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工作计划范文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工作计划范文

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工作计划范文 篇一 整村脱贫规划得到了我镇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召开专项会议讨论研究后,决定在原有对口扶贫人员的基础上,抽调专人成立XX村整村脱贫规划设计组,分管领导亲自带队,通过认真分析、调研,请教有关专家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商议表决后,初步形成了XX村整村脱贫项目规划书,现将规划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简介 XX村位于XXX镇西北部,紧邻江东街道天台和凉水村,与天台、凉水有两条主干道相连,是XXX镇西北之门户。村下辖5个社,544户1718人,面积9.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835亩(田1137亩,高产稳产田500亩,人均0.3亩),林地面积40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全村常年居住人口1146人,其中建卡贫困户107户242人;受限于基础设施的薄弱和水资源的不足,我村产业发展和人畜饮水安全受到限制;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63元,为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185元)的7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率12.5%,贫困人口全部解决温饱问题。‎ 二、整村脱贫规划原则、内容及目标 ‎(一)规划原则 我村整村脱贫规划原则是:结合我村实际,在合理利用资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以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统筹保障民生。‎ ‎(二)规划内容 根据XX村的实际情况,整村脱贫项目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民教育培训和民生保障等方面进行规划。‎ 一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发展保障 新建村级公路10公里,目前我村依托互助会资金支持,已经开始前期铺设,需要后期扩大投入。硬化村级公路10.9公里,形成连接天台、凉水的加宽公路,并形成绕村硬化路格局。建设生产便民道8.2公里,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新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14.5公里,解决我村人畜饮水困难和安全饮水的难题;整治山坪塘27口,约2万立方米,为我村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水源条件。‎ 二是加快产业发展,实现农户脱贫 走“一保二扩”(在确保粮食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扩大蔬菜的栽培面积和立体间套种面积、扩大名优特新农产品种植面积)的路子,强力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引导肉牛养殖兴趣户变成规范户,在20xx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XX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通过发展农村产业,使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富裕。‎ 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保障民生民计 针对XX村在对口扶贫和“十一五”扶贫项目中取得的成效,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规划建成2个新村居民点,即冒火山集中居民点、石桥集中居民点,完成12户农户的生态移民建设,106户贫困户的危旧房改造。完善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农民超市垃圾存放点等便民设施,实现集经济、文化交流、商贸为一体,发展XX村经济。‎ 四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 在整村脱贫规划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之一。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区级机关部门和镇农业中心的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三)规划目标 整合镇扶贫开发、“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及全区整村脱贫开发工程等三大政策机遇,推进XX村整村脱贫工程的实施。从20xx年起,人均每年增加9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两年内实现组组通硬化公路,公路级别达到通畅标准,户户居民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安置全村地质灾害户、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到20xx年,建立“三圈一带”体系,即建起一个特色产业圈,一个公共服务圈,一个综合统筹圈,一个生态移民产业带。每年 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00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60人以上,新增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200人以上,全面实现XX村整村脱贫的目标任务。‎ 三、XX村整村脱贫项目设计 ‎(一)基础设施建设 XX村“三圈一带”脱贫思路如原则所述,要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基础设施建设在整村脱贫上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两个基地的实现和发展。‎ ‎1、产业道路建设。要实现“三圈一带”的目标,必须解决产业运输问题。一是为促使圈与圈的连通,按需构建交通网络,建好一、二组(村公共服务中心所在地)至三组5公里的出境路,修建一组至五组的环村公路10公里。同时,结合XX至天台和凉水的两条出境路的改善,吸引区位资源的流入和增加人流量,搭建和扩大“特色产业圈”影响力和贸易平台。二是为促进生态移民产业带的产业开发,修建各组人行生产便道8.2公里。‎ ‎2、人畜饮水工程建设。XX水资源历来缺乏。所以解决和改善“三圈一带”居民的安全饮用水和商业用水问题,是保证“三圈一带”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计划利用综合统筹圈的优势,建立涵盖“三圈一带”的人畜饮水工程体系,区分人畜饮水和产业用水。一是规划实施产业圈的生产工程,整治山坪塘27口,约2万立方米;二是规划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修水池7口,2400立方米,铺设管道14.5公里。‎ ‎(二)基础产业发展 在现有牛场规模前提下,推进奶牛、肉牛和禽类基地建设的发展。扩大奶牛养殖规模,并加快附属草场建设,在20xx年实现年出栏500头;增加榨菜种植面积,力争达到1500亩;扩大家禽养殖规模,新建标准化万只养鸡场1个;突出特色种植,发展XX樱桃350亩。建立中草药生产大户+散户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大户5户,增加药材种植面积300亩。‎ ‎(三)基本素质提升 依托驻社的农业服务中心和区内外专家,成立一所农民学校,利用村级活动室,请职业教师、专家、学者对农民进行理论教育和技能培训,保证全村村民每人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保证两后生接受职业教育培训达90%以上。‎ ‎(四)基本民生保障 就业上,“三圈一带”的建立为周边群众每年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200人以上,长期性就业岗位60人以上,新增就业200人以上;实现剩余劳动力输出200人以上;居住上,规划12户42人的生态移民,106户212人的危旧房改造,并且建立生态移民产业带,带动移民和改造户改善生产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上,继续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一步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 ‎(五)基层组织建设 得益于镇党委、政府对我村的大力支持,我村于20xx年完成了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整个中心(含卫生室)占地1200平方米,集活动室、会议室、远程教育点、农家书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于一体,我村将进一步根据“三圈一带”规划,进一步完善村公共服务中心的农民工教育培训学校职能,为公共服务圈建设提供便利。‎ 四、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XX村“三圈一带”体系所涉四个大类,七个项目预计需投资699.4万元。其中扶贫资金103万元,用于产业发展63万元,饮水工程40万元。‎ 篇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17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640人下降到2017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步增长,到2017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7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17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7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7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17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17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17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 生态养殖:到2017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7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17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7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17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17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17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篇三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强民,富民、奔小康、打造生态文明乡村”为主线,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注重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建设经济强村,与全镇全县全省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突出重点,精准扶贫。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扶持力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建档立卡贫困社和贫困户的发展倾斜。坚持基本政策精准到人,帮扶力量精准到户,基础建设(产业)精准到村组。‎ ‎(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镇政府对脱贫工作负总责,把脱贫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自主创业、发展生产、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农 民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服务的能力;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三)齐心协力,合力推进。各社、各单位要根据本规划,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在制定政策、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要向8个建档立卡贫困社倾斜,形成工作合力。‎ ‎(四)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坚持脱贫与建设美好乡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田头特色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倡健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总体目标 按照“三年实现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总体目标,到2017年实现8个重点贫困社脱贫。基本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与全县平均水平相等,确保贫困发生率低于8%,全面摆脱贫困。‎ ‎(一)农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2014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532元,到2017年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5%。规划期内,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640人下降到2017年的317人,贫困发生率由77.8%下降到8%以内。通过扶贫开发,力争本村村民整体经济年收益与当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同 步增长,到2017年,人均纯收入3500元以上的农户达到90%以上。‎ ‎(二)基础设施不断加强。2017年实现农村水泥公路到组率达80%;解决2106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安全率达到99%,配套完善村级供水设施;农户沼气入户率达到60%以上。到2017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目标。‎ ‎(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九年义务教育成果进一步巩固,初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到99%以上。建立健全村级卫生室及配置合格村医,乡、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确保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医疗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城乡公共文化、广播影视服务体系基本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实现人口均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17年,村庄绿化率达到76%以上,卫生厕所使用率达到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民集中居住区垃圾实行统一收集处理,村社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0%,小流域治理率达到70%以上,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达到75%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以上,绿化率达50%以上,生态区得到有效保护。预警、监测、应急、救援系统功能齐全,防灾减灾能力显著增强。‎ ‎(五)乡风文明程度大幅提高。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乡村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农民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到2017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率达到100%,村民自治、民主法制创建面均达到95%以上。‎ ‎(六)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扎实推进。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努力建设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到2017年实现“四有”目标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到100%。加强村级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实行村干部集中办公和“背包”服务、网格化服务,到2017年建成较为完善的基层便民、为民服务体系。‎ 四、主要建设任务 ‎(一)着力加强特色农(林)业建设。‎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实施 “一村一品”,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建设,着力发展特色生态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1.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依托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本村特色产业,到2017年,发展党参、黄芪和柴胡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9万亩。‎ ‎(1)做大做强传统产业 全膜玉米:进一步做优做强全膜玉米种植。按照环境生态化、园地清洁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大力发展高产、抗旱、优质和生态的全膜玉米产业基地。因地制宜,以朱母生态观光点为主线,大力发展村级生态旅游文化。‎ 马铃薯:着力建设标准化生态马铃薯产业园,加快改造低产马铃薯品种。到2017年,发展高产优质生态马铃薯3000亩。生态养殖:到2017年,年出栏生猪200头,小尾寒羊羊5266只。‎ ‎(2)大力推广成熟产业 小杂粮:以荞麦、大豆、胡麻等主要传统品种为主,引进、开发、示范和推广,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量和品质。到2017年,计划发展小杂粮种植900亩。‎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枣树和核桃:到2017年,发展枣树、核桃产业园1745亩,拓展农民增收途径,提高农民收入。‎ ‎2.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培育、规范、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和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2017年,培育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发展家庭农场10家,培育各类专业大户50户。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和规范、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名录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各类项目资金扶持名录内的经营主体。‎ ‎3.实施精品名牌战略。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经济实体开展“三品认证”。到2017年,中药材等特色农业基地实现无害认证全覆盖,有机产品认证达到1个,有机产品认证基地达到200亩。初步建立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加快形成“创建一批、提升一批、储备一批”的农产品品牌发展新格局。培育一批如中药材等产业的新兴品牌。‎ ‎4.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林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技术推广能力,强化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积极支持基层农技部门牵头创办试验、示范基地。‎ ‎5.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围绕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有技术、懂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依托职业技术培训机构,根据区域外劳动力市场需求,采用校企联合等方式开展订单式定向培训。鼓励农村受训劳动力参加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 ‎(二)着力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1.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坚持把贫困村道路建设作为重点,加大支持村际道路和通组水泥路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服务能力。修建通组道路里程41.3公里,实现组组通路的目标。‎ ‎2.努力加强城乡建设。以村址为中心,坚持内疏外拓,强化生态保护,打造乡村景观,完善公共设施,增强集镇功能,加强文明创建,提升人居环境。‎ ‎3.加强农村安全饮水和农田水利建设。遵循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的原则,加强农田集水工程改造提升,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到2017年,使现有农田集水工程排涝灌溉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4.加强农村供电和通信条件建设。到2017年基本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新型农村电网。加速实现无线通信信号全覆盖,消除自然村、交通沿线和旅游景区通信盲区,实现通信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着力改善民生。‎ ‎1.大力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巩固发展义务教育、积极普及高中教育、全力支持职业教育,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与效益,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争取国家政策,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注重改 善偏远贫困村的教学条件,全面实施“教学点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结合对口帮扶工作,加大对特困生的帮扶力度,进一步提高群众对学校的满意率。‎ ‎2.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文化下乡进社区,支持兴办各类群众文化团体,鼓励文化志愿服务。充分挖掘本地传统特色文化、体育项目,组织群众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特色文化、体育竞技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3.加快发展农村医疗卫生。全面落实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预防接种、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群众获得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疫范围,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结核病等传染疾病及地方病的防治。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村卫生室全覆盖,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完善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体系及信息化手段,加大对村级卫生室及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加大对计划生育扶贫对象扶持力度。‎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原则,巩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逐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金。做到“五保户”应保尽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巩固提高农村医保水平,完善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大力推进五保户、特困户危房改造、扶贫搬迁和生态移民工程。‎ ‎(四)着力建设美好乡村。‎ ‎1.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力度,加强引用水源地保护区监督和管理,制定保障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积极推进农饮工程及引用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大对农村水质监测频次,确保农村引用水安全。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处理模式及农村垃圾分类,实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和保洁制度。‎ ‎2.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按照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求,以“文明户”评比、文明创建等为载体,大力弘扬“三苦精神”;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文明创建和建立农民书屋,大力宣传好人好事,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农村赌博、迷信活动明显减少,农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3.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开展多种形式培养村干部,努力提高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和“两委”班子整体素质,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不断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和“一事一议”制度在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积极引导农民学法、懂法、守法,按法律法规办事,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加快美好乡村建设。重点选择王马山、胡圈、邵坪、朱母等中心村庄,采取一次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办法,建成环境优美、产业鲜明、生活舒适、管理民主、邻里和睦的美好村庄。‎ 五、保障措施 ‎(一)健全组织保障机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加强对全村脱贫工作的领导,统揽全局,凝聚力量,有步骤的推进规划实施。具体由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村脱贫工作的组织领导,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乡脱贫工作日常事务。各社要成立工作小组,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实行单位帮扶联系村、干部包户的工作模式,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动员、精心组织、倾情帮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激励政策,把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全村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努力形成脱贫摘帽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创新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1.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机制。创新贫困人口识别方法,确保底数精准;规范贫困人口识别程序,确保流程精准;强化公示、公开,确保对象精准。‎ ‎2.创新建立分类机制。紧扣贫困成因、贫困程度梳理分类,因社因人分类施策,确保成因精准、类别精准、施策精准。在尊重群众意愿的情况下,做到“滴灌”精准、措施得力、脱贫有望。‎ ‎3.创新建立规划机制。立足村情实际,注重与减贫摘帽、同步小康指标相衔接,实事求是制定工作规划,确保目标精准;在推动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同时,着力提高村级经济发展,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素质和村风文明程度,真正实现民富村强,确保思路精准;针对贫困村自然条件,尊重群众发展意愿,力求规划内容和举措细化到每个项目、每家每户,做到措施精准。‎ ‎4.创新建立动力机制。注重通过会议动员、入户引导、参观学习等形式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增强自我求变、自我发展的信心,确保宣传动员精准;从群众最迫切的需求着手,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优先排列其帮扶需求,确保需求意愿精准;尊重群众意愿,顺应群众期盼,回应群众关切,将知情权、决定权、管理权交给群众,确保主体地位精准。‎ ‎5.创新建立管理机制。建立贫困村和贫困户管理系统,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管理系统,确保对象管理精准;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对各类扶贫资源到村到户、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扶贫对象就业增收情况、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准确反映扶贫成效,确保成效评估精准。‎ ‎(三)创新农村管理体制机制。‎ ‎1.推进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着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民主化水平。探索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的有效实现形式。允许农民以出租或入股相关产业项目经营主体来获取租金或分红,让农民从集体“三资”市场化运营中获取更多收益。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权和林地性质、用途的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规范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农民通过入股分红、专业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促进林农实现长期增收、森林生态保持良好。鼓励村级依托现有资源通过开发、租赁、入股、经营等多种形式发展集体经济,带动农民增收。‎ ‎2.推进农村土地和林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土地和集体林权财产权属,支持农民从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林权的流转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积极争取土地整理项目,稳步规范推进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鼓励支持农民开展土地复垦和整理,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农民收益。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各项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林权主体,理顺经营关系。‎ ‎(四)健全多元投入机制。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县项目资金支持,广泛吸纳企业和社会资金参与,主动争取在外人员捐资援建。同时,动员受益群众合理出资,形成脱贫奔小康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广泛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通过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项目配套、实物补助等措施,引导农民群众自愿投资投劳,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同时整合现有的各方面农村建设资金,实行统一规划、统筹使用、性质不变、渠道不乱,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群众参与最大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综合效益最大化。‎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坚持推行政务、财务公开,接收社会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坚持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专人管理,专项拨付,增强透明度,并实行年度资金审计和领导经济责任审计,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发挥最大效益。对违规违纪行为,一经查实,依照有关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六)健全考核奖惩机制。将脱贫奔小康工作纳入目标综合考核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建立脱贫奔小康工作考核奖惩制度,对先进村和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完成任务差的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给予严肃处理。对8个 建档立卡贫困社制定统一的普惠政策资金扶持方案和考核方案。建立干部包村包户考核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相结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