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3 北方地区墓葬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魏晋南北朝考古课件:3_5_3 北方地区墓葬

(三)北方地区墓葬1.东部的慕容鲜卑(三燕)墓葬、2.中部的拓跋鲜卑(迁洛前北魏)墓葬、3.河西一带的魏晋十六国墓葬。 背景资料:鲜卑一世纪末,匈奴分裂(南匈奴降汉,北匈奴西迁),乌桓入居塞内。鲜卑“转移居其地,匈奴余种留者尚有十余万落,皆自号鲜卑,鲜卑由是渐盛”(《后汉书》鲜卑传)。魏晋以来成为北方主要少数民族。十六国中鲜卑建立的政权有前燕、后燕、南燕、西秦、南凉、西燕、土谷浑、代(北魏)。 1.辽宁西部的慕容鲜卑墓葬东汉末年,随着乌桓势力的离开,慕容、宇文、段部鲜卑的势力进入辽西地区,宇文、段部鲜卑相继败灭,慕容鲜卑成为这个地区的主导力量,并以朝阳为中心建立了前、后燕政权,北燕政权的建立者虽然出身于汉族,但已经鲜卑化,因此今辽西地区遗留的主要是慕容鲜卑的遗存。汉末魏晋大动乱,主要来自于华北地区的汉族人士大量进入辽西地区,与东汉末年来到这个地区的鲜卑,以及因为各种原因来到这里的其他地区和民族的人民,在两个多的世纪中,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灿烂文化,并向邻近国家和地区传播。 属于前燕建国之前和前燕时期的墓葬在北票、朝阳以及河南安阳有集中发现。义县、锦州、本溪等地也有发现。朝阳至北票的大凌河两岸是发现墓葬较多的地区。 墓葬多为梯形,部分墓葬留有壁龛,多位于头部,龛中放置牛骨或陶器,没有壁龛的墓中也有在棺前放置牛骨者,表明殉牲习俗在这个人群中仍然存在。土坑墓和石椁墓皆有,多使用木棺,棺上有棺钉和棺环。石椁墓的规模一般较大,梯形木棺髹漆绘画,遗物也相对丰富高级。 锦州前燕李廆wei3墓东晋初年的燕蓟人李廆墓为砖室墓,前宽后窄的梯形,墓壁向外弧凸。 李廆从幽州中心地区流寓辽西,出土的陶钵、铜釜、铜魁为汉式器物,但两件侈口鲜卑陶壶的暗纹十分精致复杂。汉文化特色的陶器、漆器、铜器、丝绸等虽然在这个地区仍然使用,但整体上处于衰落之中,鲜卑化成为该地区的时代主流。 朝阳袁台子前燕壁画墓形制仍保留辽东魏晋墓葬的风格,墓室主体呈长方形,墓室前部的两侧各有一个小龛和耳室,墓室后部三个壁面都开有小龛,中间有立柱一根,将后室平分为二。 前室小龛中绘有主人形象,头戴黑纱冠,左手持杯、右手执麈zhu3尾于胸前。还见有四神图、狩猎图、门吏图、侍女图、牛耕图、庭院图、屠宰图、膳食图、车骑图、群马图、甲士骑马图以及流云、日月、黑熊图等壁画。 随葬品集中放置于三处:墓室前以帷帐为中心,帷帐内置一大漆案,案上置漆盘、钵等食器;耳室中有完整马具一套,前后鞍桥和马镫一副保存尚好;墓室后端主要是陶、铜日用器物。 马具是这个时期出现于的慕容鲜卑墓葬中的极富特点的随葬品,在朝阳十二台砖场、三合成、北票喇嘛洞以及安阳孝民屯等地多有发现,一般都为铜质鎏金,也有铁质者,都安放在墓主的身体之下。也有在一座墓葬之中放置两副马具的现象。鞍具的木质包芯多已腐朽不存,仅留有金属鞍桥包片,前桥包片略小于后桥包片。鞍桥包片多镂空出各种精制的图案,动物形象最为常见,也有骑射人物等,工艺水平相当之高。 普遍发现马镫,早期阶段流行单马镫。辔具和前后鞧銮饰带扣也制作得相当精致。与此有关的还有制造技术和图案风格都与鞍桥包片相似的箭箙。马具之外,还有成套的铁质马胄以及骑手的头胄、护颈。这些马具和重装骑兵用品,与同时代墓葬出土陶器和壁画中的骑兵形象相互印证,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的甲骑具装的直接资料。 北票房身M3 房身M2金步摇最惹人注目的装饰品是金花冠饰,已经发现的这类冠饰至少有十余套,都有一近方形镂空薄片底座,座上伸出若干金枝,金枝悬缀叶形金片,稍动,金叶即摇动不止,这可能就是文献记载慕容鲜卑上层喜戴的“步摇冠” 三燕墓葬的随葬品特色鲜明,主要有日用陶器、马具、以步摇冠饰为主的装身具三大类。 后燕崔遹yu4墓后燕时期的崔遹出自著名的清河崔氏,于公元395年葬于今朝阳附近。墓葬与很多前燕墓葬一样,用石板围构成梯形,内置前高后低的梯形木棺,墓主头部朝向宽大的一端。 头下为石灰枕,头部附近的铜带钩、铁镜、银环等是墓主的随身物品,铁镜表面装饰流云图案,出土时用多层丝绸包裹。棺外依次放置陶器、漆器、铜魁、铜刀、砚板、铜钱、铜弩等物。崔遹墓的这些器物多与汉晋中原地区墓葬出土品相似,墓葬与棺木形制则继续沿用鲜卑传统,是反映后燕时期文化进程的重要材料。 北燕冯素弗夫妇墓是唯一的有明确纪年的北燕墓葬。墓葬位于北票西北将军山东麓台地之上,这里是徙居慕容鲜卑境内,“遂同夷俗”,后又建立北燕的信都(今河北冀县)冯氏墓葬所在地。冯素弗北燕天王冯跋之弟。冯素弗夫妇墓葬两圹并列,相距最近处只有20厘米,可知原埋于同一坟封之下,这种同坟异穴的葬式,不同于当时汉族流行的同穴合葬。 两墓平面略呈梯形。冯素弗墓圹口长达8米、宽4米半到5米有余,西壁上还有一个壁龛,内置釉陶壶、灰陶罐各一,其中有牛骨。冯素弗夫人墓规模略小,也没有壁龛。两墓圹内用石块砌成椁室,圹椁之间填土夯实,椁内壁墁石灰,绘壁画。梯形石椁墓,椁壁绘壁画,墓内的梯形木棺外涂红漆,上绘彩画,但都保存不好。 冯素弗墓椁室壁画保存不好,仅可见顶部天象、椁壁的人物和狗的形象。冯素弗夫人墓椁顶也为天象,四壁绘人物、出行、家居、建筑物等内容。冯素弗墓的梯形木棺外涂朱漆,前绘羽人,后绘半月形图案,两侧绘建筑和人物图。 丰富多彩的随葬品1.汉式器物。包括各种仪仗用鎏金铜具、铁车具、各种透雕的金饰,还有可以确定墓主姓名的几颗印章(龟纽“范阳公章”金印、龟纽“车骑大将军章”、“大司马章”和“辽西公章”鎏金铜印),以及一套铜、漆食具和用器,有樽、魁、碗、洗、鋗、鐎斗和漆案、漆方盒等。还有许多鎏金铜器、错金铁器、金银装的刀剑和玉器。此外,还有石砚和墨等文具。还有两件金珰,一件为蝉形图案,另一件表面穿缀许多金叶,背面压印了附有火焰身光的坐佛像,两侧还有捧持供养物的供养人形象。两件金珰与两晋墓葬中常见的金珰有一定差别。 2.具有北方游牧(骑马)民族风格的器物,如一套铜铸的带提梁的罐、壶、镂空高圈足鍑以及马镫、带卡等马具。马镫为两件一副。墓中还出土大批铁质器,如铁镞、铁刀、铁甲等甲胄兵器和各种生产工具。各种细致的铁器和精巧的金银工艺,都表明这个时期该地区的金属制造水平,特别是冶铁手工业,在原有基础上又向前发展。 3.异域奇珍玻璃器冯素弗墓(一号墓)出土玻璃器5件。3件基本完整。碗1件。质光洁明彻,闪淡绿色,口徽收向内卷沿,口外出一道弦纹痕迹。下用玻璃条粘圈足。体薄工精。底部留有烧制时的粘疤残痕。 杯1件。深绿色,质地纯净,色泽鲜丽。侈口凹底。 鸭形注1件。质、色如玻璃碗。横长身,张扁嘴如鸭,长颈鼓腹,细长尾,尾尖微残。颈、腹部用玻璃条盘卷作出装饰:颈部为三角纹;背上粘出双翅;腹下粘出折线的双足;腹底粘一个平正的玻璃饼,使圆腹得以放置平稳。这件器物重心在前,空体装满水时前倾;半水(仅腹部充水)时腹部加重,才得放平。 当卢 杏叶 三燕墓葬特点小结以土圹石椁墓为主,石椁木棺多是前大后小的梯形(鲜卑民族传统)。随葬陶器以小口广肩壶常见。以鎏金铜镂空鞍桥包片为代表的马具系统、以金步摇为代表的各种冠饰和头饰等数量较多,极富特点。(慕容氏马具——高句丽——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2.(拓跋鲜卑)早期北魏墓拓跋鲜卑的迁移路线呼和浩特美岱村的北魏初期墓葬(考古1962-2)大同附近的北魏墓葬(文物1977-11)(477年宋绍祖墓,文物2001-7)——方山永固陵(文物1978-7、司马金龙墓(文物1972-3)固原早期北魏墓葬(文物1988-9,《固原北魏墓漆棺画》《原州古墓集成》) 拓跋鲜卑起源于大兴安岭北部东麓顶巅的大鲜卑山(所有的鲜卑山只有最北面的一处冠以“大”字,即大鲜卑山,《魏书》中“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是因山名鲜卑族名),以狩猎和采集为业,以驯鹿为民族的图腾,很少与外界联系,是鲜卑族中发展缓慢的一支,其旧居“墟室”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处的嘎仙洞。(1)拓跋鲜卑发展历程 东汉初年,北匈奴西迁,南匈奴保塞,拓跋鲜卑乘隙第一次南迁,至“大泽”,即今呼伦池(达赉湖),并且与草原游牧民族匈奴、高车等杂处通婚。由此才开始真正称为拓跋鲜卑(拓拔是“鲜卑父胡母”之意,“胡父鲜卑母”则叫铁弗匈奴)。今发现的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旗完工和新巴尔虎右旗礼赉诺尔发现的古墓群,大约就是拓跋鲜卑南迁过程中的文化遗迹,表明拓跋鲜卑确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居住过。 檀石槐建立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的时期,拓跋鲜卑首领推寅率领部众,参加了这个联盟,成为联盟的东部大人之一。后来联盟瓦解,诘汾之子力微统领拓跋部,诸部都来归服,将分散的拓跋部统一起来。并迁居盛乐(今内蒙和林格尔),与曹魏和亲,势力渐渐强大。从此以拓跋为首,组成了一个部落大联盟。公元386年,淝水之战以后,前秦统治瓦解,拓跋圭收集拓跋旧部,称魏王,拓拔部乘机复国。公元396年,拓跋圭改国号魏,称皇帝,这就是北魏道武帝,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孝文帝,493年迁都洛阳,不久改姓元氏,故拓跋宏亦称元宏,北魏亦称元魏。 嘎仙洞 据《魏书》载,乌洛侯国世祖真君四年来朝,"称其国西北有国家先帝旧墟,石室南北九十步,东西四十步,高七十尺"。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派中书侍郎李敞去祭祀,并"刊祝文于室之壁而还"。现存铭刻的文字共201字,与史籍记载的祝文基本相符,证实为北魏王朝承认的拓跋鲜卑发祥地。洞内堆积有较丰富的文化层,对于研究拓跋鲜卑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东部大兴岭南段西侧的巴林左旗南杨家营子墓地也可能是东部鲜卑的遗存,共发掘20座墓葬,都是略呈长方形的土坑竖穴墓,单人葬、双人葬、多人葬均有,最多的多人葬墓中有十人之多。有盘口陶壶、侈口鼓腹的夹砂罐、大口夹砂罐等。 陈巴尔虎旗完工墓地均为竖穴土坑式。墓IA有小孩(年龄在十岁以下)骨架四付,均位于底部东侧,骨架较零乱。还有马头骨二、牛头骨四,随葬品有陶、石、骨、铜、铁器及棒树皮器皿等共四十七件。墓IB坑内,人骨架二十六付,包括男性十四,女性十一和一个小孩,葬式无规律,或仰、或俯、或坐、或队,艳大多数都是肢体分离。坑内还有马十、牛八、狗三只,人骨与兽骨杂乱相简,层层叠压,满满的堆积了一坑。随葬品有陶、石、骨、铜、铁、级器以及珠饰、棒树皮器皿、残漆器等共二百余件。 呼和浩特美岱村北魏墓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构40公里,美岱村南的3公里,墓的形制为竖井式墓道砖室墓,墓顶距地表深约8米,墓内葬木棺1具。 美岱村附近发现有一批公元四世纪末拓跋贵族的砖石墓群,随葬器物主要有细泥轮制陶器,鐎斗、勺、灯等铜器,漆耳杯、漆鞘铁刀等。其与汉族墓群没有太多差异,仅随葬品中有铜鍑、铜铃和铜制的羊距骨等拓跋鲜卑墓葬中常见的器物。 大同北魏墓平城附近墓葬数量大,形制多样,随葬品丰富,且分布规律较明显,是探讨拓跋鲜卑墓葬的特点及其变化的最重要的材料。平城附近的主要墓葬是北魏政权正式建立之后以平城为都的一个世纪内的。集中分布在平城的南郊和东郊。平城附近已经发现的北魏墓葬有两百座以上,近年来又有大量新发现见诸报道。 大约以5世纪60年代前后为界,平城地区北魏墓葬似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带斜坡墓道平面呈梯形的洞室墓为主,墓葬修建得不甚规则。部分墓葬带小龛,其中多放置陶罐和兽骨,也有在墓道中放置殉牲。木棺皆为梯形,仰身直肢葬,随葬的陶器既有在棺外,也有在棺内者。陶器多施暗纹,以线纹、斜方格纹为主,有长颈壶、平沿罐、盘口罐等。个别墓葬中出釉陶器。在不少墓葬中发现漆器,部分木棺表面还装饰内容复杂的漆画。 第二阶段墓葬除带斜坡墓道平面呈梯形的洞室墓外,出现相当数量的弧方形砖室墓。单室墓之外,还出现二室墓或三室墓。木棺形状和葬式都没有变化,但新出现石棺床。陶器纹饰趋于复杂,忍冬纹、波浪纹使用比较频繁。釉陶器有一定数量,黄釉、黑釉均有。器形比较规整。出现墓志、墓表和成组的陶俑。梯形棺木的漆画出现西域风格的纹样。佛教题材成为器物装饰的重要题材之一。 宋绍祖墓建于太和元年(477)前后的宋绍祖墓是一座四壁略向外弧的单室砖墓,墓前有长斜坡带两个天井的墓道,这是已知平城地区最早的带天井墓道。墓门入口处砌成尖拱状,而不是以往常见的圆拱状,与石窟的龛楣相同。 墓室边长4米有余,高近5米。墓室中间是一座三开间的殿堂式石椁,椁室内置石棺床一具。 石椁前与甬道连接的通路上摆放有镇墓兽和镇墓武士。通路两边和石椁两侧摆放陶俑、牛车、模型动物、仓灶井碓、日用陶器。陶俑有甲骑具装俑、鼓吹俑、男女侍俑和胡俑等等,原皆涂彩,多着鲜卑服。 在墓道过洞的填土中发现了宋绍祖墓志一方,砖质,素面无纹饰,长30厘米、宽15厘米,与普通墓砖无异,刻工草率,文曰:“大代太和元年岁次丁/巳幽州刺史敦煌公敦煌郡宋绍祖之柩。”类似的墓志在东晋十六国汉人墓葬中屡次发现,可见也是源于汉地的一种丧俗。 司马金龙夫妇墓司马金龙,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献文帝在东宫,擢为太子侍讲。袭爵琅玡王,官至使持节、镇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云中镇大将,朔州刺史,征拜为吏部尚书、侍中。魏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年)卒,赠大将军、羽真、司空公、冀州刺史、谥曰康王,赠绢一千匹。 司马金龙夫妇墓葬建造于474—484年,是一座多室墓,由前室、后室、耳室组成,彼此之间以过道连接。墓室总长17米有余,用特制墓砖砌成,砖侧有“琅邪王司马金龙墓寿砖”十字。 墓葬虽然早年被盗,随葬品的位置仍能大致反映下葬时的基本情况。甬道、前室和耳室主要放置陶俑和模型动物,前室的南部有较多的武士俑、骑马俑、胡俑,前室后部有较多的动物模型,耳室中出土3件伎乐俑,不同类型的陶俑原来可能集中摆放。 前后室过道入口处安放司马金龙夫妇铭表,过道和后室前部安放陶壶、青瓷唾壶、漆多子盒等日用器皿。 后室右侧设漆画屏风,其后为石棺床。屏风漆画内容是儒教伦理的宣传画,这与南方士大夫注重孝道,北魏这个阶段竭力效仿南方的情况十分吻合。司马金龙是投奔北魏的南方东晋皇室的后裔,他与同样可能出身于汉族的宋绍祖墓既有不少相似之处,也有很大不同,或可说明这个阶段的北魏墓葬制度还不定型。 马金龙墓出土的屏风木版漆画较完整的有五块,这是一组人物故事彩绘漆屏风。其内容采自汉刘向《列女传》,宣传帝王、忠臣、孝子、列女的故事。 3.河西一带魏晋十六国墓河西一带曹魏属凉州,西晋因之。西晋灭亡后,这一带先后建立的“五凉”(前、后、南、北、西)统治河西160年。439年凉州并入北魏版图。汉末魏晋动乱,河西地区独安,主要来自于关中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入河西地区,,使河西地区进入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河西一带的魏晋十六国墓集中分布在酒泉、嘉峪关、敦煌等地,永昌、武威、高台也有一些发现。大规模发掘的墓地有酒泉丁家闸、嘉峪关新城、敦煌祁家湾、佛爷庙湾等。特点是:聚族而葬,排列有序,墓地外有石围墙。均为凿建于戈壁砾石上的有斜坡墓道的洞室墓,有些洞室中加砌砖室。大概以前凉前期为界,河西地区的墓葬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墓葬规模较大,有两室或三室墓,部分墓葬中绘有壁画,随葬品质量较好,数量较多;后一阶段几乎都是单室墓,壁画墓葬几乎消失,随葬品冥器化。随葬品与中原地区魏晋墓相近,以”斗瓶“最具有地域特色。 张掖地区:高台地埂坡魏晋墓M1高台县城西北罗城乡河西村地埂坡抢救发掘了5座墓葬,结构基本相似。M1为带斜坡墓道的仿木构前后室土洞墓,前室带二侧室。 前室平面近方形,长4.21米、宽3.81米。南北壁及顶部用原生黄土雕出仿木结构梁架及屋顶,形成面阔一间进深三架椽的卷棚式顶结构,残高3.72米。屋架由前后檐柱承梁,梁上施大叉手。前檐柱下设方座素面覆盆柱础,梭形柱身绘穿璧纹等图案。 近方形后室的覆斗形藻井绘莲花,四披绘四神,四壁上部绘斗栱。后室地面铺有置棺的长条形砖。出土陶钵、灶,铜耳杯、木俑等物。 该遗址其它墓葬结构相似,发现有铜连枝灯(残)、麻鞋、骨尺、龙形金簪、金花饰、蝉纹金珰等遗物。还见有伏羲、女娲图,犁地、播种图,胡人对坐图,角牴、敲鼓人物,放牧、狩猎图等壁画。 敦煌地区普遍发现茔圈,规模随墓葬数量和大小而定,祁家湾一带茔圈边长平均40米左右,佛爷庙—新店台则有边长80米左右者。同一茔圈内墓葬按一定顺排列,流行祖穴在后,其他墓葬在其左前方的排列方式。 “斗瓶” 斗瓶“斗瓶”系器物自名(“斗”指北斗),是镇墓瓶的一种,其使用不限于身份和墓葬规模,集中出土在以敦煌、酒泉为中心的甘肃魏晋十六国墓葬中,数量已接近300件,年代最早者为曹魏甘露二年(257),最晚者为北凉玄始十年(421),一般在死者的头部和脚部各放一件。斗瓶绝大多数为陶质,少数为泥质。高度在4—10厘米之间,形状均为罐形。瓶内一般装有粟粒、面粉、云母片等物,个别还装有铅人。斗瓶文字多寡不等,少则数字,多则百余字。文字墨书居多,少数朱书。文字通常自右至左书写,起首冠以当朝年号、日月、天干地支,次书死者乡里和姓名,然后书写慰藉性语言及供死者冥用的“斗瓶五谷铅人”,其后是为死者祈福、解罚、约束亡灵的破除谶语,最后效仿官府文书的文体以“急急如律令”结束。 河西地区墓葬壁画画砖每砖独立成画,,但同一壁上或相近的几幅,组合起来又能表现同一主题。题材大体分为两类:生产(耕种、采桑、放牧、射猎、打场等)和生活(宴饮、庖厨等)的现实,希图升仙的来世(东王公西王母、神兽、羽人等)。 嘉峪关新城画像砖墓(西晋) 屯垦 酒泉丁家闸画像砖西王母 坞与采桑 敦煌佛爷庙湾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