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4-21 发布 |
- 37.5 KB |
- 30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ivilengineeringDrawing课程编号:611093001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各专业先修课程:无主笔人:刘建平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土木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讨论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要领和方法,培养徒手作图、尺规作图及计算机绘制专业图的能力,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2)培养用计算机手段、尺规及徒手绘制工程图样的能力;(3)培养实践的观点、科学的思考方法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4)培养良好的工程意识;(5)绘制与阅读土木工程图样的基本技能。303n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包括工程制图基础和土木工程制图两部分内容。工程制图基础部分:第一章制图的基本知识1.教学内容制图基本规定,制图工具,几何作图,草图,计算机绘图简介。2.教学要求(1)了解制图国家标准的意义。(2)能遵守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3)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4)掌握常用的几何作图方法,做到作图准确,线型分明、字体工整、整洁美观。(5)初步掌握徒手绘草图的技巧。3.教学重点制图国家标准、几何作图、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方法。4.教学难点几何作图、徒手绘制草图的基本方法第二章投影基础知识1.教学内容1)概述2)投影的基本性质3)工程中常用的图示方法4)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303n2.教学要求(1)了解投影的概念和投影法分类,建立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的明确概念。(2)理解投影的基本性质。(3)掌握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4)了解工程中常用的图示方法。(5)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3.教学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4.教学难点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第三章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1.教学内容(1)点的投影(2)直线的投影(3)平面的投影2.教学要求(1)掌握点、直线、平面在第一分角中各种位置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平面以几何元素表示法为主)。(2)掌握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线段实长的求法。(3)掌握直线上点的投影特性。(4)掌握两平行、相交、交叉直线以及一边平行于投影面的直角投影特性。(5)掌握平面内取点,取直线(包括最大斜度线)的方法。3.教学重点303n点在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投影规律。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从属性和定比性;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及投影特性。平面的投影特性及平面内取点、线。4.教学难点两点相对位置的判别及重影点可见性的判别。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及对投影面的倾角,直角投影定理及应用。平面内的最大斜度线及其应用。第四章几何元素间的相对位置1.教学内容1)平行关系2)相交关系3)垂直关系2.教学要求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相交、垂直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3.教学重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求交点、平面与平面求交线的基本方法及可见性的判别。4.教学难点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应用。第五章投影变换1.教学内容1)概述2)更换投影面法2.教学要求(1)了解投影变换的方法。303n(2)掌握换面法及其应用。3.教学重点换面法的基本作图方法。4.教学难点新投影面位置的确定第六章平面立体的投影1.教学内容(1)平面立体的投影及其表面定点(2)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3)直线与平面立体相交(4)平面立体与平面立体相交(5)同坡屋面2.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立体的表示法在投影图上判别可见性的原则以及在立体表面定点的方法;(2)掌握直线和平面立体贯穿点的求法,平面与平面立体的截交线的作法;(3)运用线面相交的原理求两立体的相贯线,掌握连点原则及判别可见性。3.教学重点平面和平面立体相交,直线和平面立体相交,两平面立体相交。4.教学难点求两平面立体的相贯线。第七章轴测投影1.教学内容303n(1)轴测投影的基本知识(2)建筑形体的轴测图2.教学要求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定义,基本概念及其基本规律,掌握建筑形体的轴测图作法。3.教学重点了解轴测投影的基本概念和作图方法。4.教学难点建筑形体的轴测投影。第八章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1.教学内容(1)建筑形体投影图的类型(2)建筑形体投影图的画法(3)投影选择(4)形体的尺寸标注(5)剖面图与断面图的画法(6)建筑形体投影图的读法2.教学要求(1)会运用形体分析和线面分析方法,进行组合体的绘图、读图,尺寸标注基本完整清晰。(2)掌握各种视图、剖面图、断(截)面图的画法,以及常用的简化画法和有关规定画法,基本做到视图的选择和配置恰当。3、教学重点303n绘制和阅读组合体投影图的方法和步骤。视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的概念、画法。4、教学难点阅读组合体的投影图和尺寸标注。视图、剖面图和断面图的应用。土木工程制图部分:第九章土建工程制图基本规定1.教学内容建筑制图标准中的图线及用途,比例,常用建筑材料图例,土建工程图样的尺寸标注及有关符号的规定,土建工程图中的剖面图的概念,剖面图的标注,剖面图的表示法,断面图的概念,断面图的剖切符号,断面图的类型,剖面图与断面图的区别。2.教学要求(1)熟悉国家标准对有关土建工程制图的规定。(2)了解各类施工图的规定画法和要求。(3)掌握土建工程制图中剖面、断面的概念和图示方法。3.教学重点国家标准对有关土建工程制图的规定。4.教学难点土建工程图样的尺寸标注。第十章建筑施工图1.教学内容303n房屋的组成及作用,房屋建筑图的分类;总平面图的形成与作用,总平面图的图例与内容;建筑平面图的形成与作用,平面图的图示内容和图例,平面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剖面图的形成与作用,剖面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立面图的形成与作用,立面图的图示内容,立面图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绘制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的方法与步骤;建筑详图及其作用,索引符号和详图符号,外墙身详图,楼梯详图。2.教学要求(1)了解房屋的组成及其作用。(2)熟悉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对建筑施工图的有关规定。(3)了解建筑施工图中各种图样的基本内容、如何形成、表达方法及图示特点。(4)初步掌握绘制和阅读建筑施工图的方法与步骤。3.教学重点建筑施工图的特点及规定画法和建筑平、立、剖面施工图,建筑施工详图。4.教学难点楼梯图的画法第十一章结构施工图1.教学内容结构施工图的内容,房屋结构简介,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知识,基础施工图,条形基础,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构件图,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楼梯构件图,结构平面布置图,结构施工图的平面整体表示法,柱的平面整体表示法,剪力墙的平面整体表示法,梁的平面整体表示法,钢结构图,房屋施工图的阅读。2.教学要求(1)熟悉国家标准中结构施工图的有关规定。(2)能正确表达结构平面布置图,正确表示混凝土梁、柱、板等的配筋图。(3)会利用平面整体表示法表达钢筋混凝土柱、剪力墙、梁的结构施工图。(4)了解钢结构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能阅读和绘制简单的钢结构详图。303n3.教学重点基础施工图、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4.教学难点房屋施工图的阅读第十二章道路桥梁工程图1.教学内容道路路线平面图的形成和内容,道路路线纵断面图的形成和内容,画路线纵断面图的注意事项,路基横断面图的形成和内容,桥梁的分类,桥梁工程图的图示特点及内容,桥位平面图,桥位地质断面图,桥梁总体布置图,详图,桥梁图的读图方法、步骤等。2.教学要求(1)掌握道路路线、桥梁工程图的形成、内容、图示方法和特点。(2)培养阅读和绘制道路桥梁工程图的基本能力。3.教学重点路桥工程图的图示内容和阅读方法。4.教学难点桥梁工程图的阅读。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讲述、课堂大作业和课后练习三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教师需运用课堂讲述、现场讲述、参观、举例、讨论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另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作业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工程图的内容和表达方法,为后继课程打下基础。2.作业布置303n每节课后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练习,学习到一定阶段布置适当的大作业,加深学生对所学工程图的形成、内容、表达方法的记忆理解。3.考核要求(1)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和大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3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四课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总数学时分配讲课习题课绪论、制图的基本知识642投影基本知识422点的投影22直线的投影642平面的投影862投影变换422平面立体的投影88同坡屋面交线22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66轴测投影422建筑施工图66结构施工图44道路桥梁工程图44合计645212303n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教材:《土木建筑制图》、《土木建筑制图习题集》乐荷卿陈美华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书:[1]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制图教研室编,《画法几何学》,安徽科学技术出版[2]廖远明主编,《建筑图学》(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3]《土建工程制图》、《土建制图习题集》同济大学出版社批准人:日期:303n《建筑CAD》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rchitectureCAD课程编号:611093002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学时数:36学时学分:4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主笔人:杨华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性质《建筑CAD》是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2.目的和任务《建筑CAD》是从事建筑工程及CAD应用和开发的基础,AutoCAD是目前在土木工程中广泛应用的绘图软件工具.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AutoCAD的基本命令,能够运用该软件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土木工程施工图。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AutoCAD的基本知识(1学时)启动AutoCAD2000、初步了解工作界面及命令的执行、绘图环境的设置。重点:工作界面、命令的执行及绘图环境的设置303n难点:绘图环境的设置(二)基本绘图命令和编辑方法(5学时)1.绘制直线几何图形(1)点:设置点的样式及大小、绘制单点、绘制多个点、定距画点、定数画点、等分及测量应用实例(2)直线:单一直线、射线、构造线、带宽度直线(3)矩形、正多边形:矩形、正多边形(4)多线:绘制多线、定义多线样式(5)多段线:绘制多段线、控制多段线的宽度、多段线弧、多段线的编辑、多段线的分解要求:熟练掌握各种简单的直线图形的绘制难点:绘制简单直线图形的过程中数字及命令的输入2.绘制曲线(1)圆和椭圆:圆、圆弧、圆环、椭圆(2)圆弧和椭圆弧:圆、圆弧、圆环弧、椭圆弧(3)样条曲线要求:熟练掌握各种简单的曲线图形的绘制难点:绘制曲线图形的过程中的数字及命令的输入3.查询图形属性(1)查询两点间的距离(2)查询面积要求:掌握掌握距离和面积查询的操作方法4.图案填充要求:(1)掌握如何进行图案填充(2)掌握如何对图案填充进行编辑难点:填充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比如:看不到填充5.块的操作303n(1)定义块:用命令定义块、用对话框定义块(2)用块创建图形文件:用命令创建块文件、用对话框创建块文件(3)插入块:利用命令插入块、利用对话框插入块、利用命令插入图形文件、利用资源管理器插入块、多重插入块(4)块的分解与重定义(5)块属性:建立块属性;插入带有属性的块;提取属性信息;属性数据编辑要求:(1)掌握块的概念(2)掌握块的使用与编辑难点:定义块的属性6.基本编辑命令(1)放弃和重做:取消用过的命令、重复撤销的操作(2)删除和恢复:删除对象、恢复删除的对象(4)对象的复制:使用COPY命令复制对象、使用剪贴板在图形窗口之间复制、移动对象(5)镜像复制(6)偏移复制对象(7)阵列复制对象(8)对象的移动:MOVE命令移动对象、ROTATE命令旋转对象、ALIGN命令对齐对象(9)比例缩放(10)拉伸对象(11)改变对象长度(12)延伸对象(13)修剪对象(14)打断对象(15)倒角:倒棱角、倒圆角要求:(1)熟练使用如何撤销和重做(2)对对象的各种复制命令要熟悉(3)熟练掌握修改对象的各种属性303n难点:基本编辑命令的运用7.高级编辑技巧图层控制要求:(1)熟练建立图层(2)学会使用图层控制绘图难点:使用图层控制绘图8.文本标注与编辑(1)使用样式命令:指定样式名、选择字体、效果(2)单行文字:TEXT命令、编辑单行文字(3)多行文字:创建多行文字、多行文字编辑器要求:(1)能够确定字体的样式(2)熟练掌握如何输入和编辑单行和多行文字难点:文字标注时字号及字型的设置9.尺寸标注(1)设置样式:文字样式设置、设置尺寸标注样式(2)尺寸标注方法:线型尺寸标注、连续尺寸标注与基线尺寸标注、径向尺寸标注、标注角度、;引线标注和圆心标记(3)编辑尺寸标注和放置文本:尺寸标注编辑、放置尺寸文本位置要求:(1)掌握如何设置尺寸标注的样式(2)熟练掌握尺寸标注的方法(3)掌握如何对尺寸标注进行编辑难点:多种尺寸标注样式的设置(三)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10学时)1.绘制建筑平面图2.绘制建筑立面施工图303n3.绘制建筑剖面施工图4.绘制详图施工图5.绘制结构施工图重点:建筑平,立,剖施工图、建筑详图、结构施工图的绘制难点:定位轴线、标高符合等做块以及尺寸标注(四)图形输出(2学时)图形输出是学生感到最难的部分,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图形输出的基本方法。1.打印样式的设置2.打印图形重点:打印样式的设置、打印出图难点:打印样式的设置具体运用(五)上机实验内容与要求(18学时)1.实验一基本操作练习启动AutoCAD2000、初步了解工作界面及命令的执行、绘图环境的设置。(2学时)要求:熟悉软件环境,设置自己基本绘图参数(2学时)2.实验二基本绘图命令创建一张3#图幅并带有图标标准图纸。要求:能够基本掌握基本绘图命令绘制直线几何图形3.实验三基本绘图命令和基本编辑命令练习绘制线型练习(2学时)要求:能够熟练使用AutoCAD的基本绘图命令,能够基本掌握基本编辑命令4.实验四绘制建筑平面图(4学时)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建筑平面施工图以及尺寸和文字的标注方法,学会块的设定与插入方法。5.实验五绘制建筑立面(2学时)303n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建筑立面施工图6.实验六绘制建筑剖面(2学时)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建筑剖面施工图7.实验七绘制建筑详图(2学时)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绘制建筑详图8.实验八绘制钢筋混凝土梁(2学时)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AutoCAD绘制绘制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施工图批准人:日期:303n《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oreticalMechanics课程编号:611093003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主笔人:唐依民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以理论分析为基础,目的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从力学现象和实际工程中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包括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理论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及其研究方法;能对简单物体(质点、质点系、刚体)进行受力分析以及平衡方程的建立,了解运动分析与动力学方程的思路,初步学会使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工程实际力学问题(包括把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抽象为理论力学模型),为后续专业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1)303n理论力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包括机械运动的概念,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概念;(2)概述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即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的研究要点;(3)概述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4)理论力学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5)理论力学的学习目的。2.教学要求(1)掌握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了解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3)明确理论力学与后续课程的关系;(4)理论力学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理论力学的学习目的可自学。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1.教学内容阐述静力学公理,介绍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和约束力的分析,说明物体受力图的概念及绘制受力图的步骤。具体内容如下:(1)静力学模型;(2)静力学公理及推论;(3)约束的基本类型及其约束性质;(4)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2.教学要求(1)理解静力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约束类型,正确分析约束反力;(3)掌握物体的受力分析方法,正确绘制物体受力图。3.教学重点(1)静力学公理的理解;(2)约束反力的分析;(3)物体受力图的绘制。303n4.教学难点(1)约束反力的分析要点;(2)物体受力图绘制的步骤。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1.教学内容介绍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这两种简单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及解析法,阐述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的特性及它们合成和平衡的相关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2)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3)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及计算;(4)平面力偶。2.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解析法;(2)理解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的概念;(3)掌握平面力对点之矩、平面力偶矩的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1)合力投影定理;(2)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矩定理;(3)同平面内力偶的等效定理。4.教学难点(1)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的平衡条件的表达及应用;(2)对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的要素的理解。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1.教学内容303n在前面两章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2)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3)物体系的平衡,静定和超静定问题。2.教学要求(1)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的方法;(2)掌握固定端约束反力的特点;(3)掌握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4)理解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3.教学重点(1)力的平移定理;(2)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矩定理;(3)平面任意力系简化为一个合力的确定。4.教学难点物体系的平衡。第四章空间力系1.教学内容在分析了平面力系特点的基础上,阐述空间汇交力系、空间力偶系和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的相关问题,同时介绍物体重心坐标的表述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空间汇交力系;(2)力对点的矩和力对轴的矩;(3)空间力偶;(4)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的简化;(5)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6)重心。2.教学要求303n(1)掌握力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投影;(2)掌握力矢量的表示方法;(3)掌握力对轴的矩与力对点的矩的关系;(4)掌握空间力偶与平面力偶的区别;(5)掌握空间力偶等效定理;(6)掌握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7)掌握空间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表达及应用;(8)掌握物体重心坐标的表示方法。3.教学重点(1)力矢量的表示方法;(2)力对轴的矩与力对点的矩的关系;(3)空间力偶与平面力偶的区别;(4)空间力偶等效定理;(5)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6)物体重心坐标的表示方法。4.教学难点(1)力矢量的表示方法;(2)力对轴的矩与力对点的矩的关系;(3)空间力偶与平面力偶的区别。第五章摩擦1.教学内容介绍滑动摩擦和滚动摩阻定律及工程中常用的近似理论,重点阐述摩擦存在时物体的平衡问题。具体内容如下:(1)滑动摩擦;(2)摩擦角和自锁现象;(3)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4)滚动摩阻的概念。2.教学要求303n(1)掌握滑动摩擦的概念;(2)掌握摩擦角的概念及表达;(3)掌握库伦摩擦定律的表达及含义;(4)理解自锁现象出现的原理;(5)能够列出考虑摩擦时的平衡方程;(6)对滚动摩阻概念有初步的了解。3.教学重点(1)摩擦角的概念及表达;(2)库伦摩擦定律的表达及含义;(3)自锁现象出现的原理;(4)考虑摩擦时的平衡方程的表达。4.教学难点(1)摩擦角的概念及表达;(2)自锁现象出现的原理。第六章点的运动学1.教学内容阐述点相对某一个参考系的几何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运动方程、轨迹方程和速度、加速度的表述。具体内容如下:(1)描述点运动的矢量法;(2)描述点运动的直角坐标法;(3)描述点运动的自然法。2.教学要求(1)掌握各种方法点的运动方程的表达;(2)掌握各种方法中点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的表达;(3)掌握自然坐标系的构成;(4)掌握点运动的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的推导和表达。3.教学重点303n(1)各种方法点的运动方程的表达;(2)各种方法中点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的表达;(3)自然法中的相关问题。4.教学难点(1)自然坐标系的构成;(2)点运动的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的推导。第七章刚体的简单运动1.教学内容阐述刚体在平移运动和定轴转动这两种简单运动的过程中,刚体整体的运动规律,以及刚体上各点运动之间的关系。具体内容如下:(1)刚体的平行移动;(2)刚体的定轴转动;(3)转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4)轮系的传动比;(5)以矢量表示角速度和角加速度;(6)以矢积表示点的速度和加速度。2.教学要求(1)理解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的概念;(2)掌握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的特点;(3)掌握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时速度的分布;(4)掌握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方法。3.教学重点(1)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的概念和特点;(2)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时速度的分布及特点;(3)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方法。4.教学难点(1)刚体平行移动、定轴转动的概念;303n(2)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的矢量表示方法。第八章点的合成运动1.教学内容阐述点的合成运动的基本概念,分析点的合成运动中某一瞬时点的速度合成和加速度合成规律。具体内容如下:(1)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的概念;(2)点的速度合成定理;(3)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2.教学要求(1)理解相对运动、牵连运动、绝对运动的相关概念和特点;(2)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加速度合成定理。3.教学重点(1)牵连点的概念及特点;(2)速度合成定理;(3)加速度合成定理。4.教学难点(1)对牵连点概念的理解;(2)对科氏加速度的理解;(3)不同速度、加速度方向的确定。第九章刚体的平面运动1.教学内容阐述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分析刚体平面运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个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具体内容如下:(1)刚体平面运动的概述和运动分解;(2)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3)求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瞬心法;303n(4)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内各点的加速度;(5)运动学综合应用。2.教学要求(1)理解刚体平面运动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用基点法、瞬心法求解平面图形内各点的速度;(3)掌握用基点法求解平面图形中各点的加速度;(4)能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有关运动学的实际问题。3.教学重点(1)对刚体平面运动概念和特点的理解;(2)求解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加速度的各种方法;(3)速度投影定理。4.教学难点(1)刚体的平面运动与刚体的平行移动、定轴转动的区别;(2)基点、速度瞬心的概念;(3)刚体平面运动中相关速度、加速度方向的确定。第十章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1.教学内容阐述牛顿三定律的内容和含义,提出质点动力学的运动微分方程,分析质点运动学的基本问题类型。具体内容如下:(1)动力学的基本定律;(2)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2.教学要求(1)掌握动力学基本定律的内容;(2)理解动力学基本定律的含义;(3)掌握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表达形式,以及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中的投影形式;(4)了解质点运动学基本问题的两种类型。303n3.教学重点(1)质点运动微分方程的表达形式;(2)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在直角坐标系和自然轴系中的投影形式。4.教学难点质点运动基本方程的微分表达形式。第十一章动量定理1.教学内容阐明了质点和质点系总体的运动变化与其受力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动量的概念,分析了动量对质点和质点系总体的运动变化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动量与冲量;(2)动量定理;(3)质心运动定理。2.教学要求(1)掌握动量和冲量的概念;(2)掌握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的表达及含义。3.教学重点(1)动量定理及动量守恒定律;(2)质心运动定理及质心运动守恒定律。4.教学难点对动量定理、质心运动定理的理解。第十二章动量矩定理1.教学内容给出了动量矩的概念,分析了动量矩对质点和质点系总体的运动变化的影响,推导了动量矩定理,阐明了动量矩定理的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矩;(2)质点及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303n(3)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4)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5)质点系相对于质心的动量矩定理;(6)刚体平面运动的微分方程。2.教学要求(1)掌握动量矩的概念;(2)掌握质点及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和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3)能够计算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4)理解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刚体平面运动的微分方程。3.教学重点(1)质点及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律;(2)刚体对轴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4.教学难点(1)质点系相对质心的动量矩定理;(2)刚体平面运动的微分方程。第十三章动能定理1.教学内容阐述力的功、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推导动能定理,介绍综合运用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分析较复杂动力学问题的一般准则。具体内容如下:(1)力的功;(2)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3)动能定理;(4)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举例。2.教学要求(1)理解力的功、质点和质点系的动能的概念;(2)掌握典型力的功的计算方法;(3)掌握典型质点系动能的计算方法;303n(4)掌握动能定理的表达和含义;(5)掌握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中的一般准则。3.教学重点(1)典型力的功的计算方法;(2)典型质点系动能的计算方法;(3)动能定理;(4)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中的一般准则。4.教学难点(1)典型力的功的计算方法;(2)典型质点系动能的计算方法。第十四章达朗贝尔原理1.教学内容介绍用静力学中研究平衡问题的思路来研究动力学问题的相关概念和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惯性力的概念;(2)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3)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4)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约束力。2.教学要求(1)掌握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的方法;(2)掌握质点系达朗贝尔原理的表达和含义;(3)能够运用达朗贝尔原理解决动力学问题;(4)了解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约束力的概念。3.教学重点(1)质点和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2)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3)达朗贝尔原理的应用。303n4.教学难点(1)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2)达朗贝尔原理的应用。第十五章虚位移原理1.教学内容介绍从功的角度出发,利用静力学中物体系统平衡的思路,解决动力学问题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概念及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约束和约束的分类;(2)虚位移、虚功的概念;(3)虚位移原理及其运用。2.教学要求(1)进一步理解约束的分类;(2)掌握虚位移、虚功的概念;(3)掌握虚位移原理的表达及含义;(4)能够应用虚位移原理解决动力学问题。3.教学重点(1)约束和约束的分类;(2)虚位移原理及其运用。4.教学难点虚位移原理的应用。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特别是在运动学和动力学部分,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303n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绪论11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受力分析5161二、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661三、平面任意力系4151四、空间力系7181五、摩擦221六、点的运动学441七、刚体的简单运动441八、点的合成运动441九、刚体的平面运动4261十、质点动力学的基本方程221十一、动量定理331十二、动量矩定理441十三、动能定理331十四、达朗贝尔定理2141十五、虚位移定理2141合计5776415303n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Ⅰ)》(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2]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8月版[3]西安交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3月版[4]范钦珊主编,《理论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版批准人:日期:303n《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hesyllabusofMechanicsofMaterials课程编号:611093004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64(理论)+8(实验)学分:4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系本科各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和《理论力学》主笔人:刘建平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是土木工程类各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工程设计中构件的承载能力具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必要的基础知识,熟练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实验分析能力。了解21世纪新的科研成果、新技术,初步掌握现代计算技术及试验技术。本课程学习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好经济与安全的矛盾,具备创新精神;全面系统地了解构件的受力变形、破坏的规律;掌握有关构件设计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在工程的应用。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代价,为构件选择合适的形状,设计合理的界面形状和尺寸,为设计提供设计计算依据。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303n2.教学要求了解材料力学的任务及研究对象,变形固体的基本假定,杆件变形的基本形式。3.教学重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定。4.教学难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定。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与材料的力学性能1.教学内容(1)构件拉伸或压缩的概念(2)分析构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截面法(3)杆件拉压变形的内力图:轴力图(4)杆件拉压变形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σ(5)杆件拉压变形时斜截面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6)杆件的拉压实验、应力-应变图及其特征(7)安全系数、应力极限和许用应力的概念和拉压杆的强度计算(8)线应变的概念、抗拉压刚度、横向变形的概念和拉压杆的变形量计算(9)应力集中的概念和超一次静不定问题2.教学要求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和实例。理解内力的概念;掌握内力分析的基本方法—截面法;掌握轴力和轴力图,直杆横截面、斜截面的应力计算。理解最大剪应力,许用应力;掌握强度条件及其应用。了解安全系数的选择与许用应力。了解应力集中的概念。了解简单超静定问题,考虑材料塑性时拉压静不定问题的极限荷载。3.教学重点303n内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4.教学难点内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直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及其应用。第三章剪切1.教学内容剪切面及挤压面的确定,剪切和挤压的概念及实用计算。2.教学要求了解剪切的概念和实例。掌握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方法。了解结构可靠性设计概念。3.教学重点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4.教学难点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第四章扭转1.教学内容(1)圆轴扭转的概念和实例(2)圆轴受转时的剪应力τ和变形量φ计算(3)剪应变γ、剪切弹性模量G、剪切胡克定理、剪应力互等定理(4)圆轴受转时的内力图:扭矩图(5)圆截面的极惯性矩Ip、抗扭截面模量Wp、抗扭刚度GIp和变形量φ计算(6)圆轴受转时的强度条件和刚度条件(7)圆轴受转时的弹性变形能、超一次静不定问题2.教学要求303n了解扭转的概念和实例,薄壁园筒扭转时的应力和应变,纯剪切,切应变。理解剪切虎克定律,剪切弹性模量,剪应力互等定理。理解功率、转速和外力矩间的关系,扭矩和扭矩图。熟练计算园轴扭转时的应力和变形,极惯性矩。了解抗扭截面模量,抗扭刚度。了解矩形截面直杆的扭转最大剪应力计算、变形计算和圆轴的极限扭矩。3.教学重点扭转的概念。园轴扭转时的切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变形计算及刚度条件。4.教学难点园轴扭转时的切应力计算及其强度条件;变形计算及刚度条件。第五章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教学内容(1)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概念及其计算(2)平行移轴公式和组合图形的惯性矩、惯性积的计算(3)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的概念2.教学要求理解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慨念。掌握简单图形静矩和惯性矩的计算,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熟练掌握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理解主形心轴和主形心惯性矩。3.教学重点静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概念。平行移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4.教学难点平行移轴公式。组合图形的惯性矩和惯性积计算。第六章弯曲内力1.教学内容(1)平面弯曲、纯弯曲和横力弯曲的概念和实例(2)弯曲的内力:剪力和弯矩及其内力方程(3)弯矩、剪力和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微积分关系(4)平面弯曲时的内力图: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画法2.教学要求303n熟练掌握平面弯曲的概念。梁的计算简图。剪力、弯距及其方程。剪力图和弯距图。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间的关系及其应用。3.教学重点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弯距及其方程、剪力图和弯距图。4.教学难点剪力、弯距及其方程、剪力图和弯距图。第七章弯曲应力1.教学内容(1)纯弯曲时的正应力计算(2)矩形截面梁和圆截面梁的惯性矩、抗弯截面模量、抗弯刚度(3)横力弯曲时的正应力和剪应力计算(4)梁的弯曲强度条件及其计算(5)提高梁的弯曲强度的措施2.教学要求正确推导并熟练应用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了解弯矩与挠曲线曲率间的关系,抗弯刚度,抗弯截面模量,非对称截面梁平面弯曲的条件,弯曲中心的概念,纯弯曲理论的推广。掌握梁按正应力的强度计算。掌握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了解梁的极限载荷、截面核心的概念。3.教学重点梁按正应力的强度计算。4.教学难点梁按正应力的强度计算。第八章弯曲变形1.教学内容(1)梁的弯曲变形量:截面绕度和截面转角的概念(2)梁弯曲时的绕曲线方程和截面转角方程303n(3)梁弯曲时的变形量计算方法:积分法、查表法和叠加原理(4)梁的刚度条件及其计算(5)提高梁的弯曲刚度的措施2.教学要求理解梁的变形与位移,挠度与转角概念。掌握梁的挠曲线及其近似微分方程,用积分方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用叠加原理求梁的挠度和转角,梁的刚度校核。了解提高弯曲刚度的措施。3.教学重点用积分方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用叠加原理求梁的挠度和转角。4.教学难点用积分方法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用叠加原理求梁的挠度和转角。第九章应力与应变分析、强度理论1.教学内容(1)单元体和应力状态的概念(2)主应力与主平面的概念(3)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解析法和图解法(应力圆)(4)广义胡克定理、体积应变和三个弹性常数(E、G、μ)之间的关系(5)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弹性比能u和形状改变比能uf(6)强度理论的概念(7)相当应力的概念及其应用2.教学要求理解应力状态、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概念。掌握平面应力状态下应力分析的解析法和图解法。了解三向应力园,最大剪应力。掌握广义虎克定律,了解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理解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了解由一点处三个方向的线应变求主应变,三个弹性常数(E、G、μ)间的关系,体积应变,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弹性比能,体积改变与形状改变比能。303n了解强度理论的概念,破坏形式的分析,脆性断裂与塑性流动。掌握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拉应变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理解相当应力的概念,莫尔强度理论。掌握扭转与弯曲组合时的强度计算。3.教学重点主应力和主平面。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一解析法。广义虎克定律及其应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的概念。四种强度理论。扭转与弯曲组合时的强度计算。4.教学难点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及应变分析。扭转与弯曲组合时的强度计算。第十章组合变形1.教学内容(1)组合变形的概念和实例(2)斜弯曲的正应力和强度计算(3)拉(压)弯组合变形的正应力和强度计算、截面核心的概念(4)弯扭组合变形的正应力和强度计算2.教学要求理解组合变形的概念;掌握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以及弯曲与扭转变形的强度理论。3.教学重点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以及弯曲与扭转变形的强度理论。4.教学难点拉伸(压缩)与弯曲组合变形的强度计算以及弯曲与扭转变形的强度理论。第十一章能量法1.教学内容(1)外载荷做功与结构变形能的计算(2)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3)卡氏定理和莫尔定理(单位载荷法)303n2.教学要求虚功原理。掌握单位载荷法。图乘法。了解功的互等定理,位移互等定理。掌握卡氏定理的应用。3.教学重点单位载荷法。卡氏定理。4.教学难点单位载荷法。卡氏定理。第十二章静不定结构1.教学内容(1)静不定结构的概念和实例(2)力法的概念及其应用(3)力法正则方程2.教学要求理解静不定结构的概念;掌握力法的概念及其应用;掌握力法正则方程。3.教学重点力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力法正则方程4.教学难点力法的概念及其应用;力法正则方程第十三章动载荷1.教学内容(1)静载荷与动载荷的概念(2)惯性力和达朗伯原理(动静法)回顾(3)匀加速度移动、匀速转动构件的应力应变和强度刚度计算、动荷系数(4)冲击概念及能量守恒概念在其冲击时的动荷系数、应力和位移的计算(5)冲击韧性和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2.教学要求303n理解静载荷、动载荷、冲击、能量守恒等的概念;掌握冲击时的动荷系数、应力和位移的计算;掌握冲击韧性和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3.教学重点静载荷、动载荷、冲击、能量守恒等的概念;动荷系数、应力和位移的计算;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4.教学难点动荷系数、应力和位移的计算第十四章交变应力1.学内容(1)交变应力和疲劳破坏的概念和实例(2)交变应力的基本参数(3)材料的持久极限和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4)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2.教学要求(1)了解交变应力和疲劳破坏的概念和实例(2)交变应力的基本参数(3)材料的持久极限和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4)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3.教学重点交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破坏4.教学难点交变应力下材料的疲劳破坏第十五章压杆稳定1.教学内容(1)构件的稳定性概念和破坏实例(2)细长杆件的临界压力计算的欧拉公式303n(3)压杆的长度系数μ(约束系数)和柔度λ(4)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经验公式的概念及其临界应力总图(5)压杆稳定性计算(6)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2.教学要求理解弹性平衡稳定性、稳定平衡和不稳定平衡的概念。掌握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不同杆端约束时的长度系数,压杆柔度。理解欧拉公式适用的范围,超过比例极限时的压杆的临界应力的计算。了解经验公式,应力总图。熟练掌握压杆稳定计算的折减系数法或安全系数法。了解提高压杆稳定性的措施。3.教学重点弹性平衡稳定性的概念。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不同杆端约束时的长度系数,柔度,压杆的稳定计算。4.教学难点细长压杆临界载荷的欧拉公式;压杆的稳定计算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实验要求认识低碳钢和灰口铸铁的基本力学性能,了解其测试方法;并掌握电测实验应力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教学手段本课程是变形体力学入门的技术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构筑作为工程技术根基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习题课等教学形式。(1)课堂讲授本课程属专业基础课,涉及较多的数学知识,在讲课的过程中应尽可能联系生活和工程实际,尽量避免复杂的理论推导。通过揭示杆件强度、刚度、稳定性等知识发生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发挥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综合素质教育作用。(2)课后自学303n为了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每章都安排一部分内容,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目的是活跃学习气氛,开拓思路,教师应认真组织,安排重点发言,充分调动每一名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做好总结。(4)习题课习题课以典型例题分析为主,并适当安排开阔思路及综合性的练习及讨论。共6学时(已包括在前述学时分配中)。2.作业布置课外作业的内容选择基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巩固,培养综合计算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及互联网资源的能力。3.考核要求考试采用闭卷。试题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计算,题型可采用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画图,简答等方式。总评成绩:课外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占30%;期末闭卷考试占70%。四、课程教学实验环节实验项目及学时要求见下表: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实验一拉伸与压缩试验低碳钢拉伸试验:应力一应变图及其特征点,强度指标及塑性指标;低碳钢弹性模量E的测定。铸铁拉伸试验。低碳钢及铸铁的压缩试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破坏原因。2实验二扭转实验低碳钢、铸铁的扭转实验。破坏现象的分析。2实验三纯弯曲正应力测定用电阻应变仪测定纯弯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并与理论分析比较,验证梁纯弯曲公式的正确性。2实验四疲劳与冲击实验了解材料疲劳极限的测定方法及过程。2303n五、课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讲授时数实验时数习题课第一章绪论理论授课2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理论授课422第三章剪切理论授课2第四章扭转理论授课422第五章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理论授课2第六章弯曲内力理论授课42第七章弯曲应力理论授课422第八章弯曲变形理论授课4第九章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理论授课6第十章组合变形理论授课42第十一章能量法理论授课42第十二章静不定结构理论授课42第十三章动载荷理论授课22第十四章交变应力理论授课2第十五章压杆稳定理论授课2总课时=50+8+14=7250814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教材:(1)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四版)I,II,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禹金云主编,《材料力学》上、下册,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主要参考书:303n[1]孙训方等编,《材料力学》(第四版)I,II,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11072-5,7-04-011073-3。[2]单辉祖主编,《材料力学》(第二版)I,II,高等教育出版社,[3]范钦珊主编,《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7-04-007993-3。[4]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实验》(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5]陈乃立等编著,《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配刘鸿文主编的《材料力学》(第四版)I]。批准人:日期:303n《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terialsofCivil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05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48学时学分:3.0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土木工程概论、材料力学主笔人:柳红霞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为学习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程之间,架起一座材料科学知识的桥梁;为今后工作中选用土木工程材料和从事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工作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主要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制备和使用方法以及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并理解土木工程材料性质与材料结构的关系,以及性能改善的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能针对不同工程合理选用材料,并能与后续课程密切配合,理解材料与设计参数及施工措施选择的相互关系。课程任务是在工程化学基础、材料力学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介绍处理材料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综合运用物理概念、化学原理合理选择和应用材料的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打基础。另外,利用材料实验的系统性与应用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03n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1)土木工程材料与土木工程;(2)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3)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4)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5)学习《土木工程材料》的目的、任务、方法。2.教学要求(1)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过程与发展趋势;(2)理解土木工程材料与建筑、施工、结构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土木工程材料的标准化;(3)掌握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3.教学重点(1)了解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2)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3)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等基本概念。4.教学难点学习方法。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1.教学内容 (1)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基本知识; (2)材料的基本状态参数; (3)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热性质; (4)材料的力学性质;(5)材料的耐久性。303n2.教学要求(1)了解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及其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2)了解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掌握密度、表观密度及孔隙率,散粒材料的视密度、堆积密度及空隙率的概念;(3)了解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变形、强度、冲击韧性、硬度、磨损、磨耗的概念以及试验结果的条件性;(4)了解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掌握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及抗冻性的概念;(5)掌握材料的孔隙率及孔隙构造对材料抗冻性、抗渗性等性能的影响;(6)了解材料与热有关的概念和性质。3.教学重点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和有关参数。4.教学难点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的基本知识。第2章建筑钢材1.教学内容(1)金属的微观结构及钢材的化学组成;(2)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3)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及时效强化、热处理和焊接(4)钢材的防火和防腐蚀(5)建筑钢材的品种与选用2.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钢材的分类、冶炼方法,其他型钢、钢板、钢管;(2)理解建筑钢材的化学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钢材的腐蚀与保护;(3)掌握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钢材的技术标准和选用的原则。3.教学重点建筑钢材的主要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钢材的技术标准和选用的原则。303n4.教学难点钢材的晶体组织与化学成分。第3章无机胶凝材料1.教学内容(1)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石膏、水玻璃;(2)硅酸盐水泥(3)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4)其它品种水泥2.教学要求(1)了解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生产方式;(2)理解石灰、石膏、水玻璃的水化与硬化的过程;(3)掌握石灰、石膏、水玻璃的特性与具体应用,以及在保存与运输中所要注意的问题。(4)了解水泥的生产过程;活性、非活性混合材料;特性、专用水泥组成、特性的适用范围(高铝水泥);(5)理解硅酸盐水泥的定义、矿物组成、凝结硬化过程;(6)掌握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特点和使用范围,掺有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的适用及不适用范围。3.教学重点(1)建筑石灰、石膏的技术性质。(2)水泥各矿物的水化特性、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掺混合材料水泥的特性与应用范围。4.教学难点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硬化机理。第4章水泥混凝土与砂浆1.教学内容303n(1)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2)普通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3)通混凝土的质量控制(4)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5)水泥混凝土技术进展(6)砂浆2.教学要求(1)了解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分类、作用机理与使用效果以及新型外加剂在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原理、措施、原材料对其性能产生波动的原因,建筑工程和民用建筑中的具有特殊性能的水泥混凝土:如干硬性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轻混凝土、其他水泥混凝土等。(2)理解混凝土对其组成材料的基本要求:水泥:品种、强度等级选择的原则;骨料:种类、级配、颗粒特征等质量要求; 水:拌合用水的质量要求;(3)掌握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和易性:概念、坍落度的测定方法、流动性选择、影响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混凝土的强度:强度定义、影响因素、提高强度和促进强度发展的措施、强度试验项目;混凝土的耐久性:耐久性的定义、衡量的技术性能指标、影响因素等,提高耐久性的措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定义、三大参数的确定原则、方法及其步骤(初步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4)了解砂浆对原材料的要求,底面为不吸水材料的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其他砂浆;(5)理解砌筑砂浆的组成、分类及其应用;303n(6)掌握砌筑砂浆的技术性能(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底面为吸水材料的砂浆配合比的设计步骤。3.教学重点(1)混凝土的基本组成材料的选择和具体要求;混凝土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配合比的确定。(2)砌筑砂浆的基本组成材料的选择和具体要求,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质(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4.教学难点(1)混凝土受力破坏过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校正、确定)。(2)砌筑砂浆(底面为吸水底面)的配合比设计(试配、调整、校正、确定)第5章砌筑材料1.教学内容(1)砌墙砖;(2)砌块;(3)砌筑用石材。2.教学要求(1)了解砖的种类、生产工艺等,砌墙用混凝土砌块的种类、规格、技术要求;(2)理解砌筑块材的定义及其功能;各种砌筑块材的生产过程;(3)掌握普通烧结粘土砖的外观尺寸、质量、强度等级,国家现阶段大力推广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的一系列有关知识:多孔砖、空心砖的规格、主要技术性能、应用等;(4)了解建筑中常用天然岩石的种类;掌握建筑中常用石材的品种;能正确、合理地选用各类石材。3.教学重点普通烧结粘土砖的外观尺寸、质量、强度等级,国家现阶段大力推广使用的新型墙体材料的一系列有关知识:多孔砖、空心砖的规格、主要技术性能、应用等。303n4.教学难点根据墙体的位置和功能正确选用砌筑块材的种类,并能通过一定的试验方法对其主要技术性能加以检验。第6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1.教学内容(1)沥青材料;(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性质;(3)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2.教学要求(1)掌握石油沥青的组成、结构,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能及其标准和选用。(2)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性质。(3)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3.教学重点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能;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性质;掌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4.教学难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第7章建筑塑料与有机粘合剂1.教学内容(1)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知识;(2)合成高分子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2.教学要求(1)了解高分子化合物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种主要建筑塑料制品。(2)了解粘合剂的基本组成、分类、胶结原理,熟悉各种主要建筑胶粘剂。3.教学重点303n各种主要建筑塑料制品、建筑胶粘剂。4.教学难点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特点。第8章木材1.教学内容(1)木材的分类和构造(2)木材的物理和力学性质(3)木材的防护(4)木材的应用2.教学要求(1)掌握木材的性质和特征。(2)了解木材产品的种类和应用。3.教学重点木材产品的种类和应用。4.教学难点木材的物理性能、力学性质。第9章建筑功能材料1.教学内容(1)防水材料;(2)灌浆材料;(3)绝热材料;(4)吸声隔声材料2.教学要求(1)理解防水材料的分类及各种防水材料的基本成分,改性沥青的特点;(2)了解常用的防水材料、灌浆材料、绝热材料、吸声隔声材料;(3)了解上述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303n(4)了解上述材料的技术标准和应用。3.教学重点上述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4.教学难点各材料的组成、结构。第10章装饰材料1.教学内容(1)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及作用;(2)装饰石材;(3)建筑陶瓷装饰制品;(4)建筑装饰玻璃;(5)金属装饰材料;(6)建筑塑料装饰制品;(7)建筑装饰木材;(8)建筑装饰涂料。2.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的装饰材料。(2)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基本知识。(3)了解各种装饰材料的技术标准和应用。3.教学重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4.教学难点各种装饰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303n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帮助学生对一些概念的理解;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后一次作业。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20%。四、实验教学基本内容1.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实验:砂、石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混凝土块的吸水率。2.水泥基本性质实验: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强度实验及水泥其它性质实验方法介绍。3.混凝土骨料:砂的筛分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与空隙率实验,卵石的筛分分析、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与空隙率实验。4.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调整与成型实验。5.建筑钢材的拉伸、冷弯、冷拉强化试验(在材料力学中开设)。6.石油沥青的针入度、延伸度、软化点测定。7.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8.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实验:非破损方法检测实验,压力机破损实验。303n五、课时分配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合计理论授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其他绪论0.5 0.5第1章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3.50 3.5第2章建筑钢材3 3第3章无机胶凝材料52 7第4章水泥混凝土及砂浆116 17第5章砌筑材料1 1第6章沥青及沥青混合料66 12第7章建筑塑料与有机粘合剂1 1第8章木材1 1第9章建筑功能材料1 1第10章装饰材料1 1合计3414 48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湖南大学等合编,《土木工程材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年。[2]赵方冉,王起才,严捍东主编,《土木工程材料》,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7。[3]苏达根主编,《土木工程材料》,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7。[4]P.K.Mehta著,《混凝土的结构、性能与材料》(祝永年等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批准人:日期:303n《土木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nIntroductiontoCivil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06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24学时学分:1.5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无主笔人:刘小平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土木工程概论是具有土木工程各门专业课程的入门性质的课程,又是建立大土木工程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知识的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认识土木工程的专业范畴;初步建立解决问题的工程方法;从工科结合管理、经济、法律法规个角度掌握各类土木建筑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学习相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能应用土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本课程主要实现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入学开始就较全面地了解土木工程所涉及领域的内容、方法、成就和发展情况,从学科概论的视角了解土木工程的综合性、社会性及其在技术、经济与管理方面的统一性,初步构建专业基础;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晰和逻辑的工程学科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在进行工程教育的过程中,初步树立专业思想和工程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土木工程专业新生了解土木工程专业的入门知识,为今后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303n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 绪论1.1 土木工程概论课程的任务;1.2 土木工程发展历史简述;1.3 土木工程未来;1.4 土木工程的学习与建议。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土木工程”的定义、概念,土木工程所研究的范围及土木工程概论的任务。掌握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一般了解古代、近代土木工程发展的历程。第2章 土木工程材料2.1 传统土木工程材料;2.2 近代土木工程材料;2.3 现代土木工程材料。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传统土木工程材料砖、瓦、石、灰、木材等的分类,每一种材料的特性及用途。掌握近代土木工程材料钢材、水泥、混凝土材料的分类、特性。一般了解现代土木工程材料的品种、分类及特性。第3章 基础工程3.1 工程地质勘察;3.2 浅基础;3.3 深基础;3.4 不均匀沉降问题;3.5 地基处理。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土木工程各类勘察的阶段划分、勘察方法;浅基础、深基础的类型,每一种基础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掌握地基处理方法和地基处理方案的选择。一般了解不均匀沉降问题和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303n第4章 建筑工程4.1 基本构件;4.2 单层与多层建筑;4.3 高层与超高层建筑;4.4 特种结构;4.5 未来展望。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板、梁、柱、拱的基本概念;单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多层建筑的建筑类型、概念;高层与超高层建筑主要结构形式,适用范围。一般了解特种结构的形式、类型及概念。第5章 交通土建工程5.1 道路工程;5.2 铁路工程;5.3 飞机场工程;5.4 隧道工程。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道路工程的分类,组成内容,公路的路基建设、路面建设;铁路选线设计及路基建设;公路隧道的线形选择和施工程序;铁路隧道的结构形式及开挖方法。一般了解飞机场概况、地下铁道站台形式及水底隧道施工的基本概念。第6章 桥梁工程6.1 桥梁的分类;6.2 桥梁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要点;6.3 桥梁的结构形式;6.4 桥墩与桥台;6.5 桥梁基础;6.6 桥梁技术的发展方向。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桥梁的分类,桥梁的结构形式及桥梁基础。掌握桥梁工程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要点。一般了解桥梁桥墩与桥台类型和桥梁的技术发展方向。303n第11章土木工程施工11.1基础工程施工11.2结构工程施工11.3现代施工技术11.4施工组织11.5施工技术发展展望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基础工程施工中的坑槽土方施工、路基工程与软土地基施工、深基础施工的基本概念与施工方法。掌握结构工程施工砌体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构安装工程施工基本概念与施工方法。掌握施工组织设计所包含的内容和基本概念。了解现代施工技术一些基本方法及施工过程。第12章 建设项目管理12.1 建设程序与建设法规;12.2 工程项目管理;12.3 工程项目招标;12.4 建设监理。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建设程序的步骤;建设法规构成及所包含的内容;工程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目标;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方式;工程项目招投标方式;土木工程市场承发包的方式;建设监理的作用、范围、依据。一般了解工程项目管理的现代化及我国建设监理工作发展现状。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与黑板教学相结合进行讲授2.作业布置每章课后应布置一次课外思考题,每次作业为1~2道题。课程结束写一篇不少于两千字的学习心得。3.考核要求303n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考察,以平时的作业,考勤及最后的学习心得作为依据。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绪论221一、土木工程材料221二、基础工程221三、建筑工程441四、交通土建工程221五、桥梁工程111六、港口工程111七、地下工程111八、水利水电工程111九、给排水工程111十、土木工程施工221十一、建设项目管理221十三、土木工程防灾与抗灾111十四、数字化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111十五、土木工程设计方法111合计242415303n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土木工程概论(第2版),叶志明、江见鲸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2土木工程(专业)概论,罗福午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0.2土木工程总论,丁大钧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批准人:日期:303n《结构力学(一)》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tructuralMechanics(1)课程编号:6110930071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60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主笔人:赖利纯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先修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杆件结构的组成规律、计算原理和计算方法,了解各类杆件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静力分析与计算的能力,为学习结构力学(II)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静力学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特点,学习方法,结构的计算简图,结构的分类及荷载的分类。2.教学要求了解结构力学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选择原则。初步了解杆系结构怎样抽象为计算简图。3.教学重点:303n结构的分类。结构力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结构力学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杆系结构的计算简图及其分类。荷载分类。第二章平面杆系结构的几何组成分析1.教学内容几何组成分析的几个概念;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对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的基本方法。2.教学要求掌握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及其在常见结构中的应用。了解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在几何组成方面的区别。3.教学重点几何组成分析的目的。几何不变体系和几何可变体系。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则。瞬变体系的概念。4.教学难点几何组成分析举例。第三章静定结构受力分析1.教学内容静定梁和静定刚架:单跨静定梁的内力计算及区段叠加法作弯矩图;多跨静定梁和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三铰拱:三铰拱的支座反力、内力计算;三铰拱内力图制作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三铰拱的合理轴线。静定平面桁架:桁架的特点及组成;结点法、截面法及两者的联合应用;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总论: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方法;静定结构的一般性质。2.教学要求303n注意结构力学中对绘制弯矩图的规定;熟练掌握用叠加法画弯矩图;掌握静定多跨梁内力图的绘制方法;熟练掌握各种静定刚架反力和内力计算、内力图绘制;了解三铰拱的受力特点;掌握在竖向荷截下三铰拱支座反力和内力的计算公式、了解合理拱轴的基本概念及简单荷载下拱轴的合理形式;了解理想静定平面桁架的基本假设与受力特点;熟练掌握结点法和截面法计算简单桁架掌握联合桁架的内力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简单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静定结构计算的基本方法。杆件截面内力及正负号规定,弯矩图绘制方法规定。荷载与内力之间的微分关系。叠加法绘制直杆的弯矩图。斜杆受力分析。静定多跨梁的组成及计算。各类静定梁的受力特点;静定刚架的反力、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三铰刚架的计算。静定刚架在刚结点处的内力图特点。内力图的校核;三铰拱的组成和类型。在竖向荷裁下三铰拱支座反力和内力的计算。三铰拱的受力特性;轴力的计算方法——结点法、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静定组合结构的特点和计算。4.教学难点叠加法绘制直杆的弯矩图;静定梁、刚架的反力、内力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在竖向荷裁下三铰拱支座反力和内力的计算。轴力的计算方法——结点法、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第四章结构位移计算1.教学内容位移的概念;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荷载作用下结构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下结构的位移计算;线弹性体的互等定理。2.教学要求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在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位移的计算方法;掌握静定结构在温度变化、支座移动影响下位移的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3.教学重点303n位移计算的目的。虚功和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的一般公式。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位移计算举例。图乘法。支座移动时的位移计算。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计算。互等定理。4.教学难点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证明;单位荷载法计算位移的一般公式的推导;图乘法的应用。第五章结构在移动荷载下的计算1.教学内容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结点荷载下静定梁的影响线;影响线的应用;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和弯矩包络图;连续梁的影响线轮廓;连续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和内力包络图。连续梁的影响线轮廓;连续梁的最不利荷载位置和内力包络图。2.教学要求了解影响线的概念。熟练掌握用静力法绘制单跨静定梁支座反力和内力的影响线、结点荷载作用下梁的影响线,掌握用静力法绘制梁式桁架影响线。了解用机动法绘制单跨静定梁、多跨静定梁支座反力和内力的影响线。会利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下结构的最大内力。3.教学重点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机动法作梁的反力与内力的影响线。荷载最不利位置的确定。4.教学难点弯矩影响线与弯矩图的区别,静力法作桁架的影响线。第六章力法1.教学内容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力法的基本概念;超静定梁、刚架、桁架、排架、组合结构在荷载下的内力计算;超静定结构在支座移动和温度改变下的内力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力法计算结果的校核;力法对称性的利用。力法计算超静定拱:两铰拱和对称无铰拱的内力计算。303n2.教学要求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判定超静定次数、选择力法基本体系、建立力法方程。熟练掌握用力法计算荷载下1-2个未知量的超静定梁和刚架.掌握用半结构法计算对称结构.初步掌握力法计算支座移动引起的单跨超静定梁的内力.了解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的受力特性。3.教学重点超静定结构的概念和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基本原理与力法典型方程。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举例。对称结构的简化计算。支座移动下单跨超静定梁的计算。温度变化作用下超静定结构的内力。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及内力图的校核。静定结构与超静定结构的比较。4.教学难点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应用;超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连续梁的影响线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方法及手段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要遵循重基础理论、重基本概念、重基本方法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作用。课堂上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重视课程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批改作业认真、严格,课后辅导及时、有效。重视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讲求教学效果。2.课外作业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布置与之相关的适量课外作业(一般2至4道题),注意以基本题型为主,并与有一定难度和技巧的题型相结合。3、考核方式全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成绩在每学期期末独立评定,均为考试课。每学期的总成绩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两项评定。前者占总成绩的80%,后者占20%。考查成绩由任课和辅导303n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纪律及完成作业等情况综合评定。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 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绪论22平面杆系几何组成分析441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1422181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102121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计算881力法124161合计5082605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教材:(1)《结构力学教程》2001年1月第1版,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结构力学》1998年4月第4版,杨茀康、李家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书:(1)《结构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2002年10月第1版,徐新济、李恒增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结构力学题解及考试指南》,1995年,邓太秀编,中国建材出版社。303n(3)《结构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1987年,钟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批准人:日期:303n《结构力学(二)》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tructuralMechanics(2)课程编号:6110930072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40学时学分:2.5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一)主笔人:赖利纯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结构力学是土建类专业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在学习《结构力学(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超静定杆件结构的静力计算原理和方法,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加强土木类专业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结构分析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位移法1.教学内容位移法的基本概念;等截面直杆的刚度方程;由平衡条件建立位移法方程;按基本体建立位移法方程;无侧移、有侧移刚架在荷载及支座移动下的内力计算;位移法的对称性利用。2.教学要求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确定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体系、建立位移法方程。熟练掌握用位移法计算荷载作用下1-2个未知量的刚架,并绘制内力图。掌握利用对称性进行简化计算。303n3.教学重点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未知量的确定。等截面杆的形常数与载常数。位移法的基本体系与典型方程。位移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举例。对称结构计算举例。4.教学难点:位移法的基本原理;位移法计算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应用。第八章力矩分配法1.教学内容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多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性的利用。2.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应用。3.教学重点力矩分配法解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内力,无剪力分配法的应用。4.教学难点无剪力分配法。第九章矩阵位移法1.教学内容矩阵位移法的力学原理和数学方法概述;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和结构整体坐标);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方法和物理意义;等效结点荷载;连续梁、桁架、刚架、组合结构的矩阵分析;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矩阵分析。2.教学要求掌握单元刚度矩阵和单元等效结点荷载矩阵的形成;掌握已知结点位移求单元杆端力的求解方法。熟练掌握结构整体刚度矩阵元素的物理意义和集成过程及结构综合结点荷载的集成过程。熟练掌握用矩阵位移法计算连续梁;掌握用矩阵位移法计算刚架。3.教学重点303n连续梁和刚架的矩阵位移法求解。4.教学难点刚架的矩阵位移法方程的建立第十章结构的动力计算1.教学内容结构动力分析的基本概念;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刚度法、柔度法);主振型的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受迫振动;振型分解法;近似法求自振频率;阐述刚体平面运动的分解;分析刚体平面运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上个点的速度和加速度。2.教学要求掌握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单自由度、两个自由度体系在自由振动以及在简谐荷载作用下受迫振动的计算方法。了解单自由度体系在一般荷载作用下的计算。了解阻尼的作用。3.教学重点单自由度体系的频率计算与自由、受迫振动的解,两个自由度体系频率、主振型计算、简谐动荷作用下的计算。4.教学难点Duhamel积分,动力系数与最大位移、最大内力。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方法及手段在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要遵循重基础理论、重基本概念、重基本方法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各个教学环节的作用。课堂上应以启发式教学为主,重视课程中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基本方法的传授;调动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批改作业认真、严格,课后辅导及时、有效。重视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研究,讲求教学效果。303n2.课外作业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布置与之相关的适量课外作业(一般2至4道题),注意以基本题型为主,并与有一定难度和技巧的题型相结合。3.考核方式全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成绩在每学期期末独立评定,均为考试课。每学期的总成绩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两项评定。前者占总成绩的80%,后者占20%。考查成绩由任课和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纪律及完成作业等情况综合评定。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四、教学实践环节结构分析上机实验,及上机实习,要求读懂和使用杆件结构程序,能计算多个例题,并修改部分程序片段或套编其它结构分析程序,训练编程和计算能力。占时6课时。五、课时分配 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位移法82101力矩分配法441矩阵位移法86141结构动力计算12121合计3424404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303n1、教材:(1)《结构力学教程》2001年1月第1版,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结构力学》1998年4月第4版,杨茀康、李家宝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参考书:(1)《结构力学学习方法及解题指导》,2002年10月第1版,徐新济、李恒增编著,同济大学出版社。(2)《结构力学题解及考试指南》,1995年,邓太秀编,中国建材出版社。(3)《结构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1987年,钟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批准人:日期:303n《水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ydraulics课程编号:611093008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30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主笔人:唐依民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目的是分析水流现象,揭示水流规律,加强水力学概念,使学生了解水力学所研究的对象及应用领域,建立科学的、系统的、符合认识规律的知识体系。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静力学、水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理解相似理论与量纲分析的一般原理,掌握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以及有压管路、空口管嘴的分析与计算方法,掌握明渠均匀流与非均匀流的计算方法,理解堰流、闸孔出流、渗流、紊流射流与紊流扩散的基本概念与原理,为学习专业课、从事技术工作,获取新知识和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1)水力学的研究内容;(2)连续介质假定及模型;303n(2)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4)作用在液体上的力;(5)水力学的研究方法。2.教学要求(1)掌握水力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了解水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3)掌握连续介质假定、液体的主要物理性质、作用在液体上的力;(4)水力学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可自学。3.教学重点(1)流体的连续介质模型;(2)密度与重度、粘性与理想流体模型、牛顿内摩擦定律、压缩性与不可压模型;(3)质量力与表面力。4.教学难点连续介质模型、牛顿内摩擦定律、质量力与表面力。第一章水静力学1.教学内容阐述液体平衡规律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介绍静水压强的特性及其分布,并根据力学平衡条件讨论静压强的空间分布规律,确定各种承压面上静压强产生的总压力。具体内容如下:(1)静水压强的特性;(2)液体平衡微分方程;(3)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绝对压强、相对压强、真空度,测量压强的仪器,静水压强分布图,液体的相对平衡;(4)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力。2.教学要求(1)理解静水压强的特性、液体平衡微分方程;303n(2)掌握压强的表示方法、压强的计量单位、液体的相对平衡;(3)掌握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掌握液柱式测压计的基本原理;(4)能够计算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3.教学重点(1)静水压强的特性、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2)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4.教学难点(1)液体平衡微分方程、液体的相对平衡;(2)作用在平面、曲面上的静水总压力。第二章水动力学理论基础1.教学内容阐述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介绍有关液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分别导出恒定总流的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并讨论它们的实际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描述液体运动的两种方法,欧拉法的基本概念;(2)液体微团运动的基本形式,液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3)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理想液体运动微分方程;(4)恒定元流伯诺里方程,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5)恒定总流动量方程。2.教学要求(1)掌握描述液体运动的欧拉法;(2)理解液体的连续性微分方程、理想液体运动微分方程;(3)理解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恒定元流伯诺里方程,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4)理解恒定总流动量方程。3.教学重点(1)描述液体运动的欧拉法;(2)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恒定元流伯诺里方程,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303n(3)恒定总流动量方程。4.教学难点(1)恒定总流伯诺里方程;(2)恒定总流动量方程。第三章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1.教学内容由于液体运动的复杂性,很多物理过程难以完全用数学的形式表示出来,许多问题还要通过实验来解决,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则是指导进行实验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章的具体内容如下:(1)流动相似的概念和流动相似原理;(2)相似准则;(3)模型实验的选择和设计(4)量纲分析的概念、原理和方法。2.教学要求(1)理解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动力相似、条件相似的概念和含义;(2)理解雷诺准则、弗劳的准则、欧拉准则、韦伯准则的含义;(3)理解模型实验选择的条件和模型实验设计的原理;(4)掌握量纲和单位的关系、量纲分析的原理和方法。3.教学重点(1)雷诺准则、弗劳的准则;(2)模型实验选择的条件和模型实验设计的原理;(3)量纲和谐原理、量纲分析的瑞利法、定理。4.教学难点(1)相似准则;(2)量纲分析的定理。303n第四章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1.教学内容介绍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产生原因;阐述液体能量损失的变化规律和计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型式;(2)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状态;(3)均匀流动的基本方程;(4)圆管中的层流运动;(5)紊流理论基础,紊流沿程损失的分析与计算;(6)局部损失的分析和计算。2.教学要求(1)理解流动阻力、水头损失、层流与紊流的概念;(2)理解沿程水头损失与切应力的关系,掌握均匀流动的基本方程;(3)掌握圆管中的层流运动的流速分布、沿程损失和沿程阻力系数;(4)掌握紊流理论基础,紊流沿程损失的分析与计算;(5)掌握液体流动的局部损失分析原理;(6)了解液体流动的局部损失系数的表达及应用。3.教学重点(1)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的判别;(2)圆管层流的流速分布;(3)沿程阻力系数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4.教学难点(1)圆管层流与紊流的流速分布;(2)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第五章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路1.教学内容303n运用前面章节学习的总流的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和能量损失规律等基本理论,阐述孔口、管嘴和有压管道的水力计算(过流量、流速、压强的计算)及工程应用。具体内容如下:(1)恒定薄壁孔口出流;(2)恒定管嘴出流;(3)短管的水力计算,简单长管的水力计算,复杂长管的水力计算;(4)管网的水力计算。2.教学要求(1)理解恒定孔口出流、管嘴出流、非恒定孔口管嘴出流的基本计算方法;(2)能够进行计算短管、简单长管、串联并联长管的水力计算;(3)了解管网的水力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1)恒定孔口出流、管嘴出流的基本计算方法;(2)短管、简单长管、串联并联长管的水力计算。4.教学难点(1)串联、并联长管;(2)管网的水力计算。第六章明渠流动1.教学内容明渠是一种具有自由水面的水流渠道,明渠流又称之为无压流,在实际工程中的排水沟、给排水渠最为常用,其给水或输水能力的计算,常按明渠均匀流处理,本章主要介绍明渠均匀流的水力特性和水利计算。具体内容如下:(1)明渠均匀流概述,明渠均匀流的计算公式;(2)水力最优断面及允许流速,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3)无压圆管均匀流水力计算;(4)断面单位能量、临界水深,恒定明渠流动的流动型态及判别标准。2.教学要求(1)了解明渠的分类和明渠均匀流的特征;303n(2)掌握明渠均匀流的水力特征及其形成条件、明渠均匀流的基本公式;(3)理解明渠水力最优断面、允许流速的含义,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的基本问题;(4)理解无压圆管均匀流水力计算。3.教学重点(1)明渠均匀流的基本计算公式;(2)水力最优断面及允许流速;(3)明渠均匀流的水力计算;(4)无压圆管均匀流的水力计算。4.教学难点(1)水力最优断面条件;(2)无压圆管均匀流水力计算。第七章堰流1.教学内容应用水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堰流的水力特征,介绍堰流有关的水力计算。具体内容如下:(1)堰流的定义及分类;(2)堰流的基本公式;(3)薄壁堰,宽顶堰的理论;(4)小桥孔径水力计算。2.教学要求(1)掌握堰流的定义及分类;(2)了解薄壁堰、宽顶堰的基本功能与实际应用;(3)能进行堰流的流量计算。3.教学重点堰流基本的水力计算公式。4.教学难点303n堰流的流量系数的计算。第八章渗流1.教学内容介绍与渗流相关的基本概念,阐述与渗流的基本规律,并应用这些知识对实际工程中的渗流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对实际工程中有关渗流问题的解决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渗流模型;(2)达西定律;(3)地下水的均匀渗流和非均匀渐变渗流;(4)井的渗流,井群(自学)。2.教学要求(1)了解渗流模型与达西渗透定律;(2)了解地下水的均匀渗流和非均匀渗流的基本方程。3.教学重点(1)渗流模型与达西渗透定律;(2)地下水的均匀渗流和非均匀渗流的基本方程。4.教学难点渗流模型与达西渗透定律。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303n①本课程的最终考核形式为考察;②考察可采用闭卷笔试90分钟的形式,也可采用撰写学习心得或小论文的形式;③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考察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实验课是水力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鉴于我校目前条件无法开设,故教学大纲中没有安排。如果条件允许,可安排到其他院校相关实验室参观,以利于促进教学。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绪论22一、水静力学441二、水动力学理论基础661三、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441四、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441五、孔口、管嘴出流、有压管路441六、明渠流动221七、堰流221八、渗流221合计303015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303n[1]黄儒钦主编,《水力学教程》(第三版),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2]于布主编,《水力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3]郭仁东主编,《水力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2月版[4]禹华谦主编,《工程液体力学(水力学)》,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5]赵振兴、何建京编著,《水力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6]闻德荪主编,《工程流体力学(水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7]吴持恭主编,《水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版[8]禹华谦主编,《水力学学习指导》,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版[9]李玉柱、苑明顺编,《流体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批准人:日期:303n《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lectrical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10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主笔人:徐建英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非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促进其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事业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教学内容(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2)电路模型(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4)欧姆定律303n(5)电源有载工作状态、开路与短路(6)基尔霍夫定律(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2.教学要求(1)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特点(2)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能正确应用(4)了解电功率和功率平衡的概念,了解额定值的意义(5)会计算电路中的电位3.教学重点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计算4.教学难点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计算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1.教学内容(1)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2)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3)支路电流法(4)叠加原理(5)戴维宁定理(6)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分析2.教学要求(1)理解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掌握用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电路的方法(3)303n了解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及静态电阻、动态电阻的概念,了解简单非线性电阻的图解分析法3.教学重点(1)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2)支路电流法(3)叠加原理(4)戴维宁定理(5)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的概念4.教学难点戴维宁定理第三章正弦交流电路1.教学内容(1)正弦电压与电流(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3)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4)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5)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6)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7)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8)阻抗的串联与并联(9)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10)功率因数的提高2.教学要求(1)理解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相位差、有效值和相量表示法(2)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复阻抗和相量图,掌握用相量法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方法(3)303n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瞬时功率的概念,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了解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及其经济意义(4)了解串联和并联谐振的条件和特征3.教学重点(1)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2)交流电路中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3)阻抗的串联与并联(4)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计算4.教学难点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的交流电路,功率因数的提高第四章三相电路1.教学内容(1)三相电压(2)负载星形联接的三相电路(3)负载三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4)三相功率2.教学要求(1)掌握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2)掌握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及三相负载的正确联接,了解中线的作用3.教学重点(1)对称三相电压线值和相值的关系(2)对称三相负载电压和电流线值和相值的关系(3)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4.教学难点对称三相电路中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了解中线的作用第五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的电路303n1.教学内容(1)非正弦周期量的分解(2)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中的平均功率2.教学要求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3.教学重点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计算4.教学难点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计算第六章电路的暂态分析1.教学内容(1)换路定则与电压和电流初始值的确定(2)RC电路的响应(3)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4)微分电路与积分电路(5)RL电路的响应2.教学要求(1)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及在阶跃激励下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2)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3.教学重点(1)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确定(2)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3)三要素法,初始值、稳态值和时间常数的确定303n4.教学难点RL电路的响应,RC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第七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1.教学内容(1)磁路及其基本定律(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3)变压器(4)电磁铁2.教学要求(1)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了解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电磁关系。(2)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额定值的意义,外特性及绕组的同极性端。了解三相电压的变换。3.教学重点(1)磁路欧姆定律、基本电磁关系(2)变压器实现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原理4.教学难点交流铁心线圈电路的基本电磁关系,变压器实现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原理第八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教学内容(1)常用控制电器(2)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3)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2.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和功能303n(2)了解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自锁、联锁以及行程、时间等控制原则(3)了解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的方法(4)能读懂简单的控制电路原理图3.教学重点(1)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及自锁(2)正反转控制线路(3)控制电路中的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4.教学难点正反转控制线路,顺序起动第九章安全用电1.教学内容(1)电气人身事故的类型的原理(2)安全电压(3)接零和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2.教学要求(1)了解安全用电的常识和重要性(2)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3.教学重点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4.教学难点接地和接零保护的作用和使用条件第十章电工测量1.教学内容(1)测量误差和准确度等级(2)常用电工仪表的类型303n(3)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2.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2)了解测量误差和仪表准确度等级的意义。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类型和量程范围的选择3.教学重点(1)测量误差和准确度等级(2)常用电工仪表的正确使用和量程选择(3)万用表的正确使用和注意事项4.教学难点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类型和量程范围的选择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电路的原理及分析过程应以学生掌握其分析思想为目的,进行精讲、精练。②教学中应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信息量和效率,但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安排和组合,不能以课件代替教师分析、讲解和组织教学。③网上进行教学辅导、答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等。2、作业布置前十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占1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四、课程教学实验环节303n实验项目及学时要求见下表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实验一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2实验二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掌验证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2实验三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的条件。2实验四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相序的测量方法。熟悉功率因数表的使用方法。2实验五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掌握三相负载作星形、三角形联结的方法,验证这两种接法下线、相电压及线、相电流之间的关系,理解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2五、课时分配303n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521二、电路的分析方法5241三、正弦交流电路41四、三相电路441五、非正弦周期电流的电路41六、电路的暂态分析41七、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41八、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21九、安全用电21十、电工测量2合计362104810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一)教材《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秦曾煌,高教出版社,2004,1(二)参考书《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王卫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7《电工技术基础》上册,王英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8批准人:日期:303n《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Surveying课程编号:611093011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48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主笔人:徐建英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测绘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处理、解决工程中有关测量问题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工程专业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各种常规测量仪器的使用;学会和掌握地形图测绘、施工放样及其相关的流程;了解测绘新仪器、新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相关专业中的应用。为学好专业课、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建设、施工、管理奠定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测绘学的基本知识1.教学内容(1)测绘学(2)地球的形状及地面点位置的确定(3)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303n(4)测量工作概述2.教学要求理解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的定义,了解常用坐标系统3.教学重点讲述测量常用的坐标系统,地面点位的确定原理,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4.教学难点理解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的定义,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第二章水准测量1.教学内容(1)水准测量的原理(2)水准测量仪器、工具及使用(3)普通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与内业计算)(4)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5)精密水准测量和水准尺(6)自动安平水准仪2.教学要求掌握水准测量的原理,学会水准仪的使用3.教学重点水准测量原理及其成果整理4.教学难点水准仪的检校第三章角度测量1.教学内容(1)水平角测量原理(2)光学经纬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3)水平角测量(测回法及方向观测法)(4)竖直角测量(竖盘构造、竖盘指标的计算、观测记录计算)303n(5)经纬仪,全站仪的检验与校正2.教学要求了解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学会测量水平角和竖直角3.教学重点经纬仪、全站仪的安置,水平角(测回法及方向观测法)和竖直角(竖盘构造、竖盘指标的计算、观测记录计算)观测方法4.教学难点经纬仪、全站仪的检校第四章距离测量1.教学内容(1)钢尺量距(2)视距测量(3)电磁波测距(4)全站仪测距(5)直线定向2.教学要求掌握钢尺普通丈量(直线丈量的工具、定线方法、误差来源及注意事项、量距、记录及丈量成果的处理),视距测量(视距测量原理、计算公式、误差来源及精度分析)全站仪测量距离的方法、直线定向的方法3.教学重点测量成果处理4.教学难点视距测量的观测方法、计算公式,全站仪测量距离的方法、直线定向的方法第五章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教学内容(1)测量误差概述303n(2)衡量观测值精度的标准(3)误差传播定律(4)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5)不等精度直接观测平差2.教学要求了解误差的基本理论,能应用误差传播定律,掌握同精度观测值的中误差和算术平均值中误差计算3.教学重点误差传播定律及其运用4.教学难点非线性函数误差传播定律及应用第六章控制测量1.教学内容(1)控制测量概述(2)导线测量(3)交会定点测量(4)高程控制测量(5)全球定位系统(GPS)2、教学要求了解国家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概况(了解全球定位系统GPS),掌握导线布设形式,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内业计算,高程控制测量及交会定点的几种方法。3.教学重点导线测量和三、四等水准测量及其数据处理(内业计算)方法。4.教学难点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及内业计算,交会定点。303n第七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1.教学内容(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2)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3)地形图的测绘方法(4)数字化测图方法(5)地形图的拼接、检查和整饰(6)地形图的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主要内容有:经纬仪配合量角器测图方法、大平板仪的安置和测图、数字化测图、碎部点的选择和等高线的测绘。3.教学重点经纬仪测图的方法4.教学难点学生不能对碎部点的合理选取,没有合适的测图场地,等高线测绘学生感觉难。第八章施工放样与施工控制网的布设1.教学内容(1)角度与长度放样(2)平面位置放样(3)高程放样(4)建筑工程施工控制网布设2.教学要求了解测设工作在工程施工中的作用以及施工控制网的布设,掌握测设水平角、水平距离、高程的基本方法以及坐标点的测设。3.教学重点303n已知水平距离、水平角、高程,坐标及点位的测设数据计算与测设(放样)方法。4.教学难点施工控制网的布设第九章线路工程测量1.教学内容(1)道路中线测量(2)圆曲线的测设(3)全站仪在道路勘设中的应用(4)线路纵横断面测量(5)道路施工测量(6)管道施工测量(7)隧道施工测量(8)桥梁施工测量2.教学要求了解道路、管道、隧道、桥梁施工测量的方法,主要掌握道路曲线要素的测设,线路纵横断面测量及绘制。3.教学重点道路曲线要素的测设,纵横断面测量。4.教学难点道路、管道、隧道、桥梁施工测量的方法第十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1.教学内容(1)民用建筑施工测量(2)高层建筑施工测量(3)工业厂房基础施工测量303n(4)安装测量2.教学要求掌握建筑场地的布置与施工控制测量,土石方的测量方法。3.教学重点工业与民用建筑轴线测设4.教学难点施工方格网的测设方法第十一章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1.教学内容(1)建筑物变形观测的精度和频率(2)沉降观测(3)水平位移观测(4)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编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和方法及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编3.教学重点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和方法4.教学难点变形观测资料的整编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在教学上应采用讲授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增强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实践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②303n在实验教学中,应把仪器操作、具体观测、记录计算作为重点,并保证实验教学环节的落实。③教学中尽量运用实物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和实验演示,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强化和补充教学。④网上进行教学辅导、答疑,阶段性总结和复习等。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实验占1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四、教学实践环节实验项目及学时要求见下表序号实验名称实验内容学时实验一水准仪认识实验自动安平水准仪的使用与验校2实验二水准路线测量双面尺法、变动仪器高法、2实验三经纬仪认识实验电子经纬仪的使用与验校2实验四水平、竖直角观测测回法、方向观测法2实验五距离测量钢尺量距、普通视距测量、测距仪2实验六施工放样曲线,基线放样(坐标和高程标注)2303n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测绘学的基本知识21二、水准测量641三、角度测量441四、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221五、测量误差基本的理论知识21六、控制测量51七、地形图测绘与应用21八、施工放样与施工控制网的测设62九、线路工程测量3十、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3十一、工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1合计3612487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一)教材《土木工程测量》,朱爱民郭宗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二)参考书《土木工程测量》,胡伍生,潘庆林主编,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8.《土木工程测量》,周秋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批准人:日期:303n《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ivil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12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70学时学分:3.5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主笔人:林涛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类专业的必修的一门主要课程,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应用型课程。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建筑设计的一般过程、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建筑构造的基本原则,具备进行一般民用建筑及工业建筑从总体到细部设计的基本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建筑的含义,建筑发展简史,建筑的分级与分类,建筑统一模数制,建筑方针,经济合理性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的含义,了解建筑的简要发展史;熟悉建筑的分级分类,熟悉建筑设计依据,熟悉适用、经济、美观、安全相统一的建筑方针,熟悉经济合理性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303n3.教学重点建筑的分级与分类,建筑统一模数制,建筑方针,经济合理性在建筑构造中的重要性、建筑的含义及构成要素、建筑的划分等级、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4.教学难点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第二章民用建筑设计概念1.教学内容建筑设计分类及内容,建筑设计依据,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程序中的地位及其与工程建设程序中其它阶段和环节的相互关系,建筑设计阶段。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设计的内容、设计依据;熟悉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在工程建设程序中的地位及建筑设计与工程建设程序中其它阶段和环节之间的关系,熟悉建筑设计阶段划分。3.教学重点建筑设计的内容,设计依据,建筑设计程序,建筑设计阶段划分。4.教学难点建筑设计的内容,设计依据第三章场地总平面设计1.教学内容(1)工业建筑的总平面设计(2)公共建筑的总平面设计(3)居住小区的设计(4)总平面设计中的环境设计问题2.教学要求303n了解工业建筑的总平面设计,掌握公共建筑总平面设计及居住小区总平面设计的方法,熟悉总平面设计中的环境设计问题。3.教学重点公共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居住小区的设计、总平面设计中的环境设计问题4.教学难点公共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居住小区的设计第四章住宅建筑设计1.教学内容住宅建筑的功能分析,住宅建筑的类型,低层住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住宅建筑首层类型,住宅群体组合。2.教学要求了解住宅建筑的功能分析、住宅建筑的类型;掌握住宅设计的基本方法。3.教学重点住宅建筑的功能分析、住宅建筑的类型、住宅设计的基本方法4.教学难点住宅设计的基本方法第五章公共建筑设计原理1.教学内容(1)建筑平面设计(2)建筑剖面设计(3)建筑造型和立面设计(4)建筑防火疏散与无障碍设计2.教学要求(1)了解平面空间类型及设计要求,掌握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设计方式及特点;(2)了解建筑不同高度建筑空间组合的剖面关系,层数的确定;303n(3)了解建筑构图的美学规律,建筑立面设计的手法;(4)掌握建筑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的要求与做法,掌握无障碍设计的处理措施3.教学重点(1)平面空间类型及设计要求,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设计方式及特点,建筑平面组合和结构布置、基地环境的关系;(2)房屋的净高与层高概念及影响因素,不同高度建筑空间组合的剖面关系,层数的确定;(3)建筑构图的美学规律,建筑立面设计的手法;(4)建筑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的要求与做法;(5)无障碍设计的处理措施。4.教学难点(1)建筑平面空间组合的设计方式及特点;(2)不同高度建筑空间组合的剖面关系,层数的确定;(3)建筑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的要求与做法。第六章建筑构造概述1.教学内容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及其作用,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及设计原则。2.教学要求熟悉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掌握建筑构造设计原则和原理及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3.教学重点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4.教学难点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影响建筑物构造的因素第七章基础和地下室303n1.教学内容地基和基础的基本概念,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类型,地下室的构造2.教学要求了解基础与地基的关系,了解基础的埋置深度及其影响因素,掌握基础的类型、特点以及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3.教学重点及难点基础的类型,地下室的防潮、防水构造做法第八章墙体1.教学内容 墙体类型及设计要求,砖墙构造,砌块建筑,骨架墙,隔墙构造,墙面装修,建筑幕墙2.教学要求了解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掌握墙体细部构造,掌握隔墙构造,掌握墙面装修做法,了解砌块建筑、骨架墙、建筑幕墙的构造做法3.教学重点墙体的作用、类型及设计要求墙体细部构造,隔墙构造,墙面装修做法4.教学难点墙体细部构造,隔墙构造,墙面装修做法第九章楼梯1.教学内容(1)楼梯的组成、类型及尺度(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3)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4)楼梯的细部构造(5)室外台阶与坡道303n(6)电梯与自动扶梯2.教学要求了解各种楼梯的形式、布置方式、要求及设计方法,掌握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特点和细部处理,熟悉电梯、自动扶梯的工作特点及其对建筑物平面、空间及构造的要求。3.教学重点楼梯的形式、布置方式、要求及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特点和细部处理4.教学难点楼梯的要求及设计方法,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特点和细部处理。第十章楼地面1.教学内容(1)楼地层地构造组成、类型及设计要求(2)钢筋混凝土楼板构造(3)顶棚构造(4)地坪层与地面构造(5)阳台与雨篷2.教学要求(1)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其经济跨度(2)掌握常见楼板面、地面的基本类型、构造(3)掌握顶棚的构造特点及要求(4)了解阳台、雨蓬的常见类型、基本构造和设计要求3.教学重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类型、结构特点及其经济跨度;顶棚构造,地坪层与地面构造4.教学难点303n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结构特点,地坪层与地面构造第十一章屋顶1.教学内容(1)屋顶的类型及设计要求(2)屋顶排水设计(3)平屋顶构造(4)坡屋顶构造(5)其它屋面构造2.教学要求(1)了解屋顶的作用、类型和要求(2)掌握平屋面的排水组织方式、保温隔热方式(3)掌握柔性屋面、涂膜屋面及刚性屋面的一般构造及做法(4)了解坡屋面的组成及排水方式3.教学重点平屋面的排水组织方式、保温隔热方式;柔性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及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及做法4.教学难点柔性卷材防水屋面、涂膜防水屋面及刚性防水屋面的构造及做法第十二章门和窗1.教学内容(1)门窗的形式与尺度(2)木门窗构造303n(3)金属门窗构造(4)塑钢门窗(5)特殊门窗2.教学要求(1)熟悉各种木门窗的形式及构造特点,掌握其设计原理及标准图集选用方法(2)熟悉钢门、钢窗的构造特点(3)熟悉遮阳措施(4)了解其它类型门、窗的构造特点,了解门、窗材料的发展趋势及对门、窗构造的影响3.教学重点各种门、窗的构造4.教学难点各种门、窗的构造第十三章工业建筑设计简介1.教学内容(1)工业建筑概述(2)单层厂房平面设计(3)单层厂房剖面设计(4)单层厂房定位轴线(5)单层厂房立面设计及内部空间处理2.教学要求(1)了解单层厂房设计的内容、基本原理和方法303n(2)掌握单层厂房设计的要求和构件的组成;柱网的选择,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的组织;定位轴线的标注及立面设计的方法3.教学重点(1)单层厂房设计的要求和构件的组成;(2)柱网的选择及定位轴线的标注;(3)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的组织4.教学难点柱网的选择及定位轴线的标注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使感性认识与理性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及应用;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辅以一定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如下:外墙身和基础构造设计、楼梯构造设计、平屋顶排水组织和檐口大样、中型民用建筑施工图设计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程设计成绩和学生到课情况记录)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建筑见习(一周):通过参观实习,让学生对建筑有初步的了解;303n了解建筑功能的布局、空间组织及空间造型的方法和手段,加强对建筑空间的亲身感受与理解。了解建筑的建造过程及细部的做法。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绪论221二、民用建筑设计概念221三、场地总平面设计441四、住宅建筑设计881五、公共建筑设计原理881六、建筑构造概述221七、基础和地下室441八、墙体881九、楼梯661十、楼地面661十一、屋顶881十二、门和窗221十三、工业建筑设计简介10101合计707013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舒秋华主编,《房屋建筑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武汉,2005年第一版。批准人:日期:303n《工程地质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geology课程编号:6110930013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30学时学分:1.5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无主笔人:唐依民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也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任何建筑工程都离不开地质环境,故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工程地质知识。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在于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知识,初步了解岩土体的工程地质性质,了解土木工程涉及到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以及对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行过程的影响,并能正确处理和利用自然地质条件,了解各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要求,能够合理利用勘察成果解决设计和施工问题。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1)工程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工程地质工作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3)学习的方法及要求。303n2.教学要求(1)了解工程地质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2)掌握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的概念;(3)了解工程地质与土木工程之间的关系。第一章矿物与岩石1.教学内容概述地球的结构和造岩矿物的概念和特点,介绍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分类及特点。具体内容有:(1)主要造岩矿物;(2)岩浆岩;(3)沉积岩;(4)变质岩。2.教学要求(1)了解造岩矿物和三大岩类的概念;(2)了解三大岩类的分类依据和特征。3.教学重点(1)三大岩类的成因;(2)三大岩类的矿物组成;(3)三大岩类的结构构造。4.教学难点(1)三大岩类的分类;(2)三大岩类的特点。第二章地层与地质构造1.教学内容概述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及地质构造的相关概念和分类,介绍地层的概念和地质年代表,说明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303n(1)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的概念;(2)岩层及岩层产状(3)地层的概念;(4)褶皱构造;(5)断裂构造;(6)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影响;(7)地质图。2.教学要求(1)了解地壳运动及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形式;(2)了解岩层及地层的概念和各自的特点;(3)了解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的概念及特点;(4)理解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5)掌握地质图的阅读步骤。3.教学重点(1)岩层及地层的概念和特点;(2)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的概念及特点;(3)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4)地质图的阅读步骤。4.教学难点(1)岩层的产状及地质年代表;(2)褶皱构造及断裂构造的分类;(3)地质图阅读的内容及方法。第三章水的地质作用1.教学内容介绍地球水圈中的水的循环,说明地表水具有的地质作用,概述地下水的水质、运动及分类的特点。具体内容如下:303n(1)概述;(2)地表水的地质作用;(3)地下水的地质作用。2.教学要求(1)了解地球水圈中的水循环;(2)了解地表水地质作用的类型及结果;(3)了解地下水的概念及存在形式;(4)了解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3.教学重点(1)地表水中暂时性水流、经常性水流的地质作用;(2)地下水的存在形式及物理化学性质;(3)地下水的埋藏特点及空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的特点。4.教学难点(1)河流的地质作用;(2)地下水的运动。第四章土的工程地质性质1.教学内容介绍土的成因及结构构造特征、土的工程分类、几种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防治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土的形成及其结构构造(2)土的分类;(3)几种特殊土的工程地质性质;(4)地貌学基础知识2.教学要求(1)了解土的形成及分类;(2)了解土的结构及构造;(3)了解黄土、软土及膨胀土的工程地质性质。303n3.教学重点(1)土的分类;(2)特殊土的防治方法。4.教学难点黄土、软土及膨胀土的工程地质性质。第五章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1.教学内容介绍风化作用的概念及类型,介绍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及其影响因素,介绍岩石与土的工程地质差别,介绍岩体的概念及结构特征。具体内容有:(1)岩石的物理性质(2)岩石的水理性质;(3)岩石的力学性质;(4)风化作用;(5)岩石的分类;(6)岩石与土的工程地质差别;(7)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分析;(8)岩体的概念及结构特征。2.教学要求(1)了解风化作用的概念及风化作用方式;(2)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物理性质、力学性质;(3)掌握岩石的工程地质分类;(4)理解岩石与土工程地质的差别;(5)了解岩体的概念;(6)了解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3.教学重点(1)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2)岩石的工程地质分类;303n(3)岩石与土工程地质的差别;(4)岩体的概念;4.教学难点(1)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2)岩体的概念。第六章工程地质勘查1.教学内容介绍工程地质勘查的任务、阶段划分,介绍工程地质勘查的常用技术和方法,介绍勘查资料的整理方法及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阅读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及勘查阶段划分;(2)工程地质测绘调查;(3)工程地质勘查;(4)工程地质原位测试;(5)现场检验与检测;(6)勘查资料的内业整理。2.教学要求(1)了解不同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2)理解勘查阶段划分;(3)了解工程地质勘察的常用技术与方法;(4)掌握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阅读方法。3.教学重点(1)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及勘查阶段划分方法;(2)工程地质勘察的常用技术与方法;(3)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阅读方法。4.教学难点勘查资料的内业整理和工程地质勘查报告的阅读方法。第七章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303n1.教学内容介绍在工程建设中四种常见的不良地质现象的概念、成因、特点及防治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崩塌与落石;(2)滑坡;(3)泥石流;(4)岩溶。2.教学要求(1)四种不良地质现象的概念;(2)四种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类及特点;(3)四种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3.教学重点四种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4.教学难点四种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分类及特点。第八章地基工程地质问题1.教学内容介绍两大类地基工程地质问题的变形、破坏的概念,分析影响这些工程地质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对地基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思路。具体内容如下:(1)岩质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2)土质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2.教学要求(1)了解岩质地基变形和破坏的概念;(2)了解岩质地基变形和破坏的影响因素;(3)了解岩质地基变形和破坏的定性分析思路;(4)了解土质地基变形问题的概念;(5)了解土质地基破坏形式和承载力的定性分析思路。303n3.教学重点(1)岩质地基变形和破坏的定性分析思路;(2)土质地基破坏形式和承载力的定性分析思路。4.教学难点(1)岩质地基变形和破坏的定性分析思路;(2)土质地基破坏形式和承载力的定性分析思路。第九章边坡工程地质问题1.教学内容边坡稳定性是边坡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介绍两大类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提出两大类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的思路。具体内容如下:(1)岩质变坡的工程地质问题;(2)土质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2.教学要求(1)了解岩质边坡破坏机理及类型;(2)了解影响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定性分析的思路;(3)了解影响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因素;(4)了解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思路。3.教学重点(1)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思路;(2)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思路。4.教学难点(1)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思路;(2)土质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分析思路。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303n本课程尽可能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并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2道思考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最终考核形式为考察;②考察可采用闭卷笔试90分钟的形式,也可采用撰写学习心得或小论文的形式;③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考察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绪论11一、岩石与矿物331二、地层与地质构造661三、水的地质作用221四、土的工程地质性质441五、岩石的工程地质性质441六、工地质勘查441七、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221八、地基工程地质问题221九、边坡工程地质问题221合计30309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胡厚田.吴继敏.王健编,《土木工程地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版。303n[2]李忠.曲力群.于萧编,《工程地质概论》,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1月版[3]郭抗美.王健编,《土木工程地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版[4]李智毅主编,《工程地质学概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批准人:日期:303n《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14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24学时学分:1.5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主笔人: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性质《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2.目的和任务《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工业民用建筑工程方向)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能够在普通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专业英语的特点,基本学会借助工具阅读土木专业文章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专业英语的翻译技巧和一定数量的土木工程专业词汇,为更好地从事本专业打下较扎实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Lessen1CivilengineeringIntroducingthecivilengineering:structureengineering,waterresourcesengineering,geotechnicalengineering,environmentalengineering,transportationengineering,pipelineengineering,constructionengineering,communityandurbanplanning,photogrametry,surveying,mapping,otherspecialties,andengineering303nmanagement.Lessen2BuildingandarchitectureThegeneraloutlineofbuildingandarchitecture,includingtheirhistoryofdevelopment,theformofbuilding,buildingandhumanbeing,thedevelopmentofarchitectureandsoon.Lessen3ComponentsofabuildingThecomponentscombinedwithload-carryingframe,floor,mechanicalandelectricalsystems,soilsandfoundation,etc.Lessen4TallbuildingsThespecialachievementsoftallbuildingsmade:systeminsteel,framewithrigidbelttrusses,column-diagonaltrusstube,bundletube,stressed-skintubesystem,systemsinconcrete,framedtube,tubeintube.Lessen7BridgeThehistoryofbridgeandthekindsofbridge,themainkindsofbridgeinclude:rigidbeambrdge,cantileverbridge,archbridge,suspensionbridgeandtrussbridge.Lessen8BridgedesignandconstructionHowtodesignandconstructionbridge:planning,selectionofbridgedesign,selectionofmaterials,analysisofforces,constructionthefoundation,anderectingthesuperstructure.Lessen11HighwayengineeringWhatisthehighwayengineering.Itincludehighwayplanning,location,design,andmaintenance.IndetailConcerningwithenvironmentevaluation,right-of-wayacquisition,detaileddesignwhichincludesoilstudies,surfacing,drainagestructures,restfacilities,andnoisebarriers,constructionoperations,maintenanceoperation.Lessen13Undergroundspaceutilization303nThereasonsofundergroundspaceutilizationareincreasingofpopulationandtherapidgrowthofworldcivilizationespeciallyofcities.Inaword,thelandusepressures.Howtodeveloptheundergroundspace:planningofundergroundspaceanddescribingofenvironmentalbenefitsofundergroundspaceutilization,andthefutureofundergroundspacedevelopment.Lessen14HowtunnelsarebuiltForkindsoftunnels,howtobuildtunnels,concerningwithhard-rocktunneling,soft-groundtunneling,underwatertunneling,andsunken-tubetunnels.Lessen16FoundationsThecomponentsoffoundationandthekindsoffoundation:footings,matfoudation,slabfoundation,andsomesettlingprogramandmethodsofsomespecialproblemsoffoundation.Lessen18BuildingmaterialsBuildingmaterialsincludemasonry,timber,steel,aluminum,concrete,reinforcedconcrete,plastics.Andsomecharacteristicsofabovematerials.Lessen20StructuredesignHowtogoonstructuredesign,projectrequirements,materialsselection,structuralschemes,structuralanalysis,finaldesign.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为主。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一次课外翻译作业。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考查。②303n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理论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课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数Lessen1Civilengineering理论授课2Lessen2Buildingandarchitecture理论授课2Lessen3Componentsofabuilding理论授课2Lessen4Tallbuildings理论授课2Lessen7Bridge理论授课2Lessen8Bridgedesignandconstruction理论授课2Lessen11Highwayengineering理论授课2Lessen13Undergroundspaceutilization理论授课2Lessen14Howtunnelsarebuilt理论授课2Lessen16Foundations理论授课2Lessen18Buildingmaterials理论授课2Lessen20Structuredesign理论授课2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教材:《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段兵廷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主要参考书: 1.SOILMECHANICSWorkTeamatHohaiUniversity.SOILMECHANICS.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东南大学中英《新科技英语》教材项目组.新科技英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3.张正举.科技英语教程.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96批准人:日期:303n《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⑴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ncreteandMasonryStructures课程编号:6110930151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先修课程: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主笔人:刘小平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⑴课程包括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各类构件(弯、剪、压、拉、扭)的受力性能、计算和配筋构造,是学习结构设计的基本知识,它在性质上属于专业课;还包括楼盖设计计算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绘制,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初步具有: 1、进行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能力;2、分析和处理施工及使用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3、为今后继续学习、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1.教学内容303n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 混凝土结构的发展简况、应用及本课程学习方法。2.教学要求⑴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⑵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学习方法;⑶明确混凝土结构与先修课程的关系;第一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1.教学内容钢筋的力学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钢筋与砼的粘结。2.教学要求⑴掌握混凝土的各种强度指标及各种应变和变形特征;⑵掌握钢筋品种和级别,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强度指标,冷加工方法。⑶掌握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粘结作用的机理以及保证二者粘接力的措施。3.教学重点⑴混凝土的强度指标;⑵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⑶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共同工作粘结作用的措施。4.教学难点⑴混凝土复合应力作用下的强度;⑵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第二章砼结构基本计算原则303n1.教学内容结构与结构设计功能要求和设计目的、结构可靠度理论、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实用设计表达式、材料强度和荷载的取值。2.教学要求⑴熟悉结构上的各种作用形式和特征,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的概念;⑵掌握结构的两类极限状态以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⑶掌握概率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3.教学重点⑴不同荷载作用性质和荷载效应的取值;⑵极限状态的概念;⑶概率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4.教学难点⑴荷载分项系数及荷载效应组合系数的取值;⑵概率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第三章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1.教学内容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2.教学要求⑴掌握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⑵掌握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⑶熟悉轴心受力构件的构造要求。3.教学重点303n⑴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⑵轴心受力构件的构造要求。4.教学难点螺旋密箍轴心受压住的承载力计算。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1.教学内容受弯构件试验研究分析,受弯构件基本假定及截面内力分析,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双筋矩形载面,T形截面,箱形截面)。2.教学要求⑴熟悉受弯构件正截面应力应变的发展阶段;⑵掌握单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⑶掌握T形截面,箱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⑴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⑵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4.教学难点⑴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⑵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第五章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1.教学内容斜截面破坏形态,简支梁、连续梁抗剪性能分析,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斜截面抗弯承截力保证措施。2.教学要求303n⑴熟悉受弯构件斜截面破坏形态⑵掌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⑶熟悉斜截面抗弯承截力保证措施。3.教学重点⑴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⑵斜截面抗弯承截力保证措施。4.教学难点混合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第六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1.教学内容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弯剪扭构件设计方法。2.教学要求⑴理解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和设计方法;⑵掌握弯剪扭构件设计方法。3.教学重点⑴纯扭构件的受力性能⑵弯剪扭构件设计方法。4.教学难点⑴剪扭相关性;⑵弯剪扭构件的钢筋叠加。第八章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1.教学内容303n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简介,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裂缝宽度验算,耐久性设计。2.教学要求⑴理解正常使用极限状态⑵掌握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⑶掌握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⑷熟悉耐久性设计3.教学重点⑴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⑵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4.教学难点⑴受弯构件的变形验算,⑵受弯构件的裂缝宽度验算。第九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教学内容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概念,预应力损失组成,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设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简介。2.教学要求⑴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基本概念;⑵掌握预应力损失组成及各项损失的计算;⑶掌握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设计;⑷了解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303n3.教学重点⑴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两种施工方法的施工流程;⑵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及批次构成;⑶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设计。4.教学难点⑴各项预应力损失的计算及批次构成;⑵有效预应力的计算。第十章梁板结构设计1.教学内容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现浇楼梯设计2.教学要求⑴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计算;⑵掌握双向板肋梁楼盖基本概念⑶掌握现浇楼梯和雨棚结构设计。3.教学重点⑴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设计计算⑵现浇楼梯结构设计4.教学难点连续梁的内力组合。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同时要求学生课外现场参观。303n2.作业布置第2、3、4、5、6、8、9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多做现场参观。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绪论22一、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66二、混凝土结构基本计算原则441三、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441四、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10102五、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661六、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661七、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及裂缝宽度验算661八、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881九、梁板结构设计1212合计64648303n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教材:《混凝土结构》,吴培明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书: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郭继武,高等教育出版社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第二版),滕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批准人:日期:303n《混凝土结构设计》⑵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ncreteandMasonryStructures课程编号:6110930152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先修课程: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主笔人:刘小平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⑵课程包括单层厂房、多层框架和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方法、构造要求及施工图绘制,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从而初步具有: 1、进行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能力; 2、分析和处理施工及使用中出现的一般性结构问题的能力; 3、为今后继续学习、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七章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非对称配筋计算,对称配筋计算,矩形截面,I形截面),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力构件斜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偏心受力构件构造要求。2.教学要求⑴掌握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303n⑵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学习方法;⑶明确混凝土结构与先修课程的关系;第十一章单层厂房1.教学内容单层厂房结构的组成、传力途径、布置及构件选型、排架计算、柱及柱下单独基础2.教学要求⑴掌握单层厂房结构的组成、传力途径;⑵熟悉单层厂房结构布置及构件选型⑶掌握排架计算、柱及柱下单独基础的设计。3.教学重点⑴单层厂房结构的组成、传力途径;⑵排架计算、柱及柱下单独基础的设计;4.教学难点排架计算第十二章多层房屋结构1.教学内容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多层框架结构⑴熟悉结构上的各种作用形式和特征,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的概念;⑵掌握结构的两类极限状态以及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⑶掌握概率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3.教学重点⑴不同荷载作用性质和荷载效应的取值;⑵极限状态的概念;⑶概率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4.教学难点⑴荷载分项系数及荷载效应组合系数的取值;⑵概率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的应用。第十三章砌体结构1.教学内容303n砌体结构简介、砌体的力学性能、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过梁、墙梁和圈梁2.教学要求⑴熟悉砌体的力学性能;⑵掌握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⑶掌握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⑷掌握过梁、墙梁的设计;⑸熟悉圈梁的布置和构造要求。3.教学重点⑴砌体各种强度指标的选用;⑵受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⑶刚性方案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及高后比验算;⑷过梁、墙梁的设计4.教学难点⑴受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及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⑵墙梁的设计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同时要求学生课外现场参观。2.作业布置第7、11、12、13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考察。②最终成绩以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50%,期末开卷考试总成绩的50%。四、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利用课外业余时间多做现场参观。五、课时分配303n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七、偏心受力构件的承载力计算14143十一、单层厂房12121十二、多层房屋结构14141十三、砌体结构24243合计64648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教材:《混凝土结构》,吴培明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砌体结构》刘立新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主要参考书:沈蒲生主编,《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郭继武,高等教育出版社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第二版),滕智明,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2《砌体结构疑难解释义》施楚贤编2004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批准人:日期:303n《钢结构》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teelStructure课程编号:6110930160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总学时数:60学时学分:2.0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主笔人: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钢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建筑钢结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设计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较全面地掌握有关钢结构的概念、钢材的性能和选择、钢结构连接和构件的设计与计算,熟悉常用钢结构的分析原理,能够进行常规钢结构厂房的设计,培养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1.教学内容(1)钢结构的特点;(2)钢结构设计方法;(3)钢结构应用和发展。2.教学要求(1)了解钢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2)掌握钢结构的特点及其合理应用范围;303n(3)了解在我国关于采用钢结构的方针政策;(4)了解结构按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5)了解钢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3.教学重点钢结构的特点及其合理应用范围。4.教学难点钢结构的特点及其合理应用范围。第2章 钢结构材料1.教学内容(1)钢结构对材料的要求,钢的种类和钢材规格;(2)钢结构破坏形式;(3)钢结构主要性能;(4)各种因素对钢材主要性能的影响;(5)复杂应力作用下钢材的屈服条件;(6)钢材的疲劳;(7)钢的种类和钢材规格。2.教学要求(1)了解钢材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的两种破坏形式,即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破坏形式的区别和脆性破坏的危险性;为了防止和避免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应该正确选用钢材,正确设计、加工和正常使用。(2)掌握钢材抗压强度、伸长率、屈服点和冷弯试验合格的意义,以及采用屈服点作为静力强度设计指标的根据;(3)了解钢材疲劳的原因、现象和后果,疲劳计算的方法和原则,以及冲击韧性的意义。(4)了解促使钢材可能脆性破坏的诸因素。应力集中是诸因素中的重要方面,是设计工作者在实践中应重视的问题,应掌握它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以及减少应力集中的措施和重要性;其次是温度的影响,低温将使钢材脆性破坏。303n(5)了解如何根据具体条件和使用要求选用钢材,能正确选用钢材规格。3.教学重点(1)钢材的力学性能指标;(2)钢材的选用。4.教学难点钢材应力集中现象的理解。第3章钢结构的连接1.教学内容(1)钢结构连接方法;(2)焊接方法和焊缝连接形式;(3)角焊缝的构造与计算;(4)对接焊缝的构造与计算;(5)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6)螺栓连接构造;(7)普通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8)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和计算。2.教学要求(1)掌握焊条种类和选用,焊缝的方位和要求,焊缝符号和标注方法,以及焊缝缺陷和检验标准;理解普通和高强螺栓的优缺点和用途;(2)理解对接焊缝、角焊缝的构造和工作性能;掌握对接焊缝的传力过程分析及其计算公式;(3)了解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的种类、产生原因、影响以及处理措施;(4)理解螺栓的排列和构造要求;(5)掌握普通螺栓连接的计算方法;(6)掌握高强螺栓连接的传力过程和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1)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受力计算;303n(2)摩擦型高强螺栓的工作特点和计算。4.教学难点焊接残余应力、摩擦型高强螺栓的计算原理。第4章钢构件的稳定1.教学内容(1)受压构件的弯曲失稳;(2)构件的扭转应力;(3)构件的弯扭屈曲;(4)矩形薄板的屈曲。2.教学要求(1)理解理想轴心受压构件的弯曲屈曲,初始缺陷对压杆稳定的影响,实际轴心压杆的极限承载力和柱子曲线;(2)掌握压弯构件弯矩平面内稳定,杆端约束对压杆稳定的影响计算长度,构件的扭转应力(包括等截面的自由扭转,构件的约束扭转);(3)理解构件的弯曲屈曲(包括受弯构件的侧向弯曲屈曲,轴心受压杆的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双轴对称截面偏心压杆的弯扭屈曲);(4)了解矩形薄板的屈曲的平衡方程、荷载作用于中面的薄板临界荷载以及各种边缘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薄板稳定,薄板的屈曲后强度。3.教学重点压弯构件弯矩平面内稳定,杆端约束对压杆稳定的影响计算长度,构件的扭转应力(包括等截面的自由扭转,构件的约束扭转)。4.教学难点构件的弯曲屈曲(包括受弯构件的侧向弯曲屈曲,轴心受压杆的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双轴对称截面偏心压杆的弯扭屈曲)。第5章轴心受压构件1.教学内容303n(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和刚度;(2)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3)轴心受压柱的设计;(4)柱头和柱脚。2.教学要求(1)了解轴心受拉和轴心受压构件都必须同时满足第一和第二种极限状态的要求。(2)掌握轴心受力构件强度承载力的计算方法。(3)了解影响轴心受压构件的临界力的主要因素以及提高轴心受压构件整体稳定承载力的主要方法,掌握整体稳定性的计算方法。(4)了解局部稳定性及宽厚比限值的概念,掌握局部稳定性的计算方法。(5)学会实腹式和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选择及验算方法。(6)会计算格构式构件的缀条。(7)掌握柱头和柱脚的构造形式和设计方法。3.教学重点(1)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2)实腹式轴压构件腹板和翼缘板宽厚比的规定。4.教学难点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第6章受弯构件1.教学内容(1)受弯构件的形式和应用;(2)梁的强度和刚度;(3)梁的整体稳定和支撑;(4)梁的局部稳定和腹板加劲肋设计;(5)考虑腹板屈曲后强度的梁设计;(6)型钢梁的设计;303n(7)组合梁的设计;(8)梁的拼接、连接和支座;(9)其他类型的梁。2.教学要求(1)掌握受弯构件设计中的第一和第二种极限状态的设计内容;(2)了解梁整体稳定性的基本概念,掌握设计规范规定的验算方法;(3)了解组合梁腹板上配置加劲肋的方法,并能进行腹板的受压翼缘的局部稳定性计算;(4)掌握型钢梁和组合梁的截面选择和验算方法;(5)学会梁的构造及其计算,包括翼缘与腹板连接的计算,支承加劲肋的计算;(6)了解梁截面的改变方法及主次梁连接方法。3.教学重点受弯构件的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组合梁的设计。4.教学难点梁的整体稳定和局部稳定。第7章拉弯和压弯构件1.教学内容(1)拉弯构件的强度的计算方法;(2)压弯构件的稳定(包括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3)压弯构件的设计。2.教学要求(1)了解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应用范围、截面形式;(2)理解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工作性能、破坏型式;(3)掌握构件强度的验算。3.教学重点303n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工作性能、破坏型式。4.教学难点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第8章屋盖结构1.教学内容(1)屋盖结构的形式;(2)屋盖支撑和屋盖结构设计。2.教学要求(1)掌握由平面屋架组成的屋盖体系中,支撑体系作用,位置和设计方法。(2)掌握实腹式檩条的强度、稳定和刚度计算,了解桁架式檩条。(3)掌握普通钢屋架设计,包括;屋架的荷载计算,杆件内力计算和组合,正确选择杆件的截面型式和确定计算长度,选择截面并验算各杆件的承载力,计算节点连接并绘制钢屋架施工图。3.教学重点(1)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绘制的方法和要求;(2)掌握屋架杆件的截面选择、内力计算;(3)掌握节点的构造要求和典型节点的设计方法。4.教学难点屋架杆件的截面选择、内力计算。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②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逐步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2.作业布置303n①在作业练习方面,除了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练习题外,还可以根据一些工程实际发生的质量问题,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除教材外,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考核要求本课程在期末安排一次考试。今后将进行进一步的考试改革,增加考试的形式,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五、课时分配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合计理论授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其他第1章绪论2 2第2章钢结构的材料4 4第3章钢结构的连接12 12第4章钢构件的稳定2 2第5章轴心受力构件10 10第6章受弯构件12 12第7章拉弯和压弯构件12 12第8章屋盖结构6 6合计60 60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戴国欣主编,《钢结构》,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2。[2]沈祖炎等编著,《钢结构基本原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8。[3]钟善桐.《钢结构稳定设计》,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1。[4]赵根田,孙德发主编,《钢结构》,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5]刘声扬等主编,《钢结构》,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0。[7]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303n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0。批准人:日期:303n《结构实验与检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tructureExperimentandtest课程编号:6110930170课程类型:专业课总学时数:24学时学分:1.5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主笔人: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其研究对象是建设工程的结构物。目的是通过试验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结构试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试验现象的能力,学习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掌握建筑结构动力、静力实验技术,对于该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结构设计、处理现场疑难问题及开发研究新型建筑是非常必要的。本课程主要任务是在试验研究对象上应用科学的试验组织程序,使用仪器设备为工具,利用各种实验为手段,在荷载或其他因素作用下,通过对结构物受作用后的性能进行观测和对检测参数(如位移、应力、振幅、频率……等)进行分析,从强度、刚度和抗裂性以及结构实际破坏形态来判明结构的实际工作性能,从而对结构物的工作性能作出评价,对结构物的承载能力作出正确估计,确定结构对使用要求的符合程度,为验证和发展结构的计算理论提供可靠的依据。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建筑结构试验概述303n1.教学内容(1)建筑结构试验的任务;(2)建筑结构试验的作用;(3)建筑结构试验的分类;(4)建筑结构试验的发展。2.教学要求(1)了解建筑结构实验的目的、任务和分类及发展史;(2)了解本课程与力学、材料和结构等学科的联系;(3)深人理解结构实验与结构理论的关系;(4)理解在发展建筑结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章建筑结构试验组织计划1.教学内容阐述建筑结构试验原理与组织设计,介绍试验前的准备、构件设计成型、加载方案、与测试方法与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建筑结构试验组织计划理论概述;(2)试验前期工作方案设计;(3)试验构件方案设计;(4)试验荷载方案设计;(5)试验观测方案设计;(6)结构试验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2.教学要求(1)了解结构试验的特点以及试验场地的特点;(2)掌握试验前期工作方案设计、试验构件方案设计、试验观测方案设计的步骤;(3)熟悉掌握结构试验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3.教学重点(1)建筑结构试验组织计划理论概述;303n(2)试验前期工作方案设计;(3)试验观测方案设计;(4)结构试验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4.教学难点(1)试验前期工作方案设计;(2)结构试验与材料力学性能的关系。第3章建筑结构试验荷载1.教学内容阐述不同的荷载对结构实验不同的影响,介绍各种荷载的特点和加载方式,怎样选择荷载是实验的最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1)重力荷载;(2)机械力荷载;(3)液压荷载;(4)惯性力荷载;(5)气压荷载;(6)电磁荷载;(7)人力激振荷载;(8)荷载反力设备。2.教学要求(1)熟悉掌握各种荷载的类型及其特点;(2)掌握加载设备与选择的基本原则;(3)熟练掌握荷载支承装置,荷载传递装置,试件支承装置;(4)熟练掌握重物加载,液压加载的分类,液压系统,液压器荷载的标定。3.教学重点(1)重力荷载;(2)液压荷载;(3)荷载反力设备。303n4.教学难点(1)液压系统,;(2)荷载支承装置,荷载传递装置,试件支承装置。第4章建筑结构试验测试技术1.教学内容详细阐述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数据采集系统的设备组成,介绍结构现场测试技术和试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具体内容如下:(1)电阻应变片;(2)应变测量;(3)常用传感设备;(4)试验记录方法;(5)建筑结构现场测试技术。2.教学要求(1)熟悉掌握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应变测量技术;(2)掌握常用应变仪和传感设备的使用;(3)熟悉掌握试验记录方法,现场测试技术。3.教学重点(1)电阻应变片;(2)常用传感设备;(3)试验记录方法。4.教学难点试验记录方法。第5章建筑结构试验模型设计基础1.教学内容介绍模型试验原理和特点,阐述模型试验的使用范围,以及模型设计、制作、测试和分析总结等几个方面的试验过程。具体内容如下:303n(1)相似概念;(2)相似原理;(3)量纲分析;(4)模型设计2.教学要求(1)掌握结构模型试验的相似原理;(2)掌握结构静力、动力模型试验的一般方法;(3)掌握模型设计的要点和步骤。3.教学重点(1)相似原理;(2)模型设计。4.教学难点模型设计。第6章建筑结构试验数据处理基础1.教学内容重点阐述对采集的原始数据转换,推算构件的挠度、结构屈服、延性、自震频率等力学特征值,简述结构试验论文的写作格式。具体内容如下:(1)数据整理和换算;(2)数据误差分析;(3)数据的表达;(4)结构试验期刊论文写作格式。2.教学要求(1)掌握试验结果数据整理和换算,并会数值修约规则;(2)掌握用统计方式分析试验数据误差,并找到结果的表达方式;(3)掌握根据数据结果对一般结构进行评价的方法。3.教学重点(1)数据整理和换算;303n(2)数据误差分析;(3)数据的表达。4.教学难点(1)数据误差分析;(2)数据的表达。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根据课程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结合教学实验、8学时的开放选修性试验方式来完成。(1)课堂讲授本课程的基础知识部分主要通过课堂讲授方式组织教学。讲授过程中主要由教师重点讲解课程要点和难点,重视讲透概念,突出重点,把握主线,实行精讲,恰当掌握讲授深度;同时广泛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参考书和参考资料。(2)课内必修实验由于结构试验与检测涉及学科较多,综合实践性强,因此需要安排专门的实验教学环节,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该课程实验教学,由专职指导教师,按照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由浅入深地依次完成必修实验,逐步使学生掌握课程中所学的基本试验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作业布置(1)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将布置一道或两道大作业,要求学生跟随课程进度逐步完成。这些作业是为后续的实验做准备的,所以每位学生必须按时完成。(2)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准备实验;每次实验结束后要求书写实验报告。3.考核要求(1)课堂教学采取期末闭卷考试(120分钟)成绩80%,以及平时听课成绩20%(包括出勤情况、完成大作业的好坏)给出课堂教学综合成绩。303n(2)实验教学按预习20%、实验过程30%、实验报告50%给出实验部分的成绩。(3)课堂教学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验部分的成绩占总成绩40%左右。最终成绩以百分制上报学院教务处。(4)学生选择参加开放性实验将不占用本课程的计划课时,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由实验室选定人选,这部分的成绩单独考核,计入学生创新性学分档案。四、教学实践环节见实验大纲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建筑结构试验概述12二、建筑结构试验组织计划121三、建筑结构试验荷载221四、建筑结构试验测试技术4241五、建筑结构试验模型设计基础221六、建筑结构试验数据处理基础221七、建筑结构试验1010合计1212248303n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本科系列教材《建筑结构试验》宋或/李丽娟/张贵文合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版2.参考书:[1]《土木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周明华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版[2]《建筑结构试验》郝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7月版批准人:日期:303n《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echnologyofBuildingConstruction课程编号:611093018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土力学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主笔人:肖婧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必修的主干课之一。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中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技能,增强学生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中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方法;熟悉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机械、工具;学会运用施工技术的基本方法处理施工中常见的一般问题;了解工程质量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了解施工中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为《施工组织》、《土木工程概预算》等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土石方工程1.教学内容(1)土石方工程概述(2)土方工程机械化施工(3)土方填筑与压实(4)深基坑施工303n(5)土石方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2.教学要求了解土方工程施工特点、土的工程性质及分类和常用土方工程机械种类、性能和使用范围;掌握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和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及轻型井点的设计;熟悉基坑边坡稳定及支护结构设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填土压实的要求和方法;了解爆破施工的基本概念及常用爆破方法。3.教学重点掌握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和基坑开挖施工中的降低地下水位方法及轻型井点的设计4.教学难点场地平整土方量的计算和轻型井点的设计第二章地基与基础工程1.教学内容(1)浅基础(2)地基处理(3)桩基础工程(4)基础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2.教学要求了解砖石基础的分类及施工,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艺和桩基础施工机械的构造;熟悉桩的分类、特点及桩基的检测;掌握不良地基处理的方法、工艺和质量要求以及钢筋混凝土预制打入桩和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问题的处理;了解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工艺。3.教学重点掌握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4.教学难点303n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第三章砌筑工程1.教学内容(1)砌筑材料(2)砌筑施工(3)脚手架工程(4)砌筑工程的质量及其评定标准2.教学要求了解砌筑材料要求,脚手架的基本要求及砌筑工程的安全与防护措施和中小型砌块施工;掌握砌砖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及砌筑工程的质量保证。3.教学重点砖墙砌筑的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4.教学难点砖墙砌筑的施工工艺第四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1.教学内容(1)模板工程(2)钢筋工程(3)混凝土工程2.教学要求了解模板,钢筋的种类以及钢筋加工,混凝土施工中的机械机具;掌握模板的安装与拆除,钢筋的配料、加工与代换,混凝土制备、运输、浇筑的施工方法及质量要求和混凝土的养护。3.教学重点303n掌握模板设计、钢筋下料长度以及代换的计算和混凝土的浇筑成型4.教学难点钢筋的代换和混凝土的浇筑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1.教学内容(1)先张法(2)后张法(3)电张法(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2.教学要求了解预应力和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电热法的钢筋伸长值计算与张拉工艺及无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掌握先张法的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与技术措施;掌握后张法使用的锚具、张拉工艺、预应力筋下料长度的计算、质量控制与技术措施。3.教学重点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4.教学难点先张法和后张法的施工工艺及第六章结构安装工程1.教学内容(1)结构安装施工程序(2)工业厂房的结构安装工艺(3)结构安装的质量要求及安全措施2.教学要求303n了解安装工程中常用的索具设备、起重机的种类、性能及多层工业厂房框架结构安装;熟悉单层工业厂房各种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掌握及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质量要求与安全措施。3.教学重点单层工业厂房各种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安装工艺。4.教学难点单层工业厂房各种预制构件在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第七章防水工程1.教学内容(1)屋面防水工程(2)地下防水工程(3)卫生间防水施工(4)新型防水材料(5)防水工程常见的质量事故及处理2.教学要求了解卷材,涂膜等各类防水材料的种类性质及质量验收;掌握屋面、地下、卫生间防水施工及各类防水工程渗漏及其防治方法。3.教学重点屋面、地下防水施工4.教学难点沥清卷材防水的施工及事故处理。第八章装饰工程1.教学内容(1)抹灰工程303n(2)饰面工程(3)油漆、刷浆工程(4)裱糊工程2.教学要求掌握一般抹灰的组成。了解抹灰施工工艺及饰面工程的施工方法。了解刷浆和油漆施工要点。了解玻璃幕墙新型装饰材料的特点及其施工工艺。3.教学重点一般抹灰和饰面工程的施工方法。4.教学难点饰面工程的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教学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堂教学和自学,观看电视录象等方法,掌握建筑施工中的工艺、材料、技术、方法和施工计算,利用生产实习了解具体的操作过程。介绍最新施工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拓宽学生知识面,适应现场施工的需要,还可以结合施工现场进行教学。2.作业布置每章适量布置作业。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到课率及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课程教学实验环节课程结束后应安排4周的生产实习五、课时分配303n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土石方工程122二、地基与基础工程101三、砌体工程61四、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122五、预应力混凝土工程81六、结构安装工程61七、防水工程61八、装饰工程41合计646410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一)教材《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三版)廖代广、孟新田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二)参考书1.《土木工程施工》刘宗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出版社3.《土木工程施工手册》中国计划出版社4.《施工及验收规范》5.《建筑施工1000问》沈百禄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批准人:日期:303n《结构CAD》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mputer-AidedDesignofBuildingStructure课程编号:6001930190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数:36学时学分:2.5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先修课程:《土木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基本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结构抗震》主笔人:刘建平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以PKPMCAD软件教学为主,授课对象为土木工程本科专业,该课程讲述工业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及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属于专业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为毕业设计服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以前学过的专业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具有输入结构数据及判断结构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具备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结构整体模型输入1.教学内容(1)PKPMCAD的功能及使用范围,构件、楼层、荷载的定义(2)设计参数的意义及选用方法,结构建模步骤及操作方法。2.教学要求303n了解:PKPMCAD的功能及使用范围,理解构件、楼层、荷载的定义。理解:设计参数的意义及选用方法,掌握结构建模步骤及操作方法。3.教学重点构件、楼层、荷载的定义;设计参数的意义及选用方法;结构建模步骤及操作方法。4.教学难点结构建模步骤及操作方法。第二章次梁、预制板及其他信息的输入1.教学内容(1)次梁、洞口、悬挑板、层间梁、圈梁、楼板错层、梁错层的定义(2)次梁、洞口、悬挑板、层间梁、圈梁、楼板错层、梁错层的输入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次梁、洞口、悬挑板、层间梁、圈梁、楼板错层、梁错层的定义;掌握:次梁、洞口、悬挑板、层间梁、圈梁、楼板错层、梁错层的输入方法。3.教学重点次梁、洞口、悬挑板、层间梁、圈梁、楼板错层、梁错层的输入方法。4.教学难点次梁、洞口、悬挑板、层间梁、圈梁、楼板错层、梁错层的输入方法。第三章荷载信息的输入与检验1.教学内容(1)各种梁间、柱间、节点荷载的定义;(2)各种梁间、柱间、节点荷载的输入、修改、删除方法。2.教学要求理解:各种梁间、柱间、节点荷载的定义;掌握:各种梁间、柱间、节点荷载的输入、修改、删除方法。303n3.教学重点各种梁间、柱间、节点荷载的定义;各种梁间、柱间、节点荷载的输入、修改、删除方法。4.教学难点各种梁间、柱间、节点荷载的输入、修改、删除方法。第四章画结构平面施工图1.教学内容(1)结构平面施工图的表达方式;(2)配筋参数及画结构平面施工图参数;(3)结构平面施工图各构件的绘制、编辑、标注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结构平面施工图的表达方式;理解:配筋参数及画结构平面施工图参数;掌握:结构平面施工图各构件的绘制、编辑、标注方法。3.教学重点配筋参数及画结构平面施工图参数;结构平面施工图各构件的绘制、编辑、标注方法。4.教学难点结构平面施工图各构件的绘制、编辑、标注方法。第五章框架,排架,连续梁计算及绘图软件PK1.教学内容(1)框架,排架,连续梁设计计算参数;(2)框架、连续梁生成方法,框架、连续梁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框架、连续梁施工图的绘制方法。2.教学要求303n了解:框架,排架,连续梁设计计算参数;掌握:框架、连续梁生成方法,框架、连续梁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框架、连续梁施工图的绘制方法。3.教学重点框架、连续梁生成方法,框架、连续梁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框架、连续梁施工图的绘制方法。4.教学难点框架、连续梁生成方法,框架、连续梁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框架、连续梁施工图的绘制方法。第六章砖混结构辅助设计1.教学内容(1)砖混结构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功能特点;(2)砖混结构计算目的及计算结果检验方法;(3)砖混结构辅助设计软件操作方法及步骤。2.教学要求了解:砖混结构辅助设计软件技术功能特点;理解:砖混结构计算目的及计算结果检验方法;掌握:砖混结构辅助设计软件操作方法及步骤。3.教学重点砖混结构计算目的及计算结果检验方法;砖混结构辅助设计软件操作方法及步骤。4.教学难点砖混结构辅助设计软件操作方法及步骤。第七章TAT,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1.教学内容(1)TAT,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计算原理;303n(2)TAT,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参数及选用方法;(3)与结构整体模型输入的数据结口。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TAT,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计算原理;理解:TAT,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参数及选用方法;掌握:与结构整体模型输入的数据结口。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3.教学重点TAT,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的参数及选用方法;与结构整体模型输入的数据结口。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4.教学难点与结构整体模型输入的数据结口。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第八章基础JCCAD、楼梯设计LTCAD简介1.教学内容基础JCCAD、伐板基础EF、楼梯设计LTCAD、桩基础ZJ、箱形基础BOX的计算目的及计算输入方法,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基础JCCAD、伐板基础EF、楼梯设计LTCAD、桩基础ZJ、箱形基础BOX的计算目的及计算输入方法,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3.教学重点基础JCCAD、伐板基础EF、楼梯设计LTCAD、桩基础ZJ、箱形基础BOX的计算目的及计算输入方法,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4.教学难点303n基础JCCAD、伐板基础EF、楼梯设计LTCAD、桩基础ZJ、箱形基础BOX的计算目的及计算输入方法,计算结果的阅读方法及判别计算结果正确与否的方法。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应在学完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等专业课后再学,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结构的计算原理进行电算并生成结构施工图,是毕业设计的必要准备。本课程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在计算机上拿实际工程进行教学演示,课堂讲授结构计算软件及其操作,讲授计算结果的查询及判断,讲授由计算结果生成结构施工图的方法,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多,要求学生都要亲自用建筑结构CAD算完一个工程。2.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应上机操作进行结构计算及绘图训练,考试形式为机房现场操作,计算及绘制某一结构图。3.考核要求本课程为考试课,理论部分采用开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四、课时分配学时数:3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16学时,实践教学20学时)章节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第一章结构整体模型输入22第二章次梁、预制板及其他信息的输入22第三章荷载信息的输入与检验22第四章画结构平面施工图24第五章框架,排架,连续梁计算及绘图软件P24第六章砖混结构辅助设计22第七章TAT,SATWE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22303n第八章基础JCCAD、楼梯设计LTCAD简介22合计361620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建筑结构CAD应用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2]《PMCAD用户手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8[3]《PK用户技术手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2002、8批准人:日期:303n《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课程编码:6110930200学分数:2学分学时数:42学时开课学期:第6学期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主笔人:胡世平主审人:一、实验教学的作用与目的本程课程设计是《基础工程》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掌握基础工程的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基础工程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该课程设计是让学生结合教材所讲授的基础工程知识,根据地基条件选用合适的地基处理类型和桩基类型,进行基础工程设计。通过计算书的撰写以及施工图的绘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工作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和分析计算能力,具有设计一般大中型地基与基础工程的能力;并为今后工作中的熟练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程设计教学内容1.某高层住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给定地质资料及上部荷载参数,完成桩基与承台的设计。2.某单层工业厂房排架柱基础设计。给定地质资料及上部功能要求与荷载参数,完成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3.某教学大楼墙下基础设计。给定地质资料及荷载参数,完成条形基础的设计。303n4.某商业框架结构基础设计。给定地质资料及上部荷载参数,完成柱下条形基础或筏板基础的设计。三、课程设计教学基本要求1.本课程以学生设计为主,指导老师讲授为辅。指导教师需向学生介绍课程设计任务、规范参数、设计思路、任务、要求、进度安排、结果表达等;并引导学生复习土力学、混凝土结构、建筑施工技术等直接相关的课程内容。2.根据四个设计内容情况学生分组进行。要求每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设计内容的两项或难度较大的一个项目;每个项目交设计计算书一份(包括荷载计算,基础类型及材料选择、埋深确定、底面尺寸确定、剖面尺寸确定及配筋量计算);铅笔绘制的2#基础施工图一套(基础平面、剖面图及大样图)。四、教材、课程设计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目1.教材:《基础工程》王晓鹏,郑桂兰合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8月 版;《基础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本院土木工程系编本院教务处印刷2.参考书:[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建设部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版。[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3]建筑地基技术处理规范(JGJ79-9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五、教学内容学时安排课程内容(实验名称)教学要求重点(☆)难点(Δ)学时安排实验类型每组人数1、介绍工程场地的基本设计参数及要求掌握☆2设计82、设计规范学习及讨论熟练掌握Δ2设计83、基础设计计算与讨论熟练掌握☆16设计84、施工图绘制熟练掌握☆20设计8303n合计40六、成绩考核方式及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与课程设计,课堂讲授占42学时,以及1周的课程设计。验。因此学生的成绩将以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教学两部分综合评定。⑴课堂教学采取期末开卷考试(120分钟)成绩60%,以及平时听课成绩40%(包括出勤情况、完成作业的好坏)给出课堂教学综合成绩(该成绩占总成绩40%)。⑵课程设计实践技能考核实行等级制,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根据考核标准给出成绩(该成绩占总成绩60%)。⑶最终以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级分制上报学院教务处。考核不及格者,需重新进行技能训练,然后进行补考,凡不及格者不能毕业。⑷课程设计考核成绩等级的界定:优秀:能独立、熟练掌握该项技能。良好:能独立、掌握该项技能。及格:基本掌握该项技能。不及格:不能掌握该项技能批准人:日期303n《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rrangementManagementofBuildingConstruction课程编号:611093021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40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主笔人:肖婧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必修的主干课之一。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掌握流水施工作业方式,学会绘制网络计划技术并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达到施工员应具有的现场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编制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施工组织中常见的几种流水施工组织方式和网络图的绘制及优化;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了解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及编制。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论1.教学内容(1)建筑施工组织的研究对象与时代要求(2)与施工组织有关的基本概念303n(3)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与分类(4)建筑产品与施工的特点2.教学要求了解基本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和建筑产品的特点;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任务和作用;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编制的原则。3.教学重点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4.教学难点建设项目的划分第二章施工准备1.教学内容(1)施工准备工作的意义和内容(2)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3)技术资料的准备(4)施工现场的准备(5)物资的准备(6)施工现场人员的准备(7)冬、雨季施工准备2.教学要求了解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和意义;掌握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即市场调查和收集资料,技术资料的准备,施工现场的准备,物资和劳动力的准备,冬、雨季施工准备。3.教学重点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303n4.教学难点技术资料的准备和施工现场的准备第三章建筑工程流水施工1.教学内容(1)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2)流水施工参数(3)流水施工的方式(4)流水施工的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流水施工的概念;熟悉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理解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掌握节奏专业流水(如全等节拍专业流水、成倍节拍专业流水和异节拍专业流水)主要特点,计算步骤,能够正确计算工期和非节奏专业流水的实质,计算步骤,能够绘制流水施工指示图表和资源动态曲线图。3.教学重点流水施工的各种组织方式4.教学难点流水施工的具体应用第四章网络计划技术1.教学内容(1)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2)双代号网络图(3)单代号网络图(4)网络计划的应用303n(5)网络计划的优化2.教学要求了解网络计划和横道计划各自的特点,网络图的分类;理解网络图的三要素及其时间参数;掌握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及其相互转换和时间参数的计算;掌握寻找关键线路的方法和绘制时标网络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网络计划的优化。3.教学重点网络图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4.教学难点网络计划的优化和网络计划的具体应用第五章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教学内容(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概念(2)工程概况(3)施工方案(4)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5)施工平面图设计2.教学要求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单位工程施工方案选择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的主要内容;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掌握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方法等的选择和施工平面图的绘制。3.教学重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303n4.教学难点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和施工平面图的设计第六章施工组织总设计1.教学内容(1)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概述(2)工程概况(3)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4)施工总进度计划(5)施工总平面图2.教学要求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的程序、依据和原则;熟悉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步骤;掌握施工部署,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及步骤。3.教学重点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方法及步骤。4.教学难点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和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教学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堂教学和自学,掌握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网络图的绘制及其具体应用;学会编制一个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开拓单方课程教学思维。如广泛结合相关专业标准、规范知识,充分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充分结合工程实例讲解,利用工程部分实例进一步论证有关理论公式的运用,使学生更易掌握与运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303n2.作业布置每章适量布置作业。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到课率及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课程教学实验环节课程结束后应安排1周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概论21二、施工准备41三、建筑工程流水施工102四、网络计划技术142五、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61六、施工组织总设计41合计40408303n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一)教材《建筑施工组织》第二版蔡雪峰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二)参考书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三版廖代广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2.《建筑施工手册》 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怎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田永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批准人:日期:303n《土木工程预算》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nstructionengineeringbudget课程编号:611093022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3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结构》、《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主笔人:肖婧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必修的一门政策性、系统性、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目的是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概预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编制一个比较简单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本课程的任务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定额与概预算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掌握工程量计算的规则、费用计算的程序,并通过实践达到正确地执行和使用定额,合理地运用建筑产品价格的构成要素来正确计算出建筑产品的价格即建筑工程造价,从而达到降低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资金和提高投资效益的要求,为学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概述1.教学内容(1)建筑工程预算的概念及分类(2)基本建设和基本建设程序(3)固定资产303n(5)建设项目的划分2.教学要求了解建筑工程预算的分类;熟悉基本建设、固定资产的概念;掌握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项目的划分。3.教学重点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项目的划分。4.教学难点建设项目中各部分的理解第二章建筑工程定额1.教学内容(1)定额的概念及分类(2)施工定额的概念、编制原则(3)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消耗定额。(4)预算定额的概念、编制原则及其应用2.教学要求了解定额水平和定额分类;熟悉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概念、编制原则及性质;掌握预算定额和施工定额的应用(1)劳动定额(2)材料消耗定额(3)机械台班消耗定额。3.教学重点施工定额的组成和预算定额4.教学难点预算定额和施工定额的关系;预算定额的应用第三章单位估价表303n1.教学内容(1)单位估价表的概念及组成(2)人工工日单价的确定;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的确定(3)单位估价表的应用和定额基价的换算2.教学要求了解单位估价表的组成和人工工日单价的确定;熟悉基本用工、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的确定;掌握单位估价表的应用和定额基价的换算。3.教学重点基本用工、材料预算价格和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的确定以及单位估价表的应用和定额基价的换算4.教学难点位估价表的应用和定额基价的换算第四章建筑工程造价的费用组成1.教学内容(1)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费用和定额模式下的费用组成及两者的区别;(2)建筑工程费用的计算程序、使用费用定额查费率和工程造价的具体计算。2.教学要求了解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费用组成及其与定额模式下的费用组成的区别;熟悉建筑工程定额模式下费用的组成;掌握建筑工程费用的计算程序、使用费用定额查费率和工程造价的具体计算。3.教学重点建筑工程费用的计算程序、使用费用定额查费率和工程造价的具体计算。4.教学难点303n建筑工程费用的计算程序和工程造价的具体计算。第五章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1.教学内容(1)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依据、作用及预算书的主要内容(2)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3)材料价差的调整、工料分析及经济指标的计算(4)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实例2.教学要求了解施工图预算编制的依据、作用及预算书的主要内容;熟悉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掌握编制施工图预算的程序和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学会价差调整、工料分析及经济指标的计算;重点通过实例学会施工图预算的编制。3.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学会施工图预算的编制4.教学难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第六章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1.教学内容(1)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设项目总概算的含义及单项工程概算和建设项目总概算的编制方法(2)建设项目其他费用的内容和计算及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3)设计概算的审查2.教学要求303n了解单位工程概算、单项工程综合概算、建设项目总概算的含义;熟悉单项工程概算和建设项目概算的编制方法;掌握建设项目其他费用的内容和计算及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掌握设计概算的审查。3.教学重点单项工程概算和建设项目概算的编制方法及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4.教学难点单位工程概算的编制。第七章施工预算的编制1.教学内容(1)施工预算的编制依据、程序和内容;(2)“两算”对比的含义、意义、方法和内容2.教学要求了解施工预算的编制依据、程序和内容;熟悉“两算”对比的含义、意义;掌握“两算”对比的方法和内容。3.教学重点“两算”对比的含义及“两算”对比的方法和内容4.教学难点“两算”对比的方法。第八章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1.教学内容(1)工程款及竣工结算的概念;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的含义、编制的依据、内容和作用;(2)工程进度款、备料款的概念及收取、抵扣和“起扣点”、“保留金”的计算。303n2.教学要求了解工程款及竣工结算的方法及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的依据、内容、作用;熟悉工程结算、竣工结算和竣工决算的含义;掌握进度款、备料款的收取和抵扣以及“起扣点”、“保留金”的计算。3.教学重点进度款、备料款的收取和抵扣以及“起扣点”、“保留金”的计算。4.教学难点进度款、备料款的收取和抵扣以及“起扣点”、“保留金”的计算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和黑板板书相结合:教学中的相关图片和各种结构的施工工艺一般通过多媒体演示比较直观,学生容易掌握,而每章节的主要内容以及重点、难点通过黑板板书来突出其条理性。(2)讲、练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在讲课时,事先将一套完整而比较典型的施工图纸发给每一个学生,每讲完一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学生就完成这套施工图纸中该分部工程的所有工程量,通过工程实例讲解和练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看图、识图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开拓单方课程教学思维,开阔了学生知识视野,增强了他们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更易掌握与运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2.作业布置每章适量布置作业。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开卷考查,考试时间为9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到课率及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期末理论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70%。四、课程教学实验环节303n课程结束后应安排1周的课程设计五、课时分配序号题目学时分配理论课习题课上机课共计1概述2 22建筑工程定额41 53单位估价表5 54建筑工程造价的费用组成4 45一般土建工程施工图预算的编制102126建筑工程概算的编制4 47施工预算的编制2 28建筑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2 2合计33336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一)教材《土木工程预算》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守健主编(二)参考书《最新工程预算问答》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裴永奇主编《建筑工程概预算百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宋景智主编《施工图与预算工程造价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索建新主编《怎样审核建筑工程造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余辉主编《建筑工程预算编审问答888》孙荣芳编安徽科技技术出版社《建筑工程预算技术讲座》王明芳喻润贤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批准人:日期:303n《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eismicDesignofStructure课程编号:6110930230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总学时数:30学时学分2.0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先修课程:结构力学、结构动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单层厂房结构、桥梁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结构抗震设计》是一门土木工程专业的必修课,属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震的成因和震级、烈度等概念,熟悉地震作用的确定,掌握混凝土房屋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等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1章绪论1.教学内容(1)地球的构造及地震的成因;(2)地震的破坏作用;(3)地震波、震级和烈度;(4)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5)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基本概念;(6)抗震结构的材料与施工;2.教学要求(1)了解地球的构造及地震的成因;(2)了解地震的破坏作用,掌握地震波、震级和烈度的概念;303n(3)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基本概念,抗震结构的材料与施工。3.教学重点地震波、震级和烈度,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4.教学难点无。第2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1.教学内容(1)场地;(2)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3)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4)地基的抗震加固;(5)桩基抗震;(6)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特性。2.教学要求(1)掌握场地的划分,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2)掌握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3)了解地基的抗震加固,桩基抗震,地震引起的地面运动特性。3.教学重点(1)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验算;。(2)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4.教学难点液化地基的判别与处理。第3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1.教学内容(1)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303n(2)加速度反应谱法;(3)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4)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5)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底部剪力法;(6)考虑地基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楼层地震剪力调整;(7)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8)结构自振频率的近似计算;(9)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10)结构抗震验算。2.教学要求(1)掌握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加速度反应谱法;(2)理解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3)掌握底部剪力法,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4)了解楼层地震剪力调整,结构自振频率的近似计算,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结构抗震验算。3.教学重点(1)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2)加速度反应谱法;(3)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4)底部剪力法;(5)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6)地震作用计算的一般规定;(7)结构抗震验算。4.教学难点(1)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2)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反应;(3)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的确定;303n(4)底部剪力法。第4章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1.教学内容(1)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总论;(2)结构隔震;(3)结构消能减震;(4)结构主动减震控制简介。2.教学要求了解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3.教学重点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4.教学难点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第5章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1.教学内容(1)混凝土房屋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2)多层、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4)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5)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2.教学要求(1)了解混凝土房屋结构的震害和分析,掌握框架结构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2)理解多层、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3)了解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3.教学重点303n(1)多层、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2)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3)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4.教学难点(1)框架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第6章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1.教学内容(1)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2)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3)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2.教学要求(1)理解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2)理解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3.教学重点(1)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2)多层钢结构厂房抗震设计;(3)单层钢结构厂房的抗震设计。4.教学难点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第7章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抗震设计1.教学内容(1)震害和分析;(2)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的抗震设计;(3)构造措施。2.教学要求303n(1)了解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的震害和分析;(2)掌握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3.教学重点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4.教学难点底层框架的抗震计算和构造要点。第8章构筑物抗震设计1.教学内容(1)构筑物震害及其分析;(2)典型构筑物抗震设计;(3)构筑物抗震构造措施。2.教学要求学生自学,一般性了解。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第9章桥梁结构抗震设计1.教学内容(1)桥梁抗震概述;(2)桥梁抗震设计的基本规定;(3)桥梁抗震设计的地震荷载计算;(4)桥梁结构抗震设计验算与抗震措施。2.教学要求学生自学,一般性了解。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303n第10章地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1.教学内容(1)地下工程结构的震害及其分析;(2)典型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3)地下结构抗震构造措施。2.教学要求学生自学,一般性了解。3.教学重点4.教学难点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②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逐步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和远程网络教学。2.作业布置①在作业练习方面,除了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练习题外,还可以根据一些工程抗震实际发生的质量问题,在课堂上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以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除教材外,给学生指定相关的参考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3.考核要求本课程在期末安排一次考试。今后将进行进一步的考试改革,增加考试的形式,以适应新形式的需要。四、课时分配303n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合计理论授课习题课实验课上机课课堂讨论课外作业其他第1章绪论4 4第2章场地、地基和基础4 4第3章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10 10第4章结构隔震、消能和减震控制2 2第5章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设计4 4第6章钢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3 3第7章多层砌体及底层框架抗震设计3 3第8章构筑物抗震设计 自学第9章梁桥结构抗震设计 自学第10章地下工程结构抗震设计自学合计30 30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尚守平主编,《结构抗震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3。[2]柳炳康,沈小璞主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3]郭继武编著,《建筑抗震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4]李爱群,高振世主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中国建工出版社,[5]沈聚敏等编,《抗震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批准人:日期:303n《砼结构基本理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PhilosophyofStructuralDesign课程编号:6110930240课程类型:必修专业课总学时数:56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道路与桥梁方向先修课程:《材料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结构力学》主笔人:刘建平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课程的任务,是按照公路与城市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要求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原理、方法及构造。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设计计算方法。本课程注重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篇钢筋混凝土结构总论部分:简介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及学习方法。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1.教学内容(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概念。(2)钢筋、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303n2.教学要求(1)了解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掌握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测定方法。(2)掌握混凝土在一次短期加荷时的变形性能,了解混凝土收缩、徐变对钢筋砼结构的影响;(3)了解钢筋的种类、级别与形式,掌握有明显屈服点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和设计时强度的取值标准;(4)理解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的作用,了解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3.教学重点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弯及受压时的受力特点,钢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机理。钢筋混凝土的基本概念,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机理;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受力和变形性能,钢筋的强度与变形特征。4.教学难点混凝土一次短期加荷时的变形性能;有明显屈服点钢筋和无明显屈服点钢筋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和设计时强度的取值标准;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的作用。第二章结构设计基本原则1.教学内容(1)极限状态法的概念和设计要求。(2)国现行规范的设计计算原则特征。2.教学要求(1)了解结构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及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2)掌握结构设计中基本术语的定义(3)掌握结构构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3.教学重点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极限状态法设计的基本原则。303n我国现行规范实质,熟悉材料设计强度和荷载组合系数的取值依据。4.教学难点现行规范实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的应用。第三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计算1.教学内容(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截面型式与构造。常见受弯构件的截面型式,钢筋构造要求。(2)正截面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3)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4)斜截面破坏形态及影响因素。(5)斜截面抗剪和抗弯承载能力计算方法。(6)连续梁抗剪设计。2.教学要求(1)深入理解适筋梁的三个受力阶段,以及配筋率对梁正截面破坏形态的影响。(2)熟练掌握单筋矩形、双筋矩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设计和复核的方法。(3)掌握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4)了解影响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三种主要形态。(5)一般了解连续梁的抗剪设计3.教学重点受弯构件的受力中应力应变发展规律、破坏类型及判断条件。应用强度计算公式及含义,常见截面的受弯构件配筋设计方法、步骤。斜截面破坏形态及影响因素。矩形和T形截面抗剪配筋设计方法。4.教学难点受弯构件的受力中应力应变发展规律、破坏类型及判断条件。303n斜截面破坏形态及影响因素。第四章受扭构件强度计算1.教学内容(1)受扭构件的截面型式,钢筋构造要求。(2)钢筋混凝土扭转破坏特点及强度理论。重点、难点:扭转破坏类型,扭转强度理论计算原理。(3)弯、扭、剪组合。2.教学要求(1)了解实际工程中常见的受扭构件(2)掌握受扭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3)了解平衡扭矩与协调扭矩的区别(4)掌握受扭钢筋的构造要求3.教学重点扭转破坏类型,扭转强度理论计算原理。4.教学难点扭转破坏类型,扭转强度理论计算原理。第五章受压构件强度计算1.教学内容(1)轴心受压构件的构造特点,强度理论。(2)偏压柱的受力特点和破坏形态。(3)常见截面的偏压构件强度理论。2.教学要求(1)了解轴心受压柱的破坏特征,掌握轴心受压构件的设计方法;(2)深入理解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两种破坏形式及各自的破坏特征,并能熟练掌握其判别方法;(3)数量掌握对称配筋矩形及工字型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方法;303n(4)了解偏心受压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5)掌握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3.教学重点(1)两种箍筋柱的受力特点,掌握轴心受压构件配筋设计计算。(2)常见截面的偏压构件强度理论(3)常见截面特点和钢筋构造特点;强度计算公式及含义,常见截面的轴压、偏压构件设计方法、步骤。4.教学难点偏压构件强度理论;常见截面偏压构件设计方法、步骤。第六章受拉构件强度计算1.教学内容受拉构件的构造特点及计算原理。2.教学要求(1)掌握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别和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2)理解大小偏心受拉与大小偏心受压构件两者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异同点;(3)了解偏心受拉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3.教学重点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别及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4.教学难点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别及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第七章受弯构件的应力、变形和裂缝计算1.教学内容(1)正常使用阶段的验算内容,换算截面的概念、钢筋混凝土构件应力计算。(2)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计算理论。(3)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挠度理论。2.教学要求303n(1)了解受弯构件的变形特点,短期刚度和长期刚度概念,裂缝出现的机理;(2)掌握受弯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的验算方法;(3)掌握减少受弯构件的挠度和裂缝宽度的措施.3.教学重点换算截面的概念三种裂缝计算理论,裂缝宽度影响因素。刚度分析,短期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4.教学难点三种裂缝计算理论;短期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第八章局部承压计算1.教学内容局部承压区的应力分析、强度理论和承载力、抗裂性计算。2.教学要求正确分析局压区的受力特点,理解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的含义,并能应用强度和抗裂性公式。3.教学重点局压区的受力特点;局部承压强度提高系数的含义;强度和抗裂性公式。4.教学难点强度和抗裂性公式的应用。*第九章深梁主要内容为深梁的概念、破坏形态、钢筋构造和深梁的计算。本章内容自学。第二篇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第十章预应力结构的基本概念极其材料1.教学内容(1)预应力结构概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常见预加应力设备和施工方法;303n2.教学要求(1)理解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2)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对材料的要求;(3)了解常见预加应力设备和施工方法3.教学重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工作特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对材料的要求4.教学难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工作特点第十一章预应力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1.教学内容(1)预应力结构的受力过程分析;(2)预加力的计算及预应力损失估算;(3)预应力结构的应力验算(4)预应力结构的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计算原理及公式应用,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的比较。(5)预应力结构构件的挠度理论(6)预应力结构的变形计算(7)端部锚固区受力分析(8)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示例2.教学要求(1)理解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时的应力应变发展过程,破坏特点;(2)掌握各种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及计算方法;(3)了解常见预加应力设备和施工方法3.教学重点(1)受弯时的应力应变发展过程,破坏特点;(2)各种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及计算方法;(3)刚度分析,短期和长期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预拱度、反拱度的概念。303n(4)结构变形计算方法。(5)讲解预应力混凝土设计的内容、过程、步骤。4.教学难点受弯时的应力应变发展过程,破坏特点;各种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及计算方法;第十二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1.教学内容(1)加筋混凝土结构分类,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受力特性(2)截面正应力分析计算方法、裂缝和变形计算方法。2.教学要求(1)掌握并理解部分预应力受弯构件的M—f曲线。(2)掌握预应力度和名义拉应力的概念,应力及变形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1)部分预应力受弯构件的M—f曲线;(2)预应力度和名义拉应力的概念,应力及变形计算方法。4.教学难点部分预应力受弯构件的M—f曲线第十三章其它预应力结构简介主要内容介绍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双预应力混凝土受力特性和计算方法。本章为选学内容。第三篇钢—混凝土组合结构1、教学内容(1)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基本概念(2)计算原理及一般规定:受压混凝土板的计算宽度、换算截面、不同施工方法的组合梁计算、组合梁中温差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及徐变影响303n(3)组合梁的截面设计:截面型式、截面验算(4)抗剪连接件设计:抗剪连接件的常用种类、组合梁抗剪连接件的弹性设计法、对抗剪连接件的构造要求(5)设计计算示例2.教学要求(1)了解钢-混凝土组合梁的基本概念(2)了解计算原理及一般规定:受压混凝土板的计算宽度、换算截面、不同施工方法的组合梁计算、组合梁中温差应力、混凝土收缩应力及徐变影响。(3)了解组合梁的截面设计内容。3.教学重点计算原理及一般规定、组合梁的截面设计4.教学难点组合梁的截面设计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习题课等形式组织教学。2.作业布置课外作业的内容选择基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巩固,培养综合计算和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及互联网资源的能力。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303n四、课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教学方式学时数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材料理论授课4第二章结构设计基本原则理论授课4第三章受弯构件的正截面和斜截面强度计算理论授课12第四章受扭构件强度计算理论授课4第五章受压构件强度计算理论授课8第六章受拉构件强度计算理论授课2第七章受弯构件的应力、变形和裂缝计算理论授课4第八章局部承压计算理论授课2第十章预应力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材料理论授课2第十一章预应力受弯构件的设计计算理论授课8第十二章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理论授课2第十三章其它预应力结构简介理论授课2第十四章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理论授课2总课时56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设计原理》张树仁,郑绍珪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2.叶见曙编著,《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3.邵容光编著,《结构设计原理》人民交通出版社4.欧阳旺云编著,《钢筋混凝土结构学习指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批准人:日期:303n《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ighwaySurveyandDesign课程编号:611093025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60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先修课程:测量学主笔人:聂重军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是按照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的要求介绍道路路线的选线,道路平、纵、横断面的设计以及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道路选线,平、纵、横断面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熟悉道路勘测设计程序、内业、外业工作内容和方法,以及道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编制。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我国道路现状和发展规划;(2)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3)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4)设计依据。303n2.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道路现状和发展规划;(2)掌握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3)了解道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和任务、设计依据。3.教学重点(1)掌握道路分级与技术标准;4.教学难点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 1.教学内容(1)汽车的动力、行驶阻力及汽车行驶条件;(2)汽车的动力特性;(3)汽车的行驶稳定性;(4)汽车的制动性;(5)汽车的燃油经济性。2.教学要求(1)了解汽车行驶对道路的基本要求;(2)了解汽车的牵引力及行驶阻力;了解汽车的燃油经济性(3)掌握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动力性能、汽车的行驶稳定性;3.教学重点(1)汽车的牵引力及行驶阻力;(2)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动力性能、汽车的行驶稳定性。4.教学难点(1)汽车的动力特性及动力性能、汽车的行驶稳定性;(2)汽车的加减速行程第三章平面设计1.教学内容303n(1)道路平面的基本线形概述;(2)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3)平面线形设计;(4)行车视距;(5)道路平面设计成果。2.教学要求(1)了解道路平面设计基本要求;(2)了解平面线形基本要素;(3)掌握缓和曲线的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行车视距;路线平面图的绘制。3.教学重点(1)缓和曲线的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2)行车视距;(3)路线平面图的绘制。4.教学难点(1)缓和曲线的设计、计算原理和方法;第四章纵断面设计1.教学内容(1)纵坡及坡长设计;(2)竖曲线设计;(3)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4)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图;(5)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方法及街沟设计。2.教学要求(1)理解纵断面设计方法与纵断面图;(2)掌握纵坡及坡长设计、竖曲线设计;(3)掌握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3.教学重点303n(1)纵坡及坡长设计;(2)竖曲线设计;(3)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4.教学难点(1)道路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第五章横断面设计 1.教学内容(1)道路横断面组成;(2)平曲线加宽;(3)路拱及平曲线超高;(4)道路建筑限界及道路用地;(5)横断面设计方法;(6)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2.教学要求(1)了解道路横断面组成;(2)了解道路建筑限界及道路用地;(3)掌握平曲线加宽、路拱及平曲线超高;(4)掌握横断面设计方法;(5)掌握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与调配。3.教学重点(1)道路横断面组成;(2)平曲线加宽及超高;(3)路基横断面设计与计算;(4)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4.教学难点(1)平曲线加宽及超高(2)路基土石方的计算与调配303n第六章选线 1.教学内容(1)选线的要求和步骤;(2)路线总体布局和方案比较;(3)平原区选线;(4)山岭区选线;(5)丘陵区选线。2.教学要求(1)了解选线的要求和步骤;(2)掌握平原区、山岭区、丘陵区选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3.教学重点(1)平原区选线;(2)山岭区选线;(3)路线总体设计要点和方案选比。4.教学难点(1)路线总体布局和方案比较第七章定线方法1.教学内容(1)纸上定线;(2)实地定线;(3)直接定线与纸上定线的比较。2.教学要求(1)掌握纸上定线的方法;(2)掌握实地定线的方法。3.教学重点(1)纸上定线。303n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1.教学内容(1)平面交叉口类型及适用范围;(2)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3)交叉口通行能力;(4)交叉口视距与圆曲线半径;(5)环行交叉口设计。(6)平面交叉口的立面设计2.教学要求(1)了解平面交叉口类型及适用范围;(2)掌握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方法及立面设计方法。3.教学重点(1)平面交叉口的设计方法;(2)立面设计方法;4.教学难点(1)立面设计方法第九章立体交叉设计1.教学内容(1)立体交叉的类型及实用条件;(2)立体交叉的布置;(3)匝道设计;(4)收费站场设计;(5)公路与其他路线交叉。2.教学要求(1)了解立体交叉的类型及实用条件;(2)掌握匝道设计。3.教学重点303n(1)匝道设计;(2)立体交叉的布置;4.教学难点(1)匝道设计第十章道路公用设施1.教学内容(1)公共交通站点的布置;(2)停车场设计;(3)道路照明设计;(4)道路绿化;2.教学要求(1)了解道路照明设计;道路绿化;(2)熟悉公共交通站点的布置;停车场设计。3.教学重点(1)公共交通站点的布置;(2)停车场设计;4.教学难点(1)停车场设计第十一章城市道路排水设计 1.教学内容(1)城市道路排水设计概述;(2)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3)雨水管道的设计;2.教学要求(1)了解雨水管道的设计;(2)熟悉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303n3.教学重点(1)雨水管道及其构造物沿道路的布置;4.教学难点(2)雨水管道的设计。第十二章道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 1.教学内容(1)道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2)数字地形模型简介;(3)计算机辅助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方法介绍;2.教学要求(1)了解数字地形模型;(2)熟悉计算机辅助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方法。3.教学重点(1)计算机辅助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方法;4.教学难点(1)计算机辅助进行路线平纵横设计方法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303n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安排课程设计两周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习题课课堂讨论实上合计论验机授课课课 第一章绪论4 41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2 2 第三章平面设计62 81 第四章纵断面设计82 101 第五章横断面设计62 81 第六章选线4 41 第七章定线方法2 2 第八章道路平面交叉设计8 81 第九章道路立体交叉设计6 61 第十章道路公用设施2 2 第十一章城市道路排水设计4 41 第十二章道路路线计算机辅助设计2 2 合计546000608 303n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张雨化主编《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年。[2]杨少伟主编《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3]张廷楷等编著《道路路线设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4]孙家驷等编著《道路勘测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1995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2000)批准人:日期303n《交通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raffic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26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40学时学分:1.5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方向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数理统计》、《概率论》、《运筹学》主笔人:唐依民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方向的必修课程。本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多,包括的范围较广,既有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又有调查研究,规划设计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交通工程学所具有的内涵及外延,并为学习与其相关的其它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有关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交通流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交通流的时空变化特点;交通流理论的基本模型;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及道路服务水平划分的基础知识。并且了解一些交通安全及事故分析、道路交通环境等方面的实用知识。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阐述交通工程学的基本概念,明确交通工程学所能解决的问题,介绍交通工程学产生的背景、发展的阶段、我国交通工程学研究的进展及今后的趋势;指出交通工程学所具有的特点。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让学生对交通工程学有全面的了解。303n1.教学内容(1)阐述交通工程学的概念;(2)概述交通工程学的研究内容;(3)概述交通工程学的发展过程及趋势(可自学);(4)阐述交通工程学的特点;(5)介绍智能交通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2.教学要求(1)掌握交通工程的基本概念,明确交通工程学所能解决的问题;(2)了解交通工程学的发展过程及趋势;(3)了解交通工程学所具有的特点;(4)了解智能交通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第一章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1.教学内容从交通工程学的角度,来阐述人、车辆的交通特性、道路的交通特性。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认识到驾驶员、车辆和道路在交通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同时也应认识到驾驶员、车辆和道路的交通特征也是在道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具体内容如下:(1)阐述人的交通特性;(2)阐述车辆的交通特性;(3)阐述道路的交通特性。2.教学要求(1)了解驾驶员、乘客、行人的交通特性,初步掌握驾驶控制模型;(2)初步掌握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心理、生理表现,掌握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的概念和组成;(3)了解车辆的几何尺寸、动力性能、制动性能具有的交通特性;(4)了解道路的几何尺寸、线性特征、设施特征具有的交通特征。3.教学重点303n(1)驾驶控制模型;(2)驾驶员的交通特性。4.教学难点驾驶控制模型。第二章交通流的基本特征1.教学内容阐述交通量、行车速度和交通密度的定义、分类及表达方式,说明交通量组成的概念和进行交通量换算的基本原则;阐明平均车速、车头间隔、车道占用率等基本概念的内容和描述方式;并从整体上说明描述交通流三个参数之间的不同关系的表达形式、应用条件。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从各种不同角度对交通流所做出的定义,能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掌握正确描述交通流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阐述交通量的基本特征;(2)阐述行程速度特性;(3)阐述交通流密度;(4)阐述交通流的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2.教学要求(1)初步掌握交通量、行车速度和交通密度的定义、分类及表达方式;(2)掌握交通量组成的概念和进行交通量换算的基本原则;(3)理解交通量在时空上的变化,说明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概念及确定方法;(4)初步掌握平均车速、车头间隔、车道占用率等基本概念的内容和描述方式;(5)掌握从整体上阐述描述交通流三个参数之间的不同关系的表达形式、应用条件。3.教学重点(1)交通量组成的概念和进行交通量换算的基本原则;(2)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概念及确定方法;303n(3)交通量在时空上的变化;(4)平均车速、车头间隔、车道占用率等基本概念;(5)交通流三个参数之间的不同关系的表达形式、应用条件。4.教学难点(1)设计小时交通量的概念及确定方法;(2)交通流三个参数之间的不同关系的表达形式、应用条件。第三章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1.教学内容阐述交通调查的概念、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分类,介绍交通量、车速、密度、延误时间进行调查的步骤、方法、手段及观测资料的整理。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交通量、车速、密度概念的含义,初步掌握交通调查的过程和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阐述交通调查与交通流三要素的关系(2)阐述交通量调查的步骤、方法、手段;(3)阐述车速调查步骤、方法、手段;(4)阐述交通流密度调查步骤、方法、手段;(5)阐述交通延误调查步骤、方法、手段。2.教学要求(1)了解交通调查的概念、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分类;(2)理解从实际观测数据中获取交通三要素的基本原理;(3)初步掌握交通量、车速、密度、延误时间进行调查的步骤、方法、手段;(4)了解观测资料的整理方法。3.教学重点(1)从实际观测数据中获取交通三要素的基本原理;(2)交通量调查的步骤、方法、手段。4.教学难点交通调查与交通流三要素的关系。303n第四章交通流理论1.教学内容阐述交通流的离散分布、连续分布的概率模型;介绍交通流排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M/M/1系统;介绍车辆的跟驰特性和线性跟驰模型;介绍车流连续方程、车流波及车流波的有关公式。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使学生初步了解不同交通流模型的表达形式、应用条件以及这些不同的模型在解释所存在交通问题中的作用。具体内容如下:(1)阐述交通流理论的概述;(2)阐述交通流的统计分布特征;(3)阐述排队理论及其应用;(4)介绍跟驰理论简介;(5)介绍交通波理论介绍。2.教学要求(1)理解交通流的离散分布、连续分布的概率模型;(2)理解交通流排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M/M/1系统;(3)了解车辆的跟驰特性和线性跟驰模型;(4)了解车流连续方程、车流波及车流波的有关公式。3.教学重点(1)交通流的离散分布、连续分布的概率模型;(2)交通流排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M/M/1系统。4.教学难点(1)交通流的离散分布、连续分布的概率模型;(2)车流连续方程、车流波及车流波的有关公式。第五章道路通行能力1.教学内容303n阐述道路通行能力和道路服务水平的概念;阐述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实用通行能力的内容和确定方法;阐明停车线段面法估算信号灯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原理;阐述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特点及通行能力的估算方法。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道路服务水平的划分依据,初步掌握路段、信号灯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估算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阐述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概念及划分依据;(2)阐述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3)阐述信号灯交叉口机动车通行能力的确定;(4)阐述环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2.教学要求(1)初步掌握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概念及划分依据;(2)初步掌握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及计算;(3)了解停车线段面法估算信号灯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原理;(4)了解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特点及通行能力的估算方法。3.教学重点(1)道路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划分依据;(2)道路路段通行能力的确定。4.教学难点(1)停车线段面法估算信号灯交叉路口通行能力的原理;(2)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特点。第六章交通安全事故分析1.教学内容介绍交通安全事故的定义、分类,交通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方法,交通安全的评价指标和预防措施。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建立道路交通安全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交通安全事故分析。具体内容如下:(1)介绍交通事故的定义与分类;(2)介绍交通事故的调查与处理方法;(3)介绍交通事故的原因;(4)介绍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303n2.教学要求(1)了解交通事故的定义、分类、调查与处理方法;(2)了解交通事故的产生原因;(3)了解交通事故的预防措施。3.教学重点事故的产生原因。第七章道路交通环境1.教学内容介绍道路交通对周围环境形成污染的要素及危害,提出治理道路交通污染的方向和防治的措施。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建立道路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的发展的概念。具体内容如下:(1)介绍道路废气污染的形成及危害;(2)介绍道路噪声产生的机理及危害;(3)介绍交通振动的产生;(4)介绍道路交通污染的控制及防治。2.教学要求(1)了解道路废气污染、道路噪声污染、交通振动的形成原因;(2)了解道路交通污染的控制及防治的发展方向。3.教学重点道路废气污染、道路噪声污染、交通振动的形成原因。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03n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绪论22一、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分析661二、交通流的基本特征881三、交通调查与数据分析441四、交通流理论881五、道路通行能力881六、交通安全事故分析221七、道路交通环境221合计40407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任福田、刘小明等编著,《交通工程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7月版303n[2]王炜、过秀成等编著,《交通工程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3]徐吉谦主编,《交通工程总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6月版[4]周商吾等编著,《交通工程》,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5]李正宜、张维全等编著,《道路交通工程》,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版[6]中国公路学会《交通工程》编委会主编,《交通工程手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5版[7]戴冀峰、马健宵主编,《交通工程概论》,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年4月版[8]姜桂艳、丁同强主编,《交通工程学》,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年4月版[9]李作敏主编,《交通工程学》,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7月版批准人:日期:303n《桥涵水文》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BridgeHydrology课程编号:611093027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3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先修课程:《水力学》主笔人:聂重军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必修的专业课程,本课程是一门阐述和运用水文规律,开发和发挥工程效益的学科。主要介绍在水循环从降水到径流过程中,关于地面径流的形成、观测,以及对土木工程建筑物的影响。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能了解河川径流的一般知识和水文统计的基本概念;掌握利用流量资料,推算设计流量和设计水位的方法;掌握利用暴雨资料,推算设计流量的方法;熟练掌握过水建筑物孔径计算和冲刷的方法,为路桥设计提供计算依据。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河流概论1.教学内容(1)河流与流域(2)河川径流(3)水文测验及资料整理方法2.教学要求303n(1)了解了解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理方法。(2)熟悉河流和流域、河川径流的有关概念。3.教学难点:河川径流形成过程第二章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1.教学内容:(1)河川水文现象的特性和分析方法(2)机率和频率(3)频率分布(4)经验频率曲线(5)统计参数(6)理论频率曲线(7)相关分析2.教学要求了解河川水文现象的特性和分析方法、随即事件、设计洪水频率、频率分布及其特性、统计参数与频率曲线的关系,熟悉经验频率、统计参数、理论频率曲线的计算公式,掌握适线法在设计流量推算及相关分析在水文计算中的应用。3.教学重点:(1)适线法4.教学难点:(1)适线法第三章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1.教学内容303n(1)利用流量观测资料推算设计流量的方法(2)缺乏流量观测资料时推算设计流量的方法(3)第三节桥位断面设计流量、设计水位的推算方法2.教学要求(1)了解观测资料的审查、插补与延长的方法;(2)理解特大洪水处理和小流域径流理论;(3)掌握有观测资料时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利用少量洪水资料推算大中桥设计流量和小流域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1)有观测资料时设计流量的推算。4.教学难点(1)特大洪水处理第四章大中桥孔径计算1.教学内容:(1)桥位河段水流图式和桥孔布置原则;(2)桥孔长度;(3)桥面标高。2、教学要求:(1)了解桥位河段水流图式和各类河段的桥孔布置原则、要求、河段分类、桥长计算的经验公式、引起桥下水位升高的因素和桥下净空的概念;(2)掌握冲刷系数法计算桥孔长度和桥面中心最低标高的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1)冲刷系数法计算桥孔长度。4.教学难点303n(1)冲刷系数法计算桥孔长度第五章桥梁墩台的冲刷1.教学内容:(1)第一节泥沙运动(2)河床演变(3)桥下断面的一般冲刷(4)桥梁墩台的局部冲刷(5)桥下河槽的最低冲刷线2.教学要求:(1)了解泥沙的分类、起动、沙波运动、河床演变过程及建桥后的河床演变、一般冲刷、局部冲刷的计算公式及其假设;(2)理解自然冲刷、一般冲刷、局部冲刷、泥沙的特征、推移质输沙率、挟沙能力、河床演变、河相关系、造床流量及冲止流速的概念;(3)掌握桥下河槽的最低冲刷线计算公式,正确理解桥下冲刷的形成和发展。3.教学重点:桥下冲刷的形成和发展第六章桥位选择与调治构造物1.教学内容:(1)桥位勘测的基本内容;(2)桥位选择;(3)调治构造物。2.教学要求:(1)了解桥位选择的要求、导流堤和丁坝的组成;303n(2)掌握水文调查与勘测的内容、桥位选择在水文地形方面的要求、调治构造物分类及作用。3.教学重点:水文调查与勘测的内容、桥位选择在水文地形方面的要求、调治构造物分类及作用。第七章小桥涵孔径计算1.教学内容:(1)小桥孔径计算;(2)涵洞孔径计算;(3)涵洞类型选择;(4)涵洞进出口河床的处2.教学要求:(1)了解涵洞类型及进出口河床处理的意义;(2)掌握小桥涵水力图式及其判别、小桥涵孔径计算方法。3.教学重点:小桥涵水力图式及其判别、小桥涵孔径计算方法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303n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第一章河流概论331第二章水文统计的基本知识661第三章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3141第四章大中桥孔径计算5161第五章桥梁墩台的冲刷771第六章桥位选择与调治构造物221第七章小桥涵孔径计算441合计302327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水力学与桥涵水文》,叶镇国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桥涵水文》,张学龄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3]《工程水文》,吴明远等主编,水利电力出版社批准人:日期:303n《基础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ubstructure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280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42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主笔人:雷鸣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方面关于地基基础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的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目的和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地基基础设计的基本原理,具有进行一般工程基础设计规划的能力,同时具有从事基础工程施工管理的能力,对于常见的基础工程事故,能作出合理的评价。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基本概念1.教学内容(1)基础工程的重要性,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2)基础工程发展概况,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2.教学要求(1)了解基础工程的重要性,熟悉建(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2)了解基础工程发展概况,学科特点以及课程内容、要求和学习方法。第二章浅基础1.教学内容(1)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303n(2)常用基础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3)基础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原则2.教学要求(1)掌握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2)掌握常用基础结构设计与计算方法;(3)熟悉基础选用原则及设计计算原则。第三章桩基础与深基础1.教学内容(1)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2)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3)桩基础设计与计算(4)桩基础施工(5)沉井基础、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等深基础的设计与施工2.教学要求(1)掌握单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2)掌握群桩承载力的确定方法;(3)掌握桩基础设计与计算;(4)了解桩基础施工;(5)了解沉井基础、墩基础和地下连续墙等深基础的设计与施工。第四章复合地基1.教学内容(1)复合地基概念、形成条件及分类(2)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3)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2.教学要求(1)了解复合地基概念、形成条件及分类;(2)熟悉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3)熟悉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303n第五章地基处理1.教学内容(1)换填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2)排水固结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3)深层搅拌法适用范围及设计(4)砂石桩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5)强夯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6)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中应用(7)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以及常用纠倾方法2.教学要求(1)熟悉换填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2)熟悉排水固结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3)了解深层搅拌法适用范围及设计;(4)了解砂石桩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5)了解强夯法适用范围及设计计算;(6)了解土工合成材料在工程中应用;(7)了解已有建筑物地基加固方法以及常用纠倾方法。第六章挡土墙1.教学内容(1)土压力的确定方法(2)挡土墙设计计算方法2.教学要求(1)掌握土压力的确定方法;(2)掌握挡土墙设计计算方法。第七章基坑支护1.教学内容(1)围护结构常用型式及其设计计算303n(2)内撑式和拉描式围护结构设计计算(3)基坑降排水设计2.教学要求(1)熟悉围护结构常用型式及其设计计算;(2)掌握内撑式和拉描式围护结构设计计算;(3)熟悉基坑降排水设计。第八章特殊土地基1.教学内容(1)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2)膨胀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3)红粘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2.教学要求(1)了解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2)了解膨胀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3)了解红粘土地基工程性质及处理方法。第九章动力机器基础与地基基础抗震1.教学内容(1)动力机器基础的设计特点(2)地基基础抗震原理及措施2.教学要求(1)了解动力机器基础的设计特点;(2)了解地基基础抗震原理及措施。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主要采用讲授法,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03n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绪论11二、浅基础5161三、桩基础与深基础5161四、复合地基661五、地基处理881六、挡土墙3141七、基坑工程441八、特殊土地基441九、动力机器基础与地基基础抗震简介33合计393427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基础工程,周景星等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2]地基及基础工程,顾晓鲁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批准人:日期:303n《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SubgradeandPavement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29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56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勘测设计》主笔人:聂重军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必修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对道路路基路面基本理论、设计原理、计算方法、施工工艺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课程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路基工程,全面介绍路基工程概貌以及路基设计原理与施工方法,包括路基工程总论,一般路基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稳定性设计,挡土墙设计,土质路基施工与路基石方爆破等;第二部分为路面工程,全面介绍影响路面设计的因素,路面的设计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包括路面工程总论,行车荷载,环境因素与路面材料,路面基层及垫层,沥青类路面、柔性路面与刚性路面设计、水泥砼路面设计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及施工方法,掌握有关路基路面的基本知识技能,并初步具有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总论1.教学内容303n(1)道路工程发展概况(2)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3)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4)路基土的分类(5)公路自然区划(6)路基水温状况及干湿类型(7)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8)路面的等级与分类2.教学要求(1)了解道路工程发展概况。(2)了解影响路基路面稳定的因素。(3)了解公路自然区划。(4)了解路基水温状况。(5)掌握路基路面工程的特点。(6)掌握路基土的分类。(7)掌握路基干湿类型。(8)掌握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9)掌握路面的等级与分类。3.教学难点(1)路基土的分类,(2)路基干湿类型,(3)路面结构及层位功能。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1.教学内容(1)行车荷载(2)环境因素影响(3)土基的力学强度特性(4)土基的承载能力(5)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303n(6)路面材料的力学强度特性(7)路面材料的累积变形与疲劳特性2.教学要求了解环境因素影响了解土的承载能力了解路基的变形、破坏及防治了解路面材料的累积变形与疲劳特性。掌握行车荷载土基的力学强度特性路面材料的力学强度特性3.教学难点(1)行车荷载,(2)土基的力学强度特性第三章一般路基设计1.教学内容(1)路基设计的一般要求;(2)路基的类型与构造;(3)路基设计;(4)路基附属设施。2.教学要求(1)掌握路堤、路堑的概念,能正确区分路堤、路堑和半填半挖路基的图;(2)了解路基宽度、高度,掌握路基边坡坡度和路堑边坡坡度的含义和变化特点;(3)掌握一般路基设计包括的内容(4)了解路基附属设施。3.教学难点一般路基设计包括的内容303n第四章路基的防护与加固1.教学内容(1)坡面防护;(2)堤岸防护(或冲刷防护);(3)挡土墙;(4)其它支挡结构;(5)地基加固;2.教学要求(1)掌握坡面防护、堤岸防护的类型及其概念;(2)掌握挡土墙的类型、构造、设计原则;(3)掌握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及稳定性验算(4)了解其它支挡结构类型及软弱地基的加固方法。3.教学难点重力式挡土墙的设计及稳定性验算第五章路基路面排水设计1.教学内容(1)路基路面排水要求及设计一般原则;(2)路基排水设备的构造与布置;(3)路面排水设计。2.教学要求(1)了解排水的目的与要求,熟悉路基路面排水设计的一般原则;(2)掌握地面排水设备、地下排水设备的种类、概念,了解其特点;(3)掌握路面结构中水的损害,路面排水设计5个大的内容,了解其含义和特点。3.教学难点地面排水设备303n第六章碎、砾石路面1.教学内容(1)碎、砾石路面的力学特性(2)碎、砾石路面与基层(3)级配碎(砾)石路面(4)优质级配碎石基层(5)碎(砾)石路面的养护2.教学要求(1)掌握碎、砾石路面强度形成机理(2)掌握碎、砾石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及变形积累(3)碎、砾石路面与基层(4)了解级配碎(砾)石路面、优质级配碎石基层及碎(砾)石路面的养护、维修。3.教学难点碎石路面与基层第七章块料路面1.教学内容:(1)块料路面的特点;(2)天然块料路面及施工方法;(3)机制块料路面。2.教学要求:(1)了解块料路面的特点和铺砌组合形式,(2)了解块料路面的受力机理与施工。第八章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1.教学内容(1)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力学特性(2)石灰稳定土基(垫)层303n(3)水泥稳定土基(垫)层(4)工业废渣稳定基层2.教学要求(1)掌握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应力-应变特性、疲劳特性、干缩特性及温度收缩特性和主要的概念;(2)熟悉石灰稳定土和水泥稳定类基层的强度形成原理、影响强度的因素及石灰土基层缩裂防治、石灰土混合料设计,水泥稳定类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等内容。(3)了解石灰煤渣类基层和石灰粉煤灰类基层的概念、施工等内容。3.教学难点水泥稳定类基层第九章沥青路面1.教学内容(1)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沥青路面的强度构成原则、施工工艺、技术特性分类,沥青路面类型的选择。(2)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温度稳定性(3)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4)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5)SMA的组成特点和基本特征2.教学要求(1)掌握沥青路面的基本特性,沥青路面的强度构成原则,(2)掌握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温度稳定性,(3)掌握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4)了解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及SMA的组成特点和基本特征。3.教学难点沥青路面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温度稳定性303n第十章沥青路面设计1.教学内容(1)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概述(2)沥青路面的损坏状态(3)沥青路面设计标准(4)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5)路面结构层弯拉应力及剪应力计算2.教学要求:(1)熟悉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基本内容,(2)熟悉沥青路面的破坏状态,(3)熟悉公路与城市道路沥青路面设计标准,(4)掌握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5)掌握路面结构层的弯拉应力及剪应力计算等内容。(6)掌握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3.教学难点: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第十一章水泥混凝土路面1.教学内容:(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2)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2.教学要求:(1)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2)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构造。3.教学难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的构造与布置第十二章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1.教学内容303n(1)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任务和设计内容(2)力学模型和计算理论(3)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4)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分析(5)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尺寸的确定2.教学要求(1)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荷载应力分析,(2)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应力分析,(3)熟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面尺寸和接缝设计,(4)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的类型和路面结构设计的内容,(5)掌握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设计方法。3.教学难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设计方法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安排课程设计一周303n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总论441二、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力学性质661三、一般路基设计441四、路基的防护与加固102121五、路基路面排水设计221六、碎、砾石路面221七、块料路面220八、无机结合料稳定路面441九、沥青路面221十、沥青路面设计6281十一、水泥混凝土路面221十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6281合计5065611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邓学钧主编,《路基路面工程》(第一版),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2月。[2]姚祖康编著,《道路路基和路面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3]杨斌、容洪流主编,《路基路面工程》,广西大学教材版社,2000年8月。[4]《路基》设计手册(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年3月。[5]《路面》设计手册(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9年3月。批准人:日期:303n《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BridgeEngineering课程编号:6110930300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70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桥涵水文、结构设计原理主笔人:雷鸣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桥梁工程方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主要分支之一,也是结构工程学科的应用分支。其任务是系统地介绍常用桥梁的设计和构造原理、计算理论和方法以及施工要点,供从事桥梁设计和施工使用。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篇总论1.教学内容(1)概述①桥梁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和国内外桥梁的发展状况②桥梁的组成和分类(2)桥梁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要点①桥梁总体规划原则和基本设计资料②桥梁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③桥梁设计的方案比较(3)桥梁的设计荷载303n①规范中有关设计荷载的规定②荷载组合2.教学要求(1)了解桥梁在交通事业中的地位和国内外桥梁的发展状况(2)了解桥梁的组成和分类(3)熟悉桥梁总体规划原则和基本设计资料(4)掌握桥梁纵、横断面设计和平面布置(5)能够进行桥梁设计的方案比较(6)牢记规范中有关设计荷载的规定(7)了解荷载组合第二篇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1.教学内容(1)概述①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②梁式桥的主要类型及其适用情况(2)桥面构造①桥面铺装②桥面排水设施③桥面伸缩缝④人行道、栏杆与灯柱(3)板桥的设计与构造①板桥的类型及其特点②简支板桥的构造③斜交板桥的受力特点与构造(4)装配式简支梁桥的设计与构造①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构造类型②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③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④组合梁桥303n(5)简支梁桥的计算①概述②行车道板的计算③荷载横向分布计算④主梁内力计算⑤横隔梁内力计算⑥挠度、预拱度的计算(6)梁式桥的支座①概述②支座的类型和构造③支座的设计与计算2.教学要求(1)认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了解梁式桥的主要类型及其适用情况(2)熟悉梁式桥的桥面构造极其作用(3)熟悉板桥的构造极其作用,掌握其设计特点(4)熟悉装配式简支梁桥的构造极其作用,掌握其设计特点(5)能进行简支梁桥的计算(6)了解梁式桥的支座类型和构造,掌握其设计计算第三篇圬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1.教学内容(1)概述①拱桥的基本特点及其适用范围②拱桥的组成及主要类型(2)拱桥的构造①主拱圈的构造②拱上建筑的构造③拱桥的其它细部构造④其它类型拱桥的构造303n(3)拱桥的设计①拱桥的总体布置②拱轴系数的选择和拱上建筑的布置③拱圈截面变化规律和截面尺寸的拟定④拱桥构造示例(4)拱桥的计算①悬链线拱的几何性质及弹性中心②恒载作用下拱的内力计算③活载作用下拱的内力计算④裸拱内力计算⑤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和拱脚变位的内力计算⑥拱圈强度及稳定性计算⑦拱圈应力调整⑧组合截面的计算特点⑨圆拱无铰拱计算要点⑩其它类型拱桥的计算特点及连拱计算2.教学要求(1)熟悉拱桥的基本特点及其适用范围,了解拱桥的组成及主要类型(2)了解拱桥的构造(3)清楚拱桥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要求(4)能进行拱桥的计算第四篇桥梁墩台1.教学内容(1)桥梁墩台的构造和设计①概述②桥墩③桥台2.教学要求(1)了解桥墩及桥台的分类极其构造303n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主要采用讲授法,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2.作业布置每篇应布置课外一次以上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总论10101二、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306363三、圬工和钢筋混凝土拱桥164202四、桥梁墩台441合计393707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桥梁工程姚玲森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年[2]桥梁工程范立础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年批准人:日期:303n《施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nstructionTechnology课程编号:6110930310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42学时学分:2.5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三大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主笔人:雷鸣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学习本课程可以使学生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且使学生具备独立分析、解决施工技术和组织计划问题的初步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土方工程1.教学内容(1)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调配(2)施工排水与流沙防治(3)土方边坡与支护(4)土方机械化施工(5)爆破工程2.教学要求303n(1)掌握场地平整土方量计算与调配(2)了解施工排水与流沙防治(3)掌握土方边坡与支护(4)了解土方机械化施工(5)了解爆破工程第二章桩基础工程1.教学内容(1)钢筋混凝土预制桩(2)灌注桩 2.教学要求(1)了解钢筋混凝土预制桩 (2)了解灌注桩第三章砌体工程1.教学内容(1)砌体材料(2)砌筑用脚手架(3)砌体工程垂直运输设施(4)砖砌体施工(5)中小型砌块施工2.教学要求(1)了解砌体材料(2)了解砌筑用脚手架(3)了解砌体工程垂直运输设施(4)了解砖砌体施工(5)了解中小型砌块施工303n第四章混凝土结构工程1.教学内容(1)模板工程(2)钢筋工程(3)混凝土工程2.教学要求(1)掌握模板施工(2)掌握钢筋施工(3)掌握混凝土施工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1.教学内容(1)预应力用钢材(2)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3)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4)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2.教学要求(1)了解预应力用钢材(2)了解预应力张拉锚固体系(3)了解预应力用液压千斤顶(4)掌握预应力混凝土施工工艺第六章防水工程1.教学内容(1)地下防水工程2.教学要求(1)了解地下防水工程303n第七章桥梁基础工程施工1.教学内容(1)围堰施工(2)管柱基础施工(3)沉井基础施工2.教学要求(1)掌握围堰施工(2)掌握管柱基础施工(3)掌握沉井基础施工第八章桥梁结构工程施工1.教学内容(1)桥梁结构施工用设备和支架(2)墩台施工(3)桥梁结构施工方法2.教学要求(1)了解桥梁结构施工用设备和支架(2)掌握墩台施工(3)掌握桥梁结构施工方法第九章道路工程施工1.教学内容(1)路基工程施工(2)路面工程施工2.教学要求(1)掌握路基工程施工(2)掌握路面工程施工303n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以上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第一章土方工程221第二章桩基础工程6281第三章砌体工程221第四章混凝土结构工程661第五章预应力混凝土工程661第七章防水工程221第十章桥梁基础工程施工5161第十一章桥梁结构工程施工3141第十二章道路工程施工661合计348489303n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姚刚主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一版)2000年303n《施工组织》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ArrangementManagementofConstruction课程编号:611093032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40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路桥方向的四年制本科生先修课程:《土木工程材料》、《路基路面工程》、《公路施工技术》主笔人:肖婧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的性质为为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路桥方向)必修的主干课之一。目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掌握流水施工作业方式,学会绘制网络计划技术并对网络计划进行优化,达到施工员应具有的现场管理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能编制公路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施工组织中常见的几种流水施工组织方式和网络图的绘制及优化;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了解施工准备工作和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及编制。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公路施工组织概论1.教学内容(1)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的地位(2)与施工组织有关的基本概念(3)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与招投文件303n(4)公路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5)公路施工组织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2.教学要求了解基本公路工程建设程序的主要内容和公路施工组织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熟悉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任务和作用;掌握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与招投标文件。3.教学重点公路施工组织设计与招投标文件4.教学难点公路施工组织设计第二章施工过程组织原理1.教学内容(1)施工过程的组织原则(2)施工过程的时间组织(3)流水施工原理(4)施工组织中的最优化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公路施工过程的组成和施工过程的组织原则;熟悉施工过程的时间组织;理解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及其确定方法,掌握节奏专业流水(如全等节拍专业流水、成倍节拍专业流水和异节拍专业流水)主要特点、计算步骤,能够正确计算工期和非节奏专业流水的实质、计算步骤,能够绘制流水施工指示图表;掌握施工组织中的最优化方法。3.教学重点流水施工的各种组织方式303n4.教学难点施工组织中的最优化方法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1.教学内容(1)网络计划的基本概念(2)双代号网络图(3)单代号网络图(4)网络计划的应用(5)网络计划的优化2.教学要求了解网络计划和横道计划各自的特点,网络图的分类;理解网络图的三要素及其时间参数;掌握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及其相互转换和时间参数的计算;掌握寻找关键线路的方法和绘制时标网络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网络计划的优化。3.教学重点网络图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4.教学难点网络计划的优化和网络计划的具体应用第四章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1.教学内容(1)概述(2)机械化施工组织原理(3)施工机械303n(4)机械化施工方案与组织措施(5)机械的选型现配套2.教学要求了解机械化施工组织在资源组织中的地位、机械化施工组织的现状;了解施工机械和机械的选型现配套;熟悉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影响因素;掌握机械化施工组织原理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选择与组织措施。3.教学重点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和影响因素;机械化施工组织原理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选择与组织措施。4.教学难点机械化施工组织原理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选择第五章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教学内容(1)施工组织设计概述(2)公路施工程序(3)施工方案(4)时间组织计划的编制(5)资源组织计划的编制(6)施工平面图设计2.教学要求了解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程序和依据,熟悉施工方案选择和时间组织计划、资源组织计划、施工平面图的主要内容;掌握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掌握时间组织计划和资源组织计划的编制及施工平面图的绘制。303n3.教学重点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内容和步骤。4.教学难点时间组织计划和资源组织计划的编制及施工平面图的绘制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教学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进行,通过课堂教学和自学,掌握流水施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网络图的绘制及其具体应用;学会编制一个公路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应开拓单方课程教学思维。如广泛结合相关专业标准、规范知识,充分利用相关专业知识,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充分结合工程实例讲解,利用工程部分实例进一步论证有关理论公式的运用,使学生更易掌握与运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2.作业布置每章适量布置作业。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开卷考查,考试时间为9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到课率及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30%,期末理论考查成绩占总成绩的70%。四、课程教学实验环节课程结束后应安排1周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303n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公路施工组织概论41二、施工过程组织原理811三、网络计划技术1012四、机械化施工组织设计62五、公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1合计38408六、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选用(一)教材《公路工程施工组织》第三版王首绪,杨玉胜等编写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7(二)参考书1.《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第三版廖代广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22.《建筑施工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编写组(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3.《怎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田永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批准人:日期:303n《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ENERALESTIMATEANDBUDGETOFHIGHWAY课程编号:6110930330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数:36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先修课程:《道路勘测设计》、《建筑材料》、《道路施工机械》、《道路施工组织设计》、《路基路面施工》、《桥梁工程》主笔人:聂重军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交通土建方向的主要专业课之一。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公路工程概预算编制的方法和计算程序,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公路基本建设的内容和程序,以及基本建设投资的构成和资金来源等问题。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公路工程定额1.教学内容(1)公路工程定额的概念;(2)公路工程定额的分类;(3)公路工程定额的运用;(4)公路工程定额的管理。2.教学要求303n(1)了解定额的定义、性质及作用;(2)掌握公路工程定额按照不同类型所分类别,不同定额的适用范围、特点;(3)掌握定额的直接套用,复杂定额的套用,基本定额、补充定额的使用方法。(4)了解我国定额管理的基本制度3.教学重点(1)公路工程定额按照不同类型所分类别,不同定额的适用范围、特点;(2)定额的直接套用,复杂定额的套用,基本定额、补充定额的使用方法。4.教学难点(1)定额使用方法第二章公路工程概预算 1.教学内容(1)工程概预算的概述;(2)公路工程概预算的作用与文件组成;(3)概、预算费用计算;(4)概预算文件的编制;2.教学要求(1)了解我国概预算体系的基本构成,特点,适用范围;(2)掌握概预算的费用组成及编制文件组成;(3)掌握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方法;(4)掌握概预算文件编制步骤。3.教学重点(1)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方法; (2)概预算文件编制步骤。4.教学难点(1)概预算文件编制步骤;(2)建筑安装工程费的计算方法303n 第三章公路工程招投标 1.教学内容(1)公路工程招标投标概述;(2)公路工程施工招标;(3)公路工程施工投标。2.教学要求(1)了解招标投标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以及公路工程招投标的几种形式;;(2)了解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基本方式;(3)掌握招标基本程序以及招标文件的组成和编制要求,掌握标书制作要点;(4)了解公路工程施工招标基本方式,了解投标形式、程序以及投标文件的组成。3.教学重点(1)招标基本程序以及招标文件的组成和编制要求; (2)标书制作要点。4.教学难点(1)标书制作要点;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①本课程可采用黑板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或电子教案相结合进行讲授;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303n四、教学实践环节安排课程设计一周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第一章公路工程定额82 101 第二章公路工程概预算104 141 第三章公路工程招投标102 121 合计288000363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张起森编《公路施工组织及概预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2]杨子敏编著,《公路工程造价指南》人民交通出版社[3]袁剑波编著,《FIDIC条款与公路工程施工监理》人民交通出版社批准人:日期:303n《弹性力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lasticalMechanics课程编号:6110930360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总学时数:42学时学分:2.5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主笔人:雷鸣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弹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弹性体简单的计算方法和有关解答,提高分析与计算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打下初步的弹性力学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内容(1)弹性力学的内容(2)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3)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2.教学要求(1)了解弹性力学的内容(2)牢记弹性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3)熟悉弹性力学中的基本假定303n第二章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1.教学内容(1)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2)平衡方程(3)斜面上的应力。主应力(4)几何方程和位移(5)物理方程(6)边界条件(7)圣维南原理(8)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9)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相容方程(10)常体力情况下的简化(11)应力函数、逆解法与半逆解法2.教学要求(1)了解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2)掌握平衡方程(3)清楚斜面上的应力、主应力(4)掌握几何方程和位移(5)掌握物理方程(6)掌握边界条件(7)重点掌握圣维南原理(8)能按位移求解平面问题(9)能按应力求解平面问题、相容方程(10)掌握常体力情况下的简化(11)掌握应力函数、逆解法与半逆解法第三章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303n1.教学内容(1)多项式解答(2)位移分量的求出(3)简支梁受均布载荷(4)楔形体受重力和液体压力情况2.教学要求(1)了解多项式解答(2)掌握位移分量的求出(3)掌握简支梁受均布载荷情况解答(4)掌握楔形体受重力和液体压力情况解答第四篇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1.教学内容(1)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2)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3)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4)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5)轴对称应力和相应位移(6)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压力隧洞(7)曲梁的纯弯曲(8)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9)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10)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11)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12)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2.教学要求(1)了解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2)了解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及物理方程(3)掌握应力函数与相容方程303n(4)掌握应力分量的坐标变换式(5)了解轴对称应力和相应位移(6)了解圆环或圆筒受均布压力、压力隧洞(7)了解曲梁的纯弯曲(8)了解圆盘在匀速转动中的应力及位移(9)了解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10)了解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11)了解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集中力(12)了解半平面体在边界上受法向分布力第八章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1.教学内容(1)平衡微分方程(2)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3)主应力和应力方向(4)最大与最小的应力(5)几何方程、刚体位移、体积应变(6)物理方程、方程总结2.教学要求(1)掌握平衡微分方程(2)掌握物体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3)清楚主应力和应力方向(4)掌握最大与最小的应力(5)掌握几何方程、刚体位移、体积应变(6)掌握物理方程、方程总结第九章空间问题的解答1.教学内容(1)按位移求解空间问题(2)无限大弹性层受重力即均布压力303n(3)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2.教学要求(1)能按位移求解空间问题(2)了解无限大弹性层受重力即均布压力(3)能按应力求解空间问题第十章等截面直杆的扭转1.教学内容(1)扭转问题的应力和位移(2)扭转问题的薄模比拟(3)椭圆截面杆的扭转(4)矩形截面杆的扭转2.教学要求(1)掌握扭转问题的应力和位移(2)掌握扭转问题的薄模比拟(3)了解椭圆截面杆的扭转(4)了解矩形截面杆的扭转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手段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2.作业布置每章应布置课外一次以上作业,每次作业为1~4道题。3.考核要求①本课程的基本考核形式为期末闭卷笔试120分钟。②最终成绩为平时成绩(包括作业、课堂提问和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占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80%。四、教学实践环节303n无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一、绪论221二、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6282三、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答3142四、平面问题的极坐标解答82104八、空间问题的基本理论5161九、空间问题的解答5161十、等截面直杆的扭转5161合计3484212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徐芝纶,弹性力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2]钱伟长、叶开沅,弹性力学,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57[3]王龙甫,弹性力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59[4]武际可、王敏中,弹性力学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5]铁摩辛柯、古地尔(美),弹性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批准人:日期:303n《高层建筑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toHigh-riseBuildings课程编号:6110930390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数:26学时学分:1.5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主笔人:袁医娜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层建筑概论是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在先修的《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房屋建筑学》、《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基础上,针对高层建筑,全面研究了高层建筑内外空间环境、平面空间布局、建筑造型、结构技术、防火技术、构造技术、设备技术等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件,为以后实际工作中的高层建筑设计奠定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高层建筑结构设计1.教学内容结构艺术的概念及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在设计中的分工与配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高层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其他结构体系)。2.教学要求303n了解结构工程师与建筑师在设计中的分工与配合。了解高层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通过学习可以在高层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对其结构体系作出选择。3.教学重点及难点:高层建筑的各种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钢结构体系、其他结构体系)第二章高层建筑造型设计1.教学内容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经历的几个时期、高层建筑造型设计考虑的因素、高层建筑楼身体型设计、高层建筑顶部造型设计、高层建筑基座造型设计、高层建筑的立面设计。2.教学要求了解高层建筑造型设计经历的几个时期、高层建筑造型设计考虑的因素。掌握高层建筑各部位造型设计的方法。3.教学重点及难点高层建筑各部位造型设计的方法。第三章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1.教学内容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设计:高层办公建筑分类、高层办公建筑的办公空间、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形式、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规模的确定、高层办公建筑柱网选择、高层办公建筑剖面设计、高层办公建筑智能化设计。高层旅馆标准层设计:高层旅馆标准层功能组成与规模、高层旅馆标准层平面形式、高层旅馆客房设计。高层住宅标准层设计:高层住宅体型和平面形式、高层住宅结构选型。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核心体的组成部分、核心体的位置、电梯的数量、电梯布置、安全疏散与防火设计。2.教学要求掌握三种主要高层建筑的平面设计方法,掌握高层建筑核心筒的组成、位置及防火疏散设计。303n3.教学重点高层办公建筑标准层平面设计方法、高层旅馆标准层平面设计方法、高层住宅标准层平面设计方法、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4.教学难点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核心体的组成部分、核心体的位置、电梯的数量、电梯布置、安全疏散与防火设计。第四章高层建筑裙房、地下车库设计1.教学内容裙房设计:裙房与主体建筑的组合关系、裙房总平面布局要求、裙房对外交通组织。地下车库设计:地下车库的规模、地下车库的防火设计、地下车库通道宽度、地下车库坡道设计、地下车库柱网选择。2.教学要求了解裙房与主体建筑的组合关系;掌握裙房总平面布局要求、裙房对外交通组织方法,掌握地下车库设计方法。3.教学重点及难点地下车库的防火设计、地下车库通道宽度、地下车库坡道设计、地下车库柱网选择。第五章高层建筑设备系统与建筑设计1.教学内容空调系统与建筑设计、高层建筑的防排烟系统与建筑设计、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与建筑设计、高层建筑电气系统与建筑设计。2.教学要求了解高层建筑设计中的水、暖、电各专业设计内容,掌握高层建筑设计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3.教学重点及难点高层建筑设计中防排烟系统的设计。303n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方法及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辅以课外的自行参观。2.课外作业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布置与之相关的适量课外作业(一般2至4道题),以基本概念题型为主,并与一定实际工程设计相结合。3、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总成绩按平时上课到课记录情况、平时作业成绩、期末小测试成绩三项评定。各占总成绩的30%、30%、40%。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 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811102高层建筑造型设计3141高层建筑标准层设计661高层建筑裙房、地下车库设计441高层建筑设备系统与建筑设计22合计2312265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刘建荣主编,《高层建筑设计与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庆,2005年版第1版。批准人:日期:303n《工程建设监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constructioninspectioncontrol课程编号:6110930440(建筑工程专业方向)6110930510(道路与桥梁专业方向)课程类型:学科专业选修课总学时数:30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专业方向和道路与桥梁专业方向)先修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经济学本专业各专业课程等主笔人:赖利纯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建筑监理概论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限选课程,该课程是针对建筑工程专业方向与道路与桥梁专业方向的学生,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工程建设监理基本理论与相关法规,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设监理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学习,拓展学生知识面,为就业提供更多的空间。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部分监理概论1.教学内容1)工程监理的目的及意义;2)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基本方法及程序;3)FIDIC及合同文件;4)监理组织与职责;5)监理工程师的选择选择工程师的程序;建议书的内容;监理委托合同书和协议书;监理服务报酬;6)监理人员的职责与权利工程师的任务和职权;工程师职权的委托;驻地工程师的职权。7)监理规划303n2.教学要求了解:我国实施监理的基本条件和必要性;建立和实施建设监理制的意义;工程建设监理与政府质量监督的区别。熟悉:实施建设监理后我国工程建设程序和管理体制,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及FIDIC会员的执业准则。掌握:工程建设监理概念及概念要点;工程建设监理的性质;工程建设监理任务、内容、方法和目的,监理工程师的概念和素质。3.教学重点监理工程师的概念及素质;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监理工程师的考试与注册;建立单位的资质与管理;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服务内容与道德准则;项目监理组织的人员结构及其基本职责;监理规划与监理大纲、监理实施细则;4.教学难点监理大纲、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写。第二部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1.教学内容1)基本概念:经济合同、违约金、赔偿金、邀约、承诺、权利与义务等2)停工、复工3)工程变更4)索赔:索赔概述;延期;费用索赔;索赔数量的确定;如何防止索赔;索赔案例5)合同争议6)合同解除7)各阶段合同的管理2.教学要求了解:合同的基本概念熟悉:停工复工的处理,索赔处理,工程变更的处理,工程延期和延误的概念掌握:各阶段的合同管理(设计,招投标、施工)3.教学重点施工合同文件与合同条款;施工合同管理4.教学难点索赔案例分析303n第三部分质量控制1.教学内容1)工程质量控制概述:质量要求的类别;质量要求的建立;质量控制的类别;质量控制的依据。2)工程质量控制内容: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程完成后的质量控制;3)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工程材料、工程设备质量;施工工艺过程质量;计量器具质量;工程的过程验收和竣工验收;缺陷责任;保修责任。4)工程质量控制的方法:试验;工地检查和巡视;旁站监理;工序管理。2.教学要求了解:ISO质量体系的基本概念;工程项目质量和质量控制的概念;监理工程师对施工方案进行质量控制的原则;设计质量控制和评定的依据;设计准备阶段和设计阶段监理工程师的工作内容;设备购置的控制内容;设备安装的质量控制程序和主要内容;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和分类等。熟悉: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依据;设备基础检查验收的要求;工程质量评定;工程竣工验收的范围和要求。掌握:监理工程师在质量控制中应遵循的原则;对材料质量控制的要点和内容;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原则;生产设备质量控制的内容;标准及不合格后的处理办法;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程序和组织。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程序。3.教学重点工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设计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4.教学难点工程质量的评定第四部分进度控制1.教学内容303n1)工程进度计划概述:工程进度计划的作用;工程进度计划的种类;工程进度计划的审查。2)工程进度控制方法:进度控制流程;控制进度的其它合同条款。3)工程进度图表:进度表与进度计划的关系;综合进度表。2.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概念;进度控制的影响因素。熟悉: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双代号、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和绘制方法;工程费用与工期的关系。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监督方式和方法。掌握: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概念;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的确定方法;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与应用;网络计划工期优化的概念和方法。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方法(横道图、S曲线、前锋线);进度计划实施中的调整方法。3.教学重点工程建设设计及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双代号、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原则和绘制方法;工程费用与工期的关系。施工阶段进度控制目标的确定方法;施工进度计划实施中的检查与监督方式和方法。关键线路和关键工作的确定方法;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与应用;网络计划工期优化方法。4.教学难点进度计划实施中的监测与调整第五部分 造价控制1.教学内容:1)工程的计量支付程序:工程付款的类型;中期付款的计量支付流程;竣工时的付款和最终付款。2)工程的计量:计量的目的;计量的组织;计量的方法。3)付款证书的内容:支付申请表与付款证书的关系;付款证书的格式;付款证书的内容。303n4)如何进行投资控制:投资控制的原理;投资控制的方法;投资控制的途径;投资控制的措施。2.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要求和主要内容;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分析方法设备及材料的采购。施工阶段投资控制的措施。新增资产的构成。熟悉:工程建设静态投资、动态投资的概念及工程造价的计价特点;工程建设投资控制的概念及原理;工程建设其他投资的构成;工程建设投资估算的主要编制方法;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及内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计划的编制;工程价款的结算;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费用的支付;索赔费用的计算。掌握: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投资的构成及各项费用的计算。单位工程概算的主要编制方法及其适应条件;施工图预算的审查;建筑安装工程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合同价确定形式及适用条件。工程变更的控制。竣工决算的内容;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3.教学重点工程建设设计及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工程价款的结算;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费用的支付;索赔费用的计算。建筑安装工程和设备工器具投资的构成及各项费用的计算。施工图预算的审查;建筑安装工程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的合同价确定形式及适用条件。工程变更的控制。竣工决算的内容;新增固定资产价值的确定方法。4.教学难点FIDIC合同条件下工程费用的支付;索赔费用的计算。第六部分 资料管理1.教学内容:1)工程项目备案制的概念。2)工地会议第一次工地例会;经常工地例会。3)监理月报。4)监理总结。5)索赔需要的信息和文件。6)竣工文件。303n2.教学要求了解:备案制;监理见证取样的要求熟悉:监理月报、监理总结的基本内容;竣工文件的要求掌握:信息的收集和整理。3.教学重点组织协调工作内容;组织协调的方法、监理信息的加工与整理、储存于传递。4.教学难点监理文件的编写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方法及手段 课堂以讲授为主,要服从于教学大纲,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讲解、讨论、答疑等方式,通过讲思路,讲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本课程内容多学时少,要注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通过自学,网上教学辅导等方式进行学习,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导学助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2.课外作业独立完成作业是学生学好本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工作。作业内容以教材中的习题为主,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逐步加深对课程中各种概念的理解、熟悉分析和计算方法,达到基本掌握本课程主要内容的目的。3、考核方式全部课程分一个学期完成。成绩在每学期期末独立评定,均为考试课。每学期的总成绩按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和平时考查成绩两项评定。前者占总成绩的80%,后者占20%。考查成绩由任课和辅导老师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纪律及完成作业等情况综合评定。总成绩按百分制计。四、教学实践环节无303n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监理概论441合同管理661工程质量控制661工程投资控制441工程进度控制661信息管理441合计30306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教材:《工程建设监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选修课教材编委会组织编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参考书:《建设监理工程师手册》刘伊生编《工程建设监理概论》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工程建设信息管理》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工程建设进度控制》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工程建设质量控制》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批准人:日期:303n《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课程编号:6110930450课程类型:学科专业选修课总学时数:30学时学分:2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主笔人:谢立辉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2.目的和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体系,了解由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及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2)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内容一、工程项目管理概论1.教学内容303n(1)工程项目的含义和特点(2)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3)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4)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及其发展趋势2.教学要求了解工程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了解建设监理的基本概念,掌握项目管理咨询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责任,项目管理咨询合同,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和发展趋势、工程项目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3.教学重点(1)工程项目建设程序(2)工程项目管理类型(3)项目管理合同4.教学难点(1)项目管理合同内容二、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1.教学内容(1)组织论的基本内容(2)组织结构模式(3)管理任务分工(4)管理职能分工(5)工作流程组织(6)工程项目结构(7)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8)建设项目管理规划与建设项目组织设计2.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结构模式、管理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工程项目结构,掌握工程项目承发包的组织模式、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规划。3.教学重点303n(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2)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3)工程项目实施的组织(4)工程项目管理方案4.教学难点(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2)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内容三、项目策划1.教学内容(1)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2)项目环境调查与分析(3)项目决策策划(4)项目实施策划2.教学要求了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项目环境调查的分析、项目决策阶段目标策划和项目实施阶段目标策划。掌握项目决策策划的工作内容,了解项目实施策划的工作内容,项目实施的目标分析和再论证、组织策划和目标控制策划。3.教学重点(1)工程项目的策划(2)项目策划的组织(3)项目策划的方法4.教学难点(1)项目策划的方法内容四、工程项目投资控制1.教学内容(1)投资控制的含义和目的(2)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和技术方法(3)建设项目投资规划22.2.教学要求303n掌握投资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掌握投资控制的任务和方法,掌握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与措施,了解项目投资目标论证和分析,了解项目投资规划的编制。3.教学重点(1)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原理(2)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3)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技术方法(4)建设项目投资规划编制的方法4.教学难点(1)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2)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技术方法内容五、网络计划技术与进度管理1.教学内容(1)网络计划技术概述(2)常用网络计划技术(3)建设项目进度计划(4)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5)建设项目进度控制2.教学要求了解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分类和特点;掌握双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了解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和任务,计算机辅助建设项目进度控制。3.教学重点(1)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2)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3)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4.教学难点303n(1)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内容六、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1.教学内容(1)建设项目质量概述(2)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建设项目质量控制(4)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概述(5)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2.教学要求掌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检查;了解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别,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检查评价。3.教学重点(1)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2)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措施(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检查评价4.教学难点(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措施内容七、工程项目信息管理1.教学内容(1)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和目的(2)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过程和内容(3)建设项目文档资料管理(4)项目管理信息化2.教学要求303n掌握信息的含义和类别,掌握信息管理的含义和原则,了解建设项目信息的收集,了解建设项目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了解建设项目信息的检索和传递,掌握文档资料概念与特征,掌握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职责,了解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编写质量要求,了解建设项目档案资料验收与移交,掌握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分类。了解信息化的内涵,了解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掌握信息化的含义,了解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义,了解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组织,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管理,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方法,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手段。3.教学重点(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2)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3)项目信息编码体系(4)项目管理信息系统4.教学难点(1)项目信息编码体系内容八、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1.教学内容(1)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概述(2)设计任务的委托及设计合同管理(3)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4)设计协调(5)设计阶段信息管理2.教学要求303n了解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掌握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掌握项目管理规划的类型,掌握项目管理的组织,掌握项目实施的合同结构。了解设计过程特点,掌握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类型,了解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了解设计竞赛,掌握设计任务的委托方式及合同结构,掌握设计合同的签订,掌握设计阶段合同管理任务,掌握设计合同索赔管理,掌握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掌握设计阶段进度控制,掌握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掌握设计协调的方法,了解设计协调的内涵,掌握设计阶段信息管理任务,了解设计文件的分类与编码,了解设计文件管理。3.教学重点(1)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类型(2)设计委托的合同结构(3)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4)设计文件的分类与编码4.教学难点(1)设计委托的合同结构(2)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内容九、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1.教学内容(1)概述(2)建设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3)采购方式的发展趋势2.教学要求掌握项目采购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式及项目咨询服务采购、项目工程采购和项目物资采购、了解项目采购的发展趋势。掌握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与协调;了解建设项目采购规划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内容和制订;掌握资格审查的目的和作用,掌握资格审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招标文件,掌握评标的基本程序,掌握投标书检查,工程采购评标的方法,掌握货物采购评标的方法,掌握咨询服务采购的评标。3.教学重点(1)平行承发包模式303n(2)施工总承包模式(3)CM承发包模式4.教学难点(1)施工总承包模式内容十、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1.教学内容(1)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2)施工准备管理(3)施工过程管理(4)工程竣工验收2.教学要求掌握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熟悉施工准备管理、政府报批手续、场地移交、图纸交底和会审和施工方案审批,了解现场指令系统的建立及运转,熟悉图纸设计深化与变更管理、进度协调,掌握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掌握工程款支付和费用索赔与工期索赔实施程序,了解安全教育及检查、紧急预案的制订及实施,熟悉验收图纸、范围及内容,掌握验收组织及程序,了解工程试车及预验收,熟悉工程价款的结算,了解物业使用手册及工程档案移交、工程保修规定及实施和工程竣工与投入使用的衔接。3.教学重点(1)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2)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审批(3)图纸设计深化与变更管理(4)验收组织及程序4.教学难点(1)图纸设计深化与变更管理内容十一、项目管理前沿303n1.教学内容(1)落后的信息沟通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2)项目专题网站(3)项目信息门户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辅助的建设项目管理,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3.教学重点(1)Internet在建筑业中的应用(2)工作流管理功能(3)项目信息门户4.教学难点(1)工作流管理功能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方面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上习题课,课下自学等为辅的教学方法。2.作业方面布置作业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二是强化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本课程每章结束后均布置适量的思考题和计算题,并选择适当时机给学生讲解,教师点评。3.结业方面课程结业方式采用随堂考试。结业成绩评定采用随堂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均为百分制)加权确定,随堂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80%和20%。平时成绩根据出勤、作业、提问、课堂展示等(记录在教师手册中)综合评定。四、教学实践环节无303n五、课时分配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工程项目管理概论1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4项目策划3工程项目投资控制3网络计划技术与进度管理3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3工程项目信息管理2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3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3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3项目管理前沿23030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工程项目管理》,丁士昭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工程项目管理》,成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3.《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李建伟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批准人:日期:303n《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课程编号:6110930530课程类型:学科专业选修课总学时数:42学时学分:2.5学分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先修课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主笔人:谢立辉主审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2、目的和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管理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体系,了解由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为其毕业后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使学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及在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2)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内容一、工程项目管理概论1.教学内容(1)工程项目的含义和特点303n(2)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3)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4)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及其发展趋势2.教学要求了解工程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含义,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和任务,了解建设监理的基本概念,掌握项目管理咨询工程师的知识结构、能力和责任,项目管理咨询合同,工程项目管理的国内外背景和发展趋势、工程项目管理学及其相关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3.教学重点(1)工程项目建设程序(2)工程项目管理类型(3)项目管理合同4.教学难点(1)项目管理合同内容二、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1.教学内容(1)组织论的基本内容(2)组织结构模式(3)管理任务分工(4)管理职能分工(5)工作流程组织(6)工程项目结构(7)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8)建设项目管理规划与建设项目组织设计2.教学要求掌握组织结构模式、管理任务分工、管理职能分工、工作流程组织、工程项目结构,掌握工程项目承发包的组织模式、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工程项目管理组织模式,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规划。303n3.教学重点(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2)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3)工程项目实施的组织(4)工程项目管理方案4.教学难点(1)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结构(2)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内容三、项目策划1.教学内容(1)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2)项目环境调查与分析(3)项目决策策划(4)项目实施策划2.教学要求了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概念、项目环境调查的分析、项目决策阶段目标策划和项目实施阶段目标策划。掌握项目决策策划的工作内容,了解项目实施策划的工作内容,项目实施的目标分析和再论证、组织策划和目标控制策划。3.教学重点(1)工程项目的策划(2)项目策划的组织(3)项目策划的方法4.教学难点(1)项目策划的方法内容四、工程项目投资控制1.教学内容(1)投资控制的含义和目的303n(2)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和技术方法(3)建设项目投资规划22.2.教学要求掌握投资控制的含义、目的,掌握项目前期和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意义,掌握投资控制的任务和方法,掌握项目实施阶段投资控制的任务与措施,了解项目投资目标论证和分析,了解项目投资规划的编制。3.教学重点(1)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原理(2)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3)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技术方法(4)建设项目投资规划编制的方法4.教学难点(1)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重点(2)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的技术方法内容五、网络计划技术与进度管理1.教学内容(1)网络计划技术概述(2)常用网络计划技术(3)建设项目进度计划(4)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5)建设项目进度控制2.教学要求了解网络计划技术概述,网络计划技术的起源与发展、分类和特点;掌握双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了解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含义、目的和任务,计算机辅助建设项目进度控制。3.教学重点(1)双代号网络计划和单代号网络计划303n(2)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3)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4.教学难点(1)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方法内容六、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1.教学内容(1)建设项目质量概述(2)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3)建设项目质量控制(4)建设项目安全管理概述(5)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管理2.教学要求掌握项目质量控制目标及控制依据、项目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项目设计阶段质量控制、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了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检查;了解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主要类别,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检查评价。3.教学重点(1)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2)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措施(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检查评价4.教学难点(1)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措施内容七、工程项目信息管理1.教学内容(1)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和目的(2)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的过程和内容(3)建设项目文档资料管理(4)项目管理信息化303n2.教学要求掌握信息的含义和类别,掌握信息管理的含义和原则,了解建设项目信息的收集,了解建设项目信息的加工整理和存储,了解建设项目信息的检索和传递,掌握文档资料概念与特征,掌握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职责,了解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编写质量要求,了解建设项目档案资料验收与移交,掌握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的分类。了解信息化的内涵,了解信息化产生的背景,掌握信息化的含义,了解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含义,了解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组织,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管理,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方法,掌握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的手段。3.教学重点(1)工程项目管理信息(2)信息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3)项目信息编码体系(4)项目管理信息系统4.教学难点(1)项目信息编码体系内容八、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1.教学内容(1)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概述(2)设计任务的委托及设计合同管理(3)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4)设计协调(5)设计阶段信息管理2.教学要求303n了解项目管理工作的任务,掌握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掌握项目管理规划的类型,掌握项目管理的组织,掌握项目实施的合同结构。了解设计过程特点,掌握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类型,了解设计项目管理工作内容,了解设计竞赛,掌握设计任务的委托方式及合同结构,掌握设计合同的签订,掌握设计阶段合同管理任务,掌握设计合同索赔管理,掌握设计阶段投资控制,掌握设计阶段进度控制,掌握设计阶段质量控制,掌握设计协调的方法,了解设计协调的内涵,掌握设计阶段信息管理任务,了解设计文件的分类与编码,了解设计文件管理。3.教学重点(1)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类型(2)设计委托的合同结构(3)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4)设计文件的分类与编码4.教学难点(1)设计委托的合同结构(2)设计阶段的目标控制内容九、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1.教学内容(1)概述(2)建设项目采购的基本模式(3)采购方式的发展趋势2.教学要求掌握项目采购的基本原理、基本模式及项目咨询服务采购、项目工程采购和项目物资采购、了解项目采购的发展趋势。掌握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的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与协调;了解建设项目采购规划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内容和制订;掌握资格审查的目的和作用,掌握资格审查的内容和方法,掌握招标文件,掌握评标的基本程序,掌握投标书检查,工程采购评标的方法,掌握货物采购评标的方法,掌握咨询服务采购的评标。3.教学重点(1)平行承发包模式(2)施工总承包模式(3)CM承发包模式303n4.教学难点(1)施工总承包模式内容十、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1.教学内容(1)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2)施工准备管理(3)施工过程管理(4)工程竣工验收2.教学要求掌握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熟悉施工准备管理、政府报批手续、场地移交、图纸交底和会审和施工方案审批,了解现场指令系统的建立及运转,熟悉图纸设计深化与变更管理、进度协调,掌握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程序,掌握工程款支付和费用索赔与工期索赔实施程序,了解安全教育及检查、紧急预案的制订及实施,熟悉验收图纸、范围及内容,掌握验收组织及程序,了解工程试车及预验收,熟悉工程价款的结算,了解物业使用手册及工程档案移交、工程保修规定及实施和工程竣工与投入使用的衔接。3.教学重点(1)施工阶段项目管理目标和任务(2)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审批(3)图纸设计深化与变更管理(4)验收组织及程序4.教学难点(1)图纸设计深化与变更管理内容十一、项目管理前沿1.教学内容(1)落后的信息沟通现状和最新发展趋势(2)项目专题网站303n(3)项目信息门户2.教学要求了解计算机辅助的建设项目管理,网络平台上的建设项目管理。3.教学重点(1)Internet在建筑业中的应用(2)工作流管理功能(3)项目信息门户4.教学难点(1)工作流管理功能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教学方面本课程采用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讨论、展示,上习题课,课下自学等为辅的教学方法。2.作业方面布置作业的目的有两点:一是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二是强化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本课程每章结束后均布置适量的思考题和计算题,并选择适当时机给学生讲解,教师点评。3.结业方面课程结业方式采用随堂考试。结业成绩评定采用随堂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均为百分制)加权确定,随堂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分别占80%和20%。平时成绩根据出勤、作业、提问、课堂展示等(记录在教师手册中)综合评定。四、教学实践环节无五、课时分配303n章次学时分配(学时)课外作业(次)其他理论授课习题课课堂讨论实验课上机课合计工程项目管理概论2项目管理的组织理论71项目策划4工程项目投资控制3.50.5网络计划技术与进度管理3.50.5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管理51工程项目信息管理2设计阶段的项目管理3工程发包与物资采购3施工阶段的项目管理4项目管理前沿239342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的选用1.《工程项目管理》,丁士昭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2.《工程项目管理》,成虎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3.《土木工程项目管理》,李建伟等编,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批准人:日期:303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