘采取安装吸尘管、建立车间通风除尘网络进行控制。具体详见《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规定》。对废水采取严密监控措施,定期检测,严防超标。具体详见《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对固体废弃物,与工业区管委会及其他外部相关方协商进行分类合理处置。 4.1.4 生产部、仓库等部门负责化学物品的贮存和使用,要防止直接倾倒、泄漏等异常现象的发生,具体详见 《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 4.1.5 各部门按规定地点分类放置废弃物,由办公室统一进行处理,具体详见《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 4.1.6生产部、办公室负责对公司的水、电、气、油类等能源进行规划管理,,对主要耗能设备进行重点管理,以确保能源充分有效的利用,降低单产的能耗,具体详见《能源使用管理规定》。 4.1.7 各部门严格依据以上程序和标准的要求,开展环境管理工作,并做好相应记录。当出现不符合情况时,参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办公室负责随时检查各部门的执行情况。 4.2 对新上工程、工程技术改造等新项目的环境管理详见《新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 4.3办公室负责公司的绿化管理工作,以美化公司的环境,具体详见《绿化管理规定》。 4.4 对于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中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供应商,配套部依据《相关方环境要求》对其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行为符合程序和有关要求。 4.5 对突发性火灾及其他紧急情况的处理详见《消防安全制度及防火预案》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5. 相关文件 5.1《固体废弃物管理规定》 5.2《能源使用管理规定》 5.3《废气排放及噪声控制管理规定》 5.4《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 5.5《水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5.6《相关方环境要求》 5.7《绿化管理规定》 5.8《新项目环境影响控制程序》 5.9《消防安全制度及防火预案》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1. 目的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确定本公司潜在的环境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并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产生的环境影响。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及用地内可能发生的火灾事故以及特殊气候(如台风、暴雨洪水等)的紧急情况的控制。 3. 职责 3.1 办公室、生产部监督义务消防安全小组和专职电工定期对消防器材和主要用电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3.2 办公室负责定期对义务消防安全小组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和组织消防演习,发生火灾时组织救护工作。 3.3 办公室负责与消防、医疗等单位紧急联系。 3.4 义务消防安全小组和生产部为扑救、疏散人员与抢救物资的主要责任部门。 3.5 其他部门负责配合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3.6 办公室、生产部负责当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水灾害时组织抢险工作。 3.7 生产部负责对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及危险化学品的突发事故进行处理。 3.8办公室负责对紧急情况发生后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完善本程序。 4. 工作程序 4.1 应急准备(预防措施) 4.1.1 办公室责成安全消防人员对消防器材及设施(包括消防栓、消防泵、消防面罩、灭火器等)进行定点标识,每月定期检查其数量及完好性,并进行合理的维护与保养,保持防火通道的畅通。尽可能采用环境影响较小的消防器材。 4.1.2 生产部每半年组织一次对主要污染防治设备、设施及主要电器设施、电路干线以及易燃、易爆物品的贮存环境的安全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以减少隐患。 4.1.3 公司以办公室的保安及生产部员工等为主体,抽调各部门人员成立义务消防安全小组,组成水带组、灭火器材组、人员救护组、物资疏散组等,并将各组的人员名单、任务分工以及火灾时疏散的路线和集合地点等在厂房、办公楼的显要位置张贴。办公室每年组织义务消防队进行安全防火技能培训,并不定期进行安全防火演习,做好相应记录,总结经验完善本程序。 4.1.4 办公室负责健全包括有市消防队、医院、环保等单位以及公司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讯联络表,并与消防队、环保局等保持联络,以获取安全及环境方面的相关资讯。 4.2 应急响应 4.2.1 火灾发生时,发现部门在现场扑救的同时应迅速将此信息传递给办公室,由办公室联络厂部、生产部负责人及义务消防安全小组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救灾;及时切断电源后,义务消防安全小组按预定的分工灭火、疏散人员、物资等,尽可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办公室立即通知市消防队,报警时必须讲明地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起火物资、公司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并派人到路口接警。办公室负责组织将受伤人员转送医院或通知120救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紧急救护。其他管理人员参与协助现场的指挥、救护、通讯、车辆的使用调度等工作。 4.2.2 当遭受台风袭击或发生洪涝灾害时,办公室应紧急通知各部门对人员及财产采取保护措施。同时,设备部及其相关部门负责组织对设备及化学物品妥善保管或处置,以尽可能减少因设备发生异常事故、化学物品泄漏等带来的环境影响。事后总结经验,完善本程序。 4.2.3 如果公司发展需要增加有毒、有害化学物品的使用,需要增设高压容器或重要环保设施等,则需针对泄漏、爆炸、设施事故等可能的险患,及时更新本程序,增加相应的内容。 4.2.4如果污染防治设备发生故障,由设备部负责安排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修复。当不能及时修复时,办公室应立即对污染的程度进行分析,必要时应对相应工序提出限产或停产通知。事后总结经验完善本程序。 4.3 纠正与完善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4.3.1 事故发生后办公室和其它相关部门应组织进行原因分析,填写《意外事故调查表》,针对导致意外事故的原因,如异常作业、操作人员缺乏培训等由责任部门采取纠正措施,交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予以实施,并将《意外事故调查表》交办公室备案一份,以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验证。 4.4评审与修订 4.4.1 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每年对本程序进行一次评审,当发生4.2中所描述的紧急情况或事故时应总结经验修订本程序,使其不断完善。 4.4.2 条件允许时,应定期对紧急情况进行模拟演练,以验证并完善本程序(详见《消防安全制度及防火预案》)。 5. 相关文件 5.1《消防安全制度及防火预案》 5.2《化学危险品管理规定》 6. 相关记录 意外事故调查表 消防演练记录 设备维修记录 环境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 目的 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控与管理,以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重大环境影响有关的运行的关键特性的控制、环境目标、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等的监控与管理。 3. 职责 3.1 办公室负责联系法定监测部门,对公司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与测量;负责对废弃物的处置,并统计排放量。 3.2 办公室负责对能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 3.3 办公室负责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4. 工作程序 4.1 监测: 4.1.1办公室负责联系地方环境监测站等法定监测部门对公司所排放的噪声、废水等污染物进行每年一次的定期监测,并保存检测报告,对监测结果对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符合性评价。 4.1.2办公室负责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对车间边角料、使用过的空油桶等的排放量进行统计,并联系专人负责收集再利用。办公产生的废弃物联系工业区管委会统一处置。 4.2监控: 4.2.1办公室对本公司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及其他环境绩效进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责成责任部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保证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能按计划完成,以期取得良好的环境绩效。 4.2.2办公室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进行监控,必要时可增加法律法规的培训次数,提高员工的法制意识,促使企业守法经营。 4.3监督: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4.3.1办公室负责对噪声、废气、废水、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固废的排放、可能的火灾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按月进行监督检查,并填写:环境运行月份检查表。 4.4当以上各项的监测和测量结果出现不符合时,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 相关记录 6.1 各类污染监测记录表 6.2环境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完成情况考核表 6.3环境运行月份检查表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程序 1.目的 定期评价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确保企业守法经营。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定期评价。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3.职责 3.1办公室负责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每年进行一次评价,并作记录。 3.2管理者代表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和合规性评价纪录进行确认和批准。 3.3各部门针对适用于本部门的法律法规进行培训并进行符合性评价,督促部门人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4.工作程序 4.1获取、识别和确认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获取渠道、获取频次、识别和确认以及培训的要求依据《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控制程序》执行。 4.2适用性的评价 4.2.1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将获取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适用性评价,识别出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经营和环境管理的具体法律法规条款。 4.2.2办公室对评价结果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负责跟踪其变化。 4.3 合规性评价 4.3.1办公室每年对公司有关生产和经营所需的证件进行查验,检查其有效期及其内容与实际经营的符合性,发现不符合及时进行变更。对相关证件及时进行年检,避免超期无效使用。 4.3.2根据《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办公室结合本公司噪声、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等重要环境因素每年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价,重点对噪声、废气排放的达标情况进行评价,每年对噪声、废水的排放请国家有资质的监测部门进行一次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实际核查本公司有无违反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现象,如有违反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4.3.3办公室每年对地方环保部门、行业及客户的相关环境要求进行评价,确保达到相关部门及客户的环境要求。 4.3.4办公室根据每年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评价情况,形成《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合规性评价纪录》,记录中逐条进行评价并记录评价结果,需出具检测报告的项目(如噪声、废水等)应将检测报告复印件附在《记录》后面。 4.3.5合规性评价可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进行,形成评价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合规性评价纪录应由管理者代表确认和批准。 5.相关文件 《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控制程序》(在本手册第4.3.2条) 6.相关记录 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清单 合规性评价报告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风险和机遇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明确包括风险应对措施风险规避、风险降低和风险接受在内的操作要求,建立全面的风险和机遇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的建设,增强抗风险能力,并为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纳入和应用这些措施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提供操作指导。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管理体系活动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方法及要求的控制提供操作依据,这些活动包括: a. 业务开发、市场调查及客户满意度测评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b. 产品的设计开发、设计开发的变更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c. 供应商评审和采购控制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d. 生产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e. 不合格品的处置及纠正预防措施的执行和验证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f. 持续改进过程的风险和机遇管理; g. 当适用时,也可适用于对公司管理过程中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控制提供操作指南。 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各部门实施风险和机遇的评审,按制定的评审周期保持对风险和机遇管理的评审。 3.2办公室:负责建立风险和机遇应对控制程序,并进行维护;落实跟进风险和机遇评估中所采取措施的完成情况并跟进落实措施的有效性,并编写《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报告》、《风险和机遇应对处理表》。 3.3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的风险和机遇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以规避或者降低风险并落实执行。 4.定义 4.1风险:在一定环境下和一定限期内客观存在的、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事件。 4.2机遇:对企业有正面影响的条件和事件,包括某些突发事件等。 5.作业内容 5.1风险和机遇管理策划 为全面识别和应对各部门在生产和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风险和机遇,各部门应确认本部门存在的风险,并将评估的结果记录在《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在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和应对过程中,责任部门应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过程和人员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的筛选识别,风险识别过程中应识别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风险: a. 对质量适用的法律法规、客户要求的变更造成的风险; b. 外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c. 产品检验把关对产品质量造成的风险; d. 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以及生产过程的失效风险。 5.2风险评估 对已识别的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度以及可探测性进行评价,其评价的要求应依据本程序所规定的评价准则进行评价确认,风险的严重度和发生频度的确认用以确定风险系数,之后根据风险系数确定对风险应采取的措施。 5.2.1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准则 风险严重度用于评价潜在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害程度,根据对潜在风险的评估量化,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若潜在风险发生后,其会导致的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危害程度,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区分,风险严重度分为以下五类: a. 非常严重 b. 严重 c. 较严重 d. 一般 e. 轻微 下表为依据定义的风险影响和影响程度的多少进行量化,在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时,下表作为评价风险严重度的准则: 严重程度 描述 等级评分 非常严重 造成公司泄密;产品召回;自然灾害;人员伤亡 5 严重 公司经济/财产扣失或产品不符合要求 4 较严重 影响产品质量或生产进度 3 一般 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 2 轻微 影响其它辅助性的工作 1 严重度判定过程中,当多个因素的判定其严重程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严重度级别更高时,依据严重级别高的因素作为风险严重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2风险的发生频率评价准则 风险的发生频率是指潜在风险出现的频率, 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频度定义为5级,如下所示: a. 极少发生; b. 很少发生; c. 偶尔发生; d. 有时发生; e. 经常发生; 通过对上述的不确定因素进行评价风险发生的频度,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以其可能发生的频率进行量化确认作为风险的发生频率的评价准则: 发生频度 等级评分 极少发生 1 很少发生 2 有时发生 3 经常发生 4 发生频度判定过程中,当一个或多个因素在判定过程中其发生频度不一致时,应遵循从严原则进行判定,即当多个因素中仅其中一个或部分因素其发生较为频繁时,依据发生频率较高的因素作为风险发生度进行判定。根据上表内容确定风险的严重度后,将严重等级数字填入《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中。 5.2.3风险可探测性评价准则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风险的可探测性是指风险发生前,根据现有控制措施,能控制或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为便于识别和定义,将风险可探测性定义为4级,如下所示: 可探测性描述 等级评分 a.没有控制措施,不能探测 4 b.控制措施不能控制风险 3 c.控制措施能控制到风险可能性小且不能防止危害影响到后续流程 2 d.控制措施能相应减少风险的可能性 1 5.2.4 分析现有的控制措施 1)针对识别出的风险严重度、发生频率和可探测性,检查是否有对应的控制措施(如:制度、规范、操作指引等; 2)分析控制措施是否可以降低风险的严重度、发生频率的可能性和风险带来的影响; 3)《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会自动算出风险的值; 4)风险系数=风险严重度评分*风险频度评分*风险可探测性评分 5)风险等级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风险值≤12,风险等级为低;12<风险值≤24,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值>24,风险等级为高。 6)中、高级别风险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或规避风险处理,低级别风险可以不处理。 5.3风险应对 各实施部门应对所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对风险采取措施,从而达到降低或消除风险的目的,风险应对的方法包括: a.风险接受; b.风险降低; c.风险规避。 对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应考虑尽可能的消除风险,在无法消除或暂无有效的方法或者采取消除风险的方法的成本高出风险存在时造成损失时,再选择采取降低风险或者风险接受的风险应对方法。 5.3.1风险接受 是指企业本身承担风险造成的损失。风险接受一般适用于那些造成损失较小、重复性较高的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接受风险的方法: a. 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b. 造成的损失较小且重复性较高的风险; c. 既无有效的风险降低的措施,又无有效的规避风险的方法时; d. 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低于12的低风险。 5.3.2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即采取措施降低潜在风险所带来的损坏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单位应制定的详细的风险降低措施降低风险,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可采取风险降低方法: a. 采取风险规避措施所带来的成本远超出潜在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时; b. 无法消除风险或暂无有效的规避措施规避风险时; c. 按本文件要求的风险评估准则中计算得出风险系数为12至24之间的一般性风险。 5.3.3风险规避 风险规避是指通过有计划的变更来消除风险或风险发生的条件,保护目标免受风险的影响。风险规避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风险,我们所要规避的是风险可能给我们造成的损失。一是要降低损失发生的机率,这主要是采取事先控制措施;二是要降低损失程度,这主要包括事先控制、事后补救两个方面: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3.4风险管理的监督与改进 风险识别和评估活动是用于识别风险并综合考虑对风险应采取的有效措施,当风险系数过高时应采取风险进行规避或者降低风险,以减少风险所带来的危害或损失。风险评估实施部门应制定详细有效的措施并予以执行,在制定措施时,应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a. 制定的措施应是在现有条件下可执行和可落实的; b. 制定的措施应落实到个人,每个人应完成的内容应得到明确; c. 管理者代表对措施的执行进度和效果进行跟进,并对残余风队进行确认。 5.5风险和机遇的评审 管理者代表应组织各部门按制定的周期对风险和机遇进行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 a. 风险和机遇的识别是否有效且完善; b. 风险应对措施的完成情况和进度; c. 对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和顾客满意度的潜在影响; 5.5.1 风险和机遇评审的策划 风险和机遇评审应每年度至少实施一次评审,以验证其有效性。当出现以下情况是,应当适当增加风险和风险评审的次数: a.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有变化时; b. 组织机构、产品范围、资源配置发生重大调整时; c. 发生重大品质事故或相关方投诉连续发生时; d. 第三方认证审核前或其它认为有管理评审需要时; e. 其它情况需要时。 5.5.2风险和机遇评审的实施 5.5.2.1实施前的准备 在风险和机遇评审会议之前,各部门应整理本部门对风险和机遇分析的资料,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内容以及风险应对所采取措施的结果等记录进行汇总分析。 5.5.2.2风险和机遇的实施 管理者代表按策划的要求组织个部门实施对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并保留评审的记录以及评审所确定的决议,包括后续的改善机会。风险和机遇的评审应形成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的内容: a. 风险评估报告; b. 持续改进的机会; c. 剩余风险分析及改进措施。 6.引用文件 6.1无 7.引用表单 7.1 《风险和机遇评估分析表》 7.2 《风险和机遇应对处理表》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8.风险控制流程图 风险和机遇识别 风险和机遇策划 风险评估 残余风险确认 风险处理 风险确认 组织知识管理程序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1.目的: 为了对组织知识实行统一、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管理、外部知识管理、企业知识资产的管理。 3.权责: 3.1 办公室:总负责公司知识的建立、 更新、评审、批准,并确认知识公开限制范围; 3.2 体系组:负责体系文件建立、 更新、评审、批准,并确认知识公开限制范围; 3.3 各部门文控成员:负责本部门知识的建立、更新、评审、批准,并确认知识公开限制范围; 4.定义: 4.1采用 GB/T19001:2016版质量相关术语和定义。 5.工作程序: 5.1 知识管理小组建立 知识管理小组成员友各部门至少派一名代表参加,可由部门经理或者由其指定。 5.2 内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5.2.1 内部知识分类 内部知识可分为公司信息、专业技术知识、项目积累三大类。 1) 公司信息包括管理制度、体系文件与公司信息公告,管理制度规定了企业各项功能的运作和发展原则及要求;程序文件用于描述各部门为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的程序;公司信息公告是公司事件的宣传窗口,也是员工交流的园地。 2) 专业技术包括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经验教训与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 3) 项目积累指各项目进程中的经验教训积累,包括不符合项的关闭、顾客反馈、投诉处理等。 5.2.3 内部知识收集、整理与发布责任分类 1)公司信息(除体系文件外)由企管办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 2)体系文件由体系组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 3)专业技术知识分为日常管理知识与服务过程控制技术与应用的经验教训积累两类,其中管理知识由各个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每个管理人员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服务提供过程的经验教训由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与发布,每个主管人员都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 5.3 外部知识的积累与交流 5.3.1 外部知识分类 外部知识可分为外来资料、市场信息两大类。外来资料应与内部资料相融合,由公司内部信息系统负责管理传递 1)外来资料包括相关方的动向报告,专家、顾客意见的采集,技术动态的跟踪,行业领先者的最佳实践调查等 2)市场信息包括国家有关宏观信息、行业信息、市场动态、客户信息等 5.3.2 外部知识的收集、整理、发布及引用责任分类 外部知识由知识管理小组收集、整理 与发布。相关责任部门提供协助。相关部门有责任主动完善该信息库。外部知识的收集、提供、评审、发布及引用请参考《文件控制程序》中外来文件管理相关规定。 5.4 组织知识的收集、提供、发布 5.4.1 知识的积累与保存 各部门、各责任人按公司信息系统规范的格式进行保存。文字版本资料需按规定保存到相应的部门。 5.4.2 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及时对知识进行更新和修改,任何人均可提出知识文件更改的建议。《外来文件清单》由文件管理员进行修改。 55 XXXX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AA-002-2020 版 次:A/0 质量与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生效日期:2020-3-01 共 页 5.4.3 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定期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整理。 5.4.4 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应随时对知识(包括电子文档与文件)进行查看,并有权随时删除禁止发布或不宜发布的信息。禁止发布与不易发布的标准由相关知识管理责任部门制定任何人均可提出知识公开、限制与保密的建议。 5.4.5 知识的限制级别应由公司组织专门会议讨论不同类型知识的不同授权级别,并规定相应的使用人权限 5.5 文件的管理 5.5.1知识管理小组定期组织例会,讨论知识管理情况:负责建立、更新、评审、批准,并确认知识公开限制范围,然后由办公室负责发布。 5.5.2 文件的制定、审核、批准、发行、修改、审批可参见《文件控制程序》。 5.6 知识资产管理 知识资产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主要指公司知识产权、商誉等知识资产由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与维护 6.相关文件 : 6.1 《文件控制程序》 7.相关表单: 知识管理清单 5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