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6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铁路建设监理工作标准化指导书(桥涵工程分册)
铁路建设监理工作标准化指导书(技术篇)桥涵工程分册铁道部建设管理司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n冃Us为配合协会编制监理工作标准化指导帖,参考桥涵施工监理规范、丿適工规范结合监理的实际经验,编制该桥涵专业监理标准指导书,桥梁工程设计受力体系不同的种类,不同施工方法,质量控制的重点不同,本册选择目前铁路桥梁工程常用的结构体系和施工方法进行标准化编制,提出桥涵施工过程中避免质量和安全事故应注意控制的环节和关健点。本指导书由中铁武汉人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张白荣、陈文斌、陈建毅编写。n1术语12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23明挖基础44沉井45吊箱围堰76钢板桩围堰77双壁钢围堰88钻孔桩89承台1110现浇墩(台)身1311装配式墩台1312预制混凝土梁1413整孔架设桥梁1714整孔现浇梁桥1815顶推施工1916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2017悬臂拼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2218拱桥有支架施工2319转体施工2320钢管拱桥3021斜拉桥3122钢桁制造及安装3723支座4424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4525人行道、避车台4526附属设施4627涵洞4628防水层和沉降缝50n1术语1.1施工荷载(ConstructionLoad)沌工阶段为验算桥梁结构或构件安全度所考虑的临时荷载,如结构重力、沌工设备、人群、风力、拱桥单向推力等。1.2人体积混凝土(MajorVolumeConcrete)现场浇筑的最小边尺寸为1〜3mR必须采取捲施以避免水化热引起的温差超过25°C的混凝土称为大体积混凝土。1.3沉井基础(OpenCaissonFoundation)」汴敞口带刃脚的空心井筒状结构物,下沉水中到设计标高处,以井筒作为结构外壳而建筑成的基础。1.4吊箱钢围堰(SteelBoxedCofferdam)利用已安装护筒定位支撐钢围堰逐接高卜-沉的挡水钢结构围堰,分有底和无底两种,或单壁和双壁两种。1.5移动支架逐跨施工法(StoppingFormwork)采用可在桥墩上纵向移动的支架及模板,在其上逐跨拼装水泥混凝土梁体预制件或现浇梁体水泥混凝土,并逐跨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1.6悬壁浇筑法(Cast-In-PlaceCantileverMethod)在桥墩两侧设置工作平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悬悴浇筑水泥混凝土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1.7挂篮(MovableSuspendedScaffolding)用悬臂浇筑法浇筑斜拉、T构、连续梁等水泥混凝土梁时,用于承受施工荷载及梁体自重,能逐段向而移动经特殊设计的主要工艺设备。主要组成部分有承重系统、捉升系统、锚固系统、行走系统、模板与支架系统。1.8顶推法(IncrementalLaunchingMethod)梁体在桥头逐段浇筑或拼装,在梁前端安装导梁,用千斤顶纵向顶推,便梁n体通过各墩顶的临时滑动支座就位的施工方法。1.9转体架桥法(ConstructionBySwing)利川河岸地形,在岸墩或桥台上旋转就位跨中合龙的施工方法。2施工准备阶段的监理2.1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桥梁工程的核心技术管理部门和人员,按照(图4.1)的施工顺序和现场施工纽织配备现场质量检查人员、建立监理工程师测量和试验组。1.2做好技术准备工作熟悉合同文件、图纸、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分析工程重点难点、进行图纸会审、参加业主组织的设计交底会议、编制监理规划和监理实就细则、建立试验室,屮请试验家临吋资质;做好测量控制网的管理工作。1.3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监理岗位责任制度、建立监理制度、制定监理人员的劳动纪律约束制度、建立社会监督举报制度;2.4做好监理人员的培训教冇工作(业务培训、职业道徳教冇)和交底工作等;2.5在审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时,监理工程师除考虑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外,应重点审查工艺是否合理,施工方法是否安全可靠有效,施工平面布迸是否符合现场的条件、坏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的要求。2.6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单位丄地试验室的资质和试验检测范围。如施工单位无工地试验室,监理工程师应要求其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原材料检验和工地FI常试验,并对委托的试验室资质证明资料进行审查。2.7从事地基基础及主体工程检测及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部(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具屮桩基检测单位必须具有铁道部资质)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检查。n2.8进场的工程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设备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相关质量文件,并按规定抽样试验,经鉴定合格后批准使用。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和设就,丿施工单位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鉴定,经试运转合格后使用,并耍求施工单位经常检查,定期校核、标定。2.9开工询监理工程师检查施工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施工批准文件,完善开工报告审批手续。图2.1桥梁工程质量控制监理工作流程图n3明挖基础3.1阅读地质资料,做好地质勘探和分析,审查施工工艺方案,特别是基坑支护、开挖、弃土位置、排水等方案是否恰当;督促施工单位対支护结构、周围环境随时进行观察和监测。3.2审查配合比设讣,抽检原材料,核查施工机械,开挖前的测量放线;3.3审杳批复分部分项开工报告;3.4基坑开挖和支护控制要点1.4.1检查基坑开挖坡度或支护方式是否合理并及时支护;1.4.2督促加强基坑排水防水T作;1.4.3督促对开挖的深人基坑建立监测系统,进行安全防护;3.4.4基底应避免超挖,当基坑开挖接近基底20cm时,监理工程师应到场检查,应避免超挖,土质基底不得采用大型机械开挖,石质基底不得采川爆破开挖;3.4.5基坑开挖示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3.4.6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久暴露,扰动或浸泡。4沉井4.1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要点4.1.1沉井施工両,应根据地质资料和补充施工钻探的资料,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报审,包括制作、浮运定位、接高下沉、封底方案等。2.1.2沉井下沉前,临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单位对附近的堤防、建筑物和施工设备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并在下沉过程屮,应督促丿施T单位进行沉降观测,观察基线、基点的设置情况。4.1.3沉井就工前,应怦促施工单位调查洪汛、凌汛、河床冲刷、通航及漂流物等,制订渡汛、防凌措施,确保安全。4.2沉井的制作n4.2.1结合水位、地质承载力审查批准筑岛或地处理基方案,审查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筑岛岛血、平台血和开挖基坑施工的坑底标高,应比施工最高水位高出0.5〜0.7m,有流冰时,应再适当加高。水中筑岛尺寸应满足沉井制作及抽垫等施工要求;4.2.2沉井制作询监理工程师应检査沉井纵、横向中轴线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2.3首节沉井采用钢制时,按钢结构制造相关要求进行质量控制,钢壳内浇筑桧前钢壳浇筑检前,检控沉井钢壳刃脚和隔墙的支承良好,在刃脚的内外均须冋填夯实,以确保沉井自重良好地传于加固地基,刃脚须埋入地血以下大于2米;同时对笫二节沉井的预埋钢筋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查确认,钢壳絵需采取全截血分层対称浇筑,以防不均匀卜-沉,沉井填充他顶面惭毛清理。4.3浮运4.3.1沉井首节检杳水密性试验,沉井各节接高接头和丿施工缝按相关要求检验,确保水密。1.3.2督促施工单位探查所经水域和沉井位置处河床,所经水域应无妨碍浮运的水下障碍物,沉井位置处河床应基木平整。掌握水文、气象和航运情况,并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配合。1.3.3检查拖运、定位、导向、锚锭、潜水、起吊及排、灌水设施。4.3.4浮式沉井的底节可采用滑道、起重机具、涨水自浮、浮船等方法下水。4.3.5督促对浮运、就位和灌水着床时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对水深和流速人的河流,为增加沉井稳定,可在沉井两侧设置导向船,在沉井浮运、下沉的任何时间内,露出水面的高度均不应小于Imo4.3.6就位前应督促对所冇缆绳、锚链、锚锭和导向设备进行检查调整,使沉井落床工作顺利进行,并注意水位涨落时对锚锭的影响。布置锚锭体系时,应使锚绳受力均匀,锚绳规格和长度应相差不人,边锚预拉力要适当,避免导向船和沉井产生过人摆动或折断锚绳。4.3.7准确定位后,应向井孔内或在井壁腔格内、对称、均衡地灌水,使沉井落至河床。4.3.8沉井着床后,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措施使其尽快下沉,并加强沉井上游侧n冲刷情况的观测和沉井平血位置及偏斜的检查,发现问题时立即采取措施调整。4.4沉井接高及下沉4.4.1下沉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做好下沉观测记录,分析和检验土的阻力与沉井重力的关系,选用最有利的下沉方法。沉井宜采用不排水除土下沉,在稳定的土层中,也可采用排水除土下沉,在特殊情况下,经批准采用爆破时,严格控制药量。4.4.2下沉通过粘土胶结层或沉井B身重力偏轻下沉困难时,可采用井外高压射水、降低井内水位、利用空气幕下沉等辅助措施;4.4.3正常下沉时,应自中间向刃脚处均匀对称除土。对于排水除土下沉的底节沉井,设计支承位置处的土,应在分层除土中最后同时挖除。山数个井室组成的沉井,为使卜-沉不发牛倾斜,应控制各井室之间除土面的高差,并避免内隔墙底部在下沉时受到下而土层的顶托。4.4.4下沉时应保持竖直下沉,至少每下沉5检查一次。沉井入土深度尚未超过其平面最小尺寸的1.5〜2倍时,最易出现倾斜,应及时注意校正。偏斜时的竖直校正,一般均会引起平面位置的移动。4.4.5合理安排沉井外弃土地点,避免对沉井引起偏压。在水小下沉时,应注意河床因冲淤引起的十-面高差,必要时可用沉井外弃土来调整。4.4.6采用吸泥吹砂等方法在不稳定的土或砂土中下沉时,必须备有向井内补水的设施,保持井内外的水位相平或井内略高于井外水位,防止翻砂。吸泥器应均匀吸泥,防止局部吸泥过深,造成沉井下沉偏斜。4.4.7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2m左右时,应适当放慢下沉速度并控制井内除土量和除土位置,以使沉井平稳下沉,正确就位。4.4.8沉井接高应符合以下规定:4.4.8.1沉井接高前应尽量纠正倾斜,接高各节的竖向小轴线应与前一节的屮轴线相重合。4.4.8.2水上沉井接高时,井顶露出水面不应小于1.5m;地面上沉井接高时,井顶露出地面不应小于0.5nio4.4.&3接高前不得将刃脚掏空,避免沉井倾斜,接高加重应均匀、对称地进n行。4.4.8.4混凝土接缝应凿毛。4.5基底检验4.5.1沉井沉至设计标高后,应检验基底的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4.5.2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吋,应进行沉降观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封底。4.6沉井封底基底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封底。对于排水下沉的沉井,在清基时,如渗水量上升速度小于或等T-emm/min,可按普通混凝土浇筑方法进行封底;若渗水量大于上述规定时,宜采用水下混凝土进行封底。灌注封底水下混凝土时,需要的导管间隔及根数,应根据导管作用半径及封底而积确定,用多根导管灌注吋的顺序,应进行设计,防止发牛混凝土夹层。若同时浇注,当基底不平时,应逐步使混凝土保持人致相同的标高。5吊箱围堰5.1检杳围垠定位、锚定、巾点布置及受力情况。5.2围堰支撑体系应满足吊装整体钢围堰和浇筑封底、承台混凝土整体受力要求。5.3吊箱围堰底板、边板和封板的接缝应冇可靠的防漏水措施。5.4检查箱体高程、内侧平面尺寸、围堰中线扭角、围堰倾斜度。如果考虑利用围垠做承台外模时,还要检杳轴线偏位。6.1检查钢板桩围堰的打设、清基情况,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6.2钢板桩接长时,应采取等强度焊接接长,相邻钢板桩接头上下错开加以上。6.3经过整修或焊接的钢板桩应做锁口,并通过试验,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试验记录。6.4检查钢板桩的桩尖高程、到达设计高程后的倾斜度、合龙时楔形桩上下口宽度差,以及围垠形状、内围尺寸。n7双壁钢围堰7.1双壁钢围垠应进行专门设计,监理T程师检查设计资料:强度、刚度及结构稳定性、锚锭系统、使用期等应满足施工要求。7.2市查双壁钢围堰的设计尺寸及髙度吋,根据基础尺寸及放样误差、墩位处河床标高、围堰F沉深度和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以及浪肓等因素确定。7.3双壁间距应根据下沉需克服的水的浮力、土壤摩阻力、基底抗力,水头压力而定。双壁钢围垠本少应分设多个对角的横向互不通水的隔水仓,以便在下沉过程屮分仓对称灌水、砂砾石或混凝土,下沉符合沉井下沉的规定;7.4双壁钢I韦I堰的制作,应按设计要求在工厂施工,其分节分块的人小应根据工地吊装、移运能力确定。6.5双壁钢I韦I垠拼焊后应进行焊接质最检验及水密试验。7.6各节、块拼焊时,应按预先安排的顺序对称进行。7.7围堰浮运定位应符合沉井浮运的规定。7.8围堰清基应符合设计要求,清基完成后,经检查合格后,方可浇注水卜•混凝土封底。封底要求按沉井封底的规定进行。7.9围堰着床后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而乂作为承台模板用时,其误差应符合模板的施工要求。7.10围堰拆除吋,应采取措施防止撞击墩身。7.11处于航道附近的围垠应与海事部门联系,设置夜航警示灯,建立防撞预警机制。8钻孔桩7.1认真审读设计文件8.1.1掌握水文、地质情况,针对卵石、裂隙、溶洞地层、承压水地层、含可燃气体等地层,督促研究专项方案;8.1.2熟悉设计文件中关于桩的种类、桩径、桩长、嵌岩深度、终孔原则及清n孔耍求、钢筋笼的相关耍求、混凝土的相关要求、质量检验的相关要求;&1・3了解承台等结构,特别关注相关接口要求。8.2钻孔桩施工方案审査重点市核施工工艺(包括成孔工艺、清孔工艺、钢筋笼成型工艺、混凝土灌注工艺)、技术措施、钻机选型、泥浆指标、混凝土配合比方案、钢筋笼运输及安装方案、混凝土供应方案、劳动力的配査、质量保证措施等。&3钻孔桩混凝土配合比审查与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承包人完成水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并上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平行试验,并根据平行试验结果批复。8.4施工平台搭设与沉设钢护筒控制要点8.4.1督促承包人按所报方案实施施工平台;监理组织验收。&4.2督促承包人按所报方案进行钢护筒沉设钢护筒的平而位置应按桩位放样要求控制,其垂直度应按桩的倾斜度要求控制,其埋證深度及顶而标高应满足规范要求;监理进行抽测;钢护筒应固定良好,监理检杳验收。&4.3钻孔桩分项或分部工程开工报告审批要点:重点审核施丁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是否获得监理批准,混凝土供应方案是否落实,钢筋加工的相关工艺试验是否已完成并获得监理批准,原材料是否落实,进场的原材料是否合格,施工平台、护筒及相关运输通道是否完成并验收合格。&5钻孔过程控制要点8.5.1钻机的平而位置应按桩位放样要求控制,其垂直度应按桩的倾斜度要求控制。钻机应固定良好,确保在钻进过程中不发生移位或倾斜。8.5.2泥浆指标测试8.5.3滋样检查与地层核实督促承包人按要求捞取渣样并认真做好丿施工记录,特别是地层变化处,对有嵌岩要求的支承桩,其起算岩层应经监理确认。通过查验施工记录和核验渣样,核对地质状况,确认有嵌岩要求的支承桩的起算岩层。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时,n应及时书面报告。&6钻孔作业终孔检查与确认要点&6.1严格按设计终孔原则控制终孔;8.6.2采取多种办法综合判断能否终孔,避免误判;8.6.3应对孔深、孔径、倾斜度等项目进行检查,对量测孔深的测绳,监理应用钢尺复核。&7清孔的监理控制要点&7.1督促承包人按批准的清孔工艺进行清孔;&7.2在清孔排渣过程中应保持孔内水头,以防坍孔;8.7.3摩擦桩不得以增加孔深來代替清孔;&7.4清孔后的沉渣厚度和泥浆指标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耍求;8.7.5必要吋,在下完钢筋笼后和灌注混凝土前,进行二次清孔。&8钢筋笼加工及钢筋笼安装的质赧控制要点8.&1进场的钢筋应经抽检合格后才能使用;8.&2钢筋骨架的制作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8.8.3长桩骨架应分段制作,分段长度应根据运输及E装条件确定,钢筋接头的加工应严格按批准的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进行,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钢筋接头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错开;&&4骨架外侧应按要求设置控制保护层厚度的热块;&8.5钢筋骨架的运输与起巾应确保不发生变形,必要时应增加辅助结构;8.8.6下放钢筋笼时,应对准桩孔屮心,垂直下放,应平稳、小心,避免钢筋笼碰孔壁8.&7对多节段的钢筋骨架,进行现场接长作业时,对己下钢筋骨架应固定良好,监理应对现场接头施T进行旁站监督与签认;n8.8.8下放钢筋笼时,应准确控制钢筋笼顶标高,到位后应对钢筋笼进行良好固定;&&9钢筋笼下放完成,应督促承包人进行自检并报验,监理进行复验并签认。&9灌注混凝土前的综合检查要点为确保单桩的一次性连续灌注,灌注桩身混凝土前的综合检查包括混凝土丿施工配合比的确定、相关机型设备的准备、相关运输机械及通道的准备、声测管的安装、导管的相关试验及安装、料斗的准备、二次清孔、备用设备等,此外,相关的人员、记录表格、量具等也应准备齐全。&10水下混凝土灌注的质量控制要点8.10.1督促承包人严格按照所批准的水下混凝土灌注工艺实施;8.10.2首批混凝土的数量应满足要求,确保顺利开灌;8.10.3后续混凝土的供应应满足要求,确保开灌后的连续灌注;8.10.4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皿8.10.5对设计钢筋笼耒到底的桩,混凝土顶而接近钢筋笼底时(约lm),应控制混凝土灌注速度,当钢筋笼埋入混凝土中4m以上,再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出钢筋笼底2m以上;8.10.6混凝土灌注接近设计桩顶位置,应使漏斗底口高出设计桩顶4〜6皿8.10.7灌注的混凝土顶面应高出设计桩顶一定高度,以确保桩身混凝土的质量(多出的混凝土在进行桩头处理时清除)。8.10.8监理人员对灌注作业进行全过程旁站,督促承包人抽查混凝土性能并留取试样,督促承包人认真做好相关施工记录,监理现场签认。9承台9.1认真审读设计文件熟悉设计文件关于承台的断而尺寸、高度、顶而标高、钢筋的相关要求、混凝n土的相关要求、预埋件的相关要求;9.2承台施工方案审杳,重点审核施工工艺(包括钢筋接头工艺、混凝土浇筑工艺)、技术措施(温控方案、混凝土分层方案)、混凝土配合比方案、钢筋安装方案、混凝土供应方案、围堰施工方案、模板安装方案、劳动力的配置、质量保证措施等。9.3承台施丄过程的临理控制要点8.3.1巒促承包人严格按照所批准方案实施围堰施工;围堰的平而位置按承台轴线偏位要求控制,围堰的顶而标髙要考虑承台施工期水位,围堰的垂直度应严格控制,围堰的封底应满足施工期受力要求,封底混凝土的顶而不得高于设计承台底而标高,封底混凝土顶面应处理平整;8.3.2嵌入承台的桩身混凝土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桩顶钢筋表面应清理干净,钢筋应按设计要求形成喇叭口,并按设计要求补充箍筋;8.3.3承台钢筋的质量和规格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的加工及安装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9.3.4底面及侧而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保护层垫块;9.3.5承台中预埋的墩(台)身钢筋的质量和规格、数量、间距等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9.3.6温控管线及测试元件应准确安装并固定良好;9.3.7替促承包人按所批准方案进行承台侧模的加工及安装,安装好施工人员操作平台;9.3.8混凝土下料口的布置应合理,必要时安置好串筒;9.3.9混凝土的原材料按冬季或夏季施工措施处理,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9.3.10混凝土浇筑宜从屮间开始,往四周扩散,并分层浇筑;9.3.11混凝土应多点下料,振捣应及时跟进到位,不得采用振捣方式赶料;9.3.12对分层实施的承台,施工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9.3.13应做好承台顶而混凝土的收浆工作;n9.3.14应做好承台混凝土的温控和养护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8.3.15监理应督促承包人做好施工记录,对钢筋加工和钢筋安装进行巡视检查和屮间检查,对报验的钢筋和模板进行验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旁站,并督促承包人按要求抽检混凝土坍落度、留収混凝土试样,対温控及养护工作进行巡视检查。10现浇墩(台)身9.1基础顶面处理满足设计及规范耍求;10.2钢筋原材料质量和规格、钢筋加工尺寸、钢筋数量和钢筋间距等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按所批准工艺进行钢筋接头施工,钢筋接头错开距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焊接接头的焊渣要淸除干净;10.3模板规格、强度、刚度满足要求,模板安装位置准确并固定良好,模板拼缝完好,与基础面(下节段混凝土)接触良好(密贴),模板顶面宜略高出计划沌工混凝土面;10.4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作为控制重点,尤其是用水量和外加剂掺量;10.5混凝土泵管应固定良好、接头应不漏浆,浇筑混凝土前应使用砂浆润管;8.6混凝土下料口布置应合理,应妥善安排施丄人员作业平台;10.7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多点下料,振捣应到位,严禁以振捣方式赶料,检查模板是否稳左及是否漏浆;10.8每节段的顶面应注意收浆;8.9对混凝土的养护应到位;8.10模板的拆除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10.11监理应督促承包人做好施工记录,对钢筋加工和钢筋安装进行巡视检查和屮间检查,对完成的节段钢筋和模板进行验收,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旁站,并督促承包人按要求抽检混凝土坍落度、爾取混凝土试样。n11装配式墩台11.1墩、台柱式构件与基础顶面的预留槽洞应编号,并检查各个墩、台高度和基底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否则应进行调整。基座槽洞四周与柱边的空隙不得小于20mmo11.2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构件混凝土的表而应平整,安装时冲刷干净,坐浆时要将水泥浆抹平,厚薄均匀。11.3墩、台柱吊入基座洞就位时,后应采取保证构件稳定的措施,平而位置、髙程、垂直度经检査校正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准焊接或浇筑接头混凝土。对■重大、细长的墩林,询需用风缆或撑木固定,方可摘除吊钩。11.4接头或接缝混凝土或砂浆宜采取快凝措施,强度等级宜比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11.5已安装完毕的整体基础接头或接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承受施工荷载。12预制混凝土梁12.1铁路丄程建设中进行监造的预制混凝土梁主耍包括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预应力箱梁、混凝土预应力T梁等。监理单位应依据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委托监造合同,进驻制梁现场(制梁单位)建立项hl临理机构(监理站与监理分站),开展监造工作。12.2制梁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12.2.1审查铁道部核发的现场制梁生产许可证等资质文件。12.2.2审查制梁单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工艺细则,重点审查首件试制程序、工艺。12.2.3检查制、存梁和试验场地,核查台座的设计以及计算资料。12.2.4检查模板、张拉设备、混凝土设备、钢筋加工设备等制梁设备。n12.2.5检查龙门吊、卷扬机、滑移车等吊装及滑移设备。12.2.6检查工地试验室的试验室资质证书和压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恒温养护箱、水泥及混凝土试块标养设备等主要试验和检测设备。查验试验人员资格证书。12.2.7检查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和掺合料、拌和用水、钢筋、防水材料以及预应力钢绞线、锚具等进场材料,尤其注意检查粗、细骨料的碱活性检验。12.2.8审查混凝土配合比。其中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水泥用量、水灰比等指标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使用过程中如果原材料发牛较大变化,应要求制梁单位重新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12.2.9审查制梁单位的开工条件。12.3控制制梁工序质量。制梁工序主要包括钢筋加工、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和、浇筑;预应力施加、孔道压浆和防水层施工等。监理工程师对各道工序进行检查、验收,以隐蔽工程检查为主,对重要的施工环节,如梁体混凝土浇筑、预应力施加、孔道压浆等,进行逐片旁站监理。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支座预埋板处的混凝土的空洞。督促施工单位采取措施控制梁顶表而的平整度。12.4检査钢筋加工、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拌和、浇筑。12.5检查预应力孔道的制作、安装。12.5.1波纹管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管壁严密、不漏浆,使用前可进行灌水试验检查。12.5.2预应力孔道定位网应与梁体钢筋骨架连接牢靠,一般要求焊接。12.5.3预留芯管或波纹管在任何方向的偏差均应符合验标要求。12.5.4预留芯管或波纹管应顺直,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12.5.5为防止管道上浮,应采取可靠的上压或下拉扌晋施。12.6监理工程师检杏混凝十的养护和模板拆除悄况。12.7预应力施加12.7.1检查制梁单位预应力孔道和锚具锚口摩阻试验。在进行首片梁的张拉前,要求制梁单位做预应力摩阻试验,通过实验测定预应力的各种损失,根据实测结果对张拉控制应力做适当调整,确保梁体预应力准确。n12.7.2检查预应力钢筋下料,应采用无齿锯按照设计长度和预留工作长度下料,并应采取防止散头措施。12.7.3检查预应力施加条件。当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养护时间达到设计要求,模板拆除后才允许施工单位进行预应力张拉。在张拉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梁体进行全而的检查。12.7.4检查张拉用千斤顶、油泵、测尺等设备用具。张拉用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油压表的粕度不得低于1.0级。千斤顶标定的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油表不得超过一周。12.7.5检查预应力张拉过程。严格按照设计给定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记录汕压表的读数和预应力钢筋的伸长量。预施应力应以汕压表的读数为准,以预应力钢筋的伸长量作为校核,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值不得超过±6%。12.7.6预应力初张拉和终张拉前,督促制梁单位测量张拉过程中梁体的弹性上拱、侧弯及徐变上拱。12.8孔道压浆和端头封堵12.8.1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完成后,督促制梁单位应尽快进行孔道压浆(以不超过3天为宜),压浆前孔道内应清除杂物和积水。12.8.2旁站压浆过程,检查压入管道的水泥浆应饱满、密实。检查配合比报告,核对孔道灰浆的标号、水灰比、泌水量、强度。12.8.3检查端头封堵,封端混凝十-应采用收缩补偿混凝十•,其强度不低于设计或规范要求。12.9监理工程师检查梁的静载试验,并见证。12.10监理工程师检查防水层、保护层。铺设防水层前,检查制梁单位对基层(即梁体桥面部分)的处理情况,保证基层清洁、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12.11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成品梁。对成品梁逐孔(片)进行外观检杏,并签认验收文件(技术证明书一式两份)。要求制梁单位在每孔(片)梁上设置桥牌,桥牌应标明跨度、活载等级、设计图号、梁号、制造单位及制造时间等信息。12.12监理工程师检杏梁的E运(滑移)、存放及运输。初张拉后巾运(滑移)n时,梁上严禁堆放其他重物,二次张拉后吊运(滑移)应在孔道压浆达到规定的强度后进行。存梁的支承台座应坚固稳定,严禁支点产牛不均匀沉降;同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以保证梁体在存放期间不至因支承下沉受到损坏。12.13监理工程师检查混凝土梁出厂资料,重点检查岀厂合格证、静载试验报告、张拉记录以及验收记录。13整孔架设桥梁12.1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重点审杳架(移)梁设备的结构工艺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安全和防护措施等,应督促施工单位编制架桥的作业细则并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作业细则操作架桥机,避免违规操作,督促施工单位架设完每片梁后检查架桥机的主要承璽构件悄况。13.2监理工程师要现场检查梁的质量、规格和龄期,查验梁的出厂合格证、静载试验报告、张拉/放张记录,对外观进行检査,并作好验收记录。13.3检查桥梁墩台的高程、中线、孔跨、支座中心线、支承垫石标髙,复核施工单位的测量资料。13.4运梁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杳所经线路的质最,杏阅线路验收记录,检杳梁存放和运输支点的位査、运梁车的试运行情况。13.5检查架(移)梁设备和吊(顶)具(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及其在工地进行的静(动)载试验、试运转和验收情况,并做好记录。未经验收合格的架(移)梁设备和刑(顶)具,不得进行架(移)梁作业。如用架桥机架设时应按《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执行,监理工程师应对架桥机拼装及调试过程进行检查。13.6架梁前,检査桥头线路的加固与预压情况。架设吋,监理工程师应检査梁的吊点位置,并对顶梁、捆梁、吊梁、落梁就位、安装支座等步骤进行检查,特别要检查安全拈•施,避免梁体倾斜、翻倒。13.7梁体预就位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杳前后梁端部的梁轴线错位最,监理工程帅检查梁上标记的理论支座轴线与支座下座板纵横中心线的错位虽,介格后方可同意落梁就位。12.8支座安装的质量控制见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n13.9梁架设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杳架梁的表观质量,应达到全桥梁体基本平顺,梁体稳固,梁缝均匀,梁体无损伤,横向联结牢固,接头混凝土浇筑密实,外观整齐。两侧挡磧墙外缘平直圆顺。13.10横隔板如需张拉,应等接头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进行张拉和压浆。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张拉和压浆记录。13.11装配式桥安装施工过程中,应经常对构件混凝土进行裂缝观测,若发现裂缝超过规定或有继续发展的趋势时,应及时分析研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14整孔现浇梁桥14.1支架的设让必须满足施工要求,通过专项设计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支架地基按施工设计方案要求处理,并做好排水设计,避免地基沉降造成质量与安全事故。14.2支架应利用专用设备组拼,在施丄时能确保质量和安全。14.3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14.4箱梁外、内模板在滑动就位吋,模板平而尺寸、高程、预拱度的误差必须在容许范围内。14.5混凝土内预应力筋管道、钢筋、预埋件设置应符合规定。14.6在支架上或移动模架上浇筑梁式桥注意事项14.6.1支架或移动模架稳定、强度、刚度的要求应符合规范,可通过预压检验。12.6.2支架或移动的弹性、非弹性变形及基础的允许下沉最应满足施工后梁体设计标高的要求,弹性与非弹性变形的数据在预压时获得。14.6.3整体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梁体不均匀下沉产牛裂缝,若地基下沉可能造成梁体混凝土产生裂缝时,应分段浇筑。12.6.4施工时应对支架的变形、位移、节点和卸架设备的压缩和支架基础的沉陷等进行观测,如发现超过允许值的变形、变位,应及时采取措施了以调整。14.6.5督促施工单位编制作业细则,对作业人员交底,严格按照作业细则实施。n15顶推施工14.1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就工方案,重点审查梁的顶推工艺设计,以及顶推设备的施工、安全和防护措施等,必须考虑顶推阶段梁的弹性压缩对梁长及支座対位的影响。15.2梁段预制施工的质屋控制。15.3顶推施工前应根据长度、设计顶推跨度、桥墩能承受的水平推力、顶推设备和滑动装置等条件选择适宜的顶推方式;15.4台廉和滑道组的屮线在桥轴线或其延长线上,台炖纵坡与桥梁纵坡一致,导梁应在地面试装后再在台座上安装,导梁与梁身必须牢固连接;千斤顶及其他顶推设备在施工前仔细检查校正;15.5水平千斤顶台背(锚固点)能抵抗顶推时的总反力,在顶推过程屮各桥墩的纵向位移不超过设计规定。主梁各墩的支承处设滑动装置,摩擦系数通过试验小于在设计计算值,多点顶推同步,保证主梁纵线在设计容许范围内,15.6观测:观测的结果应随时记录、整理,如超过设计规定限值,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纠正。观测的内容包括:12.6.1墩台和临时墩承受竖直荷载和水平推力所产生的竖直、水平位移,需耍时,观测其应力变化;12.6.2桥梁顶推过程中,主梁和导梁控制截面的挠度,盂要时,观测英应力变化;15.6.3滑动装置的静摩擦系数利动摩擦系数。15.7顶推设备在使用前和池工中必须进行检验,顶推设备、滑道、导向及纠偏装置应符合顶推工艺设计的要求。多点顶推时,同一墩台及各墩的顶推设备应同步启动和同步纵向运行。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复核。15.8顶推时,监理工程师应注意检查:15.8.1梁段接续时,应保持轴线一致,其临时预应力筋张拉与拆除顺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5.8.2导梁长度及与主梁连接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导梁应具有足够的强n度和刚度,底血应平直。15.&3顶推滑道材料和摩擦系数,必须符合顶推工艺设计要求。顶推过程要注意梁休纵向倾覆稳定和滑动的计算控制。15.8.4千斤顶的顶推力,应不小于计算顶推力的2倍。顶推过程中须加强对支点变化和墩台位移的观测,墩、台纵向位移不得大于设计要求。15.8.5顶升桥梁的起顶反力值,不得大于计算反力值的1.1倍,顶升高度不得人于设计要求值,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人于5mmo15.9落梁时,监理工程师应旁站检查。落梁程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落梁时应以支点反力控制施工。15.10梁体施工完成示,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杏梁的全长、跨度、屮线、底而平整度、拼接处相邻梁段髙差、相邻梁段中线偏差、梁体表而裂缝宽度等。16悬臂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16.1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丿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挂篮的施工工艺设计及其强度、刚度、变形量、整体稳定性(浇筑混凝土时的抗倾覆)的检算,对称平衡施工、安全和防护措施等。16.2墩顶及安装挂篮前梁段的托架或支架,及边跨非对称现浇梁段如采川膺架施工时,应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和测出弹性变形值。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膺架、托架或支架的安装质最及其加载预压情况。16.3浇筑墩顶梁段混凝土时,要检查降温和养护措施,以防混凝土开裂。16.4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临时支座及其墩顶梁段与桥墩的临时固结情况。对于连续刚构的墩顶梁段,应将墩梁结合处整体浇筑,监理工程师检查时要特别注意。16.5对于悬臂浇筑所用的挂篮,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按照设计检查其安装质量、与已浇筑梁段搭接情况、走行性能工艺试验和载重试验情况。16.6桥墩两侧悬臂浇筑梁段应对称、平衡施工,实际不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数值,挂篮应在梁段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对称移动。监理工程师应监督检查。16.7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线型监测,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监测结果,发现超出允许偏差时,会同监控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进行调整,应形成文件资料。n16.8悬臂浇筑施工时,模板、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的质量控制应注意检查以下内容:16.8.1检杏悬臂梁段高程、梁段轴线偏差、梁段预应力孔道的连接等;12.&2旁站混凝土浇筑和预应力张拉过程;12.8.3注意梁段混凝土浇筑方法和保湿保温养护措施的检查。悬臂梁段的混凝十•浇筑应从前端开始在根部与已浇筑梁段连接,已浇筑梁段接茬处混凝土应充分幽毛润湿。16.9合龙施工时,监理工程师检查以下内容:14.9.1合龙口高差、合龙段长度、合龙丿施丄顺序、合龙口临时锁定方法;混凝土浇筑前应按设计要求将墩顶的临时固结约束解除;16.9.2介龙梁段应采用收缩补偿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应采用换重法浇筑混凝土,施工荷载应对称、相等;16.9.3合龙梁段混凝土应在一天屮气温变化平缓时快速、连续浇筑:合龙梁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保湿保温养护,控制箱梁内外温差并应将合龙梁段及两悬怦端部进行覆盖,降低口照温差影响;合龙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应及时进行预应力筋张拉。16.9.4边跨非对称现浇梁段施丄时,混凝土浇筑应从远处向合龙口靠拢,并应对梁段髙程进行监测,使边跨合龙口高差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16.9.5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采用挂孔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复核预制挂梁架设时悬臂梁段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结果,检查施工荷载的大小和位置、悬臂梁段混凝土强度。16.9.6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体系转换必须在合龙梁段纵向连续预应力筋完成张拉、压浆和墩顶梁段与桥墩的临时固结解除之后按设计要求顺序施工。16.10检查支座安装质量控制参见4.5.8的相关内容,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全桥合龙后,支座上下座板间的相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16.11梁体施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梁全长、梁高、边孔梁长、各变高梁段长度及位置、边孔跨度、梁底宽度、桥面内外侧偏离设计位置的大小、挡砂墙厚度、表而垂直度、表面平整度、梁上拱度与设计值比、支座板位置、梁体表面裂缝宽度等。16.12检查梁的表观质量,要求线型平直,接缝严密光滑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均匀,表而无明显缺陷,中线和高程符合设计要求。n16.13悬臂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对桥梁的屮轴线、高程进行测最观测,谋旁应在允许范围内17悬臂拼装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17.1施工询,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方案,重点市查梁段预制和拼装的工艺设计,以及起吊设备的强度、刚度、整体稳定性(悬臂吊梁及走行时的抗倾覆)的检算,对称平衡施工、安全和防护措施等。17.2预制梁段应提前两个月制作。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制梁台座的稳定性及其施工方法(长线法、短线法),应符合规范要求。17.3梁段预制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的质量控制。17.4预制梁段拼装前,应全面检查梁段的外形尺寸、接缝血•平整度,控制梁段拼装屮线、高程的标线及标点,接缝面处理、接缝宽度和方法。17.5墩顶及安装吊机前梁段的托架或支架应进行预压,以消除非弹性变形和测出弹性变形值。监理工程师应检査安装质量及其加载预压情况。17.6对于悬臂拼装的起吊设备,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按照设计检查其安装质量、走行性能工艺试验和载重试吊试验情况。17.7预应力混凝七连续梁悬臂拼装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按批检杳墩顶梁段与桥墩临时固结情况。17.8如采用胶接材料施匸,监理工程师应按批杳验胶接材料的种类、性能、质量、配合比例、稠度和同化时间等资料,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如采用湿接缝施工,则应检查梁段端面凿毛清洗情况、接缝钢筋连接、预应力筋穿孔、波纹管连接和密封情况、两节段模板接触密贴悄况。17.9悬拼梁段的对称平衡施工、线型监测、合龙梁段混凝土施工、转换施工的符合设计要求。14.10梁体施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杳梁的全长、高程、屮线、拼接处相邻梁段高差、相邻梁段中线偏差。17.11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梁的表观质量,要求线型平顺,无明显转折;相邻块件接缝平整密实,色泽一致,中线和标高符合规定。n12.12悬拼测量及挠度观测。控制每节箱梁丿施工中的中轴线及标高,监测施工过程屮各块箱梁的挠度变化惜况,并不断进行调整。应力跟踪测量:对梁体主要断面应力观测值与理论值比较,研究体系转换过程屮的应力变化,分析其他因素对箱梁的影响。18拱桥有支架施工18.1支架、拱架施工方案的设计按受力程序验算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1&2基础处理,提高基础承载力,控制基础沉降冕,设置排水沟,排水、降水。1&3—次浇筑的碗拱圈,碗初凝时间要求人于浇筑时间。18.4浇筑妊量过大,应分段浇筑,分段长度以使拱架受力对称均匀和变形小为原则,分段处设置在节点处、拱顶、拱脚处。分段浇筑须设计加载程序,预留间隔槽吋应检查桧浇筑措施、封拱温度、封拱轮强度及纵向钢筋接头的处理。1&5监督卸架方案,按设计要求程序分次逐步卸落拱架,卸架前俭强度达到要求。1&6卸架后应进行竣工测最。19转体施工19.1预制及拼装,桥体的预制及拼装,应按照设计规定的位置、高程,并视两岸地形情况,设计适当的支架和模板(或土胎)进行。应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置桥体预制场地,使支架稳固,工料节省,易于施工和安装。应严格学握结构的预制尺寸和重量;19.2有平衡重平转施工19.2.1有平衡重平转施工艺,可以采用不同的锚扣体系。箱形拱、肋拱宜采用外锚扌II体系;桁架拱、刚架拱宜采用内锚扌II(上弦预应力钢筋)休系;刚构梁式桥、斜拉桥为不需另设锚扌II的口平衡体系。n19.2.2桥体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强度或者设计强度的80%后,方可分批、分级张拉扣索,扣索索力应进行检测,其允许偏差为±3%。张拉达到设计总吨位左右时,桥体脱离支架成为以转盘为支点的悬皆平衡状态,再根据合龙高程(考虑合龙温度)的要求精调张拉扣索。19.2.3采用外锚扣体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9.2.3.1安全系数不应低于2。19.2.3.2扣点应设在梁悬臂端点或拱顶点附近,控制好扣索合力作用点的位置,使桥体截面应力处于允许的受力状态。19.2.3.3扣索锚点高程不应低于扣点,以利于扣索调整和桥体脱架。19.2.3.4宜用T•斤顶张拉扣索,张拉力先按设计张拉吨位控制,再按桥体脱开支架的要求适当调-整。19.2.4采用内锚扣索体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9.2.4.1扌II索采用结构木身钢筋或在其杆件内另穿入高强钢筋。利用结构钢筋时应验算苴强度。19.2.4.2完成桥体转体合龙,浇筑接头混凝土并达到设计强度时,应解除扣索张力。19.2.5转体平衡重视情况利用桥台或另设临时配重。扣索和锚索之间宜通过置于扣、锚支承(桥台或立柱)的顶部交换梁相连接。19.2.6转体合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9.2.6.1应严格控制桥体高程和轴线,谋差符合要求,合龙接口允许相对偏秀为土lOmmo19.2.6.2应控制合龙温度。当合龙温度与设计要求偏差3°C或影响高程差土lOirnn时,应计算温度影响,修正合龙高程。合龙时应选择当H最低温度进行。19.2.6.3合龙时,立先采用钢楔刹尖等瞬时合龙措施。再施焊接头钢筋,浇筑接头混凝土,封固转盘。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再分批、分级松扣,拆除扌II、锚索。19.2.7采用构造简单实用的中心单支承式转盘,制作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n19.2.7.1球而较柱山不低于C50的混凝土浇筑于盘中央,球而用母线器成型,总径不小于100mm的定位销(钢质或钢管混凝土)固于球而较柱中心,在球而打磨光滑,偏差符合要求后,其上覆盖塑料薄膜3〜5层,浇筑球面饺柱混凝土盖,达到设计强度后,拆去薄膜,将盖、饺进行反复磨合,至单人以3m杠杆推动为止。19.2.7.2盖、較磨合符合要求后,其接触血应涂以二硫化钿或黄油四氟粉等润滑剂,再将较盖浇固于上盘混凝土中。19.2.7.3浇固于上盘周边的四个或六个辅助支腿,应对称均匀布置,与下坏道保持不大于20mm间距,以备浇筑上盘混凝土或转体时做保持平衡临时支撐(支垫钢板)。19.2.8转体牵引力计算式:3D式中:T——引力(kN);C——转体总重力(kN);R——钱柱半径(m);D一引力偶臂(m);f—摩擦系数,无试验数据时,可取静摩擦系数为0.1〜0.12,动摩擦系数为0.06〜0.09o19.2.9转体牵引索可用两根(钢绞线、高强钢丝束),其一端引出,一端绕固于上转盘上,形成一转动力偶。牵引动力可用卷扬机、牵引式千斤顶等,也可用普通千斤顶斜置在上、下转盘之间(注意应预留顶位)。转动时应控制速度,通常角速度不宜大于0.01~0.02rad/min或桥体悬臂线速度不大于1.5~2.0m/min。19.3无平衡重平转就丄19.3.1采用锚固体系代替平衡重平转法施丄,是利用锚固体系、转动体系和位控体系构成平衡的转体系统。19.3.2转动体系山拱体、上转轴、下转轴、下转盘、下环道和扣索组成。转动体系施工可按下列程序进行:安装下转轴、浇筑下环道、安装转盘、浇筑转盘混n凝土、安装拱脚钱、浇筑钱脚混凝土、拼装拱体、穿扌II索、安装上转轴等等。丿適工吋应符合下列要求:19.3.2.1下转轴一•般设置在桩基上,桩柱混凝土浇筑至环道设计髙程下吋,应安装用钢板卷制加工的轴圈。19.3.2.2轴圈安装前应先进行试装,防止钢轴的支撑角钢与桩柱主钢筋发生T•扰,轴圈与转轴的平面位置与竖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点焊固定在桩柱主盘上,浇筑填心混凝土。19.3.2.3转盘可川钢带焊制而成,其内径、走板平面平整度、焊缝均应符合设计耍求。转轴与转盘套合部分应涂润滑油脂。环道上的滑道宜采用固定式,其平整度应控制在±1.0mm内,环道上应按照设计尺寸铺设四氟板。当转盘填心混凝土达到75%设计强度示,可拨动转盘转至拱体预制位置。转轴与轴套应转动灵活,其配合涙差应控制在0.6~1.Onuiio19.3.2.4拱饺饺头可用钢板加工,其配合误差应小于2伽。浇筑钱脚角锥体混凝十时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模板,承托拱体可利用第一段拱体的横隔板,并将其封闭,增设受弯钢筋來承担。19.3.2.5拱体一般设计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具技术耍求可按16.4.2条的规定执行。19.3.2.6扣索宜采用精轧螺纹钢筋,靠近锚块处宜接以柔性工作索,使其通过转向滑伦接至卷扬机,将钢筋张拉安装在立柱上的环套锚块上。19.3.2.7上转轴的轴心平面位置应按照设计要求与下转轴的轴心设置偏心距。19.3.3锚固体系由锚碇、尾索、支撑、锚梁(或锚块)及立柱组成。锚碇可设于引道或其他适当位置的边坡岩层屮。锚梁(或锚块)支承于立柱上。支撑和尾索一般设计成两个不同方向,形成三角形稳定体系,稳定锚梁和立柱顶部的上转轴使其为一•固定点。当拱体设计为双肋,并采収対称同步平转施工时,非桥轴向(斜向)支撑可省去。锚固体系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9.3.3.1锚碇对按照设计耍求参照第2节的有关规定施工。锚固尾索时应考虑其着力点和受力方向,防止混凝土开裂。19.3.3.2锚梁锚I古1处应设置张拉尾索的设备。锚梁施工时,应注意防止钢筋n尾索、扣索和预应力钢材穿孔的T扰。浇筑的锚梁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50%后,方可将轴套穿入上下轴套和环套小。19.3.3.3桥轴向的支撑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引桥的梁作为支撑,或采用预制、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非桥轴向(斜向)的支椁须采用预制或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类支撑按设计要求和本规范笫11章及本章的有关规定执行。19.3.3.4立柱宜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参照第16.3节的规定施工。19.3.4位控体系包括扌II点缆风索和转盘牵弓C系统,安装时的技术耍求应按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19.3.5尾索张拉、扣索张拉、拱体平转、合龙卸扣等工序,必须进行有关的施工观测。19.3.6尾索张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9.3.6.1尾索张拉一般在立柱顶部的锚梁(锚块)内进行,操作程序与一•般预应力梁后张法类似,可参照笫12章有关规定执行。19.3.6.2两纽尾索应按照上下左右对称、均衡张拉的原则,对桥轴向和斜向尾索分次、分组交叉张拉。19.3.6.3张拉一级荷载时,应按照上一级荷载张拉示的伸长值与拉索屮的应力数值进行分析,调整木级张拉荷载,力求各尾索内力均衡。19.3.6.4尾索张拉荷载达到设计要求后,应对尾索观测和钢索内力测虽1〜3d,如发现内力损失导致尾索问内力相差过人时,应再进行--次尾索张拉,以求均衡达到设计内力。19.3.7扌II索张拉的技术要求,除应按照16.4.3条第3款的侑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卜-列规定:19.3.7.1张拉前设立桥轴向和斜轴向支撑以及拱体轴线上拱顶、3/8、1/4、1/8跨径处的平血位置和高程观测点,在张拉前和张拉过程中随时观测。19.3.7.2全面检查支撑、锚梁、轴套、拱钱、拱体、锚碇,并列表记录,分析确认不影响安全时,才可开始张拉。n19.3.7.3每索应分级张拉至设计张拉力,每级荷载张拉时,应对称于拱体,按山下向上的次序进行,各索内力相对偏差应控制在5kN以内,应同时检查并调整各支承点木楔,以免过大或过小。19.3.7.4重复上述操作至张拉到设计荷载而使拱体脱架。19.3.8无平衡重拱体进行平转时,除应参照16.4.3条笫5〜9款的规定办理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19.3.8.1应对全桥各部位包括转盘、转轴、风缆、电力线路、拱体卜-的障碍等进行测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正式平转。19.3.8.2若起动摩阻力较大,不能自行起动时,宜用千斤顶在拱顶处施加顶力,使其起动,然示应以风缆控制拱体转速;风缆走速在起动和就位阶段一般控制在0.5〜0.6m/min,中间阶段控制在0.8〜1.0mm/min。19.3.8.3上转盘采用四氟板做滑板支垫时,应随转随垫并密切注意四氟板接头和滑动支垫情况。19.3.&4拱体旋转到距设计位置约5°时,应放慢转速,距设计位置相差1°时,可停止外力牵引转动,借助惯性就位。19.3.&5当拱体采用双拱肋在一岸上下游预制进行平转达一定角度后,上下游拱体宜同步对称向桥轴线旋转。19.3.9当两岸拱体旋转至桥轴线位置就位示,两岸拱顶高程超差时,宜采用千斤顶张拉、松卸扣索的方法调整拱顶高差。操作时应考察应符合下列要求:19.3.9.1测出两岸各扣索内力,建立拱顶水平和轴线观测站。19.3.9.2对低于设计高程的拱顶端,其扌II索可按对称均衡原则进行张拉,应先张拉内力较低的一排扌II索,并分次张拉,使其尽可能达到设计高程。19.3.9.3对高于设计高程的拱顶端,按与上相反的程序进行。19.3.9.4若两岸拱顶端高差仍较大,可利用千斤顶再一次调整拱顶高程。19.3.9.5当两岸拱体合龙处轴线与高程偏差符合要求后,尽量按设计要求规n定的合龙温度进行合龙施工,其内容包括用钢楔顶紧合龙口,将两端伸出的预埋件用型钢连接焊牢,连接两端主钢筋,浇筑台座混凝土,浇筑拱顶合龙口混凝土。19.3.10当台座和拱顶合龙口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可按下述要求卸除扣索:19.3.10.1按对称均衡原则,分级卸除扣索,同时应复测扣索内力、拱轴线和高程。19.3.10.2全部扣索卸除后,再测量轴线位置和高程。19.4竖转施工19.4.1对混凝土肋拱、刚架拱、钢管混凝土拱,当地形、施工条件适合时,可选择竖转法施丄。其转动系统由转动钱、提升体系(动、定滑车组,牵引绳等)、锚固体系(锚索、锚碇等)等组成。19.4.2待转桥体在桥轴线的河床上设架或拼装。根据提升能力确定转动单元为单肋或双肋,宜采用横向连接为整体的双肋为一个转动单元。19.4.3支承提升和锚固体系的台后临时塔架可由引桥墩或立柱替代,提升动力可选用30~80kN卷扬机。19.4.4桥体下端转动較可根据推力大小选用轴销較、弧形柱血较、球血餃等,前者为钢制,后两者为混凝土制并用钢板包裹較面。19.4.5转动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2.4.5.1转动前应进行试转,以检验转动系统的可靠性。竖转速度可控制在0.005—0.Olracl/min,提升重罐人者宜采用较低的转速,力求平稳。13.4.5.2两岸桥体竖转就位,调整高程和轴线应符合第16.9节的要求,楔紧合龙,焊接钢筋,浇筑合龙混凝土,封填转动饺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提升体系,完成竖转工作。20钢管拱桥20.1制造质量控制要点20.1.1钢管钢材选材时应注意上下弦管的焊缝应避开腹板和腹板加劲及横撑等构件的接头处,焊接钢管的卷方向应与钢板压延方向一致,并采用口动双面焊缝,n焊接质量和成管直径误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卷制钢管前应根据要求将板端开好坡口;焊接完成后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超声波检测和X射线检测。20.1.2钢管拱肋拼接以分段折线代替曲线的折点应计入预拱度的拱轴线上,放样时应使由于制作谋差引起的钢管弯Illi方向与拱轴的弯ilh方向一致以减少拱轴误差;20.1.3钢管拱肋拼装台座至少满足三个相邻吊装段的预拼要求。拼装而台座表面画出拱肋外包线、轴线、角尺寸、水平线检查线等标记,节段组拼后应作固定性焊接,初步形成拱肋节段后,应对其儿何尺寸作详细检查,合格后方可组焊,捍接采取措施控制收缩变形,焊后复检尺寸符合验收规定。组装后弦杆、竖杆、斜腹杆的轴线应处于同一平而上,竖杆斜腹杆的轴线交汇与设计的偏差值在规定范围内;20.1.4拱肋上的吊杆孔应准确定位,锚垫板与吊杆应垂直平整,衣而应铳平。20.1.5在钢管拱胁的制作过程中,拱肋内的附属构造不得遗漏,钢管预留的混凝土压注孔排气孔振捣孔可在工厂开好,也可以在拱肋安装好后在工地开孔,盖片均应编号并妥善保管。20.1.6直缝钢管纵向对接时,纵向焊缝要错开150mm以上,哑玲形拱肋纵向焊缝还应布置在上下钢管连接板间的腹腔内和耳腔内。20.1.7焊接质蜃:所有焊缝均进行外观检查,工厂制作的钢管和拱肋按一级焊缝进行超声波和射线探伤检验。现场安装的接头应进行100%超声波探伤,角焊缝按设计要求进行检验。20.1.8防腐涂装,涂装时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构件表面启结露时不得涂装。安装焊缝处应留出30-50mm暂不涂装,涂料、涂层数、涂装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涂层质量符合紧密不透水、不粉化龟裂、耐磨及防锈性能、附着力、粘结力良好等要求,涂装前的表血处理等级、涂层干湿膜厚度、附着力符合相关规范耍求和设计耍求。涂料厂家应提供:产品说明书、产品批号、合格证(检验资料)、涂料工艺参数,涂料对涂装前的表而处理耍求及丿施工环境等。20.2吊装质量控制要点,安装询应检查起吊设备及扣挂系统是否满足要求,起吊设备应进行试吊,核对设计、监控单位提出施工程序,确定每一工况的实施内容和实施时机,及时掌握桥址处的历史气象水文资料及近期天气预报,避开灾害天气n施工并制定预案。拱肋安装时应同时安装横向联结系,节段间施焊対称进行,焊前节段间有可靠的定位板控制间隙,不得采用堆焊,合龙口的焊接应选择在结构温度相对稳定的时间内尽快完成。20.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为保证混凝土泵送工艺的顺利进行,对大跨径钢管混凝土拱桥,需按实际泵送距离和高度进行模拟混凝土压注试验;钢管混凝土应具有低泡人流动收缩补偿、延示初凝的性能,由拱脚至拱顶一次对称均衡地一次压注完成,若必须分段浇筑,应在钢管内隔板处增设传力钢筋和密实栓的措施,需对拱肋在轻浇筑过程小的应力变形进行计算,确定栓浇筑顺序,施工用电采用乂回路或备用发电机组,搅拌及输送设备备用一套。管内压注碗前,清洗管内污物,润湿管壁,泵入适量的水泥浆后再压注混凝土,直至钢管顶部排气孔排出合格的混凝土为止。对哑铃形钢管结构先钢管后腹箱的程序浇筑,浇完一条管内后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或80%后方浇下一条管,如是系杆拱,系杆的张拉与浇筑管内妊协调实丿施。21斜拉桥21.1斜拉桥碇索塔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20.1.1熟悉设计文件关于斜拉桥桧索塔的结构组成、塔柱及横梁的断而尺寸、塔柱高度、塔柱及横梁顶面标高、塔柱垂直度或斜度、塔柱及横梁钢筋和预应力筋的和关要求、塔柱及横梁混凝土的相关要求、塔柱及横梁预埋件的相关耍求;21.1.2斜拉桥扯索塔施工方案审查,重点审核施工工艺(包括钢筋接头工艺、混凝土浇筑工艺、预应力张拉工艺)、技术措施、混凝土配合比方案、钢筋安装(接高)方案、混凝土供应方案、各结构模板系统、横梁支架方案、测量控制方案、劳动力的配置、质量保证措施等。21.1.3山于斜拉桥的一切施工步骤都应按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必须督促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及吋监测和调整结构内力和线形。21.1.4索塔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n21.1.4.1监理工程师应检杳索塔施工用的膺架或墩旁托架、横梁施工支架的安装质量及莫加载试验情况。检查塔吊施工电梯以及行走通道的布置应满足索塔施工及安全要求。21.1.4.2索塔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的质量控制相关内容。监理工程师还应注意检查以下内容:21.1.4.3模板的垂直度、新老混凝土搭接施工模板的接缝、预埋件处模板的固定,如采用爬模时,模板式提升设备应符合设计要求。21.1.4.4在下部塔柱施工时的防裂措施,应考虑承台对塔林及下横梁箱体新浇混凝土的约束。21.1.4.5劲性骨架的制作及安装质最。21.1.4.6预留孔道、斜拉索管道的位置、规格、数量、直径和不圆度、定位网孔直径和绑扎位登等。21.1.4.7索塔施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查索塔顶、底平面尺寸和高程、横梁高程、倾斜度、斜拉索锚固点位置等。21.1.4.8监理工程师应检杏索塔的表观质量,应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无明显错台、蜂禽和麻面,轮廓清晰,线形顺直。21.1.5水平横撑设宜监理注意要点(斜搭柱)塔柱沌工时为防止塔柱的根部产生较人的应力,确保塔柱内部附加应力及线形在设计允许范围内,必须每隔一定高度设置水平横撑。考虑水平支撑受力变形,以及拆除水平横撑后将引起塔肢在自重作用卜-变形,为保证成塔线形,下塔柱立模时,监理人员需检查施工单位是否按设计要求设置预偏量。在水平横撑的钢管施加力的同时,应观测水平横撑的挠度和塔柱的变形情况,当顶推力满足后,停止施力。21.1.6下横梁施丄监理要点审查横梁支撑系统方案,支撑设计满足强度刚度要求,为消除支架变形的影响,保证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及外观线形,监理人员检査以下项目:支撐系统安装吋,检查各竖向连接部位是否密贴;计算支架系统的弹性变形,根据计算结呆,复核施工n单位底模预先起拱量;施工时机是否合理,减少钢管立柱与塔柱混凝土的温差,减小因温差引起的变形影响21.1.7液压爬模体系施工监理注意要点对于爬模体系构件,监理应审查対其相关材料岀厂合格证书,相关制造和工厂验收技术资料,承包商工程、质检、安全部门验收合格证书。检查安装爬模施工队伍相关资质和管理体系,审查特殊工程操作人员持证情况。21.1.8索塔施工测量监理要点索塔施匸期间,测量监理应配合结构专业监理工程师,完成以下主要复测工作:21.1.8.1塔座模板的外轮廓尺寸,纵横轴线位宜及顶面高程;21.1.8.2K塔柱各节模板外轮廓尺寸,左右侧外模的斜率,前后方外模的垂直度和顶面高程;20.1.&3下横梁模板的外轮廓尺寸,左右侧外模的斜率,前后方外模的垂直度和顶面高程;21.1.8.4中塔柱每节相邻两根斜柱模板外轮廓尺寸,左右侧外模的斜率,前后方外模的垂肓度,顶血•高程和两根斜柱的间距;21.1.&5塔柱各节模板外轮廓尺寸,垂肓度和顶而高程;21.1.8.6斜拉索管的空间坐标;21.1.8.7沉降观测。21.2悬臂浇筑混凝土主梁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由于斜拉桥的一切施工步骤都应按设计规定的程序进行。丿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必须督促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及时监测和调整结构内力和线形。21.2.1控制的重要部位:主梁0号块、主梁上拉索锚固区、边跨、中跨合拢段、顺桥向、横桥向、竖向预应力体系。21.2.2关键环节:施工阶段划分及施工步骤、顺序安排、临时锚固方式的选n择及安装质量控制、对称均衡施工、张拉与压浆工艺控制、索力调整与施工监控、体系转换与合拢段施工。21.2.3主梁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20.1.3.1采用悬臂浇筑梁段混凝土和釆用悬臂拼装梁段,检查内容见相关内容。21.2.3.2监理工程检查:梁段底模板设计拱度和高程、模板血铺设滑动层后的平整度、新老混凝土搭接施工模板的接缝、预埋件处模板的固定。斜拉索索道和预应力筋孔道定位模板是否牢固,在模板的细部设计上是否考虑了梁体预应力索孔道的安装及斜拉索安装的-需要,模板的开洞能否满足在混凝土浇筑时每个地方都能将混凝土振动密实。21.2.3.3监理工程师检杏:预留孔道、斜拉索管道的位置、规格、数量、H径和不圆度、定位网孔直径和绑扎位宜等。21.2.3.4监理工程师检查:预应力筋、非预应力筋、波纹管在各分段处的连接。21.2.3.5监理工程师应対斜拉索管道、预应力筋孔道及锚垫板附近区域作重点检查并旁站。21.2.3.6注意降低箱梁内外温差、防裂及养护扌舀•施。21.2.3.7主梁施工的动态施工控制,即对梁体每一施工阶段的结果进行详细的监控测试和验算,以确定下一施工阶段斜拉索张拉力值和主梁线形、高程及索塔位移控制量值,直至全桥合龙。21.2.3.8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梁段(累计)长度、小线位置、腹板外侧而距梁段屮线距离、上翼缘(桥面板)外侧距梁段屮线距离、梁段高程、腹板、顶板、底板及横隔板的厚度、肓腹板和横隔板垂肓度及斜腹板的倾斜度、斜拉索管道和预应力孔道的位置和数量。21.2.3.9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主梁的表观质量,应达到线型平顺、色泽一•致、表面平整。21.3斜拉索制造监理质量控制要点21.3.1检查生产厂家的资质,必耍时监理丄程师应驻厂监理。21.3.2检査所用的原材料、规格、强度及制作工艺,重点查验产品合格证及n检验报告。对平行钢丝还应检查预张拉试验。21.3.3检查斜拉索、锚具和减震装置的制造工艺、质量、规格、品种和防腐等级,并查验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必要时还应做相应的见证试验。21.3.4检查斜拉索锚头的防腐质量、护管的长度和斜拉索管道内的填充质量。21.3.5斜拉索产品检验与出厂许可斜拉索产品检验检验内容主要包括:索长、锚具编号、拉索成型状况、混合料铸入量、反顶位移量、拉索与锚具承压而的垂直度等。成品索成盘,并进行缠包保护,外包装应挂标志牌。斜拉索的运输和临吋防护措施,成站应水平吊运,轻吊轻放;应慎选M具(不宜使用钢丝绳),确保拉索表而不被擦伤;堆放场地W铺以橡胶皮,避免拉索与地面直接摩擦。21.4斜拉桥挂索与张拉施工监理质量控制要点21.4.1熟悉设计文件关于斜拉索的设计张力、长度、索股组成、索股张拉要求、索股防护要求;21.4.2审查斜拉索挂索与张拉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核挂索方案、张拉方案、索力检测方案、索力调整方案、挂索吊具、张拉设备、人员纟fl织、质量保证措施等。拉索起M方案的选择必须与索塔高度、拉索刚柔程度、起M设备条件和拉索护套的性能相适应;卷扬机、巾机、滑轮组的配置应与计算的拖拽力相适应;张拉千斤顶应与索力相适应;21.4.3督促承包人组织进行斜拉索、连接器、张拉杆组合超张拉试验,并校核斜拉索的应力应变关系;21.4.4审批斜拉索挂索与张拉分部(分项)工程开工报告重点核杳机具设备是否到位,索股到位及交接情况、主梁及索塔的施工进展、人员到位情况、技术交底情况等。21.4.5挂索及张拉过程监理控制要点21.4.5.1督促承包人进行牵引系统的检査并进行试运转;21.4.5.2督促承包人在放索而检查转盘刹车或制动系统;21.4.5.3索股在桥而上移动吋,要求承包人必须采収适宜的水平拖移方法,以n免造成索股损伤;21.4.5.4斜拉索安装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斜拉索再进行检杳,严禁出现斜拉索弯折、锚头撞伤和钢索损伤、锚具、防护层(防护层不得进水),以及锚具锈蚀等情况。斜拉索安装前,监理工程师检查锚头安装位置、锚环与锚垫板対中及密贴,并查看施工记录。督促承包人将锚箱孔道毛刺打平,避免损伤索股;21.4.5.5督促承包人对斜拉索,检查套管的焊接质量,先行安装锚具、挂设套管后,在逐根牵引安装钢绞线索股;控制好牵引速度,控制索股在套筒内的扭转,并防止牵引过程中划伤套管;21.4.5.6检杏斜拉索张拉和调索。索力调整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施匸单位采用索力测试仪或频率仪测试,监理工程师旁站并检查。测试索力所用的索力测试仪或频率仪在使用前必须经计量部门检定,使用期间还必须按计量部门规定的检定周期定期检定,同时还采用张拉千斤顶汕压表读数和缆索伸长量互相校核。21.4.5.7检查张拉分级控制的程序,确保按设计程序均衡施力张拉,稳妥施工;21.4.5.8督促承包人控制好上下游、边屮跨对称索号同步挂索、张拉;21.4.5.9^促承包人(或监控单位)同步进行主梁高程和索塔位移的观察;21.4.5.10对逐根张挂的钢绞线斜拉索,督促承包人先用单根张拉的小型千斤顶调好每根钢索的初应力,再用群锚千斤顶进行整体张拉或单根张拉;21.4.5.11每次张拉完成后,应督促承包人对辅助杆件、工具锚、工具夹片等进行全面检查,对损坏的,及时予以更换。21.4.5.12斜拉索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杳索力、索的伸长量。21.4.5.13对钢绞线斜拉索,督促承包人在全桥合拢后,用汕脂清理外露的钢绞线,再川汕脂浸泡防腐、封锚。22钢桁制造及安装22.1制造质量控制要点22.1.1铁路建设工程屮需要进行监造的厂制钢梁包括钢箱梁、钢桁梁、钢板梁、钢-混结合梁的钢梁部分等。监理单位应依据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厂制钢梁监造n的委托监理合同,驻厂建立项目监理机构(监理站),开展监造工作。22.1.2监理工程师检查进厂原材料质量。22.1.2.1检查钢材的出厂质量证明书等文件和制造单位的复试报告。制造使用的钢板或型钢,在材质或规格方面,原则上不允许制造单位H行更换钢材型号。如需对材料种类和规格尺寸进行变更,监理工程师要求制造单位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按规定履行变更手续,方可实施。22.1.2.2检杳焊接材料岀厂质量证明书等文件和制造单位的焊接工艺试验报告。参加制造单位的焊接工艺评定,焊接材料种类应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确定。若选用国产新型焊接材料或进口焊接材料,要求制造单位另行研究相适应的焊接工艺。22.1.2.3检查高强度螺栓、螺母及垫圈质量。22.1.2.4检查涂装材料出厂质量证明书等文件和复验报告。禁止使用过期产品、不合格产品和未经试验的替用产品。22.1.3检查制造准备工作。22.1.3.1审查制造规划文件。制造规划包括制造工艺设计、加工图、配料清单、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涂装工艺试验等主要内容。22.1.3.2审杏制造单位依据设计文件编制的制造计划及质量检验计划书。重点审杏计划安排、制造方法、工艺装备及组装的操作顺序等内容。22.1.3.3检查制造环境,重点检查精密加工、涂装的操作环境。22.1.3.4检查制造单位的计虽检验工器具。重点检查计量工具校正报告、精度和检验器具的冇效试用期,以保证测最构件尺寸的准确性和检验的有效性。22.1.3.5检杳胎架结构刚度、精度和制造单位对组装胎架等设施的定期检查制度。钢梁杆件必须借助胎架组装及施焊,以保证准确的外廓尺寸。22.1.4检查下料、组装和矫形工序22.1.4.1检査钢料的牌号、规格,确认无误后允许制造单位号料。22.1.4.2作样及下料应留足加工及焊接收缩量。22.1.4.3下料时应检査钢材轧制方向与梁受力方向是否一致。22.1.4.4检查切割或刨诜,注意边缘的平总,避免焊后钢板不平整。n22.1.4.5检查接料时必须保持钢板轧制方向的一致。22.1.4.6检查矫正方法。采用人工锤击方法进行矫正,应在其上放置垫板,矫正后,钢料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和其他损伤,否则仍需进行整形。采用热矫正法时,热矫温度应控制在600〜800°Co所有热矫零部件只能采用自然冷却,严禁用水冷却。22.1.4.7检查焊接顺序,减少每道焊缝的线能量输入,以控制钢构件的焊接变形。22.1.4.8检杏引弧情况。不得在母材上引弧,若需要焊接修补时,补焊长度不得小于50mm022.1.5检查焊接工序22.1.5.1检杏焊接工艺。22.1.5.1.1要求制造单位在钢梁制造开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焊接工艺依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结果而制定。22.1.5.1.2检查经评审通过的炸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如生产过程中某悍接工艺质量不稳定,低于要求时,应要求制造单位禁止使用。22.1.5.1.3监理工程师审批焊接工艺指导书。制造单位应根据评审通过的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编写各种接头的焊接工艺指导1几焊接技术人员根据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焊接工艺指导书的内容组织焊接施工。22.1.5.2检杏焊接接头性能22.1.5.2.1检杳主要构件的对接和角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包括拉伸、弯曲、冲击)报吿中的试验值;22.1.5.2.2检查图纸注明的等级焊缝,焊缝的各项检测值必须达到该级焊缝的要求;22.1.5.2.3检查双而全熔透的对接焊缝,其根部重叠部分应大于2伽;22.1.5.2.4检查直接承受冲击荷载的承载构件,其对接焊缝应按具体规定进行低温冲击试验。22.1.5.3检查焊接接头试验n22.1.5.3.1焊缝外观检查。监理工程师随机检查焊缝的外观,并检查制造单位的检查记录。所有焊缝不得有裂纹、未熔合、焊瘤、夹渣、未填满弧坑及漏焊等缺陷,其质量要求应符合有关规定。外观检查不合格的焊接构件,在未进行处理并满足要求之前,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22.1.5.3.2检查焊缝无损检验报告。焊缝无损检验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对接焊缝内部质量述应检查射线探伤报告。射线探伤的焊缝长度不得少于焊缝总长的10%,用于破坏性试验的焊接试板则应全部经过射线探伤。焊缝射线探伤按《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和和质量分级》(GB/T3323-1987)的规定执行。22.1.5.3.3检查焊接接头破坏性检验报告,判断焊接接头是否可予验收。22.1.6检查高强度螺栓连接22.1.6.1检杏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复验报告。高强度螺栓的使用必须严格按图纸标注的规格、数量,不得以短代长或以长代短,所有高强度螺栓不准重复使用。22.1.6.2检查摩擦面的加工处理,检查摩擦面的抗滑移试验报告。摩擦面加工处理可以选川喷砂、喷(抛)丸等方法,处理后的摩擦面应按设计要求进行防护,其抗滑移系数应符合设计的规定。22.1.7检杳试拼装22.1.7.1检查试拼装前的准备。制造单位应编写出详细的杆件试拼装工艺、试拼装顺序、测量和检查方法。试拼装场地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以保证在整个试拼装过程屮临时支墩不发生沉降。支墩高度的设置,应根据设计拱度及焊接变形影响来综合考虑。22.1.7.2检查构件的偏差、构件试拼装的偏差。22.1.8检查涂装防护处理20.1.&1检查制造单位依据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编制的防护处理作业指导书,重点检查构件表而处理的方法、设备、材料及应达到的标准和选用涂料的生产质量、贮存办法、工艺过程、施涂标准、时间间隔和检查处理措施。22.1.8.2检査涂装。按图纸规定涂层配套进行喷涂,涂层间隔吋间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以保证每道涂层的实干。涂装后4h内不得淋雨。n22.1.8.3检查制造单位的涂装检查记录,并现场见证检测。22.1.9检查成品的验收、存放及运输。22.1.9.1检查制造单位的验收文件。钢梁及其零部件试拼装在工厂完成后,制造单位质量检查部门应进行全血质量检查、验收,提交全部检查验收文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签证合格后,制造单位方可填发产品合格证。21.1.9.2现场检查存放场地,场地应坚实平整且有排水设备。22.1.9.3检査钢梁及其零部件的运输。钢梁运输,应有切实可行且能保证质量的运输方案。钢梁运输的安排,必须保证现场架设的需要。22.1.10检杳钢梁出厂资料。制造单位移交资料包括:22.1.10.1产品合格证书(含质量检验报告);22.1.10.2钢材质量证明书:22.1.10.3主要焊缝检验报告,包括受拉及疲劳控制部件;22.1.10.4焊缝重人修补记录;22.1.10.5喷涂摩擦系数工厂试验资料;22.1.10.6竣工图(包括加工图、拼装图等),发送构件表;22.1.10.7工厂试装记录;22.2安装质量控制要点22.2.1钢桁梁杆件拼装前,监理工程师还应检查:22.2.1.1杆件的焊缝质最。22.2.1.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使用的扳手(使用前后必须标定,扭矩偏差不应大于使丿IJ扭矩值的±5%)。22.2.1.3栓接板面抗滑移系数,施工单位应対随梁试件进行试验,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22.2.1.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规格、质量、扭矩系数。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扭矩系数。22.2.1.5钢桁梁杆件预拼图,施工单位应根据钢桁梁设计图和钢桁梁拼装顺序绘制,应标明预拼单元的杆件位置编号、重量和节点板预拼安装钉栓位置等。n22.2.1.6钢桁梁杆件预拼质量,必须按照杆件预拼图施工。杆件预拼成吊装单元后,杆件及钉栓布置不得妨碍接续拼装,吊装单元重量不得人于吊机起重能力。22.2.2在工地进行预拼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22.2.2.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施拧。采用0.3Kg小锤敲击检查,为防漏拧,并使川扭矩板手或量角器进行扭矩检查,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22.2.2.2板层缝隙(用0・3伽塞尺检查),其密贴标准必须符合设计耍求。22.2.2.3磨光顶紧节点处缝隙(用0.2mm塞尺检査)。22.2.2.4两片纵梁间距、两片纵梁平而对角线长度等。22.2.3钢桁梁工地拼装架设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杳:22.2.3.1钢桁梁工地拼装架设施工质量、工艺及架设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设计。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钢桁梁节间依次进行施工。主桁杆件应左右两侧对称拼装成闭合三角形,较长杆件应避免处于悬种状态。毎组拼完一个节间或一孔梁应立即检测调正其位置及预拱度。22.2.3.2冲钉和高强度螺栓数量。在支架上拼装钢桁梁时,其总数量不得少于孔眼总数的1/3,其屮冲钉应占2/3,孔眼较少部位冲钉和高强度螺栓数量不得少于6个。采用悬臂法或半悬臂法拼装钢桁梁时,联结处冲钉数量应按所承受的荷载计算决定,但不得少于孔眼总数的一半,其余孔眼布置高强度螺栓。冲钉和高强度螺栓应均匀地安装。22.2.3.3栓接板面及栓孔。杆件拼装时栓接板面及栓孔必须洁净、干燥、平整,当拼装出现擁擦面间隙时,板面处理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22.2.3.4高强度螺栓连接终拧,见证检验。22.2.4钢桁梁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查墩台处横梁中线与设计线路中线偏移、两孔(联)间相邻横梁中线相对偏差、墩台处横梁顶与设计高程偏差、两孔(联)间和邻横梁相对高塞毎孔梁対角线支点的相对高塞固定支座处钢梁节点中心线与设计里程纵向偏差、钢梁平面的偏移、立柱在钢梁的横断面内垂直偏移、钢梁立而拱度偏差、两主桁相对节点位置高差。22.2.5钢梁支座安装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使用T•斤顶顶梁的位置、先后顺序和顶落幅度,支座安装应以高程控制为主,支点反力作为校核。22.2.6钢梁涂装的质量控制要点n22.2.6.1涂装前,监理工程师应进行以下工作:22.2.6.1.1审查钢梁涂装体系、涂装工艺,应符合设计要求及《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的有关规定。22.2.6.1.2检查涂装使用的各种涂料品种、质量,并查验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必要时应到厂家考察。22.2.6.1.3检查杆件或板件涂装前的表面。表面的污泥、油垢、铁锈等必须清除干净,表面除锈及粗糙度必须符合《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的规定。22.2.6.2在涂装施工过程屮,监理工程师应进行以下工作:22.2.6.2.1巡视检查涂装工艺。22.2.6.2.2检查杆件及板件结合点可能积水的缝隙封填质量。缝宽不大于0.3mm用底层涂料封填,缝宽大于0.3mm用腻子封填。要求腻子的使用寿命不应低于油漆寿命,并应具有耐水、耐候、防渗、防锈性能。22.2.6.3监理工程师对涂装质量的检查22.2.6.3.1涂装干膜厚度。涂装体系干膜最小总厚度和每一涂层干膜平均厚度不得小于设计耍求厚度,且每一涂层的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耍求厚度的90%。监理工程师采用仪器检测。22.2.6.3.2附着力。涂装涂料涂层对底材附着力和涂装体系涂层间附着力,必须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钢桥保护涂装》(TB/T1527)的有关规定。施工单位采川拉开法和划格法测定每一杆件全部检查,监理工程师见证检验。22.2.6.4临理丄程师应检查钢梁涂装的表观质量。耍求涂装表而应平整光泽,颜色均匀,无漏底、漏涂、起泡、气孔、裂纹、剥落、划伤及咬底缺陷,手工涂刷的无明显刷痕。22.3高强螺栓施工监理要点22.3.1对于钢锚箱高强螺栓就工,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执行。监理人员应该审查钢锚箱施工的高强度螺栓的选材、加工制作及出厂技术条件是否符合《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GB/T1230-1991)、《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GB/T3632.1995)n《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技术条件》(GB/T3633-1995)规定。22.3.2检查承包商对于扭矩扳手、检查扳手的标定工作。对于关键的试验,如扭矩系数试验、电动扳手、指针扳手的标定,采収旁诂的监理方式,观察其试验程序,工艺是否正确,操作是否合理、规范。22.3.3施工前应督促承包商对高强度螺栓的机械性能进行必要的复验:螺栓楔负荷复验、螺母保证载荷复验、螺栓芯部硕度复验、螺杆冲击韧性复验、螺母及垫圈硬度复验。22.3.4做好操作工种的资质审核。参加高栓施工的人员,应有专业资质,持证上岗。所有高栓的作业人员,应该相对固定,以便完善熟练的操作。每道工序都应有技术人员跟班,填写相应的H记和填表签认。其他配合工种,如电工、钳工、架子工应积极主动配合并了解高栓施工中各白所承担的责任,以便做好配合工作。22.3.5高栓施拧时,均须设置专用的电源线路,并配置稳压器以保证电动扳手使丿IJ的电源电压达到相对稳定,以减少电压的波动。22.3.6在高栓的施拧过程中,特别是初期,应加强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22.3.7高栓终扭后,监理人员应该对高强度螺栓复杏,方法如下:22.3.7.1首先采用重约小锤对复拧后的全部高强螺栓连接进行敲击法检查,以防漏拧。22.3.7.2检杏采用紧扌II法,其操作要点为:用标定过的指针扳手(仪表法或垂巾法),按施工扭矩的±10%进行终拧后的检杳验收。高强螺栓连接副终拧紧检杳应在终拧完成4小时后、24小时以内完成扭矩值检查。22.3.7.3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检查,以目测尾部梅花头拧断为合格。対于不能用专用扳手拧紧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用检查扳手(表盘扳手)检查。23支座23.1支座进入工地后,监理工程师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并根据铁道部现行《铁路桥梁铸钢支座》(TB/T1853)、《铁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技术条件》(TB1893)n、《铁路桥梁盆式橡胶支座》(TB/T2331)对支座品种、规格、性能、结构、涂装质量、外观尺寸和组装质虽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才能进行安装。必耍吋耍求施工单位进行抽查试验,监理工程师见证试验。23.2支座安装询,监理工程师应检查桥梁跨距、支座位置及预留锚栓孔位置、尺寸和支座垫石顶面高程、平整度。23.3支座安装过程屮,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以下内容:22.3.1支座安装位置。要求支朋上下座板必须水平安装,固定支朋上下座板应互相对正,活动支座上下座板横向应对正,纵向预留错动量应根据支幄安装施工温度与设计安装温度Z差和梁休混凝土耒完成收缩、徐变量及弹性压缩量计算确定,并在各施工阶段进行调整,当体系转换全部完成时梁体支座中心与设计要求应相符。22.3.2支座与梁底及垫石之间垫层材料质量及强度。支座与梁底及垫石之间必须密贴无空隙,支座配件必须齐全,水平各层部件间应密贴无空隙。22.3.3支座锚栓质量及埋置深度和螺栓外銅长度。支座锚栓固结应在支座及锚栓位置调整准确麻进行施工,预留锚栓孔必须填满捣实,填料种类和质最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3.4支座安装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查以下内容:23.4.1墩台纵向错动量、横向错动量、同端支座中心横向距离;23.4.2铸钢支座:固定支座的上座板与卞座板中线的纵横错动量、固定支座十字线屮心与全桥贯通测量后墩台屮心线的纵向偏差、活动支屎(按设计温度定位后)的横向错动量和纵向错动量、固定支座及活动支座下座板中心十字线的扭转量、上下座板及摇、辘轴之间的扭转量、支座下座板的四角相对高差;23.4.3板式橡胶支座:同一梁端两支座和対高差、每一支座板的边缘高差、上下座板十字线扭转量、活动支座(按设计温度定位后)的纵向错动量;20.4.4盆式橡胶支座:支座板四角高差、上下座板中心十字线扭转、同一梁端两支座高差、固定支座上下座板及中线的纵横错动量、活动支座中线(按设计气温定位后)的纵横错动量。n24明桥面和桥梁附属设施24.1明桥面的质最控制要点20.1.1明桥面铺设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22.1.1.1施工单位按桥上线路纵断面进行桥面枕木类型、刻槽深度的布置图设计。22.1.1.2明桥面的材料质量和规格,查验产品合格证。24.1.2明桥面铺设时,监理工程师应检查24.1.2.1桥枕、枕木、钢梁间联结。采用小锤敲击等方法检查,必须牢固、紧密、位置正确、整体性好并符合设计要求。22.1.2.2明桥而铺设质量。监理工程师每孔梁检査2处。24.1.3明桥而铺设完成后,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并检查其观感质量,要求桥枕表而无明显损伤,布设符合规定,护木基本顺直,夕卜露螺栓髙度基木一•致,接缝基本严密。25人行道、避车台25.1检查所川材料质量和规格,查验产品合格证。25.2检查支架・桥梁的联结、钢结构涂装质量。23.3人行道及避车台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23.3.1步行板而应平整、无明显损伤、排列均匀、铺装平稳、嵌缝基本密实,相邻高差不大于3mn)o25.3.2栏杆、扶手应无明显缺陷,涂装符合标准,预制组装构件表面平整,配件齐全,安装牢固,扶手基本顺直。n26附属设施26.1检查所用材料、设备的质量和规格,查验产品合格证。26.2检查围栏、吊栏及检查梯(车)的安装、电缆槽安装、声屏障的安装、接触网支座位置及照叨设施的质量。26.3设施安装完成后,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其观感质量,要求配件齐全、联结牢固,检查挙走行灵活。涂装涂层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无涂层漏底、漏涂、涂层剥落、涂膜破裂、划伤、流挂等现象。27涵洞27.1丿施丄前,监理丄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施丄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涵洞地基和基础的施工方法、涵身的施工方法(顶进施工工艺)、安全和防护措施等。27.2涵洞地基处理和明挖基础施匸的质量控制与前而基础部分相同。27.3装配式涵洞的质量控制要点27.3.1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查验装配式混凝土涵洞涵节的产品合格证及验收记录,并进行现场检杏:27.3.1.1质量、规格。对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节,检杏长度、内外肓径、管壁厚度;对钢筋混凝土矩形涵节,检查长度、宽度、高度、顶底板厚度。27.3.1.2内、外壁表面质量。应光滑圆顺,端面平齐。如有蜂窝麻面,每处面积不得大于3.OcmX3.0cm,深度不得超过1.0cm,总面积不得超过全面积的1%,并不得露筋。27.3.1.3对现场预制涵节,应检查混凝土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装配。27.3.2施工时,重点检查涵节接缝质量。接缝必须顺流水坡度安装平顺。当壁厚不一致时,每一错台段内底面应调整平齐。27.3.3装配式涵洞装配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查轴线、流水而高程、涵身n长度、相邻管节底而错台量。27.4就地制作涵洞的质量控制要点27.4.1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的质量控制参见“2钢筋混凝土和砌体工程”的相关内容。监理工程师还应注意:27.4.1.1混凝十涵身必须先浇筑底板(包括下梗肋),当底板混凝十-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后,再进行中、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施工。分次浇筑时,边墙的施工缝不应设在同一水平面上。27.4.1.2预制拱圈、盖板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吊装。涵身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分层对称填土。27.4.2丿施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检査:27.4.2.1对预制混凝土盖板、拱圈,检查钢筋混凝盖板的长度、宽度、厚度、对介线差,混凝土拱圈的氏度、宽度、厚度。27.4.2.2检查混凝土涵洞边翼墙和中墩距设让中心线位置、墙顶和拱座顶面高程、孔径、涵长、厚度、涵身接头错台量。27.4.2.3对砌体涵洞,检查砌体边线距设计中心线位置、顶面高程、和邻石(砌)块边线错台量、涵洞孔径、砌体厚度。27.4.2.3涵身外观要求混凝土而平整,色泽均匀,接茬处无明显错台、跑模现彖。砌体选料得当,组砌整体均匀,砌而基本平整,砌缝符合规定,勾缝无明显缺陷。各涵节间相接基本顺直,排水通畅。27.5顶进涵的质量控制要点27.5.1顶进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27.5.1.1混凝土强度、外形尺寸。27.5.1.2顶进设施和线路加固悄况。顶进设备应依据设计最大顶力选定,千斤顶的顶力应按规范和施工需要保留足够的储备虽:。线路加固具体施工须按铁路部门的要求实施(如扣轨等),要特别注意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27.5.1.3工作坑及后靠背的施工质量。放线应精确,如地下水位较高,应采取排水或降水措施。n27.5.1.4检查滑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滑移能力、导向限位系统(平而位置及坡度)及地基承载力。27.5.2顶进过程中,应检查框架涵位置,要及时处理左右偏差、涵身询端上翘或“扎头”(偏低)。27.5.3顶进完成后,应检查中线、高程、管节错台量(管涵)。27.6渡槽和倒虹吸管的质量控制要点27.6.1检查渡槽槽身的轴向位置、槽身流水面的高程、槽梁尺寸。27.6.2检查倒虹吸管轴线位置、水平管流水面高程、水平管长度、水平管内壁侧面及底面管节错台、竖井尺寸、竖井顶面高程。27.6.3重点检查渡槽和倒虹吸管的连接处施工质量,必须做到密封、不漏水。27.7端翼墙及附属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27.7.1检查端、翼墙距设计中心线距离、出入口流水而高程、墙体的表而平整度和结构尺寸等。27.7.2检查涵洞处路堤缺口填筑质虽。27.7.3检查护锥及出入口的铺砌质虽。要求砌体选料得当,砌面基木平整,砌缝符合规定,勾缝无明显缺陷,棱角基木顺肓。涵洞进出口的沟床应整理顺肓,铺砌丁•程与排水设施、道路的连接应顺直。混凝十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和、线条基本顺直。27.7.4检查栏杆、抉手质量。应无明显缺陷,涂装符合合格标准,预制组装构件表面平整,配件齐全,安装牢固,扶手基本顺直。27.8既有线桥涵27.8.1改建既冇线桥涵的质虽控制要点27.8.1.1在审查施工方案时,监理工程师要重点复核既冇线桥涵施工的加固、防护是否侵入规定的建筑限界。27.8.2在施工过程中,当降低地下水位吋,应要求施工单位进行监测,并采収措施,以保证既有建筑物的稳定。n27.8.3改建既有线桥涵的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执行,尤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施工单位应随时观测既有线路与桥涵状态的变化。一旦发现有界常悄况,监理工程师应会同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施丄单位共同分析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并应形成文件资料。27.8.4检査施工质量,具体要求与询而其它桥涵规定相同。27・&2增建第二线桥涵的质最控制要点27.8.2.1基础施工时,监理工程师应注意检查:27.8.2.1.1明挖基础基底低于既有线桥墩台基底时,应对既有-线桥涵基础采取保护措施;27.&2.1.2打入桩基础,打桩顺序自既有线一•侧开始,逐排进行,逐排向外施工,并不应采取射水或振动法施工。27.&2.1.3沉井基础就丄应控制超挖量,并随时观测井内挖出的土壤怙:况。当地质为细砂、粉砂时严禁抽水卜-沉。27.8.2.1.4采用沉井基础及钻孔桩基础时应随时观察外围地面冇无沉降或开裂现象。27.8.2.2架梁施工时,施工单位应遵守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架桥机架梁规程》和《行午安全细则》,同吋还应在不影响或少影响既有线运输的原则下进行架设。监理工程师在审查施工方案时应特別注意这一点。27.&2.3采用人工架梁时,梁体需要横过既有线时,施工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经试拉检查,确保在封闭时间内将梁移过既有线路,当人工架梁纵移或横移梁体时,牵引绳索严禁拴在既有线轨道上或既有线桥的支座上。27.8.3既有线顶进桥涵的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控制与询而的顶进涵相似,监理工程师还应注意以下儿点:27.8.3.1施加、加固、防护不得侵入建筑限界。需对行车进行限速时,应符合现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确保安全。27.&3.2施工时施工单位应随时派人观测既有线与桥涵状态的变化,当降低地下水位时,不得影响既有建筑物的稳定。n27.&3.3既有线桥涵改建対行车线路卸载或加固时,施工可采用吊轨、扣轨、丄字梁或低高度便梁等方法。顶进作业时应不间断施工,缩短慢行时间并应经常检查,在加固线路时,应保持轨道电路绝缘。27.8.3.4顶进作业应在列车行车间隔内进行,并采用相应保证行车安全的措施。28防水层和沉降缝2&1防水层的质最控制要点2&1.1监理工程师应审杳施工方案,注意防水层严禁在雨、雪天和五级风及其以上时施工。2&1.2按批次检查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并查验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报告。28.1.3防水层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杏验收防水层的基层。基层应平整、清洁、干燥,不得有空鼓、松动、蜂贞麻而、浮砂、浮土和汕污。28.1.4防水层隐蔽前,监理工程师应进行防水层隐蔽工程验收,重点检查防水层施工部位、构造型式、厚度、坡度和细部做法(表面平整度、卷材搭接宽度)。并检查防水层的表面质量,防水层的农面质量应达到涂层厚薄一致,卷材粘贴牢固,搭接封口正确。不得有滑移、翘边、起泡、损伤等现象。坡度平顺,排水通畅。2&1.5检查保护层的表面平整度、分格缝平直及表面质量。应达到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表面平整密实,不得冇疏松、起砂、脱皮、损伤等现象。桥面保护层表而裂缝宽度不得人于0.2nmi。监理工程师用刻度放人镜检查。28.1.6雨后或采用蓄水的办法检验防水层的渗水情况,监理工程师见证。2&2沉降缝的质量控制要点2&2.1沉降缝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审查施工方案。2&2.2按批次检查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并查验产品合格证和试验报告。n28.2.3沉降缝填塞前,监理工程师应检查验收。缝内应清扫干净,保持干燥,不得有朵物和积水。28.2.4检査沉降缝位置、尺寸、构造型式和止水带的安装质量。28.2.5沉降缝观感质量要求缝身竖直、缝宽均匀,环向贯通,填塞密实,无漏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