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统计学》教学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 金融统计学》教学课件

《金融统计学》教学课件《金融统计学》教学课件(PowerPoint)制作人:徐国祥参与人:李虓杨振建姚琦庞亚平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目录1金融统计理论和方法综述2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统计分析3有价证券的价值分析4通货膨胀统计理论及其方法5外债监测统计指标理论体系6证券市场价格指数理论体系7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与方法8VaR模型及其实证分析\n9金融高频数据及其实证分析10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预警方法第一章金融统计理论和方法综述第二节金融统计的内容和方法第一节金融与金融体系回总目录第一节金融与金融体系一.货币、信用、金融货币流通是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产生的货币运动形式。信用是商品买卖的延期付款或货币的借贷。当货币流通与信用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时,金融这一概念就形成了。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金融体系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市场金融调控机制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一)金融制度金融制度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银行制度、金融机构制度、利率制度、金融市场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和其他。制度问题的核心在于其是否与总体经济模式及其资源配置和运行调节方式相适应。相适应的金融制度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积极因素,落后的金融制度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并必将被新的制度所取代。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是国民经济机构部门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机构通常被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两大类。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中央银行和存款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金融工具金融工具一般解释为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具体内容包括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以及期货、期权等各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金融工具常常被称作金融产品或金融商品,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在金融统计中,金融工具是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具体体现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是根据其流动性做进一步分类的。\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四)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金融工具发行和流转的场所。进一步分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这些市场的最重要参与者是金融机构,其价格信号由利率、汇率及指数构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五)金融调控机制金融调控机制是指政府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对市场体系所进行的政策性调节的机制。一般由三部分内容构成:(1)决策执行机构,这是调控得以落实的组织保证。多数国家是由中央银行来承担。(2)长期起作用的金融法令法规,这是实施调控的制度性内容。(3)货币政策,这是针对调节任务所进行的政策设计及采取的措施。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第二节金融统计的内容与方法一.金融统计的概念金融统计是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对金融活动内容进行分类、量化、数据搜集和整理,以及进行描述和分析,反映金融活动的规律性或揭示其基本数量关系,为金融制度的设计和理论研究,以及金融调控机制的实施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金融统计研究就是捕捉重要的现实金融问题,运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相关数据来描述和分析影响现实金融问题的影响因素,揭示其基本的数量关系。为制定决策提供可供操作的政策上的数量界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金融统计的内容包括金融工具统计和金融市场统计,其中,金融统计指标是金融统计分析的基础。从金融统计体系的内容来看,包括货币供应量统计、信贷收支统计、现金收支统计、对外金融统计、保险统计、资金流量统计等。二.金融统计的内容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金融风险计量方法研究三.金融统计的研究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Markowits的方差类风险计量方法\nSharpe的β值风险计量方法下偏矩风险计量方法基于Hurst指数的风险计量方法VaR风险计量方法连接函数计量方法虽然这些方法都存在不同的缺陷,但它们的出现对风险的认识和计量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以投资收益率的方差(或标准差)及其等价物作为风险计量指标,Markowits(1952)提出了现代投资组合的均值--方差理论,该理论把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视为投资风险,以方差(或标准差)来度量这种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认为理性的投资者总是追求在一定风险下获取最大收益或在一定收益下承受最小风险。Markowits的方差类风险计量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通过二次规划模型,可实现投资组合中金融资产的最佳配置。模型为:(1-1)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在上式中,为投资组合收益率的方差;\n为投资者所选的m种金融资产的比例系数向量;为m种资产收益率的协方差;为m种资产预期收益率的期望值向量;为元素为1的单位向量;是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现代投资组合的均值—方差理论第一次形成了以期望收益来衡量收益和以方差(或标准差)来衡量风险的风险分析基本框架,使金融资产的收益和风险有了明确的定义。为现代风险量化分析和管理模型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足:用收益率的方差作为风险计量的指标并不恰当。如方差计量风险的一个条件是投资收益率及联合分布是正态的,有时并不成立。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β值(也称β系数)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中计量风险的一种指标。该模型是在Markowits的均值-方差模型基础上提出的,是目前金融经济学中重要的一个理论,开创了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先河。Sharpe的β值风险计量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Sharpe提出如下市场模型:\n(1-2)其中,为证券i在时期t的回报;为市场证券组合(市场指数)在时期t的回报;为证券i的回报相对于市场指数回报的测度;为时期t的随机误差;为常数回报。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假设,市场指数与随机误差不相关,由(1-2)式可得:(1-3)(1-4)这里,表示证券i回报与市场指数回报之间的协方差;为的方差;(1-4)式中,称为系统风险,为非系统性风险。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在上式中,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的方法减少,而系统性风险是不能用分散投资方法消除的,它是由市场偏差产生的,因此,一个资产i贡献给证券组合的风险是它的系统性风险。由此可见,是市场风险的一种测度,是个别资产相对于市场证券组合风险程度的比较结果。资产的β值越大,风险就越大,反之,风险越小。尽管β值作为风险计量指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但是β值也是根据方差和协方差的计算来计量投资风险,因此方差类方法存在的问题,β值方法也存在。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下偏矩(LowerPartialMoments)方法是下方风险(DownsideRisk)方法的一种,意思是只有收益分布的左尾部分才被作为风险衡量的计算因子。在既定目标下,用计量一个离散分布投资收益率序列的风险可表示为:(1-5)其中,是证券组合收益Rp发生的概率,h为目标收益率,q(=0,1,2)为某种“矩”的类型,q取不同的值,反映了的不同涵义。下偏矩风险计量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下偏矩风险计量方法\n风险的下偏矩计量方法将损失作为风险的计量因子,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真实心理感受,符合行为科学的原理。而且从资源配置效率看,该计量方法优于方差方法。尽管下偏矩计量方法比较好,但是也有它的不足,该方法考虑的只是风险的某些侧面,是一种事前风险的事后估计方法,而且对下方风险的刻画并不精细。此外,与方差方法相比,它的计算要复杂得多。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设为某一时间序列,为n个期间的平均值,S为序列的标准差,为n个期间的积累离差,即:(1-6)则极差为:  (1-7)  重标极差为(1-7)式的极差除以原来观测值的标准差。基于Hurst指数的风险计量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为此,下列关系成立:R/S为重标极差,n为观测次数,a为常数,H为Hurst指数。(1-8)\nH值越大,趋势越明显,表明风险越小;反之,H值越接近于0,风险越大,H值度量了时间序列参差不齐的程度,进而度量了证券投资风险的大小。该方法用H值度量风险,是一种全新的思路,突破了传统的线性分析范式。但亦有它的不足之处,H值并没有反映损失程度的大小,而且仍属于事后风险计量。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VaR的基本含义是:风险资产在给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内,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最大期望损失。VaR的一般描述:设某一证券组合价值的概率分布密度为f(w),给定置信水平c,为风险资产的初值,r为持有期间t上的收益率,为置信水平c上的资产最低价值,则:(1-9)VaR风险计量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其中,而则由下式求得:或(1-10)当证券组合收益率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时,风险的VaR测度等同于风险的方差测度。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VaR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差-协方差法(Variance-CovarianceApproach)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SimulationMethod)蒙特卡罗模拟法(MonteCarloSimulatio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方差-协方差法假定风险因子未来收益服从特定的分布(通常是正态分布),先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和估计该风险因子收益分布的参数值,如方差、相关系数等。然后利用风险因子正态分布的性质,根据公式得出整个投资组合收益分布的VaR。方差-协方差法的一个明显缺陷是只反映了风险因子对整个组合价值的一阶线性影响,而对非线性的关系,如期权的Gamma和债券的凸性并没有考虑进去。因此,该方法是一个只考虑风险因子对组合价值的一阶线性影响而不考虑非线性影响的估值模型。(2)历史模拟法历史模拟法是以历史可以在未来重复自身为假设前提,直接根据风险因子收益的历史数据来模拟风险因子收益未来变化。在这种方法下,VaR直接取自于投资组合收益的历史分布,而组合收益的历史分布又来自于将组合中每一金融工具的市场价值表示为风险因子收益的函数。\n因此,风险因子收益的历史数据是该VaR模型的主要数据来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风险因子的历史收益本身已经全面包含了风险因子之间的相互关联的关系,该模型并不需要估算因子之间的相关系数或协方差,也不需要对组合收益分布或风险因子的分布做出特别的假定,可以全面反映风险因子和组合价值各种关系,包括线性的。历史模拟法的一个重要缺陷就是VaR的估计值对所选用的历史样本期间比较敏感为数不多的几个极端值就决定了VaR值,在不同的样本期限中,这些极端值可能变化较大,因而使VaR值变化也较大。(3)蒙特卡罗模拟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是通过计算所预期的变量在历史上的均值、方差、相关系数等统计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运用随机数生成器产生符合这些特征的数据,构成所假设的情形,模拟出大量的资产组合收益数值,再从中推出VaR。蒙特卡罗模拟法是一种随机的模拟方法必须依靠计算机的辅助运算才能完成。\nVaR的特点它可以用来简单表示市场风险的大小,没有任何技术色彩和专业背景的投资者与管理者都可以通过VaR对金融风险进行评判。它可以事前计算风险,不像前述几种风险计量的方法都是在事后计量风险大小。VaR不仅能计算单个金融工具的风险,还能计算多个金融工具组成的投资组合的风险。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VaR的缺点对VaR计算方法的质疑。指出使用历史模拟方法来计算VaR存在一个假设前提,即历史是重复的,而使用方差-协方差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则依赖于分布假设的准确性(正态性假设),因此假设的正确性与否决定着VaR的计算精度。对VaR的风险揭示本质的争议。即认为VaR方法并不是最佳的计量风险的方法,因为从某种意义上看,VaR更侧重于表现风险的概率而不是风险损失的大小。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连接函数计量方法连接函数(copula)是一种新兴的计量技术,它可以不需考虑正态假设前提,并且通过它可以得到多变量的联合分布。因为连接函数(copula)是将多维联合分布和它的一维边缘分布联系在一起的函数,在考虑单个变量的边缘分布和它们之间相关结构的基础上得出变量之间的联合分布。\n正因为如此,连接函数技术可以处理正态性假设和多变量的联合分布这两个问题,且把金融风险分析技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指标体系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为了及时反映和动态监测金融的运行状况和运行趋势,有必要构造金融统计指标体系,如金融预警统计指标体系和外债监测统计指标体系等。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遵循如下几个原则:(1)国际性和科学性(2)可比性和一致性(3)可行性和可操作性1.国际性和科学性指标的设计必须以所要研究金融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以及金融问题的特征为依据,在指标的构成、评价方法的确定、数据的选择和计算上均符合国际准则和惯例,增强指标体系的国际通用性和科学性。2.可比性和一致性在统计范围、统计口径和测算方法上,应参照国际上已有的规范指标,尽可能的与国际上通行做法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国与国之间的比较研究。3.可行性和可操作性\n金融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立既要考虑到国际通用的评价标准,又要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特点;既要把眼光放在世界范围的高度考察金融问题,又要立足于我国目前的金融运行的现实状况。(三)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它们是运用比较广泛的分析方法,然而,作为金融统计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应该强调它们在金融分析中的有效性或应用的专门性。许多金融活动中的依存关系、结构关系、动态关系,以及金融分析总体中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等都需要有应用回归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支持。(四)金融高频数据分析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金融高频数据分析实质上是一个关于以不同时间间隔观察到的、具有不同规则强度、既有离散变量又有连续变量的复杂多变量问题。从金融高频数据产生至今,对金融高频数据的分析一直是金融研究领域中一个倍受瞩目的焦点。这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1)对金融高频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值的关注。(2)金融高频数据对理解市场的微观结构来说相当重要。第二章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统计分析\n第一节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概述第二节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第三节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协整关系回总目录第一节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概述一.货币的定义货币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可以概述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货币和银行统计希望通过对货币状况的剖析来观察宏观经济进程,并帮助决策部门决定如何通过对货币的控制实现对整个经济进程的调控。对货币的定义就要以其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为出发点。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目前,我国使用的货币供应量口径有:M0是指流通领域中以现金形式存在的货币,它是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M1包含流通领域中的通货,即M0,以及住户、非金融企业等部门的可用于转帐支付的活期存款(又被称为币)。M2包含M1以及准货币。所谓准货币,就是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之和。(又被称为广义货币)。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二.货币政策与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就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银行体制和信用制度下,基础货币派生货币供应量的规律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中央银行增加基础货币的过程:(1)降低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2)在公开市场上增加买进外汇的规模(3)通过公开市场或一级市场购买政府财政债券,或直接给财政提供借款和垫款(4)采用变动存款准备金率的方法如果中央银行要减少基础货币,就会采取反向操作。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货币需求理论货币政策选择的出发点是货币需求。许多经济学家对中国的货币需求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公式是:即货币供给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和预期物价上涨率的函数。\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四.货币市场统计中其他重要指标基础货币:是具有货币信贷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是货币当局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方的储备货币货币乘数:是基础货币和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信贷总量:又称贷款总量,是国内所有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机构发放的各类贷款之和储蓄存款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五.证券及证券市场(一)证券证券是指用来证明或设定一定权利的书面凭证,它表明证券持有人或第三者有权取得该证券拥有的特定权益。证券可分为凭证证券和有价证券。有价证券按经济性质可以分为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三大类。其中股票、债券和基金是最活跃的投资工具,适销性强,是证券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也是证券理论和实务研究的重点。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证券市场\n证券市场是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有价证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按照市场的职能,可分类为:按证券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等。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股票市场股票市场是股票发行和买卖交易的场所。股票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上市公司的股票。股票市场统计分析从狭义上是指根据金融学理论,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整个股市、个别股票和股票组合的现有风险与收益水平的评价,通过进一步分析,估计股票本身的特有风险与收益水平两者之间关系,从而合理地给股票定价。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从广义上说,股票市场的统计分析还包括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分析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因素分析(基本面分析)、产业分析和公司分析。\n技术分析的三大理论假设: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历史会重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基本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分析(1)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分析:经济运行居于周期性,股票市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将提前反映经济周期变化。(2)通货膨胀分析:适度的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有利,过度的通货膨胀必然恶化经济环境,而且人们将资金用于囤积商品保值,对股票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3)利率水平分析:贷款利率的提高,增加了上市公司的成本,从而降低了利润;存款利率的提高,增加了股票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两者均会使股票价格下跌。反之,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调会使股票价格上涨。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4)汇率水平分析:外汇汇率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变动对国际化程度\n较高的股票市场影响较大,币值大幅波动会影响国际投资者对该国的信心,造成资本外流,导致股价下跌。汇率变动对国际化程度较低的证券市场影响较小。(5)货币政策分析:当中央政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时,货币供应量减少,市场利率上升,公司资金困难,运行成本加大。盈利预期下降甚至亏损,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增加,从而股市下跌。反之,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股价上涨。(6)财政政策分析:当政府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刺激经济时,将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和股息;当税率降低时,将降低公司的税后利润和股息水平,使股市上涨;反正,当政府减少财政支出或提高税率时,股市会下跌。1.基本分析产业分析产业分析是在进行股票投资时选择适当产业的依据和前提,产业是指一个企业群体。产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产业的增长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的则与国民经济增长同步,而有的则低于国民经济增长。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产业的生命周期阶段分析:产业会经历一个由产生到成长再到衰\n落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成为产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产业的市场表现分析:分析整个行业在市场上量价走势,主要从趋势和波动性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产业发展的趋势分析:主要是分析整个产业未来的规模(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和效益,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力和受其他行业发展的影响力。产业的业绩状况分析:产业的业绩也会呈现周期性变化。产业的业绩分析主要是评价整个产业的收益和风险状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状况。产业分析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分析公司分析公司分析包括公司基本素质分析和公司财务分析。基本素质分析主要是定性分析,分析的重点放在公司潜在竞争力分析上,包括一家公司在所处行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公司财务分析主要是财务业绩的比较分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2.技术分析\n与基本因素不同,市场因素主要是通过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来影响股票市场,可以归结为股票交易量和股票价格水平,或者更一般的归结为市场创造的统计信息的总和,它存在于股票市场的内部,与基本因素没有直接关联,因而称为技术因素。技术分析的三大理论假设:市场行为包括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波动,并保持趋势;历史会重复。(四)债券市场债券市场是债券发行和买卖交易的场所。债券的发行人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公司和企业等。债券市场交易的对象是债券。影响债券定价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债券发行主体的信用水平、债券期限的长短、票面利率、提前赎回规定、税收待遇、流通性等。影响债券定价的外部因素主要有银行利率、市场利率等。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债券的定价原理:(1)对于付息债券而言,若市场价格等于面值,则其到期收益率等于票面利率;如果市场价格低于面值,则其到期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如果市场价格高于面值,则其到期收益率低于票面利率。(2)债券的价格上涨,到期收益率必然下降;债券的价格下降,到期收益率必然上升。(3)如果债券的收益率在整个时期内没有变化,则说明其市场价格日益接近面值,且接近的速度越来越快。(4)债券收益的下降会引起债券价格的提高,且提高的金额在数量上会超过债券收益率以相同幅度提高时所引起的价格下降金额。\n(5)如果债券的息票利率较高,则因收益率变动而引起的债券价格变动百分比较小。(五)基金市场基金市场是基金证券发行和流通的市场。根据基金单位是否可增加和赎回,投资基金可以分为开放式基金和封闭式基金。在基金市场上选择基金投资时,基金资产净值和它的历史业绩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基金的业绩评价有:资产的净增长率分析、风险分析、单位风险报酬率分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二节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一、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二、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三、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状况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一)资本市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n现代金融理论中,货币是众多资产中的一种,持有货币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人们根据预期收益和风险水平来持有各种资产,当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上升,或预期风险水平下降时,人们就会减少货币持有量;相反,人们就会增加货币持有量。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资本市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不考虑货币的内外生性时,货币供给存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基础货币是由中央银行单独决定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变化扩大或收缩基础货币投放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并不受资本市场的影响。不过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业务离不开资本市场,这是因为中央银行最重要的公开市场业务离不开众多资本市场机构的参与。(三)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资本市场产生后,资金流动已经由原来的银行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扩大到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部门三者之间,货币政策的制定既要考虑银行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的关系,而且还要考虑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部门三者之间必须是协调发展的,否则将会影响货币政策的效果。二、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一)货币政策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理论原理1.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货币政策决定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有三种表现:(1)货币供应量增加,可以促进生产,扶持物价水平,阻止商品利润的下降,使得对股票的需求增加,促进股票市场的繁荣;\n(2)货币供应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收入及利润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形式表现的股利即股票的名义收益会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票价格也相应上涨;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造成企业利润普遍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债券上,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票价格也相应增加。由此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减是影响股价升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利率变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其变动直接引导资本市场资金的变化。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大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利率变动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敏感和重要。调低利率,不仅意味着资金价格便宜了,货币供给总量增加了,而且影响到居民的金融资产结构,比如:调低利率,会引导储蓄存款流向股票市场,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反之,调高利率则会引起股票价格下跌。3.金融监管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金融监管对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融监管力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数量的多少。从我国股市有史以来的几次大跌上看,都有银行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这一因素的作用,一般的循环是:股市走强,违规资金活跃;银行查处违规资金,股市下跌,监管放宽,股市再次走强。当然这里面还包含其他因素,但是作为资金推动型的我国股市,对于清查违规资金的“监管压力”始终是影响大盘的几大决定因素之一。(二)我国股票市场的资金供给与货币政策的密切关系目前我国股市的资金供给从投资者的构成看主要有:①居民的储蓄和现金②机构投资者的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③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借贷资金。\n这里占大头的是居民的资金和企业的资金,据市场人士的估计,约占市场资金总供给的80%左右。企业进入股市的资金对股市的波动构成关键性的影响,特别是其中的明显违规和介于违规与合规之间灰色地带的资金对股市的波动影响很大。这些资金大部分来自银行信贷且颇具规模,受金融监管政策、货币供应量以及利率的综合影响,且进入股市的方式较为隐蔽,具备了坐庄与跟庄的资金所需要的“隐蔽性”要求。鉴于我国机构投资者的规模较小、风险控制能力较低,而且受到的监管较为严厉,因此其进入股市的自有资金规模有限,运作也比较规范,机构投资者投资股市的大部分资金也来自银行,主要途径是:同业拆借、股票质押贷款、债券抵押贷款。由于头寸和时间上的诸多限制,这部分资金基本用于为企业发行新股和增发提供融资,及为其大客户提供申购新股的临时性垫款,主要活跃在一级市场。三.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状况(一)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我国货币政策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如果将考虑的因素细分,货币政策考虑的因素包括:物价水平、企业融资状况以及投资意愿,居民个人的储蓄状况及其消费意愿、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货币资金的松紧状况及其资源配置效率等。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从理论上看,随着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扩大,\n资本市场的发展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必将越来越密切;从保持物价稳定角度来看,由于虚拟经济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物价已经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个国家的价格水平,货币政策还应该关注包括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在内的资产价格,以便更恰当地调控经济;从促进投资、消费的角度来看,资本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投融资渠道,并具有资产负债表效应、财富效应,因而资本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产权交易、风险定价和行使公司治理的市场机制对公众的投资、消费等经济生活的作用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深刻。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发展应该纳入货币政策的政策框架中。(二)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现状随着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在我国经济中影响作用的增大,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对货币政策的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资本市场中资产价格的变动,成为目前我国金融理论界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虽然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体化水平还不高,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也不明显,我国的资本市场的价格对于我国货币政策来说,显示出一定的不可控性、不可测性。但是,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资本市场的发展过程和经验看,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对宏观经济、微观基础、消费需求、融资结构、金融稳定乃至货币政策的影响会与日俱增。而且资本市场本身就是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机制之一,资本市场上的货币需求已经成为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货币政策理应对资本市场加以关注。第三节我国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协整关系一、模型及方法\n二、实证检验过程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模型及方法(一)单位根检验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是ADF检验(AugmentedDickey-FullerTest)和PP检验(Phillips-PerronTest)。ADF检验是当误差项存在自相关的情况下将DF检验进行的扩展,它假设模型包含足够多的滞后项使得一个n阶自回归模型的残差是白噪声的,并计算原假设滞后的差分项系数等于零的t统计量。PP检验主要应用于一阶自回归模型的残差不是白噪声,而存在自相关的情况。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ADF检验该检验是基于以下回归方程:然后,分别对无限制回归方程和有限制回归方程(β=0且ρ=1)用OLS进行估计。最后计算出标准F比率:F可以用来检验限制条件(β=0且ρ=1)是否成立。当ρ的值显著小于1,说明不含有单位根,是平稳的,反之,是非平稳的。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二)协整检验要验证多个非平稳的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采用协整检验法进行检验。协整检验方法有两种:E-G两步法Johansen协整检验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别在于E-G两步法采用的是一元方程技术,而Johansen协整检验法采用的是多元方程技术。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E-G两步法基本原理:假设、均属于I(1)过程,那么一阶差分后的、则为平稳时间序列。首先用OLS对协整回归方程进行估计。然后,检验这个回归方程的残差是否是平稳的。检验是非平稳的假设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第一种用ADF单位根检验;第二种用协整回归的D-W统计量进行。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基本思想:\n如果Y不应当有助于预测X的变化引起Y的变化,则X的变化应该发生在Y的变化之前。如果X是引起Y变化的原因,则必须满足两个条件:X应该有助于预测Y(即在Y关于Y的过去值的回归中,添加X的过去值作为独立变量应当显著地增加回归的解释能力X。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双变量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模型公式:要检验X与Y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是要检验=0和=0(i=1,2,…)。如果两个假设检验都不能拒绝,则X、Y就是两个独立的序列;如果两个变量都被拒绝,则X、Y之间互为因果。若拒绝前者而接受后者,则存在从X到Y的单向因果关系,反之,则存在从Y到X的单向因果关系。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四)向量自回归(VAR)模型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系统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该模型避开了结构建模方法中需要对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关于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函数的建模问题。\n最一般的VAR模型的表达式是:一般根据AIC和SC信息量取值最小准则确定模型的阶数。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五)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得影响。假设两变量的VAR(1)模型为:如果发生变化,不仅当前的Y值立即改变,而且还会通过当前的Y值影响到Y和X的今后取值。脉冲响应函数就是用来描述这些影响的轨迹,显示任意一个变量的扰动如何通过模型影响所有其他变量,最终又反馈到自身的过程。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六)方差分解主要思想:把系统中每个内生变量(如m个)的波动按照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信息相关联的m个组成部分,从而了解各新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方差分解的模型为:\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实证检验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2000年1月至2001年6月(仅以此阶段为例)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数据选取时间: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变量选取:SHZ,M0,M1,M2,LOAN分别表示上证综合指数、基础货币供应量、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额。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单位根检验为了防止产生谬误回归问题,首先用ADF方法对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表2.1第一阶段(2000年1月-2001年6月)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注:*表示其显著性判断误差<0.01,**表示其显著性判断误差<0.05。\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838658**D(LOAN)-1.695482LOAN-4.200994*D(M2)-2.985778M2-2.925201*D(M1)-2.422591M1-3.987619*D(M0)-2.057489M0-3.034275**D(SHZ)-3.041724SHZADF检验值一阶差分ADF检验值\n变量名分析:上证综合指数(SHZ)、货币供应量(M0、M1、M2)贷款总额(LOAN)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大于相应的MacKinnon临界值,这表明这些变量都是非平稳的;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大多数上述变量的一阶差分都小于相应的MacKinnon临界值,并且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这说明这些变量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由此,可以判断这5个变量都是一阶单整的,即都属于I(1)过程,对这样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采用协整检验进行分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协整检验将M0、M1、M2、LOAN分别和SHZ进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表2.3第一阶段(2000年1月-2001年6月)的协整检验注:*表示其显著性判断误差<0.01,**表示其显著性判断误差<0.05。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2.167615**SHZ=-5.860188+1.831472LOAN+μ\nSHZ与LOAN-2.835839*SHZ=-4.206806+1.464210M2+μSHZ与M2-2.911748*SHZ=-2.226328+1.173619M1+μSHZ与M1-1.937924SHZ=4.328938-0.249423M0+μSHZ与M0残差μ的ADF检验值协整方程协整变量分析:M1、M2、和LOAN都与SHZ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协整关系,它们的残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小于相应的MacKinnon临界值,而M0却与SHZ之间的协整关系却并不显著,其残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大于相应的MacKinnon临界值。这说明我国在2000年至2001年中期通过基础货币供应量影响资本市场的作用还比较小,而狭义货币供应量、广义货币供应量和贷款总额都与上证综指存在着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另外从系数的绝对值上看,贷款总额与上证综指存在着比其他的变量更强的相关性;从系数的符号上看,除了基础货币M0与上证综指之间是负相关之外,其余的变量都与股票指数存在正相关的关系。\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为了进一步了解M0、M1、M2、LOAN的变化是否就是引起SHZ变化的原因,我们还必须对它们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2.5第一阶段(2000年1月-2001年6月)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8.712.03820LOAN不是SHZ的Granger原因1.087.3823716SHZ不是LOAN的Granger原因5.843.79446M2不是SHZ的Granger原因71.620.4625916SHZ不是M2的Granger原因26.96\n1.57553M1不是SHZ的Granger原因28.701.4995516SHZ不是M1的Granger原因18.912.02442M0不是SHZ的Granger原因73.790.4289716SHZ不是M0的Granger原因可能性(%)F值观测数零假设分析:在第一阶段中,SHZ与M0均不是彼此的Granger原因,这与协整检验的结论是一致的;而SHZ与M1的任何单项的Granger原因都不易拒绝,可以认为双方互为Granger原因;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我们就可以确定M2是SHZ的Granger原因,而不是相反;同样也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SHZ是LOAN的Granger原因。\n在第二阶段中,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SHZ是M0的Granger原因;SHZ与M1的关系和在第一阶段类似,两者互为Granger原因;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M2是SHZ的Granger原因;然而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LOAN成为了SHZ的Granger原因。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2001年6月以前,基础货币供应量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几乎不存在因果关系,然而,2001年6月以后,随着货币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基础货币的供应量开始成为引起上证综合指数波动的原因之一;狭义货币供应量始终与上证综合指数互相影响,互为原因;而广义货币供应量却一直是股指波动的原因;第一阶段上证综合指数与贷款总额的Granger因果关系在第二阶段刚好互换,即贷款总额成为了上证综合指数的原因,这种变化与2001年6月前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倾向变化有关:2001年上半年以前,我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货币渠道传导;而下半年以来,在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上开始逐渐重视信贷调节的作用。(四)VAR模型分析作为比较,将采用VAR模型进行研究。我们采用AIC和SC准则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在第一阶段为2,在第二阶段为4,并且可以分别得到SHZ,M0,M1,M2,LOAN的模型方程:(以第一阶段SHZ方程为例)SHZ=-0.0785SHZ(-1)-0.0558SHZ(-2)-0.7673M0(-1)-1.0043M0(-2)-2.8162M1(-1)+5.3432M1(-2)+4.9107M2(-1)-7.3875M2(-2)+1.4251LOAN(-1)+1.6345LOAN(-2)-3.3868\n该方程的判决系数,经过修正的判决系数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分析:由于在得到的VAR模型的每个方程式的右边都不含有当期变量,即不需要对解释变量在预测期内的取值作任何预测,可以利用现有的解释变量的数据对下一期的被解释变量进行预测。这些方程不仅有助于对未来的被解释变量进行有相当精确度的预测,而且也进一步证明了本文前面所得到的建立在VAR模型之上的上证综合指数SHZ与基础货币供应量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广义货币供应量M2、贷款总额LOAN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的稳健性。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五)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为了反映我国的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之间,对任何一方的冲击会给另一方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可以使用脉冲响应函数来刻画这种动态过程。在以下各图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月),纵轴表示受到影响的变量,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响应函数加减两倍标准差的置信带。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图2.1M0冲击对SHZ的影响图2.2M1冲击对SHZ的影响\n图2.3M2冲击对SHZ的影响图2.4LOAN冲击对SHZ的影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分析:当在本期给货币供应量(M0、M1、M2)或者贷款总额一个冲击后,会对上证指数SHZ在第1期至第3期有一个先向下再向上的作用,在第3期或第4期以后SHZ才开始慢慢进入稳定增长时期。这说明通过给货币供给量或贷款总额冲击,可以引起股票价格指数在一定期间内稳定增长,只是引起的增长要滞后3个或4个月。另外,M0、M1、M2的冲击对SHZ的影响依次递增,这主要是因为后两者包含的范围更广,从而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程度更深。当在本期给上证综合指数SHZ一个冲击后,会使货币政策各变量开始增长,并且在第2期左右进入稳定增长时期,其增长幅度一般比货币政策的冲击所引起股指增长的幅度小。这说明货币政策的变动对资本市场所产生的影响表现的更为猛烈。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六)方差分解最后,再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分析货币政策各变量冲击对于上证综指的贡献率。\n表2.7第一阶段(2000年1月-2001年6月)SHZ的方差分解表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72660948.220481.4542060.00033848.5983711.58292101.73439548.231741.4603860.00046548.573014.91011291.74605548.218851.4854170.00072448.548962.0804268\n1.71971148.299011.4616940.00314248.516440.88145471.72781248.672431.4467790.01531148.137670.36902761.60252547.825641.4885320.06952849.013770.15616251.50918146.208201.3274470.379200\n50.575970.6668042.13333938.596031.9709021.82767955.472050.02972130.53578226.870240.9040784.59225267.097650.018704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34171LOAN\nM2M1M0SHZS.E.Period分析:上表包括7列。第一列是预测期,S.E.中数据为变量SHZ的各期预测标准误。后5列均是百分数,分别代表以SHZ、M0、M1、M2、LOAN为因变量的方程新息对各期预测误差的贡献度,每行结果相加是100。由输出结果可见,第一阶段从第6期开始,方差分析结果基本稳定,来自SHZ自身和M2新息的影响几乎各占SHZ预测误差的一半,因此在该阶段,货币政策各变量中M2的冲击对SHZ的预测误差影响最大。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实证结果检验第一,M0与SHZ在第一阶段不存在协整关系,在第二阶段却表现为较明显的协整关系,并且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M0的冲击对SHZ的预测误差在所有货币政策变量中影响最大。第二,观察两个阶段中以SHZ为因变量的VAR模型方程可以发现:M0、M1、M2在滞后一期时的符号一般为负,而到了滞后第二期和第三期时,M0、M1的符号逐渐转变成正,M2的符号则仍然为负。这说明资本市场中的证券价格对货币政策中的各层次货币量有着不同的影响。\n第三,从协整方程和脉冲响应函数中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M1、M2、LOAN的变动会引起同时期SHZ呈现同方向的变动,而第二阶段的M0、M1、M2、LOAN的变动会引起同时期SHZ呈现反方向变动。这说明在2001年6月以前我国的证券市场“政策市”现象比较严重,而2001年6月以后由于政府在股市的搏弈对象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使得“政策市”现象得到了缓解。第四,从方差分解的结果可知,无论是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在资本市场中的传导途径,主要是通过货币渠道而非信贷渠道。然而,根据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显示,在第二阶段我国已慢慢开始向将调节信贷总量作为中介目标转变,这也是我国参照世界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经验得出的结论。第三章有价证券价值分析第一节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分析第二节股票价格的计量模型第三节债券的投资价值分析和债券收益率分析第四节投资基金的价值分析第五节其他投资基金的价值分析第六节市盈率分析回总目录第一节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分析一.影响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分析股票价格就是股票在市场上买卖的价格,又称股票市价或股票行市。股票价格由股票投资价值决定,它直接与预期股息和银行利率有关。用公式表示为: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二.影响股票价格的主观因素分析主观因素是指同上市公司本身有关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一)上市公司的声誉及其经营盈利状况发行股票的上市公司的声誉及其盈利状况是同股票的价格成正比关系的。企业的声誉较高,社会的知名度较大,企业的经营状况好,企业兴旺发达,利润多,在人们心目中的安全系数就大,股票就比较热销,股票价格就提高;反之就下跌。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上市公司的预期发展前景有的上市公司虽然目前红利比较丰厚,但人们预料该公司以后的发展前途不大,股票就难以畅销,其价格必然会受影响。上市公司的社会信誉和经营状况,不是一时现象,它在股息分配之前就能表现出来,而且投资者购买股票一般都是着眼于未来,一些有经验或熟悉情况的投资者,当了解某公司的经营和发展前景看好时,就会争购该公司的股票,从而影响和带动其他投资者。毫无疑问,该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当然会上涨。三.影响股票价格的客观因素分析客观因素是指同上市公司无直接关系的外界因素。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四类: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心理因素人为投机行为因素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国内生产总值:股票价格的波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呈正比例的关系银行利率:影响股票价格诸因素中最敏感的因素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股票价格会出于物价猛涨而引起剧烈的变动金融政策的制定颁布和变化(一)经济性因素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国际形势战争政府易人、政权转移、重大政治事件(二)政治性因素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心理因素是指投资者心理状况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引起投资者心理变化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甚至传闻和谣言也会造成投资者抢购或抛售某种股票,以致引起这种股票价格的猛涨或暴跌。因此,在股票市场上,心理因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投资心理乘数。它是指投资心理对股价影响有乘数的作用。2、投资偏好。它是指投资者在投资股票的种类上,总倾向于某一类或几类股票,特别是倾向于自己喜欢的经常做的股票类型。3、嫌贵贪低\n。有些投资者只知道买股票就能获利,要获利就买便宜的即价格下跌的股票,而永远不会去买价格大幅度上升的股票,以求保险。4、盲目跟风。有些投资者容易受市场股票买卖风潮的影响,特别是受到大户投资者行为的影响,看到别人纷纷买进或卖出股票时,唯恐落后而无利可图,便一哄而上,盲目跟风。一旦有大宗股票抛售,股价有所下跌时,他们就会产生恐慌心理,急于抛出股票,以尽量减少损失。跟风越盛,股票价格下跌就越严重。有时,谣言和传闻也会影响股票价格的变动。(四)人为投机行为因素人为的投机行为对股票价格的变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极少数人利用内幕消息等人为的影响进行炒股,大进大出,短期买卖,以牟取巨利。有些投机者将股票价格“炒”高或“炒”低,低价收进,高价抛出,并诱发民众投机心理,促使一般小股投资者盲目跟风炒股,人为地影响股票的价格。为了保证股票市场的正常交易,各国都制定了许许多多的有关法律,以便最大限度地控制这种人为投机因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第二节股票价格的计量模型股票有优先股和普通股之分。优先股是一种有固定收入的证券,因而其价格的确定方法比较简单。普通股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盈利和股息,它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有时变动的幅度也比较大,因而其价格的确定也较复杂,有许多不同的计量模型或计算方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测算股票价格的基本公式\n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引起的资金价值的变化。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公式为:式中:F为n年后的货币价值,即时间价值;P为货币的现值;i为利率;n为年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例如,今年的10元同10年后的10元是不相等的,假如复利率为9%,则10年后10元的价值为:购买股票是一种投资行为,而投资的回收应当包括股息和售出时的股票价格,因此,股票投资的收回可用如下公式表示:式中:P为每股股票现在的市场价格;D为股息;F为售出时每股股票的市场价格;i为利息率或投资报酬率;n为股票持有期的年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现在作以下两个假定:(1)每年的利息率和股息固定不变;(2)股票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是为了获得股息收入,购买股票不再卖出。\n则:也就是说,股票的市场价格为每年的预期股息除以银行利息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测算股票价格的现值法股票现值是指开始投资时的股票价值,以一年为限的计算公式为:式中:P为股票现值;D为股息;F为一年后的股票售价;i为投资报酬率,它等于股息报酬率(D/P)和资金增值率[(F—P)/P]之和。上式可以使我们在一定的已知条件下作各种定量测算。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某投资者购买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每股为600元,他希望利率能达到14%,而600元的股息仍然24元,试问一年后的售价应达到多少元才合算?则计算如下:\n600=21.05+F/1.14F=660元即在一年后的该项股票售价达到660元才是合算的。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举例给出以n年为限的股票现值计算公式,即:式中:g为一年的盈利、股息和价格的期望增长率;为目前每股的盈利;为目前每股的股息;d/e为支付投资股息占盈利的百分比;i为报酬率;P为目前每股的价格;P/E为价格盈利的比率;n为股票持有的年限。需要注意的是,是变量值,而g、d/e和P/E是参数,需要有关人员进行估计后确定。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测算股票价格的指数法指数法的步骤:\n第一,分析者逐年估计每股的盈利,把当前市场股票的价格分成几个部分,找出各种盈利的因素;第二,计算出价格盈利指数;第三,利用价格盈利指数进一步计算股票的价格。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根据价格盈利指数计算的股票价格的计算公式如下:当前的市场价格=每股盈利估计×价格盈利指数(P/E)四.测算股票价格的经验公式由美国金融学家格拉汉·道特和柯特联合提倡使用,其计算公式为:V=M(D+E/3)式中:M为放大系数;D为每股股息;E为每股盈利。放大系数(M)在数值上应等于常量C加上该股票的每股盈利的增长率(G)的2倍:M=C+2G值得注意的是,盈利率虽是一个百分数,如8%,但在公式中的取值必须是8,而不是0.08。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某公司每股一年的盈利为8美元,每年分派的每股股息为5美元,又设G=4.28%,那么该股票的市场价格为:V=M(D+E/3)=(C+2G)(D+E/3)=(8.5+2×4.28)×(5+8×1/3)=17.06+7.67\n=24.73(美元)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举例3.1修正:在使用上述方法时,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那就是运用时必须与如前所述的账面价值作对比,分两种情况:(1)如果内在价值V大于账面价值的2倍时,就必须加以修正,修正时,可认为账面价值对内在价值V产生的影响为四分之一。(2)如果内在价值V小于账面价值二分之一时,也必须进行修正。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续例3.1)如果该股票的账面价值为10美元,则必须根据V大于账面价值的2倍时加以修正的原则进行修正,其修正公式为:=24.73-(24.73-10)/4=21.05(美元)如果该股票的账面价值为60美元,则必须按照V小于账面价值二分之一时加以修正的原则进行修正。其修正公式为:=24.73+(60-24.73)/4=33.55(美元)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三节债券的投资价值分析和债券收益率分析一.债券的定价模型(一)债券价格的决定因素分析\n债券价格的确定,取决于债券的期值(即本金加利息)、债券的还本期限和市场利率水平。债券的期值是根据债券的面值、票面利率和还本期限计算而得的。债券的期限具有两层含义:有效期限和待偿还期限或剩余期限。市场利率水平是指证券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要求某种债券所能提供的最低利率水平。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债券定价的各种模型(1)付息发行和期满一年还本付息的债券定价模型:式中:V为债券的价格;M为债券的期值或面值;r为市场利率;n为债券的期限(年限)。(2)贴现付息发行和到期偿还票面金额的债券定价模型:V=M—M×r×n(3)有效期限内分次付息的债券定价模型:I代表每年支付的利息金额,即I=票面利率×面值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以付息发行和期满一年还本付息的债券定价模型为例:某种债券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8%,面额为100元,则该债券的期值为180元。持有人在持有6年时出售,求该债券的转让价格是多少?\n解: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举例再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市场利率提高至10%反过来,假如市场利率下降为6%,则债券价格为: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由以上各例计算中可得出如下两个结论:(1)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关系。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反之亦然。即债券价格上升,意味着市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下跌,意味着市场利率上升。(2)债券的价格变动取决于期值、待偿还期限和市场利率三个变动因素的影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影响债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分析债券的收益率是指债券投资者在债券上的收益与其投入的本金之比。影响债券收益率的主要因素有:债券的利率:债券的利率和债券的收益率是呈正方向关系变\n化的债券的价格与其面值的差额:当债券的价格大于债券的面值时,收益率就低于利率;反之,当债券的价格小于债券的面值时,收益率就高于利率债券的还本期限:当债券的价格与其面值不等时,还本期限越长,债券的价格与其面值的差额对收益率的影响越大。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各类债券收益率分析及其计算方法(一)定息债券收益率分析及其计算方法计算公式为:上述是计算定息债券收益率的基本公式。但由于具体情况不同,产生了各种定息债券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其中常用的有:直接收益率、最终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和认购者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直接收益率又称当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当时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年利息)与其投资支出(市场价格)的比率。其特点是只考虑债券利息收入的一种收益率。它只是用于附息债券的收益率计算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1.直接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最终收益率又称到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入已发行的债券起到最终偿还日止的全部持有期间所得的利息,与偿还盈亏的合计金额折算成相对于投资本金每年能有多少收益的百分比。一般采用单利计算。其计算公式为:2.最终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张面值为1000元的债券,年利率为8%,到2009年6月20日等值偿还,2001年6月20日的市价为1200元,其最终收益率为: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举例持有期收益率是测算投资者在发行日与到期日之间买进卖出一笔债券所得的收益率。其收益率由息票收入和买卖利益的合计金额相对于投资本金的年率百分比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一般认为它是测算债券收益率的一种较为准确的方法,是投资者投资债券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3.持有期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笔年利率为8%、面值为1000元、期限为5年的债券,某投资者以900元价格买入,并预计2年以后价格将上涨到980元准备到时抛出,则该投资者持有期的收益率为:\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举例认购者收益率是指在新债券发行时,投资者认购债券到债券持有期满为止的收益率。其计算公式为:认购者收益率取决于年利率、偿还年限和发行价格三个因素。4.认购者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贴现债券收益率分析及其计算方法1.偿还期不满一年的最终收益率计算公式为: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偿还期一年以上的贴现债券一般需考虑复利因素,因此计算公式与偿还期不满一年的不同。其计算公式为:式中:2.偿还期一年以上的最终收益率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直接收益率又称当期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当时投资所获得的收益(年利息)与其投资支出(市场价格)的比率。其特点是只考虑债券利息收入的一种收益率。它只是用于附息债券的收益率计算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3.直接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已知贴现金融债券,期限为三年零三个月,每100元面值的债券发行价格为75元,求债券的最终收益率和买入价格和偿还价格。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举例(三)证券公司债券挂牌价格及其收益率1.年付息债券的挂牌价格及其收益率计算公式为: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某公司发行面额为100元的债券,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2%,如果购买人持有二年后将债券卖出,假定当时的市场收益率为13%,价差为2%,则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例举计算公式为:\n2.一次支付债券(零息债券)的挂牌价格及其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计算公式为:3.贴现金融债券的挂牌价格及其收益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四节投资基金的价值分析一.开放式基金的价值分析开放式基金是指基金设立后,基金规模不固定,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或赎回基金单位的投资基金。开放式基金的价格分为两种,即申购价格和赎回价格。决定开放式基金投资价值的主要因素是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基金的单位资产净值单位资产净值=(基金资产总值—各种费用)/基金单位数量(二)申购价格和赎回价格1.申购价格开放式基金单位的申购价格包括资产净值和一定的销售附加费。申购价格=单位资产净值(1+申购费率)申购费率为申购费占单位资产净值的比率。2.赎回价格对于赎回时不收取任何费用的开放式基金来说:\n赎回价格=资产净值对于赎回时收取赎回费用的开放式基金来说:购回价值=单位资产净值(1-赎回费率)二.封闭式基金的价值分析封闭式基金是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已经确定,在发行完毕后的规定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金。封闭式基金的价格和股票价格一样,可以分为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封闭式基金发行期满后一般都申请上市交易。影响封闭式基金交易价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基金资产净值、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状况、证券市场状况、基金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政府有关基金的政策。其中,每基金单位资产净值是确定基金价格最根本的依据。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五节其他投资基金的价值分析一.可转换证券可转换证券是指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按一定比例或价格转换成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证券(简称标的证券)的特殊公司证券。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可转换证券的价值转换证券的理论价值:可转换证券转股前的利息收入和转股时的转换价值按适当的必要收益率折算的现值。可转换证券的转换价值:实施转换时得到的标的股票的市场价值\n转换价值=普通股票市场价格×转换比率转换证券的投资价值:计算方法与普通证券价值计算方法相同。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可转换证券的市场价格1.转换平价转换平价是可转换证券持有人在转换期限内可以依据把债券转换成公司普通股票的每股股票价格。2.转换升水每股的转换升水等于转换平价与普通股票当期市场价格(或称为基准股价)的差额,公式表示如下:转换升水=转换平价-基准股价转换升水比率=转换升水/基准股价×100%3.转换贴水转换贴水是指可转换证券的市场价值低于其转换价值的部分,即基准股价与转换平价的差额。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优先认购权(一)附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优先认股权通常在某一股权登记日颁发。在此之前购买的股东享有优先认股权,因此称为“附权优先认股权”。其价值表示如下:R=M-(R×N+S)\n其中:M为附权股票的市价;R为附权优先认购权的价值;N为购买1股股票所需的股权数;S为新股票的认购价。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除权优先认股权的价值在股权登记日以后,股票的市场价格中将不再含有新发行股票的认购权,其优先认股权的价值也按比例下降,此时就被称为“除权优先认股权”。其价值表示如下:(三)优先认股权的杠杆作用优先认股权能提供较大程度的杠杆作用,即优先认股权的价格要比其可购买的股票的价格的增长或减小的速度快得多。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认股权证(一)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股票的市场价格与认股权证的预购股票价格之间的差额就是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公式表示如下:认股权证的理论价值=股票市场价格-预购股票价格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超过其理论价值的部分被称之为认股权证的溢价,公式表示如下:溢价=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理论价值\n=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普通股市场价格+预购股票价格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认股权证的杠杆作用认股权证的价格杠杆作用,就是说认股权证价格要比其可选购的股票价格的上涨或下跌的速度快得多。杠杆作用在这里可用普通股的市场价格与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的比率表示。对于某一认股权证来说,其溢价越高,杠杆因素就越低;反之,如果认股权证的市场价格相对于普通股的市场价格降低时,其溢价就会降低,杠杆因素就会升高。第六节市盈率分析一.市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股票市盈率,也称本益比,是指一家股份公司的股票市价与过去一年中每股盈利的比率。其计算方法为: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利其中,每股盈利是年终税后利润除以已发行的股票。例如,某种股票的市价为200元,它过去一年的每股盈利为40元,那么它的市盈率则为5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对市盈率指标的分析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股票市盈率可作为投资者分析股票质量时的参考数据之一。但是,如果不考虑总的投资环境和一种股票的各个方面的情况,而仅仅用市盈率这个指标的高低来作为买卖股票的依据。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股票市盈率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支付比率、市价、经济周期、利率、地区等。因此,对市盈率指标的高低应作具体的分析。第四章通货膨胀统计理论及其方法第一节通货膨胀的概述第二节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其实证分析第三节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第四节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第五节对治理通货膨胀的几点建议回总目录关于通货膨胀有争议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通货膨胀概念的理解。第二、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通货膨胀的成因问题。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一节通货膨胀的概述一.通货膨胀的定义国内外经济学界在通货膨胀的定义方面,大致上可以分成两大派:物价派和货币派。\n物价派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定义为平均物价或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货币派认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丁·布朗芬布伦纳曾把经济学者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归纳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把通货膨胀的根源归咎于商品市场上存在的过度总需求第二种:把通货膨胀的原因归咎于货币的增加第三种:主要突出了通货膨胀的某些性质和特征第四种:主要是对于开放经济而言的,强调外部经济关系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基本概念通货膨胀(Inflation)一般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二.通货膨胀的衡量(一)物价指数物价指数:用各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加总在一起的加权平均数来衡量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拉氏物价指数:采用基期的商品和劳务作为不变因素加权\n帕氏物价指数:选用报告期的商品和劳务作为不变因素加权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消费者价格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各个时期内城市家庭和个人消费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平均变化程度的指标。计算公式:固定加权算术平均:用“代表品”范围内的各商品单项物价指数,乘上各商品在家庭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然后综合平均求得其总指数。综合公式,即总值法:计算期按现价计算的“代表品”商品零售总额与计算期的“代表品”商品销售量按基期价格计算的销售额的比较。消费者物价指数可以划分:总指数和类指数。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2.生产者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指生产者购买的中间商品和原材料的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测量的原材料和中间产品最后将以最终产品被出售,从而一个较高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一般地可表明消费者价格指数在较后一段时间里必然要增加。\n批发物价指数,它是反映不同时期批发市场上多种商品价格平均变动程度的经济指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减缩指数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减缩指数又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一种衡量一国经济不同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经济指标。与前两种价格指数相比较,国内生产总值价格缩减指数涉及的是所有的产品和劳务,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物价水品的变动情况,克服了前两者的片面性。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总结:我国公布的物价指数种类较多,主要有“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减缩指数等。综合价格指数,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值,它应该能较为全面地反映通货膨胀的实际程度。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物价指数还不宜直接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程度,比较科学的方法是计算通货膨胀率。物价指数有定基物价指数和环比物价指数,用它们计算出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为累计通货膨胀率和当年通货膨胀率。\n计算公式为:累计通货膨胀率=定基物价指数-100当年通货膨胀率=环比物价指数-100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通货膨胀指数用K代表通货膨胀指数,Mt为报告期实际货币流通量,Mq为报告期商品和劳务流通需要的货币量,则k=Mt/Mq,根据货币数量公式:MV=Q*P得:M=QP/V,代入上式有:式中V为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为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交换的商品和劳务总值。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货币量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差和货币流通速度递减率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货币数量公式,MV=PQ,取对数和微分后则有:假定△V=0,即认为相近两年的货币流通速度是相同的。此式表明,物价上涨率等于货币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差。\n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即通货膨胀率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的递减率来衡量。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四)通货膨胀缺口通货膨胀缺口以消费品市场上没有商品和劳务保证的货币量和居民手中的非自愿储蓄及非必要现金余额货币量形式表现出来的。其中,代表潜在需求量,Dt代表可被满足的价值量,Tt代表其所付税款,Lt为居民家庭所得借款或贷款,At为归还当期贷(借)款的付款,St-1为居民家庭前期末储蓄额,Mt-1为居民家庭前期末现金余额,Qt代表本期可供交易的商品或劳务量,V为通货膨胀缺口。当V>0,表示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通货膨胀形成的主要原因和通货膨胀的类型主要有四类刺激因素形成通货膨胀:货币刺激总需求刺激\n工资刺激进口品价格刺激通货膨胀按形成的特点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二节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实证分析一.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认识通货膨胀应是由于货币发行过量、总需求增加、工资成本升高和进口商品价格升高等原因引起的物价持续增长的货币贬值现象。通常直接用社会零售商品的价格来反映通货膨胀。累计通货膨胀率=定基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当年通货膨胀率=环比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0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来分析引起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财政支出增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居民消费水平提高、流通中的货币(M0)增加以及狭义货币(M1)增加等原因。利用这些宏观经济变量,用提取主成分的因子分析方法来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形成的主要原因。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100.0001.124E-037.865E-05799.9992.742E-031.920E-04699.9962.799E-021.959E-03599.968.1268.842E-03499.842.2011.407E-02399.6411.661.11699.641\n1.661.116297.98097.9806.85997.98097.9806.8591Cumulative%%ofVarianceTotalCumulative%%ofVarianceTotalComponentExtractionSumsofSquaredLoadingsInitialEigenvalues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我们利用1980年~2000年的数据,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得结果如下:\n①我们可以提取二个主成分Z1、Z2;②Z1、Z2两个主成分的解释效果达到了99.64%,效果很好。(续)其中:Z1=0.996M0+0.996M1+0.991X1+0.99X2+0.988X3+0.986X4+0.982X5Z2=0.113X1+0.122X2-0.145X3-0.164X4+0.183X5因子Z1由M0、M1、X1、X2、X3、X4、X5这七个变量组成,M0、M1这二个变量可以用来反映货币发行量的情况,X1、X2、X3、X4、X5这五个变量可以用来反映总需求的状况。Z2由X1、X2、X3、X4、X5这五个变量组成,因此Z2也是反映总需求的因子。根据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货币发行过量、总需求增加是形成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三节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通货膨胀我国改革以来,随着价格的改革和体制的转轨,旧体制下受抑制的通货膨胀得到释放。同时,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存在着结构失衡、经济短缺、货币超量供应、经济过热的现象,通货膨胀也越来越严重。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表4.2我国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8.4-1.5729.6254.4354.420008.50.8582.4280.8380.819979.86.1536.8277.8377.819969.014.8489.1\n256.1356.1199512.621.7448.7210.2310.219944.22.1283.0107.7207.719904.217.8271.5103.4203.4198911.318.5260.572.7\n172.7198811.57.3234.145.7145.7198713.28.8193.528.1128.119855.22.4122.010.7110.71981100.00.0100.01978当年经济增长率%\n当年通货膨胀率%GDP指数累计通货膨胀率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年份续上表4.2:用P代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GINDEX代表国内生产总值指数,用上表数据中的GINDEX对P作回归分析:P=46.364+0.52GINDEXR2=0.934,拟合度较好,相关系数高,F检验、T检验均获通过。这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过程中,通货膨胀始终是存在的,难以避免,我们要发展经济,就必须容忍一定程度的物价上涨,但是,只要我们将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在合理的增长速度基础上,就可以力争将通货膨胀控制在最低限度,以免引起恶性通货膨胀,阻碍经济发展。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货膨胀是促进经济增长还是抑制经济增长,是宏观经济政策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我国近年来理论界争论颇为激烈的问题。就我国的情况而言,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既不能笼统地说是“促进”还是“促退”,也不能用“不稳定关系论”来模糊我们的认识,必须对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做具体分析,以利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三.通货膨胀效应的实证分析我们仍然用表4.2的数据,但是用1978~1993年P对G作回归分析,得出拟合度R2=0.934,相关度高。回归方程为:GINDEX=-89.162+1.923PF=296.67(4.06)(17.22)T检验、F检验均通过,模型可以解释物价上涨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物价指数每增长1个单位,就可以引起国内生产总值指数增长1.923个单位,因此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回归分析将问题平均化,用弹性分析可以具体看出不同时期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见表4.2):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弹性在1987年以前较大,这是由于改革初期首先通过承包责任田,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农业生产增长很快,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又通过放权让利、承包租赁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使城市职工收入快速增长,也激发了国有企业内部的潜能,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1987年~1996年,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弹性较小,通胀较为严重。通胀的不断恶化,迫使国民经济处于周期性波动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依靠通胀来推动经济增长,最终是有害的。回本章目录第四节我国通货膨胀形成原因的实证分析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通货膨胀的深层次原因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政策性因素。主观上,宏观政策片面追求速度型的发展模式;客观上,宏观经济政策缺乏稳定的管理目标。\n(2)体制性因素。首先是资金预算款约束、投资主体多元化、金融市场不完善、利率体系僵化,造成信贷规模失控;其次是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最后,宏观调控乏力,收入攀比严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总需求增加形成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一)消费需求与通货膨胀现选用1978~1999年有关消费水平变化的数据,对物价指数做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142.241+0.08171XFSPR2=0.937P=737.048+0.06516XFSP-9.396GXFZZSDR2=0.976P=653.082+0.393XFSP-8.542GXFZZSD-0.02038GXFR2=0.99上述三个方程的拟合度都很好,相关性高,比较而言,从实际意义来说第一个方程能更好地解释消费与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之间的关系,居民的消费水平直接决定社会的消费需求的大小,因此居民消费水平能较好地解释消费对物价的影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投资需求与通货膨胀设E为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在国内收入的分配过程中得到的货币总收入,S代表货币总收入中的储蓄额,I代表净投资额,Q代表国内收入产品总量,则物价水平方程式可表示为:\nP=(E-S+I)/Q=E/Q+(I-S)/Q在货币总收入E和国内收入产品既定时,一般物价水平的高低就直接取决于投资和储蓄缺口的数值。当投资超过了国内收入中可供投资的资金时,投资储蓄缺口为正值(I>S),社会经济生活中将产生通货膨胀压力,物价水平将趋于上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投资与通胀关系的实证分析表4.31979~2000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及零售物价指数对它的弹性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0.3910.32000-2.2-8.219890.075.119990.9220.2\n1988-0.9113.919980.4516.119871.328.819970.3417.719864.4414.519960.2141.819851.0717.519950.1124.51984\n-0.3830.419940.0712.619830.2945.219930.0726.619820.1245.41992-0.23-10.519810.1224.319910.896.719800.14\n15.119900.434.61979弹性投资增长(%)年份弹性投资增长(%)年份上表4.3列出了1979~2000年国有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以及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对它的弹性。各年的弹性数值相差较大,最大的年份是1996年,投资每增长1%,拉动零售物价指数上升4.44%,这是因为1993年到1995年盲目的社会投资引起的较高通货膨胀延续到1996年,而1996年国家又实行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大幅度地减少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因此1996年投资拉动通货膨胀上升的效果较为明显。最低的年份为1989年,为-2.2%,这是因为1989年比1988年的全社会投资额不仅有大幅度的减少,而且出现负增长,增长率为-8.2%。平均看来,投资每增长1%,拉动零售物价指数上升0.35%。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由于投资对物价的影响往往是滞后的,因而上述的弹性分析还不能很恰当地说明问题,利用上表的数据,用回归分析方法可以得出以下结果:\nP=152.005+0.008854SLTZER=0.99、F=69.8,检验统计量均获通过,而且拟合度好,相关系数高。该方程是以前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I(-1)对本期的零售物价指数做回归分析得出的,这是考虑到投资的滞后影响。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2.我国投资扩张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以上实证的结果说明投资对通胀有着明显的滞后影响。主要原因为:首先,从需求方面来分析,由于投资增长速度过快,超过了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的有效供给,投资需求膨胀往往成为经济中需求膨胀的主要因素。投资膨胀同时也带动了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使得总需求的压力不断加大。其次,从供给方面来分析,我国的投资扩张很难形成预期的有效供给,这就是企业效率陷阱。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产生投资不断扩张的主要因素造成我国投资规模不断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为了实现“赶超”战略,政府决策部门有着强烈的投资冲动,两年来,投资规模扩大,有利于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无疑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第二,一切经济组织和地方政府都有巨大的投资热情,即所谓“投资饥饿症”。第三,我国利率体系僵化,不能起到杠杆作用。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二.宏观经济结构变动形成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而引起的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的持续上涨。造成结构性通货膨胀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资和价格缺乏弹性(2)资源缺乏流动性(3)短期中出现需求部门之间的大规模转移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追求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全民所需,形势所迫。但是,由于过分追求高速度,宏观经济就会失控,发展比例失调,导致经济结构不均衡,出现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目前比较明显的就是基础工业发展落后,加工工业发展超前,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成为工业发展的“瓶颈”部门。在推进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忽视农业的投入,或者是人为的牺牲农业来加速工业发展,使工农业结构严重失衡。出现了由结构性的短缺所引起的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农产品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存在着明显的互相推动关系。下面选用1978年至1999年为时间序列,用回归模型来分析农产品收购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用P代表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A代表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经过计算得出:P=18.333+0.691A\nR2=0.976拟合度好,T检验,F检验也全部通过。从上述方程可以看出,本年的农产品收购价的提高会推动本年的物价上涨。其影响度为0.691。因而,只有理顺工农产品的比价关系,工农关系,经济才能稳定发展,改革才能向纵深推进。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最后必须指出的是,对外贸易的发展往往对物价上涨的影响也很大,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口产品多属初级产品、基础产品,为国内必需品,而进口产品多属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在投入生产时会带动对其他产品需求,因此,对外贸易的扩张,很可能会拉大供求之间的差距,推动物价上涨。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货币发行过量形成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货币的超量供给可分为绝对超量和相对超量两种。相对超量是指货币的供给量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减少使得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绝对超量是指在商品生产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增长很快,超过了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这里将要讨论货币市场上货币供求失衡,主要指的是货币供给的绝对超量。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几个基本概念和基本认识1.货币需求货币需求量指的是为适应国民经济生产和商品流通所需要投入的货币数量。\n货币需求的动机为: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投机性动机后两种合起来也可称为货币的投资需求。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总量应包括社会对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和社会对货币的贮藏性需求。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2.货币供给量所谓货币供给量,就是指被财政部门、各个企业经营单位、家庭和个人所持有的、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债务总量。货币供给量有不同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集体活期存款+机关团体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n所谓货币供给内生性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内生变量,即是由经济体制内部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它的变动及数量大小是一个客观的量,不为人们的意志和政策所左右;所谓货币供给外生性即是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外生变量,它是由经济体制外部各种非经济因素所决定的,它的数量大小可以为政策决策人所控制,以实现其政策目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4.货币供给的弹性货币供给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超过货币需求而不致引起物价波动和延缓经济增长,这一现象被称为“货币供给弹性”。货币供给弹性也就是价格对货币量的弹性和经济增长对货币量的弹性。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货币需求量测算模型1.费雪交易方程式MN=PT或M=PT/VM:货币量;V:特定时间内货币周转或流通速度;P:一般物价水平;T:实际的商品交易量,可以用充分就业的总生产量Q代替,即M=PQ/V。2.剑桥方程式:M=KPQK是一个常数,K=1/V,Q为国内产出量;上述两个方程基本上是统一的,所反映的货币需求量实际上是交易性需求量,也就是货币需求的必要量,它对应于上文定义的M1。\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的模式M=KPY+L(r)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可以合并为:交易性动机和投资性动机。那么KPY反映的就是交易性需求,L(r)是投资性需求,是利率r的函数,且dL(r)/dr<0。该方程所反映的货币需求量就是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总量,应包括对流通性货币的需求和贮藏性货币的需求。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货币供给模型1.比例控制模型:△M=K△G即:货币供给增长与经济增长成一定比例,其中△M代表货币供给增长率,△G代表经济增长,K为常数。2.倍数原理模型:M=CHM:货币供给量;H:基础货币;此模式的关键是计算货币乘数C。公式为:C=(1+Cu)/(r+Cu)(其中:Cu为现金占存款比率,r为存款准备金率)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n(四)货币供求失衡与通货膨胀的形成的实证分析现以1990~2000年货币供给量对零售物价指数的数据作统计分析。表4.6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货币发行量的相关关系从P与M0、M1、M2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P与M0、M1、M2之间的相关关系不算小,这说明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与货币发行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0.9957530.9912980.851979M210.9974330.83113M110.848555M0\n1PM2M1M0P从下表可看出,当年通货膨胀率与M2的增长速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关系较大,达到0.86。表4.7当年通货膨胀率与当年货币发行量增长速度的相关关系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10.9416840.6541440.322378列410.778520.454726列310.863376M21\n通货膨胀率列4列3M2通货膨胀率由此,可拟合成一元线性回归方程:P=-14.215+0.813M2拟合优度较好,F检验,T检验均能通过,当年通货膨胀率与M2增长速度的相关系数最大,这一现象正好与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相符合,我国居民一般是银行里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才放心去消费。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广义货币M2每增长1%,就会引起当年的通货膨胀增长0.813%。货币供给不断超量,这既有经济体制内部的因素,又有外部的因素,而其根本原因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效率低下迫使货币供给增加(2)片面追求高速度,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给失控(3)收入攀比机制、工资侵蚀利润的机制不容低估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五节对治理通货膨胀的几点建议\n从静态或短期来看,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直接原因表现为总需求超过总供给。从动态或较长时期来看,我国的通货膨胀是在高速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结构变迁以及在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出现体制不完善,双轨制摩擦所引起的。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对治理通货膨胀的几点建议:合理地制定宏观的财政货币政策,减少不必要的财政开支,提倡正常消费,注重投资效益。在发展经济时,要保持各产业协调发展,同时要合理地制定价格制度,合理地确定商品间的比价关系,建立健全的商品价格体系。深化企业改革,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利率市场化是货币政策奏效的必要条件。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一节外债统计的概念和作用第二节外债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分析第五章外债监测指标理论体系回总目录第一节外债统计的概念和作用一.外债统计的概念\n外债是指中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或其他机构对中国境外的国际金融组织、外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或其他机构用外国货币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具体内容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国外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银团组织的贷款向我出口商品国家的买方信贷外国企业和个人贷款对外发行外币债券国际金融租赁业务中我方应付的设备资金国外商品出口商的商品贷款补偿贸易中直接以现汇偿还的债务其他形式的对外债务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外债监测统计的作用(1)明确外债统计的概念,把握其特征,以便提供可靠和科学的外债统计数据。它是对外债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n(2)建立科学而有效的外债监测统计指标体系,从量上分析外债的总量、外债的使用及其投向、外债的结构、外债的偿还能力、外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外债的适度规模和外债的经济效益,以便为研究、分析我国的外债问题以及编制科学的利用外债计划提供可靠的依据。(3)为政府监测我国外债计划执行情况提供准确的数字依据。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国际收支统计、利用外资统计和外债监测统计的异同(一)国际收支统计与利用外资统计和外债监测统计的异同国际收支统计与利用外资统计和外债监测统计之间具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国际收支统计只记录在报告期内新发生的债务,并不反映累计结存的债务,而利用外资统计和外债监测统计不仅反映报告期内新发生的债务,而且还反映报告期末累计结存的债务。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利用外资统计与外债监测统计的区别(1)利用外资统计不包括通过中国银行办理的延期付款,而外债监测统计则把这一项包括在其统计范围内。(2)利用外资统计不包括已在境外注册的驻外机构调入境内并需境内机构实际偿还的借款,而外债监测统计则把这一项包括在其统计范围内。(3)在补偿贸易中,外商作价提供并要求我方用产品和现汇偿还的设备原材料等,在外债监测统计中只包括其中用现汇偿还的部分,而在利用外资统计中全部作为债务统计。\n(4)外债监测统计不包括来料加工、加工装配、外商作价提供的由我方用工缴费偿还的设备等,而利用外资统计则全部作为债务统计。(5)三资企业的借款,在利用外资统计中,将投资协议以内的借款视作为直接投资,不作债务统计,而在外债监测统计中,将三资企业向外方母公司的借款和外方投资股本中,由中方担保并实际履行偿还义务的借款,都做外债统计。第二节外债监测统计指标体系及其分析外债的适度规模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因素:(1)外债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和经济增长;(2)外债的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以及整体效益和微观效益;(3)外债偿还问题。因此,衡量外债适度规模的统计指标应围绕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外债总量指标(一)外债总额外债总额是各类外债的总和,即一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全部负债。它表明一国举外债的规模和水平。这个指标是从事外债适度规模分析的基础指标。(二)外债净额外债净额是外债总额减去海外资产后的余额。海外资产是一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债权总额。(三)外债还本付息额\n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外债使用效益指标(一)经济负债率经济负债率=EDT/GDP=外债/国内生产总值通常,经济负债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量对外债的承担能力。经济负债率高低的经济含义有以下四种情况:(1)当债务国作为不成熟的债务人时,由于外资流入的各种经济效应尚未发现出来,经济负债率就比较高;(2)外资流入量极小,说明该指标的分子数值极小,因此经济负债率就低;(3)外资流入量大,利用效率高,经济负债率就低;(4)外资流入量较大,但利用效率低,经济负债率就高。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债务利用系数债务利用系数=EDTR/GDPR=外债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债务利用系数=1时,外债与国内生产总值以相同的速度增长;债务利用系数<1时,外债增长速度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债务利用系数>1时,外债增长速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n增长速度。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借债率借债率=EDT/XG=外债余额/商品出口和劳务创汇收入即外债占商品出口和劳务创汇收入的比率。借债率是一个很好的衡量外债利用效率的指标,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外债的利用效果。借债率越低说明外债的利用效率越高。该指标同时也表明了一国外债规模与出口创汇收入能力之间的制约关系。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四)债务创汇系数债务创汇系数=EDTR/XGSR=外债增长速度/商品出口和劳务创汇收入增长速度(1)债务创汇系数=1时,外债增长速度与商品出口和劳务创汇收入的增长速度相同;(2)债务创汇系数<1时,外债增长速度低于商品出口和劳务创汇收入增长速度,说明外债用于出口行业的投资高或效益好;\n(3)债务创汇系数>1时,外债增长速度高于商品出口和劳务创汇收入的增长速度,说明外债用于出口行业的投资低或效益差,同时也预示偿债的困难。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三、外债结构指标(一)外债结构分析外债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1)从贷放者主体来划分可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和政府机构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以及商业性贷款等等;(2)从借款者的利益出发可以分为政府优惠贷款和私人贷款;(3)从外债的时间长短可分为长期债务和短期债务;(4)从利率的结算方式可分为固定利率债务和浮动利率债务;(5)从债务的币种可分为美元外债、日元外债和欧元外债等。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债务结构有债务来源结构、利率结构和币种结构以及期限结构之分,因此,有必要对各种类型的债务结构进行分析。1.债务来源结构分析外国资金的流入方式中,对外债款、发行债券、补偿贸易和国际租赁等四种方式都会形成一国的债务。这四种方式的贷款各自都有其优缺点,因此必须分析债务来源结构是否合理。2.外债的利率结构分析\n外债的利率结构是指外债中以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计算的债务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照国际上的经验,一个合理的债务结构,通常是以浮动利率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约在20%~30%左右为宜。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外债的币种结构分析外债的币种结构是指外债以哪些外币表示的,以各不相同的外币表示的债务占总债务的比例关系。总债务中的货币结构应该是可以利用汇率的反方向变动来抵消风险,可以通过使外债结构与出口创汇币种结构一致以使总体债务与汇率变动隔离开来,可以增加收益和降低成本的结构。4.外债的期限结构分析外债的期限结构就是外债的长短期结构,是指长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比重。理想的债务结构应该是长期外债比例大些,而短期外债比例小些,这样可以减少债务风险的影响,易于清偿。短期外债所占比例越大,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大。(二)外债结构指标体系1.商业贷款占总外债的比重,即5><#880000'>COM/EDT=商业贷款/外债总额<#880000'>COM/EDT越大,外债成本越高,偿债就越困难。2.外债条件系数\n外债条件系数=COMR/NCOMR=商业贷款增长速度/非商业贷款增长速度外债条件系数=1,债务条件不变;外债条件系数<1,说明一国计算期的债务条件比基期的债务条件有所改善;外债条件系数>1,表示商业贷款增长速度快于非商业贷款的增长速度,举债成本增加,债务条件恶化。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3.可变利率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VAR/EDT=可变利率债务/总债务若可变利率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上升,则表明多项债务指标的恶化。4.可变利率贷款增长率/固定利率贷款增长率外债条件系数=VARR/FIXR它是一个系数指标也可称为外债条件系数。a.该系数=1,外债条件没有任何变化;b.该系数<1,说明外债条件改善;c.该系数>1,说明外债条件恶化。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5.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STD/EDT=短期债务/总债务\n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越大,外债平均偿还期越短,举债成本越大,债务国越发面临国际商业银行撤退资金的威胁。一般而言,短期债务占总债务的比重以20%~30%为宜。6.短期债务增长率/长期债务增长率短期债务增长率/长期债务增长率=STDR/LTDR它是一个系数指标,也可称为外债条件系数。a.该系数=1,债务平均偿还期不变;b.该系数>1,平均偿还期延长,外债条件得到改善;c.该系数>1,平均偿还期缩短,外债条件恶化。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四.外债偿还能力指标(一)负债率:外债还本付息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即本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国内生产总值=TDS/GDP。按国际惯例,负债率小于5%一般来说是“安全”的,大于5%可能会出现问题。常见的其他负债率指标有:(1)外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外债包括已拨付的和未清偿的年末总余额。(不得高于45%,以35%~40%为宜)(2)外债与出口之比(在100%以内为宜)(3)利息支付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在3%以内为宜,最多也不宜超过3%)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二)偿债能力总量系数偿债能力总量系数=本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增长速度/本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TDSR/GDPRa.该系数=1,则表明偿债能力不变;b.该系数<1,则表明偿债能力提高;c.该系数>1,则表明偿债能力降低。(三)偿债率偿债率=本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商品劳务出口收汇额=TDS/XGS往往把20%的偿债率作为考虑借款的警戒线。我国的偿债新水平应在15%以内为宜。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四)偿债能力转换系数偿债能力转换系数=本期外债还本付息额增长率/商品劳务出口收汇额增长率=TDSR/XGSR\n该指标的目的在于考察今后各期还本付息额的变动速度与商品劳务出口收汇额的变动速度的关系,从而对今后各期的偿债能力作出预测。该系数=1,则表明偿债能力不变,该系数<1,则表明偿债能力提高;该系数>1,则表明偿债能力降低。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负债率和偿债率的缺点主要有:第一,这两种指标所显示的是过去已发生的情况,并不包括未来形势的发展,也没有考虑到经济中的各种其他变量。第二,以国内生产总值为基础的负债率和以出口收益为基础的偿债率并没有考虑到国家进口商品和劳务输入的因素,没有考虑到国内经济结构变动的因素,也没有包括国家储备状况。第三,从最近一些国家发生的债务危机可以看出能否有效、持续地借入外债,也是影响债务偿还问题的因素之一。第四,这两种指标都属于衡量外债的流量性指标,而没有把使用外债投资效益这个根本性的问题考虑在内。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五)利息负担率利息负担率=年利息支付额/年出口商品劳务收入=INT/XGS\n利息负担率越低,债务负担越轻,偿债能力也就较强。利息负担率也称为以举债成本衡量的资源转换指标。(六)以举债成本衡量的资源转换系数以举债成本衡量的资源转换系数=年利息支付额增长速度/年出口商品劳务收入增长速度=INTR/XGSR该系数=1,偿债能力保持不变;该系数<1,偿债能力下降;该系数>1,偿债能力提高。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七)国际储备与债务的比率国际储备/债务=REV/EDT国际储备与债务的比率所反映的是,当一国偿还外债的其他支付手段不足时,可动用国际储备资产来偿还外债。该比率=1,则表明偿债能力较强;该比率<1,则表明偿债能力较弱;该比率>1,则表明偿债能力很强。国际储备与债务的比率也可以把国际储备与每月商品劳务进口支出额对比。该指标即所谓的国际储备足以支付出口额的月数。按国际惯例,一国国际储备以能支付三个月的平均进口额为宜。回总目录\n回本章目录(八)储备偿债能力系数储备偿债能力系数=国际储备增长速度/外债还本付息额增长速度=REVR/TDSR该指标=1,则说明偿债能力保持不变;该指标<1,则表明偿债能力下降;该指标>1,则表明偿债能力提高。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六章证券价格指数理论体系第一节股票价格指数第二节债券价格指数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第一节股票价格指数一、国外证券市场股价指数评析现代金融指数按其使用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准指数(benchmarkindex),其主要目的是反映目标市场的整体波动,因此它市场覆盖范围广、代表性好、行业分布均衡。例如,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指数涵盖了美国股票市场5000多只股票。另一类是投资指数(investment\nindex),其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引投资者进行投资,投资指数主要用于指数基金(indexfunds)、指数期货和期权(indexfutures&options)、交易所交易基金(ETFs)等金融指数创新产品。投资指数的生命力在于可投资性,即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较低的复制成本。回总目录回本章目录(一)道·琼斯(DowJones)股价指数系列道·琼斯股价指数系列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基准指数,包括道·琼斯全市场指数、道·琼斯STOXX指数和道·琼斯威尔希尔指数;第二类为蓝筹股指数,包括道·琼斯股价平均数、道·琼斯顶尖指数;第三类为特殊指数,包括道·琼斯MicroSector指数、道·琼斯REIT指数、道·琼斯伊斯兰市场指数、道·琼斯互联网股票指数、道·琼斯精选股利指数和道·琼斯可持续类指数等。回本章目录1、道·琼斯全市场指数(DowJonesTotalMarketIndexes,DJTMI)①道·琼斯全市场指数是一个全面的世界指数系列,它能够向国际投资者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投资组合管理和衡量工具。②该指数系列主要包括地域(世界/地区/国家)指数、规模指数、风格指数、经济分类(产业分类/领域分类/行业分类/和部门分类)指数。③以上四种分类指数交叉组合(例如国家行业指数、国家规模风格指数等)可以精确反映世界证券市场每一个细小的变化。回本章目录\n2、道·琼斯STOXX指数(DowJonesSTOXXIndexes)①道·琼斯STOXX指数由STOXX公司开发,主要是用于反映整个欧洲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情况,作为欧洲投资者的投资基准指数。②道·琼斯STOXX指数系列包括蓝筹股指数、大市场指数、全球指数、规模指数、风格指数、超行业指数、可持续指数和专题指数。③指数包括五个地区指数:全欧洲、欧元区、除英国外的欧洲、北欧和除欧元区外的欧洲。回本章目录3、道·琼斯威尔希尔指数(DowJonesWilshireIndexes)①目前道·琼斯威尔希尔指数主要包括5000指数、4500指数、房地产股票指数和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指数。②道·琼斯威尔希尔5000指数是美国股市波动最全面的衡量标尺,便于投资者跟踪整个美国股市,道·琼斯威尔希尔RESI指数涵盖了所有公开交易的房地产证券。4、道·琼斯股价平均数(DowJonesAverages)①道·琼斯股价平均数是国际上历史最为悠久、使用最为广泛的股价指数,它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以部分具有代表性大公司股票为编制对象,为优等股票提供了直接的市场全貌。②道·琼斯股价平均数被看成是一种权威性的股价指数,被用来作为观察分析西方市场动态和进行投资、投机的重要参考依据。回本章目录5、道·琼斯顶尖指数(DJTI)①道·琼斯顶尖指数主要是为了全球蓝筹股的投资者而设计的。投资全球的蓝筹股具有较高的收益增长潜力,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分散投资,其非系统风险较小,波动率也较小。\n②道·琼斯国家顶尖指数反映了各国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股票的价格波动,每个国家顶尖指数的成分股都是从对应的全市场指数成分股中选择来的。回本章目录6、道·琼斯中国指数作为第一个由全球指数编制机构为中国大陆股票市场编制的指数系列,道·琼斯中国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衡量中国国内资本市场表现的权威性工具。7、其他道·琼斯指数随着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道·琼斯公司也在不断地推出一系列特殊指数以进一步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包括道·琼斯MicroSector指数、道·琼斯REIT指数、道·琼斯伊斯兰市场指数、道·琼斯互联网指数、道·琼斯精选股利指数和道·琼斯可持续类指数等。回本章目录(二)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S&P)股价指数系列标准普尔公司是美国一家最大的证券研究机构。该公司从1923年起开始编制并发表股价指数。该公司历史最为悠久的指数为S&P500指数。经过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的股价指数系列主要包括S&P全球1200指数、S&P全球100指数、S&P新兴市场指数、S&P增长和价值指数、S&P国家指数(包括美国、中国、意大利、中国香港、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俄罗斯)和欧洲指数等系列指数。新创立的指数系列在计算方法上大多延续了S&P500的方法。回本章目录1、S&P全球1200指数\n①S&P全球1200是第一个实时计算的全球指数,它旨在为投资者提供可投资的全球投资组合。该指数由下列指数组成:S&P500指数、S&P多伦多60指数、S&P拉丁美洲40指数、S&P东京150指数、S&P亚太100指数和S&P欧洲350指数。②S&P全球1200指数根据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对股票进行行业分类。这些行业分类在S&P的所有指数计算中保持一致。S&P根据上市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确定其股票所属行业。回本章目录2、S&P全球100指数S&P全球100指数是一个全球蓝筹股指数,其成分股的选择范围为S&P全球1200成分股中的跨国公司股票以及其他调整市值在50亿美元以上的跨国公司股票。标准普尔公司还编制了S&P新兴市场指数、S&P增长和价值指数、S&P国家指数和欧洲指数等系列指数。这些指数又是由许多指数构成的子体系,如S&P美国指数系列包括了S&P500指数、S&P等权重指数、S&P500O-Strip指数、S&P中市值400指数、S&P小市值600指数等等。回本章目录(三)摩根斯坦利资本国际(MSCI)股价指数系列MSCI指数系列虽然没有如道·琼斯指数那样得到新闻界的广泛认同,但是它却是国际投资者使用的最多的基准指数之一。MSCI指数涵盖23个发达国家市场和27个新兴市场,对不同国家编制了国家指数、价值指数和增长指数、小市值指数和扩展指数以及中国指数系列。回本章目录(四)富时(FTSE)股价指数系列\n富时指数系列以代表性、可操作性及公开性见称。其中最富盛名的指数为富时100指数(FTSE100),它是英国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股价指数。经过多年发展,富时股价指数已成体系,主要包括三大类:富时全球指数、富时英国指数和其他富时指数。其他富时指数包括富时ASE指数系列、富时eTX指数系列、富时欧洲行业指数系列、富时指数系列、富时恒生指数系列、富时香港MPF指数、富时日本指数、富时JSE非洲指数系列、富时台湾50指数等等。回本章目录(五)其他国际著名股价指数1.香港恒生指数系列(HangSengIndex)2.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NYSECompositeIndex)3.价值线综合指数(ValueLineCompositeIndex,VLCI)4.日经平均数(NikkeiStockAverage)5.东京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TokyoStockPriceIndex)6.DAX-30指数(DeutscheAktien30Index)7.CAC40指数(CompagniedesAgentsdeChange40Index)回本章目录(六)国际股价指数编制特点新趋势1.股价指数编制日趋全球化2.股价指数编制日趋个性化3.多采用国际通行经济行业分类方法4.股价指数计算方法以市值加权平均法为主5.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成为新的趋势回本章目录二、我国证券市场股价指数\n(一)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系列是由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并发布的上证指数系列,主要包括上证综合指数、上证180指数、A股指数、B股指数和分类指数。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1、上证综合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简称上证综合指数,该指数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日(基日为100点),以现有所有上市的股票(包括A股和B股)为样本,以报告期股票发行量为权数进行编制。其计算公式为:回本章目录如遇上市股票增资扩股或新增(删除)时,则需进行修正。其计算公式调整为:\n与上证综合指数相关的一组指数叫上证分类指数,上证分类指数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A股指数和B股指数,对上交所上市的A股和B股分别计算;另一类是行业分类指数,对在上交所上市的股票按工业、商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和综合类等5大类分别计算,以反映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股票股价变动情况。回本章目录2.新上证综指新上证综指当前由沪市所有G股组成;此后,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实施后的第二个交易日纳入指数;指数以总股本加权计算;(1)新上证综指于2006年1月4日发布。新上证综指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以该日所有样本股票的总市值为基期,基点为1000点。(2)选样: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沪市上市公司股票;(3)指数计算:派许加权法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分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其中,总市值=∑(市价×发行股数)。回本章目录2.新上证综指(续)(4)指数修正:除数修正法修正前的市值/原除数=修正后的市值/新除数其中,修正后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新增(减)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需修正的情况:A.新样本股入选B.新上市C.除息D.除权E.汇率变动F.停牌G.摘牌H.股本变动I.停市回本章目录3、上证成分股指数\n(1)上证30指数上证30指数是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A股股票中选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30种样本股票为计算对象,并以这30家流通股数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取1996年1月至3月的平均流通市值为指数的基期,指数以“点”为单位,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该指数于1996年7月1日起正式发布。2002年7月1日被上证180指数替代而终止发布。上证30的编制方法有以下特点:第一,以流通股作为权数;第二,以1996年第一季度为编制基期;第三,指数基点为1000点;第四,样本容量定位30。回本章目录(2)上证180指数上证180指数是在所有A股股票中抽取最具市场代表性的180种样本股票,以成分股的调整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2002年7月1日正式发布。作为上证30指数的延续,基点为2002年6月28日上证30指数的收盘指数3299.05点。上证180指数的计算公式:当样本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样本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股价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n修正原固定除数,以维护指数的连续性。回本章目录(2)上证180指数(续)上证180指数采用调整股本为权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分股股本进行调整,上证成份指数的分级靠档方法如表6.2所示。表6.2上证180指数成分股股本分级靠档表10080706050403020真实值加权比例(%)>80(70,80](60,70](50,60](40,50](30,40](20,30](10,20]\n≤10流通比例(%)回本章目录(2)上证180指数(续)上证180指数根据以下四个步骤进行选样:①上证180的选样以行业内的代表性、规模、流动性为标准,根据总市值、流通市值、成交金额和换手率对股票进行综合排名。②按照各行业的流通市值比例分配样本只数。具体方法是:③按照行业的样本分配只数,在行业内选取综合排名靠前的股票。④对各行业选取的样本做进一步调整,使成分股总数为180家。回本章目录(3)上证50指数上证50指数的计算方法和修正方法以及成分股的调整方法和时间均与上证180指数完全一致。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40名之前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4)上证红利指数上证红利指数挑选在上交所上市的现金股息率高、分红比较稳定、具有一定规模及流动性的50只股票作为样本,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高红利股票的整体状况和走势。该指数2005年1月4日发布。回本章目录(5)上证180金融股指数\n上证180金融股指数从上证180指数中挑选银行、保险、证券和信托等行业的股票组成样本股,以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金融股走势,同时为投资者提供新的投资标的指数。(6)上证公司治理指数上证公司治理指数是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股票作为样本股编制而成的指数。为综合反映上证公司治理板块的走势,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于2008年第一个交易日正式发布上证公司治理指数,该指数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中的所有股票作为样本股,基日为2007年6月29日,基点为1000点。回本章目录4、上证行业分类指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按其所属行业分成五大类别:工业类、商业类、房地产业类、公用事业类、综合业类,行业分类指数的样本股是该行业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不同行业的景气状况及其股价整体变动状况,自1993年5月3日起正式发布。回本章目录(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1、深证综合指数深证综合股价指数是以发行量作为权数来计算的,以所有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为采样股。它以1991年4月3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若采样股的股本结构或股票名单有所变动,则变动之日为新基日,并以新基数计算,同时用“连锁”方法将计算所得的指数溯源于原有基日,以维持指数的连续性。每日连锁方法的环比公式:\n其中:今日现时总市值=各采样股的市价×已发行股数;上日收市总市值是根据上日采样股的股本或采样股变动而作调整后的总市值。回本章目录1、深证综合指数(续)深证综合指数的主要特点:第一,以上市的全部股票为指数股纳入指数计算范围,其计算范围的确立主要基于:①深圳股市刚起步阶段上市股票仅有5种;②将所有上市股票都纳入指数计算范围,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某一时点股票价格变动的情况。第二,采用发行量为权数,则有其不适国情之处,这是因为我国发行的股票中,非流通股约占总股本的70%~80%。回本章目录(1)深证成份指数深证成份指数是从上市公司中挑选出来的以40家上市公司为编制对象的指数,综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价走势。指数采用Paasche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以1994年7月20日为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2)深证100指数深证100指数选取在深交所上市的100只A股作为成分股,以成分股的可流通A股数为权数。该指数以2002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回本章目录(三)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选取300只A股作为样本编制而成的成分股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为1000点。\n沪深300指数选样方法:先计算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的日均总市值、日均流通市值、日均流通股份数、日均成交金额和日均成交股份数五个指标,再将上述指标的比重按2∶2∶2∶1∶1进行加权平均,然后将计算结果从高到低排序,选取排名在前300的股票。回本章目录(三)沪深300指数沪深300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派许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进行计算。其中,调整股本根据分级靠档方法获得。表6.5沪深300指数成分股股本分级靠档表10080706050403020真实值加权比例(%)>80(70,80](60,70]\n(50,60](40,50](30,40](20,30](10,20]≤10流通比例(%)回本章目录(四)其他股价指数在我国证券市场上,除了证券交易所编制发布的股价指数外,一些券商和研究机构也推出了各种各样的股价指数,如中信指数体系、中国银河指数体系、国泰君安指数等。与交易所指数相比,这些股价指数更具灵活性。回本章目录第二节债券价格指数一、债券价格指数编制的意义第一,为市场提供一个反映债券价格综合动态演变的风向标。第二,指导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第三,作为投资者投资业绩的评价基准。第四,作为管理层的决策参考。第五,为长期利率提供参考指标。第六,国债价格指数可以作为一种无风险报酬率的衡量方法。第七,促进债券理论及其应用技术的深入发展。第八,为金融产品创新打下基础。回本章目录二、国际著名债券价格指数及其共性分析\n国际著名债券价格指数主要包括美林债券指数、JP摩根债券指数、道·琼斯公司债券指数、摩根斯坦利债券指数和HSBC债券指数等。各国债券指数的共性分析:(一)指数体系相当完整(二)指数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三)样本债券选择标准具有共性(四)指数计算方法具有共性回本章目录三、上海证券市场债券价格指数(一)上证国债指数上证国债指数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国债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而成。自2003年1月2日起对外发布,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回本章目录(一)上证国债指数(续)编制方法:1.选样条件:①上交所上市国债;②期限在一年以上;③固定利率付息和一次还本付息。2.指数计算其中,总市值=∑(全价×发行量);全价=净价+应计利息\n报告期国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本国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回本章目录(一)上证国债指数(续)3.指数修正:除数修正法其中,修正后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新增(减)市值需修正的情况:A.国债新上市B.暂停交易C.发行量变动D.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4.指数调整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将剩余期限不到一年的国债剔除。回本章目录(二)上证企债指数上证企债指数是从国内交易所上市企业债中挑选了满足一定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组成样本,按照债券发行量加权计算的指数。企债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企业债整体走势和收益状况的指数。指数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回本章目录(二)上证企债指数(续)1.选样:①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非股权连接类企业债;②剩余期限在一年以上;③固定利率付息和一次还本付息;④投资级(BBB)以上。2.指数计算\n其中,总市值=∑(全价×发行量),报告期企业债利息及再投资收益表示将当月样本企业债利息收入再投资于债券指数本身所得收益。回本章目录(二)上证企债指数(续)3.指数修正:除数修正法其中,修正后的市值=修正前的市值+新增(减)市值。需修正的情况:A.企业债新上市B.暂停交易C.发行量变动D.月末最后一个交易日4.指数调整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将剩余期限不到一年的企业债剔除,同时加入投资等级满足最低信用评级要求的企业债,剔除不满足最低信用评级要求的企业债。回本章目录四.我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1.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指数编制原则第一,指数的功能定位明确;第二,指数能够便于投资者进行复制;第三,指数应尽量保持结构稳定;第四,指数编制方法公开、透明、简单;第五,在以上的总体原则的基础上,做到延展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回本章目录\n四.我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续)2.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指数体系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的现实状况,初步设想构建一个由债券综合指数、国债指数和企债指数组成的债券指数体系。这一差异将通过样本债券的选择来实现,而这三个指数采用相同的指数计算方法。回本章目录四.我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续)3.样本债券选择标准(1)计价货币:人民币;(2)市场发行: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3)债券种类:直接债券、可赎回债券;(4)息票类型:固定利率债券和到期一次付息债券;(5)非政府债券等级:投资级,现均为AAA;(6)最低在外流通规模:国债:50亿元;企债:15亿元;(7)剩余到期日:一年或一年以上。(8)样本债券的调整:每月的最后一个日历日对样本债券进行检查并作调整。回本章目录四.我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续)4.债券指数的计算(1)指数的基期基期确定为1999年12月31日,基期点为100点。(2)全收益上交所债券指数应为全收益指数。将债券的收益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债券自身的收益,二是应计利息,三是利息再投资收益。\n①净价:债券自身收益也就是债券净价的变动。具体债券的净价采集原则:A.当日有交易,取其交易价为其净价;B.当日无交易但有报价,取报价的中间价为其净价;C.当日无交易且无报价,取最近一次市价为其净价。回本章目录四.我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续)②应计利息:采用T+0。每日应计利息为:其中,AIn为第n日的应计利息,MV为票面价值;r为票面利率;d为起息日(或上一次付息日)到第n日的天数,365为一年中的天数,逢闰年2月29日不计算利息。③利息再投资:由于利息计入采用T+0,因此利息再投资也采用T+0,即付息日当天即将利息收入再投资到债券指数本身。回本章目录四.我国证券市场债券价格指数的编制方法(续)(3)权数采用市价总值为权数,权数计算公式为:其中,Pi为第i只债券的净价;AIi为第i只债券的应计利息;Qi为第i只债券的数量。(4)计算公式\n第一种计算方法采用Paasche加权综合价格指数公式计算,计算公式为:当样本债券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进行修正,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回本章目录(4)计算公式(续)第二种计算方法该计算方法实质上就是以每月市值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首先,计算单个债券的收益率其中REt为t日债券利息再投资收益。然后,计算指数的加权平均收益率:最后,利用连锁计算公式,计算全收益指数值:其中,It为t日全收益指数值。回本章目录(4)计算公式(续)第三种计算方法\n该计算方法借鉴美林债券指数的计算方法,利息再投资在月末从指数中剔除。第一步:计算单个债券的月初到当日收益率其中,BTRRt为单个债券从月初到第t日的总收益率;Pt为第t日收盘价;P0为上月收盘价;AIt为第t日应计利息;AI0为上月月末应计利息;C为这段时间收到的利息(包括债券赎回的资金支付);r/d为再投资日收益率;s为现金流收到日和第t日间的天数。回本章目录第三种计算方法(续)第二步:计算指数月初到当日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其中,TRRt为指数从月初至第t日的总收益率;BTRRi,t为第i个债券从月初至第t日的总收益率。第三步:用连锁法计算债券指数值回本章目录5.相关统计指标(1)净价指数该指数仅反映债券自身价格的波动。单个债券的净价变化的计算公式为:净价指数变动公式为:\n其中,BPRR为单个债券的净价收益率;PRR为净价指数收益率;为净价的权数。回本章目录(1)净价指数(续)该权数随一起定期调整。连锁指数计算公式为:(2)到期收益率(YTM)①单个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其中:y为到期年收益,Ct为t年息票利息,MV为面值,P为市价,T为到期年数。回本章目录(2)到期收益率(YTM)(续)YTM的近似公式为:②平均到期收益率回本章目录\n(3)存续期(duration)①单个债券的存续期:单位:年;作用:反映债券价格对利率微小变动时的敏感度。麦考利(Macaulay)计算公式修正的存续期计算公式为将其代入就可近似地计算出到期收益率变化时债券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回本章目录(3)存续期(duration)(续)②平均存续期平均存续期:平均修正存续期:(4)凸度(convexity)实际上,债券价格随市场收益的变化是一种凸关系,因此计算凸度可用来近似价格曲线。①单个债券的凸度\n其中Ct为第t年的现金流(包括利息和返还本金),t为任何有现金流的年数。回本章目录(4)凸度(convexity)(续)因此债券价格变化的百分比可以近似表达为②平均凸度回本章目录五.我国证券市场国债价格指数的实证分析(一)上海证券交易所国债指数编制实证为了分析各种不同的编制方法编制的国债指数的差异,本章对19种国债指数进行了广泛的实证,包括:1.债券指数利息类型的实证2.权数的实证3.计算方法的实证4.权数调整频率的实证5.利息再投资实证回本章目录各国债指数编制中,样本债券的选择标准中除了利息类型外的其他标准依照前面的规定,编制方法的不同之处如表6.6所示。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实证结论:\n(1)样本债券的类型仅包括固定利率债券。(2)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3)计算方法可以在第一种方法和第三种中选其一。(4)权数在样本债券变化时进行调整外,每月月末调整一次。(5)利息再投资可以不记入指数,但若记入指数,则利息在收到时即以债券指数收益率每日再投资于指数,且利息再投资在月末从指数中剔除。综上,最符合条件的国债指数为FC1-1和FCM3。回本章目录(二)全收益国债指数和净价债券的比较对比:全收益的国债指数(FC1-1和FCM3)和国债净价指数,时间取1998年12月31日至2002年9月23日。基本统计量见表6.7,走势图见图6.2。表6.7国债指数和国债净价指数的基本统计量表6.38696.855917.19631极差0.40670.41230.7484偏度-1.1980-1.2036-0.0976\n峰度5.30965.49681.6290标准差117.7649117.9613101.7291均值FCM3FC1-1NPI回本章目录图6.2FC1-1、FCM3和NPI走势对比图\n实证结果:在全收益国债指数不断攀升的同时,净价指数始终围绕着债券面值100元附近波动,可见国债收益的主要来源是债券的利息。回本章目录(三)国债指数与其他证券价格指数的相关性1、国债指数和股价指数的相关性对国债指数(FC1-1和FCM3)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价指数(上证180指数和上证综合指数,分别记为180和SSCI)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时间取1999年1月4日至2002年8月27日。各指数的走势对比图见图6.3,相关系数见表6.8。分析结论:在黑线右边(即1999年10月25日)以后国债指数和股价指数的反向关系比较明显。回本章目录1、国债指数和股价指数的相关性(续)图6.3国债指数和股价指数的走势对比图表6.8国债指数和股价指数的相关系数表-0.2618-0.2697\n上证综合指数-0.5882-0.5943上证180指数99.10.250.29080.2815上证综合指数-0.1476-0.1562上证180指数99.01.04FCM3FC1-1指数起始日期回本章目录2、国债指数和基金指数的相关性对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指数(FPI)同国债指数(FC1-1和FCM3)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时间取2000年5月8日至2002年9月23日。其走势对比图见图6.4。\n图6.4国债指数和基金指数走势对比图分析结论:从图6.4看出,国债指数和基金指数的整体相关程度并不高,FC1-1和FPI的相关系数为0.3077,FCM3和FPI的相关系数为0.3115。回本章目录(四)债券指数的其他相关统计指标国债指数的其他相关统计指标包括到期收益率(YTM)、存续期(D)、修正存续期(Dm)和凸度(V),这些统计指标的公布将为投资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市场信息,有利于他们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时间为1998年12月31日至2002年9月23日。票面利率变动:1996年(11.83%)→2002年(2.39%)样本债券平均利率:1999年(8.07%)→2002年(5.57%)回本章目录(四)债券指数的其他相关统计指标(续)\n图6.51998年12月31日至2002年9月23日国债平均到期收益率从图6.5可以看出,2002年9月23日,指数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3.82%,远低于样本债券的平均票面利率。投资者据此可以判断市场国债价格整体水平是被高估还是低估。回本章目录(四)债券指数的其他相关统计指标(续)图6.61998年12月31日至2002年9月23日国债凸度、存续期及修正存续期图6.6可以看出,我国国债的加权平均发行期限从1999年的7.23年提高到2002年的8.93年,存续期、修正存续期和凸度也不断增加。投资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测定国债价格的变化。回本章目录第七章证券投资组合理论与方法\n第一节马柯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第二节证券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回本章目录第一节马柯维茨的证券组合理论马柯维茨证券组合理论作为一种投资方法归纳起来共有四个步骤:一是想购买最佳证券组合的投资者先要确定一系列的证券作为考虑对象;二是对这些证券的前景进行分析,即进行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对所考虑的所有证券的收益率、方差和协方差作出估计;三是要确定有效边界,这就是要利用估计出的预期收益率、方差和协方差,来确定构成有效边界的有效证券组合的组成部分和位置;四是要找出投资者的最佳证券组合,即找出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与有效边界的切点。回本章目录一、证券组合收益和风险的统计测定(一)单一证券收益和风险的测定单一证券收益率:式中:R代表收益率;W0代表期初证券市价;W1代表期末证券市价及投资期内投资者所获收益的总和.①风险是指投资者投资于某种证券的不确定性,以预期收益率的标准差来表示。②预期收益率:③证券收益率的标准差:\nσ代表风险;Ri代表所观察到的收益率;E(R)代表预期收益率;Pi代表各个收益率Ri出现的概率。回本章目录【例7-1】某投资者投资某种股票的投资收益率Ri和出现的概率Pi如表7.1。表7.1某种股票的投资收益率和相应的概率2.1111.00—合计0.450.700.051413.5-14.50.401.300.101312.5-13.50.202.400.2012\n11.5-12.503.300.301110.5-11.50.402.000.20109.5-10.50.400.900.1098.5-9.50.450.400.0587.5-8.5组中值×概率概率组中值(Ri)(%)收益率(%)\n回本章目录【例7-1】续:预期收益率:标准差:计算结果表明,该种股票的平均收益率为11%,风险为1.45%,其收益率在11%±1.45%的范围内变动。回本章目录(二)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的测定1.证券组合预期收益率的计算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式中:Rp代表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Xi代表对于第i种证券的投资比例;Ri代表第i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2.证券组合风险的测定①协方差:协方差表示两个随机变量之间关系的变量,是用来确定有价证券组合收益率方差的一个关键性指标。A.上式为正,则表明证券A和证券B的收益有相互一致的变动趋向;B.上式为负,则表明证券A和证券B的收益有相互抵消的趋向。回本章目录\n2.证券组合风险的测定(续)②相关系数:它的值在-1到+1之间。它表示两种证券的相互影响程度。A.上式为+1时,完全正相关;B.上式为-1时,完全负相关;C.上式为0时,完全不相关。回本章目录例:现某一投资者考虑投资于国库券和股票,关于两者的资料见表7.2。试计算当等比例投资于这两种证券时的组合风险。表7.2国库券和股票收益率资料14×0.5+6×0.5=108×0.5+12×0.5=10期望值(%)0.50.50.50.5概率614128收益率(%)\n熊市牛市熊市牛市股票国库券项目回本章目录例(续)解:(1)单证券标准差和(2)两证券组合标准差①协方差:②相关系数:③两证券组合的标准差:回本章目录例(续)结论:从本例我们发现,证券组合风险的大小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A、每种证券所占的比例;B、证券收益率的相关性;C、每种证券的标准差。回本章目录\n(三)证券组合效应的图示分析1、两种股票组合效应图示及其分析两种股票组合效应图如图7.1所示。图7.1两种股票组合效应图OEpGBAMNPOL回本章目录1、两种股票组合效应图示及其分析(续)A、B点分别表示证券甲和乙的比例为100%,这里的三条直线AB、AG、GB分别表示相关系数为+1和-1时,证券甲和证券乙分别在组合证券中所占的比例,曲线AB是一条双曲线,表示时的证券甲和证券乙所占的比例。(1)线段AB,相关系数=+1,一揽子证券未产生组合效应。(2)曲线AB,相关系数=0,股票甲的比例变化,组合证券产生组合效应,随着证券甲比例的变化,风险程度均比单独购买一种股票为好。以P点为转折点,在ANP和POB上,出现了具有相同风险但是收益的期望值不同的两个点。\n回本章目录1、两种股票组合效应图示及其分析(续)(3)交于G点的AG和GB,相关系数=-1,A点沿着相关关系为-1的线段上进行运动,当运动至G点时,,此时的证券甲的比例为,过了G点,风险又逐步回升。AG和GB上的点风险相同,但是存在着期望值不同的对应的两个点,如L点和M点,这也表明A点沿着GB运动比AG为优。结论:从以上分析可知,组合证券沿着所有线段运动都是可以的,但存在着一些比其他效应为优的线段。回本章目录2.多种股票组合效应的图示及其分析图7.2三种股票组合的各种曲线图由图7.2看出,P2风险小于P1,因此,风险厌恶者偏好于P2组合股票,风险爱好者偏好于P1组合以获得更高的预期收益。P3被P2严格占优,其风险与P2一样,但预期收益却远较低。结论:选择收益好的组合股票原则:(1)风险相同,但是收益较其他为高的组合股票;\n(2)或收益相同,但风险比其他要小的组合股票。回本章目录(四)投资分散化和证券组合的最佳规模分析投资分散化考虑的三个因素:1、证券种类;2、证券行业分布;3各证券在组合中的比例。风险=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属于不可分散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则属于可分散的风险。可分散的风险可以通过合理的投资组合予以消除。按伊文斯和阿切尔的分析,证券组合的数目大约在8~16之间为最佳规模。回本章目录二、证券组合的效用分析(一)证券组合的效用函数不同证券组合的收益率产生不同的效用值,效用与证券收益率的对应关系就是效用函数。例如:\n其中,R代表收益率,U代表效用由于证券收益的不确定性,效用函数所反映的证券组合效用也是不确定的。效用期望值的公式为:式中:E(U)代表效用的期望值;Pi代表与收益率相对应的概率;Ri代表各种收益率。回本章目录(二)效用函数的基本类型1.凸性效用函数图7.5凸性效用函数一般而言,效用函数越凸,投资者越规避风险。回本章目录(二)效用函数的基本类型2.凹性效用函数\n图7.6凹性效用函数凹性效用函数的投资者是喜欢风险的。回本章目录(二)效用函数的基本类型3.线性效用函数图7.7线性效用函数其投资收益率的边际效用是一个常数,投资者属于风险中性者。回本章目录(三)效用函数期望无差异曲线\n①从理论上讲存在无数种组合方案,使得在效用函数一定的条件下,这些组合都有相等的效用期望值。②投资者风险规避程度影响无差异曲线斜率:风险回避越高的投资者,他的无差异曲线就越陡峭,斜率越大。回本章目录(三)效用函数期望无差异曲线(续)无差异曲线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所有证券组合,对投资者都具有相同的偏好。这一特点反映在图上就是无差异曲线之间不能相交。2.在坐标系中,越是位于西北方向的无差异曲线上的证券组合越为投资者所偏好。图7.12无差异曲线的特点回本章目录三、有效边界的确定(一)有效边界的概念在风险和收益的权衡中,投资者必然采取如下策略:(1)在风险相同的条件下,选择期望收益最大的证券;(2)在期望收益相同的条件下,选择风险最小的证券。马柯维茨理论假设:\n(1)市场是有效的,即市场上的任意证券信息都是已知或可以知道的;(2)投资者是风险的厌恶者;(3)所有投资决策都是依据投资的期望收益及其方差做出;(4)投资单元是完全可分的,即假定所有的证券是无限可分割的,投资者可按任意比例买卖;(5)收益率和风险是并存的,要想得到高收益,就必须冒高风险。回本章目录有效边界定理:一个投资者将从在各种风险水平能够带来最大收益率的,以及在各种预期收益率水平上风险最小的证券组合边界中选择出最佳证券组合。满足这个定理的证券组合边界叫作有效边界。图7.13有效边界回本章目录(二)有效边界的确定1.图解法——适用于证券种类不超过三种的投资组合假设三种证券A、B、C,可以求得关于的函数:\n【例7.3】三种股票的收益率、方差、协方差等数据如表7.7所示。表7.7三种股票的收益率、方差、协方差数据回本章目录协方差0.530.460.50方差15%10%5%收益率CBA解:①相同收益条件下证券组合的不同比例斜率:截距:代入前面函数可得等收益直线如图7.14。\n图7.14等收益直线回本章目录解(续):②相同标准差条件下的不同投资比的证券组合:将代入求方差的公式可得:一般形式为是椭圆通式。回本章目录1.图解法(续)选定一个方差,设定某种证券的比例,通过反复重复这个计算过程,可以得到所希望得到的椭圆上的许多点。随着所选的证券组合的方差变小,椭圆的大小也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收敛于点MVP。对于给定的含有三种股票的协方差矩阵,点MVP则表示了可能达到的最低的证券组合方差。得到如下等方差椭圆:\n图7.16等方差椭圆曲线(2)1.图解法(续)等预期收益率线与等方差椭圆重叠画于图7.17中。直线NY为临界线,它表示出最小方差边界中的证券组合的投资比例。通过描述等预期收益率线与等方差椭圆相切的点的轨迹就可以得到该临界线。图7.17最小方差边界中证券组合的投资比例回本章目录根据临界线上不同的XA,XB组合,可以得到有效边界如图7.18。\n图7.18有效边界回本章目录2.数学分析法(1)极小微分法.当证券组合中包含三种以上的证券时,三种以上的证券组合方差为:根据有效边界定理,投资者在收益率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寻求风险最小的证券组合:回本章目录引入拉格朗日目标函数,并做偏微分,可得:解此联立方程组给出不同的,则可以得到不同的,并求出,这样就可以得到有效边界曲线。回本章目录\n(2)极大微分法。计算投资组合中收益率为最大的情形,进而求出有效边界曲线。上式中的(3)是限制行数,要求出的极大值。假设Φ为投资者的风险规避系数,Φ值从0到无穷大。若Φ=0,表示投资者是风险爱好者,愿意承担相当大的风险;若Φ→∞,则表示投资者较为保守,不愿意承担太大的风险。在极大微分法中,须在Rp前乘Φ。回本章目录利用拉格朗日目标函数法,得到如下函数形式:要求Y值的极大化,将Y对所有的Xi以及λ求偏微分,并使其为0,可得:可以解出将不同类型投资者的不同数值的Φ\n代入,即求得Xi,进而求得Rp和σp,在坐标系上可以得到不同的证券组合,并画出有效边界曲线。回本章目录(3)二次规划法。当时数学模型为:求解有效边界:这里介绍常用的有效集法。其基本思想是选取一个初始的可行解,找出该点的有效集,然后按照使其目标函数值下降的原则,对有效集不断调整,最终使目标函数达到最小。回本章目录(3)二次规划法(续)假定有如下标准的二次规划问题:回本章目录(3)二次规划法(续)回本章目录(3)二次规划法(续)回本章目录(3)二次规划法(续)回本章目录线性规划法。回本章目录\n线性规划法(续)为了消除目标函数中的绝对值,我们采用一种变形处理。因为最小值问题:回本章目录线性规划法(续)运用灵敏度分析,改变某一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可快速测算证券组合的变化,也可通过改变预期收益率,求出在绝对离差作为风险时的证券组合的有效边界。该模型的缺点是不便于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如分析证券之间的相关程度,以及显著性检验,确定执行区间等。回本章目录(三)有效边界的凹性为了证明有效边界具有凹性,现举例如下:证券1,估计预期收益率R1=5%,标准差σ1=20%;证券2,估计预期收益率R2=15%,标准差σ2=40%。我们考虑投资者购买这两种证券的所有可能组合。X1和X2分别代表各自的投资比例,X1+X2=1。表7.117种不同的投资方案回本章目录1.000.830.670.500.330.770.00\nX20.000.170.330.500.670.831.00X1GFEDCBA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例子(续)表7.12列出了7种证券组合标准差的下限和上限。表7.12证券组合标准差的下限和上限154040\nG13.336.6730F11.733.3320E103010D8.326.670C6.723.3310B52020A\n收益率(%)标准差上限(%)标准差下限(%)证券组合回本章目录例子(续)从表7.12中的数据可得到证券组合风险分析的图形,见图7.21。图7.21证券组合风险分析回本章目录例子(续)图7.21中A、G两点所连成的线段上的点分别表示收益率与标准差上限组成的点。图7.21中的则表示收益率与标准差下限组成的点。由此可见包含有这两种证券的任何证券组合的点都位于三角形内,至于证券组合点的确切位置则依赖于两种证券相关程度的大小。从两种证券组合分析得到的结论,同样适用多种证券组合的情况。只要相关系数大于-1和小于+1,证券组合构成的形状就为凹性。因此,可以得出一般的结论,有效边界具有凹性。\n回本章目录(四)最优证券组合的选择有效边界上的所有点对应的证券组合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风险最小,或者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收益最大,而有效边界以上的区域都是不可能的组合。因此,投资者所要选择的最优证券组合依靠将无差异曲线及有效边界相切的点中求得。\n图7.22有效边界及无差异曲线切点图回本章目录(四)最优证券组合的选择(续)对于高度风险喜好型和轻度风险喜好型的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最优证券组合如图7.23和图7.24中的B1和B2所示。图7.23最优证券组合选择(1)图7.24最优证券组合选择(2)回本章目录第二节证券组合分析的简化模型一、单指数模型(一)单指数模型的结构和特性1、单指数模型的结构:单指数模型基本思想是认为证券收益率只与一个因素有关。假定每种证券或多或少地受股票市场股价指数的影响。其模型为:式中:Ri代表第i种证券的收益率;Rm代表股票市场股价指数收益率;A代表证券收益率中独立于市场的部分;β代表证券收益率对股价指数收益率的敏感程度;\n代表剩余收益率,它是一个随机变量,测度与平均收益率之间的偏差。回本章目录1、单指数模型的结构(续)该模型假设两种因素影响证券收益率: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变化会影响市场股价指数的变化,并通过市场驱动影响到每个证券收益率的变化。②微观因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股份公司内部环境的变化。微观因素的影响能使证券收益率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在模型中,它引起A和的变动。图7.25模型的特征线回本章目录1、单指数模型的结构(续)单指数模型中有两个基本假设:(1)的均值,对于一切、不相关,即。(2)市场指数和独立的证券收益率不相关,即协方差\n根据上面两个假设,可以得到以下单指数模型中关于某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方差和协方差:(1)某种证券的预期收益率公式:(2)任何证券收益率的方差公式:我们可将某种证券收益率的方差分为两部分:系统风险(主要由宏观因素影响产生)和非系统风险(主要由微观因素影响产生)(3)任何两种证券间的协方差公式:回本章目录1、单指数模型的结构(续)估计单指数模型的优点:设有N种股票的数据,如果我们估计出每种股票的和、以及市场预期收益率和方差,我们就能估计出任何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的方差,这时估计的参数只有3N+2。这相对于马柯维茨方法选择最佳证券组合是大大地简化了。假如跟踪150到250种股票,若用马柯维茨方法,就必须估计150到250个预期收益率数据,150到250个方差数据,以及11175到31125个相关系数数据。对单指数模型来说,只需估计452到752个数据,这比11175到31125个数据值要少多了。回本章目录2.单指数模型的特征从而单指数模型可写成:①组合预期收益率:对于任何确定的,只要和,就可使。\n可用来检验市场风险对某种证券的影响程度。如果某种股票的风险程度与整个市场的风险程度一致,那么这种股票的;如果某种股票的大于1或小于1,则说明该股票的风险程度高于或低于整个市场水平。回本章目录2.单指数模型的特征(续)②证券组合方差:假定投资者将资金等比例地投在证券组合中的每种证券上,证券组合的方差:上式中趋于零,是可分散掉的风险,称为非系统风险;与相关联的风险,不会随证券组合增大而消减,通常称作系统风险。回本章目录(二)系数的估计和应用由方程式,利用一组反映个别证券收益率和市场指数收益率的历史数据,根据最小二乘法即可求出值。令:,→\n→回本章目录(三)系数的调整β第一种方法是布鲁姆提出的办法,那就是通过直接测定这种趋向于1的调整来修正过去的β系数,并假定一个时期的调整值是下一时期调整的确切估计。可用下式表示:第二种方法贝叶斯估计方法:根据β系数的不同样本误差,对不同股票的β系数作不同的调整。样本误差越大,调整也就越大。其预测公式为:回本章目录(三)系数的调整β(续)第三种方法是在测算过程中考虑一系列的影响因素。假设公司规模是影响公司经营的一个重要因素,定义为S,则除了估计和的相关关系,可以得到如下的等式:除了公司规模外,公司利润收入的稳定性、财务杠杆的作用、公司资产的流动性都不同程度地影响β系数的估计值,上述的等式也随之增加相应的变量,等式可写成:回本章目录二、多指数模型多指数,即影响证券价格的共同因素,除了单指数模型中的市场股票指数的变化外,还包括:(1)通货膨胀率的变化;\n(2)失业率的变化;(3)工业生产增长;(4)贸易赤字的变动;(5)政府预算开支的变动;(6)利率水平的变化;(7)长期和短期贷款利率的变化;(8)汇率的变化。回本章目录(一)一般多指数模型一般多指数模型的形式为:在多指数模型中,要求各指数I1,I2,···Ij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由于各个指数之间经常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因此需要将这j个指数正交化,剔除相关性后使模型中的各指数不相关,这时,才能利用多指数模型进行证券分析。回本章目录(一)一般多指数模型(续)该模型假设剩余收益率的均值;其方差;指数收益率的方差;指数与指数之间的协方差;剩余收益率与各指数之间的协方差;两种证券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这个假设表明证券一致变动的唯一原因,是它们与模型设定的各指数共同变动,除了这些指数,不再有其他因素能够解释任何两种证券之间的一致变动。回本章目录\n(一)一般多指数模型(续)根据上述假设,我们可导出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证券i收益率的方差和证券i与证券j之间的协方差R。(1)证券i的预期收益率。(2)证券i收益率的方差。(3)证券i和j之间的协方差。回本章目录(一)一般多指数模型(续)由此可知,利用多指数模型进行证券分析,假设有一个有N种证券和j种指数(因素)的证券组合,则需要输入:(1)N个与各指数无关的独立收益率预期值;(2)jN个证券收益率对指数的敏感度;(3)N个剩余收益率和方差;(4)j个指数收益率;(5)j个指数收益率的方差。因此,对这样的多指数模型进行证券组合分析,需要输入2N+2j+jN个数据,这个量虽然比单指数模型要多,但显然比没有模型时的原始的方法要少得多。回本章目录(二)多指数模型的应用多指数模型从统计角度来看,实际上是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方程等式左边的变量称为因变量或被解释变量,方程等式右边的变量称为自变量或解释变量。我们把等式右边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模型称为多指数模型。\n回本章目录假设影响证券收益率的因素分别为市场股价指数的收益率()和通货膨胀率(),则多指数模型可用下式表述:例子:假设有三种股票A、B、C,三种股票收益率对市场股价指数收益率、通货膨胀率的敏感程度b系数和剩余收益率的方差如表7.16所示。试求证券组合的方差。表7.16b系数和残差方差0.0400.302.0C0.0500.401.5B0.0301.200.5A股票回本章目录例子(续)\n假设市场股价指数收益率的方差,通货膨胀率的方差,则股票A的方差为:股票B的方差为:股票C的方差为:假设投资者以0.4:0.3:0.3的比例将资金投资于三种股票上,则对市场股价指数收益率的b系数为:回本章目录例子(续)对通货膨胀率的b系数为:证券组合中剩余收益率的方差为:所以证券组合的方差为:回本章目录(三)若干种特殊模型1.行业指数模型行业指数模型是最受人们关注也是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特殊的多指数模型。该模型认为,证券的收益率不但受市场指数的影响,而且受企业所在的行业指标指数的影响。回本章目录\n2.平均相关模型平均相关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以往的历史相关矩阵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将来相关矩阵数据的预测值。平均相关模型可分为总均值模型和传统均值模型。总均值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把过去某个时期所有成对股票相关系数的平均值作为未来时期每对股票相关系数的预测值。许多学者对美国实际证券市场的研究表明,总均值模型和传统均值模型在有些场合比单指数模型和多指数模型更精确一些。回本章目录3.混合模型混合模型就是把一般多指数模型中的第一个指数看作市场指数,而将其余的指数看作超市场方差的指数。这就是说,混合模型由两个模型混合而成,一个是单指数模型,另一个是为解释超市场方差而构造的模型。4.基本的多指数模型这类模型的基本特征是把证券收益率与宏观经济变量联系在一起。最早对这类模型进行研究的学者认为影响证券收益率的因素很多。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股票的价值等于股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影响未来现金流量大小和贴现率的变量就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同时,对于这些变量的预期已经在价格中加以考虑,所以,只有这些变量的未预期变化会对收益率发生影响。回本章目录三、利用模型决定有效边界的方法⑴利用模型决定有效边界的方法:①利用单指数模型决定有效边界;②利用常值相关模型决定有效边界。⑵决定有效边界步骤:\nA.给各个证券确定某一给定指数;B.把证券按其指数值的大小排列;C.求出有效边界指数值;D.将指数值大于有效边界指数值的证券包括在最优证券组合中,把指数值小于有效边界指数值的证券排除在最优证券组合之外。回本章目录(一)利用单指数模型决定有效边界设超额收益率对β的比率为给定指数,则给定指数的公式为:选择证券包含在最优证券组合中的规则(不允许卖空):1.把所有可选择证券的给定指数计算出来,然后按D值的大小从大到小排列。若某一值的证券包括在最优组合中,则D值较大者就包括在组合内;若某一值的证券不包括在最优组合内,则D值小于值就不包括在最优证券组合内。回本章目录(一)利用单指数模型决定有效边界(续)2.究竟有多少种证券被选择,则必须寻找一个分界值,使得当时的证券包括在最优组合中,而时的证券不包括在最佳组合中。也就是说,最佳证券组合由的所有股票组成。式中:为市场指数的方差,\n为股票变化与市场指数变化无关的方差,即股票的非系统风险。计算出值后,比较值和值的大小,找出其中最大者即为。回本章目录(一)利用单指数模型决定有效边界(续)3.至此有效边界已经确定,下面分析值的经济意义。公式可简化成:如前所述,只要证券i的证券i就进入最佳证券组合。可得因此,假定投资者已经组成了最优证券组合,当市场上又出现了一种新证券时,只需按上面的公式,比较一下新证券的是否大于已构成组合的值就可以决定是否投资。回本章目录(一)利用单指数模型决定有效边界(续)4.接着就要决定各种证券的投资比例。每种证券的投资比例可以写作:其中:由右式可知,包括在最优证券组合中的值比值大,故,意思即为投资;而不包括在最优证券组合中的\n值则小于零或等于零,表示不投资。回本章目录(一)利用单指数模型决定有效边界(续)允许卖空条件下的最优证券组合:(1)按的值从大到小排列(2)在允许卖空的情况下,所有的股票都将进入最优证券组合,所有的股票都会对分界点产生影响。(3)决定最优证券组合。回本章目录(二)利用常值相关模型决定有效边界常值相关模型的关键是假定相关系数:1.不允许卖空条件下的最优证券组合:(1)计算给定指数,并按其大小排列。(2)计算值:(3)计算值:再求出:回本章目录(二)利用常值相关模型决定有效边界(续)2.允许卖空条件下的最优证券组合:\n对于允许卖空条件下的最优证券组合问题,只要把上述步骤中第二步直接求出一个值:其余步骤及计算公式均相同,但在对的说明意义上有变化,会出现负值,表示卖空。回本章目录第八章VaR模型及其实证分析第一节VaR方法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沿革第二节VaR概述第三节VaR模型的计算方法第四节VaR模型的事后检验第五节VaR的实证分析回本章目录第一节VaR方法产生的背景及历史沿革一、VaR的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日益加剧,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全球化迅猛发展,金融风险管理成为现代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所谓金融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筹措资金、运用资金过程中产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市场风险(二)信用风险(三)操作风险(四)流动风险(五)法律风险回本章目录二、VaR方法的历史沿革VaR的概念最先是在1963年由Baumol\nW提出的,他在《管理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考虑期望收益置信水平的资产组合选择模型。但在其后30多年里,VaR思想一直未能受到金融界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国际上发生了数起震惊世界的金融灾难,控制风险成为各金融机构及公司生存的基本条件,作为一种风险度量和管理的工具,VaR方法应运而生。回本章目录三、国外、国内学者对VaR方法的研究(一)国外学者研究现状到目前为止,VaR已成为金融领域和部分工业投资领域中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二)国内学者研究及其应用现状在国内,对于VaR的研究多半还局限于理论层次。回本章目录第二节VaR概述一、VaR的定义VaR的英文全称为Value-at-Risk,常被译为“在险价值”,它是指资产价值中暴露于风险中的部分,因此也可称为风险价值。VaR模型使用金融理论和数理统计理论把一种资产或资产组合的各种市场风险结合起来用一个单一的指标(VaR值)来衡量。回本章目录用统计学公式来表示其定义,即为:结合该表达式,VaR的含义是:在正常的市场条件和置信水平c下,在给定的持有期△t内,某一投资组合预期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为VaR值。或者说,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在给定的持有期△t内,该投资组合发生VaR值损失的概率仅为1-c。\n回本章目录决定VaR值主要有三大基本要素:持有期△t、置信水平c和风险因素(x)。(1)持有期(△t),即确定计算在哪一段时间内的持有资产的最大损失值,它可以定义为一天、两天、一周或一个月等。持有期的选择应依据持有资产的特点来确定,应考虑很多因素,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市场条件以及出于不同的目的时就要作出不同的选择。(2)置信水平(c),就是统计中的概率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机构对风险的不同偏好。置信水平越大则意味着对风险厌恶程度越高,希望得到把握性较大的预测结果。根据各自的风险偏好来选择不同的置信区间。(3)风险因素(x),即风险因子。在计算VaR的过程中,其核心是通过风险映射将某项资产的风险分解为一个或若干个影响其价格变化的基本的市场风险因子,用这些风险因子的变化来描述资产组合的价格变化。因此我们必须善于找出影响资产价值变化的风险因素,并将组合分解为我们所熟悉的简单因子以便于计算风险。回本章目录二、VaR模型回本章目录一般分布的VaR模型回本章目录三、VAR方法的特点(一)测量的综合性\nVaR模型中将投资组合的价值设置为其所有市场风险因子的函数,因此可以度量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风险以及商品价格风险和金融衍生产品风险在内的各种市场风险,较准确的测量由不同风险来源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潜在风险。回本章目录(二)结果的直观性VaR的概念简单明了,将多种市场风险换算成一个用货币计量的指标数值即VaR值,是一个直接可以与收益相配比的数字。而β系数只给出了一个相对的比例概念,没有直接回答组合的损失到底是多大这个问题。同时相对于用方差来描述风险这种方法中没有给出组合发生一定数量损失的概率为多少,VaR给出了一定的置信水平和特定的时间段,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置信水平,得到不同置信水平上的VaR值,使人们可以明确的知道组合在不同程度上所处的风险状况。回本章目录(三)适应面的宽广性VaR适应于衡量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以及商品价格风险和衍生金融风险在内的各种市场风险。因此这使得金融机构可以用一个具体的指标数据(VaR值)就可以概括地反映整个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因而非常有利于金融机构对风险的统一管理。同时监管部门也得以对该金融机构的市场风险资本充足率提出统一要求。回本章目录四、VaR的主要应用\n(一)风险的控制目前已超过1000家银行、保险公司、投资基金以及非金融机构使用VaR方法作为风险管理的手段。利用VaR方法进行风险控制,可以使每个交易成员都了解所面临的交易风险有多大,同时可以设置VaR限额,防止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如果严格进行VaR风险管理,一些重大的交易亏损是可以避免的。回本章目录(二)交易业绩的评估在金融投资中,高收益总伴随着高风险。以往对交易员的业绩评估很大程度上都是以总收益确定的,这种交易方式实际上是对交易员过度投机的一种激励,使得交易员不惜冒很大风险去追逐高额利润,使公司或金融机构承担过多的不必要的风险,不利于公司的稳健经营,所以必须引入加入了风险因素的业绩评价指标。回本章目录(三)金融监管有效的金融监管需要一种度量市场风险的统一尺度,由于VaR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比较与综合不同金融市场上众多金融产品的风险水平,从而为国际金融监管当局确定银行资本充足率提供了依据。回本章目录五、VaR方法的优点和不足VaR方法的优点主要有三个方面:\n1、它提供了一种跨越不同头寸和风险因素的具有通用性和一致性的风险度量方法。2、VaR方法考虑了风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3、VaR方法以货币数量表示投资者的潜在损失,因此具有较大的直观性。回本章目录VaR方法的不足主要有:1、所有VaR计算方法都是向后看的(backward-looking),试图用过去的数据预测将来的可能损失。2、一些VaR计算方法为了计算简便,引入资产收益率或价格服从联合正态分布的假定或“历史重演”等的前提假定。3、由于VaR方法给出的是统计结果,因此它的可靠性是统计意义上的,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好的VaR计算方法也只能提供相对(不是绝对)可靠的分析结果。回本章目录第三节VaR模型的计算方法在介绍VaR计算方法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投资工具的“线性”和“非线性”问题。这里“线性”和“非线性”是针对潜在收益与投资工具价值变化的关系。以股票期权为例,股票价格的变动即是潜在收益的变动,而期权本身的价值变动即为投资工具的价值变动。相应的,可以把头寸分为简单头寸和衍生头寸。简单头寸的变化是线性的,衍生头寸的变化分为线性衍生头寸和非线性衍生头寸。\n回本章目录表8.1投资工具头寸价值变动与潜在收益之间的关系汇率外汇期权债券价格债券期权股票价格股票期权非线性衍生品互换价格/汇率货币互换货币市场价格远期利率协定汇率/货币市场价格外汇远期货币市场价格浮动利率期票线性衍生品互换价格利率互换商品价格商品汇率外汇当地市场指数\n股票债券价格债券线性(简单)潜在价格/收益投资工具头寸类型回本章目录VaR计算的基本步骤包括:辨识市场因子,并将证券组合中的每一证券价值用市场因子表示(映射);推测市场因子未来某一时期(如一天)的变化情景;由市场因子未来情景估测证券组合的未来价值;求出损益分布,在给定置信度下计算出VaR值。从VaR计算的基本步骤可以看出,这一方法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当前的资产价值、资产价值对市场风险的敏感度以及对市场风险潜在变动的预测。对第二和第三个因素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局部估值法主要由简单VaR方法、Delta-Gamma法等;以完全估值为基础方法主要有,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Simulation)、压力测试法(StressTesting)、结构化蒙特卡罗法(StructuredMonteCarlo)等。回本章目录一、方差—协方差法(variancecovariancemethod)首先,利用历史数据求出资产组合收益的方差、协方差、标准差;其次,假定资产组合的收益呈正态分布,可求出在一定置信区间下反映了分布偏离均值程度的临界值;\n最后,建立与风险的联系,推导出VaR值。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由上面两个式子可知,在正态分布下计算VaR值实际上只需求出相应持有期内的标准差即可。利用这一基本思想,有如下两种方法:(一)简单VaR法首先将资产组合分解为我们事先确定的所谓的“基本风险因子”,如外汇、零息票债券、股票综合指数和商品等。其次,计算这些分解得到的“基本风险因子”在持有期的协方差矩阵。最后,由协方差矩阵和给定置信水平的标准差计算出投资组合的VaR值。其中,表示各基本风险因子。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简单VaR法的优点:简单易行,对于不含期权的投资组合,用该方法是最好的选择。方法的缺点:1、对极端事件无能为力。因为极端事件(如股市或汇市崩盘)并不经常发生。2、分布假设并不能很好地反映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的分布。\n3、方法不能充分测定非线性工具的风险,如期权,该方法采取的是一阶近似。回本章目录(二)Delta-Gamma法从对简单VaR方法的介绍中可知,该方法只是用于线性投资工具,对含有期权的投资组合不适宜用此方法。对于含有期权的投资组合应采用Delta-Gamma法求VaR值,它并未假定投资组合相对价值变化的分布是正态的,因而欲求95%置信水平下的VaR值,就不能简单的用1.65乘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来得到VaR值,而需要采用一下步骤来计算VaR:首先,计算投资组合收益分布的一至四阶矩。其次,找到一个分布具有与同样的一至四阶矩。最后,由这个分布的5%的分位数来计算VaR。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二、历史模拟法(historicalsimulation)历史模拟法是一种简单的基于经验的方法,也是完全估值法中最为简单易行的一种。它不需要对市场因子的统计分布做出假设,而是直接根据VaR的定义进行计算,即根据收集到的市场因子的历史数据对证券组合的未来收益进行模拟,在给定置信度下计算潜在损失。回本章目录\n其具体步骤如下:第一,识别基础的市场因子,并用市场因子表示出证券组合中金融工具的盯市价值;第二,计算市场因子过去N个时期的实际变化,结合当前市场因子的价值估计市场因子未来某一时期的情景值(N个);第三,由定价公式得到证券组合未来的盯市价值(N个),与当前市场因子下的证券组合价值比较得到证券组合未来的潜在损益;第四,根据潜在损益的分布,在给定置信度下计算VaR值。回本章目录历史模拟法的优点:(1)历史模拟法概念直观、计算简单、实施容易,容易被风险管理者和监管当局接受。(2)历史模拟法是一种非参数方法,不需要假定市场因子变化的统计分布,可以有效处理非对称问题和肥尾问题。(3)历史模拟法是全值估计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非线性、市场大幅度波动的情况,捕捉各种风险。回本章目录其缺点主要是:\n(1)历史模拟法假定市场因子的未来变化与历史变化完全一样,服从独立同分布,概率密度函数不随时间而变化,这与实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不一致。(2)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3)历史模拟法计算出的VaR波动性较大。(4)难以进行灵敏度分析。回本章目录三、压力测试法压力测试法(或称情景分析法)是与历史模拟法完全相反的方法,尽管它们都属于完全估值法。历史模拟法是使用过去实际的数据来模拟将来,而压力测试法则是主观地假定风险因素发生极端的变化,并测试这种变化对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回本章目录压力测试方法的优点:它考虑了历史数据可能无法涵盖的极端时间风险。压力测试方法的缺点:(1)该方法过于主观。(2)压力测试最大的弱点是不能很好地处理相关问题。总之,压力测试应被视为其他VaR方法的一个补充,而不是替代。但是当用于估计风险因素发生较大变动而发生的最坏影响时,它还是很有效的。回本章目录四、结构化蒙特卡罗法这一方法也称随机模拟方法(randomsimulation),其基本思想是利用计算机随机模拟出风险因素的随机价格走势,并以此来近似解释该风险因素的市场特征。这个随机模拟的过程就是重塑投资组合价值分布的过程。\n蒙特卡罗模拟可以解决多种类型的问题,视其是否涉及随机过程的形态和结果,蒙特卡罗模拟的应用可以分为两大类:(见下页PPT)回本章目录(一)定性问题   用蒙特卡罗模拟求解这类问题的方法是,首先建立一个与所求解有关的概率模型,是所求的解就是所建模型的概率分布或数学期望,然后对这个模型进行随机抽样观察,即产生随机变量,最后用算术平均值作为所求解的近似估计值。(二)随机问题  对这类问题,虽然有时可表示为多重积分或某些函数方程,并进而可考虑用随机抽样方法求解,然而一般情况下都不采用这种间接模拟方法,而是采用直接模拟方法,即根据实际情况的概率法则进行抽样试验。回本章目录蒙特卡罗方法的优点:蒙特卡罗法是衡量金融风险最全面的数值分析方法。它能处理其他方法所无法处理的风险和问题,如非线性价格风险、波动性风险、肥尾分布、极端事件甚至信用风险,它都能有效的处理。蒙特卡罗方法的缺点:(1)蒙特卡罗法最大的不足就是计算量太大。(2)蒙特卡罗法的另一缺点是它存在模型风险。回本章目录第四节VaR模型的事后检验\n一、事后检验的基本原理通行的有两种检验法则,但其基本原理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失败率”来检验。即:记录实际发生的损失,然后计算损失超过VaR的次数(或天数)的比例是否大于设定的显著性水平。回本章目录二、事后检验的基本方法(一)Kupiec提出的方法  该方法假定VaR的计算都采用95%的置信区间。Kupiec通过下表给出了检验的置信区间:表8.2回本章目录(二)巴塞尔委员会给出的方法巴塞尔委员会采用“内部模型+事后调整”的监管方法。所谓“内部模型”就是指各种金融机构有权根据自身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特点建立VaR的计算模型以确定各年度的VaR值,并向监管部门报告。监管部门据此设定金融机构所需的充足性资本保证金。“事后调整”是指每年年末监管部门就年初所报告的VaR数额进行实证性的检验,这种检验也是基于“失败率”的检验。将实际发生的损失偏离天数N进行划分,不同的是它以T=250,置信度为99%为标准,将N划分为三个颜色区,如表8.3所示。内部模型落入哪一区域取决于在年中的交易日内的损失超过每日VaR估计值的次数,落入不同的区域相应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回本章目录表8.3第五节VaR的实证分析一、方法及模型简介\n(一)ARCH模型回本章目录(二)GARCH模型回本章目录二、实证分析(一)数据处理及初步分析本案例选取自2005年7月25日央行调整原有的汇率机制改为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不再单一紧盯美元到2009年5月27日,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日元和港元的每日外汇中间牌价数据(来自中国外汇管理局//.safe.gov)共计3760个数据。按照一般惯例,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我们分别对美元(USD)、欧元(EUR)、日元(JPY)和港币(HKD)兑人民币(CNY)汇率构成的时间序列变量取对数再进行一阶差分得到相应外币兑人民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回本章目录序列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回本章目录\n根据各个序列之间的描述性统计量可以看出,美元和港币兑人民币是相对稳定的,其日收益率的波动和均值都比较小,而欧元和日元兑人民币波动较大。另一方面,四个序列的峰度都显著大于3,且Jarq-Bera统计量都显著大于11,所以序列明显不服从于正态分布。且呈现尖峰肥尾的特征,故用t分布来拟合四个序列,并用图来检验。(图见下页)根据图所示,T分布还是能很好地描述这4个收益率序列的,所以在以后的GARCH模型中,我们都以残差服从T分布的假设条件来建立GARCH模型。回本章目录Quantilesofrlt(USD/CNY)Quantilesofr2t(EUR/CNY)Quantilesofr3t(JPY/CNY)Quantilesofr4t(HKD/CNY)回本章目录\n(二)序列的进一步分析1.平稳性检验首先,对收益率的平稳性进行检验,采用单位根ADF检验;接下来进行残差序列的相关性检验(利用D-W统计量);最后采用ARCH-LM检验进一步检验方程是否存在异方差。通过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4种外汇兑人民币汇率的日收益率序列都为平稳序列,不存在序列相关性,但是都存在条件异方差,符合我们建立GARCH模型的条件。回本章目录2.GARCH模型的建立首先根据序列的偏自相关和自相关系数建立AR(p)作为GARCH模型的均值方程,然后用GARCH(1,1)、GARCH(1,2)、GARCH(2,1)和GARCH(2,2)分别拟合扰动方程,其中残差分布假设是t分布,最后选择拟合最优的模型计算VaR值。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3.基于GARCH模型的VaR计算主要步骤:(1)估计GARCH模型的各个参数;(2)根据GARCH模型计算出各期条件异方差,然后开方得到标准差;(3)将计算得到的各期的条件标准差代入中,得到绝对的VaR,其中为标准正态分布下的置信度对应的分位数,为收益率的均值。\n回本章目录图8.2USD/CNY日收益率序列图8.3EUR/CNY日收益率序列回本章目录图8.4JPY/CNY日收益率序列图8.5HKD/CNY日收益率序列回本章目录4.VaR计算的效果检验回本章目录VaR失败计1成功计0,然后进行汇总,得出各个检验参数:考察天数T;失败天数N和失败频率p=N/T。经检验,在GARCH模型基础下所计算的VaR值在4个收益率序列(USD/CNY、EUR/CNY、JPY/CNY和HKD/CNY)都通过了Kupiec提出的似然比LR检验,说明在人民币汇率的风险度量上该模型还是相当成功的。回本章目录(三)境外投资可行性分析1.VaR值的研究分析本案例对4个GARCH模型下所计算出的4个VaR序列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根据统计结果取适当的统计量如均值或中位数为,以此计算相应置信水平上日外汇收益率的最大风险值,并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年外汇收益率的最大风险值,这里T代表一年的平均工作日(取252天)。在本案例中,置信水平取95%。\n根据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可以看出4个VaR序列的Jarq-Bera统计量都显著大于临界值,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即VaR序列不服从于正态分布。由于VaR明显不服从于正态分布,所以选取均值和标准差得出置信区间显然是不合理的,这里就使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选取中位数作为期望风险。以5%的中位数作为日外汇收益率的最大风险值,并以此计算年外汇收益率的最大风险值。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2.投资可行性分析本案例具体分析了我国境外投资的可行性分析,因为在发达的资本市场,投资品种成千上万,其中主要包括:国债、股市、期货、黄金、外汇和各类金融衍生品,而我们在此主要讨论风险较小的国债市场。我们以2009年06月10日的五个地区(分别为美国、欧元区、日本、香港和中国)的主要国债品种的收益率作为研究对象,来对我国境外投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回本章目录第九章金融高频数据及其实证分析第一节金融高频数据分析的现状与问题第二节我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分布特性第三节高频数据的自回归条件期间模型及其实证分析回本章目录第一节金融高频数据分析的现状与问题一.金融高频数据及其特征分析(一)金融高频数据的定义高频数据(high-frequencydata)是指日与日内的数据,主要针对以小时、分钟或秒为采集频率的数据,而超高频数据则指对交易过程实时采集的数据(显然是不等间隔的数据)。(二)金融高频数据的主要特征\n数据的记录间隔不相等;所记录的价格数据是离散变量;数据存在日内周期模式;多笔交易同时(甚至是以不同的价格)发生。回本章目录二.金融高频数据分析研究的现状(一)金融高频数据的研究意义对金融高频数据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值得关注,成为众多金融领域的从业者所面临的一个有趣而又富有挑战性的课题;金融数据对理解市场的微观结构来说相当重要。(二)金融高频数据分析已涉及的主要领域关于金融数据库的研究;关于金融高频数据分析应用于对市场微观结构分析的研究;关于金融高频数据分析中所使用的计量模型的研究;关于金融高频数据统计特征的研究。回本章目录三.金融高频数据分析中的主要问题(一)数据问题(1)不准确的时间:日内交易的记录时间往往是不准确的。(2)不正确的交易量:在采用公开喊价交易机制的金融市场中所建立的金融高频数据,往往采用对单笔交易估计而非精确的交易量。(3)失时效的价格:指一段时间之前发生的交易价格。由于在一个按固定间隔(如每15分钟)观察的价格序列,因为在这样短的一段时间内也许不会有交易或报价出现,所以就只能用最近的价格作为替代。\n(4)缺省值:在金融高频数据中(如时间间隔为1分钟)缺省值时常发生。回本章目录(二)日内数据带来的市场微观结构的影响(1)离散性:缺少连续性暗示了按照连续间隔状态所建立的模型不能很好地代表数据,并且会导致一系列的统计问题,带来价格变动分布中的峰度问题等等。(2)季节性:在很多金融市场中存在交易量、收益波动性、询报价差额的U型趋势和收益中的日内模式及自相关关系。(3)询报价反弹:在高频数据中,询报价差额会造成收益中的负相关关系。(三)统计与计量问题(1)缺少正态性:随着交易间隔越来越短,收益的分布会越来越偏离正态,因此它会令很多标准统计检验失效。(2)ARCH效应:金融高频数据中的波动一致性远远低于低频数据,当交易间隔缩短时,基于GARCH模型所估计的波动一致性消失了。回本章目录四.金融高频数据分析研究的展望及对我国应用的启示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正面临着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随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对中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实证研究,无疑将为我国证券市场微观结构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指导。通过对证券高频数据的分析,有利于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地位。回本章目录金融高频数据未来的研究重点:分析我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形态特征,利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高频数据,对相关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日内价格模式的异同等。\n利用高频数据分析市场价格波动、流动性以及潜在的投资者数量和交易量,以便更好地研究我国证券市场的微观结构。探寻支配市场交易行为的机制,分析我国金融市场交易规则对市场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市场机制设计;了解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制定科学的市场监管制度来指导金融市场有效、稳定地运行。掌握价格变动的规律并用适当的模型进行拟合,为进行价格预测及相关决策活动提供可靠信息,同时也可以遏制市场的不良投机行为,增强我国金融市场防范风险的能力。以金融高频数据为基础改进现有的资产定价模型,实现对资产的合理定价并促进我国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形成,从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体系,为投资者提供更多规避风险的金融工具。回本章目录第二节我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的分布特性一.我国证券市场日内收益的统计特征选用上证指数(1A0001)、深圳成指(399001)1分钟的交易数据以及中国石化(600028)每天的实时交易数据,交易日取2003年10月8日至2004年4月23日产生的每一笔详细的交易数据,每天交易的时间为: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共4个小时,在交易数据中有交易时间、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回本章目录上证指数、深圳成指和中石化不同频率收益率的统计特征\n从表9.1可以看出:①随着取样间隔增加,收益的绝对值变大,其标准差也随之变大。②随着频率的增加,1分钟数据的峰度远大于日数据峰度,这说明高频数据对于股票市场的刻画更为全面,异常值也较多。回本章目录中国石化日内收益数据的统计信息:中国石化不同频率交易数据收益率的统计特征:回本章目录从见表9.2和图9.1可以看出:时间频率下降→中石化收益的绝对值不断增大,标准差也不断变大,偏度系数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峰度系数不断降低(除了30分钟数据外)。表明随着时间频率的增高,股票收益的非正态性也越高。回本章目录上证指数和中石化收益率的自相关系数:\n从表9.3、表9.4可以看出:①不管是指数还是个股,随着取样频率的增大,股票收益的序列相关性趋于明显。日数据序列相关性比较小,一分钟收益率序列相关系数较大。②延迟阶数增大时,相应的自相关系数衰减很慢,显示出长记忆特性。回本章目录日内效应:在股票交易日一天内平均来说股票收益波幅存在系统的周期特征。其处理方法为:其中为连续混合收益,它由N个不相关的日内收益\n计算得到,第t天波动率因子为,是第n个收益区间上确定的周期因子,,与相互独立。回本章目录二.我国证券市场交易期间的统计特征交易期间分为两类:第一,价格期间。指价格累计变化0.03元以上的时间间隔;第二,成交量期间。指成交量累积变化至少达到100万股的时间间隔。(一)交易期间的统计特征图9.3中国石化价格期间和成交量期间描述统计量回本章目录(一)交易期间的统计特征(续)从9.3图可知:①中国石化累计价格变化0.03元,平均需要花费14分钟,尽管等待的中值仅8.2分钟。②累积成交量达到100万股,平均需要花费4.2分钟,等待的中值为3.14分钟。可见过度分散对价格期间和成交量期间是显著的。实证结果显示:\n中国石化价格期间和成交量期间存在一阶负自相关性。回本章目录(一)交易期间的统计特征(续)沪深两市指数从2003年10月8日至2004年4月23日的1分钟数据合计31064个交易数据,考虑每天分别变动5点和10点的情况,如此过滤后沪市还有1063个交易数据,深市还有1350个交易数据。实证结果显示:上证指数和深圳成指价格期间存在一阶负自相关性。(二)消除日内效应后的数据特征实证结果显示:①消除日内效应后的价格期间和成交量期间过度分散依然十分明显;②消除日内效应后的价格期间和成交量期间仍存在一阶负自相关性。回本章目录三.我国与国外成熟市场高频数据统计特征的比较(一)国外成熟市场高频数据的特征1.波动率的日内“U”型走势2.波动率的日历性3.价格序列的极高峰度4.价格序列的一阶负相关性(二)我国金融高频数据与国外成熟市场的比较①中国证券市场股票高频数据的基本特征与成熟市场高频数据特征基本相同:\nA.各序列表现出宽尾非正态分布的特征,股票收益的非正态性随着时间频率的增高而增强;B.各序列具有一阶负自相关性,价格期间和成交量期间具有明显的过度分散特性。这些现象在消除日内效应后依然存在,这和国外成熟市场相应的数据特征相符。②中国证券市场也存在明显的日内效应:中国证券市场日内效应表现出W-型的形态特征。回本章目录第三节高频数据的自回归条件期间模型及其实证分析一.自回归条件期间模型回本章目录一.自回归条件期间模型(续)回本章目录一.自回归条件期间模型(续)回本章目录二.ACD模型的渐进特性ACD(1,1)模型与GARCH(1,1)模型非常相似,GARCH的QML特性可以直接应用于ACD模型。回本章目录二.ACD模型的渐进特性(续)三.简单ACD模型的实证分析四.ACD模型的扩展类型(一)ACD模型扩展类型介绍\n转移参数b、旋转参数c和形态参数取不同值时,ACD模型存在不同的扩展类型见表9.11。表9.11ACD模型的不同扩展类型回本章目录续表回本章目录(二)ACD扩展模型的实证研究(未消除日内效应)回本章目录(二)ACD扩展模型的实证研究(未消除日内效应)(续)实证结果显示:①运用AIC值,对于中国石化原始价格区间而言,表现较好的模型有:AL-ACD、P-ACD、L-ACDⅠ和L-ACDⅡ。②根据AIC值,对于中国石化原始成交量期间而言,表现较好的模型有:AL-ACD、BC-ACD和EX-ACD。回本章目录(三)消除日内效应后的ACD各类模型的实证研究回本章目录五.ACD模型的非参数设定检验①利用国际上对金融高频数据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对中国证券市场高频数据建模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同时探讨关于ACD模型统计性质(如估计检验等)研究的最新成果。②采用两步法来测试条件期间模型的误差项的分布:第一步包括通过QML估计条件期间过程,以获得误差的一致估计;\n第二步衡量基准密度的参数和非参数估计与残差的风险率函数之间的紧密度。两步法的优点:A.与Bartlett标识测试相比,两步法检测了残差的整个分布,而不是瞬间限制的一小部分;B.这种测试没有多余参数,因为在用估计残差代替误差时没有渐近成本;C.蒙特卡罗模拟表明这种测试对一些模型在有限样本和能量方面表现很出色。回本章目录(一)条件期间模型的简要介绍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二)模型设定检验回本章目录(二)模型设定检验回本章目录(三)实证数值结果为了比较,我们也对具有指数和Weibull分布的ACD模型进行Engle和Russell(1998)提出的过度分散检验,结果表明与非参数检验相比它的效果很差,总之,具有Gamma核心密度的D-测试和H-测试似乎具有最好的表现,然而对于对数标准期间D-测试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此我们随后仅用D-检验实际检验第四部分建立的模型。回本章目录(四)D-检验实证结果分析\n对比对数似然值可以发现,一般对数似然值较低的模型其D-检验值则较大,然而,对数似然值在不同的模型中,有时差异较小,而D-test值差异较大,说明D-检验方法的灵敏度更好,因此两种检验方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综合考虑所有的实证结果,通过AIC以及D检验值的对比,BC-ACD、EX-ACD以及L-ACDⅡ三类模型实证结果的成功率最高(即模拟效果较好的次数相对较多),因此,我们认为这三类模型产生了最好的效果。回本章目录第十章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方法第一节金融风险的内涵及金融危机的成因第二节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价第三节金融风险预警方法评价第四节建立我国的金融预警系统第五节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确立第六节建立五灯显示预警系统回本章目录第一节金融风险的内涵及金融危机的成因一、金融风险的内涵(一)微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如厂商、金融机构、个人投资者所面临的不确定的变化结果。我国的微观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资本风险、投资风险和表外业务风险,以及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其中最重要的是信用风险。(1)信用风险(2)流动性风险(3)资本风险(4)投资风险(5)表外业务风险(6)利率风险\n(7)汇率风险回本章目录(二)宏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是指各种金融制度或金融活动对整个国民经济带来的不确定的变化结果。宏观金融风险主要包括下述几种类型:(1)制度风险。(2)外债风险。(3)国际投机风险。回本章目录二、金融危机的成因(一)克鲁格曼的金融危机学说克鲁格曼认为中央银行在维持固定汇率制时面临着困境:政府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固定汇率制的瓦解。其原因是,在政府存在大量财政赤字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必然增发货币财政赤字融资,随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外币的影子价格会逐步上升,公众会调整资产结构,增加对外币的购买。因此,随着政府持续地为财政赤字融资,外汇储备(不管它的初始量是多大)终有一天要耗竭,固定汇率迟早要崩溃。回本章目录(二)Obstfeld的危机自我实现说他的出发点为维护汇率的成本和公众预期密切相关,公众贬值预期越强,维护固定汇率制的成本越高。一旦一国的内外政策不协调,投机者预期汇率最终会贬值,投机者就会提前抢购外汇致使国内的经济状况提前恶化(如利率下升),增加政府维护汇率的成本,最终迫使货币危机提前到来。回本章目录\n(三)萨克斯的多重均衡模型萨克斯认为,危机爆发取决于资本外流是否大于储备,而投资者是否抽逃资本取决于政府维护汇率的措施(主要是提高利率所决定的利息平价条件)。因此危机的爆发必须具备两个条件:(1)基本经济状况恶化,汇率高估且政府无力维持汇率;(2)资本外逃大于储备。而克服危机的办法就是由一个贷款者提供新的资金注入。从上面三种危机理论中,我们可以概括出引起金融危机的因素:(1)基本经济状况是否恶化,尤其是汇率是否失衡;(2)是否有外部冲击,特别是国内外利率差是否扩大;(3)政府对危机的反应能力及维持汇率的可选择的政策工具。回本章目录第二节国内外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评价一、各国不同机构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一)富兰德指数富兰德指数是由定量评级体系,定性评级体系和环境评级体系构成的综合指数。定量评级体系用于评价一个国家债务偿付能力,包括外汇收入、外债数量、外汇储备状况及政府融资能力四个方面的评分;定性评级体系重在考察一个国家的经济管理能力、外债结构、外汇管制状态、政府官员贪污渎职程度及政府应付外债困难的措施五个方面的评分;环境评级体系包括政治风险、商业环境、政治社会环境三个指数系列。上述三个评级体系在总指数中的比重分别为50%,25%和25%。回本章目录(二)日本公司债务研究所的国家风险等级\n该指数体系包括14个项目,分别是:内乱、暴动及革命的风险性;政权的稳定性;政策的持续性,产业结构的成熟性;经济活动的干扰;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金融政策的有效性;经济发展的潜力;战争的危险性;国际信誉地位;国际收支结构;对外的支付能力;对外资的政策;汇率政策。每个项目分值从0-10,并据此来确定风险等级。风险可分为A、B、C、D、E5个级别系列,风险程度由低到高:A级(9-10分)、B级(7-9分)、C级(6-7分)、D级(3-6分)、E级(0-3分)。回本章目录(三)德国经济研究所制定的金融风险预警系统预警系统包括以下指标及比率:偿债比率、本金偿还比率、负债比率、偿债额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负债额对出口额的比率、负债对外汇储备的比率、流动比率、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对出口额的比率、货币供给的增长率、财政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和IMF基金借款对本国在该组织份额的比率等。回本章目录二、著名金融刊物的国家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一)《欧洲货币》各国国家风险等级指标评估采用9种经济指标,即经济表现、政治风险、债务指数、银行贷款的进入、短期融资的进入、资本市场的进入、偿付债券和贷款本息的记录、信用等级和违约或重新安排债务。这些经济指标又可分为三个大的指标种类,即分析性指标、信用指标和市场指标。回本章目录(二)《机构投资者》风险等级指标\n它是国际上著名的金融刊物《机构投资者》每两年在九月号刊出的各国国家信誉等级表。它直接反映了国际银行界对某国的信誉评估,此表是该杂志向活跃在国际金融界的75~100个大型国际商业银行进行咨询调查,由这些银行的高级职员给出国家信用质量的主观判断分数(0~100分之间),分数越高,则信用等级越高,违约的可能性越小。回本章目录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一)Hardy设计的金融预警指标银行部门的预警指标:银行资本金水平,银行资本金变化量,银行收支结构的变化,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突然变化。宏观经济部门的预警指标:GDP、消费、投资在迅速上升之后开始下降,加速的通胀突然逆转,向私人的信贷上升到峰值之后下降,实际利率稳步上升,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之后贬值,愈益依赖外国借款。(二)Hermosillo设计的金融预警指标不良贷款对总资产的比率,资本对总资产的比率(这两个指标综合起来就是资本证券加贷款储备减不良贷款对总资产的比率,其阀值设为0),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道德风险,传染程度(总贷款对总产出的比率)。回本章目录(三)Sharma提出的金融预警指标实际汇率高估,国内信贷迅速增加,广义货币对外汇储备之比,国内通胀率的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减少,工业化国家利率的上升,外贸赤字的扩大,财政赤字的增加,出口业绩下滑,实际GDP减少。(四)戈德斯坦设计的金融预警指标实际汇率升值之势超出正常趋势,股价下跌,货币乘数增加,实际利率上升,出口下降,广义货币余额对国际储备的比率上升(在银行危机情况下),真实GDP增长率下降。\n回本章目录四、斯坦福大学学者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斯坦福大学学者刘遵义教授使用历史的实证比较的数量分析方法,使用综合的模糊评价方法,以墨西哥为参照国家,分析东亚地区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他选用了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金融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中的状况与地位的10项经济指标:实际汇率、实际GDP增长率、相对通货膨胀率、国际贸易差额、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差额、顺差或逆差,以及跨国组合投资与外商直接投资比例。刘遵义教授认为,一国的金融危机是一种综合现象,最重要的特征是该国本币的突然大幅度贬值(伴以股市大幅下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危机前一个时期内该国本币的持续长时间高估。判断某种货币是否处于高估状态,要从世界经济、金融的具体环境出发,讨论和分析这种货币的地位和状况。前述指标,是判断这种地位和状况的主要依据。一国在这10个方面的不同表现构成了可能发生金融危机的各种征兆。回本章目录五、国内关于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研究的情况(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秀英等设计的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包括20个指标,主要指标有:通货膨胀率(5%以下),国内信贷增长量与GDP的比值(10%左右),实际汇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对GDP比值(5%以下),外汇储备(可供支付进口用汇2~3个月),外债结构指标(负债率低于25%),资本金充足率(8%以上),核心资本金充足率(4%以上),(外国直接投资+经常项目差额)/GDP,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实际利率差(国际与国内利率之差)。回本章目录\n(二)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提出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金融风险来自非系统和系统的风险,为此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也分为非系统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和系统金融风险指标体系,其中非系统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包括:(1)信用风险指标,关键指标是呆滞贷款,呆账贷款,普通指标是逾期贷款;(2)流动性风险指标,关键指标是备付金比例,普通指标是资产流动性比例、存贷比例;(3)经营风险指标,关键指标是拆入资金比例,普通指标是各项资金损失率、自有资金比例;(4)资本风险指标,关键指标是资本/总资产比值,普通指标是资本充足率,同一贷款客户贷款余额。系统风险包括:利率风险、货币风险、政策风险、国际收支风险等。回本章目录(三)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课题组设计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系统该课题组把总体的金融风险分为金融业风险、非金融业风险和外资外债风险,然后运用美国T.L.Saaty的层次分析方法,把各行业风险进行多层次展开,最后提出98个指标来综合评价金融风险状况,关于各个指标的权重,该课题组是利用收集到的问卷数据汇总后再作判断矩阵运算得到的。回本章目录(四)中国人民银行的杨国忠等设计的金融预警系统指标有:(1)机构预警指标;(2)经营预警指标,包括银行业经营预警指标(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资本风险、投资风险、表外业务风险),及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风险(证券业风险、信托业风险、财务公司风险、投资基金风险、保险业风险);(3)外资外债风险,包括外债规模、外债来源结构、外债结算和外债期限结构等。回本章目录第三节金融风险预警方法评价\n用来预测金融危机的方法基本上可分为四类:一是Kaminsky-Lizondo-Reomjart的信号分析法,二是Frankel和Rose的多国样本概率模型,三是Sachs-Tornell-Velasco对不同国家的回归分析,四是刘遵义的主观概率法。回本章目录一、Kaminsky等人的信号法(简称KLR方法)一个指标偏离均值的程度超过阀值时,被称为发出了一个信号。一个时期内指标预期危机的能力被称为信号水平时期。在Kaminsky等人的研究中,时期定为24个月。一个信号发出后24个月内发生了金融危机,称为一个好信号;一个信号发出后24个月内未发生危机,称为一个坏信号或噪音。噪音—信号比率是实际发出的坏信号的份额(噪音)除以实际发出的好的信号份额。回本章目录一、Kaminsky等人的信号法(续)如何筛选出对金融危机有预测力的指标呢?因为没有预测力的指标将随机地发出信号,在样本充分大时,其噪音—信号比可能等于或大于1。因此,那些噪音—信号比等于或大于1的指标因噪音过多,对预测危机没有帮助。依此准则,有预测力的指标有实际汇率、出口增长率、股价、M2/国际储备、产出增长率、“过度”的M1余额、国际储备增长率、M2乘数增长率、国内信贷/GDP增长率、实际利息率、贸易条件增长率和实际利息率差异。回本章目录一、Kaminsky等人的信号法(续)Kaminsky等人在1998年把经过噪音—信号比检验辨别出的那些单个指标进行加权,综合成一个单一的危机指标,指标的权数是其噪音—信号比的倒数(AndrewBeryandCatherinePattillo,1998)。用此指数既可进行样本内模拟,又可进行样本外预测。\n进行样本内模拟,对样本国家i,对在时间t时发出信号的指标进行加权,在其后{t,(t+24)个月}内发生危机的条件概率为:回本章目录一、Kaminsky等人的信号法(续)为检验模拟程度的好坏,需要一个相应的切割概率(cut-offprobability)。当估计的危机发生概率大于切割概率,一个预危机(pre-crisis)期(即在观察月份的24个月内发生了金融危机的时期)被正确呼叫,或当估计的危机概率小于切割概率,一个平静期(即在观察月份的24个月内未发生危机的时期)被正确呼叫,可认为模拟程度较好;当估计的危机概率高于切割概率并发出了一个警报,而在24个月内未发生危机时,或当估计的危机概率小于切割概率,模型发出一个平静期呼叫,而在观察月份的24个内未发生危机时,或当估计的危机概率小于切割概率,模型发出一个平静期呼叫,而在观察月份的24个月内发生了金融危机时,被认为是发出了错误警报。回本章目录二、Frankel和Rose等人所用的概率单位模型若以x表示导致金融危机的因素,β是x对应的参数向量,则P{Y=1}=F(x,β)P{Y=0}=1-F(x,β)就是一个概率单位模型。当样本中有n个国家,样本时期为1,2…,T时,若以X(i,t)表示i国t时对应的X值,则概率单位模型的对数似然估计为:\n将样本值代入求解可得β的估计值,进而可求出P(i,t)的估计值。回本章目录三、Sachs等人的横截面回归方法Sachs,Tornell和Velasco(1996)集中分析起因类似的一小组危机,同时主要分析对说明危机的原因至关重要的一些变量。这就是他们的横截面回归方法(简称STV方法)。他们利用20个新兴市场国家的横截面数据进行估计。把危机指数(IND)定义为储备养活百分比和外汇减少百分比的加权和。利用横截面数据来估计模型的参数,然后检验,得到了下列模型:回本章目录Sachs等人的横截面回归方法(续)其中,RER代表实际汇率贬值幅度;LB代表贷款繁荣度,用私人贷款的增长率来表示;DLR代表低储备的哑变量,当储备/M2处于低四分位中时为1,其他为0;DWF代表弱基本变量的哑变量,当RER处于低四分位中或LB出于高四分位中时为1,其他为0。他们发现,对低储备和弱基本变量的国家,RER对危机的影响效果为负,即实际汇率贬值的国家发生危机的可能性较小,LB对危机的效果为正。这说明当国家的金融体系脆弱和国际储备较低时,汇率高估或贷款繁荣容易引致投机进攻进而引发金融危机。回本章目录四、对四种金融风险预测方法的评论\n虽然FR方法较STV方法稳定,但并不理想。KLR方法也仅是尝试性的,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正式检验指标的统计显著性的样本数目有限,并且,KLR方法未考虑政治和经济结构变量,而这些变量对特定国家特定时期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另外,KLR方法不是从特定经济结构模型导出的,科学性不强。以上种种方法论的缺陷,使它们在预报危机时的可信性不强。回本章目录第四节建立我国的金融预警系统一、建立我国的金融预警系统的意义首先,当前我国金融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出台,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必然增加。其次,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深入,以及国内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加之WTO下国内市场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金融市场的体系性风险还可能增加。最后,从我国金融调研信息状况来看,大多是定性的、事后的信息资料,普遍缺乏超前信息支持,难以在金融危机到来之前有效及时地发出预警信号,为政策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从金融监管体系来看,监管者与被监管者身份模糊,职责不清,使得监管无法到位。回本章目录二、建立金融预警系统的方法首先,在确定金融预警系统建立的具体方法前必须明确建立金融预警系统的目的。其次,在明确金融预警目的之后,我们来讨论一下建立金融预警系统的原则。(1)科学的防范性。(2)广泛的实用性。\n(3)较强的可操作性。回本章目录三、金融预警的系统结构金融预警结构包括:预警指标体系、预警信息反馈系统、预警结果显示模型。预警指标体系通过现行指标保证预警的超前性。预警信息反馈系统可反馈监测、预测信息,便于预警方法的修改和预警信息的修订及充实。预警结果评价系统是对监测预警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的系统,采用评价指标、综合评分或进行政策分析来构造。预警模型采用灯号显示模型,制定五灯显示系统,即蓝灯、浅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图10.1金融系统运作程序金融预警系统运作全程序如图10.1所示:四、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运作机制(一)法律框架。(二)组织框架。(三)报告制度。(四)预警系统和稳定性与灵活性。(五)监督机制。(六)其他配套措施包括:完善会计准则,强化会计制度,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发展资本市场、保险和养老基金,扩大投资和融资渠道,减少和分散金融风险;改善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回本章目录第五节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确立\n考察曾经发生的金融危机尤其是90年代以来的几次金融危机,发现金融危机虽然是一种有各种因素引起的综合并发症,但可能引起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不外乎以下几种:(1)金融放贷过多及货币增长过快,且资金投向失衡。(2)金融机构资本质量低下。(3)不合理的外资投向、外债结构及不合理的汇率制度等。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以宏观经济状况,国内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信贷增长率,外资投向、外债结构和汇率等这三方面来建立指标体系。回本章目录一、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指标(一)经济增长率及波动幅度。(二)通货膨胀。(三)利率。(四)贷款规模。(五)资产价格变化。二、国内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一)资本充足率指标。(二)资产质量指标。(三)盈利和利润指标。三、外资投向、外债结构和汇率(一)汇率变动。(二)国际收支指标。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n图10.2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指标体系图10.2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续)回本章目录图10.2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指标体系(续)回本章目录四、指标的筛选筛选的原则如下:(一)重要性原则。(二)及时性原则。(三)充分性原则。(四)易操作性原则。(五)稳定性原则。(六)多元性原则。(七)动态性原则。回本章目录经过前面的筛选,可以得到下面九个指标。(1)国内信贷增长率。(2)广义货币M2的增长率。(3)相对通货膨胀率。(4)国际国内利率差。(5)实际汇率升值幅度。(6)股价波动率。(7)国际储备/外债总额。(8)外汇储备/月进口额。(9)外国其他投资/直接投资。回本章目录五、指标的检验\n仅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为例,并以年度数据代替月度数据,对所选先导指标做一粗略检验。以t表示危机发生的年份,t-1,…,t-n分别表示危机前一年至前n年。首先计算出t-1,…,t-5年的各项指标,其次计算t-3,…,t-5年的各项指标平均值,作为经济稳定时期的参照指标,最后将t-1和t-2年各指标分别减去t-3,…,t-5年的平均值,得出各指标在t-1年和t-2年的偏离程度。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从表10.3可以看出,国内信贷/GDP、股价波动率以及实际利率差等指标对金融危机的预测效果很好。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年度数据与实际生活中的金融活动愈来愈频繁、危机间隔愈来愈短以及危机爆发愈发突然不适应,因此,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季度数据。第六节建立五灯显示预警系统一、警戒限的确立金融预警指标体系中的有些指标国际上有公认的临界值标准,如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充足率,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协定制定的最低标准为8%;经常项目逆差占GDP的比重不宜大于5%。对没有明确的国际公认临界值标准的指标的临界值,可通过比较制定,若有美国的相应指标数据,就把美国的相应指标作为比较的标准;对没有美国相应指标数据者,参考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经验数据。回本章目录(一)国内信贷增长率\n该指标反映的是信贷扩张速度。刘志强同志在其《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中认为,该指标的安全临界值在10%~20%。结合我国的统计数据,可以计算出我国的国内信贷比1997年为20%,1998年为15%~16%。由此,我国这一指标是偏高的,也就是说,我国的信贷扩张速度是偏快的。不过,考虑到我国近几年存贷差扩大这一情况,因此国内信贷增量比定在20%是合适的。回本章目录(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对于M2增长率的警戒值,有人采用计量模型法做了估计。计算得M2增长率临界值为18%~19%。(三)相对通货膨胀率该指数从时间纵向和国际横向反映了本币币值的稳定程度。比较亚洲危机各国指标的预算结果,以及我国近年来实际经济发展情况,一般把警戒限定为年均2%。回本章目录(四)国际国内利率差该指标反映了一国资本的相对成本。当资本项目下可完全兑换时,该指标及其变化可用来估计该国短期资本流向。刘志强同志在文章中把这一指标的临界值定为4%。这一临界值足以使投机者在除去交易成本后,获得相当大的利润,从而诱使其套利。(五)实际汇率升值幅度一般认为,汇率波动可以横向角度来反映本币币值的稳定程度。当然,制约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而且汇率变动也不能完全反映出本币币值的实际变动。一般可以这么认为,当已过某日的官方汇率突然上升(下降)了10%,或者连续几周上升或下降达20%或者在一个月内上升(或下降)达到30%,即可已初步判断该国金融处于不稳定状态。参考美国的汇率水平,把临界值定为每年升幅不超过3%。回本章目录(六)股价波动率\n由于股票市场的发展(目前上市公司超过千家,市价总值超过2万亿元,股民超过4千万人)股票价格对经济与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我国股票市场的涨跌停板制度,如果把股价日涨(跌)10%停板视作警戒限,则当股价总指数一日之中某个时间涨(跌)达到5%或以上时,就应该对股市有所介入,阻止股价进一步上涨(下跌)。类似地,可以把股价一周累计升降达20%,一月累计升降达30%视作警戒限。回本章目录(七)国际储备/外债总额印度尼西亚1996年外汇储备占外债总额的比率为15.1%,俄罗斯1997年为9.95%,墨西哥1994年为4.6%,后来这些国家都爆发了金融危机。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外汇储备与外债总额比率低于100%,就意味着有部分外债偿还没有保证,债券人的信心就有可能动摇;这一比率为33%时,也就是说储备足够偿还没有保证,债权人的信心就有可能动摇。根据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国际经验数字分析,可把此指标的警戒限为80%,此时,国家的对外债管理实行比平常更严厉的审查制度。回本章目录(八)外汇储备/季度进口额这一指标反映了外汇储备保障对外支付的能力。能力过低就表明要产生国际支付危机,比如韩国金融危机就与此有关。目前国际上公认这一指标的警戒限为大于3,即满足3个月以上进口的用汇需要。在此我们采取这一标准。据统计,1997、1998年我国外汇储备保障程度是相当高的。回本章目录(九)外国其他投资/直接投资\n外国其他投资相对于外国直接投资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外国其他投资中的目前还没有对外国人开放的国内证券投资的不稳定性更强。这一点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一般认为,外国其他投资与直接投资之比在80%以下,风险较小。据统计,1997—1998年我国这一比例分别为16%、5%,今后,随着国内金融开放,外国银行经营人民币范围扩大,这一指标的风险是会扩大的。在此我们把该指标的警戒限定为80%。回本章目录以上各指标都是在参考了国际标准并结合了我国目前金融生活实际情况确定的。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程度的加深,各个指标必然需要不断调整。还有一点需要说明,以上各警戒限均为年度数据,建议使用季度数据,(因为月度数据起伏太小,很难设定临界值及警戒限,而年度数据不能有效地起到预警作用。)所以,进行适当的调整是必须的。调整后的警戒限见下表10.4。回本章目录二、警戒区间的划分和评分标准的确定(一)指标临界值的计算把金融预警划分为5个预警区间,设置五灯显示模型。我们考虑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偏热,以历史年限各指标的最低三个值的平均数为蓝灯区与浅蓝灯区的临界值,以上表所列警戒限为黄灯区与红灯区的临界值,两者之间的25%分位和75%分位为浅蓝灯区和绿灯区,以及绿灯区和黄灯区的临界值。回本章目录(二)评分标准和指标分值临界值的计算为了综合考虑和评价金融运行特征,需要按照信号灯的颜色给与不同的分值,比如蓝灯、浅蓝灯、绿灯、黄灯、红灯可分别给予1分、2分、3分、4分和5分。若指标个数为N,当N为偶数时,红灯区与黄灯区的临界值为;黄灯区与绿灯区的临界值为\n;绿灯区与浅蓝灯区的临界值为;浅蓝灯区与蓝灯区的临界值为。当N为奇数时,红灯区与黄灯区的临界值为;黄灯区与绿灯区的临界值为;绿灯区与浅蓝灯区的临界值为;浅蓝灯区与蓝灯区的临界值为。回本章目录各区间的灯号标志、分值及相应的临界值表见表10.5回本章目录三、实证检验我们对上述灯号模型建立的具体过程做一演示。我们用的数据是1996年第1季度到2000年第4季度的数据,由于数据来源有限,我们对部分缺失数据作了估计,以保证模型的完整性。(一)确定各指标所处灯区根据前面介绍的方法,将各指标数值与各区间临界值比较,判断其所处的灯区。具体指标所处灯区如表12.6所示。回本章目录(二)计算各指标综合分值按照前面介绍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综合分值。比如,1996.Ⅰ:;1996.Ⅱ:;1996.Ⅲ:;1996.Ⅳ:;等等。如表10.6所示。(三)确定各季度所处灯区\n根据前面确定的综合分值的临界值,确定各季度金融运行情况处于什么灯区。也如表10.6所示。回本章目录回本章目录由表10.6可以看出,我国的国际储备相对于外债总额来说相当宽裕,甚至有资本闲置之嫌疑;我国的股票市场受政策影响较大,没有按照市场机制运行;而且,由于我国的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金融市场尚未向国外放开,外国间接投资的途径较少,其所占被利用外资的比例还很小,外资利用的确不够充分;另外,我国的国内信贷增长率不平衡发展,说明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成熟,投机成分仍很浓。回本章目录(四)建立金融运行情况综合分值图以时间为横坐标,以金融综合分值为纵坐标,建立金融运行情况综合分值图,以便从总体上把握金融运行趋势变化。如图10.1所示。回本章目录图10.1金融运行情况综合分值图由图10.1可以看出,1996年处于信贷扩张阶段,经济过热;1998年处于经济偏冷阶段。其他年份,虽然曾经有过逼近偏冷或偏热临界值的时候,但最终都回到了正常的平稳运行轨道上。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