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哲学概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格尔哲学概述

黑格尔哲学\n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1770-1831)\n黑格尔荷尔德林谢林\n青年谢林在给黑格尔的一封信中说,“朝霞伴随着康德升起”,“自由贯彻全部哲学而始终”。青年黑格尔亦从康德的实践理性中看到了人的自由、价值和尊严,他认为“人类自身像这样地被尊重就是时代的最好标志,它证明压迫者和人间上帝们头上的灵光消失了”,并且把理性和自由看作是永恒的口号。\n黑格尔从1805年着手写作《精神现象学》,发誓要“让哲学说德语”。在哲学家中,他的经历算是比较复杂的:办过报纸,当过中学校长。1807年,黑格尔迁居班贝格,任日报编辑,同年他的第一部成熟的哲学著作《精神现象学》出版,1808年11月成为纽伦堡文科中学校长。1816年黑格尔迁居海德尔贝格,任海德尔贝格大学哲学系教授,此后从1818年开始任柏林大学哲学系教授,1827年主编《科学评论年鉴》,以他为中心形成了黑格尔学派。柏林时期是黑格尔事业的鼎盛时期,他在1829年当选为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因病逝世。\n《精神现象学》(1807)《逻辑学》(1812-1816)《哲学全书》(1817、1827、1830)《法哲学原理》(1820)\n谁若想理解黑格尔,只能靠他自己。有多少研究黑格尔的人,就有多少个黑格尔。\n据说哥德只看了《精神现象学》的前几页就弃之不读了,他读到的是:“花朵开放的时候花蕾消逝,人们会说花蕾是被花朵否定了的;同样地,当结果的时候花朵又被解释为植物的一种虚假的存在形式,而果实是作为植物的真实形式出现而代替花朵的。这些形式不但彼此不同,并且互相排斥互不相容”。\n他不知道翻到下一页黑格尔接着说的是“但是”--“但是,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们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n一、精神的探险旅行二、实体即主体三、世界的逻辑结构四、哲学体系五、辩证法六、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n一、精神的探险旅行\n《精神现象学》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精神现象学》看作是“黑格尔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黑格尔晚年时曾经将《精神现象学》称之为他的“探险旅行”,实际上他要再现的正是人类精神的“探险旅行”。\n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哲学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康德哲学的问题。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以其批判哲学将事物划分为现象和物自体两个方面,一方面证明了科学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另一方面亦通过限制知识而为自由、道德和形而上学保留了一片天地,确立了理性和自由这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原则。然而,由于其哲学特有的二元论使康德始终无法建立一个完满的哲学体系,这就给他的后继者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n重建形而上学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一版序言中指出,近25年以来--按时间推算应当是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出版以来,“那种被叫做形而上学的东西,可以说已经连根拔掉,从科学的行列里消失了”,“科学和常识这样携手协作,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崩溃,于是便出现了一个很奇特的景象,即: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n按照黑格尔,康德要求对理性进行批判亦即分析是有道理的,问题在于这种批判是不彻底的。不错,在康德那里,理性固然经受了批判,可批判本身呢?批判作为理性的一种活动,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批判?如果批判站在理性之外,批判是不是就变成了非批判的独断论?所以真正彻底的批判,应该是理性的自我批判。\n按照通常的观点,似乎理性的自我批判是无法进行的。知识的真理性就在于它与对象符合一致,但是由于我们只能认识意识范围之内的“为意识的对象”而不可能认识对象自身亦即“自在的对象”,因而永远也无法超出自身之外去比较知识是否与意识之外的对象符合一致,康德就是因为这个难题退回到了主观性的立场。然而黑格尔却从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看到了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由于在认识之中存在着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我们就完全有可能根据这一差别来考察知识。\n当我们发现知识与对象是不相符合时,通常我们就必须改变知识以符合对象,从而形成了新的知识。然而原来的知识毕竟是根据相应的对象而形成的,现在知识发生了改变,这就意味着对象也与知识不再相当了,它同样需要改变自己以适应新的知识。因此,认识不仅是改变知识的过程,同样也是改变对象的过程,在认识活动中,不仅出现了新的知识,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对象。这就是说,原来在认识中未被我们意识到的对象现在成为了为意识的对象,而对象的改变就意味着原来被意识以为是“自在的对象”的对象,现在变成了为意识的对象。\n知识--新知识--新知识……|||对象--新对象--新对象……\n以“感性确定性”为例感性确定性以“这一个”个别的东西为对象,因而它便认个别性为真理。“这一个”可以分为“这时”和“这里”,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当意识企图在对象中找到真理的时候,它却发现,无论这时还是这里都是消逝着的:“这时是上午”,一转眼,这时就变成了中午;同样,“这里有一棵树”,一转身,这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于是意识发现,“这一个”的内容处于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是“这一个”本身,因而它不是个别性的东西,而是一个共相。\n这时这一个{这里\n上午这时{下午\n桌子这里{椅子\n当感性确定性意识到它的真理不是个别性而是共相的时候,不仅是知识的改变,对象也发生了变化:感性的对象是个别的东西,当它在对象上发现了共相的时候,便进展到了知觉,而知觉的对象乃是“感性的共相”。继而进展到知性的时候,对象则变成了普遍的共相。\n知识--新知识--新知识……|||对象--新对象--新对象……\n理性的自我批判“考察思维形式已经是一种认识历程了。所以,我们必须在认识的过程中将思维形式的活动和对于思维形式的批判,结合在一起。我们必须对于思维形式的本质及其整个的发展加以考察。思维形式既是研究的对象,同时又是对象自身的活动。因此可以说,这乃是思维形式考察思维形式自身,故必须由其自身去规定其自身的限度,并揭示其自身的缺陷。这种思想活动便叫做思想的‘矛盾发展’(Dialektik)”。\n黑格尔扬弃康德的自在之物的关键在于他把认识看作是一个由知识与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矛盾推动的发展过程。康德对理性认识能力的批判基本上是一种静态的结构分析,而黑格尔则意识到认识是一个由于其内在的矛盾而运动发展的过程。如果认识是一个过程,那么我们就得承认,认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认识的发展变化则表明知识是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的,不仅如此,对象也一样处于变化更新的过程之中。\n认识论=本体论在我们的认识中发生的知识与对象之间的矛盾,表明这个世界本身还处于不统一不和谐的状态,于是认识的辩证运动就获得了本体论的意义:当认识扬弃了自在之物而达到了自身统一的时候,通过它的活动亦使世界本身达到了和谐和统一。\n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所展示的是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实际上是“绝对”通过人类精神而成为现实,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换句话说,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归根结底乃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因为人类精神就是绝对精神的代言人,它履行的是绝对精神交付给它的任务。\n意识:感性确定性--知觉--知性自我意识:主奴意识理性:理性--精神--宗教绝对知识\n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绝对的自我意识\n对黑格尔来说,人类精神这个艰苦漫长的“探险旅行”既是精神的“伊利亚特”,也是精神的“奥德赛”:它不仅是人类精神远赴他乡,寻求关于绝对的知识的征程,同时亦是精神回归其自身,认识自己的还乡归途。因为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过程就是绝对自己成为绝对精神的过程,所以人作为精神性的存在并不在绝对之外,不如说它就是绝对精神的代言人,因而当它认识了绝对之时,也就回到了自身之内。\n二、实体即主体\n“照我看来,--我的这种看法的正确性只能由体系的陈述本身来予以证明--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仅把真实的东西(dasWahre)或真理理解和表述为实体,而且同样理解和表述为主体”。所谓“实体即主体”不是“实体+主体”,而是说实体不仅是客观的,而且其自身就是能动的,这样的实体就是“活的实体”。\n近代哲学所理解的实体主要是客观性原则,其中缺少能动性的因素,例如斯宾诺莎的实体就缺少自我意识的原则,这就使它难以解释实体与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康德和费希特倒是发扬了主体的能动性原则,然而由于他们坚持思维就是思维,因而始终无法扬弃外部世界的坚硬的现实。谢林第一个要求超越思维与存在之间的对立,但是其哲学赖以为基础和出发点的“绝对”由于超越于一切差别和矛盾之外,所以他又陷入了无差别的绝对与有差别的世界之间的矛盾而不能自拔。\n实体=活的实体黑格尔则主张“实体即主体”,因而实体并非无差别的同一性,而是在其自身内部就蕴含着否定性和矛盾:由于实体自身就具有能动性,所以它自己否定自己而成为发展出来的现实。\n1、只有当我们把实体同时也理解为主体,理解为自己展开自己的运动的时候,才能说明它的现实性。否则,我们无法说明实体如何展开为宇宙万物。\n2、实体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就表现在它自身之中就包含着纯粹的否定性,因而它是单一的东西自己否定自己从而分裂为二,将自己树立为对立面,然后扬弃自身中的矛盾和对立,重建自身统一性的过程。\n3、由于实体就是主体,其自身就具有能动性,因而实体的运动过程乃是它的自我运动,世界就是它的外化和展开。于是实体的运动就成了以终点为目的的自己展开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圆圈”,而且只有当实体真正成为主体,从潜在展开自身并且重建自身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现实的。\n因此,单纯的实体还只是潜在的因素,当它展开自身而外化为世界时,也仍然不是真正的现实,只有当实体展开为世界并且扬弃一切差别重建自身的同一性的时候,它才是真正的现实,而这个重建自身同一性的工作就是通过人类精神对于绝对的认识活动来实现的。换言之,绝对通过它的代言人--人类精神而自己认识自己,最终成为绝对精神。\n绝对≠绝对精神从绝对到绝对精神是一个自我运动、自我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实体即主体\n黑格尔的宇宙观\n目的论宇宙是一个从潜在展开为现实的过程(圆圈)。我们把人类精神看作是宇宙发展的最高阶段,那就意味着宇宙原本就是精神性的存在,或者说是“潜在的精神”。当宇宙发展到了人类精神的阶段,也就到了“现实的精神”。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精神=绝对精神。宇宙发展到人类精神便以成为精神的方式实现了自身。\n斯宾诺莎黑格尔泛神论\n思想的客观性-客观思想\n就人的具体认识过程来说,感觉、表象在先,思想、概念在后,而且只有通过表象人的心灵才能达到对于事物的思维地认识。但是,由于我们认识的是事物的本质,而事物的本质唯有思想、概念才能把握,因而从逻辑上讲,思想、概念才真正是在先的:“我们以为构成我们表象内容的那些对象首先存在,然后我们主观的活动方随之而起……这种想法是颠倒了的。反之,宁可说概念才是真正的在先的,事物之所以是事物,全凭内在于事物并显示它自身于事物内的概念活动”。\n思想的四个特点\n能动的普遍性首先,思想是能动的普遍性。思想的普遍性不仅是说思想本身具有普遍性,而且是说思想并不是与感觉和表象并列的一种认识能力,而是贯穿于整个认识之中的本质性因素。例如感性确定性。例如“自我”。\n思想=对事物的反思思想是对事物的“反思”(Nachdenken)。事物的本质并不是直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要想认识它就必须深入到事物的背后,对它进行反思,这就是“反思”即“跟随在事实后面的反复思考”。\n在黑格尔哲学中,通常译作“反思”的实际上有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是Reflexion,一是Nachdenken。前者有两种含义,其一是借助于光的反射来说明概念之间互相反映的关系,其二指与辩证思维相对的知性思维,即我们所说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后者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的哲学思维。\n思想=事物客观的本质思想对事物的“反思”必然使之发生形态上的改变,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所把握的东西是主观的,恰恰相反,只有借助于“反思”去改造直接的东西,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n思想=自由思想“反思”的产物不仅是客观的,而且作为思想的能动性的体现,也是自由的产物:从形式上说,思想是我的思想,而我是独立自由的;从内容上看,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从而摆脱了一切个别偶然的东西的限制,是无条件的普遍的东西。\n具有上述这四个特点的思想,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的思想,就不仅仅是我们的主观的思想,而且就是事物的本质,因而可以称之为“客观思想”。换言之,思想是能够深入现象而把握事物的本质的,而当思想把握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也就变成了思想,当然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客观思想”,于是思想就统摄一切而成为思想和存在的共同基础了。\n说事物的本质是思想,并不是说自然事物是有意识的东西。应该说,自然事物是潜在的思想,或者说,是一个“没有意识的思想体系”,唯有通过人类精神的思想活动,才能使蕴含于自然之中的客观思想“解放”出来,使之具有真正的普遍性的形式。\n于是,“思想不但构成了外界事物的实体,而且构成精神性的东西的普遍实体。……当我们把思维认为是一切自然和精神事物的真实共性时,思维便统摄这一切而成为这一切的基础了”。\n当黑格尔把客观性规定为“思想所把握的事物自身”的时候,它意味着所谓客观性既不是指事物自身,也不是指单纯的思想。因为当事物自身尚未被思想所认识时,它还只是潜在的,其本质还不具备本质应该具备的形式,即普遍性的形式。只有当思想把握了事物自身时,我们才能说达到了真理,或者说,真理自身才真正成为了现实。\n客观性唯物主义:不依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康德哲学:纯粹主观性黑格尔:思想所把握住的事物自身。\n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首先,思想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不仅是一个认识论问题,而且首先是一个本体论问题。所以黑格尔从实体即主体这一原则出发,将思想与存在之间的关系首先看作是事物与其自身之间的关系:思想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是思想的表现,而事物归根到底总要符合自己的本质,因此思想与存在在本体论上是同一的。\n其次,人类精神的认识活动是可以认识存在于事物中的思想的,因为我们的思想能够思想存在于事物中的客观思想。\n最后,本体论与认识论是统一的,人类精神履行的乃是绝对精神的工作。思想与存在的符合一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人类精神对事物的认识来实现的。即是说,事物的本质虽然是思想,但是作为事物的本质的思想毕竟被限制在有限的事物之中,它虽然是思想但却还不具有思想的形式,这种尚未成为现实的思想只是潜在的。\n比如说,当人类精神还不存在,或者说,还没有认识“树”的普遍本质的时候,树的普遍本质虽然也是存在的,但不是以普遍性的形式存在,而是被限制在一棵棵个别具体的树里。而当人类精神认识了树的本质,形成了树的概念的时候,树的本质便从个别具体的树里被“解放”了出来,具有了普遍性的形式,变成了现实。\n“自然界不能使它所蕴含的理性(Nous)得到意识,只有人才具有双重的性能,是一个能意识到普遍性的普遍者”,“哲学的最高目的,就在于确认思想和经验的一致,并达到自觉的理性与存在于事物中的理性的和解,亦即达到理性与现实的和解。”\n合理性=现实性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黑格尔\n三、世界的逻辑结构\n《逻辑学》以《精神现象学》为前提,黑格尔甚至称《精神现象学》为《逻辑学》的“演绎”。意识在前进的道路上最终达到了绝对知识,于是黑格尔可以排除知识的内容,单独研究纯粹的本质性因素即形式(范畴),这就是逻辑学的对象。\n在黑格尔哲学中,“逻辑学”相当于传统形而上学或本体论的地位。表面看来,这与通常人们的观念大相径庭,然而实际上这一思想却的确符合形而上学的内在精神。在近代哲学中,通常逻辑学亦即形式逻辑所研究的只是单纯主观的思维形式,而古代哲学则不这样看。作为形而上学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将范畴看作是存在的意义,试图从范畴入手来解决存在问题,并且通过以实体为中心的十个范畴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后来经过中世纪哲学的改造乃至到了近代哲学那里,实体才从范畴体系中独立了出来,成了本体论所研究的最高对象。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的范畴体系作了调整,提出了四组十二个范畴作为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根据,以将范畴主观化、内在化的方式,有条件地确立了世界的逻辑结构。现在黑格尔要做的工作就是恢复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统,重新赋予范畴以客观性的意义。\n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辩证法\n黑格尔的逻辑学虽然以纯思想规定为其研究的对象,然而他并不认为脱离现实脱离具体内容的“纯粹思想”是某种现实的存在。“逻辑的体系是阴影的王国,是单纯本质性的世界,摆脱了一切感性的具体性”,换言之,黑格尔的逻辑学是从“一个方面”即本质的方面来展示真理。因而逻辑的理念还只是“幽灵”而不是活生生的灵魂,或者说,它还不是现实的真理。\n“思维形式首先表现和记载在人的语言里。人兽之别就由于思想,这句话在今天仍须常常记住。语言渗透了成为人的内在的东西,渗透了成为一般观念的东西,即渗透了人使其成为自己的一切;而人用以造成语言和在语言中所表现的东西,无论较为隐蔽、较为混杂或已经很明显,总包含着一个范畴;范畴的东西对人是那么自然,或者不如说它就是人的特有本性自身。”所以,哲学不需要特殊的术语。然而这并不是说逻辑学是一项十分容易的工作,其困难之处乃在于如何使“熟知”纯化为“真知”,亦即将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纯化为哲学的概念。\n历史与逻辑一致在哲学史中,每个哲学体系都有它自己独特的哲学原则,它们都代表着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一个阶段。因而看似相互对立、杂乱无章的哲学史实际上乃是“一个”哲学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说,只有一种哲学而没有许多种哲学,不同的哲学体系不过是这一种哲学在不同阶段上的表现,它们独特的哲学原则就凝结为范畴,构成了范畴体系上的诸多环节。所以黑格尔主张历史与逻辑是一致的,他所做的工作无非是将人类精神认识绝对的哲学史纯化为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的范畴体系。\n在黑格尔看来,他的逻辑学所确立的范畴体系并不是他自己的独创,而是对哲学史这个关于绝对的认识史的概括和总结,所以他的工作就是以所有哲学的基本原则亦即范畴为“原料”形成一个统一的逻辑系统,而所有这些范畴作为“绝对”的诸多环节都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之上,由此而形成的即是一个完整的“绝对”。当然,这里所说的“绝对”还不是现实的绝对精神而只是绝对精神的“骨架”或结构,只有到了“精神哲学”之中绝对精神才真正成为现实,所以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理念”。\n逻辑学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n黑格尔在正式进入逻辑学的内容之前,首先说明了科学为什么以“存在”作为开端的理由。由于他的逻辑学就是形而上学或本体论,因而巴门尼德的“存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逻辑学的开端。\n“存在论”研究的是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过渡”,亦即从一个直接性的东西过渡到另一个直接性的东西。在这个阶段,概念还处在“自在的”或潜在的阶段,其内容是尚未展开的。“存在论”包括“规定性(质)”、“大小(量)”和“尺度”三个阶段,它以“存在”范畴作为开端,从一个范畴过渡到另一个范畴,最后扬弃了自身的直接性而进入到了间接性的领域,由此而过渡到了“本质论”的领域。\n“本质论”研究的是间接性的认识阶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反思”,亦即成双成对的概念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映现自身,这是“自为的”或处于展开过程中的阶段。“本质论”包括“作为反思自身的本质”、“现象”和“现实”三大阶段,反思概念以在他物中映现自身的方式展开自身,最终扬弃了直接性与间接性之间的矛盾,成为一个统一的概念的诸多环节,从而进入了“概念论”的领域。\n“概念论”研究的是直接性与间接性的统一、自在与自为的统一,相互对立的概念现在消融为一个概念,在这一部分中范畴推演的特点是“发展”,这是逻辑学的最后也是最高的阶段。“概念论”包括“主观性”、“客观性”和“理念”三大阶段,黑格尔在此讨论了概念、判断和推理,机械性、化学性和目的性,以及生命、认识的理念和绝对理念,最终扬弃了一切差别和对立,将所有的范畴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整体就是“绝对理念”。\n自在(ansich)自为(fürsich)自在而自为(anundfürsich)\n在黑格尔看来,他的逻辑学所确立的范畴体系并不是他自己的独创,而是对哲学史这个关于绝对的认识史的概括和总结,所以他的工作就是以所有哲学的基本原则亦即范畴为“原料”形成一个统一的逻辑系统,而所有这些范畴作为“绝对”的诸多环节都被安排在恰当的位置之上,由此而形成的即是一个完整的“绝对”。当然,这里所说的“绝对”还不是现实的绝对精神而只是绝对精神的“骨架”或结构,只有到了“精神哲学”之中绝对精神才真正成为现实,所以黑格尔称之为“绝对理念”。\n在去世前一个星期,1831年11月7日,黑格尔在《逻辑学》第二版序言中写道,想到柏拉图曾经七次修改《国家篇》,一部现代包含着深刻内容的哲学著作就应该修改七十七次才对。由此可见,黑格尔始终没有停止对其哲学体系的探索。\n四、哲学全书\n1816年当黑格尔在海德尔贝格大学准备讲课的时候,他面临着教学纲要的问题。康德黑格尔所处的时代,德国在大学教育中十分注重教学纲要的作用。1778年10月16日,当时的国务大臣瑞特立芝(康德曾经把《批判》第二版敬献给他)在一份布告中说:“最差的纲要肯定也要比没有好,如果教授们博学多才的话,他们尽可以批评纲要的作者;但是口授笔录式的讲课必须废除。”当年康德就曾经利用了迈耶、鲍姆嘉登的纲要,然而黑格尔却不想这么做,他希望使用自己编写的教学纲要。于是他一边以口授的方式讲课,一边着手编写新的教学纲要,这就是《哲学全书》。\n《哲学全书》于1817年出版了第一版,1827年出了第二版,内容比第一版增加了一倍,1830年第三板问世,虽然篇幅增加不多,但文字的改动数以千计。显然,黑格尔在此下了很大的功夫。\n哲学全书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n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自然精神逻辑\n\n“精神是在自然界中发展出来的。自然界的目标就是自己毁灭自己,并打破自己的直接的东西与感性的东西的外壳,像芬尼克斯那样焚毁自己,以便作为精神从这种得到更新的外在性中涌现出来。”因此,精神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两者在根本上是统一的:精神是自然的本质,自然是精神的异化或表现。所以精神既可以说在自然之后,也可以说在自然之前:精神是从自然界中发展出来的,因而自然在时间上是在先的;然而就精神是自然的本质,精神是自然的真理性和最终目的,是理念的真正现实而论,精神则是真正在先的。\n在《哲学全书》的结尾之处(第575、576、577节),黑格尔分别以逻辑、自然和精神为“中项”提出了三个推论。\n第一个推论:逻辑理念--自然--精神。自然作为逻辑理念与精神的“中项”展开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它是直接性的存在,在时间上在先的东西。\n第二个推论:自然--精神--逻辑理念。精神作为自然与逻辑理念的“中项”,是自然的预定目标,因而是先于自然的,它能够在自然中认识到逻辑理念,从而使自然得到提升而返回自己的本质。\n第三个推论:精神--逻辑理念--自然。逻辑理念作为精神与自然的“中项”,乃是这两者的绝对实体,它把自己区分为自然与精神,将它们规定为自己的显现。因而逻辑理念在逻辑上是真正在先的。\n五、辩证法\n黑格尔登上哲学舞台的时候,正是近代哲学在方法问题上陷入了困境之时。在他看来,近代哲学的困境源于其思维方式的片面性。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黑格尔分析对比了古代人的思维方式与近代人的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别。\n“古代人的研究是真正的自然意识的教养和形成。古代的研究者通过对他的生活的每一细节都作详尽的考察,对呈现于其面前的一切事物都作哲学的思考,才给自己创造出了一种渗透于事物之中的普遍性。但现代人则不同,他能够找到现成的抽象形式;他掌握和吸取这种形式,可以说只是不假中介地将内在的东西外化出来并隔离地将普遍的东西(共相)制造出来,而不是从具体事物中和现实存在的形形色色之中把内在和普遍的东西产生出来。”\n康德试图通过揭示思维的辩证性来说明形而上学是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然而黑格尔却从康德的消极辩证法中看到了使哲学成为科学的一线曙光。在他看来,思维的辩证性为我们扬弃固定的概念,打破它们之间的界限,重新再现事物的整体生命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现在的工作就在于扬弃那些固定的思想,而唯一的途径是辩证的思维:扬弃固定的思维形式,使它们流动起来,克服自身的片面性,再现事物之活生生的生命。\n当黑格尔试图克服近代哲学的局限性,站在近代哲学的主体性原则的基础上恢复古代哲学的客观性立场的时候,古代哲学朴素天然的辩证性思想为他提供了扬弃近代哲学之“知性思维”的极其有效的可能方式。黑格尔曾经将赫拉克利特、芝诺和苏格拉底等人称作辩证法的创始人,虽然他们的思想很少共同之处,但是无论是赫拉克利特的自然辩证法、芝诺的概念辩证法,还是苏格拉底探索事物“是什么”的对话方法,都对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最直接的影响是康德的消极的理性辩证法和费希特与谢林对康德辩证法的积极的改造。\n辩证法(Dialektik)这个概念源于希腊文,原义是“对话”。在某种意义上说,黑格尔的辩证法乃是将苏格拉底通过两个人对话而追问事物的本质的方式进一步深化为思想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因而它是一种概念辩证法。不过在黑格尔看来,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而且是事物本身的本质规定,所以思想从根本上说乃是“客观思想”。于是,当黑格尔将思想看作是宇宙万物共同的根据和基础的时候,他的辩证法就不仅仅是一种认识的“方法”,也不仅仅是建构哲学体系的方式,而是世间一切事物共同的运动方式或客观规律。换言之,辩证法与本体论是同一的。\n真正的科学方法亦即辩证法的本性,“一方面是方法与内容不分,另一方面是由它自己来规定自己的节奏”,这两个方面可以看作是其辩证法的基本特征。\n马克思曾经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伟大成就概括为“作为推动原则和创造原则的否定的辩证法”。的确,在对待否定性的态度上,黑格尔区别于任何一位近代哲学家,其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对于否定性的辩证的理解。\n近代哲学通常是站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差别的基础上来谋求两者的统一的,由于知性思维的限制,它在要求获得具有确定性的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否定性的东西、有差别的东西或矛盾采取了排斥的态度,这就使它在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和方面的同时,难以保持住事物的活生生的生命和内在的统一性。从知性思维的立场看,事物之中包含着差别意味着事物自身的瓦解,因而差别和否定性乃是死亡的因素。\n规定的否定黑格尔则认为,否定性不仅不是死亡的因素,而且是真正的生命的力量和原则。因为正是否定性构成了推动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事物之中存在着差别,所以事物之中包含着否定性的因素。在通常观点看来,差别就是否定,就是事物与其自身的不同一,所以是不真的。如果我们不能消解这些差别,事物自身就会消解为虚无。但是,与这种将否定仅仅看作是否定的观念不同,黑格尔认为“否定的东西也同样是肯定的”,或者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抽象的虚无,而是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而这样的否定并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自行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n这就是说,否定从来不是抽象的否定,而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否定,所以否定的结果也总是有内容的或有规定性的。因此,否定的结果其实是从否定之中而产生的有内容的东西,由于它在否定了先前内容的同时亦将其内容以新的形式包含于自身之内,这就使事物发展为更高更新更丰富的阶段。黑格尔将这种辩证的否定称为“扬弃”。\n还是以“感性确定性”为例感性确定性以“这一个”个别的东西为真理。“这一个”可以分为“这时”和“这里”,也就是时间和空间。当意识企图在对象中找到真理的时候,它却发现,无论这时还是这里都是消逝着的:“这时是上午”,一转眼,这时就变成了中午;同样,“这里有一棵树”,一转身,这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于是意识发现,“这一个”的内容处于变化之中,唯一不变的是“这一个”本身,因而它不是个别性的东西,而是一个共相。“这一个”共相既不是上午、下午……同时又包括着上午、下午……\n扬弃在德文中,“扬弃(aufheben)”这个概念本身就富于辩证性:“它既意谓保存、保持,又意谓停止、终结”。因此我们可以说,扬弃或辩证的否定包含着三个环节:一是否定,二是在否定中对有价值的东西的保留,三是向更高的阶段的过渡。列宁十分恰当地把它概括为“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的确,通过“规定了的否定”--扬弃,前一阶段中有价值的东西保留了下来,外在的形式被克服了并且发展为新的阶段,于是这种辩证的否定就使两个阶段“联系”起来,从而使事物成为一个“发展”的过程。\n因此,“辩证的否定”乃是黑格尔辩证法的核心。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前一阶段中的差别和矛盾的运动产生了后一阶段,在后的阶段是在先阶段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亦是对在先阶段的继承和发展,因而前一阶段中的合理因素就保留在后一阶段之中,成为它的构成因素或环节。于是,整个事物过程就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发展着的、具有内在必然性的有机整体。\n前进=回溯“前进就是回溯到根据,回溯到原始的和真正的东西;被用作开端的东西就依靠这种根据,并且实际上将是由根据产生的”,因而“离开端而前进,应当看作只不过是开端的进一步规定,所以开端的东西仍然是一切后继者的基础,并不因后继者而消灭”,于是哲学之整体就是一个圆圈,在它之中,开端与终结、起点与终点乃是目的与目的的实现这样一个自我完成自我实现的关系。\n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形象地把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比喻为“酒神的宴席”:所有人都加入了欢庆酒神节的宴席之中,每个人都在这场豪饮之中一醉方休,但是这场宴席却不会因为我或者你的醉倒而告终结,而且也正是因为我或者你以及我们大家的醉倒而成其为酒神的宴席。我们都是这场豪饮不可缺少的环节,而这场宴席本身则是永恒的。\n黑格尔的辩证法以“三一式”为其形式,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正题、反题与合题。一般说来,正题是肯定的环节,它表明矛盾此时还处于潜在的阶段,黑格尔也称之为“自在的”阶段;反题是否定的环节,此时矛盾的双方得到了展开,黑格尔称之为“自为的”阶段;合题则是“否定之否定”的环节,它是正题与反题的对立统一,黑格尔称之为“自在而自为的”阶段。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正题、反题与合题的“圆圈”所组成的一个巨大的“圆圈”。有时人们把黑格尔的这种“三一式”就称之为辩证法,实际上并不十分恰当,因为它毕竟只是某种形式。\n\n黑格尔对否定性的辩证理解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为大胆的思考之一。差别、对立和矛盾问题自哲学产生以来就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难题,对此希腊哲学提出了极其深刻的辩证思想,但是由于它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使得这些深刻的思想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阐发。由于近代哲学家们固执于科学思维方式的知性思维,因而无论他们怎样追求客观性的科学知识都最终因为主体与客体之差别的二元认识论结构而无法将有差别的东西结合统一在一起。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的确与众不同。\n在自然万物之中,否定性是死亡的力量,任何事物都将由于它而自我瓦解,失去自身的存在,但是精神的生活却是敢于承当死亡并在死亡中得以自存的生活,而且只有当它在支离破碎的瓦解之中保持其自身时它才是真正的存在。“精神在否定的东西那里停留,这是一种魔力,这种魔力就把否定的东西转化为存在”。实际上精神自身就是否定性,它否定自己而变成了对象,在对象中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同一,从而使它能够扬弃对象成为真正现实的自己。未经否定的精神只是潜在的精神,不敢面对否定的精神还不是真正的精神,唯有投身于否定仍然保持着自身的同一性并且扬弃了否定的精神才是真正现实的精神。显然,黑格尔在此以形而上学的思辨语言阐发了主体的能动性。\n六、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n1831年,黑格尔与世长辞。对他的那些最忠诚的信徒来说,哲学也应该很自然地终结了。福斯特(FriedrichForster)在黑格尔墓前的颂词中把他比作理智世界中的亚历山大大帝,要他的追随者们去“确证、宣传和加强”他们刚刚从“思想王国”中继承的财富。另一位信徒则断言,今后的哲学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成为黑格尔的掘墓人,要么去为他树碑立传。不幸的是,哲学家们选择了前者。\n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古典形而上学的完成,也标志着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n在现代哲学中,康德与黑格尔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康德哲学始终是哲学史研究的中心话题之一,论文论著汗牛充栋,数不胜数;而黑格尔哲学却充当了批判的靶子,成了形而上学的“替罪羊”。究其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说,康德哲学是现代哲学的开端,而黑格尔哲学则是古典哲学的终结。\n文德尔班曾说过:“了解康德就是要超过康德”。而克罗纳(《从康德到黑格尔》的作者)则说:“了解黑格尔就是看到绝对不能再超过黑格尔。如果还可以有一个‘后黑格尔’,则必须做出新的开端”。\n如果西方哲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发生重大的转折,黑格尔哲学将是不可逾越的顶峰。正是由于西方哲学的转向,古典哲学的许多基本观念受到了人们的质疑,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其结果便使黑格尔哲学成了历史博物馆中精美的“艺术品”,我们虽然可以惊叹其完美无瑕,但毕竟不过是历史的见证。\n黑格尔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形而上学家,他将古典哲学的理性主义发挥到了极致,以“实体即主体”为核心,将认识论与本体论统一起来,以逻辑学为结构,以辩证法作为体系的构成原则,以目的论作为整体形式,将宇宙万物阐发为一个自己构成自己、自己完成自己的形而上学体系,终于使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哲学家们所怀抱的让哲学或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成为了现实。\n我们可以说黑格尔既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也是最坏的形而上学家:他是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因为没有哪个哲学家能够像他那样建立起如此恢宏如此庞大乃至如此“合理”如此严密的形而上学体系;然而由于古典形而上学这条路最终被证明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位最好的形而上学家当然也就成了最坏的形而上学家。\n首先是黑格尔哲学的理性主义与唯心主义。在古典哲学中,理性主义往往也就是唯心主义,因为它的根据和基本原则建立在宇宙的合理性之上,这个原则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理性统治世界”。在当代哲学看来,黑格尔企图穷尽绝对真理实在是狂妄自大,而他将宇宙自然的本质或实体看作精神或理性更是没有根据的。\n唯心主义者如黑格尔一方面认为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据此而主张事物的本质即是共相因而也就是概念、理性或精神,这不过是一种循环论证。由于当代哲学一般地排斥古典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放弃了理性统治世界这种乐观的理性主义立场,因而黑格尔哲学即使不被看作是美丽的谎言,最好的结果也就是某种美丽的梦幻而已。\n其次是黑格尔哲学的普遍主义和整体主义。其实这并不是黑格尔所独具的特色,形而上学作为形而上学通常都有这种特性,因为它以宇宙之统一的本质或根据作为研究的对象,只不过黑格尔哲学表现得最典型而已。对于当代哲学来说,最令人难以容忍的就是黑格尔把人类精神看作是绝对精神实现自己的手段,把个人看作是世界历史进程的工具,以至于人们甚至视黑格尔哲学为国家主义、纳粹主义的理论根据。20世纪有许多哲学家坚持个人的不可通约性,所以他们不仅放弃了古典哲学乐观的理性主义,而且对那种以普遍抽象的人性来规定个人的观念,尤其是黑格尔将个人淹没在绝对之汪洋大海之中的理论学说难以认同。\n黑格尔哲学之所以是古典形而上学的完成也是古典形而上学的终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古典哲学的基本观念遭到了人们的质疑。\n哲学诞生之初,希腊人试图说明宇宙的本原,追求关于自然的知识,而这一哲学旨趣的萌生乃基于一系列未经审查的观念:宇宙自然是一个有规律、有秩序、有统一根据的合乎理性的有机整体。由于这些基本观念相继受到了质疑,使得西方哲学从古典哲学走向了现代哲学。\n如果人们对于这些基本观念仍然坚信不疑,那么黑格尔哲学就是不可超越的顶峰。然而,当人们终于发现,我们无论如何无法证明盲目、偶然的外在宇宙是一个合乎理性的存在,便注定了黑格尔哲学的命运。如前所述,黑格尔哲学的全部工作意在论证合理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整个宇宙被解释为一个合理性展开为现实性的过程。他所营造的形而上学体系恢弘壮观且不失为精巧,但是由于其理性主义的基础坍塌,充其量只能作为精美的艺术品供人欣赏了。\n黑格尔后的19世纪哲学\n19世纪三大思潮颠覆了理性主义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n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1809-1882)\n人的进化\n社会达尔文主义是将达尔文进化论中自然选择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种社会理论。最早提出这一思想的是英国哲学家、作家赫伯特·斯宾塞。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风行从19世纪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与生物界一样也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混淆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差异。\n卡尔·亨利希·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1818—1883)\n恩格斯在1883年总结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时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n弗洛伊德(SigmundFueud,1856--1939)\n超我=道德自我=理性本我=本能\n在古典哲学中,哲学与科学是“同一条战壕的战友”,例如牛顿物理学构成了哲学自然观的楷模,哲学希望成为科学甚至科学之科学。然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学和物理学相继出现了危机,例如非欧几何和相对论的出现,使得原有的科学模式不再适用了,从而也促进了哲学的转型。\n这个时期也是社会激烈变革的时期,一方面社会组织制度越来越“合理化”,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冷战等使世界在科学进步、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始终处在动荡不安之中。所有这些对现代哲学中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n黑格尔后的19世纪哲学一、非理性主义二、实证主义三、古典哲学的复兴四、生命哲学五、实用主义\n黑格尔之后的19世纪,哲学陷入了重新寻找方向、重新检查基础,甚至重新确定问题和对象的混乱局面,我们可以视之为从古典哲学向20世纪现代哲学的过渡时期。它们共同的特征是反形而上学。实证主义、非理性主义、生命哲学、新黑格尔主义、新康德主义、实用主义……哲学家们广泛深入的探索为20世纪西方哲学开辟了道路。\n一、非理性主义\n19世纪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并不是空穴来风,它不仅仅是当时欧洲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价值观念等领域的深刻危机的反映,而且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之中亦有其根源,只不过在理性主义主流的波涛声中听不到它的声音罢了。在西方文化中,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灵魂与肉体始终处于紧张的对立之中。现在,随着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形而上学日薄西山,原本涌动于理性主义历史长河下面的“暗流”终于冲到了光天化日之下,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n非理性主义叔本华克尔恺郭尔尼采\n叔本华 (ArthurSchopenhauer,1788-1860)《世界作为表象和意志》\n康德:世界--物自体与现象人--意志与现象叔本华:世界--意志与表象\n生命意志人的真正存在是意志,即情感和欲望。意志作为“自在之物”是无意识的,是一种盲目的、不可遏止的冲动,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求生存,故可称之为“生命意志”。万物最珍贵的就是生存,所以利己乃是人类的天性和万物的本质。因此,人的理性、知识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都是服从于意志的。理性不过是意志雇佣的向导。意志好像是一个勇猛刚强的瞎子,而理性则不过是由他背负着给他指路的亮眼的瘸子。\n意志的本质就是盲目的欲望和永不疲倦的冲动,其本身就意味着痛苦。因为欲望、冲动是无穷无尽的,而它的满足却总是暂时的、有限的。欲望得不到满足便是痛苦,纵然欲望得到了完全的满足,所带来的又是孤寂、空虚、厌倦,同样也不免于痛苦。另一方面,意志现象愈完善,痛苦也就愈显著。植物是没有痛感的。最低等动物的痛感最微弱。脊椎动物因为有了完善的神经系统,痛感能力就较高。到了人,痛苦就达于顶峰。而对于人来说,也是智力越发达,痛苦越深重,因此天才最痛苦。\n悲观主义人生就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的“钟摆”。人们越是抱有某种理想和目的,越是为实现这种理想和目的去进行认识和行动,越是在自己的行动中取得成功,那就意味着他们的意志越是强烈,从而也意味着更大的痛苦。而要消除痛苦就必须否定生命意志,抑制人的欲望,摆脱一切世俗的利益和要求,去除一切现实生活和现实的理想和目的,抛弃一切理性和科学的观念以及以理性为基础的一切道德规范,而进入无我之境。我们虽然可以研究哲学,也可以在艺术直观中达到“自失”境界,或者到佛教中寻求涅槃境界,从而进入意志世界。但是,要得到永久的解脱,就必须使生命意志自我扬弃,达到无欲这一人生的最后目的。\n人可以在艺术创造和哲学沉思中“洗涤意志”,以求得暂时的解脱。在艺术创造和艺术直观中陶醉,可以达到忘我之境或“自失”,“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也就是说人们忘记了他的个体,忘记了他的意志”,从而也就忘记了痛苦。人也可以通过哲学修养来抑制欲望、弱化意欲以减缓痛苦。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物质生活方面的欲望很低,甚至不结婚。但是在艺术和哲学中求得解脱只是暂时的,有时只是一瞬间,美好的时光就结束了,当他们意识到自我的时候,痛苦又开始了。\n涅槃获得永久的解脱,就要彻底否定生命意志,有三个步骤:自愿放弃性欲;甘于痛苦;死亡寂灭。性欲是生命意志最坚决的表现,它的满足把生命延长到死亡之后,以致无限。结果新生命又如一架上紧了发条的“人生之钟”,重又开始了痛苦的历程。如此循环不息,因此性欲的满足就象写给生命的“卖身契”。所以,自愿放弃性欲是否定生命意志的第一步。第二步是甘愿吃苦。叔本华认为,痛苦是个净化炉,人只有在痛苦的炉火中修炼,才会最终感到绝望从而转向内心世界,降低意志,把意志看成万恶之源。第三步是死亡寂灭,达到涅槃的境界。自苦的最终是绝欲,达到“不可动摇的安宁”,真正否定了生命意志,才是值得称道的解脱方式。要是有人敲坟墓的门,问死者愿不愿再生,他们一定都会摇头拒绝。在他看来,人生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弃生命意志,摆脱尘世欲求,是高尚人格的明智的选择。\n叔本华生不逢时,1818年他成为柏林大学哲学系的编外讲师,刻意在黑格尔开课的时候开课,结果大败而归。据说他曾经说:如果不是我配不上这个时代,那就是这个时代配不上我。直到晚年他的著作才引起人们的关注。\n索伦·克尔恺郭尔 (SørenKierkegaard,1813-1855)《非此即彼》《恐惧与战栗》《焦虑的观念》《致死的疾病》\n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只活了43岁,一生处在忧郁之中,饱受罪感的折磨。他的作品使用了不同的笔名,以至于人们总是在争论哪部著作应该是克尔恺郭尔自己主张的观点。这就像罗马神话只的雅努斯,一张脸哭,一张脸笑。\n黑格尔批判生存是绝对不可思考的,可能有逻辑的体系但不可能有存在的体系。黑格尔主义的问题首先就在于它强调普遍而轻视个别,把个人降低为历史中消极的旁观者、局外人,所以不能给个人以真正的实在地位,而只能提供关于生活的幻影,就好像是向一个饥饿的人朗读烹调书一样。\n主观真理论克尔恺郭尔将思辨哲学家称为客观思想家,将关注存在个体的思想家视为主观思想家。客观思想家热衷的是与自身具体存在无关的客观真理,主观思想家对存在采取一种个人的和主观性的态度,他们关注的是在自己的具体生存中理解自己。他并不否认客观真理能够解释世界,但是这种客观真理与现实生活是脱节的。一种真理如果与人的存在无关就没有意义,主观的真理即使在客观上不真实,只要它能够触及人的具体存在,那么对个体来说就是确定的真理。\n那个个人人们总是说“我们”、“我们的时代”、“19世纪”等等,个别存在的人简直算不了什么;人们对时代的成就感到欢欣,其中却夹杂着对个人的蔑视,似乎每个人都必须附属于某种运动成为它的一部分,丧失在整体之中。没有人愿意成为一个个人,因为人们害怕如果成为个别存在的人,他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克尔凯郭尔要为保卫个人而斗争。个人的最高的自我实现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在于普遍的绝对精神的发展,而在于个人和上帝的关联之中。因此,重要的不是理智而是信仰。“如果我能要求在我的坟墓上有一个墓志铭,我唯一的希望乃是‘那个个人’。”\n人生三阶段☆美感☆伦理☆宗教\n美感生活指日常生活,或相对于基督徒生活的异端的生活。要么做基督徒,要么做异端;要么让精神失落,要么让精神升华。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能“既…又…”,只能“非此即彼”。美感生活就是日常的感性生活和物质生活,这是精神的直接性阶段。它主要表现为欲望:从幻想出对象的渴求到发现了多样性的寻求,最终达到了理想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的欲求。但美感生活又是忧郁的。一旦太阳的余晖褪尽,黑暗就成了人间的主宰,忧郁总会在尘世生活的喧嚣和骚动之后潜入人的心灵。忧郁带来的是不幸。每个人都在其内心的宁静中秘密地抱着这样的想法,他是人群中最不幸的人。生是不幸而痛苦的,坟墓中却有着安宁和解脱。这就是美感生活的终局。但如果在绝望中渴望拯救,投身上帝,精神也会从绝望中解脱出来。\n伦理的普遍性体现在婚姻、对邻人之爱和悲剧英雄中。伦理的人有自己信奉的原则,有为原则而牺牲的英雄气概。但是当伦理的人意识到自己不能满足道德律的要求,缺乏自足性,因而感到自己有罪时,就不可能再停留在伦理的阶段上了。罪的事实对伦理是不可克服的障碍,而只能导向忏悔,进入存在的第三个阶段--宗教。\n伦理使个体关注自己,宗教使个体关注上帝;伦理强调普遍性,而宗教强调孤独个体。宗教生活才是精神得以实现的最高领域,因此,要寻找真正的自我,个体必须以宗教悬搁伦理。个体只有在宗教意义上才是真正独立存在的。因为作为罪人,个体只能独自地面对上帝,大众解救不了他。所以,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在他心中的最幽深处,对于上帝是真爱,不存在丝毫的怀疑。他满怀感激之情,把一切归于上帝,他不信自己,只信上帝。只有这样的人才是成熟的,才可以进入永恒之境。这也就是克尔凯郭尔的宗教归宿。\n成为基督徒“我不敢自居为基督徒,我只想成为基督徒”。--克尔恺郭尔\n如何成为一个基督徒?《圣经.旧约》说,一天神为了试验亚布拉罕的忠诚,便叫他把儿子以撒带到山上去献祭。亚布拉罕毫无怨言,瞒着妻子说是要把孩子带出去玩几天。亚布拉罕按照神的吩咐将孩子带到山上放下,正准备用刀砍下去,却听到神叫他不用砍了,留了以撒一条命。\n《路加福音》(14:26):“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我们可以把这看作是上帝对亚布拉罕的考验。但是这考验实在太过分了,要知道他在70岁上才有了这个儿子。\n姑且作一假定,亚伯拉罕的同时代人难道不会这样说吗:“这是一项永久的延宕。亚伯拉罕终于得到一个儿子,但花费了足够长的时间,现在他要将他献出,难道他没有发疯么?也许他最少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他要那样做,而且那永远是一项考验。”\n亚布拉罕虔诚地信仰上帝,对他来说上帝的话就是真理,他会无条件地去做。但是对于现代人来说,情况发生了变化,他会心存疑虑,不可能无条件地听从上帝的声音。\n1、上帝存在吗?这是上帝的声音吗?2、我是亚布拉罕吗?3、即使有上帝存在,如此悖理的事情怎么可能是上帝的命令呢?\n叔本华走向了虚无,克尔凯郭尔走向了宗教与个人,尼采则走向了超人。\n尼采 (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 1844-1900)《悲剧的诞生》《人性,太人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善恶的彼岸》《反基督》\n重估一切价值尼采一生的工作主旨就是展开人生的全景图,撕开遮蔽在上面的矫饰,让生命的激情绽放。它可以简化为两个词:重估与超越。尼采在自传中说:“重新估价一切价值:这就是我给人类最高自我觉悟活动的公式,这一活动在我身上已成为血肉和精神了。”他所重估和消解的主要是理性主义和基督教传统中的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n苏格拉底批判酒神(狄奥尼索斯)和日神(阿波罗)共同塑造了希腊艺术的气质。日神代表造型艺术,酒神代表音乐舞蹈;日神代表幻想、追求、理性、道德,而酒神则代表真实、破坏、疯狂、本能。虽然它们都植根于人的至深本能,但后者的精神比前者更重要。尼采把酒神的激情转化为哲学的激情,使之体现了一种无穷无尽的生命力,意味着人的一切原始冲动都获得解放,而不受任何理性观念或原则的约束。酒神的世界是一个狂醉的世界,这是个人的生命与世界的生命融为一体的世界,人性的深处在其中得到了充分表达,人的生命感受也最强烈。真正的哲学就应是酒神的哲学。\n奴隶道德与主人道德基督教伦理所奉行的是奴隶道德,即群畜的普通人、下等人所遵奉的道德。这些人缺乏旺盛的生命力和激情,没有奋发有为的生活理想和自我创造的愿望,他们把获得功利当作生活和行为的准则,把怜悯、同情、仁慈、宽恕等品性赞为美德,把强者和具有独立的个性的个人当作危险人物、恶人,要求强者接受他们的道德原则,抑制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也就是消灭强弱之间的差别,实现普遍的平等。而理性主义思想家、民主主义者乃至社会主义者所宣扬的平等、自由、博爱等原则正是据此提出的。以这种道德为标准的文化必然是颓废的文化,而欧洲文明的堕落和颓废也正是这种道德原则及其背后的权力的产物。\n主人道德是高级的人、上等人所奉行的道德。他们的生命和本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不受任何确定的、被当作普遍的道德原则的约束,达到了超越奴隶道德的善恶标准的彼岸。他们完全以自己的意志为尺度来创造价值、制定道德观念。高贵的人把一切高尚的、威严刚毅和值得骄傲的东西,即一切能发挥个人的内在的生命力和本能、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主动性的东西当作善,而把一切卑劣的、柔弱平庸、循规蹈矩、没有创新精神的东西,一切乞求同情、怜悯之类的东西当作恶。因此,上等人、强者应当有这样一个基本的信念:整个社会不是为了其本身,而是为了他们而存在,是他们履行其职责的基础和脚手架。\n上帝死了上帝死了=绝对价值的丧失。尼采意识到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使欧洲人只是在名义上信仰上帝,而教堂不过是上帝的坟墓。因此他试图从虚无主义中寻求积极的意义:既然上帝不存在,人自己是自己的主人,去建立一种超人的道德。\n权力意志叔本华从虚无主义走向了悲观主义,尼采则试图由此开展出积极的意义。上帝死了,直面虚无,人应该立足于自身而在世,依靠自己的力量,这就是基于权力意志的超人的道德。权力意志是尼采的理论基点,它把人的生命理解为一种冲动、冲创和创造力,一个不断自我表现、自我创造、自我扩张的活动过程。当生命意志是表现、释放、改善、增长内在的生命力的意志时,它就是权力意志(DerWillezurMacht)。这里的权力是广义的,它指的是人不断地改善、扩大、增长、超越自身的生命力,而不能仅仅归结为追求政治权力的意志。\n永恒轮回古代人的时间观往往是循环论的,只是基督教产生之后,才形成了有始有终的线性时间观,而近代物理学则为之作了科学的论证。所谓永恒轮回的意思是说过去和现在所发生的一切在未来会无限地重复出现。对于生活的积极意义是:既然所有这一切都会再次出现,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你还想再一次并且无数次这样吗?”\n精神分析学说\n佛洛伊德(Freud,Sigmund1856-1939)《梦的解析》《性欲三论》《精神分析引论》《自我与本我》《图腾与禁忌》《文明及其不满》\n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起源于他与布洛伊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人们认为歇斯底里是女性特有的紊乱症,(Hysterin在希腊文是子宫的意思),布洛伊采用新方法称“宣洩法”,布洛伊用该法治疗一个匿名为安娜的21岁女病人,一些病状随之暂时或永久地消失。后来由于移情作用,两人彼此之间产生深厚的感情,布洛伊的婚姻也受到威胁。结果他决定停止对安娜的治疗,致使安娜受到强烈刺激而突然暴发歇斯底里分娩症。布洛伊只好携妻逃离维也纳,把这个摊子丢给佛洛伊德。\n弗洛伊德对精神病的起因提出了新的解释:不能把歇斯底里仅仅归结为外伤或细菌传染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也可以是精神创伤,纯精神的因素同样能够导致发病。由此他提出了一套关于无意识的精神分析理论。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前意识系统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过渡带,无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领域,它是人的本能欲望以及与此相关的情感、意向的储存器。在人的心理中所有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系统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精神中最原始的因素,具有强烈的心理能量。\n人的心理结构就像一座三层楼房,顶层是理智而有教养的意识。中层是安分懂礼的前意识,底层是粗野无礼的无意识。中层的居民可以随时到楼上拜访,又有责任把守楼梯口,不让楼下的粗人打扰意识的正常活动。但前意识总有疏漏的时候,于是无意识就乘机行事。在白天无意识可能以遗忘、口误、笔误等行为失误的方式作为伪装,冲破前意识的警戒而短暂地取代意识的作用。到了夜晚,它又往往以梦的形式作为伪装实现对人的精神活动的支配。弗洛伊德对梦做了大量的分析,认为梦不是无意义的杂乱幻觉,也不是超自然力的鬼使神差,而是乔装打扮的无意识本能冲动的表现,因而具有精神分析的重要意义。\n由此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是无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这些心理因素从根本上源于性的冲动,所以精神分析的实质就是对性对本能和欲望进行分析弗洛伊德称性本能为“里比多”。在性心理的成熟过程中,由于不正常的压抑等原因可能导致心理障碍,许多心理疾病可以在童年中找到原因,诊疗方法往往是通过各种方式使之得到宣泄,解开心理上的“死结”。\n二、实证主义\n与非理性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主张用实证的自然科学的精神改造和超越形而上学的流派。通常我们称孔德和穆勒为第一代实证主义者,称马赫等人为第二代实证主义者,而称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新实证主义为第三代实证主义。\n奥古斯都·孔德 (AugustComte,1798-1857)《实证哲学教程》(六卷)\n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19岁时成为圣·西门的秘书,受到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响。在《实证哲学教程》中正式提出社会学的名称,建立社会学的框架和构想,被称为社会学之父,晚年创立“人道教”。\n实证主义孔德主张“拒斥形而上学”,其根据来自实证主义原则:除了观察到的以事实为依据的知识以外,没有任何真实的知识;我们只能获得关于现象的相对知识,不能获得关于现象背后的实体或第一因的绝对知识。实证主义只研究真实、有用、肯定和精确的知识,即关于完全可由经验加以实证的现象的知识。只要人类精神不钻进那些根本无法解决的形而上学问题之中,而只在完全实证的现象范围内进行研究,人们仍然可以为自己找到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n所谓“实证”指的是具有“实在”、“有用”、“确定”、“精确”、“肯定”、“相对”等意义的东西。实证哲学与实证的自然科学是一致的:实证自然科学以各类可以观察到的特殊的自然事物和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揭示它们的规律为目的,实证哲学的任务则是考察各门自然科学的规律以及它们所使用的方法,并对它们加以综合,揭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n人类智力发展的三阶段论是孔德依椐实证主义的基本精神,重新考察人类思想或智力发展的基本历程时所发现的“一条伟大的根本规律”。这三个阶段是:神学阶段(大约在公元1300年之前)、形而上学阶段(大约在公元1300––1800年之间)和19世纪以后进入的实证阶段,也可分别叫做虚构阶段、抽象阶段和科学阶段。这三个阶段相继使用了三种性质不同甚至相反的哲学方法:神学方法、形而上学方法和实证方法。\n社会学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把按照实证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关于社会现象的理论称为“社会学”,其任务是研究和发现社会现象的“不变的规律”。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社会学是最后出现的也是最重要的学科。孔德认为在他之前自然科学已经进入了实证的阶段,但在社会历史领域,以往的思想家的理论都带有思辨性,还没有成为科学。只有到他建立的社会学,才使关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理论真正摆脱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束缚,真正成为了科学。\n社会动力学与社会静力学孔德按物理学的分类方法,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社会动力学是从社会变迁的连续阶段和相互关系的过程来研究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规律;社会静力学旨在研究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的结构关系,以及彼此间持久不断的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也就是研究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几个不同层次的结构和相互关系的各个方面。孔德主张把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看作是密切联系的和相互补充的科学。\n孔德是一个温和的社会主义者,他认为经济个人主义导致不负责任的无政府状态,一个健全的社会应该让利他主义高于个人主义。社会演进的规律总是从利己到利他,孔德反对传统的宗教而代之以科学的宗教--人道教。\n人道教孔德相信社会应该由掌握了实证知识的管理者阶级来领导,接受科学家和实证哲学家这些精英提出的原则,由他们控制教育,形成舆论,参与政务,具有类似中世纪时的教皇和主教的地位。真正实在的是人类或人性,而不是个人。人作为个人是一种抽象,应该强调的不是个人权利而是对社会的责任。人的道德生活的最高形态就是对人性和人类的爱和为人类服务(普遍的爱)。大写的人类性或人道是最高的存在者,具有上帝的地位,应该受到尊敬和服从。实证时代的人要像中世纪基督徒崇拜上帝一样崇拜人道性,使政治服从于道德。\n三、古典哲学的复兴\n所谓“古典哲学的复兴”,指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复兴,即黑格尔主义和康德主义的复兴,我们一般称之为“新黑格尔主义”和“新康德主义”。黑格尔去世之后,哲学一时陷入了茫然失措的混乱局面。虽然西方哲学始终处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状态,但是在黑格尔前后,人们对这种状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因为黑格尔哲学标志着形而上学的完成和终结。在此之前,哲学家们从来也没有放弃过使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的理想,所以他们毕竟有一个统一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不存在了,而人们似乎对此还很不习惯,新黑格尔主义便应运而生了。正如文德尔班所说,对世界观的渴求使黑格尔迷住了青年的一代。\n回到康德去!1865年,德国哲学家李普曼(OttoLiebmann,1840-1912)在《康德及其追随者》(1865)一书中每一章的结尾都大声疾呼:“回到康德去!”标志着新康德主义登上了历史舞台。世纪之交,德国几乎所有大学的哲学教授席位都被新康德主义者所占据。\n黑格尔学派解体,没有什么比回到康德去更好的办法了。也许更重要的原因是,康德哲学中有许多东西构成了20世纪哲学的基本观念,以至于人们将康德哲学看作是进入哲学王国的桥梁和关隘。实际上,虽然新黑格尔主义不仅在德国,而且在英国、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地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新康德主义则主要局限在德国本土,但是真正对20世纪哲学产生深远影响的还是康德。新黑格尔主义过后肯定是更加激烈的反黑格尔、反形而上学的热潮,而新康德主义则最终在胡塞尔的现象学中脱胎换骨,给20世纪的德国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打上了深深的烙印。\n新康德主义之“新”对物自体持保留态度。对科学的普遍必然性(先验性)做了新的解释,分别以心理结构或逻辑结构回应非欧几何等的挑战。从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出发创立了价值论,深入讨论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n三大流派早期生理学派,以朗格为代表。马堡和巴登学派注重研究逻辑与认识方法论问题,以科亨、那托普、卡西勒为代表。西南学派(弗莱堡学派或海德堡学派)主要研究价值与文化历史问题,以文德尔班、李凯尔特为代表。\n康德的先天认识形式建立在欧几里德几何学和牛顿物理学的基础之上,而非欧几何和量子力学表明,几何学不一定以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为前提,物理学也不一定以“实体”、“因果关系”等范畴为基础。新康德主义试图对此做出新的解释。生理学派把先验因素归结为心理、生理组织,接近于经验主义的立场。马堡学派则主张把科学的先验条件解释为纯粹的逻辑结构。\n从康德到黑格尔从黑格尔回到康德,就必然面临康德的难题。新康德主义虽然回到了康德,但是如果不能彻底扭转哲学的方向,还是会从康德走向黑格尔,文德尔班等人就是如此。道理很简单:康德预示着现代哲学的开端,但是他毕竟属于古典哲学。换言之,仅仅回到康德还不足以解决问题。\n四、生命哲学\n亨利·柏格森 (HenriBergson,1859-1941)《时间与自由意志》《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形而上学导论》《创造进化论》《生命与意识》\n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的生命哲学认为宇宙的本质是一个无限的创造的生命力,他称为“生命冲动”,哲学或形而上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对这个真正的实在(即生命冲动)的认识,生命冲动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活动,由于这种创造的活动,宇宙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演化、生生不息的历程,宇宙永远在变动之中,宇宙中并没有绝对静止不动的东西,这亦是柏格森对达尔文进化论所给予的哲学的解释。\n柏格森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概念“存在”做了新的诠释。存在不是实体,既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质,而是流动和变化。宇宙是连续变化的过程,而不是孤立的事物的总和。宇宙不是静态的,不是已经完成了的,而是永恒的、不断的变化,而变化和进化的动力就是“生命冲动”。“神并没有创造任何事物,神只是一个永不止息的生命力,是行动和自由,可见创造并不神秘”。\n柏格森主张从生命本身来理解时间。生命是宇宙的一个基本事实,它不仅指个人的生命或有机体的生命,更指宇宙内在的生命力。宇宙内在的生命是永恒的生成,永不中断,不可分割,因而可以称之为“绵延”。当我们试图用语言或符号来表达生命的时候,等于将它从变动不居的东西变成了静止的东西,将它空间化了。人们计量时间就是将时间空间化。生命或绵延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异质的整体,这种异质性不是外在的而是内部的。由于生命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它是不可预测的。传统哲学的“规律”或“必然性”无法用于生命或绵延,这意味着宇宙的每一瞬间都是创造,人的自由由此而得到证明。\n生命-时间-绵延按照牛顿物理学,时间是同质的均匀流逝的东西,这不是真正的时间,而是科学的时间。真正的时间是“绵延”,它是生命本身异质性的延伸,而不是可以度量的由同质同量的单位组成的科学的时间。绵延就像一段音乐,我们总是在总体上感受它,而不是将它区别为一个个组成它的音符。我们当然可以通过理智区分一个个音符,但这时音乐实际上就不存在了。\n创造的进化柏格森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不过他认为生命的进化不是一条线性的轨迹,而是像炮弹爆炸后飞出许多碎片,向四周飞散,每一个碎片又再爆炸,形成无数碎片四散开去,以致无穷。生命进化的原动力是生命的冲动,它的运动分为向上和向下两个方向,向上的喷发产生有生命的事物,向下的坠落产生无生命的事物,这两种倾向的交汇点则构成了生物有机体。关于宇宙的进化,传统形而上学或者采取机械论的方式解释,或者采取目的论的方式解释。柏格森认为生命的进化既不是机械的也不是有目的的,而是一个不断的自由创造的过程。\n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同,柏格森认为进化基本上不是用适应环境可以说明的,适应只能说明进化的迂回曲折。机械论与目的论的缺陷是都以为世界上没有新的事物,前者把未来看作是蕴涵在过去之中,而目的论则把结果看作是目的的展开。柏格森主张进化如同艺术家的作品是创造性的。例如最初的动物没有视觉,虽然在接触到外部事物因而有了解事物的欲望,但是视觉不是事先可以想象的,这意味着进化是无法预知的,完全是自由的创造。\n传统理性主义的形而上学用理智的方法来捕捉动态的宇宙,就好像电影摄制者利用摄影机拍摄一个动态的过程,他利用摄影机的拍摄速度将一张张一系列瞬时画面拍摄下来,然后把这些拍摄下来的底片放进放映机内,利用放映机的放映速度,希望能将原先动态的过程真实地重现出来,但事实上电影不过是由一系列静止分离的画面重组而成,因此它本质上仍是静态的,无论给我们的视觉如何连贯的印象,这只是一个近似甚至是视觉上的错觉,而不是(变动的)实在本身,因此传统形而上学利用理智的方法,并不能获得宇宙的真相。\n因此,理智无助于对宇宙生命的创造力的认识。理智的一个基本作用就是对静止事物的认识,正如上述电影摄制法所表明的,一个静止的宇宙只是我们的理智从一个真实的充满动感的宇宙所“拍摄”下来的一幅画面而已。理智只能认识抽象的时间,而不能认识时间本身,真实的时间是“绵延”(duration),这只能由直觉(intuition)来直接把握,理智的认识作用就是将时间空间化(spatialize),这样真实的时间(即绵延及生命的创造)就溜走了。\n直觉因此,生命是能动的,理智则是纯粹的静观。要把握真实的时间或生命的实在,唯有透过直觉的方法。理智的领域可以用语言概念来解释,但直觉是生命内在的体验,直觉及其所把握的实在是不可言说的,因此柏格森的直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神秘经验。理智只是站在事物外面来认识它,而直觉则是一种感应或同情共感(sympathy),藉此我们把自身投入到对象之内,以便与其独有的、从而是无法表达的东西相契合。因此直觉是一种不以概念为媒介而切入到事物之内的直接的把握。直觉就是认知者对客体的一种感应,在此感应中,认知者把自己融入客体之内,与客体融为一体。\n1927年,“为了表彰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和他的卓越技巧”,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高度评价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批判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机械论和决定论,解放思想方面的巨大意义,认为《创造进化论》是“一篇震撼人心的雄伟诗篇,一个含蕴不竭之力与驰骋天际之灵感的宇宙论”,“他亲身穿过理性主义的华盖,开辟了一条通路。由此通路,柏格森打开了大门,解放了具有无比效力的创造推进力……向理想主义敞开了广阔无边的空间领域。”(《颁奖辞》)\n哲学家中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n1908年鲁道尔夫·奥依肯(1946-1926)德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大思想家的人生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与世界--生命的哲学》等。1908年作品《精神生活漫笔》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他对思想的贯通能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n1927年亨利·柏格森(1859-1941),法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时间与自由意志》、《创造进化论》、《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等。1927年《创造进化论》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n1950年伯特兰·亚瑟·威廉·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主要作品有《数学原理》、《哲学问题》、《教育与社会秩序》等。1950年《哲学-数学-文学》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表彰他所写的捍卫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的多种多样意义重大的作品”。\n1957年阿尔贝·加缪(1913-1960)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误会》、《正义》;小说《局外人》、《鼠疫》;论文集《西西弗的神话》等。1957年作品《局外人·鼠疫》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重要的著作,在这著作中他以明察而热切的眼光照亮了我们这时代人类良心的种种问题”。\n1964年让·保尔·萨特(1905-1980)法国哲学家、作家。主要作品有哲学著作《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小说《恶心》、《自由之路》三部曲;剧本《苍蝇》和《禁闭》等。1964年作品《苍蝇》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响”。\n五、实用主义\n威廉·詹姆斯 (WiliamJames,1842-1910)《实用主义》《彻底的经验主义》《真理的意义》《宗教经验种种》《心理学原理》\n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从希腊语pragma(行动)派生的一个词,实践(practice)即由此而来。皮尔士认为一个概念的意义不能用先天定义或按照某种分类系统原则来确定,而只能在它所可能产生的实际后果或效果那里发现。后来为了免受被歪曲,“请允许我宣布一个新的名称‘实效主义’(pragmaticism)的诞生,它丑陋得足以使自己免遭绑票”。威廉·詹姆斯与皮尔士在什么是实用主义的问题上有分歧:皮尔士重视的是逻辑和科学,而詹姆斯重视的是经验。\n对詹姆斯来说,实用主义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方法:“实用主义的方法,不是什么特别的结果,只不过是一种确定方向的态度。这个态度不是去看最先的事物、原则、范畴或假定是必需的东西,而是先看最后的事物、收获、效果和事实”。因此,实用主义不想卷入各种哲学理论之间的争论,而是判定任何一种理论的效果。\n当一位学生走进哲学课堂的时候,他会发现走进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实生活的另一个宇宙。现实生活是经验的世界,多姿多彩,充满了烦恼、忧虑和痛苦,而哲学的宇宙则是纯洁的高尚的理想的世界。这两个世界好象完全没有关系。高尚纯洁的东西在生活中当然有它的地位,但是哲学的世界不应该与生活和经验是隔绝的。为此,詹姆斯主张一种彻底的经验主义。\n彻底的经验主义“一种彻底的经验主义,为了要彻底,就必须既不要把任何不是直接所经验的元素接受到它的各结构里去,也不要把任何所直接经验的元素从它的各结构里排除出去。对于像这样的一种哲学来说,连接各经验的关系本身也必须是所经验的关系。而任何种类的所经验的关系都必须被算作是实在的和该体系里的其他任何东西一样”。所谓“彻底的经验主义”对于一般的经验主义“多”出来的是经验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纯粹经验”,即经验之流或意识流、思想流。\n传统的经验主义视人为认识主体,对象是经验客体,人的感觉经验是单向的和静态的。例如我们对日出的经验,只是我们所“看到”的东西。但是实际上日出的经验不仅仅是对日出的视觉经验,还包括了我们对日出的种种内心感受以及对日出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自然景观的经验,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丰富的内容。例如我们面前的杯子,传统经验主义认为我们是通过不同的感官感知到杯子的大小、形状、颜色……但是实际上把这些感觉性质分解开来把握“之前”,它们是融为一体的。换言之,经验是动态的和相互关联的。\n意识流“意识,在它自己看,并不像切成碎片那样。像‘锁链’或是‘贯穿’(列车)这些名词,在意识才呈现的当儿,并不能够形容得适当。因为意识并不是衔接的东西,它是流的。形容意识的最自然的比喻是‘河’或是‘流’。此后我们说到意识的时候,让我们把它叫做思想流,或是意识流,或是主观生活之流”。--《心理学原理》\n感觉是由神经刺激引起的,它是神经向大脑送出的一种不停顿的刺激,因而产生一种与之相应的感觉流,这就是意识的本质,它连续不断,像河水一样流着。因此,意识本身并不表现为一些割裂的碎片,用“锁链”或“列车”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它是不合适的,只可用“流水”来比喻。\n“我把直接的生活之流叫做纯粹经验,这种直接的生活之流供给我们后来的反思与其概念性的范畴以材料。只有新生的婴儿,或者从睡梦中猛然醒来,吃了药,得了病,或者挨了打而处于半昏迷状态中的人,才可以被假定为具有一个十足意义的对于这的纯经验,这个这还没有成为任何确定的什么,虽然它已准备成为一切种类的什么。它既充满着一,同时也充满着多,但是各方面都并不显露出来;它彻头彻尾在变化之中,然而却是十分模糊不清,以致它的各方面相互渗透,并且无论是区别点或是同一点都抓不住”。\n认知作用是纯粹经验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可以发生的一种特殊关系。纯粹经验被区分、重组、抽象,再给予名字,就成为理智能把握的东西的概念、命题、主张等。所以,传统哲学等不同主张的对立就是因为没有看到双方由之出发的共同基础,而只执着于一种已经被抽象化、孤立化的东西。\n詹姆斯以开创性的心理学研究进入哲学,他的《心理学原理》至今仍然是心理学的经典。詹姆斯反对心理联想主义传统,即把感性材料看作被动的、相互无关的杂多,心灵的作用是通过联想加以组合。詹姆斯认为感觉经验与思想实际上最初是不可分的,构成了直接的生活之流(意识流或思想流)亦即“纯粹经验”,理智通过对纯粹经验的区分、重组、抽象等等,将其置于不同的关系结构之中,形成了概念、判断和理论学说,哲学中的争论例如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对立以及各式各样的形而上学乃是由于没有意识到它们不过是同一个纯粹经验在不同的关系中的体现,从而固执于片面化、抽象化的东西所造成的。就此而论,实用主义是一种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方法,它试图找出每一种理论的实际后果来说明这种理论,如果没有实际后果就没有意义。\n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的特点是打破传统小说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故事的叙述不是按时间顺序依次直线前进,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这种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n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吴尔夫的《到灯塔去》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n一个人绕着一棵树追一只松鼠,两者之间总是隔着这棵树,所以他看不到松鼠。结果就产生了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这个人是绕着松鼠跑还是绕着树跑?”詹姆斯的回答是:这要看“绕着松鼠跑”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如果你说松鼠跑了一圈,人也跑了一圈,那么可以说绕着松鼠跑。如果你说松鼠相对不动而围着松鼠跑了一圈,那么可以说没有绕着松鼠跑。\n哲学家们以为他们把握了事物的“本质”,而且本质相对于感觉经验来说是“在先的”,现象不过是本质的表现。实际上所谓本质不过是理智对纯粹经验的区分、重组、抽象的结果,从不同的立场对纯粹经验进行区分、重组、抽象,可以有不同的结果。所以,实用主义不是像以往哲学那样仅仅关注哲学家的不同立场或原则,关注的是你是从哪个角度出发并且可以有什么样的结果。\n实用主义(pragmatism)是解决形而上学争论的一种方法。世界是一还是多?是决定论的还是自由的?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争论是无止境的。实用主义的方法就是找出每一种见解的实际后果来说明这种见解。\n哲学的“走廊”实用主义在我们的各种理论中就像旅馆里的一条走廊,许多房间的门都或它相通。在一间房里你会看到一个人在写无神论的著作,在隔壁的一间房里另一个人在跪着祈求信仰与力量。在第三间房里一个化学家在考察物体的特性,在第四间房里有人在思索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体系,而在第五间房里有人却在证明形而上学的不可能性。但是那条走廊却是他们大家的,如果他们要找一个进出各人房间的可行的通道,那就必须经过那条走廊。\n有用即真理詹姆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有用(实际效果)即真理。詹姆斯针对的不是“必然真理”如数学和逻辑的真理,而是“或然真理”,即众说纷纭、相互矛盾的各种理论。以为詹姆斯是在主张一种对自己有利的观念就是真理的市侩哲学,那是一种误解。\n詹姆斯并不反对真理的符合说,他反对的是消极反映论的符合说。试着闭上眼睛想想墙上的挂钟,你能想象出来的只是钟面的一幅真实的图像或摹本。但是你对于钟的机件的观念(除非你是一个钟表匠)就不足以成为一个摹本了。如果谈到钟的“计时功用”和发条的“弹性”等等,那就更难看出你的观念所能模拟的到底是什么了。更不用说像“正义”、“和平”、“自由”的观念了,很难说它们是对实在的复印或模拟。\n所谓真理是我们某种观念的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属性。实在无所谓真假,它们只是存在着,真假是我们关于它的判断的属性。真理是经验内部的一种关系,一部分经验与另一部分经验的关系,前一部分经验表现为主观的观念、计划、行动规则,后一部分经验表现为实际的效果。假如我在森林中迷路并且十分饥饿,忽然发现了一条有牛蹄印的小路,这时最重要的是我应该想到这条小路的尽头一定有人家,我可以在那里得到帮助从而得救。这时我的想法就表现为行动的计划,如果实现了就是真的。所谓“真”就是观念的证实过程和有效性,所谓“有效性”就是效果、有用。“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它是真的,因为它是有用的”,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n在黑格尔之后,哲学家们自觉地试图超越主体客体二元架构的认识论立场,尤其在非理性主义中,包括生命哲学和实用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在固执于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争,而是深入到“生命”、“绵延”、“意识流”、“纯粹经验”……寻求问题的解答。这些对20世纪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n杜威在中国应中国教育团体之邀,1919年5月1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携同夫人、女儿来中国讲学,停留两年零二个月,足迹遍及北京、直隶、奉天、山西、山东、江苏、江西、湖北、湖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市,作了一百多场的讲座,仅以教育问题为题的讲演就达20多次。来华讲学时间之长,内容范围之广泛,在西方学者中实属罕见。他的讲演传播实用主义哲学,宣传美国的文化、社会政治观、道德观和教育观,在我国知识界中产生很大影响。\n杜威到中国正赶上五四运动。年届六十的杜威在不知不觉中,已深深陷入了中国的那场风云际会。北京学生运动的消息不断传到他的耳中,杜威夫妇急于北上,5月30日便到了北京,有幸目睹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刻,并为那种浩大的声势所震撼。像许多西方人一样,杜威先前也觉得中国是个积重难返的民族,但通过数月观察分析,他发现事实并不如此,所以他于1919年12月发表在《亚洲》杂志上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一文中,告诉西方人说,“五四”运动是“中国国家感情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一年之后,杜威还写了《中国的新文化》一文,他一方面大力宣扬“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未来的希望打下了最为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则试图让中国人相信,只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那么政治、经济、军事、技术等的改革也将随之水到渠成。\n从1919年6月8日开始,杜威先后在教育部礼堂、清华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地作了十六次社会与政治哲学讲演,十六次教育哲学讲演,十五次伦理学讲演,八次思维类型讲演,三次关于詹姆士、柏格森和罗素的讲演。这些讲演发表在《晨报》、《新潮》等报刊杂志上。后来这五大系列讲演还被汇编成书,由北京晨报社出版,并在杜威离华之前重版了十次,每版的印数都是一万册,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效应。\n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大陆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批判实用主义的热潮,主要有当时的社会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之后,美国是最大的敌人,实用主义作为美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潮当然首当其冲。而且在建国之前,由于胡适等人的关系,实用主义尤其是杜威哲学在中国大陆影响非常大,属于需要肃清的流毒。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才有可能比较客观地评价实用主义和胡适的思想。\n19世纪哲学家们的探索促进了哲学的转向,也孕育着哲学方法的变革,这就是数理逻辑的分析方法和现象学方法。\n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