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4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高考应对》PPT课件
老姚告诉你你如果获得成功,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你比别人坚持得更久一些‥‥‥\n(一)命题切入的维度(宏观、中观、微观、细微观?)1、宏观——从《生活与哲学》角度。2、中观——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自然观)辩证唯物论角度()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唯物辩证法角度()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历史观)()例如2011年安徽高考一、观近年广东高考哲学主观题命题特点所想探索世界追求真理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认识社会和价值追求\n(2011高考安徽卷38)《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目标解读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表二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观点评说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情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感悟反思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n【答案】(1)重视保障民生和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2)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3)同学们关注安徽发展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n3、微观(这是广东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唯物论部分(1)物质观(2)意识观(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5)规律观(6)主观能动性(注意意识能动性)(7)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2008广东)\n认识论部分(5)实践观(6)认识观(认识的有关知识)(7)真理观(真理的有关知识)\n辩证法部分(8)联系观(9)发展观(10)矛盾观(11)辨证否定观(1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3)创新的有关知识\n历史唯物主义(13)社会历史观(社会观)(注意改革)(14)价值观(15)人生观\n广东近5年高考主观题角度的切入:2011广东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6分)简析。(细微观)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0分)(细微观)2010广东: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微观)2009广东39、(11分)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细微角度,考察,意识如何反映客观事物)40、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微观角度)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细微角度)\n2008广东37、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细微观)40(1)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细微观)(2)结合材料3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7分)(细微观)\n2007年广东高考问题: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结合材料,分析该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完成反映真实情况的调查报告所体现的求真务实精神。(宏观)2006年高考:35.2005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丛飞,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微观)3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所提出的问题:(1)运用唯物论原理分析,两个企业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命运?(7分)(中观)(2)联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回答:技术落后的企业如何才能实现成功追赶?(10分)(宏观)\n总结:近年来广东高考哲学主观题命题的纬度:偏向“细微观、微观”但不要忽视“中观、宏观”备考思考:既要重视宏观把握,更应该重视微观、细微观的扎实全面掌握!\n4、细微观(就是要求我们钻到具体概念或者原理的内部去掌握)唯物论部分(1)物质观①定义:②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和客观存在性的区别③根本属性:运动运动与物质(动是物动,物是动物)运动与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④可知性(2009年广东高考)\n(2)意识观①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②如何发挥它的作用?(反映、指导、调节)“如何做到就是分解原理”③意识是如何认识(反映)世界、物质的?(2009年广东高考)④如何才能发挥意识的指导作用?(以意识为指导、正确、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按规律办事)P40⑤意识能动作用的特点?P40(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4)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P41(2011年重庆)\n(5)客观规律①表现②利用规律③如何按规律办事?P33-34(6)主观能动性(有别于意识能动性)①表现②怎样发挥主观能动性(2010年安徽、北京高考)(7)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相互关系(2008广东高考)\n认识论部分(5)实践观P42-46①实践的定义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⑤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n(6)认识的有关知识①实践决定认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③认识具有反复性⑤认识具有无限性(7)真理的有关知识①定义②客观性③条件性④相对性⑤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例如2011年广东高考\n辩证法部分(8)联系观(2009广东高考)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P5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如何?为什么办事情要从整体出发为什么要重视局部?系统与要素的关系(2011年高考)特点如何要求如何?\n(9)发展观(2010广东高考)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为什么要重视量变为什么要促成质的飞跃发展的趋势(前进性与曲折性)为什么是前进的为什么是曲折的?发展的原因\n(10)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对立统一的关系(包含转化律)B、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②矛盾的普遍性③矛盾的客观性④矛盾的特殊性⑤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P71⑥主次矛盾⑦矛盾的主次方面⑧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⑨矛盾分析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⑩内外因(第三单元综合探究部分出现)\n(11)辨证否定观75-80定义联系环节发展环节实质方法论(12)辩证法的革命批评精神(辩证法的本质)(2009福建高考)注意区分: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特征、核心、本质(13)创新的有关知识(看清楚题目、灵活运用)依据意义做法\n(14)①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教材54页):联系与发展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是:联系、发展(教材53页)③唯物辩证法的实质:矛盾④唯物辩证法的核心:矛盾④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教材67):矛盾⑥唯物辩证法本质(教材53页):革命的、批判的、创新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教材67):矛盾分析法⑧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⑨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教材7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⑩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教材22):实事求是⑾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教材22)⑿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实践的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n历史唯物主义(13)社会历史观(社会观)P86-9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发展的原因(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1)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2)社会主义的我国——改革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定义:地位作用(2008广东高考)方法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n(14)价值观定义:实质作用判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定义特点标准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n(15)人生观(08广东)人生价值的体现人生价值的内容: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创造: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三中一投)①在劳动和奉献中: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AB③在砥砺自我中:……ABC(16)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有关知识\n(三)广东近5年主观题考察内容2011年考察:真理的条件性和相对性两点论和重点论2010考察:发展2009考察:联系、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意识的能动反映2008考察: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物质和意识2007考察:求真务实精神\n2009福建高考(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4)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者的实际,敢于破除与实际不相符合的陈规。我国采取有别于对亚洲金融危机的措施,是根据当前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判断。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当前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措施就是根据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何时的新措施。\n(2009高考安徽卷37<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n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8分)【答案】能动地认识世界。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能动地改造世界。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n(2011高考重庆卷39)材料:在韩国,受“身土不二”(意即“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传统理念影响,吃本土食品、用国货蔚然成风;韩国政府也制定了“本国产品的关税政策。这为其民族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但随着的发展,身土不二”的理念受到了巨大冲击。2010年,韩国白菜严重减产,政府减低关税税率,引导民众“身土不二”的观念,从国外进口白菜,缓解了“白菜危机”结合材料: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知识,谈谈韩国处理“白菜危机”给我们的启示。解析:(1)韩国根据发展变化了的客观实际,降低农产品进口税率,引导民众搁置“身土不二”的观念,这一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韩国调整曾经使韩国产业发展受益的关税政策和“身土不二”的观念,这是事实告诉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反对主观主义,即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n(二)探讨广东高考哲学主观题近年命题题型(一)评析类(辨析题)2011年: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2010年,没有考察2009广东卷政治(11分)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08年高考.(11分)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2007年没有考察:\n2011年广东高考37.材料二: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中,科学区分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当前,我国正着力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稳步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并把振兴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截至2010年上半年,全国大多数经营性文化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据此,有人认为,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注意审题)\n(1)真理都有适用的条件和范围(条件性),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具体性)(哲理),文化产业化只适用于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加快转企改制与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不可割裂(扣题)。(2)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哲理),要反对歪曲理解,坚持文化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启示:\n[2009广东A卷政治39](11分)休谟说:“除了对知觉而外,我们对任何事物都没有一个完善的观念”,他认为“物质实体的存在与否是人们的经验不能解决”。辨析: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之外,是人无法认识的。(1)休谟的观点是不可知论的观点。(辨,指出错误所在)(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够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提出正确的哲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客观事物是可以认识的)(3)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意识还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阐述,意识为什么能认识客观事物?)(4)通过人的感官,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变化多端的现象,通过“思维的眼睛”,能够揭示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被认识的事物。(进一步阐述,意识是如何去认识客观事物)(5)综上所述,题中的观点是不恰当的。(小结\n(08年高考).(11分)乔治·贝克莱指出:“公园中的树木,客厅中的椅子,如果没有人在那里感知它们,它们就是不在那里的。”他主张“存在就是被感知”,离开心灵,事物就不存在。辨析:物质是依赖于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n39.答案要点:(1)贝克莱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辨,指出错误所在)(2)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视为唯一的实在,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存在(解释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因为人的意识是否感知而忽生忽灭。(提出正确的哲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点)。(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认为,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是贝克莱所认为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提出正确的哲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观点)。\n结论:可见,近年来高考哲学评析、辨析题更加注重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内容的掌握。对策:(1)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2)扎实、全面把握教材对该部分的论述。(3)熟悉教材出现过的哲学家及其观点\n(二)高考论述题(简答题)广东2011年高考37.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1)坚持两点论就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文化体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也要看到稳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2)坚持重点论就是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改革中,要着重把握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抓住振兴文化产业这个主流。(3)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坚持两点论的同时,把握关键、抓住主流。字数(包括标点)共170个广东2010年高考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6分)37.(26分)(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②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发展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③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生命力。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中总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生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⑤做好量变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符合语言发展内在规律的新元素,为促进汉语进一步的发展做好准备。(16分)答案:共232个字\n(2009广东试题)40.(17分)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生活和哲学》知识回答问题。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9分)结合材料2从人民群众历史作用角度谈谈你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看法。(8分)\n40.(1)①从联系的普遍性看,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没有重视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直接关系。②从联系的客观性看,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掠夺、破坏自然。③从联系的多样性看,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千差万别,人们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这加剧了地球生态环境的危机。\n(2)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全民动员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②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参与环境和生态保护,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这表现在人民群众环保意识大为加强,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依法对排污企业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促进了政府重视生态环境。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广东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全民动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必将为绿色广东建设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n(2008年广东)40.(17分)根据上述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l、材料2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10分)(2)结合材料3论述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7分)\n40.答案要点:(1)①从材料l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2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n(2)①人的价值体现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雪灾中不计个人利益解救他人于危难之中的行为,赢得了社会对这些平凡人的尊重,从而也实现了他们的人生价值。②人的价值,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在灾难面前涌现的无私奉献、热心助人的平凡人,没有计算个人利益的得失,考虑的是他人的危难,难能可贵,体现了灾难面前的人间真情。③实现人生的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提高个人素质;还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的指引。\n再漫长的路都不会征服你,真正征服你的是你鞋子里的那粒沙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