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框架及重点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复习框架及重点

复习框架-2013.6.2\n统计学知识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第四章统计描述第五章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第六章统计指数第七章抽样推断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n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认识统计与统计学一、统计的涵义(三种涵义)二、统计的产生与发展三、统计学的学科分类(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第二节了解统计的研究对象与作用一、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二、统计的作用三、统计的工作过程四、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大量观测法、统计描述法、归纳推断法、统计模型分析法)第三节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二、标志和标志表现三、变异、变量与变量值四、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五、统计数据\n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第一节统计数据的来源第二节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案第三节统计问卷调查第四节统计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统计资料搜集的概念二、统计资料搜集的种类一、确定调查目的二、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三、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四、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五、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一、普查三、抽样调查五、典型调查调查范围组织形式调查时间三、统计资料的搜集方法二、统计报表制度四、重点调查\n第三章统计数据的整理和显示第一节统计数据整理概述第二节统计分组第三节频数分布第四节统计表与统计图一、统计分组的概念及意义二、统计分组的原则品质标志分组数量标志分组单项式组距式一、频数分布的基本概念(概念、构成要素)二、变量数列的编制三、累计次数和累计频率向上累计次数(频率)想下累计次数(频率)一、统计表二、统计图结构注意事项一、统计整理的概念及意义二、统计整理的原则和内容三、统计数据的审核四、统计资料汇总三、统计分组的种类四、统计分组的方法\n第四章统计描述第一节总量指标第二节相对指标第三节平均指标第四节标志变异指标一、概念、作用(三)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一、概念、作用及计量形式二、种类及计算方法(六种)三、计算原则一、概念、作用二、数值平均数三、位置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一、概念、作用二、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二、分类(一)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二)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极差、平均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差系数)\n已知甲乙两个班组工人日产资料如下:甲班乙班日产量工人数日产量工人数(件)(人)(件)(人)568117101214912147108156134162合计40合计40比较一下哪个班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高?\n甲班:=8.5(件)乙班:=11.9(件)甲班:σ=2.22(件)乙班:σ=2.69(件)1、计算工人平均日产量:2、计算日产量的标准差:\n3、计算变异系数:甲班:乙班:∵乙班变异系数小于甲班∴乙班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代表性高。\n例:某县工行和农行三个储蓄所1月份的储蓄额如下,试判断哪一个银行的储蓄所之间的储蓄额更均衡。工行:13、18、14农行:50、51、91(单位:万元)解:由=15万元=64万元=2.16万元=19.1万元则=14.4%=29.84%所以,工行各储蓄所之间的储蓄额更均衡。\n第五章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第一节时间序列分析概述第二节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第三节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第四节时间序列的构成分析概念、构成要素种类原则总量指标时间序列相对指标时间序列平均指标时间序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发展水平平均发展水平(序时平均数)增长量:a.逐期增长量b.累计增长量平均增长量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关系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不规则变动\n年份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从业人员数(b)65554663736719967947688506960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数(a)129791407115456168511790118375第三产业人员所占比重%c=a/b19.8021.2023.0024.8026.0026.40我国1992年—1997年年末从业人员统计表单位:万人要求:计算1993年—1997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的平均数\n\n月份三四五六七工业增加值(万元)11.012.614.616.318.0月末全员人数(人)20002000220022002300【例】已知某企业的下列资料:要求计算:①该企业第二季度各月的劳动生产率;②该企业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③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n解:①第二季度各月的劳动生产率:四月份:五月份:六月份:\n③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②该企业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n解:平均发展速度为:平均增长速度为:【例】某产品外贸进出口量各年环比发展速度资料如下,1996年为103.9%,1997年为100.9%,1998年为95.5%,1999年为101.6%,2000年为108%,试计算1996年到200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n第六章统计指数第一节统计指数概述第二节综合指数的编制第三节平均数指数第四节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第五节统计指数的应用概念种类数量指标综合指数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指数体系及其作用因素分析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按范围:个体指数、总指数现象特征: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采用基期不同:定基指数、环比指数计算方法:综合指数、平均数指数综合指数法的特点编制方法基本原理\n因素分析的分析步骤1.计算被分析指标的总变动变动的程度、变动的绝对额2.计算各因素变动影响的程度和绝对额3.影响因素的综合变动(1)总变动程度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程度的连乘积;(2)总因素变动绝对额等于各因素变动影响绝对额的总和。\n例:以上表资料,进行销售额变动的因素分析\n(1)销售额变动分析:相对数分析:绝对数分析:(2)销售量变动影响分析:相对数分析:绝对数分析:(3)销售价格变动影响分析:相对数分析:绝对数分析:\n分析结果表明:该企业的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长20.51%,是由于销售量增长18.05%和销售价格上涨2.08%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该企业销售额报告期比基期增加96.8万元,是由于销售量上升使销售额增加85.2万元和销售价格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1.6万元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影响因素综合分析:\n商场平均工资(元)职工人数(人)工资总额(万元)甲乙丙3104404703504805301501202001801501804.655.289.406.307.209.545.586.608.46合计411.28451.7647051019.3323.0420.64【例】已知某公司下属三个商场的职工人数和工资资料如下,分析该公司总平均工资水平的变动情况,并分析各商场工资水平及人数结构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和绝对数额。\n【解】\n\n从相对数看,三个商场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上涨了9.48%,这是三个商场职工结构变动影响使总平均工资下降1.6%,三个商场职工工资水平变动使总平均工资上涨11.63%,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绝对数看,三个商场总平均工资报告期比基期增长40.48元,这是因为三个商场职工结构变动使总平均工资降低6.57元,三个商场职工工资水平变动使总平均工资增加47.05元共同作用的结果。\n第八章相关与回归分析第一节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简单线性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种类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相关系数原始公式性质计算公式方程的求解系数之间的关系相关表与相关图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确定回归系数经济意义\n举例说明相关系数、回归方程的计算:编号xyxyx2y21541926420381274832659127692287962689725910227101022811106311212331131293414138381515836合计15164234463216365412311例:观察收入水平提高对用于食品支出的影响。设:收入水平为x,食品支出为y。案例分析\n从计算结果可以知道,收入水平与用于食品的支出呈高度的正相关。\n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过程\na=9.99,表示当没有任何收入时,人均用于食品的支出需 要9.99元。b=0.18,表示每增加一元的收入,人均用于食品的支出平 均会增加0.18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