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5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史教案
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中国哲学史课程教案课程编号:07115总学时:108周学时:3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二年级下学期,三年级上学期(哲学)开课时间: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使用教材:,中国哲学史,郭齐勇主编,2006年版授课教师姓名:刘京菊章节一、先秦诸子学课时30教学目的了解先秦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哲学形态为诸子学,各家学派之间相互争鸣,形成活跃的学术气氛,其中有六家主要的哲学流派,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掌握这些主要哲学流派的学派思想特点及学派起源,各学派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把握他们学术路向的相同与相异,明确先秦诸子学作为中国哲学的原创时期的理论贡献及在中国哲学乃至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明确先秦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的各自起源及代表人物,掌握这些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内容,及相互间的理论争鸣。突出方法:比较分析法。如比较分析孔、孟、荀三者思想间的继承与发展,以此凸显儒家在先秦时期理论的演变及关注点的转折;比较儒墨两家作为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其相互论争、批驳的原因及体现;比较以儒法两家所代表的以德治国与以法治国的区别;比较儒道两家价值取向的差异;比较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不同人性判断,及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不同天人观的论说。惠施与公孙龙作为名家的代表人物,思想上都体现了名家重辨名的特点,但亦有不同思维走向,对此亦作比较分析。【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儒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干,其价值取向的差异及原因;如何看待名家的“白马非马”论、历物十事等哲学命题所蕴含的素朴辨证思维与诡辩思维;韩非子提出的法、术、势合一的法哲学思想的理论根源及当时的社会作用,如何评价分析。后期墨家的逻辑思想及理论贡献。突破方法:历史还原法。如将各家哲学置于当时的历史情景下,分析各自的起源;从儒、道、墨各家当时兴起的阶层来分析儒与道、儒与墨思想差异的原因。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郭齐勇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以下同),第15—121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李振纲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以下同)第3—108页。《中国哲学智慧》,向世陵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以下同),第21—61页。教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学过程授课思路:此部分从追溯中国古代哲学的萌芽、酝酿开始,对原始文明中的宗教、道德与政治作一历史的回顾,阐述中国古代哲学初步形成时期的哲学观念,如阴阳五行说、和同观念等。正是原始文明乃至夏、商、西周的理论为奠基,促成了先秦时期繁荣的哲学局面,产生了众多的学派思想。其中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经战国中国孟子的发展而有战国末期荀子的集成。老子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主干学派——道家,而后庄子发展而有老庄并称之说。出生小生产者的墨子开创了墨家学派,与儒家针锋相对,成为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战国时期活跃的思想氛围和言论的自由,促成了一批辩者的产生,这些辩者注重名实之辨,共同称为名家,代表人物有公孙龙子和惠施。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政治法令的实践总结,逐渐了形成注重法治,阐扬法术的法家学派,韩非子就是战国后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设问:围绕先秦时期涉及的哲学思想,形成一些问题需要思考,有:孔子仁学的主要内容。墨子“非命”、“天志”思想的矛盾;老子为什么把本体之“道“看成”“无”?如何评价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如何理解“万物皆备于我”思。如何评价庄子对人类认识的怀疑?从庄子的认识论中得到什么启发?如何评价庄子的无待逍遥?从公孙龙的思想中受到什么启发?如何理解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孟荀人性论的区别。如何评价韩非“参验”的认识方法。讲解要点:一、中国哲学的诞生1、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2、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特点;3、学习中国哲学史的目的和方法二、孔子的仁学1、孔学的核心理念:仁;2、仁在诸德中的贯彻;3、中庸的方法论;4、德治理想三、墨子与墨家学派主张1、墨学的宗旨———兼相爱、交相利;2、三表法与非命;3、天志、明鬼、尚同;4、儒、墨生活原则的分歧;5、墨学式微的思考四、老子自然无为的智慧1、老子及老学之精神;2、老子对“道”的诠释;3、道法自然与为无为;4、对有为之学的批评五、孟子的道德人本主义1、孟子对孔门儒学的贡献;2、性善论的先验设定;3、道德实践的基本原则;5、独立人格与士精神;6、王道主义社会理想六、庄子:自由之境中的浪漫高吟1、“物物者非物”的天道观;2、对人类理智的嘲笑;3、自由与幸福;4、“一死生”的旷达与幽默;5、漆园之哀怨在万世。七、名家的辩言与奇谈1、名家辩者的学术个性;2、惠施的智辩及相对主义;3、公孙龙的名相分析;4、辩者二十一事;5、后期墨者对名辩的贡献。八、荀子的哲学思想1、天与人的关系;2、“虚一而静”的认识论;3、人性与人道九、韩非子的法哲学1、对老子哲学的发挥;2、人性的弱点;君主权力论:3、法、术、势。【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章节二、两汉经学课时6教学目的了解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的原因和目的,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形成的过程及起因。把握儒学在汉代地位的转变,即由先秦时期与诸子平等的学术地位转变为独尊的官方学术和统治思想。明晰随着儒学的独尊,儒家六经的被表彰,有了儒学经学化的过程,由此也就产生了两汉时期的主要哲学形态——经学。清楚经学内部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及这两种经学学派的各自特点。掌握西汉今文经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及东汉时期王充的理性哲学思想。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明确汉初的黄老之治及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目的及理论自身的支撑因素。了解儒学由先秦至汉代地位的显著变化,及儒学形态的逐渐转变,把握经学内部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论争要点及各自的优劣之处。掌握汉代经学大儒董仲舒的哲学观念及东汉王充的理性哲学。突出方法:历史演进中的分析法。如从分析历史背景着眼,追溯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探析由汉初的黄老之学到后来儒学独尊的原因,阐述儒学由先秦时的子学上升为经学的历史演变。分析儒学经学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学内部的纷争;以及东汉时期王充理性哲学形成的理论背景等。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儒学由子学向经学的形态转变对儒学自身的影响;经学内部形成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争论的原因;董仲舒对天人关系的论说,即天人感应论的理解,及其“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念;王充对东汉“虚妄”之说的批判。突破方法:对比分析法。如将汉初的黄老之治与汉武帝时的儒学独尊对比,由此挖掘儒道思想运用于政治产生的不同效果;对比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不同。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125—170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113—127页。《中国哲学智慧》,第61—73页。【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授课思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社会历史变革后,中国哲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汉时期。儒与道的相争中,儒学独尊,形成儒学的新形态——经学。儒家经典被尊奉、表彰,在儒学经学化过程中,不同学派为获得正统地位,相互论争,形成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董仲舒作为西汉一大儒,他将先秦儒家天命论与阴阳术数理论相杂糅,提出君主之道与上天意志相感通的天人感应论,使儒学经学化神学化。西汉中期以后,谶纬神学流行,东汉王充对虚妄的谶纬神学给以批判,也是对董仲舒以来的儒家经学神学化的一大折拨。设问:如何理解、评价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分析董仲舒从“中民之性”出发探讨人性论的方法论价值。如何看待王充提出的命定论?王充“疾虚妄”之说的含义。王充无鬼论思想及意义。讲解要点:一、汉初的哲学思想1、汉初的黄老思想(1)黄老道家的渊源与理论实质(2)黄老思想的盛行及其影响二、两汉经学略论1、两汉经学的形成2、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三、董仲舒的哲思想1、天人感应说2、“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想3、“善发米,性如禾”的人性论四、谶纬神学的流行及其批判者桓谭1、谶纬之学2、桓谭对谶纬之学的批判(1)反对谶纬(2)形神关系五、王充的哲学思想1、“天地,含气之自然”的自然观2、强调“效验”的认识论3、“相裁割”“相奉成”的辩证法思想4、遇与不遇的自然命定论5、对天人感应论的批判6、无神论思想【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章节三、魏晋玄学思潮课时9教学目的了解玄学是继两汉经学式微和名教危机而在魏晋时期崛起的一种社会思潮。它抛弃了汉代哲学的繁琐和神秘之弊端,而注重思辨性。明确玄学思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道家哲学的转型,是道家自然主义与儒家人伦主义的相互融会。把握其探讨的主要哲学问题是本末有无之辨、名教与自然关系之辨、言意之辨等,掌握其中的主要论点。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玄学是在魏随着门阀世族势力的发展而兴起的盛行于魏晋时期的一种哲学社会思潮,“玄”字来自《老子》中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了解魏晋玄学的文本是“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是道家哲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转型,是道家自然主义与儒家人伦主义相互融合的产物。魏晋玄学家普遍关注的哲学问题是本末有无的关系问题、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言和意的关系问题等。围绕这些问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论点。突出方法:分类论说法。在魏晋玄学这一社会思潮中,哲学家针对社会问题形成一些集中关注的问题,如对本末、有无、动静、言意、自然与名教等抽象问题展开形上玄思。因此讲授中以这些普遍关注的问题的基点,论说各异的哲学观点,以此对每一哲学问题的论说有一明晰的认识。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玄学作为儒道合流的一种哲学思潮、社会思潮,其对传统道家与儒家的继承及超越的具体体现,言意之辨这一问题的哲学意义及现实价值等。突破方法:对比分析法。如在分类论说中,对围绕每一具体的问题提出的不同论点进行对比,以此突出各种论点的特点。此外还将魏晋玄学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对比分析前后阶段理论间的联系及发展变化,突出每一阶段谈论主题。以此对魏晋玄学的发展有一整体宏观的把握。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170—181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113—127页。《中国哲学智慧》,第73—88页。【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授课思路:汉代经学由于其繁琐、僵化、神秘而最终导致逐渐式微,继此而起的是三国魏晋时期流行的玄学思潮。这一玄学思潮以其独特的思辨之风给思想界吹来一阵自由清风。魏晋玄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这些阶段的哲学家们集中围绕有无本末、言意、名教与自然等抽象论题展开形上玄思。建构其多彩的哲学体系。设问:评价王弼“治众者至寡”的方法论王弼“得意忘形”的认识论是不可知论吗?为什么?评价裴頠崇有思想的局限。郭象的“独化”的内涵分析比较庄子与郭象的逍遥观讲解要点:1、名教自然之辨(1)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2)阮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3)郭象的名教等于自然2、本末有无之辨(1)王弼的贵无论(2)裴頠的崇有论(3)郭象的独化论3、言意之辨(1)嵇康的言不尽意(2)王弼的得意忘言(3)欧阳建的言尽意【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章节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学与反佛学课时9教学目的了解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的传播与发展,认识到佛教的传入与传播并非一帆风顺,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当时的儒家、道家和佛教长达数百年的碰撞。掌握东晋僧人慧远对佛学里的贡献,其佛教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如神不灭论、轮回说、法性不灭说;东晋僧人佛学思想的理论进路,他对我国佛教般若空宗的各派理论的总结,对魏晋玄学各个流派的批判,形成的富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哲学体系及在中国佛教史上的贡献;南北朝时无神论者范缜的神灭论等。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是如中国本土文化儒、道碰撞、融合的过程。两晋时期佛学形成的六家七宗。东晋僧人慧远的法性不灭说、神不灭论、轮回说;东晋僧人僧肇的物不迁、不真空、般若无知,慧远的;南北朝时无神论思想范缜的神灭论。突出方法:历史的逻辑演进。如从阐述佛教传入中国的进程来追溯佛教在魏晋南朝时期的发展。随着这一历史的逻辑演进而凸显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中逐渐中国化的特点。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佛教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儒道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在冲突碰撞中,又如何逐渐走向融合。佛教在传播发展过程中逐渐中国化的体现及启示。形神关系的几种论说。突破方法:对比论说。如形神关系是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哲学家们所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通过对比论说桓谭和王充的形神关系论、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说、范缜的神灭论而展示正确的形神观,揭示错误形神观的纰漏之处。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181—193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156—179页。《中国哲学智慧》,第88—96页。【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授课思路:明确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是与中国本土文化儒、道碰撞、融合的过程。两晋时期佛学形成了六家七宗。道安是本无宗的代表人物,是东晋时杰出的佛教学者,他重视佛经的翻译和经录工作。东晋僧人慧远是道安的弟子,他继承、发展了道安的思想,主张法性不灭说、神不灭论、轮回说;东晋僧人僧肇是鸠摩罗什最早的弟子,他从真谛俗谛相即来解释实相,阐明了体用、动静、有无等问题,主张体用一如,非有非无,即动即静,批判总结了我国佛教般若空宗的各派理论,也间接批判了魏晋玄学的各个流派,将大乘般若学的中道思想作了很大发展。人的身体和精神,即形与神之间的关系如何,这是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哲学家所关注的一个理论问题,桓谭和王充的形神关系论、慧远的形尽神不灭说、范缜的神灭论,是这一时期形神关系问题的代表性观点。设问:如何理解僧肇的“不知之知”的认识方法?为什么同一论据“昔物不至今”会得出“物迁”与“物不迁”两种不同的结论?慧远的“薪火之喻”和东汉桓谭的“烛火之喻”在形神问题上为什么会得出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讲解要点:1、南北朝佛教概况2、僧肇的般若学(1)万物不真即空(2)“昔物不至今”的物不迁 (3)“不知之知”的认识论慧远的“法性不灭”与道生的“顿悟成佛”(1)慧远的神不灭4、道生的顿悟成佛5、范缜的神灭论(1)偶然论的命定论(2)“形质神用”的形神观【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章节五、隋唐时期的佛教哲学课时12教学目的了解佛教在经过多年的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碰撞融合,在隋唐时期得到空前发展,其组织系统、理论体系和实践形式等都有新的创造,形成了许多中国化佛教的思想体系和佛教宗派,如三论宗、天台宗、法相宗、禅宗、华严宗宗等,在众多佛教宗派中,对中国哲学影响比较深远的主要有法相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掌握这四大佛教宗派的形成发展及主要学说。以此对隋唐时期佛教的理论成就有清晰的认识。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了解隋唐时期佛教发展的特点,把握天台宗、圆融三谛、定慧双修、一念三千的哲学思想;唯识宗的八识说、三自性说;华严宗的心尘缘起思想及四法界说;禅宗的心即真如、顿悟成佛等思想。突出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如不仅分析隋唐时期四大佛教宗派的形成、发展、主要的哲学理论贡献及各自的理论特色等。而且综合、系统探讨隋唐时期佛教的特点及理论思辨性的突出之处等。并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既有宏观的把握又有微观的透视。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佛教哲学作为外来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儒、道之间存有理论上的冲突、矛盾,但在冲突矛盾中也有融合之处。而某些相通的理论基础、社会原因及思维方式等也是促使其融合、会通的原因。突破方法:对比分析法。如对比分析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四大佛教宗派的理论侧重点,及它们在中国哲学发展中的影响。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209—231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175—192页。《中国哲学智慧》,第96—119页。【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授课思路:长达及百年的南北分裂在隋唐时期终于结束,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又重新得到统一。随着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佛教也得到空前发展。中国僧人在对佛教的经典和教义进行总结、评判、选择的基础上,在佛教的组织系统、理论体系和实践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新的创造,先后形成了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佛教在这一时期呈现百花争鸣的局面。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对中国哲学影响比较深远的主要有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四大宗派。设问:天台宗的止观说与一心三观论。唯识宗如何看待认识的主体和对象的关系?唯识宗的八识说。华严宗的法界缘起论与六相圆融说华严宗怎样看待本质和现象及现象和现象的关系?禅宗思想中的中国化成分?慧能学说及其禅学革命的意义?讲解要点:1、隋唐佛教概况2、天台宗的哲学思想(1)圆融三谛(2)定慧双修(3)一念三千3、唯识宗的哲学思想(1)八识说(2)三自性说4、华严宗的哲学思想(1)心尘缘起思想(2)四法界说5、禅宗哲学(1)心即真如(2)顿悟成佛【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章节六、中唐诸儒的理论开掘课时9教学目的了解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即在魏晋时期经学与儒学的基础上,隋唐时期的经学与儒学逐渐呈现出中兴的局面,与佛教和道教呈三足鼎立之势。把握中唐以后,为回应佛教、道教的挑战,韩愈、李翱、刘禹锡、柳宗元等儒家学者,在心性论、天人关系、历史观等哲学论域进行的新的理论开掘。明确中唐儒学在对佛教采取严厉拒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亦有吸纳、借鉴、融合佛、道理论之处。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韩愈、李翱坚持天命观及圣人史观,注重心性理论的开掘,从维护儒学正统文化价值观出发,对佛教采取严厉拒斥立场。韩愈的道统说、性三品说;李翱的复性说。刘禹锡、柳宗元在天道观上坚持元气自然论,但在一定成都又对佛教持宽容态度,认为佛教讲究因果报应,注重精神修养,是与儒家殊途同归。突出方法:个案理论特色的重点突出。如重点分析、介绍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各自理论的突出之处,以此更明确中唐儒学复兴的特点。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中唐诸儒复兴儒学,对佛教、道教采取的不同态度及是否可取;中唐诸儒的理论开掘体现;中唐诸儒思想对而后宋明理学的影响。突破方法:纵向比较法。如将中唐儒学与之前的经学、儒学相比较,突出中唐儒学的发展特色。又通过其某些思想理论的开掘,分析其对而后宋明新儒学产生的影响。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231—242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192—203页。《中国哲学智慧》,第119—129页。【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授课思路:自从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以来,儒家学说一直处于低迷徘徊状态,其正统地位不断受到佛、道二教的冲击和挑战,在思想内容上缺少创造形的突破与发展。直到唐代中期,儒家学说才从几百年的沉睡中重新觉醒过来,从思想理论层面与佛、道二教划清界限,并开始自觉地吸收佛教思想的成分以充实自己。韩愈的道统说、李翱的复性说、刘禹锡的天人观、柳宗元的元气自然论等代表了这一新的思想动向。设问:韩愈和李翱的思想与佛教思想之间有什么关系?韩愈道统说的理论贡献?韩愈、李翱的性情论及其区别?从荀子、杨雄、韩愈、柳宗元到刘禹锡的自然天论的发展过程?从先秦至唐的主要人性论。如何评价刘禹锡物、数、势的思想?讲解要点:1、韩愈的哲学思想(1)道统说(2)性情三品说2、李翶的哲学思想(1)性正情惑(2)复性说3、柳宗元的哲学思想(1)元气自然论(2)“非圣人意也,势也”的历史观(3)柳宗元与佛教4、刘禹锡的哲学思想(1)有形与无形(2)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章节七、宋明理学课时30教学目的了解北宋初期理学兴起的理论渊源、思想特质及而后的发展阶段。把握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兄弟、张载的理学思想,明确由他们开创的思想流派和思想学说后来的演化、发展及贡献。掌握南宋时期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以及朱熹、陆九渊思想的分歧和相互间的论争,明代王阳明对陆九渊心学的发展及阳明后学的思想异变等。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周敦颐的太极无极说;张载的“太虚即气”、“一物两体”、“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等观点;二程的天理说、格物致知说;朱熹的“理一分殊”、“、心统性情”等思想;陆九渊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王阳明的良知说、致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等。突出方法:宏观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如对宋明理学这一新儒学思潮进行宏观的认识把握,进而对宋明时期的主要思想家进行个案研究。个案的研究更加深对理学思潮整体特点的把握;宏观的介绍有利于对个案特色的突出领会。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把握周敦颐援佛道入儒的思想特点;二程思想中的主要差异;张载“知礼成性”“变化气质”的功夫论;朱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对陆九渊本心的理解;对王阳明“心即理”思想、“知行合一”说的理解。突破方法:历史还原法。即将宋明思想家放于当时的社会情景下分析其思想,以做出客观的分析评价。如对朱熹“天理、人欲”说的历史情景理解,客观认识戴震所批评的“以理杀人”,分清朱熹思想中“人欲”的内涵等。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247—319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203—268页。《中国哲学智慧》,第129—186页。【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授课思路:宋明理学是儒学的一种历史形态,是继魏晋时期儒学玄学化改造后,对儒学的佛老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这次儒学复兴的运动,由中唐时期的韩愈、李翱、柳宗元、刘禹锡等开其先声,而至两宋时期蔚为大观。有北宋初期的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北宋五子,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与之相论争的南宋时兴起的陆九渊心学,又由明代的王阳明发展。设问:宋明理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如何看待理学与儒释道三教的关系?周敦颐和邵雍哲学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程朱天理论的主要内容。朱熹在中国哲学与文化史上的地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学术宗旨上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张载王廷相气学虚实统一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宋明理学人性论和伦理观具有哪些共同特征?讲解要点:一、宋明理学概述1、宋明理学及其产生的思想背景;2、宋明理学的特点;3、宋明理学的称谓;4、宋明理学的发展线索二、北宋五子的哲学思想1、周敦颐的哲学思想(1)“无极而太极“的万物生成论;(2)“主静立人极“的伦理观2、邵雍的哲学思想(1)宇宙发生论;(2)宇宙发生论中的辩证法思想3、张载的哲学思想(1)太虚即气“的自然观;(2)“耳目有受”、“不萌见闻”的认识论;(3)“一物两体”的辨证法思想;(4)二元人性论4、二程的哲学思想(1)理本体论;(2)格物穷理的认识方法;(3)“性即理”的理欲观三、朱熹集大成的哲学思想1、理气关系的道德形上学意义;2、心性论诸问题;3、格物穷理与知行相须;4、朱熹的历史地位四、象山心学与朱陆之辩1、象山心学的基本精神;2、朱陆鹅湖之会及南康之会;3、朱陆无极太极之辩;4、朱陆分歧后论五、王阳明道学革新及晚明心学异变1、明中叶心学崛起的历史前提;2、王阳明思想的前后转变;3、王阳明道学革新;4、晚明心学的异变;5、“鱼馁肉烂”的泰州后学。【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章节八、明清实学课时9教学目的了解明清之际的巨变,产生了一批大哲,形成了明清实学这一哲学思潮。明清实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即中国封建社会在明代更趋没落,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积重难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生长,新兴市民工商业者队伍发展起来,明清实学正是这种社会关系变革的反映。把握明清实学是强调务实、注重实用的哲学智慧,它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是反思的哲学、批判的哲学。掌握李贽的反道学思想、戴震对理学的批判改造、王夫之的气学等。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教学重点:李贽的反道学思想、天赋平等观、童心说;戴震对“理”、“欲”、“情”、“知”的论说及意义;王夫之的“气”论及其“理气观”、“道器观”;王夫之关于“尊生”、“主动”的看法;王夫之的人性论和理欲观。突出方法:个案特点突出介绍。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虽有共同关注的话题,但又各有侧重。李贽主要是对道学的批判,突出其启蒙意义;戴震努力挣脱理学的思想框架,由虚返实,指出天理不是一理,天地人物之道的运行中有其总体与部分的生生之调理、秩序,有不同类与事物的理。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教学难点:把握明清之际的大哲学家们继承和超越前辈的思想。戴震对宋明理学的批判,及其知识主义倾向、超越知识层的思想。突破方法:对比分析法。如明清之际思想家的学养、思想框架离不开宋明理学,所讨论的问题亦与理学有关。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好的把握明清之际的大哲学家们提出了什么超越前辈的新思想。相关内容素材教材:《中国哲学史》,第319—358页。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268—334页。《中国哲学智慧》,第186—225页。【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过程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授课思路:清代明而兴,在汉族知识分子中激起极大的震荡,且中原文化昌盛之域积贫积弱。而学术思想尚虚玄而不务实学、实行是当时中原积贫积弱的重要原因。明清实学反思程朱理学,批判佛道和阳明心学。设问:如何理解王夫之的“诚者实有”的本体论及思想史意义?“理势合一”历史观的合理性是什么?有什么局限性?王夫之的“能所观”与“知行观”探讨。分析戴震的人性论和理欲观。戴震论“欲”、“情”、“知”的意义。讲解要点:一、李贽的反道学思想李贽生活的历史环境对道学的批判(1)对权威及儒家经典的否定(2)对封建礼教的揭露(3)天赋平等观3、在“伦物上识真空”的心物观二、戴震的哲学思想1、戴震生平及著述2、道、气、理的一致3、血气心知与精爽神明4、“情得其平”的启蒙思想三、王夫之的哲学思想1、王夫之气一元论的自然观2、王夫之的辨证观(1)动静无端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反者有不反者存(2)“循则极,极则反”的转化观(3)“质日代而形如一”的日新说(4)“于常治变”、“于变有常”的处事观3、“能不在外,所不在内”的认识论(1)能与所(2)三相遇则知觉乃发4、“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的知行观5、“君子以人合天”的天人观6、“天理寓于人欲”的理欲观7、理势统一的历史观【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学后记【精品文档】第26页\n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精品文档】第26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