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精神解读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两会精神解读

两会精神解读 ‎  2020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遭遇疫情冲击的中国,如何应对空前挑战,备受关注。‎ ‎  22日,推迟两个多月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以一系列务实的举措,勾勒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向。‎ ‎  不设GDP增速目标,求真务实争取最好结果 ‎  没提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政府工作报告这个安排,引起广泛关注。‎ ‎  “虽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特殊时期,不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是务实之举。”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疫情尚未过去,不设增速目标是为应对风险挑战留出更多调节空间。‎ ‎  疫情发生后,科大讯飞的业务也受到影响,但企业紧急攻关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加速布局线上教育、云端办公等业务。“全力以赴,就能开拓新空间。”他说。‎ ‎  今年首季中国经济增速同比下降6.8%,而当前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 ‎  “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不设经济增速目标,有利于聚精会神求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家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金李说。‎ ‎  报告虽然没设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但对事关百姓福祉的就业、物价、居民收入等均有明确设定。“发展重在惠及民生,这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来自河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司富春说。‎ ‎  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经济增长目标已融入相关指标和宏观政策中。”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当日首场“部长通道”上说,不纠结于经济增长指标,将使我们更加专注于扩大内需、做好“六稳”“六保”、实现高质量发展等任务。‎ ‎  两个“1万亿元”,特殊举措稳住发展基本盘 ‎  特殊时期,财政政策更能发挥结构调整、专项支持的“四两拨千斤”效应。‎ ‎  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令人瞩目的决策。‎ ‎  特殊时期特殊举措。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 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三支利箭”按小口径计算约8.5万亿元,有助提振市场信心。‎ ‎  特别国债是具有特定用途、服务专项需求的国债,针对性强、效果显著。根据安排,财政新增的两个“1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  资金要落在刀刃上、紧要处。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代表说,受疫情影响,基层财政收入减少。“这些财政安排,对于一些财政困难县是‘雪中送炭’,解决了基层‘钱从哪里来’的问题。”‎ ‎  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兜牢基本民生底线 ‎  1万多字的报告,39次提到就业,凸显特殊时期经济工作重心。‎ ‎  “一揽子宏观政策措施把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放在核心位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王一鸣说,这样就守住了民生底线。‎ ‎  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资助以训稳岗,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针对就业、民生薄弱环节,政府工作报告逐一安排。‎ ‎  就业压力明显攀升,挑战巨大。今年设定了900万人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计划报告指出,考虑到新成长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需求量,保持相当规模的就业增量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  疫情期间,重庆一家名为“猪八戒网”的人才共享平台上,灵活用工人数增长200%至300%。“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冲击最大,很多企业选择灵活用工方式,项目制、包时制应运而生。”“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代表说,要抓住新业态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 ‎  “有加有减”保市场主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  这是一道独特的“加减法”:‎ ‎  减——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减免国有房产租金,鼓励各类业主减免或缓收房租……‎ ‎  加——鼓励银行大幅增加小微企业信用贷、首贷、无还本续贷,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  阶段性政策叠加制度性安排,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  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孙丕恕代表说,“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就业才能保民生。要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 ‎  “产业链上下游是命运共同体。作为龙头企业,也要带动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说,各项政策持续发力,就能使中小微企业得到更加精准有效的扶持。‎ ‎  激活巨大内需蛰伏潜力,不断向改革要动力 ‎  通读报告,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到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从推动制造业升级,到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从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到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一系列新部署危中寻机,旨在激发经济蛰伏潜力。‎ ‎  “疫情期间,线下商户受到巨大冲击的同时,线上消费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直播带货、云旅游、线上问诊等新业态加快成长。”58同城CEO姚劲波代表说,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加快我国数量众多的县域经济转型,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机遇。‎ ‎  困难挑战越大,越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努力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  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报告释放出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  “短期抓住提振消费的牛鼻子,中长期抓住要素市场化改革的牛鼻子。”南存辉委员说,整个经济形成良性循环,就能推动制造业新一轮发展。‎ ‎  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硬任务,向着决胜全面小康奋进 ‎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  面对疫情挑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打折扣。报告明确“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  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山堡村村委会主任冉慧代表在微信分享了家乡的视频:青山环抱之中,白色民居林立,道路蜿蜒平整。‎ ‎  “村里的贫困户从最多时188户到现在还剩3户,下一步将发展高山蔬菜、经果林、乡村旅游,我们对完成脱贫的硬任务充满信心。”她说。‎ ‎  今年还剩200多天。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1113个村,当前已进入挂牌督战状态。‎ ‎  “脱贫攻坚紧锣密鼓、已进入冲刺阶段。全国人民可谓同频共振、一起奋斗。”河南辉县市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代表心情激动:“我们裴寨村已经跨过了脱贫攻坚阶段,正在凝神聚力投身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两会精神解读 ‎  5月22日(星期五)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 ‎  工作报告从2019年和今年以来工作回顾;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等方面,对全年工作提出要求。‎ ‎  其中,在报告的第八部分“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中,明确提出: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做好气象服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  可以说,报告在以往对气象工作的部署基础上,对气象工作提出了更明确、更高的要求。气象工作者使命在肩,更需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继往开来、接续奋斗,全力以赴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众所周知,气象工作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粮食生产、大气污染治理、科技创新等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政府工作报告还有哪些部署与气象相关?小编在此做了以下梳理:‎ ‎  在今年发展主要目标和下一阶段工作总体部署部分:‎ ‎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要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一定要把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一定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 ‎  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加强重大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  在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部分:‎ ‎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今年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  在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部分:‎ ‎  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要调整措施、简化手续,促进全面复工复产、复市复业。推动更多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做到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理。‎ ‎  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  在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部分:‎ ‎  推动消费回升。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发展海洋经济。‎ ‎  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保障能源安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  在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部分:‎ ‎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强化兜底保障。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着力抓好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提高复种指数,大力防治重大病虫害。‎ ‎  在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部分:‎ ‎  促进外贸基本稳定。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货运能力。‎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开展互惠互利合作。‎ ‎  在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部分:‎ ‎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坚持生命至上,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制,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坚持及时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 ‎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物等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 ‎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洪涝、火灾、地震等灾害防御,做好气象服务,提高应急救援和防灾减灾能力。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  报告还提出:‎ ‎  各级政府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坚持政务公开,提高治理能力。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坚决惩治腐败。‎ ‎  各级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立足办好自己 的事。要大力纠治“四风”,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担当者担当,让履职者尽责。广大干部应临难不避、实干为要,凝心聚力抓发展、保民生。‎ ‎  两会精神解读 ‎  今年的全国两会非同寻常,如何理解和把握政府工作报告对下一阶段的政策和部署安排?国务院新闻办22日邀请了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和国务院研究室党组成员孙国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 ‎  回应各方关切、反映各方期待 ‎  黄守宏介绍,为更好地把准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更好地回应社会各方面的关切,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地对报告作出修改完善,按程序报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报告起草历时之长,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少见的,听取方方面面意见建议也比较多。‎ ‎  疫情发生以后,围绕中国经济走势怎么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怎么定、宏观政策怎么办等问题,社会各界包括广大网民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多意见和建议。例如中国政府网第六次 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精选出网民近1400条有代表性的建言转给了起草组。此外,按照近几年的做法,起草组与有关部门联合召开外国专家建言座谈会,来自9个国家的13位知名专家,从国际视野和国际比较的角度,对报告起草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在“两会”期间,起草组还将根据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对报告继续进行修改。‎ ‎  把握“六保”这个着力点 ‎  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对今年下一阶段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如何理解和把握一系列政策和部署安排?‎ ‎  黄守宏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注重把握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六稳”“六保”、脱贫攻坚、扩大内需、改革开放五个重点方面。‎ ‎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六保”,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  黄守宏强调,“六保”旨在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实现脱贫目标。这既是从稳定社会大局来考虑,也是促进经济发 展的考虑。“六保”是针对新情况提出的积极的、进取的而不是消极的目标任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冲击,稳住经济基本盘,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保住今后发展的根基。兜住民生底线,就奠定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实现脱贫目标,就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今年的各项政策都在围绕“六稳”特别是“六保”展开,其中更多聚焦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  关于报告中没有提出GDP增速的具体目标,孙国君表示,主要原因是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的不确定性。黄守宏表示,对经济增速要客观看待,不设定具体目标,有利于地方政府摒弃发展速度焦虑,围绕“六保”任务,切实落实报告提出的一系列部署安排。‎ ‎  孙国君说,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稳就业、保民生要有一定经济增速作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39次提到“就业”,是历年来最多的,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举措。当前,全国复工复产加快、经济企稳回升,有利于稳住经济基本盘和保障基本民生。‎ ‎  以改革开放实现发展目标任务 ‎  应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要实现发展目标任务,根本上靠什么?‎ ‎  黄守宏说,报告明确提出,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依靠改革开放办法,激发社会各方面的创造力,稳住就业、保住民生,消费自然就有了,消费有了就能拉动市场,就会带动有效投资,就能够稳住增长。‎ ‎  黄守宏表示,报告中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举措包括“六稳”“六保”,念的是改革开放的“经”、用的是改革开放的“招”、走的是改革开放的“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黄守宏介绍,这既考虑了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考虑了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  对于社会关注的“两新一重”建设,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传统的“铁公机”、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黄守宏说,“两新一重”建设体现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民生为导向的要求。新基建是促进高质量发展、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点是 县城,顺应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县城安家落户趋势,需要支持县城强化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传统的“铁公机”、水利等重大工程很多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反复研究考量确定的,同时吸取了社会各方面意见,既能促消费惠民生,又有利于调结构增后劲,具有“一石多鸟”之功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