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导论20110418习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统计学导论20110418习题

《统计学导论》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A.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B.统计工作C.社会经济的内在规律D.统计方法2.要考察全国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统计总体是()A.全国所有居民户B.全国的住宅C.各省市自治区D.某一居民户3.最早使用统计学这一学术用语的是()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4.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此场合的总体单位是()\n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的所有企业C.各工业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工人5.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二、多选题1.以下几种标志属于数量标志的有:()A.所有制B.生产能力C.增加值D.企业规模2.收集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包括:()A.统计调查B.实验C.描述统计D.推断统计3.经济统计学属于()A.社会科学\nB.自然科学C.一般的方法论科学D.有特定研究对象的方法论科学4.要研究全国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与劳保福利情况,下列各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数据有:()A.老王年年工资收入3万元B.国有企业人均年工资2.5万元C.李大妈年工资收入1万元D.某市国有企业职工年平均收入3.5万元5.以下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国内生产总值B.钢材年产量C.生产能力利用率D.单位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三、判断题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2.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3.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4.世界上只有一门统计学即数理统计学。5.统计工作是一种认识客观世界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实践活动。第二章统计资料的搜集与整理\n一、单选题1.统计分组时,若某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A.将此数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数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归入这两组中任意一组均可D.另立一组2.某组向上累计次数表示()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有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有多少3.分布数列反映()A.总体单位标志值在各组的分布状况B.总体单位在各组的分布状况C.总体单位标志值的差异情况D.总体单位的差异情况4.统计调查对象是()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B.总体单位C.现象总体D.统计指标5.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作为“主体”的是()\nA.经常性抽样调查B.必要的统计报表C.重点调查及估计推算等D.周期性普查二、多选题1.在第五次全国人中普查中()A.国籍是变异B.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指标C.每个中国公民是调查单位D.人的年龄是变量E.全国男性人数是品质标志2.普查是()A.专门组织的调查B.经常调查C.一次性调查D.全面调查E.可广泛采用的调查方法3.对某城市居民家计调查,适宜采用()A.全面调查B.经常性调查C.抽样调查D.采访法\nE.统计报表制度4.我国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的目标模式的内容包括()A.以经常性的抽样调查为主体B.以经常性的统计报表为主体C.周期性重点调查为基础D.周期性普查为基础E.统计报表、重点调查为补充5.频率是()A.概率B.各组的次数C.非负数D.自然数E.各组的次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三、判断题1.报告单位可以是人、企事业单位,也可以是物。2.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两者通常是一致的,但有时也是不一致的。3.全面调查只适用于有限总体的调查。4.在异距分组的条件下,各组的次数的多少会受到组距的影响。5.频率反映了各组的次数对总体所起的作用的相对强度。四、计算题1.抽样调查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消费品支出额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886,928,999,946,950,864,1050,927,949,852,1027,928,978,816,1000,918,1040,854,\n1100,900,866,905,954,890,1006,926,900,999,886,1120,893,900,800,938,864,919,863,981,916,818,946,926,895,967,921,978,821,924,651,850。要求:(1)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描述一、单选题1.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取决于:(甲)频数绝对量的大小;(乙)频数之间的比率;(丙)变量值的大小。A.甲丙B.乙C.甲乙D.乙丙2.是非标志的标准差最大值是()。A.0.25B.0.4C.0.5D.0.93.某产品经过三个流水连续作业的车间加工生产而成,本月第一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90%,第二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92%,第三车间的产品合格率为82%。则本月平均车间合格率为()%。A.88B.8778C.8789\nD.94.某数列变量值平方的平均数等于9,而变量值平均数的平方等于5,则标准差为()。A.14B.4C.-4D.25.某地区1月份一级大米每公斤3.6元,二级大米每公斤3.0元,2月份大米销售价格不变,但一级大米销售量增加13%,二级大米销售量增加10%,2月份大米的平均销售价格是()A.不变B.提高C.下降D.无法确定二、多选题1.对离散程度几个测量值的不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在有开口组的次数分布中,也能计算全距B.异众比率一般只适用于分组数据C.异众比率主要用于定类尺度的分析D.四分位差越小,说明全部数据的分布越集中E.标准差也有计量单位2.在数据离散程度的测量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测度值是()A.极差B.异众比率\nC.四分位差D.标准差E.离散系数3.现有两种蔬菜,一种每元买4斤,一种每元买5斤,求各买1斤和各买1元的总体()A.各买1斤的总体是2斤蔬菜B.各买1元的总体是2元钱C.各买1斤的总体是0.45元D.各买1元的总体是9斤蔬菜E.各买1斤和各买1元的总体是该种蔬菜4.下列哪些情况应采用调和平均法计算A.已知各企业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实际产值求平均完成计划百分比B.已知商品单价和商品销售额求平均价格C.已知分组的粮食亩产量及各级粮食总产量求总的平均亩产D.已知同类数种产品单位成本及总生产费用求平均单位产品成本E.已知各产品单位成本和产量求平均成本5.属性总体(即成数)的标准差为()A.p(1-p)B.Sqrt[p(1-p)]C.pqD.Sqrt(pq)E.Sqrt[(1-p)(1-p)]三、三、判断题\n1.变量的方差等于变量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变量平均数的平方。2.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数。3.n个同性质独立变量平均数的方差等于各变量方差平均数。4.当p=q=0.5时,0—1变量分布的方差有最大值。5.峰度是用于衡量分布的不对称程度或偏斜程度的指标。四、计算题1.某集贸市场上市的5种活鱼的价格分别为:4元,5元,8元,9元,11元,试计算:(1)5种活鱼各买一斤,平均每斤多少钱?(2)5种活鱼各买10元,平均每斤多少钱?第四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一、单选题第四章抽样分布与参数估计一、单选题1.设随机变量X的数学期望是E(X)=μ,方差是D(X)=σ2,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有P{|X-μ|≥3σ}≤()A.1/8B.1/7C.1/9D.1/102.抽样平均误差与极限误差间的关系是()A.抽样平均误差大于极限误差B.抽样平均误差等于极限误差C.抽样平均误差小于极限误差D.抽样平均误差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极限误差3.当样本单位数充分大时,样本估计量充分地靠近总体指标的可能性趋于1,称为抽样估计的()A.无偏性B.一致性C.有效性D.充分性\n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则样本容量()A.扩大为原来的4倍B.扩大为原来的2倍;C.缩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D.缩小为原来的四分之一5.不重复抽样平均误差()A.总是大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B.总是小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C.总是等于重复抽样平均误差D.以上情况都可能发生二、二、多选题1.抽样估计的抽样平均误差()A.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B.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消除的C.是可以事先计算的D.只有调查结束之后才能计算E.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2.确定样本容量时,一般用以下方法取得近似的总体方差估计值()A.参考以往调查的经验资料B.以试点调查的样本方差来估计C.在做成数估计时,用成数方差最大值0.25来代替D.假定总体不存在标志变异,方差为零\n3.抽样推断中,常用的总体参数有()A.统计量B.总体均值C.总体成数D.总体方差E.总体标准差4.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样本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B.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称度C.样本单位数D.抽样方法E.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5.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样本单位数B.抽样指标――总体指标的估计值C.抽样误差范围D.概率保证程度E.抽样平均误差三、三、判断题1.抽样调查可以设计得不存在抽样误差。2.任何样本函数都是统计量。3.成数方差可以是任何正数。4.样本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影响抽样平均误差大小。\n5.当置信度大于0.6827时,抽样极限误差小于抽样平均误差。第五章相关与回归分析一、单选题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A.-112.复相关系数的取值区间为()A.-1≤R<∞B.-∞P2>P3,则计算必要抽样数目所依据的成数是()A.P1B.P2C.P3\nD.不能确定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务题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是()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间的变异程度B.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C.抽样组织形式不同D.抽样方法不同E.总体平均数不同2.抽样极限误差和抽样平均误差在数值上的关系是()A.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抽样平均误差B.抽样极限误差一定大于抽样平均误差C.抽样极限误差可以等于抽样平均误差D.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小于抽样平均误差E.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3.在抽样调查中,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抽样误差的大小,这是因为()A.可以调整总体的范围及其方差B.可以增加或减少抽样单位数C.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D.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样组织形式E.可以调整样本方差4.影响抽样数目的因素是()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B.极限误差的大小C.把握程度的高低D.抽样方法的不同E.抽样组织形式不同5.在抽样平均误差不变的情况下()A.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把握程度B.扩大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把握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只能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E.缩小极限误差的范围,不能降低推断的把握程度6.在允许误差不变的条件下()A.概率度增大,把握程度增加,抽样数目增加B.概率度增大,把握程度降低,抽样数目增加C.概率度增大,把握程度增加,抽样数目减少D.概率度减小,把握程度增加,抽样数目减少E.概率度减少,把握程度降低,抽样数目减少7.计算抽样平均误差时,没有总体方差的资料()A.可以用样本方差来代替B.可以用假设资料来代替C.可以用过去资料来代替D.可用其它单位资料来代替\nE.可用估计的方差来代替8.影响整群抽样平均误差大小的因素有()A.抽出群数的多少B.总群数的多少C.群间方差的大小D.群内方差的大小E.总体标准差的大小9.对某一全及总体分别进行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会产生下列差别()A.所有可能抽到的样本的数目不同B.总体各单位的标志变异程度不同C.抽样平均的计算公式不同D.总体平均数不同E.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不同10.简单随机抽样一般用于()的条件下A.对总体的情况了解的很少B.总体单位的排列没有顺序C.被选中的单位比较分散时,也不影响调查工作的质量D.现象的标志变异程度较小E.现象的标志变异程度较大五计算题1.某村共有500户居民,抽样调查结果,每户平均年收入8000元,抽样平均误差为20元,要求推断的把握程度不低于99.73%,试推断全村一年总收入水平。2.对某种灯泡抽取10%在正常电压下做使用寿命检查,所得资料如下:灯泡使用时间(小时)抽取的灯泡数量(只)900以下12900-95020950-1000321000-10501051050-11002001100-11501681150-1200501200以上113合计700根据产品质量标准,灯泡寿命大于1000小时,为合格品。要求:(1)计算样本灯泡平均寿命及其标准差(2)计算样本灯泡合格率及其标准差(3)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推断该批灯泡平均寿命将在什么范围?该批灯泡合格率以在什么范围?3.对一批产品用不重复抽样方法抽选了5%的产品进行检查,共抽查了250件,其中有6件不合格品,当概率为95.45%时,能否认为这些产品的不合格率超过4%?4.某工厂对某批产品的合格率进行抽样测定,已知过去所作的测定的合格率有98.8%、99.5%、99.2%,现要把握程度为95.45%,抽样极限误差不超过0.4%,问应抽查多少件产品?\n5.在重复抽样方法下,若抽样单位数增加3倍、4倍时,抽样平均误差是怎样变化的?当抽样单位数减少20%、60%时,抽样平均误差又是怎样变化的?6.已知成年男子身高呈正态分布,某地区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70cm,标准差为12cm。(1)若抽查10人,部有的可能性使这10个人的平均身高介于166.2-173.8cm之间。(2)如果要进行一次成年男子身高的抽样调查,要求以95%的把握程度保证,允许误差不超过3cm,问需要抽查多少人?(3)如果以95%的把握程度保证,允许误差不超过1.5cm,问需要抽查多少人?(4)如果允许误差仍为1.5cm,但把握程度提高到99%,问需要抽查多少人?7.某厂实行三班制昼夜连续生产,调查某月的产品质量,采用整群抽样,每10小时抽出1小时的产品进行检查,得出一等品率为85%,群间方差为4%,试根据所给资料计算抽样平均误差。8.某厂2000名职工,其中管理人员500人,工人1500人,现进行职工收入抽样调查,事先按不同类管理人员 工人 平均每人收入(元)人数(人)平均每人收入(元)人数(人)70020600507604066020082030720309701078020合计100合计300要求抽样极限问卷不超过10元,以99.73%的概率保证,进行分类抽样调查的必要抽样单位数为多少?9.某公司出口一批茶叶,抽样检验100包茶叶来估计该批茶叶每包重量是否达到规格要求。规格要求是每包重量不低于150克,抽样检验结果如下:每包重量(克)包数(包)148-14910149-15020150-15150151-15220合计100试以99.73%的概率来确定:(1)平均每包茶叶重量的极限误差(2)这批茶叶平均每包重量是否达到了规格要求?10.某轻工业局下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灯泡,三个厂的产量比为1:2:3。现按产量比例分别在三个厂进行灯泡质量的抽样检查。抽验了240只灯泡,取得资料如下:企业名称灯泡平均寿命(小时)标准差(小时)甲10006.2乙10605.8丙11005.4试计算:(1)抽查灯泡的平均寿命和抽样平均误差(2)在95.45%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轻工业局该种灯泡的平均寿命为多少小时?(3)若允许误差不超过0.5小时,概率仍为95.45%,则应抽查多少只灯泡?三个厂各抽查多少只灯泡?\n第十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一思考题1.什么是相关关系?什么是函数关系?它两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相关关系的种类有哪些?什么是正相关?什么是负相关?举例说明。3.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通常要遵循哪些原则?4.判断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5.什么是相关表和相关图?怎样绘制相关图?6.什么是相关系数?其计算公式有哪些?7.什么是简单直线回归分析?其特点是什么?8.什么是回归系数?它与相关系数有什么关系?9.什么是估计准误差?它与相关系数有什么关系?10.简述应用相关与回归分析应注意的问题。二填空题1.函数关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关关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相关关系的种类,按其方向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相关关系的种类,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5.相关关系的种类,按其涉及的现象多少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6.相关关系的种类,按其密切程度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7.当一个现象的数值增加(或减少),另一现象的数值也随着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即二者的变动方向一致时,称为_______________相关。8.当一个现象的数值增加(或减少),另一个现象的数值也随着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即二者的变动方向相反时,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相关。9.当一个现象的数值增加(或减少)另一现象的________________,称为零相关。10.若相关关系只涉及两个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相关,若相关关系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相关。11.为了从数量上说明现象间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需要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相关系数是反映_______________条件下,两个现象之间__________________的统计分析指标。13.相关系数有正负之分,当相关系数为正值时,现象间为______________;当相关系数为负值时,现象间为__________________。14.相关系数的数值有个范围,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之间,即____________。相关系数r的数值越接近±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越接近0,表示___________。当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1时,表明现象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直线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有正负号,正回归系数表示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负回归系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_。\n16.计算回归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是给定的数值,不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是随机的。求出回归方程,也是将给定的____________值代入方程中,求出_________________。17.在相关分析中,不需要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只能计算一个____________。而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不是___________关系,必须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建立回归方程式并对_________________的数值进行估计和预测。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你认为正确答案标号填在括号里。1.相关关系是指现象之间确实存在着数量上的相互依存关系,但具体关系值()A.易确定B.不固定C.固定D.不变的2.相关分析是()A.研究现象之间平衡关系B.研究现象之间函数关系C.研究现象之间因果关系D.研究现象之间相关关系3.从数量上说明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A.编制相关表B.绘制相关图C.对现象做定性认识D.计算相关系数4.相关系数等于零,表明两变量之间()A.是严格的函数关系B.存在直线相关C.存在曲线相关D.不存在相关关系5.相关系数可以说明()A.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B.相关关系的方向和密切程度C.线性还是非线性相关D.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6.相关系数的数值一定是在()A.0≤r≤1B.0<r<1C.-1≤r≤0D.-1≤r≤17.下面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A.身高和体重的相关系数为0.85B.商品销售额和商业利润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7C.单位产品成本和利润率的相关系数为-0.90D.生产性固定资产与工业总产值的相关系数为0.868.配合回归直线最合理的方法是()A.随手画线法\nB.半数平方法C.移动平均法D.最小平方法9.回归方程yc=a+bx,回归系数b表明自变量每增加一个单位,因变量()A.增加a+b个单位B.平均或一般会增加b个单位C.增加a个单位D.增加1/a个单位10.职工货币收和存款余额之间的关系是()A.相关关系B.函数关系C.固定关系D.平衡关系11.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与工业总产值之间的回归方程表现为:yc=400+0.85x,这意味着生产性固定资产每增加1元,工业总产值()A.增加0.15元B.增加400元C.增加400.85元D.增加0.85元12相关系数与估计标准误差在数值上的大小表现为()A.一致的关系B.相同的关系C.相反的关系D.无任何关系13.贷款额的增加与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的关系表现为()A.函数关系B.平衡关系C.相关关系D.因果关系14.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工人劳动生产率之间和直线回归方程为yc=266-0.6x,这意味着劳动生产率每提高1个单位,单位成本就()A.降低265.4元B.降低266元C.降低0.6元D.提高0.6元15.在直线回归方程yc=a+bx中()A.只能根据x的值来推算yc的值B.只能根据y的值来推算xc的值C.可以进行相互推算D.不能进行任何推算16.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在0.3~0.5之间,其相关程度为()A.显著相关B.无相关C.高度相关\nD.低度相关17.计算回归方程对资料的要求是()A.两个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是给定的C.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是给定的D.自变量是给定的,因变更是随机的四多项选择题:下各题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当现象完全相关时,相关系数为()A.1B.0C.0.5D.-12.在相关关系中,按相关关系的方向不同,可以分为()A.正相关B.直线相关C.负相关D.零相关3.在相关关系中,按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A.正相关B.直线相关C.负相关D.曲线相关4.在相关关系中,按相关关系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A.单相关B.直线相关C.复相关D.曲线相关5.在相关关系中,按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不同,可以分为()A.完全相关B.不完全相关C.曲线相关D.不相关6.计算相关系数的一般程序是()A.计算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B.计算因变量数列的标准差C.计算两个数列的协方差D.计算相关系数r7.指出下列相关关系中的正相关()A.身高和体重B.价格和销售量C.施肥量和亩产量D.产量和销售量8.下列现象中,哪些存在着相关关系()A.居民货币收入和储蓄存款余额\nB.机床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C.职工人数的多少和工资水平的高低D.单位产品成本和劳动生产率9.指出下列关系哪些是函数关系()A.体积随着温度升高而膨胀,随着压力加大而收缩B.家庭收入愈高,则消费也增大C.测量次数越多,则其平均长度越接近事实D.圆的半径越长,则圆周也越长10.相关系数的数值()A.越接近1,表明现象间正相关程度越强B.越接近-1,表明现象间负相关程度越弱C.越接近于0,表明现象间的相关程度越弱D.等于1时,表明现象间为完全正相关11.某企业的某种产品月产量(x,万件)与单位成本(y,元/件)的关系呈直线相关关系,用直线回归方程表示为yc=77.4+0.85x,则()A.a=77.4元表示月产量每增加100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77.4元B.b=-0.85元,表示月产量每增加10000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0.85元C.当月产量为50000件时,单位成本为73.15元D.当月产量为50000件时,单位成本为81.65元12.某农贸市场上青鱼的价格(y,公斤)与上市量(x,万公斤)的相关模型为yc=14-0.95x,则()A.a=14表示青鱼的最高价不会突破14元/公斤B.b=-0.95表示青鱼价格与上市量是密切相关C.b=-0.95表示青鱼上市量每增加1万公斤,青鱼价格平均下降0.95元D.格上升1元,上市量增加0.95公斤13.在回归分析中,两个变量()A.是对等关系B.不是对等关系C.必须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D.不需要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14.在相关分析中,两个变量()A.不是对等关系B.必须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C.是对等关系D.不需要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15.相关系数与估计标准误差在数值上的大小表现为()A.r值越大,则Syx值越大,相关程度越密切B.r值越大,则Syx值越小,相关程度越密切C.r值越小,则Syx值越大,相关程度越不密切D.r值越小,则Syx值越小,相关程度越不密切五、计算题1.某商店1-6月份的人均销售额和利润率资料如下:月份人均销售额(万元)利润率(%)174.2294.5\n384.2443.6553.4653.8根据资料计算相关系数并说明相关的方向和程度。2.已知资料如下:商场编号123456年销售额(百万元)(x)4686810流通费用率(%)(y)6.86.35.55.95.65.2要求: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并判断相关程度(2)配合直线回归方程(3)如果第六商场将销售额增加到1200万元,则该商场流通费用估计会下降多少?3.某地区资料如下:年份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人均月收入(元)490550630710800880980存款额(百万元)60647075828694要求:(1)计算相关系数(2)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推算当人均月收入为1100元时的储蓄存款额(3)计算估计标准误差4.已知资料如下:月份123456产量(千件)(x)234345单位成本(元/件)(y)737271736968要求:(1)确定直线方程式,计算参数,指出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平均下降了多少?(2)产量为6000件时,单位成本为多少元?单位成本为70元时,产量为多少件?5.已知资料如下:企业编号固定资产价值(万元)(x)总产值(万元)(y)13185242910101932006384409815541591365029287314605812101516910221219\n1012251624合计  根据所给资料:(1)绘出相关图(2)计算相关系数(3)求出总产值对固定资产价值的回归方程(4)若固定资产价值为450万元时,试估计其总产值(5)计算估计标准误差6已知Σxy=245,Σy2=683,Σx2=90,Σy=57,Σx=20,n=5,试建立直线相关模型。7.已知Σy2=683,Σy=57,Σxy=245,a=4.6,b=1.7,n=5,求估计标准误差。8.已知资料如下:年份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人均收入(元)(x)340380450470560620耐用消费品销售额(万元)(y)8290100114140144要求:(1)建立人均收入与耐用消费品销售额的相关模型(2)假设2002年人均收入为800元,试估计2002年耐用消费品销售额是多少?第十一章  统计预测一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预测?进行统计预测要遵循哪些原则?2.统计预测分为几个步骤?3.什么是定性预测法?4.什么是时间数列预测法?5.什么是简单平均预测法?什么是加权平均预测法?6.产生预测误差的原因有哪些?7.什么是预测误差?测定预测误差的指标有哪些?二填空题1.统计预测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基础,根据事物的__________________和发展规律,运用统计方法,推测现象在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和达到的水平。2.移动平均法是从一个时间数列中任取连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其平均数,再逐项向前移动平均,从而得到一个新的数列,在这个新的数列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下期的预测值。3.要使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必须先解决好两个问题,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4.利用指数平滑法进行预测,只能向前预测一期,不能作__________________预测,不能跨越,只适宜作逐期预测,不能作________________预测。5.因果预测法是对预测对象与其他有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制定出揭示_______________的模型,并根据_______________进行预测。\n6.简单平均预测法将资料中不同时期的数值同等看待,计算较简单,当所给资料变动幅度_____________时,使用此方法较合适。7.指数平滑预测法的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8.回归预测法是通过建立两个或n个变量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进行预测的。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在括号里。1.进行统计预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离差叫做()A.抽样误差B.偏差C.回归误差D.预测误差2.在时间数列预测法中,把原时间数列按三项或五项做移动平均,给远期以较小的权数,给近期以较大的权数计算加权平均数,这种预测方法是()A.简单移动平均预测法B.加权移到平均预测法C.指数平滑预测法D.回归预测法3.在指数平滑预测法公式中,a表示()A.回归系数B.平滑系数C.初始值D.相关系数4.在指数平滑预测法公式中,a的取值()A.当所研究的现象变化不大时,a取值要小一些B.当所研究的现象变化较大时,a取值要小一些C.可以大于1D.可以小于05.对预测误差的平方和计算的平均数,统计上称为()A.均方误差B.均方根误差C.平均误差D.平均绝对误差四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至少有两个以上是正确的,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预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随机性原则B.准确性原则C.及时性原则D.连贯性原则  E.类推性原则2.进行一元直线回归预测的工作内容有()A.选择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作为自变量B.选择直线型或曲线型预测模型(方程)C.用最小平方法求解方程中的参数a、bD.最移动平均法求解方程中的参数a、b\nE.将自变量的给定值代入回归模型(方程)中,计算因变量的预测值3.时间数列预测法包括()A.定性预测法B.因果分析预测法C.指数平滑预测法D.移动平均预测法E.回归预测法4.产生统计预测误差的主要原因包括()A.设定的模型不精确B.历史数据有误差C.指数平滑预测法D.移动平均预测法E.回归预测法5.加数平均预测法()A.给不同时期的数值以不同的权数B.给不同时期的数值以相同的权数C.给近期数值以较大的权数D.给远期数值以较小的权数6.简单平均预测法的特点包括()A.将资料中不同时期的数值同等看待B.将资料中不同时期的数值不同等看待C.当数值变动幅度太大时,适宜使用该方法D.当数值变动幅度不大时,适宜使用该方法E.不适宜作远期预测五计算题1.我国1987年----1999年粮食总产量资料如下:年份粮食总产量(万吨)198740298198839408198940755199044624199143529199244265.8199345648.8199444510.1199546661.8199650453.5199749417.1199851229.5199950832.5要求:利用直线趋势预测法预测2002年粮食总产量,并计算预测误差。\n2.现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资料如下: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19783624.1199018547.919794038.2199121617.819804517.8199226638.119814862.4199334634.419825294.7199446759.419835934.5199558478.119847171199667884.619858964.4199774462.6198610202.2199879395.7198711962.5199982054198814928.32000 198916909.2  分别用简单移动平均法和加权移动平均法(三项移动)预测下一年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并计算预测误差。3.某地区1994年----2000年的农业总产值资料如下: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农业总产值(亿元)85.998.6116.8129.4146.3162.1175.7试用指数平滑预测法预测2001年该地区农业总产值(初始值用前三年平均农业总产值,平滑系数a=0.3),并计算预测误差。4.某市参加储蓄人数和存款额资料如下:年份存款人数(万人)存款额(百万元)1995561996710199781519989221999113020001240要求:(1)建立存款人数与年份间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01年的存款人数。(2)以存款人数为自变量,存款余额为因变量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并预测2001年的存款额为多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