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3篇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3篇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1 今年93岁的黄旭华是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了祖国的核潜艇事业,由于严格的保密制度,黄旭华曾有长达30年的时光一直在隐姓埋名,没有回过一次老家,他兄弟姐妹们责备他不孝,最终母亲还是从一篇报告文学上间接了解到这个”不孝子”实际上是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幕后英雄。在黄旭华与同事的努力下,1970年12月,中国海军第一艘核潜艇”长征1号”下水,我国也成为了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在《感动中国》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今年82岁的黄大发,是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的老支书。他用了36年的时间只为干成一件事:修水渠。黄大发出生在大山深处的草王坝村,这里常年吃水困难。23岁时,黄大发被推选为村大队长。从他当大队长开始,就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但是,缺钱、缺人、缺技术,加上自然条件艰苦,黄大发带领村民修水 渠的过程一次次遭遇曲折。直到1995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天渠”才终于通水。人们说黄大发的故事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 黄旭华和黄大发两位老人,一位是中国最顶尖的科学家,一位是基层的老党员,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奉献,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两位老人几十年如日,把祖国和人民作为最温暖的初心,最崇高的信仰,用一生的行动践行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他们虽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但他们却用默默的奉献,深刻诠释了有能力、敢担当的好干部、好党员的应有本色,他们是新时期的丰碑。他们敢想敢干,始终不向困难低头,不向命运屈服。他们严守党的纪律,传承党的优良作风,生活简朴,为人低调,作风朴实,充分体现了党员干部严格自律、克己奉公的优良品行。 学习他们的感人事迹,学习他们矢志不移、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学习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愚公精神;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学习他们不忘初心、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党员本色。 我们要以模范为镜,不断检视自己,增强党性修养;要时刻跟党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争朝夕、苦干实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社会,对得起自己,真正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2 此时此刻,我的内心是澎湃的,我的眼眶是湿润的,那些平凡而又伟大的道德模范们的事迹,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 当我观看了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中科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研究员林俊德的感人事迹后,我更加控制不了自己的眼泪了。“我躺下就是病人,我坐着就能工作!”林俊德同志对医生和护士们反复念叨着,“我不能躺下,躺下就再也醒不来了……” 75岁的林俊德同志身患胆管癌,当时已到晚期。就在生命终止的3天前,毅然拒绝手术治疗,强忍剧痛坚持下床工作,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 昏迷不醒的他在苏醒过来后,九次要求搬出无法工作的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目的只有一个,与死神赛跑,“抢救”那些至关重要的资料和数据。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医生和护士们流着泪,把他转到普通病房,并时刻陪同。 病床上的林俊德,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各种管子,他不愿躺着当病人,他要坐起来工作。为了减少干扰,他竟然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 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的林俊德忘我的工作,已经将个人生命安全完全置之度外。人们哪里会知道,此时的监护仪上,林俊德各项生命体征已濒临死亡的边缘…… 连续工作了五小时后,已经昏迷的林俊德被抬回了病床。老人终于累了,他躺下了。他和他的老伴说,我累了。老伴一边抚摸着他的头,一边轻声的在他耳边喃喃:“老林,老林,现在不能睡,你看大家都来看你了,等天黑再睡!”慢慢地,林俊德闭上了双眼,睡着了,而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 站在生命终点,林俊德同志做到的只是一心一意做好工作本职,虽然他走了,但他却用生命之花镌刻着敬业奉献的精神。看到此处时,我已泣不成声,泪水肆无忌惮的横流。他尊重自己的职业,恪尽职守,鞠躬尽瘁。是的,在这个物种横流、人心不古的现代社会,我们是需要道德的这股“正能量”带动感染所有人。 “爱岗敬业”这平时只出现在报告会或者文件上的四个字,今天活生生的展现在我的眼前,这些鲜活的事迹,既触动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温情,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来生活中还有那么多让人感动的人和事。 还记得为保护学生安全,与进入校园行凶的歹徒殊死博斗,不幸以身殉职的湖南新化县“最美乡村校长”——杨建一吗?他以“站出 来”的勇气、以爱生如子的大爱、以爱校如家的担当,任凭鲜血直流也死死揪住歹徒不松手,让生命绽放道德的光芒,树起了时代的精神标杆。正是这种大爱让杨校长做出了超乎寻常的选择,如果没有杨校长的奋不顾身会有多少孩子受到伤害,没有杨校长的奋不顾身,将会有多少家庭彻夜难眠。 这些道德模范没有豪言壮语,却用鲜活的道德行动温暖着人心,标注着道德建设的刻度和走向,带动着更多人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可能在他们心中,会觉得些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但他们却是在用生命书写自己的职责。生活中有那么多应该做的,我们又做了多少?他们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世间的自私与贪婪,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些道德模范身上的光辉,恰恰是最平凡却又是我们现在社会最缺少的正能量。 往往很多人抱怨:我想做的很多,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太少。我想说,坚定我们心中的道德标准,实实在在的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基本道德规范做起。正如那首歌词所唱“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老张小李,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大叔阿姨。好人就在身边,也许是同事邻里,好人就在身边,也许就是自己。” 【事迹材料】道德模范标兵先进事迹材料3 前一段时间,在全国上下掀起了评选道德模范的热潮。社会上树立了一批被人民认可的道德典型。他们就是我们身边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他们平凡得就如身边的你我他。就是这些平凡的人,在他们平凡的人生中,对待自己的工作鞠躬尽瘁,对周围的人甚至陌生的人无私奉献。他们把平凡谱写成了不平凡,从平民英雄上升到我们心中的道德楷模。 每一个道德模范的背后都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故事。在学校的教学生活中,让我对殷雪梅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殷雪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把满腔心血和无私的爱都献给了教育事业。她常说,”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就不是好老师。”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30年,她不仅将教师当作职业,更当作崇高的事业。与她共事多年的老师说:”殷老师爱学生是出了名的。”1999年秋开学第一天,一名智障学生看到殷雪梅走来,捡起砖头就朝她砸去。就是对这样的孩子,殷雪梅也没有放弃。学习跟不上,帮他补课;家境贫寒,就把为儿子买的新衣服送给他,还常带他回家,一住就是几个月。面对飞驰而来的汽车,殷雪梅奋不顾身,将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把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撼人心魄、感天动地的一瞬间,用生命铸就了崇高的师魂。通过学习全国模范教师殷雪梅的 先进事迹,使我心灵又一次得到启迪。学习她热爱学生、辛勤耕耘、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学习她艰苦奋战、无私奉献、见义勇为的高尚品德。 作为普通的教师,作为育人的使者,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更加广泛。教师的师德修养,知识专业水平、道德水准、仪表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启迪感化学生,有着”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道德标准在我们心中应该看得更重。今后我将以道德模范们的先进事迹、高尚思想激励自己,见贤思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民教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