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督导督学案例分享五篇
督导督学案例分享五篇 【篇一】 【案例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教育局一直在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式。自2013年起,在全市所有学校全面推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此项工作是近年来**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要求三年内,教师全员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所有学校达到“教改达标学校”的标准。本次专项督导旨在了解责任区学校开展“学讲方式”工作的实施情况,总结学校课改的有效做法,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并对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案例描述】 根据计划,我们来到一所发展势头良好,课改工作在同类型保持领先的学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课堂观察、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认为召开座谈会是一项较有力的手段。可以获得较为真实、可靠、生动、具体的信息,全面了解学校开展“学讲方式”工作的真实性。我们随机召集了5位教师和5位学生座谈。 我们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教师问题: 1、你喜欢你们的学校吗?喜欢你们的学生吗? 2、你了解“学讲方式”的内涵吗?你认为“学讲方式”好不好?教师对开展此项工作积极性高不高?学校这项工作开展的好不好? 3、学生自主学习你校是如何做的? 4、学校领导重视“学讲方式”这项工作吗?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一个问题提出后,5位教师都流露出喜悦之情,一致说喜欢我们的学校和学生;对第二个问题,教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先回答,好一会这5名教师才回答说:了解,“学讲方式”好,教师积极性高,这项工作开展好。(很明显5位教师说的很勉强);第三个问题,教师齐声回答说是采用导学案,头天教师印好预习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晚上预习做好,(从我们查课了解到,多数老师上课时,学生面前没有导学案,显然教师说的不真实);第四个问题,5位教师齐回答:学校领导重视。但具体措施说不出来。 学生问题: 1、你喜欢你们学校吗?你喜欢你们的任课老师吗? 2、你知道“学讲方式”吗?你们的老师都能用“学讲方式”进行教学吗?,你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吗? 3、你们的老师每天布置课外作业吗?导学案是不是每位教师每天都印发?能按要求完成吗?完不成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学生齐声回答:喜欢;第二个问题提出后,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不愿意回答,当点名让一个学生回答时,那个学生才回答说:“不太了解”。这时,其他四名学生回答:“了解,所有教师上课都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看得出这些学生显然也不是太了解);第三个问题,学生有所顾虑,其中一名学生鼓起勇气说:每天晚上作业都很多,发导学案的老师很少,导学案只是简单的做做应付,完不成,第二天早上到学校再做一做。(这名学生回答时,坐在跟前的同学拽了拽他的衣服)。 在我们看来,这个访谈,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互相牵制,始终处于一种防范状态。也很明显看出,只有个别教师和个别学生说了实情,但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说真话。因为在课堂教学巡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没有采用“学讲方式”教学,还是满堂讲、满堂灌,与教师的回答不一致。 【案例分析】 以上情况在其它几所学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的更明显、更直接。座谈后,我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课改就这么难吗?原因何在?问题是学校?还是教师?还是学生?通过本次督导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为什么我们督导得不到真实的一面?事后我们才以其他渠道了解到其真实原因。一是对“学讲方式”的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个别学校、教师对课改积极性不高;二是即使进行了实施,也只是在形式上做做样子,没有在实质上实施课改;三是督学在督导之前事先通知学校,在督学来校之前会做好自查工作、宣传工作,往往展现在督学面前的不是真实的一面,把问题隐藏起来。 所以我们认为,督学要想真正全面了解学校实况,防止督导活动流于形式,挖掘到隐藏在表面下的真实问题,就必须采取多样的督导形式。采取不同层面的座谈对象,精心设计不同的谈话提纲,谈话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梯度,逐步深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另外,通过本次督导,我们感到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和评价,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和提升质量的要求,更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加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 得更加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由此,也引发对深入推进课堂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深度思考。 基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评价的实施和探索,是一次思想碰撞、抗衡传统、重建理念的过程,也是一个挑战自我、革新自我、全新自我的过程。在探索中,要打破传统的理念,树立“天赋”潜能、自主学习、机会公平、教学民主的理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改变课堂生态,转变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评价,回归教育本质,明确办学思想,优化教师队伍,规范教学行为。 为此,建议一,通过督导检查,学校能真实认识和分析评价自我,在相关部门的助推下,给予更大的上升和发展空间;建议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上下达成共识,组织多层次的现场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和内涵,使教与学的方式真正有大的转变;建议三,务实创新、讲究实效,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把“学讲方式”落实到实处,避免“实击一阵子”,“做表面文案”等现象,要采用多种形式抓好此项工作;建议四,区教体局加强资源和技术指导,细化考核标准,真正让“学讲方式”在每所学校扎实推进。 总之,进一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在不断总结和研究中,切实回归教育的本质,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使学生会学、乐学。 【篇二】 【案例背景】 从教育的角度来讲,我们可以把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我接触到一位班主任,她在工作中常常要花大量的时间思考如何更好地管理班级。她班里有3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能够很好的辅导子女,甚至没有太多的时间来照顾孩子。只是希望孩子在学校有教师管着,不出事就行。看到这样的情况她心中十分着急,并心疼这些可爱的孩子们,所以我们推荐她阅读《班主任》《班主任之友》以及班级管理类图书,并且把我们的教育管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她想方设法地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理解,一方面又不希望被太多的教条所束缚。如何能让学生从“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这一观念的转变,时常盘踞在她的脑海中。 【案例描述】 **是一名四年级的学生,上课经常调皮、扰乱课堂纪律、贪玩不爱学习,是班级中一个定时炸弹,让许多老师头痛不已。但是他在学校篮球队中有着出色的表现。于是,班主任张老师决定拆了这个“定时炸弹”。 张老师在初步了解**的情况后有了两个教育策略:第一,在每一堂课上给**多些展现自我的机会,比如朗诵课文、回答问题、上黑板默写生字词等等,这样既可以让活泼好动的**专注于课堂,又可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刚开始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因为他没有很好的学习习惯,以至于课文朗读不通顺、生字词默写错误率过高。但张老师相信在日积月累中**的学习习惯会慢慢的变好。果然经过不懈的努力,他在学习上有了小小的进步。第二,在自习课上让**担当纪律小班长,由于身上承担着这样的使命,他自觉地“关”上了自己的嘴巴,还能很好的管理班级中的其他学生。这样的表现让张老师很是满意。 逐渐地,张老师以为曾经的那个不安定分子,如今学会了安静。可事实并不是这样,这颗“炸弹”终于在科学课上爆炸了,当着全班同学和张老师的面,科学老师满脸愤怒的抱怨着**的种种不良表现。科学老师走后,同学们以为张老师会大发雷霆,痛斥**。然而 张老师只是像往常一样,继续上课。课后她悄悄地走到**的身边,告诉他中午休息的时候到球场去。 球场是他熟悉的地方,可以更好的卸下防备,敞开心扉。 中午**来到球场,张老师微笑的看着他那张因为常年打球而晒黑的脸,觉得十分可爱。 “**,你为什么打篮球啊?” “爸爸觉得我好动。” “你自己喜欢打篮球吗?” 他满脸诚恳地回答说:“喜欢。” 张老师观察到,每当与**聊篮球的时候,他两只眼睛都是放光的。 “好,我们今天来聊聊篮球。” 这时,**是一种放松而愉悦的心情。 “你的偶像是林书豪?” 他欣喜地笑了。 “那些著名的球星都是很有能力的人,NBA球星林书豪就曾毕业于世界最高学府——哈佛。可想而知,他的课堂表现是多么的出色,他的学业成绩是多么优秀。”张老师故意停顿了一会儿。 **低着头似乎明白了老师的意思。 “想要成为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不仅仅要持之以恒的练习球技,还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球商。学习和打球二者是可以兼顾。我希望你可以安安心心学习,踏踏实实打球。” 他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首先,你上课要认真听讲,专注于学习。其次,作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能做到吗?” 他自信地说:“能!” 后来,积极主动的他带动着班级中其他孩子,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案例反思】 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尽量避免当众批评,多给予鼓励和表扬。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教育他们的同时成为他们的朋友,在他们犯错的时候,及时地引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是强制性的灌输知识。 学生就像娇弱的花儿需要呵护、滋养。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讲究语言艺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要让自己的言行伤害学生幼小的心灵。多用期待的眼光看待学生,就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美好的东西。 利用一切机会充实自我,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素质,成为一名优秀的人名教师。教书的同时育人、工作的同时提升自我价值。作为一名职业初期的教师更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够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 【篇三】 【案例背景】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教育局一直在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方式。自2013年起,在全市所有学校全面推行“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简称“学讲方式”),此项工作是近年来**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要求三年内,教师全员达到“学讲方式”要求的教学标准,所有学校达到“教改达标学校”的标准。本次专项督导旨在了解责任区学校开展“学讲方式”工作的实施情况,总结学校课改的有效做法,形成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并对推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案例描述】 根据计划,我们来到一所发展势头良好,课改工作在同类型保持领先的学校。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课堂观察、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我们认为召开座谈会是一项较有力的手段。可以获得较为真实、可靠、生动、具体的信息,全面了解 学校开展“学讲方式”工作的真实性。我们随机召集了5位教师和5位学生座谈。 我们向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 教师问题: 1、你喜欢你们的学校吗?喜欢你们的学生吗? 2、你了解“学讲方式”的内涵吗?你认为“学讲方式”好不好?教师对开展此项工作积极性高不高?学校这项工作开展的好不好? 3、学生自主学习你校是如何做的? 4、学校领导重视“学讲方式”这项工作吗?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学校采取了哪些措施? 第一个问题提出后,5位教师都流露出喜悦之情,一致说喜欢我们的学校和学生;对第二个问题,教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先回答,好一会这5名教师才回答说:了解,“学讲方式”好,教师积极性高,这项工作开展好。(很明显5位教师说的很勉强);第三个问题,教师齐声回答说是采用导学案,头天教师印好预习提纲发给学生,让学生晚上预习做好,(从我们查课了解到,多数老师上课时,学生面前没有导学案,显然教师说的不真实);第四个问题,5位教师齐回答:学校领导重视。但具体措施说不出来。 学生问题: 1、你喜欢你们学校吗?你喜欢你们的任课老师吗? 2、你知道“学讲方式”吗?你们的老师都能用“学讲方式”进行教学吗?,你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吗? 3、你们的老师每天布置课外作业吗?导学案是不是每位教师每天都印发?能按要求完成吗?完不成怎么办? 第一个问题,学生齐声回答:喜欢;第二个问题提出后,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什么原因都不愿意回答,当点名让一个学生回答时,那个学生才回答说:“不太了解”。这时,其他四名学生回答:“了解,所有教师上课都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我们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看得出这些学生显然也不是太了解);第三个问题,学生有所顾虑,其中一名学生鼓起勇气说:每天晚上作业都很多,发导学案的老师很少,导学案只是简单的做做应付,完不成,第二天早上到学校再做一做。(这名学生回答时,坐在跟前的同学拽了拽他的衣服)。 在我们看来,这个访谈,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互相牵制,始终处于一种防范状态。也很明显看出,只有个别教师和个别学生说了实情,但很多教师和学生没有说真话。因为在课堂教学巡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没有采用“学讲方式”教学,还是满堂讲、满堂灌,与教师的回答不一致。 【案例分析】 以上情况在其它几所学校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有的更明显、更直接。座谈后,我们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课改就这么难吗?原因何在?问题是学校?还是教师?还是学生?通过本次督导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为什么我们督导得不到真实的一面?事后我们才以其他渠道了解到其真实原因。一是对“学讲方式”的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个别学校、教师对课改积极性不高;二是即使进行了实施,也只是在形式上做做样子,没有在实质上实施课改;三是督学在督导之前事先通知学校,在督学来校之前会做好自查工作、宣传工作,往往展现在督学面前的不是真实的一面,把问题隐藏起来。 所以我们认为,督学要想真正全面了解学校实况,防止督导活动流于形式,挖掘到隐藏在表面下的真实问题,就必须采取多样的督导形式。采取不同层面的座谈对象,精心设计不同的谈话提纲,谈话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梯度,逐步深入,是一种较好的形式。 另外,通过本次督导,我们感到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开展和评价,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规范和提升质量的要求,更是为了改善课堂教学生态,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有趣、活泼,使教学活动更加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 得更加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义,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由此,也引发对深入推进课堂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深度思考。 基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与评价的实施和探索,是一次思想碰撞、抗衡传统、重建理念的过程,也是一个挑战自我、革新自我、全新自我的过程。在探索中,要打破传统的理念,树立“天赋”潜能、自主学习、机会公平、教学民主的理念,改变教师教学行为,改变课堂生态,转变教学方式,改变教学评价,回归教育本质,明确办学思想,优化教师队伍,规范教学行为。 为此,建议一,通过督导检查,学校能真实认识和分析评价自我,在相关部门的助推下,给予更大的上升和发展空间;建议二,学校领导高度重视,上下达成共识,组织多层次的现场学习和培训,使广大教师深刻领会“学讲方式”的意义和内涵,使教与学的方式真正有大的转变;建议三,务实创新、讲究实效,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把“学讲方式”落实到实处,避免“实击一阵子”,“做表面文案”等现象,要采用多种形式抓好此项工作;建议四,区教体局加强资源和技术指导,细化考核标准,真正让“学讲方式”在每所学校扎实推进。 总之,进一步探索科学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在不断总结和研究中,切实回归教育的本质,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培养,使学生会学、乐学。 【篇四】 【案例描述】 一次,我按计划对一所小学进行督导。在老师办公室,我翻阅几本语文作业,发现一个班级的作业批改多数只写了日期,没有 “对”或“错”的评定,很多学生作业本不整洁。 查完作业,我听了这个班级的一节语文课。老师上课激情饱满、声音洪亮,但给我的感觉整堂课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形式太过单一,缺少语文课必要的朗读训练,老师讲的多,学生练的少,师生互动不到位。 与校长交流得知:该学校由于多种原因,学生生源骤减,部分学生到城区上学,多数学生想方设法转入了邻近的学校,教师只出不进,在这工作的都是多年的老教师。 【案例分析】 带着疑惑,我又查看了学校其他几位老师的手头工作,发现学校教师的发展存在问题:一是工作方向不明,二是教研氛围不浓,三是管理深度不够。他们只是一味地完成“备课-授课-作业-批改- 辅导”这一流程,工作不用心,所以教学效果不好。我向学校建议制订一个3-5年的教师个人成长发展规划,校干带头。创造机会让他们走出去,开阔视野,通过公开课历炼教师,通过“师徒结对”影响教师,通过常态反思提升教师。建立专项经费,设立个人成长发展规划目标完成奖,每学年考评兑现。 几个月后,我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自觉听课的人多了,相互请教的人多了,错批、漏批的作业现象没有了。我找到了之前听课的老师,再次走进他的课堂,竟被他巧妙的设计、自然的过渡所深深吸引。从那次与我短暂交谈过后,他便暗暗地给自己拟定了成长计划,经常参加一些名师送培、专家讲座等活动,下决心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提高很快。他告诉我,“走出去”机会多了,视野开阔了,思路也清晰了,如今也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教育感悟和体会。 【案例反思】 作为督学,不能长期“蹲”在学校,又如何从小处着眼,关注教师发展呢? 1.加强监督力度,增强督导针对性。农村教师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制约,农村学校信息滞后,地处农村的年轻教师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少,教育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手段僵化,如何全 面了解常态下农村教师成长,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监督和指导职能应当是督学们思考的问题。所以每次督导,我都把教师的成长作为工作关注的重点之一。 2.挖掘联络深度,增强督导合理性。责任督学要深入教师群体之中,充分知晓农村教师的需求,要为创造农村教师成长的良好环境呼吁。及时发现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全面细致地了解学校的办学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意见或建议,帮助学校正确定位,规划愿景,为政府和教育局提供第一手资料。督促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建立农村教师成长的工作机制。通过集体备课、外出培训,名师引领等方式,促进青年教师快速、健康发展,为教师队伍形成战斗力、学校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3.拓展调研宽度,增强督导实效性。责任督学和校长要磨合好,经常沟通,做到了解学校、理解校长。要搭建政府、教育局和学校信息沟通的桥梁,向上反映基层工作动态,将可能出现的常规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向学校传达政府和教育局的要求,修正学校的办学思想,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切实增强督导实效性。 【篇五】 【背景分析】 大黄山实验小学作为开发区的一所新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备先进。作为曾经的中心小学,能否彰显实小的特色、有效辐射优质教育资源等等,备受领导的关注和家长的期待。作为责任督学,对学校的教育工作给予帮助和指导应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们除履行每月一次的经常性督导外,还不定时到校了解情况,及时督查学校的教学问题,予以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以便使学校工作能够有切实的改观。 【案例描述】 开学初期,我和王廷志校长到大黄山实验小学进行了“常规督导”和“专项督导”两项工作。“常规督导”重点对规范办学行为、课堂教学改革、师德师风建设、推进素质教育、校园安全等情况进行督导,通过巡视、约谈师生和校干、听课、检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校情况;“专项督导”主要针对受理的投诉、社会和家长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发现了下面问题:大黄山实小的年轻老师较多,处处充满着青春气息,对待工作的态度谦虚认真,积极性很高,但是对于教材的把握缺少一定的经验性,需要引导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我们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和学校领导的谈话讨论,研究调查,针对问题提出了“由点到面”的措施: 第一,发挥“领头羊”的带头作用。开展“一对一”的师徒结对活动,让年轻老师教有所依,教有所问,把好的经验传承下来,实现从模仿到创新的实践过程。师父们争相给自己的徒弟上不同形式的示范课,一起探讨新形势下的“学讲”课堂,在实践中体会理论。 第二,立足上好每一节课。各个教学组开展人人都上“亮相课”的活动,通过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打磨课堂教学中不成熟的地方;同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老师们也能够学习彼此的优点,少走弯路,查漏补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开展教材培训。我们还找来原教师发展中心的刘晓慧校长,召集全校老师,进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分析培训,在领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各个板块的编写意图前提下,充分利用课本教材给予我们的每一个元素,抓住课文的重难点,分析生字的框架结构,让语文教学更富有扎实性。 第四,汇报教研成果,录好课,把好关,晒好课。逐渐适应学校环境的老师们,抓住每周一的教研活动,相互谦虚学习,相互取长补短。在互帮互助的督导氛围中主动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从不会讲、不敢讲变成了我要讲、我想讲,积极参加教体局以及学校组织的各项业务比赛,不断地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在 学期末的录课活动中,精心设计自己的优秀教案,一遍又一遍的去尝试伙伴们提出的宝贵意见,直到满意为止。我们相信,也许他们现在并不是最好的,但在未来的岁月,他们一定会是最优秀的。 **年6月4日上午,我们在&&副校长的陪同下,巡视了校园环境,交流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做法,肯定了学校秉承黄小文化元素的设想,同时,我们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理论下,对新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行性意见: 首先,要让学生爱上这所学校。而这种爱的基础必须从了解学校开始,比如校徽的意义,校风和校训的内容,以及学校对于他们寄予的无限希望。 其次,要利用学校宽敞的地域资源,放手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的进行,做到予乐于教,真正的推进和实现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望。 另外,要在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中,结合自己的优势,学习别人先有的、成熟的校园文化建设经验,大胆创新,不断实践。 短短一年,经过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校园文化有了全新的突破: 学校大厅、教学楼平台及走廊焕然一新,清新的风格孕育孩子们脱俗的气质,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更是了然于目,不仅深入教师心中,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深入孩子的心中。 陆续开放的绘画室,音乐室,舞蹈室,书法室,将会让大黄山实小的明天更加精彩,让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方方面面得到熏陶,传承、发展、创新的文化氛围一定在这里扬帆起航。 【反思体会】 学校教育工作是人类最有成就感的事业,因为你所付出的一切,都会被别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建校之初,有太多的家长对于学校能否管理好这所被人们寄予了无限期望的新学校提出了质疑。事实是胜于雄辩的,他们满意的笑容中给了学校最真实的答案。在每一次活动中,积极地配合学校工作也是最好的证明。 作为责任督学,我们提倡在日常的学校教学活动中人人都做有心人,根据教育的基本原理,沿着“学讲”的步伐,尽自己所能为学校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解决之道,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以及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方面做出应尽的贡献。这不仅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参与具体工作的责任,真正的急学校所急,想学校所想,在教育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