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关越(葫芦岛市连山区公路管理段,辽宁葫芦岛125001)施工技术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当前道路工程的重要形式,在整体稳定性与结构刚度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点,同时在道路维护方面有着突出的经济价值,针对这种路面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始终是道路施工行业关注的重点。本文以某道路工程施工为例,探讨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内容,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关键词: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图分类号:U4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024(2016)24—0069_-021工程概况某国道工程由三段道路构成,其中:道路II全长1284.329m,道路Ⅲ全长1158.541m,道路Iv全长129.789m。道路II、III标准路幅宽度为:左侧人行道3m+左侧车行道4m+右侧车行道4m+右侧人行道3m;道路Iv标准路幅宽度为:左侧人行道3m+左侧车行道4m+右侧车行道4m。道路车行道路面结构见表1。表l道路工程路面结构路面结构厚度AC.13细粒式沥青砼上面层50mmAC.16C型中粒式沥青砼下面层70mm6%水泥稳定碎石上上基层200mm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200mm总厚度总厚度52cm2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应用2.1施工准备备料:沥青混合料在拌和前,应认真检验原材料的质量,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才能迸场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进行抽检。配合比: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前,必须通过试验路段的铺筑总结确定生产配合比及其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参数。优化机械台班组合及人员配置,以指导大面积施工。2.2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沥青拌和站在拌和沥青混合料时,应保证足够的温度与拌和时间,以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注意在拌合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应适当提高拌和温度并延长拌合时间。沥青的加热温度控制在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即150—1700C。集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160—180℃;混和料的出厂温度控制在140~165℃。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过高废弃。混合料运至施工现场的温度控制在不低于120~150℃。出厂的混合料须均匀一致,无白花料,无粗细料离析和结块现象,不符要求时废弃。2。3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摊铺机均匀行驶,行走速度和拌和站产量相匹配,以确保所摊铺路面的均匀不间断地摊铺。在摊铺过程中不准随意变换速度,尽量避免中途停顿。沥青砼的摊铺温度根据气温变化进行调节。一般正常施工控制在不低于110℃~1300C,不超过165oC,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并作好记录。开铺前将摊铺机的烫平板进行加热至不低于650C。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摊铺质量,出现离析、边角缺料等现象时人工及时补洒料,换补料。在摊铺过程中随时检查高程及摊铺厚度,并及时通知机械操作手。2.4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压路机采用15T的压路机组成。压实分初压、复压与终压三步完成。初压:采用压路机静压1。2遍,正常施工情况下,初压应在混合料摊铺后温度较高时进行,温度应不低于110℃并紧跟摊铺机。压路机从外侧向中间碾压,重复碾压宽度应不小于压路机轮宽的三分之一。碾压时应将驱动轮面向摊铺机,碾压路线及方向不得突然改变,压路机启动、停止时必须放慢速度。复压:采用振动式双钢轮压路机进行,它是获得密实度最主要的手段,一般采用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进行碾压。施工中主要应控制复压的温度,碾压温度多控制在80—100℃。终压:终压应紧接复压后进行,采用振压路机静压1~2遍,碾压温度应不低于65℃。终压时应注意采取收迹碾压的措施,所在碾压工作应在规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完成,以免温度过低碾压痕迹无法消除。边角部分压路机碾压不到的位置,使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碾压,以确保这些部位的压实效果。3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3.1基层处理摊铺沥青混凝土前监理应要求承包商对基层处理质量进行自检,符合设计、规范的质量标准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3.2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对沥青混凝土的摊铺监理人员应做好下述监控:(1)下承层的摊铺条件控制:摊铺沥青混凝土前应检查是否按设计要求洒布了透层、粘层、下封层,对路缘石、井框等路面附属设施是否采取了保护措施;(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现场验收:对运至摊铺现场的沥青混凝土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拌合质量、温度,对不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中的温度要求,或已结团、被雨水淋湿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不得用于摊铺。等候卸料的车辆要有保温措施;(3)试验路段的摊铺:要求施工单位在正式摊铺前先要进行试验段摊铺,通过试验路段的施工来确定下述施工参数: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组合方式;拌合机上料速度、时间、数量、温度;松铺系数;透层沥青的标号、用量、喷洒方式及喷洒温度;摊铺温度、速度、宽度及自动找平方式;碾压温度、顺序、速度、遍数;接缝方式;验证配合比设计,以调整确定施工配合比。用钻孔法标定核子仪,便于陕速检测压实度;材料质量验证检查、作业段长度等其它试验项目。(4)摊铺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求采用摊铺机联合摊铺,最好能够全幅摊铺,相邻两幅应重叠5-10era,相邻两摊铺机应相距10—30em,且不得造成前面摊铺的混合料冷却。多层摊铺时要注意控制接缝,上下层接缝应错开,纵缝应错开15era以上,横缝应错开100em以上。摊铺机后面应配备人员辅助摊铺,及时整形、平整,随时检查松铺厚度、路拱、横坡。注意气候条件,控制摊铺施工温度,高速路、主干路、城市快速路施工气温低于IO。C,其它等级公路施工气温低于(下转第75页)建筑建材装饰69n2。5放置导管及浇筑混凝土导管的长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为提高工作效率可先前多节拼装好再吊装。水下灌注混凝土着重控制导管的埋深,导管堤深影响混凝土的流动状态。埋深太小混凝土呈覆盖式流动,易混入泥砂造成墙身质量缺陷;埋深太大导管内外混凝土压力差较小造成浇筑困难,混凝土无法进入槽内。同时导管的间距、相邻导管的高差应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商品混凝土进场需检查其合格证、配合比单,塌落度符合设计要求。中途拆除导管时不得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以上。现场按规范要求制作相应数量混凝土试块。2.6接头处理接头部位施工是关键工序,经验表明地连墙渗漏、变形绝大部分发生在接头部位。地连墙各槽段接头可采用锁口管、接头箱、钻凿式接头、型钢焊接凹凸型接头等型式。对于连接幅或闭合幅则必须用带钢丝刷头的刷壁器进行刷壁处理,刷壁工作的目标就是要把墙壁上的泥土完全干净,所以施工人员要在停止刷壁工作前保证墙壁上没有肉眼可见的泥土。根据经验得出,对某一区域的墙体进行反复的刷壁工作时,工作次数达到20次以上方能确保墙体不会出现渗漏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在实际工作中控制刷壁的次数,最好能够达到20次以上。3地连墙施工过程存在的风险3。1卡槽通常情况下,卡槽问题出现于钢筋笼的吊放过程中。卡槽现象的出现,意味着钢筋笼的位置失准,这样会导致项目的整体质量有所下降,也会给地连墙使用环节埋下不小的安全隐患。3_2施工场所塌方部分如果要在土质松软、土壤含水量较大的地区进行地连墙施工,这意味着施工工作将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因为作为大型施工项目之一的地连墙工程,会使用到大量的重型工程机械设备,(上接第69页)5℃,不宜进行摊铺施工,如必须施工,应提高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使其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中的低温施工温度要求。3.3碾压对于碾压施工监理人员主要做好下述控制:(1)碾压施工工艺参数:要求施工单位按试验路段确定的施工工艺参数进行碾压施工;(2)碾压温度:碾压温度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中的规定;(3)碾压顺序:碾压应按初压、复压、终压的程序进行,初压后紧接着进行复压,复压后即进行终压。碾压应从外侧向中心进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1/2轮宽。碾压时要特别防止出现推移、拥挤、油包、发裂、松散等质量通病;(4)压实度:必须碾压至混合料密实,对于压路机无法压实的桥梁、挡墙、拐弯死角、边缘及加宽部分,应采用振动夯板夯实,对于各种井缘应采用人工夯锤、热络铁补充压实。利用标定过的核子仪随时监测监控压实度确保其满足设计、规范要求;(5)碾压速度:碾压段长度应与摊铺速度相适应,压路机折回位置应阶梯形随摊铺机向前推进;(6)压路机掉头、转向: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未冷却的路面上掉头、转向、停车等候。当天碾压的尚未冷却的路面不得停放任何车辆、机械,不得撒落矿料、油料等杂物。3。4接缝对接缝采取旁站监理,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这些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得土壤发生持续剧烈的振动,而松软的土壤会不停地吸收振动的能量,所以即使在施工场所设有护墙的情况下,发生连续墙塌方事故的概率依然很大。4降低地连墙施工风险的措施4.1开展试验性地连墙施工工作施工人员需要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试验性施工并注意施工中的材料使用状况与地质状况,记录并分析各机器设备的性能数据。通过试验性施工工作,施工人员能够确定工程中各类工序的基本参数,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4.2塌方防范措施为了防止施工场所发生塌方事故而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施工人员在开展挖基槽工作前必须勘察施工场所以及附近区域的土质情况。如果土壤的含水量丰富,则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可以采用水泥搅拌桩加固的方式来避免地连墙发生塌方事故。‘4.3人员掉落防范措施现场设置警示牌,成槽后对槽段及时采取覆盖钢板、拉警戒绳、夜间设警示灯等措施,待墙体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对槽段及时进行填埋。5结束语总之,深基坑支护地连墙施工技术的进步是我国建筑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为此,施工人员需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施工过程中秉承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始终将施工安全置于心中,如此方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国内建筑行业的多元化发展。参考文献:[1]郝艳领等.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叨.门窗,2014(01).[2]曾仁标.建筑工程地下连续墙施工中的难点分析阴.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7).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的有关接缝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接缝施工。接缝必须做到平整、直顺、无跳车。3.5开放交通严格控制开放交通的时机,只有在碾压成型后的路面表面温度冷却至50%以下时,才可开放交通,如需提前开放交通,可洒水冷却。4结束语综上所述,影响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道路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的质量,因而需要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严格按照道路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保证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与车辆通行安全。参考文献:[1]1郭春,杨春.大厚度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4(06).[2】穆柯.沥青路面面层双层一体摊铺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3】孙金波.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0(03).作者简介:关越(1989一),女,辽宁灯塔人,大专,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公路路基、路面、试验检测技术工作,研究方向为路基路面检测技术。建筑建材装饰75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