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施工工艺标准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主体施工工艺标准化

前 言 按照公司项目标准化管理和公司追求极致的精神要求,为进一步推进项目施 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公司组织质量、技术管理人员编制了公司《建筑工程施工工 艺质量标准化指导手册》(试行)。 本《手册》以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工艺标准、质量标准为依据,从土建施工 管理部分入手,内容包括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装饰与装修和屋面工程四个分 部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手册》重点选录了司属项目施工生产中常见的施 工工艺,如:钻孔灌注桩、防水工程、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施工工 艺。《手册》对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的工艺流程管理、质量控制标准、职责分工、 文件记录管理和质量通病预控等进行了规定和说明,是一本对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执行施工工艺流程常态化、工序质量控制规范化、职责分工明确化、文件记录具 体化的指导文件。 公司各单位、项目在进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时,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对 《手册》中未选编的施工工艺按照总公司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及国家相关规范要 求执行。在《手册》应用过程中项目要坚持高起点、严要求、认真落实,努力打 造全国施工质量标准化工地、样板工地。 主体结构部分目录 1.模板工程 01柱模板 02剪力墙模板 03梁模板 04楼(板)面模板 05模板拆除 2.钢筋工程 3.混凝土工程 01柱钢筋绑扎 02剪力墙钢筋绑扎 03梁钢筋绑扎 04楼(板)面钢筋绑扎 05楼梯钢筋绑扎 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主控标准 • (1)本分项工程只针对木散装模板类。 • (2)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 • 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 • 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 • 及施工荷载。 • (3)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模板工程进行验收。模板安装和浇筑混 • 凝土时,应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和维护。发生异常情况时,应按 • 施工技术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 (4)模板及其支架拆除的顺序及安全措施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 钢筋主控标准 •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 1)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 •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 (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为力 • 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一、二级 • 抗震等级,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 • 项检验。 • (4)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级、HRB400级及RRB400级冷拉率不 • 宜大于1%。 • (5)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 混凝土主控标准 • (1)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 • 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 • 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 (2)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 等和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 •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 (3)现浇结构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严重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 • (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重新检查验收。 模板工程 01 柱模板 1、施工工艺流程 模板工程 01 柱模板 1、施工工艺流程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施工准备工作 - 1.1 模板施工方案及配模计划齐全,并 进行交底;模板按照放样尺寸制作; 1.2 使用材料必须满足方案及规范要求, 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并清理 干净; 1.3 使用机具准备到位。 方案、交底记录合格 证及检查记录施工记 录 2 弹柱边线及控 制线 2.1按图纸要求在每根柱子周边放线画出 轴线、柱子边线及控制线; 2.2柱轴线部位采用红色边长50mm的“△” 标记,标记轴线二字; 2.3柱边线采用墨线沿设计柱边位置弹注; 2.4柱边线向外偏移500mm处用墨线平行 于柱边线弹柱控制线。 测量放线记录 3 剔凿混凝土表面浮 浆 3.1柱根凿毛,首先剔除柱边线范围内的砼浮 浆,直至露出均匀的石子; 3.2凿毛深度不小于5mm,应将剔凿点间距控 制在20~30mm以内,凿毛应覆盖柱边线内全 部范围; 3.3剔除的浮浆残渣及时清理,并用水冲洗干 净。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4 焊接模板下口限位 钢筋 4.1按放出的柱边线焊接B20内截面控制筋, 每个方向两根。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安装柱模板 5.1按放线位置先订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 5.2柱子两垂直向加斜拉顶撑; 5.3柱根部封堵到位,采用砂浆或海绵条等形 式; 5.4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控制在2mm以内, 柱子截面内部尺寸控制在+4、-5mm以内。 施工记录 6 安装柱箍 6.1柱箍材料选择应根据模板施工方案进行确 定; 6.2柱箍间距应符合方案设计要求、并订牢固; 6.3柱箍安装应保证其水平,对拉螺栓直径应 通过计算确定,螺杆扭矩值符合方案要求。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7 校正垂直度、柱模 板验收 7.1模板拼缝严密,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控 制在2mm以内; 7.2层高≤5m时垂直度偏差控制在6mm以内, 层高>5m时,垂直度控制在8mm以内; 7.3模板柱箍和对拉螺杆符合设计要求; 7.4柱根部封堵符合要求; 模板安装检验批质量 验收记录 3、预控措施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偏位 (1)轴线测放产生误差,或未进行轴线复核; (2)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 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 误差; (3)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 造成轴线偏位。 (1)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 后才能支模。 (2)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 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3)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 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 烂根 柱根部模板下口未处理,接缝不严 模板下口缝隙用海绵条塞严,切忌将其深入墙体位置,外围 敷设砂浆。 3 爆模、涨模、漏 浆 (1)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 图安装组合。 (2)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 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3)柱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未整修 好就使用。 (4)模板上有混凝土残渣,未很好清理,或 拆模时间过早。 (1)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2)成排柱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 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时,相互 间应用剪刀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 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3)调节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上的花蓝螺栓,校正模板的垂 直度; (4)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 加对拉螺栓,防止爆模、涨模。 (5)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 定; 4 混凝土不密实或 蜂窝麻面 5 柱身扭曲,梁柱 接头处偏差大 模板工程 02 剪力墙模板 1、施工工艺流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弹剪力墙边线 及控制线 1.1按图纸要求在每道剪力墙周边放线画 出轴线、剪力墙边线及控制线; 1.2剪力墙轴线部位采用红色边长50mm的 “△”标记,标记轴线二字; 1.3剪力墙边线采用墨线沿设计墙边位置 弹注; 1.4剪力墙边线向外偏移500mm处用墨线 平行于墙边线弹注控制线。 测量放线 记录 2 剔凿混凝土表 面浮浆 2.1剪力墙根部凿毛,首先剔除墙边线范 围内的砼浮浆,直至露出均匀的石子; 2.2凿毛深度不小于5mm,凿毛应将剔凿 点间距控制在20~30mm以内,凿毛应覆盖 墙边线内全部范围; 2.3剔除的浮浆残渣及时清理,并用水冲 洗干净。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支设门洞模板 3.1按设计图纸位置线及尺寸线安装门窗 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 预埋件与木砖等。 施工记录 4 支设一侧模板 4.1模板尺寸及排布应符合方案要求,安 装过程中插入穿墙螺栓; 4.2模板安装前,根据墙边线在底部焊接 好限位钢筋等其他限位措施; 4.3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控制在2mm以 内;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安装穿墙 对拉螺杆 5.1对拉螺杆的长度、间距符合模板施工 方案及计算要求; 5.2若对拉螺杆有止水要求时,应符合方 案设计规定。 施工记录 6 支设另一侧 模板 6.1清扫墙内杂物,墙根部用水冲洗干净; 6.2安装另外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 使模板垂直后,拧紧穿墙螺栓,并加设 固定斜撑,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控制 在2mm以内; 6.3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 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 6.4墙模板立缝、角缝宜设于木方和胶合 板所形成的企口位置, 以防漏浆和错 台。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7 剪力墙 模板加固 7.1侧模加固时,背楞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7.2木方宜做竖肋,钢管作横肋; 7.3剪力墙模板两侧需用满堂架加固,加 固需符合方案要求; 7.4拧紧对拉螺杆,并根据混凝土侧压力 情况加设双螺帽; 7.5模板根据封堵到位; 7.6外墙模板外侧向下降50cm,并与下层 混凝土预留螺杆连接成为整体; 7.7模板内需加内撑,保证在加固过程中 截面尺寸。 施工记录 8 模板垂直度 调整 8.1层高≤5m时,垂直度≤6mm,层高> 5m时,垂直度≤8mm; 8.2根据模板控制线,复查墙模板偏位情 况。 检验批质量 验收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9 剪力墙模板 验收 9.1剪力墙模板截面尺寸符合+4,-5mm偏 差范围要求; 9.2层高≤5m时,垂直度≤6mm,层高< 5m时,垂直度≤8mm; 9.3模板内内撑符合要求; 9.4模板根部封堵到位。 模板安装检验批 质量检查记录 3、预控措施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偏位 (1)轴线测放产生误差,或未进行轴线复核; (2)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 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 误差; (3)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 造成轴线偏位。 (1)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 后才能支模。 (2)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 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3)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 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2 烂根 柱根部模板下口未处理,接缝不严 模板下口缝隙用海绵条塞严,切忌将其深入墙体位置,外围 敷设砂浆。 3 爆模、涨模、漏 浆 (1)测放轴线不认真,梁柱接头处未按大样 图安装组合。 (2)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 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3)柱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未整修 好就使用。 (4)模板上有混凝土残渣,未很好清理,或 拆模时间过早。 (1)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2)成排柱模支撑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 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模。柱距不大时,相互 间应用剪刀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 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3)调节柱模每边的拉杆或顶杆上的花蓝螺栓,校正模板的垂 直度; (4)柱模外面每隔500~800m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必要时增 加对拉螺栓,防止爆模、涨模。 (5)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 定; 4 混凝土不密实或 蜂窝麻面 5 柱身扭曲,梁柱 接头处偏差大 模板工程 03 梁模板 1、施工工艺流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施工准备工作 (弹轴线及定 位线) - 1.1模板施工方案及配模计划齐全,并进 行交底;模板按照放样尺寸制作; 1.2使用材料必须满足方案及规范要求, 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并清理 干净; 1.3使用机具准备到位。 1.4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及水平线, 轴线允许偏差5mm,梁尺寸线允许偏差 +4mm、-5mm。 方案、交底记录 合格证及检查记 录、施工记录 测量放线记录 2 梁板满堂架 搭设 2.1架体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 2.2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对基 土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 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 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撑下沉。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安装梁底模 3.1根据图纸计算出梁底小横杆标高,并 固定牢固; 3.2梁底模安装前先钉柱头模板,底模安 装时需拉线找平,梁跨度≥4m时,应按 设计起拱,主次梁相交时,先主梁起拱 再次梁起拱; 3.3模板支设完成后,应对梁底模板标高 进行复核。 施工记录 4 安装梁侧模 4.1梁侧模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厚 度确定; 4.2支模应遵循边模包底模的原则; 4.3梁侧模板须拉线安装。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侧模加固 5.1梁高超过750mm时,梁侧模宜加穿梁 螺栓加固; 5.2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 直后将梁侧钉牢; 施工记录 6 梁模板验收 - 6.1梁侧模板应垂直,梁内截面尺寸偏差 应控制在+4,-5mm内; 6.2梁模板加固方式符合模板施工方案。 模板安装检验批 质量验收记录 3、预控措施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偏位 轴线测放产生误差,或未进行轴线复核; 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 才能支模。 2 梁截面不 平直、下挠 (1) 梁底钢管支撑未按照方案进行搭设或 少搭; (2) 模板平整度偏差过大,残渣未清除干 净; (3) 梁底模未按设计要求或规范规定起拱, 未根据水平线控制模板标高; (4) 侧模承载能力及刚度不够。 (1)梁底支撑应严格按照技术方案要求间距进行搭设,保证在 混凝土自重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 (2)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拼缝应符合规范规 定; (3)梁底模应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梁底模设完成后,应对 标高进行复核; (4)若梁高超过600mm,梁侧模应加钢管围檩;若梁高超过 750mm,应在梁中加对穿螺栓,与钢管围檩配合,加强梁侧 模刚度及强度。3 梁截面不 平直、下挠 模板工程 04 楼(板)面模板 1、施工工艺流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施工准备工作 - 1.1模板施工方案及配模计划齐全,并进 行交底;模板按照放样尺寸制作; 1.2使用材料必须满足方案及规范要求, 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并清理 干净,钢管、扣件等符合方案要求; 1.3使用机具准备到位。 方案、交底记录 合格证及检查记 录、施工记录 2 梁板满堂架 搭设 2.1架体搭设应符合规范要求,所有立杆 底部均应设置垫脚板。 2.2支柱间距需根据楼板混凝土重量级施 工荷载的大小确定; 2.3支柱应垂直,各层支柱间拉杆及剪刀 撑应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架设龙骨 3.1根据模板施工方案排设支柱与龙骨; 3.2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 架设小龙骨; 3.3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面要平 整。 施工记录 4 安装楼面 (板)模板 4.1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4.2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 通线钉固; 4.3楼面(板)模板应按照规定起拱; 4.4相邻两模板表面高低差控制在2mm以 内。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楼面(板)模 板验收 6.1应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 6.2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6.3模板支架及梁加固应全数检查,并符 合方案设计要求; 6.4每块板按照500mm标高带对角线检查 模板面标高及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 模板安装检验批 质量验收记录表 3、预控措施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偏位 轴线测放产生误差,或未进行轴线复核; 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 才能支模。 2 板中部下挠 (1)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 供足够的强度及刚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 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度过大; (2) 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 超过允许偏差。 (1)楼板模板下的龙骨木方应由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 够的强度和刚度; (2) 模板支承面要平整,应按规定要求起拱。 3 板底混凝土面 不平 模板工程 05模板拆除 1、施工工艺流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施工准备工作 (混凝土养护) 1.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 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 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小 于7昼夜。 混凝土同条件 养护记录 2 混凝土强度检 测(检测试块 强度) 2.1将相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送检,检 测其抗压强度; 2.2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拆模部位规范要求 后,填写模板拆除申请表,由项目技术 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实施; 2.3拆模时间应按结构特点和混凝土所达 到的强度来确定。 模板拆除申请单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拆除不承重模 板(拆除侧向 支撑) 3.1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遵循先支 后拆,后支先拆;先拆不承重的模板, 后拆承重部分的模板;自上而下,先拆 侧向支撑,后拆竖向支撑等原则; 梁模加设拉杆螺杆时,应先拆掉拉杆和背 楞之后,再拆除侧模和底模; 3.2模板工程作业组织,应遵循支模与拆 模统一由一个作业班组进行作业;模板 的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 围栏,下部不得有其它工种作业,并应 设专人负责监护。拆下的模板、零配件 严禁抛掷; 3.3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它后拆 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 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或拉倒; 3.4拆除的模板与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 时清运。 施工记录 模板拆除检验批质量 验收记录 4 拆除承重模 板(拆除竖 向支撑) 3、预控措施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拆模过早 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够或未达到一定强度就 进行拆模 在模板拆除前,应将相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块送检,检测其 抗压强度;试块抗压强度达到拆模部位规范要求强度后,填 写模板拆除申请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实施。 钢筋工程 01柱钢筋 1、施工工艺流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施工准备阶段 1.1按图纸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交底, 对钢筋绑扎安装顺序予以明确规定: 1.2材料准备:成型钢筋、钢丝、垫块等到 位; 1.3主要机具准备到位。 方案、交底记录 合格证、复检报告施 工记录 2 修理柱钢筋 2.1下层伸出的柱纵向筋或插筋上的混凝土、 油渍、锈斑和其他污物应清理干净; 2.2复核柱主筋定位情况,确保柱主筋保护 层厚度满足设计要求,主筋均匀排布;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套柱箍筋 3.1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 3.2按照箍筋定位线套箍筋,箍筋弯钩叠合 处沿柱四角错开摆放; 3.3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 3.4箍筋的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 不小于10d; 3.5柱主筋间距定位准确。 施工记录 4 安装竖向受力筋 4.1柱竖向钢筋连接方式一般为机械、焊接 连接和绑扎连接; 4.2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 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d倍(d为纵向受力钢筋 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4.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 接接头宜相互错开,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 1.3L; 4.4接头宜避开柱端箍筋加密区; 4.5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符合规程要求。 施工记录 见证取样记录 复检报告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画箍筋间距线 (或立皮数杆) 5.1在柱对角纵向钢筋上划箍筋定位线,且 柱第一道箍筋的位置离板面50mm;箍筋间 距控制线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5.2柱底部箍筋的加密高度不应小于柱的长 边尺寸和所在楼层楼层柱净高度的1/6,且不 应小于500mm; 5.3柱顶部箍筋的加密高度不应小于“柱底 部箍筋加密区高度+柱顶部截面最大的梁的截 面高度”。 施工记录 6 箍筋绑扎 6.1箍筋一般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 6.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 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 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6.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 置,并绑扎牢固; 6.4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 筋外面; 6.5柱筋保护层厚度:垫块(水泥垫块、塑 料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为 1000mm。 施工记录 见证取样记录 复检报告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7 柱钢筋验收 7.1钢筋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7.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7.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 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 工规范的规定; 7.4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 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验收的专门规 定; 7.5 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到位。 钢筋加工、安装检验 批质量验收记录、隐 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同一连接区段 接头过多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 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接头设置均应按受拉区的规定办理;如果在钢筋安装过 程中安装人员与配料人员对受拉或受压区理解不同(表现 在取料时,某分号有多有少),则应讨论解决或征询设计 人员意见。 2 露筋 (1)保护层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 (2)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 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 大,局部抵触模板; (1)垫块垫得适量可靠; (2)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 挤牢垫块。 3 钢筋遗漏 (1)施工管理不当,没有深入熟悉图纸 内容和研究各号钢筋安装顺序; (2)钢筋设计需变径,但现场遗漏反插 钢筋。 (1)在熟悉图纸的基础上,仔细研究各型号钢筋绑扎安装 顺序和步骤; (2)在混凝土浇筑前,应仔细核对下层柱钢筋设计是否需 要变径,若需要要反插相应规格钢筋。 4 箍筋弯钩形式 不对 (1)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应用范围; (2)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 乱。 熟悉半圆(180°)弯钩、直(90°)弯钩、斜(135°)弯钩的 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 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要注意图 纸上标注和说明。 3、预控措施 02剪力墙钢筋绑扎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工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修理预留钢筋 1.1下层伸出的墙纵向筋或插筋上的混凝土、 油渍、锈斑和其他污物应清理干净; 施工记录 2 立2-4根纵向钢筋, 画水平间距,绑定 位横向钢筋 2.1先立2~4根纵向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 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定位水平筋, 并在横筋上划好纵筋分档标志; 2.2如剪力墙中有暗梁、暗柱时,应先绑暗 梁、暗柱再绑周围横筋。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画箍筋间距线 (或立皮数杆) 3.1主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长度符合要求, 且须绑扎3个点,绑扎接头相互错开; 3.2第一道竖向钢筋与暗柱间的距离宜为竖 向钢筋间距的一半,第一道水平筋应距离混凝 土板面50mm; 3.3横向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连 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及洞口周围加固钢筋等, 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3.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 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 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横向分 布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la为钢筋锚 固长度); 3.5全部钢筋的相交点都要扎牢,绑扎时相 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 变形。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4 绑扎拉筋或支撑 筋 4.1严格按照要求设置梯子筋,梯子筋竖向 钢筋直径宜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型号,在原 位替代墙体钢筋,间距1500mm左右,水平 钢筋直径同墙体水平筋,长度为墙体厚度- 2mm,端部打磨,钢筋伸出两边部分及端部 刷防锈漆; 4.2拉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 小于10d。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记录 5 剪力墙钢筋验收 5.1钢筋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5.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5.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的规定; 5.4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到位。 钢筋加工、安装检 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质量验收 记录 3、预控措施 序 号 质量预控项 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钢筋保护层 厚度不足 (1)未按照要求设置垫块或垫块数量不足; (2)未按照要求设置梯子筋,纵向钢筋无 有效定位措施; (1)按照要求设置塑料垫块或混凝土垫块,若使用混 凝土垫块,垫块制作时需埋入扎丝以便于绑扎固定, 垫块绑扎时扎丝丝头需朝向构件内部,避免生成锈 点; (2)严格按照要求设置梯子筋。 2 剪力墙水平 钢筋端部锚 固长度不足 水平钢筋施工时未考虑墙内边缘约束构件 等; (1)钢筋下料时需考虑到不同情况下锚固长度的要求, 避免下料长度不足; (2) 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侧的 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 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后截断, 其水平弯折长度不宜小于15d; 3 拉钩布置有 误 或数量不足 (1)剪力墙拉钩歪斜,导致墙体内外侧钢 筋间距变小; (2)未按照要求布置拉钩,尤其是梅花形 拉钩的布置; (1)拉钩绑扎时需注意使拉钩垂直于墙体,拉钩两端 固定在钢筋网交点位置,避免拉钩歪斜,减小墙体 的有效面积; (2)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拉钩数量和位置,尤其 是梅花形布置,需明确拉钩的布置方法,并注意其 与矩形布置的区别; 03梁墙钢筋绑扎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工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画钢筋线 1.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间距在梁侧模板上 划箍筋定位线,箍筋间距控制线偏差控制在 20mm以内; 1.2梁端部第一个箍筋应距离柱节点边缘 50mm处; 1.3梁端部箍筋的加密长度及箍筋间距均应 满足设计要求。 施工记录 2 在主次梁模板上口 铺设横杆数根 2.1横杆间距控制在1.5m以内; 2.2 横杆一般采用ф48mm钢管。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在横杆上放箍筋 3.1按照箍筋定位线放箍筋,箍筋封闭口摆 放在梁顶两侧边,左右间隔摆放。 施工记录 4 穿主梁、次梁下层 纵筋 4.1钢筋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22mm时, 可采用绑扎接头,当≥22mm时,宜采用焊接 接头。 4.2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搭接 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10d; 4.3下部纵筋伸入中间节点的锚固长度及伸 过中心线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在端部节 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4.4接头应互相错开,受拉区搭接接头任一 区域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 筋总截面面积不得大于50%。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穿主次、梁梁上 层钢筋及腰筋 5.1框架梁上部纵筋应贯穿中间节点; 5.2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 设计要求; 5.3接头形式及接头要求符合要求。 施工记录 6 按箍筋间距绑扎 6.1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 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 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6.2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梁水平筋交错布 置,并绑扎牢固; 6.3箍筋的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 度不小于10d,如做成封闭箍,单面焊缝长度 5d; 6.4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采用套扣法。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7 抽出横杆 落骨架与模板内 7.1抽横杆之前,确保垫块位置及间距满足 要求; 7.2箍筋与主筋应相互垂直; 7.3两侧保护层均匀,且符合保护层厚度要 求。 施工记录 8 梁钢筋验收 8.1钢筋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8.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8.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的规定; 8.4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到位。 钢筋加工、安装检 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质量验收 记录 3、预控措施 序 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同一连接区段 接头过多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 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接头位置应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2 露筋 (1)保护层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 (2)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 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 局部抵触模板; (1)垫块垫得适量可靠; (2)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 挤牢垫块; 3 箍筋弯钩形式 不对 (1)忽视规范规定的弯钩形式应用范围; (2)配料任务多,各种弯钩形式取样混 乱。 熟悉半圆(180°)弯钩、直(90°)弯钩、斜(135°)弯钩的 应用范围和相关规定,特别是对于斜弯钩,是用于有抗 震要求和受扭的结构,在钢筋加工的配料过程要注意图 纸上标注和说明。 4 梁箍筋被压弯 梁的高度较大,但图纸上未设纵向构造 钢筋和拉筋。 (1)当梁的截面高度超过700mm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 每隔300~400mm应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 构造钢筋; (2)纵向构造钢筋用拉筋联系,拉筋直径一般与箍筋相同, 每隔3—5个箍筋放置一个拉筋。 5 梁底筋和腰筋 未绑扎、底筋 未分层 梁箍筋与主筋 不垂直 梁钢筋在模板外绑扎或模板内绑扎选择 不正确; 选择正确合理绑扎方法,若梁截面高度超过一定高度, 宜选择模内钢筋绑扎方法,梁侧模后封闭。 04楼(板)墙钢筋绑扎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工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清理模板 1.1将模板上的混凝土、油渍、木屑及其 他杂物清理干净。 施工记录 2 弹板筋排列线 2.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的间距在板模上画 出主筋及分布筋排列线,排列线偏差控制在 10mm以内; 2.2画线时,一般情况下,距离梁构件外 边缘间距为板筋间距的一半。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绑板下层钢筋 3.1在模板上按照间距1.5m垫好垫块,垫块 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3.2根据已画好的排列线,在模板先摆放主 筋,再摆放分布筋; 3.3绑扎板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 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 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 3.4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 筋。 3.5底筋绑扎过程中,预埋件、电线管、预 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并且不得切断或移动 钢筋。 施工记录 4 设置钢筋支撑或马 凳 4.1面筋及底筋之间应按照设计间距放置钢 筋支撑或马凳筋,并与板筋绑扎牢靠。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绑板上层钢筋 5.1面层钢筋纵横向的先后顺序应符合设计 要求; 5.2上层钢筋间距同底层钢筋间距; 5.3负弯矩钢筋每个交点均要绑扎,其余与 底筋相同;绑扎板筋时用顺扣或八字扣。 施工记录 6 钢筋验收 6.1钢筋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6.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6.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的规定; 6.4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到位; 6.5搭设规范的马道,注意成品保护。 钢筋加工、安装检 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质量验收 记录 3、预控措施 序 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同一连接区段 接头过多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 原材料下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接头位置应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2 露筋 (1)保护层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 (2)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 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 大,局部抵触模板; (1)垫块垫得适量可靠; (2)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 板,挤牢垫块; 3 薄板露钩 浇筑混凝土后发现薄板表面有钢筋弯 钩露出。因板薄,钢筋弯钩立起高度 超过板厚,但一般规定(或图上画的)绑 扎钢筋都是弯钩朝上,按习惯绑扎后 造成露钩。 检查弯钩立起高度是否超过板厚,如超过,则将弯钩放 斜,甚至放倒。 05楼梯钢筋绑扎 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工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画楼梯主筋 和分布筋排列线 1.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楼梯模板上画出主 筋及分布筋排列线,排列线偏差控制在10mm 以内。 施工记录 2 绑扎主筋 2.1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 应绑扎; 2.2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扎梁后绑扎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施工记录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绑扎分布筋 3.1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 应绑扎; 3.2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扎梁后绑扎板筋, 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3绑扎负弯矩筋,并加设马凳筋与垫块。 施工记录 4 楼梯钢筋验收 4.1钢筋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 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4.2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 4.3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 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 施工规范的规定; 4.4钢筋保护层厚度措施到位。 钢筋加工、安装检 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隐蔽工程质量验收 记录 3、预控措施 序 号 质量预控项 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同一连接区 段 接头过多 钢筋配料时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安排原材料下 料长度的合理搭配。 接头位置应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设置 2 露筋 (1)保护层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 (2)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 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 (1)垫块垫得适量可靠; (2)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 架拉向模板,挤牢垫块。 3 薄板露钩 浇筑混凝土后发现薄板表面有钢筋弯钩露出。 因板薄,钢筋弯钩立起高度超过板厚。 检查弯钩立起高度是否超过板厚,如超过,则 将弯钩放斜,甚至放倒。 混凝土工程 1、施工工艺流程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1 施工准备工作 - 1.1技术准备:已进行技术交底,标高、 轴线、模板等已进行技术复核; 1.2商品混凝土准备到位,保证不间断浇 筑; 1.3主要施工机具准备到位; 1.4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1.5完成钢筋隐蔽验收和安装预留预埋等 相关工作; 1.6并已办理浇筑申请表和配合比。 方案、交底记录 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 录、浇筑申请表 2 混凝土搅拌 - 2.1严格按照确定混凝土设计配合比进行 生产搅拌; 2.2不定期去搅拌站检查原材料、根据配 合比下料及自控情况。 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材料检测报告 2、施工工艺标准图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3 混凝土运输 2.1混凝土运输车装料前应将拌筒内、车 斗内的积水排净; 2.2运输途中拌桶应保持3-5转/分的慢速 转动,混凝土应以最少的转载次数和最 短时间,从搅拌地点运到浇筑地点,混 凝土的延续时间见附表。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4 混凝土进场 查验 3.1检查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收料 单); 3.2混凝土外观检查(色泽是否异常、是 否有离析等); 3.3塌落度检测; 3.4根据混凝土试块留置试验方案要求留 置混凝土试块。 开盘鉴定 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5 柱混凝土 浇筑与振捣 4.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cm厚与混 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混凝土应分 层振捣,一般情况下分层厚度不超过300— 500mm,振捣器插入下一层混凝土不小于 100mm,振捣器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派 专人“看模”:模板和支撑变形监测、混 凝土振捣密实程度检查和混凝土辅助振捣; 4.2柱高超过3m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 模板侧面开门子洞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 4.3柱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 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 帽下面;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6 剪力墙混凝土 浇筑与振捣 5.1剪力墙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底部均匀 浇筑5cm厚与墙体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 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 5.2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控制在500mm左 右进行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 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 不超过2h; 5.3墙体上的门窗洞口浇筑混凝土时,宜从 两侧同时投料浇筑和振捣; 5.4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50cm,每一振点 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 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时注意钢筋 密集及洞口部位;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7 梁板混凝土 浇筑与振捣 6.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 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 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 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 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6.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 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cm处。 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 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料,梁 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 动钢筋及预埋件; 6.3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 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范围内。 施工缝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 留斜搓。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8 楼梯混凝土 浇筑与振捣 7.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 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 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 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 平; 7.2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完, 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部位 且不得少于3步。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序号 施工步骤 图示说明 质量控制要点 形成记录 9 混凝土养护 9.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 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 土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一般混凝土养护 期不小于7昼夜; 9.2当温度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混 凝土,应采取加热保温养护或延长混凝 土养护时间; 9.3冬期施工的混凝土拆模后混凝土的表 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大于150C时,应对 混凝土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 混凝土工程施工记录 10 混凝土质量 验收 10.1模板拆除后及时对混凝土外观质量 进行验收,并检测其混凝土强度和碳化 值;若存在混凝土外观一般质量缺陷, 应及时进行处理; 10.2应对墙、柱、楼梯阳角部位设置护 角,防止损害; 现浇结构及外观尺寸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附表 混凝土的运输时间(mm) 混凝土强度 等级 气 温 不高于25℃ 高于25℃ ≤C30 >C30 120 90 90 60 3、预控措施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1 混凝土结 构尺寸偏 差 轴线偏差 测量主轴线偏差或主轴线至墙体轴线偏差累积 放线完后,要组织技术、质检、作业 工长验线,存在误差要及时调整。模 板支撑要牢固,混凝土浇注要分层, 不允许一次下混凝土过厚。模板必须 吊线找直,不允许超过规范要求。 垂直度偏差 支设模板垂直度偏差,模板加工不牢固在混凝土 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层高内标高偏差 楼层测量孔向上引点偏差(卷尺与读数误差), 各楼层支设平板模及混凝土浇注厚度偏差 截面尺寸偏差 模板支设内尺寸偏差以及模板加工不牢固在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电梯井井筒长、宽及 全高垂直度偏差 模板支设内尺寸偏差以及模板加工不牢固在混凝 土浇筑过程中产生变形 预埋件、预埋螺栓、 预埋管及预留洞中心 线偏差 安装轴线偏差以及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移动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2 蜂窝麻面 (1)模板未清理干净; (2)混凝土浇筑前模板未进行湿润; (3)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4)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5)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 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6)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拆 模后形成麻点。 (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水泥砂浆 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 湿润,模板缝隙,应用双面胶条等堵严; (2)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并且涂刷均 匀,不得漏刷; (3)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 泡为止; (4)若出现麻面缺陷,混凝土表面作粉刷装 修时,可不处理,表面无粉刷,应在麻面 处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 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 孔洞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 下料被搁住;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且未进行振捣, 从而形成较大的蜂窝;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或过高; (4)混凝土浇筑前残渣未清理干净。 (1)在钢筋密集处,用细石混凝土浇灌,认 真分层振捣密实或加配人工捣固; (2)预留孔洞处,两侧应同时下料,侧面加 开浇灌口,模板内应清理干净; (3)若出现孔洞缺陷时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 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水冲洗,支设带 托盒的模板,洒水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 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4 烂根 (1)前次浇筑的混凝土表面不平整,导致随后模板下端 存在空隙; (2)模板下口加固不牢固,发生涨模漏浆。 (3)混凝土浇筑前,未先用水泥砂浆浇筑50mm厚; (4)混凝土离析,导致柱根部粗骨料堆积。 (1)砼搅拌时,各项目部要派试验人员专人 监管,严格按配合比施工,对于运到现场 的混凝土有离析或目测不合格的,不能浇 筑; (2)混凝土拌合要均匀,浇筑时要分层,振 捣时间要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自有倾落高度不能超过2m,超 过时用溜槽; (4)柱墙根部要用海绵或密封胶带塞紧,并 在模板下口用砂浆封堵严密; (5)墙柱砼振捣完成后要有专人用手锤敲击 或振捣棒振捣墙柱根部的模板外表面,以 避免漏浆产生墙柱脚烂根现象。 5 缺棱掉角 (1)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2)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成品保护不好, 棱角被碰掉; (1) 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 1.2MPa以上强度; (2) 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 品阳角保护好,以免碰损; (3)若有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 冲洗充分湿润后,视破损程度用1∶ 2.5水 泥砂浆抹补齐整,或支斜模用比原来高一 级混凝土捣实养护。 序号 质量预控项目 产生原因 预控措施 6 表面裂缝、冷缝 (1)养护不到位,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混凝土发生收缩。 (2)混凝土浇筑不连续,未及时覆盖。 (1) 浇筑应确保混凝土供应连续,施工缝部 位要进行回振; (2)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 覆盖; (3) 混凝土终凝后要及时进行洒水养护,且 要保证混凝土表面随时处于湿润状态。 7 成品保护 砼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 凹陷不平或印痕。 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 结构上走动施工。 成品保护措施 1、钢筋成品保护措施 2、模板成品保护措施 3、混凝土成品保护措施 成型钢筋保护措施 构造柱预留钢筋保护措施 成型钢筋保护措施 1、钢筋成品保护措施 序号 保护类别 图示说明 控制要点 1 成型钢筋保护 措施 成型钢筋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 垫木垫放整齐,防止钢筋变形、 锈蚀、油污;用标识牌明确标注 钢筋级别、规格、厂家、质检情 况等必要内容。 序号 保护类别 图示说明 控制要点 1 成型钢筋保护 措施 钢筋直螺纹加工经检验合格后,应戴上保护帽或拧上 套筒,以防碰伤和生锈。注意对连接套和已套丝钢筋 丝扣的保护,不得损坏丝扣,丝扣上不得粘有水泥浆 等污物。 序号 保护类别 图示说明 控制要点 2 构造柱预留钢筋 保护措施 构造柱预留验收合格后,要用木模板,按照构造柱尺 寸加工成保护套,顶部应封闭,外侧涂刷警示色。 3 楼板钢筋成品 保护措施 绑扎完的梁、顶板钢筋,要防止板的负弯矩筋被踩下 移以及受力构件配筋位置变化而改变受力构件结构, 要设钢筋马蹬,上铺脚手板作人行通道。 2、模板成品保护措施 序号 保护类别 图示说明 控制要点 1 模板成品保护措施 顶板模板支设完毕后,注意其上堆料不得过重以防模 板变形甚而压塌模板。 - 水电做管须穿过模板时,模板上打孔必须使用电钻或 开孔器,不得使用攒子。 3、混凝土成品保护措施 混凝土顶板保护措施 墙、柱、楼梯踏步等阳角保护措施 混凝土构件浇筑后养护 后浇带保护措施 序号 保护类别 图示说明 控制要点 1 混凝土顶板成品 保护措施 混凝土结构浇筑后,达到一定程度方可拆模,已拆除 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 允许承受全部设计载荷,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 量建筑材料。避免出现裂缝、变形、压痕等问题。 2 墙、柱、楼梯踏步 等阳角保护措施 所有墙、柱、较大孔洞口、楼梯踏步,在拆模后及时 用板条刷警示色或成品护角做好角部包封,防止撞伤 混凝土阳角。护角高度从地面起高度不低于1.80m, 每边不小于8cm。 序号 保护类别 图示说明 控制要点 3 混凝土构件浇筑 后养护 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 并保湿养护。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 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一次浇水不 得过多,平面结构养护用水严禁流淌到混凝土结构面 上,防止造成对墙柱面的污染。对梁板混凝土,表面 抹压后用塑料薄膜覆盖,混凝土表面硬化后,应采用 直接蓄水养护。对墙柱混凝土应在顶部设置多孔喷洒 水管。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可松动对拉螺栓,使 墙体与模板之间有2-3mm缝隙,确保水进入模板与墙 之间。 序号 保护类别 图示说明 控制要点 4 后浇带保护措施 为避免杂物落入后浇带,造成清理困难及对钢筋的成 品保护,在后浇带两侧分别用水泥砂浆砌筑二皮120mm 厚水泥砖垄墙,砖内侧距后浇带边缘100mm,在砖上部 通长设置竹胶板或多层板,在板面朝后浇带侧订通长 木方,与垄墙形成咬口,防治盖板位移。在盖板上满 铺彩条布,彩条布两侧用一层红砖压住,防止雨水及 养护水下落。 后浇带除用盖板保护外,必须在后浇带两侧用钢管支 撑,直至后浇带浇筑施工结束,防止楼板结构变形。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