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心得)之怎样把关爱后进生落到实处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班主任(心得)之怎样把关爱后进生落到实处

班主任论文之怎样把关爱后进生落到实处 ‎ ‎  当前,“为了一切学生的健康、快乐和发展”被作为新的教育评价点被“许多”人关注。教育的根本在于“人”,在于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最基本、最响亮、最深入人心的理念。 “为了一切学生”,就是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分高低贵贱,不分学习优差, 不歧视后进生,立足使每个孩子都成才。‎ ‎  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学生常常会被许多较负责任的教育者所冷落、不负责任的教育者所抛弃、师德差的教育者所不齿。这些学生就是那些潜力未被开发、学习成绩或品行暂时落后的学生,常常被人们成为“差生”“后进生”“学困生”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我发现他们当中除少数有智能障碍外,绝大多数都和其他学生一样,智力正常、具有发展的潜力。只不过和同龄人相比,后进生在人格上存在明显差异: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与现实,人际关系不和谐,缺乏自尊和自信,情绪多变并且难以自制,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积极的心态等。调查发现:尽管造成后进生人格不健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还是由于长期或反复遭受挫折和失败、不被关注或关心、不被激励或启发、不被发现和教育造成的。当“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口号提出后,我更加感到教育的魅力应该体现在给每一个学生有一方“拥有梦想、实现梦想”的自由天空——‎ 让多元智能凸现,让多彩个性张扬。所以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落实“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思想的关键在于要以实际行动关爱后进生。‎ ‎  一、做一位有爱心的雕塑家 ‎  有一则寓言讲的是一个农夫伐倒一棵大树,用笔直的树干盖了一座小木屋。他打量了一番,心想:把这剩下的树根劈成柴,要费多少功夫哇!于是就将它扔在了野外,一位雕塑家无意中发现了这个树根,如获至宝,他小心地把根带回家,精心雕刻,终于制成了一件精妙绝伦的根雕艺术品。短小的故事引人深思:农夫厌弃它、瞧不起它,树根就只能是一件废品;而雕塑家喜爱它、关心它、发掘它的潜力,它又变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东西了。我们的育人工作不正如此吗?古人说的好“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雕塑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 ‎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应该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  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家的生活状况极糟,父母离异、生活拮据,导致他失去家庭温暖,在其他同学面前常感愧不如人,再加上自理能力也很差,就越发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多次与他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鼓励他。我又与瞧不起他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有我们的关心才能真正帮助他。渐渐地,他变成了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来,无非是为了维护他那自卑和幼小的心灵。明白了这一点,我对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只在乎他是否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努力地改变自己,不断的进步,生活、学习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心态。‎ ‎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如果教师在一个被认为难管的学生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用难听的话打击他,本身就是一种不称职,更何况学生们其实不像有的老师认定的那样笨。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从心底里爱护学生的意识。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  二、       做一位善发现的“伯乐”‎ ‎  “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 ‎。调查发现多数后进生最初由于课程变难而学习赶不上时,开始还想努力,但最后就放弃了,成为课堂的“客人”。为什么呢?因为冷落、否定的评价、失败的体验太多了,没有人看到他们的努力,更没有人肯定他们的进步,这严重地挫伤了他们的尊严,一点点的磨灭了他们的进取心。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从欣赏后进生身上的“亮色”开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老师时刻在关注着他,他的努力,他的付出,老师都能看见;每付出一份,便会有一份收获,让他们重新拥有心理上的满足,拥有进取的信心,更多地付出和投入,从而有更多的进步。‎ ‎  三、       做一位善激励的朋友 ‎  生活中,我们任何人希望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赞美。后进生的也有做人的尊严,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赞美。所以,当班主任的我们作为他们的贴心人,应该创设特殊的情景和氛围,让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我常会以“我是集体花丛的一朵花”、“我想开得最艳丽”“夸夸我的好同学”“他又有进步了”为主题召开班队会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两次,我让孩子讲述自己对现在、将来的设想,让孩子们发现别人的长处,了解自己的长处,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使后进生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尊重、激励、赞扬中拥有自信,增强自信,不断争取更大的进步。‎ ‎  四、       做一位能示范的榜样 ‎  人格示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师德榜样具有无穷的力量。如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高尚师德,一辈子也忘不了,时时激励着鲁迅先生去英勇战斗。陶行知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教师要将自己的师德水准不断提高,要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成为一位能示范的榜样——在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自尊、自立、自励、自强,老师首先做到;让孩子树立自信,老师对孩子首先充满自信;让孩子不怕困难,老师首先克难攻关;让孩子热爱生活、积极上进,老师首先乐观上进、拼搏进取……特别对于后进生,老师的关爱充满真诚,既能让后进生尊重、崇敬老师,并表现为对老师的情感依赖,从而乐于接受老师的引导,真正“亲其师,信其道”。‎ ‎  五、       做一个宽容的师长 ‎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敢想、善想;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学生有发表见解、提问的自由;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学生的双手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解放孩子的双眼,使学生学会观察;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大社会,以扩大眼界,从鸟笼的学校中解放出来;解放学生的时间,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殊能力。“这是叶老先生六十年代时就已经提出的教育思想,很长时间以来,我们无法领会和很好地落实。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特别是对待后进生方面,很多人最缺乏的就是”教育的宽容“‎ ‎:很少站在孩子心理实际上去考虑方法是否得当,缺乏必须的耐心、和蔼的面容、平和的心态,常常恨铁不成钢。平时尚且如此,批评孩子时的脾气很大,面目必定更加让孩子受到惊吓,使得教育总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结果。细细想想,有多少教育是残暴的,失败是必然的,是孩童时代的自己都无法承受的。所以我在自己的教育日记中立誓:别总板着脸,别总大嗓门,别总对孩子说”你们不准……“、”你们必须……“、”叫你的家长“ ”你怎么总这样!“ ……多对孩子说”没关系,下次注意改正就是了。“”老师小时侯也犯过这样的错误,我是这样想的……“”要相信自己!“ ……让学生觉得你是师长——既是一位知识丰富、令人尊敬、宽容的老师,又是一位教子有方、关爱孩子的家长,而不是孩子们害怕的老师,更不是溺爱孩子的家长。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不再压抑,不再担心,从心底里得到解放,绽放孩子的天性。‎ ‎  有人说当教师是一种职业,而教育孩子是一生的事业。我觉得既然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我们教育人就争取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和本能,我们教育人就应该顺应人的天性,激扬生命自身去发展自己。教师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学生全面发展)。我们要真正地关心每一个学生,特别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特别是要允许一部分学生学习落后,学校里没有歧视学习落后学生的氛围),关心他们的心灵,使他们在学校里获得快乐,到社会上获得幸福。‎ ‎  ”不让一个孩子落后“这句美国总统的话时常回荡在我耳旁。是啊,小学阶段正是接受能力强、极富模仿力和可塑性,也是学生个性人格、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同时又是感情最脆弱的时候,我们应抓住这一重要契机,用特殊的关爱育好每一棵健康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