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30 发布 |
- 37.5 KB |
- 4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秦汉、隋唐、宋元考古通论》课件:5_1 秦始皇陵
一,秦始皇陵园的发现与研究1秦始皇陵园的基本布局秦始皇陵园位于临潼县城西5公里,南距骊山1公里,其东约96里是当时秦的都城咸阳。据文献记载,这个陵墓还在秦始皇在位时就已经开始修建,建于公元前247年,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才完工。 《史记•秦始皇本纪》: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葬既已下,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臧重即泄。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树草木以象山。 从这段话可知,秦始皇陵的修建前后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从“初即位”至“及并天下(公元221年,”二是从“及并天下”(即统一)到始皇去世。始皇于公元前246年继位秦王。到公元前210年死葬骊山,共历时三十七年。前一段修筑规模较小、后一段要大。“旷日十年”“吏徒数十万人。” 秦始皇死时,陵园的修建工程并未完成。刘向《论罢昌陵疏》说:“郦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由于农民起义,修陵的工程被迫与公元前209年9月草草收工。如果把这段的陵园建筑的收尾工程计算在内,那么,始皇陵的修建事实上是经历了三个阶段,历时三十八年。为何死葬骊山?《水经注》渭水:“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 1.陵的封土秦始皇陵的封土堆大小和高低说法不一,各种书刊引用的数互相岐异。根据多年来的实地斟探和测量,原来的封土堆比现在的封土大得多。原封土的底部近似方形,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总面积249775平方米,封土的原高据文献记载为“五十丈”,即高115米。因经两千年来风士的侵蚀和人为的切削,现存的封土较原封土已大大缩小。现存的封土呈覆斗形,中腰部有一缓坡状阶梯,顶部为一平台。2陵的封土、城垣及建筑基址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道办事处的秦陵村、毛家村之间。 经实测,封土基部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总面积为120750平方米;封土顶部的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面积为249.6平方米。关于现存封土的高度,各人的说法不一,有高约76米、73米、71米、51.5米、46米、43米、35.5米等不同的说法。上述诸说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各人的测点不同。始皇陵所处的地形南高北低(达85米),中间高东西两侧底,落差较大。站在不同的角度,测出的数值也不相同。陵原高五十丈的测点似在陵园外城北门附近。 2.陵的地面城垣始皇陵墓的周围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除南边的内外城垣仍有局部残段存留地表外,其余仅在地下存有墙基。经探测,内外城垣均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城长1355米,宽580米,周长3870米,占地面积785900平方米。内城的中部由东向西有条长330米,宽约8米的隔墙,把内城分为南、北两区。内城的北区又有一条南北向宽约8米的夹墙(即复道),把北区分成东西两部分。内城垣的南、东、西三面各有一门北面有二门,中部东西向的隔墙上有一门。南边的门址保存较好,门阙的墓址仍高出地表2-3米。始皇陵墓位于内城的南区。 始皇陵外城垣,经实测南北长2165米,东西宽940米,周长6210(6321.59)米,占地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墙基宽约8(7.2)米。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门。门址上堆积着大量瓦砾及红烧土、灰烬。证明原来有门阙建筑。 “阙”出现于春秋,盛行于汉代,是一种高等级的礼仪制建筑。《白虎通义》说:“阙者,所以饰门,别尊卑也。”阙有三等,即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一般官员用一对单阙,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用一对二出阙,皇帝使用三出阙。除了城门、宫殿门外,祠庙、邸第、陵墓的茔域都可建阙。汉阙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双阙,其间无门;另一种是门、阙合一形制的阙。秦始皇陵园建筑中,两种阙都已使用,说明秦代就出现了两种形制的阙。而秦始皇陵园的门阙,是考古资料中所见时代最早的三出阙的实物例证。 3.建筑遗址新发现的城垣内的地面建筑遗址根据调查和钻探情况获知,秦始皇陵园内外城垣内的建筑遗址主要分布为四区:一是内外城垣上的门阙基址及城垣四个转角处的角楼建筑基址;二是位于内城南区封土北侧的寝殿建筑基址;三是位于内城北区西半部的便殿建筑基址;四是位于内外城西垣之间稍偏北部地区的寺园吏舍遗址。 寝殿内城南区封土北侧的大型建筑基址,是1979年钻探发现的。位于封土的北侧西部,南距封土53米。基址的平面近似方形,南北长62,东西宽57米,面积3524平方米。周围环有回廊,中间的台基略略高起。基址的西北角稍残。发现残留的墙壁及大量堆积的残砖、筒瓦、板瓦、草拌泥块、灰烬等。在东边回廊近南端有长15米的一段向外伸出1米。此处好象是门。蔡邕《独断》说:“古不墓祭,至秦始皇出寝,起之于墓侧,汉因而不改,故今陵上称寝殿,有起居衣冠象生之备,皆古寝之意也。” 便殿内城北区西半部的地面建筑基址比较密集,在南北长670,东西宽250米的范围内,一排排成组的建筑由南向北密集排列。组与组间以河卵石铺的路面相连,有的路面用青石板铺成。1977年3月,临潼县博物馆清理了南边的1-4号建筑基址,四座建筑东西向排列成为一组。1-4号建筑的性质,应是便殿。便殿为正殿以外的别殿,供皇帝休憩便坐。 其中一件巨型夔纹瓦当呈大半圆形,直径达61厘米,高48厘米,背面带有残长32厘米的半圆形筒瓦,它的名字叫“遮朽”,又被称为“瓦当王”。瓦当背后的半圆形筒覆扣于房脊的一端,瓦当遮住脊部的檩(lin)头,既起到防朽保护作用,又具有美观装饰的作用。1-4号建筑基址内出有铺地及镶贴壁用的大批青石板,以及鸱尾、瓦当、筒瓦、板瓦、铁铺面、铁拴板、陶井圈、陶灶门、残铜器,还有锸、凿、铲等工具。有件蘷纹瓦当面积达61厘米,是用于檩头的遮朽。 寝殿为陵园内的正殿,以像平生的路寝,是墓主灵魂的主要居处;便殿,又名别殿、便室,是寝侧的附属部分,像平生正殿路寝旁的配殿,是供墓主灵魂像生前一样休息、闲晏之处。 文献大多记载,陵园内建立寝殿的制度创始于秦始皇时代,如《独断》所记。而目前见到的最早的考古资料,是秦东陵一号陵园(秦昭襄王)及始皇陵墓侧的建筑。说明陵侧设寝的制度创始于战国晚期,到秦始皇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一套墓祭的礼仪制度,并且为汉代所继承。《汉书》中记载:“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寝,日四上食;庙,岁二十五祠;便殿,岁四祠。”《后汉书》载:“寝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以荐新物。”秦始皇陵园内的寝殿、便殿规模宏阔,寝殿内应当与汉代一样有衣冠几杖等象生之具。陵园内发现的飤官遗址,是掌管寝园祭祀供应膳食的处所。而且和汉代一样,每日都要为寝殿上食及荐新物,并有专人理被枕,像对待活人一样照料始皇灵魂的日常生活。 园寺吏舍位于内外城西垣之间的建筑遗址,分布密集,南自内外城垣西门之间的通道北侧起,北到内城垣的北墙附近,在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18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三组建筑基址。从遗址内出土的遗迹遗物及残陶瓷器上的铭文来看,这些建筑遗址可能是主管陵园各类事务官员的寺舍,叫做园寺吏舍,其中包括飤官、乐府、守卫等。错金银铜钟上刻有“乐府”二字。 飤官遗址所谓飤官,就是掌管宫廷饮食的官吏,是秦代九卿之一奉常的属官。“丽山飤官”就是丽山园的食官,掌管陵寝祭祀的膳食之事,供应始皇陵的祭品。他们如同侍奉活着的皇帝一样,负责每天四次皇帝灵魂享用及祭祀活动的膳食。“六厨”、“八厨”反映了陵园供厨数量的众多,膳食供应规模巨大,供厨内服务人员一定很多。封土西北,内外陵城之间发现一处遗址,出土有错金银铜钟、铜权、铜鼎足、铜朱雀灯残件等遗物。一些板瓦、筒瓦及陶瓷残器上发现有刻文或印记。残陶瓷器刻文有“丽山飤官左”、“丽山飤官右”、“丽邑五升”、“丽邑九升”、“六厨”、“八厨”等,瓦上的印文有“左司空”、“右司空”、“宫水”、“寺水”等。 4封土下的地宫秦陵地宫位于封土之下,是陵园建筑最主要的部分,为置放棺椁、随葬物品的地方。《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陵地宫“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秦陵地宫成为两千年来秦帝国最大的秘密所在。 经勘探,发现了地宫周围的地下宫墙。宫墙南北长460米,东西宽392米。墙体高和厚各级4米.修建地下宫墙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阻挡地下水渗入地宫。 墓圹周围有一组高出地表30米左右、体量巨大的台阶式墙状夯土台。东西夯土台的中间部位各留有一处缺口,与墓道重合。夯土台阶外侧各层台阶或墙状夯土台顶面上铺设有木构瓦面建筑,后来又被全部覆盖在封土之下。封土之下台阶式建筑是做什么用的?难道它就是供皇帝灵魂出游登高望远的“中成观游”? 关于地宫的埋藏情况,1961、1962,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研究的两次测试,发现陵的封土中心位置有强烈的汞异常反应,面积达12000平方米,略呈规则的几何形。这与《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载:始皇陵中“以水限为百川江河大海的说法相符。关于藏物”……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限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4、陪葬坑截止2006年,秦始皇陵陵区范围内共发现陪葬坑180座,其中陵园内有76座,陵园外有104座。这些陪葬坑形制不同、内涵有别、分布各异,有著名的兵马俑坑,铜车马坑,还有马厩坑,珍禽异兽坑,木车马坑,“文官俑”坑,出土石铠甲的陪葬坑、“百戏俑”坑。 1.兵马俑坑位于陵东1.5公里处,是一组大型陪葬坑。共发现三座完成、一座未完成共四座俑坑。 一号坑规模最大,以步兵俑为主。过洞内是战车和步兵俑相间排列。 二号坑位于1号坑的东端北侧,二者相距20米。坑的平面为曲尺形。坑内部大体分为四个单元。单元排布立射式的弩兵俑,过洞内是蹲跪式的弩兵俑。第二单元过洞内排列的全是战车,是个方形的车阵。第三单元,是战车、步兵、骑兵混合编组的长方形军阵。第四单元,排列的是骑兵俑,是个长方形的骑兵阵。以上四个单元相对来说是各自独立的,合起来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 三号坑位于一号坑的西端北侧。两坑相距25米。坑的形制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米。坑的结构复杂,三号坑是军队的指挥部(古名军幕)。 秦俑坑出土的战车模型和骑兵、步兵俑。通过对一、二、三号兵马俑坑的试掘及发掘,已出土木质战车二十辆,拉车的陶马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二十九匹,各类武士俑四百余件,青铜兵器万余件。估计三个俑坑内当有战车一百三十余辆,拉车的陶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三十余辆,拉车的陶马五百余匹、骑兵的鞍马一百一十六匹,车兵、骑兵和步兵俑近七件。车、马俑的大小,高矮和真的相似,车、马、俑的排列也完全仿照当时军阵的编列,是秦国军队的形象记录。为我们研究秦国军事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铜车马坑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1980年出土于中国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坟丘西侧。共两乘,同置于一个长方盒状的木椁箱内,一前一后排列。经复原,大小约为真人真马的二分之一。秦始皇陵铜车马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形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铸车马,对研究中国古代车马制度、雕刻艺术和冶炼技术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5,陪葬墓秦始皇陵陵园内外发现四百余座陪葬墓及其相关秦代墓葬,其中秦始皇陵陵园内城之中有两处陪葬墓,一处在帝陵封土西北角,另一处在内城东北部。 陵园内外城之间有陪葬墓2处,分别位于东、西内外城之间的东、西门北部。陵园之外的秦代墓葬有5处,即上焦村秦墓、兵马俑坑附近的“甲”字形墓和赵背户、姚池头与五纱厂的修陵人墓。 1.秦始皇陵墓封土西北角陪葬墓该墓位于陵墓封土西北方向35米处,其南80米处是“巾”字形铜车马坑,其西50米处是陵园内城西城墙。墓葬平面为“甲”字形,坐东朝西,为斜坡墓道的竖穴墓。墓道东西长15.8米,南北宽3~3.5米;墓室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4.5米,深6.2米。墓室内有施红色漆皮的物品和木质结构遗物。考古工作者根据上述发现,认为该墓距秦始皇陵封土较近,位置特殊,推断墓主应是秦始皇的儿子公子高。 2.陵园内城东北部陪葬墓陵园内城东北部共钻探出33座墓葬,大多坐北朝南,南北向三行排列。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14座、斜坡式墓道洞室墓8座、竖穴洞室墓2座和台阶式墓道土坑墓、斜坡式墓道土坑墓、台阶式墓道洞室墓各3座。深度一般3~5米,浅者1.3米,深者10米。33座陪葬墓自成一独立墓区,其南临秦始皇陵、西临主要陵寝建筑区,这些陪葬墓墓主人非同一般身份,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批墓葬的主人应是秦始皇后宫从葬者。 3.上焦村墓群1976年10月通过钻探发现的,共17座。成南北一字形排列,间距2-15米。墓的形制分为竖穴土圹和竖穴土圹洞室墓,都带有斜坡墓边和壁龛,有的有耳室。葬县都是一棺一椁。但有两座在椁内以板隔成头箱、脚箱和棺室,一棺室内另置棺。8座墓内有7座发现人骨,五男二女,年龄20-30岁左右。七具尸骨中有六具身、首、四肢互相分离,有一男性头骨上插铜镞一支。这六人显然是被肢解而死。另一女尸骨虽骨骼完整,但上下颚骨左右相错,仰身直肢,显系缢死。随葬器物有金、银、铜、铁、陶、玉、贝、骨、漆器及丝绸残迹等类文物。有一银蟾蜍饰件上刻“少府”二字。出土两枚铜印章,印文“荣禄”、“阴嫚”。 根据随葬品及死者年龄、尸骨状况推断,墓主人可能是被胡亥处死的秦公子、公主,也可能是秦始皇原来的近臣。有的学者把这批墓称之为杀殉墓或殉葬墓。这些人被处死的原因不是为了殉葬,而是宫廷内部政治斗争。因胡亥上台而被诛,所以称为陪葬墓较妥。秦始皇陵附近还发现有修陵人员墓地。出土的墓志文涉及原三晋、齐,楚故地,证明这些人是从原来山东六国地区征调来修陵的。 6陵邑《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于秦。秦置丽邑。《括地志》云:“雍州新丰县,本周时骊戎邑。《左传》云晋献公伐骊戎,杜注云在京兆新丰县,其后秦灭之以为邑。”秦始皇陵北四公里刘家寨—沙河村南发现三处大型秦汉建筑遗址,可能就是秦骊邑-汉新丰的故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