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心得)之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小学语文感恩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小学参赛语文(心得)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心得)之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小学语文感恩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小学参赛语文(心得)

语文论文之知恩、感恩、报恩、施恩——小学语文感恩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 小学参赛语文论文 ‎ ‎  浙江省永康市实验学校 倪静川 ‎  【摘要】 感恩,是人类最需要的精神品质,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友好、和谐发展的基础所在。感恩意识不是天生的,感恩意识的培养需要教育的点拨。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充分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感恩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恩、知恩、报恩和施恩,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责任和义务。‎ ‎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感恩资源  知恩 报恩  施恩 ‎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现在,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着被丢弃的严重局面。近几年发生的“徐力事件”、“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马家爵事件”、“学生弑师”等恶性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场社会性的道德危机:青少年儿童感恩意识的严重缺失。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我们的“感恩”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在学校教育中,感恩教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感恩意识的培养是其中一条重要的途径。‎ ‎  一、文以载道:准确把握语文教材中的感恩之“文”‎ ‎  在学科教育中,语文学科与德育的结合点是最多的。正所谓 ‎“文以载道”。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向孩子展现了一个个真、善、美的世界,里面就潜藏着丰富的感恩素材。‎ ‎  (一)感念父母之恩。‎ ‎  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在小学教科书中,编者从多角度来表达父母之恩的伟大。如《春蚕》这篇回忆性的记叙文,作者叙述了解放前他家养蚕的情况,通过三次亲眼所见特写镜头的描写,有力地烘托了母亲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精神,真实感人,耐人寻味。又如《秋天的怀念》中给残疾儿子重燃生活信心的病重的母亲,默默地忍受作者双腿瘫痪以后暴怒无常的脾气;再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记叙了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坚持不懈地挖掘了38个多小时后,成功救出14个小孩的故事,歌颂了伟大、无私的父爱。‎ ‎  (二)感念老师之恩。‎ ‎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感念师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以师恩为主题的课文也不少。如《一株紫丁香》,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讲的是叶圣陶一丝不苟地为中学时代的肖复兴修改作文,文中表现了师长对青少年一代的热情关怀;《我最好的老师》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描写了“我”对老师的感激和赞扬。‎ ‎  (三)感念社会之恩。‎ ‎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爱老师、爱父母,还要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民,培养学生博大的心胸和宽广的襟怀。如从《她是我的朋友》等课文感受朋友之恩,从《掌声》等课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从《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等课文感受陌生人的生命再造之恩。‎ ‎  (四)感念祖国之恩。‎ ‎  小学语文课文中还有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如《一面五星红旗》主要讲了一位旅居海外的中国留学生,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拒绝了救命的面包,面包店的老板为之感动而帮助他的事;《梅花魂》讲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对梅花的喜爱,反映了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国心;《难忘的一课》讲的是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作者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见到一位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礼堂里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表达了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能让学生感知英烈的祖国心、民族义;《詹天佑》等课文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才是祖国的优秀儿女。‎ ‎ ‎ 知恩、感恩、报恩、施恩.doc ‎ ‎ ‎ ‎ ‎ ‎ ‎ c3a949532e342d9f8c908adfcebbdccb.doc (41.50 KB)‎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