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认知语言学上》word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转载认知语言学上》word版

转载认知语言学上原文地址:认知语言学(上)作者:锁麟囊硕士教学认知语言学(上)报告人:冯志娟--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基础时间:2008年12月3日星期三地点:教一107主讲人:fengzhijuanxiongwenni主持人:wangwei指导老师:锁麟囊观众评分(各类指数均为满分5分):学术指数:4分;逻辑指数:4.5分;表达指数:4分;魅力指数:4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一)认知语言学的心理学基础\n1.现代认知心理学在六、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的一个新分支。它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它提供了研究认知内部心理机制的新方法--信息加工论,还在于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受其认知过程的制约,所以,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过程和结构,从而揭示智力的本质。认知语言学继承和发展了经验联想主义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观点,崇尚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但否定了大脑作为机器的论点。它从人的生理基础出发,认为大脑与人身不可分,提出了"身在心中,心在身中"观点,即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大脑的思维开始于大脑所存在的、与外界发生作用的人自身。认知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与经验的结果,是人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最基本的要素是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而基本范畴和动觉图式是通过人自身与外界发生作用而直接被理解的,其他概念和范畴是通过隐喻认知和转喻认知模式而间接被认识的。认知具有自己动态的完整结构和模式,不是机器可以模拟的。2.关于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国内有些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对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区分感到迷惑,这种混淆恰恰反映了目前国内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盲目和浮躁状态。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国内一些研究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人都不是以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为学术基础的,他们往往直接搬用西方的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这就造成了研究的根基浅,越搞越糊涂的现象。其实,认知语言学的基础是认知科学,所谓认知就是心理加工信息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方式。在认知心理学看来,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表象、概念和语言,(引自DennisCoon《心理学导论》)因此世界的心理表象、概括事物的概念跟语言符号系统处在同等的地位,而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就是利用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理论,把表象、概念、语言三个方面整合起来,研究表象、概念跟语言结构的关系。\n心理语言学的基础是心理学,其主要部分来源于哲学,因而心理学的早期研究具有哲学的思辨式特点。但是现代心理学已经跟哲学大相径庭,主要研究人的记忆、知觉、学习、人格、智力、情绪之类的行为,所以总括起来,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心理语言学源于心理学视角下的语言,所以涉及语言的记忆、语音的知觉、语言学习等等内容。总之,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有很大的不同,要想深入理解和学习认知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必须老老实实地把认知科学和心理学作为基础,不能一步登天,只有掌握了认知和心理的规律才能运用这些规律研究语言问题。(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在西方哲学研究中一直贯穿着感性与理性、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的争论,这种对立观点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在语言研究中,也反映在语言研究两种对立的研究方法上:一种是通过可观察到的语言用法从外部对语言进行研究;另一种是把语言看作人的天赋才能的一部分,看作人类理性的表现,从人类心智内部研究语言(参见Robins1997:145)。传统语文学、对比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描写语言学主要基于经验主义哲学观,而普遍语法、思辩语法、转换生成语法则主要基于唯理主义。当前流行的认知语言学是以身体经验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心智和认知,既具有经验主义的成分,又具有理性主义的成分。因此,国内学者在论述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时,说法不一,有的学者强调其经验性,也有的学者侧重其理性主义倾向,还有学者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因为很多哲学家就曾尝试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对此,Lakoff教授认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既不是经验主义,也不是理性主义,而是另外一种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在其《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intheFlesh-TheEmbodiedMindandItsChallengetoWestern\nThought,以下简称《体验哲学》)这本书之后,我们就知道他所倡导的体验哲学在很多方面的确不同于这两个传统哲学流派,而自有新论,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哲学理论,确实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一个有力挑战。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观点,体验哲学是第二代认知科学,也是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下面对此作简要介绍。1.体验哲学的三项基本原则Lakoff在1987年的《女人、火和危险事物》中就论述了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那时他用的术语为Experientialism,又叫ExperientialReal-theExperientalistView,Non-objectivism;尽管他也用到了embodiment这个词,但并没有将其用作哲学术语。1980年Lakoff与Johnson合作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又于1999年出版了一本惊世著作《体验哲学》,尖锐地批判了在西方流行了多年的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传统哲学观,如客观主义、形式主义、二元论、天赋论等,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EmbodiedPhilosophy,PhilosophyintheFlesh,EmbodiedRealism,thePhilosophyofEmbodiedRealism,同义术语还有:anEmpiricallyResponsiblePhilosophy,theEmbodiedCognitionTheory,其基本思想相当于莱氏1987年的术语Experientialism,ExperientialRealism)。体验哲学被认为是一种新理论,与英美分析哲学和乔氏基于混合哲学的心智观针锋相对,也是对Putnam(普特南)提出的内部现实主义(InternalRealism)的一个发展,从而彻底改变了西方哲学的观点,对西方传统思想是一个巨大挑战,对哲学、认知科学以及认知语言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第一代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被视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在英语中,Empiricism和Experientialism有不同含义,前者往往是指16-18世纪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流派,后者是指20世纪末Lakoff和Johnson等学者的体验哲学,倘若这两个术语都译为"经验主义",就很容易产生混淆,因此笔者主张将Experientialism替换为EmbodiedPhilosophy,译为:体验哲学。该理论主要包括三项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n2.体验哲学是划分第一代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Lakoff和Johnson将认知科学划分为两大派: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一代认知科学(theFirst-generationCognitiveScience)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认知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生成语法渐成主流,计算机被运用于智能研究。这一代认知科学是基于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形式主义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和先验哲学,接受了其中许多主要观点,如客观主义、形式主义、符号主义、认知主义、二元论、非隐喻性推理等。他们认为范畴、特征、关系等是客观存在的,独立于人的意识,与人的身体经验、神经系统、主观因素无关。人类的心智和意义仅是外部世界的内部表征,仅对自然作出客观的、镜像的反映,推理具有非隐喻性。认知心理学、人工智能、形式逻辑、生成语言学将其发展为:心智的主要特征可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写,用形式符号来表征;思维仅是对抽象符号的机械运作,可根据形式规则对这些符号进行运算,而这些符号本身就像计算机语言一样,是无意义的。他们还将感知(perception)与概念(conception)分开,认为人类的推理能力独立于感知能力和身体运动,主张推理是一种自治的能力,同时还认为语言是自治的、句法也是自治的,它们都与身体经验无关,这样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也就顺理成章了。乔姆斯基将笛卡儿哲学和形式主义哲学加以综合,形成了一种混合哲学,构成了他的语言学基础,与第一代认知科学的观点基本一致。第二代认知科学(theSecond-generationCognitive\nScience)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以体验哲学为基础,对第一代认知科学提出了尖锐有力的批判,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挑战,坚决反对分析哲学的基本观点、认知心理学的符号加工假说和转换生成语言学中的先验哲学假设。其主要观点是:概念、范畴、心智来自身体经验,具有体验性;认知具有无意识性;思维具有隐喻性。核心观点是"基于身体经验(embodiment)",推理、语言、句法都不是自治的,意义与我们在世界上所发挥的有意义的功能相关,是通过身体和想象力获得的,这与第一代认知科学所倡导的客观主义语义学形成了鲜明对比。体验哲学是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两者的划分具有深远意义,能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认知科学理论,不至于将其间的不同流派混为一谈。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一致。3.体验哲学是语言符号象似性的认知基础关于语言中形式与意义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争论已久,笔者将两种观点的争论史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1)两论相持时期(古希腊时期至19世纪末);2)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至60年代),任意说暂占上风;3)后索绪尔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象似说日渐风行。自索绪尔于1916年发表《普通语言学教程》以来,任意说几乎一统天下,许多语言学家一直将这条原则视为语言学的基石。但皮尔斯提出了符号三分法,他于19世纪末(参见1940年Buchler编写的《皮尔斯哲学》)就指出:"每种语言的句法借助约定俗成的规则,都具有合乎逻辑的象似性。"但终因结构主义思潮在20世纪前半叶处于称霸时期,这种观点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自60年代以来,Jakobson(1965),Greenberg(1966),Chafe(1970),Bolinger(1977),Dixon(1982),Verhaar(1985),Slobin(1981,1985),Lakoff(1987,1999),Langacker,1991),Givon(1989,1990),Wierzbicka(1988),Taylor(1989,1993,1994)等对象似说作出了肯定性的论述。JohnHaiman于1980和1983年发表了两篇论文,1985年又出版了两本书:《自然句法》和《句法象似性》。象似性成为当今国内外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是认知语言学的中心内容之一。\n早期的任意说主要基于词的平面,并且主要是就意义和语音之间的关系作出的(就是这一点也值得怀疑),但当代象似性研究是基于语言的各个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从词语的音、形平面发展到句法平面、篇章平面、语用平面,同时还对各种体裁进行分析:各类文学作品、广告等。通过全面调查、分析和论证,可知在语言符号与其所表达的意义之间普遍存在着象似性现象。导致语言符号任意说的原因有很多,从哲学上讲主要是基于心智与身体相分离的二元论,这就势必要得意义与身体相脱离(disembodiment)的结论。意义一旦与身体经验无关,也就与符号无关,符号丧失了理据性,任意说在所难免。否定隐喻的认知作用也与象似性理论背道而驰。实际上大部分语言符号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理据的。1)英语中91%以上的词具有理据性(Householder,参见杜文礼:1996)。Lakoff&Johnson(1999:464)曾以refrigerator为例进行分析,该词是由词素re_frig_er_at_or构成的,每个词素都有一个意义,它们都对整个词的意义起到一定的构成作用,如果将它们组合起来,则可预测出其义为:使东西再次变冷的事物,当然全词比各要素组合得出的意义会多些或少些,但可见该词的意义相对于词素的意义绝不是任意的。一般说来,构成派生词的词素对大部分派生词的意义都是有理据的,但不一定完全可预测。2)Richards(1936)认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隐喻,我们的口头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中就会出现一个隐喻。Ortony(1979)认为:所有语言都具有隐喻性质。Derrida(1982)指出:哪里有文字,哪里就有隐喻。而所有隐喻都是有理据的,例如attraction,electricity,magnetism等词能用在"love"的隐喻中,绝不是任意的,它们起因于"物理力"这个始源域中词的意义和一般概念隐喻"LoveIsAPhysicalForce"。3)语言中绝大部分词是多义的,其中心意义可能是任意的,而非中心意义则是有理据的(主要是通过隐喻延伸而来),但不一定都能被预测出来。\n4)语言符号的顺序与实际动作的顺序在很多语言中都有对应关系,如汉语句子"他走进来笑着对我说了声谢谢",则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合而成。Lakoff&Johnson(1999:465)认为:根据距离象似性原理,越是本质性的形容词越是靠近被其修饰的中心名词,如英语中:thebeautifulbigoldredwoodenhouse,由于wooden对于house来说是最本质的,因此最靠近中心名词house。而beautiful纯粹是主观性的,因此置于该名词词组的最前面。Old对于房子来说既不是本质的(因为房子不可能一开始就是old的),也不是纯粹主观的(因为它与某一时间标准相关),因此比beautiful更靠近中心名词,比wooden更远离中心名词。Red不完全是本质性的(因为你可以将房子重新油漆成其它颜色),但比old更加本质,因为old纯粹取决于相对于建房时间的讲话时间。至于物理特性"big"比beautiful的主观性要小,但比old主观性要大,因为big的标准比old的标准更加主观。5)语言中还存在许多拟声词,联觉系列词(phonaestheticseries);语气、语速、语调等都与一定的意义相关。象形文字、表意文字中的象似性十分普遍;句法中除上述所说的距离象似性,还有数量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标记象似性、话题象似性、句式象似性等现象(参见Haiman1980,1985;沈家煊1993;王寅1999)。象似性与任意性既互相对立,也互有联系,是一个对立统一体,这对矛盾伴随在整个语言发展过程之中。处于两极的语言不存在,一定是位于两者之间,因此语言符号既有象似的一有任意的一面。有的语言象似性程度高一点,有的低一点;有的在某一层面上象似度比另一语言要高。语言象似性程度也是随着不同历史阶段在不断发生变化。当今认知语言学者一般认为:就整体而言,语言符号的象似性是主要现象。\n语言符号象似性对流行了近一个世纪的"任意说"既是最大的挑战,也是一个有力的补充。说是"挑战",是因为索绪尔过分强调任意性,将其视为"头等重要的""第一个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说是"补充",是因为索绪尔也承认语言不是完全任意的,"符号可能是相对可以论证的"。象似性的研究和发展是对一些传统语言观的有力批判,为语言学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体验哲学、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促使我们重新认识语言符号任意性问题。(三)认知语言学的语言观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人的智能活动之一,是人类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1.认知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认知的窗口。认知发展先于语言,并决定语言的发展,语言是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只有认识了的事物才能用语言表达。而且,从个系和种系认知能力发展的观点看,认知具有前语言阶段,即认识了的事物还尚未发展到具有外在语言符号的阶段。就此而言,认知是决定性的。2.语言能促进认知的发展皮亚杰曾经说过,语言不能包括全部的认知能力,也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但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桂诗春,1985)语言的产生对认知能力的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语言能帮助人们更好地思维和认知新事物。而且,人们可以借助于己有的语言更好地认识具有一定关联的新事物。另一方面,有了语言,人们才可以交流思想,交换信息,增加经验,从而互相沟通认识,互相调整、适应、趋同,促进种系和个体认知的发展。3.语言是巩固和记载认知成果的工具\n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全部过程有两个:一是通过直接经验,二是通过间接经验。对一个人来说是间接经验的东西,其实是他人或前人的直接经验。人的直接经验和认知只有通过语言(口头或文字的)才能表达、交流、记载、保存,从而传给下一代,成为后人间接的认知成果。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只有依靠语言才能变个人的为集体的,变集体的为社会的、全人类的,形成全人类共同的认知成果,一代一代传下去,不断积累,不断巩固。就语言本身而言,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不完全是形式的东西,不是一套规则系统,不能用生成和转换以及对形式描述的方法来对语言共性进行解释。语言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都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单位,是形式与意义相结合构成的具有内在结构的象征符号,具有真实的认知地位。句法的不同形式来自并反映不同的语义。语义不是基于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对应于认知结构,表层形构又直接对应于语义结构,所以,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结构才是语言研究的重点。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部,而是植根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的认知,植根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和信念。因此,语义知识和语用知识是不可分的,而语言形式是认识、语义、语用等形式之外的因素促动的结果。总之,认知语言学在对认知科学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后而形成的新的认知观基础上建立的,是批判地继承和创新的结果。认知语言学的认知结构完形的组织原则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它的主客观互动的信念显然来自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的相互作用论。认知语言学也接受了认知心理学中关于原型和范畴的研究。意象、图式和扫描的观念直接受到认知心理学关于表象和知觉研究的启发。(四)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革命的一场革命\n转换生成学派在50年代为语言描写转向语言解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从而导致了语言学界的一场革命。当代语言学研究从此进入了"认知时代","心智研究"渐成主流。认知语言学与转换生成语言学都反对"物理主义一行为主义"的语言观,主张研究人的心智,研究人的思维过程和认知策略,都认为可通过研究语言来了解人类的心智,但对于心智的来源、表征的方法、研究的内容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根本的分歧,两者的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也不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流行于当时知识界的英美分析哲学,主要观点是经验主义(Empiricism)、逻辑实证主义;心理学基础是行为主义。以乔姆斯基为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基于笛卡儿哲学(主要是二元论、天赋论)和形式主义哲学之上的一种混合哲学,心理学基础是心智主义。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乔氏语言理论还都坚持客观主义认知观(objectivecognition)。这两大学派的基本观点与第一代认知科学大致相通。而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其心理学基础是基于身体经验的心智主义和建构论,神经学基础是连通论。认知语言学不是反对乔姆斯基的心智主义,而是反对把语言视为自治的系统,天赋的能力。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它是客观现实、身体经验、人类认知、生理基础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才具有较大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他们还强调意义的重要性,并认为语言的意义不限于语言内容,而来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来源于使用者对世界的理解。认知语言学家与转换生成语言学家尽管都研究心智,但与乔氏走上了完全不同的方向,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观点与第二代认知科学相通。现将以乔氏为代表的转换生成学派与认知语言学派之间的主要分歧列表小结如下:TG语言学认知语言学1·哲学基础混合哲学(笛卡儿哲学+形式主义)体验哲学2·心理学基础反对行为主义,提倡心智主义天赋论,符号论基于经验的心智主义,互动建构论,连通论3·语言自治性语言是一个自治的系统,原则上独立于其它知识和认知技能不是,须参照认知过程,具有体验性,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n4·句法自治性句法是语言的一个自治系统,以形式特征为基础不是,具有体验性,与语义、词汇密不可分。以语义特征为基础5·语义与客观主义语义可用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和真值条件论来描写非客观主义;语义不仅反映客观现实,还跟人的主观认知密切相关,是主客观互动的6·形式/功能形式主义功能主义7·优先性生成性先于概括性。语言为一个抽象的符号系统,须找出其后有限的形式规则概括性先于生成性。概括的承诺(寻求一般原则)、认知的承诺(探索认知规律)8·普遍性普遍语法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因语言而有较大差异9·语言与认知将自然语言视为认知关系的客体,对语言知识感兴趣,并研究语言知识是如何获得的自然语言是主客体之间的中间环节通过语言对世界知识感兴趣,研究自然语言对世界知识有何作用五、认知语言学的局限性认知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认知语言学是传统结构主义、特别是形式主义语言学的反动,它弥补了这些学派的一些缺点,同时它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抛弃了其他学派的合理的地方。根据我们的研究体验,认知语言学存在着以下问题,值得我们注意。(一)、认识论的局限1.对经验主义与心理学的片面继承\n认知语言学对经验主义与心理学的继承是不全面的。它阉割了洛克的先验论思想,掏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构成",忽略了维果斯基和皮亚杰关于思维的客体性的一面。种植,它背弃了先验性内因的解释方案,而走上了所谓的经验主义的解释道路。2.对先验与经验关系的忽略认知语言学否认先验,从古希腊一直到启蒙时代,关于语言学的立场要么是自然论,要么是规约论,要么是似是而非的玄学,但从没把语言看做完全脱离先验因素的后天习得机制。认知语言学把经验论巨头洛克奉为认识伦的鼻祖,但洛克经验论与笛卡尔唯理论的尖锐对立体现于"天赋印象"而非"天赋能力",表现于语言也只局限于词语(包括词语的滥用)和语言学习这类表层问题上,因为洛克的白板说针对的是通过经验而获得的知识,它并没有否认语言机制的先验性,也就是说写在白板上的东西来自经验,而白板则是上帝赋予的。两千多年的语言探索给我们的启示是:语言的哲学理论或语言学本身的理论,都需要关照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经验与先验。经验与先验在不同的层面上起作用,而不互相否定。(二)、理论取向的偏颇1.认知语言学,一方面排斥有悖于自己研究取向的东西,另一方面博采相关学科之精华,为我所用。其形成和发展的直接动力还是来自语言学内部,特别是从语言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语用学和以Lakoff,McCawley和Rosch等为领军人物的生成语义学。\n他们本属Chomsky的生成语言学阵营。他们以语言所传达的语义为起点,并以语义贯穿始终--在他们看来,所谓的语义实质上是语用或广义的包容语用的语义,不同于Chomsky仅限于与句法接口的语义。他们认为语义部分才是句法生成的基础,这就导致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反转,与Chomsky的理论假设针锋相对。2.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研究,似乎凸显了亚里士多德的"狭隘"与"片面",刷新了我们关于隐喻的认识。其实亚里士多德对于隐喻的论述并不像认知语言学家所论述的那样,他对隐喻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其认知功能的研究,包括交际和词汇化这两个重要方面。认知语言学关于隐喻的论述,加深了我们对人类语言的认识。但是,它一方面像阉割洛克一样阉割了亚里士多德,另一方面也使隐喻的研究泛化乃至神秘化了,似乎一切都是隐喻,似乎隐喻就是语言。隐喻的认知结构虽与语言密不可分,但并不等于语言结构本身,而且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隐喻赖以成立的喻体,可见隐喻还不足以说明语言的本质。(三)、学科内涵上的局限--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和凸显观的解释力和局限性认知语言学当然属于语言学,但更确切的说,它是认知科学语言学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交叉学科,或干脆说它是语言问题的认知综观,是语言表征所依托的东西。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1)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和成果研究语言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2)通过观察语言现象的规则和普遍性,来说明人类认知能力以及发展的规律性和共同性。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既已采取以语义为中心的视角,便不可能接受生成语言学以句法结构关系为基础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了。\n凸显观与经验观紧密相关。它认为:每个事件都是由连续的动作组成,而人对它的识解和语言描述确不可能是连续的,只能选择重要的相关点,加以凸显。凸显的食物较之不凸显的事物更容易激活相关的认知域。不同的凸显表现于语言的运用,就导致了结构不一的句式。凸显观对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识解规律具有普遍的解释力,对与医学的机制分析也很有建树。但凸显本身也有其局限性认知语言学基于体验哲学的认知在概念的形成和扩展,以及以概念为基础的推理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除此之外便难以避开其理论上的最大局限:语义虽与句法相关,但两者并不相等,更不是同一体。对语义的理解,乃至语言的学习、使用就预设了语言的先在性,即语言先于这些行为而存在。所以,认知语言学对人类语言现象的解释从外部着眼,恐怕也只能局限于外部,与乔姆斯基的内在论不在同一层面,从根本上说也就难以对生成语言学的理论体系构成真正意义的挑战。另一方面,以经验作为起点和标准,那就意味着语言的考察是自下而上的归纳---从自身扩展到环境,从具体上升到抽象。这自然是一种可能的解释方案,但仅限于此,在我们有限的经验与语言几近神秘的复杂而有序之间,恐怕就难以找到足够的妥协空间,理论的设定难免会削足适履。\n我们思考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和凸显观之后,再具体看看它对语言的认知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一般说来包括两大内容:(1)语言概念形成中的认知,即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符号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这涉及基本范畴与认知图式、意象与隐喻认知模式,等等;(2)语言使用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即人是怎样运用语言结构实现其交际功能的,主要表现为语义结构中的凸显与选择。这两方面的研究对语义的理解都很有解释力,对语言学习和应用也很有借鉴价值。比如,我们可以通过认知词典学对它进行整理,形成系统的编纂模式。不过,再进一步语言认知研究的局限性就显露出来了,因为这两方面的内容都预设了以下问题:(1)预设语言符号的先在性--认知语言学只能解释新概念是如何派生的,而不能说明原始概念的根本动因;(2)预设语言系统的先在性--认知语言学主要涉及语言的功能和功用,对语言的动因及机制很难给出自圆其说的解释。就(2)而言,克罗夫特和克鲁斯"语言知识来自语言使用"的论断是循环论式的自相矛盾--语言使用决定语言知识,可是没有语言知识又如何会有语言的使用更重要的是,(1)和(2)这两方面的研究仅涉及语言表征系统中具体的符号范畴,而不涉及语言的语法机制本身。至于后来认知语言学对语法机制的解释,由于它坚持原型范畴理论,即原型理论以及以语义为核心的基本观点,模糊了语言的逻辑结构和类与类的差别,其结果就连最基本的词类都解构了。如果这能够给出合理而经济的解释,便具有积极的革命意义。可是,这种解释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其一,不顾逻辑、解构词类,使语言系统陷入混沌状态;其二,对语言的解释难免皮相而琐细,而且还会以偏概全,矛盾丛丛。如果我们再具体而系统一点,会发现认知语言学波及面甚广,形成了从深层理论到偶然属性的大构架,主要包括:(1)范畴化和原型理论--这是涉及逻辑即人类思维规律的问题;(2)隐喻概念和意象图式--这是涉及概念形成的问题;(3)象似性和语法化--这是涉及词汇理据和词汇表征问题;(4)认知语用推理--这是人类的概念形成及推理和语言的语用阐释问题;(5)认知语法--这可以看作以上4点对语言本身进行的解释。以上5点构成了认知语言学的新视点,其于语言学习自有可供挖掘的功用价值,但就理论系统而言,任何语言学理论都应把握表面现象与深层规律上的平衡,否则将失之弥散,也必然会影响其功用价值的充分利用。当然,这5点汇聚了认知语言学的强项和弱点,而且是对比突出的强项和弱点。根据经验观和凸显观的解释力和局限性,大家不难作出自己的深层分析。六、认知语言学在中国\n(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国际和国内语言学思潮的发展速度几乎是同步的。认知语言学一产生就被介绍到国内来,它迅速在中国这块土壤里生根、发芽、结果。与此相比,乔姆斯基学派传入中国的时间要早得多,也有学者尝试来分析汉语现象,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个成规模的学术队伍,很多原来追随乔姆斯基的中国学者后来弃而转入认知语言学领域。我们认为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首先,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正逢中国语言学的关键变革时期。中国的语言学,主要是句法学,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该学派讲究分类和结构的归纳。进入80年代后,运用这种方法对汉语的分析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得我们对汉语法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然而汉语语法学也只在表面现象描写上徘徊,无法深入下去,对很多问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语言学界的很多人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语言学应该何去何从?那么,认知语言学在这个时候的出现很自然地受到人们的欢迎。其次,认知语言学的很多学术主张与中国语言学的长期学术传统具有很高的亲和性。长期以来,中国语言学界在分析语法问题时,都特别强调语义和语法的相互印证,主张语法分析离不开语义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语义问题本质上是一个认知问题,语义和语法之间形成一个连续,语法和语义是不可分割的,语法和形式之间形成了一对一的映射关系,重视研究各种语法标记的表达功能。认知语言学的这些学术主张都很自然为中国的学者所接受。再次,认知语言学注重对自然语言现象的分析,从各种具体的认知能力力求对语法现象作出解释。这正好符合中国语言学者对语言学研究从描写走向解释的追求。最后,认知语言学跟其他语言学流派相比,没有那么玄奥,很容易运用到汉语的研究之中。中国学者在吸收外来理论的时候,对比较实用的科学具有更大的兴趣,而不太习惯那些纯理论思辨的东西,这跟我们长期的学术传统和哲学思想有关。\n(二)、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兴起与以往的理论引进并不完全相同,这次学术思潮带着我们自己学者的创新烙印。以前的几次语言学理论的引进,基本上是吸收、消化和引进人家的东西,我们的学者却较少参与理论的建设和发展。而认知语言学在中国的发展,不光是被动的借鉴和吸收,还有我们自己学者的创新。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从一开始就被运用于汉语语言现象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沈家煊的《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石毓智的《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张伯江的《现代汉语双及物句式》(《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张敏的《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词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王寅的《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等等这方面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石毓智先生,他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根据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利弊的思考,基于对汉语事实的调查,借鉴认知心理学和数学的知识,提出了自己系统的语言学思想。他的很多观点与当时国际语言学界刚刚兴起的认知语言学不谋而合,比如明确提出语义是一种认知现象,语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语法,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石先生的认知语言学思想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比如认为语法是一个相对开放的独立系统,语法现象是由大脑、现实和业已存在的语言系统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提出"语法规则是现实规则在语言中的投影"的论断。他的研究领域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诸如从现实规则中寻找语法规律的理据,系统地探讨了各种数量语义特征对语法的影响,如此等等。石先生的研究与以往的汉语研究不同的一点是,他往往能够站在理论的高度,从跨语言的视野选择课题,因此他的研究往往具有普遍意义,可以应用到英语等语言的分析中。他在通过汉语揭示英语规律上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并已得到国内外语学界的广泛认同。\n(三)中国认知语言学会的成立2001年第一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网站链接:英文参考书目:[1]兰艾克,罗纳德?兰艾克认知语法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2](美)莱考夫,乔治·莱考夫认知语言学十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Ungerer.F.&Schmid.H.JAnIntroductiontoCognitiveLinguistics[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4]Croft,WilliamandAlanD.Cruse.CognitiveLinguistics[M].CUP.2004.[5]Dirven,Rene.Cognitiveexplorationoflanguageandlinguistics[M].JohnBenjamins.1998.[6]Lakoff,GeorgeandMarkJohnson.MetaphorsWeLiveBy[M].ChicagoUniversityPress.1980.[7]Lakoff,George.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M].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87.[8]Langacker,Ronald.FoundationsofCognitiveGrammar[M].Vol.1.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87.[9]Taylor,John.LinguisticCategorization(secondedition)[M].OUP.1995.中文参考书目:\n[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2]束定芳,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4]石毓智《语法的认知语义基础》,江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5]张敏,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1998[6]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及形成过程[J].外国语,2000.1[7]石毓智,认知语言学的"功"与"过"[J].外国语,2004.2[8]赵彦春,先验与本质的缺失--认知语言学学理反思之一[J].外语学刊,2007.6[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9[10]王寅,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体验哲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11]王寅,认知语言学与两代认知科学[J].外语学刊,2002.1[12]沈家煊,句法象似性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13]傅玉,L&J认知语言理论与乔姆斯基语言理论的哲学冲突[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牛立伟,认知语言学在中国--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十年调查与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5"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n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