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督导督学案例分享三篇
督导督学案例分享三篇 督导督学案例分享三篇 【篇一】 [案例描述] 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优化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全面提究主体--本校教师;三是研究目的--促进本校发展。如何让园本教研更有效?首先需要拟定科学合理基于园本实际的教研计划,帮助教师明确本学期教研的方向与内容,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二是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教研,在每次的教研活动之前主讲人都需要拟定具体的高教育质量,正如世界学前教育机构欧洲理事会在一份文件中提到的那样:“教育研究对教育之真正影响在于它对教师的教育观点和态度的影响”。教师在其中的得益会直接影响教育过程和水平,这种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就已产生。 什么是校本教研?是“在本校中,基于本校,为了本校”的一种教育教学研 究活动。他的三个要素:一是研究对象--本校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二是研教研计划,并向每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布置任务,分发教研提纲,让教师有备而来,带着问题研讨,以提高研讨的效率。 三是立足教师实际,是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基础。衡量校本教研是否有效的指标,应该是教师是否在教研活动中发现和解决了实际的教学问题,是否促进了教师实践行为的改善。通过平时的督查,我发现该学校校本教研实效性不强,具体表现在:一是园本教研主题阶段性、系列性不强;教研形式单一,多为针对一节课的集体备课;三是教研内容不能聚焦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存在以上问题原因为:一学教师队伍年轻,各学科年级组长以及教研主任大都为二十多岁,教学经验不丰富,课程架构、实施能力不高,理论水平有待提升,这直接影响了他们作为领头羊的工作实效;二是自主学习、自主研究能力提升动力不足;三是没有聘请专家定期指导。于是我和学校相关负责人一起商讨,如何培养教研组长使其能胜任教研组长职务,如何根据校本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本教研计划,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将专家请进来带领教师一起做研究,促进全校园本教研的实效性,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案例分析] 参与校本教研,对老师来说,是专业成长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在校本教研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和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课程理论,认真研究学生的特点,在不断的深入这是一个促进个人成长的过程。 2019年4月22日,我们责任督学**实验小学的领导专门召开提升园本教研质量的专题会议,商讨提升园本教研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路径以及具体措施,督促学校根据现状再次深入分析教师专业化成长现状以及校本教研现状,拿出一个具体的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校本教研有效性的实施方案。在此次商讨中,我们明确指出校本教研要有思考,要从课程的角度进行梳理,比如学初我们的园本教研要重温学科领域标准,熟知每一个年级的课程标准是什么?根据标准自己班级孩子达到什么水平,还存在什么问题,为了促进孩子学习与发展,我们本学期要关注培养孩子什么习惯,发展孩子什么能力,大约需要多少课时,教学的具体形式和手段等,另外还可以根据单元设计一个单元样表,将要培养的能力、习惯渗透到每一个主题单元中,每一个单元要有哪些板块组成,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再如每周园本教研主题的确定,要基于学初的调研、师生的现状,聚焦重点开展系列性的主题式教研。若五年级的孩子自主学习能力还欠缺,文本表达色彩的感悟能力还亟待提升,那么教研组人员就要考虑“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本表达色彩的感悟能力”将是这一阶段乃至整个学期要关注、研究的课题,校本教研就要聚焦这两个主题,以这两个主线开展系列的教研活动;在关注学生的同时我们还要关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还需要哪方面的提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如何,课程架构能力如何,教学设计是否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关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了个体差异等等,找到了差距,就找到了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研究主题,接下来的园本教研就基于这一主题开展系列的园本教研。 2019年5月22日,我们督学再次到**镇实验小学,对该学校的校本教研记录进行细致的检查,从记录上看,各学科各年级组已经关注了每周教研有主题,是基于现状、基于问题的教研,并关注了教研的深入性,呈现了系列教研的痕迹。但是我们发现教研活动的实效性还是不强。具体表现在“研”上,教研活动前的研,教研活动中的“研“以及”教研活动后的“研”。教研活动前没有给予参研教师研究的内容,除了主备教师,其他教师的教研活动前无准备;研中教师的发言不够深入;研究后针对研出的结果或策略落实不够。基于这一问题我们再次召开了专题教研会议。参会人员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各学科教研组长。会上反馈了本月校本教研存在的问题,研讨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提出建设性建议:一是用心制定学期校本教研计划,聚焦一两个主题开展持续性、形式多样性教研;二是每周教研活动内容要提前一周下发,要求每位教师针对研究内容先进行自主性研究,且每个人的研究点不同, 确保研究的深度,并撰写研究汇报交流材料;三是周教研活动要人人发言,确保研充分的研讨和交流;四是周研究活动最终形成一致意见,当场布置践行任务,明确到人,落实研究成果,并布置下周研究任务。反馈会上特别强调教研的几个原则:第一,实效性原则:研究的内容、方法应依师生实际情况而定,真正基于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第二,多样性原则:校本教研的形式要多样,可以是集体备课式,可以是教研沙龙式,可以是成果论证式,可以是专家座谈式等等。此次诊断、反馈,参会的每个人心里都有沉甸甸的收获感。 目前,该校各教研组正努力践行此次督学提出的建设性建议。相信,在6月的督学工作中,我们会看到学校在校本教研上取得进步。 [案例反思] 通过本学期系列督导和调研工作,我们责任督学与学校的关系更加密切,我们督学更加关注每一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更加关注学校每一项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对我们督学的付出始终给予着充分的肯定和认可。 此外,从督导工作角度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下一阶段的督学过程中将更加关注与教师、学生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发现教师、学生的成长的需求、兴趣与轨迹,探寻促进教师、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有效路径;多与家长接触,真正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关注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影响,真正让家庭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在督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近两年,**实验小学在提高校本教研质量助推办学质量提升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和力气,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想,在此基础上,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深入思考:如何让校本教研真正成为促进全校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路径,真正以研促提升,以研促发展。 作为责任督学,我们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学校一起研究探讨,找准学校办学理念的生长点,找准学校质量提升的切入点,确定研究的主题以及具体实施的路径,助力学校不断向科研的纵深处、向内涵发展,帮助学校解决课程改革、学校管理中出现的困难与困惑。这将是我们经常性督导所要不懈努力的方向。 【篇二】 【案例描述】 在面临主干道的校园门口,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集中放学时,校门前车水马龙,家长们围聚在校门口,放学路队时常被冲断,一些家长拽着自已的孩子各奔东西,出现了交通拥挤不堪的现象。此种情况一是扰乱了交通秩序,二是对学生出行安全造成隐患。 在《开发区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规程》中,对挂牌督学巡视校园有相应的要求:“查看校园消防重点区域通道是否通畅……观察并查看各楼梯上下通道、报告厅、图书馆、阅览室、各功能教室、食堂餐厅等聚集活动场所有无建立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教师护导制度……观察学校课间是否有值班老师安全巡视,上下学时段是否落实值班领导、值班老师、保安、家长义工护导学生上下学。” 我在责任区内校园巡视时发现了这些问题以后,及时做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学校进行了反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校园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要求学校进行整改。各个学校在接到整改通知书后都非常重视,均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来解决放学时段道路拥堵问题。但收效却各有不同。有些学校收效不大,有些学校却收效明显。例如开发区实验学校。 开发区实验学校领导班子十分重视挂牌责任督学的建议,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采取的办法是:分流与监督。放学时正对着校门的一位值班领导站在中间,各年级放学队接近该领导时,左右两队反向行走,没有穿过马路的放学队。在左右两边二十米距离内,有保安、值班老师排成人墙,防止家长挤入,家长在二十米以外的路边班级定点区接孩子,随接随走。没有家长接的孩子,随值班老师带回校内等待家长来接。由于没有横穿马路的放学路队,对马路交通几乎没有造成影响,更是没有产生堵车现象。 【案例反思】 此事虽然看起来不大,却体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七千多名学生,能在二十分钟左右迅速分流,而且不影响交通,实属不易,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通过这件事我们体会到,对于责任督学的意见与建议,关键在于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视与落实。能够为学校出力,为社会做贡献,也是我们责任督学的责任与骄傲。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改善学校周边环境营造安全,安静的校园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为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应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政府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服务群众的重要体现。 维护学校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环境,给全体教师,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安心的环境,学校干部、教师才能真正静心教学、潜心育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三】 【案例背景】 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王文湛在2019年第十八届全国基础教育学习论坛上谈课堂教学,强调六个方面:教师要吃透教材,将讲台变舞台,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好奇心进行启发式教学,留好家庭作业。是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上好每一堂课,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教师自身价值的体现,是事业心、责任心、师德水平的真实反映,更是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源泉。那么,我们的每个教师是不是按照王老这样说的去做的呢?带着这个课题,我们两位督学来到了挂牌督导第六责任区的一所学校。 【案例描述】 这是一所乡镇中心小学,学生两千余人,教师一百多人。早上七点五十分来到学校,我们首先到教务处查阅了课程表,决定听第一、二节推门课。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我们来到了三(3)班教室坐等上课。第一节是数学课,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了教室。看到我们后先是一惊,这是一位年轻教师姓胡,她执教的是新授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上课五分钟了,她好像还没有从紧张中走出来。第二节推门课我们选择的是四(3)班,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也是新授课。这位老师姓徐,年龄四十多岁,看样子很沉稳很老练。教学过程在这里我就不讲了,通过对两节课课堂教学的评价我们给这两位老师分别打了“良”和“中”的等第(按照责任督学课堂教学评价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师素质、学生参与、教学效果”进行总体评价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60-79分为中。)显然,这两堂课不能算是好课,连陪着我们听课的校长也生气了,连说“怎么能上这样的课!”“我都想替她去上,还老教师呢!”等。 我们不是专职教研员,也不从课堂教学专业的角度去评判这两堂课的好坏,我想从课堂常规上发表我的看法:第二堂语文课教学目标不明确,重难点不突出,教师不管学生是否参与,更不用说体现合作学习、充分交流了!只顾自己表演,好不容易挨完了这节课,学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好像自己受了煎熬一般。第一节课的数学课,年经教师紧张那么几分钟固然可以谅解,但是有时自己对一个概念都讲不明白那又如何解释呢? 课后我们在督学办公室和校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首先我们帮助校长分析了该校为什么在2018-2019年度两个学期综合督导考核和教育教学质量上没有能进入经开区第一方阵的原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向课堂要质量!我们要深刻理解素质教育内涵,知道我们推行的课改实质上就是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使学生全体发展、主动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课堂,好的课堂需要教师灌注心血和与思考。 跟两位教师的课堂听课反馈,我们首先肯定了她们的优点,委婉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做好课前准备、用心教书,用爱传播知识,这样才会有事业心和责任感。两位老师也坦承了自己的不足,没想到会听他们的课,准备的不足,上课随意性大等。我们又查阅了教研组活动记录,跟教研组长进行了交流。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给学校提出以下建议: 1.学校要充分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质量的根本在课堂。 2、该校课堂教学的不足主要原因是教研活动存在环境与氛围的不足;教研功能形式化缺少真正的交流;教研活动目的不明确、主题不具体、内容随意等问题,提出整改。 3、不可忽视课前准备。要求教室提前三分钟进教室,因为课前准备认识不足,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课堂浪费。重要的是对教材的把握、对课的设计,是课前准备的核心工作。 4、重视目标性教学。一堂好课需要清晰合理的教学目标来支撑,采用适当教学方法,达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一个优质的课堂应该是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师生在课堂充分交流,照顾到全体。 5、教师要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上课要有激情,追求课堂的简约,要有自己的课堂文化;鼓励学生多发言,善待发言错误的学生。 6、上课绝不拖堂,每天让课堂改变一点点。 7、一定要布置作业,注重质重量轻。 刘校长召集了全体校干和教研组长,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表示虚心的接受,剖析了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学校层面重视不够,导向不明;教师层面缺乏责任心和学习意识;教研组层面教研氛围不足、学习形式单一、学习内容随意。表示从抓好教研开始,解决教研组建设虚化、弱化的问题,向课堂要质量。我们也表示希望能看到学校课堂教学的变化,也愿意经常参加该校的教研组活动。 【案例反思】 通过督导,给我几点启示: 一是学校教研组建设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着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主要领导一定要关注各科教研活动,请进来走出去,做到“真教研”。 二是每个教师都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多想想“如果我是孩子”和“如果是我的孩子”两句话,要有教育激情、学习热情、师生感情。课堂教学做到:情境导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达标、总结提升,上好每一堂课。 三是责任督学要有服务教育的敬业精神,把学校的发展、家长的呼声、师生的疾苦放在心头,善于从细节中发现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解决或反映,促进学校改进和发展。不能只督不导,或督不到位导不见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