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23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概论单元练习集
综合练习(导言)一、名词解释1、语言学:语言学就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结构和发展规律2、“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3、专语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种语言的结构.4、普通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5、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6、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向的方面研究语言.7、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向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二、填空1.中国、古印度、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2.文字、音韵、训诂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3.研究语言结构,主要是研究人类语言的语音、语法、语汇三个部分。4.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5.历史语言学的建立,标志着语言学开始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6.专语语言学,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又可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7.布龙菲尔德的代表著作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8.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在语言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简答题1.古代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什么不同?①研究对象不同:古代的语言学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而今天的语言学则十分重视口语研究,如制定语言规范,确立共同语的各方面标准等,都要依据口语的研究成果;②研究目的不同:古代语言学研究语言,主要是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比如我国古代的语文学主要就是围绕阅读先秦经典著作的需要来研究文言的,而现代语言学的研究目的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此探讨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正因为有这些差别,所以古代的语言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庸地位,而现代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2.语言的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25\n人类语言交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传递与接收问题,可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编码就是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就是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就是通过空气振动形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是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则经过大脑的思维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收.如果受话人收到语言信息有所反馈,那么上述五个阶段则又重复一遍,只是发话人与受话人调换了.3.“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语言是伴随着人类一起出现的,是人类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所以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语言的重要性,很早就注意研究语言,所以语言学是古老的,但语言学直到18世纪下半叶,产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后来又建立了语言学的各个部门,语言研究才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同其它学科相比,语言学的确是十分年轻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密切相关,而语言的发生又与物理,生理,心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而现代社会语言与语言的信息处理(如机器翻译,语码转换等)又涉及到数学,计算机科学,所以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随着语言学与别的学科的交融,又产生了许多新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话语语言学,数理语言学,宇宙语言学等等,这些也体现了语言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4.简述语言学的分类。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一般所说的语言学,主要是指理论语言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分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具体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人类语言的共同规律,是在具体语言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下面又分普通语音学,普通语法学,普通词汇学等分支学科.专语语言学以个别的,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探讨研究某一种语言的规律.从是静态研究还是研究语言的历史看,又分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的发展历史,是纵向研究,比如汉语史研究,共时语言学研究具体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态(相对静止的状态),规律,对之进行客观的描述,是横向研究.如描写语言学,又分描写语音学,描写语汇学,描写语法学等分支学科,现代汉语就是共时语言学.5.为什么说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和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历史比较语言学所采用的比较方法,给其它学科以很大的影响,像比较法学,比较宗教法,比较史学,比较文学等学科,都是仿效比较历史语言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建立起来的,这可以说是语言学对社会科学的一大贡献.综合练习(第一章)一、解释下列名词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2、说话: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3、交际工具:人类交际活动所使用的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此外,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4、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一种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机能和过程。根据思维活动的不同形态可分为三种类型: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5\n二、填空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生产工具进行劳动,而且人类有语言,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是十分有限的。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最有效的工具。4.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左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思维。5.汉语的姐姐、妹妹,英语用sister表示,汉语的叔叔、伯伯、舅舅、姨父、姑父,英语用uncle表示。6.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一个量词。7.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学话。8.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社会性,没有阶级性。9.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全民的,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三、判断正误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3.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没有共同语言,这说明语言是有阶级性的。(×)4.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5.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6.语言具体存在于个人的运用之中,所以是个人现象。(×)7.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为重要。(×)8.现代社会,沟通的方式很多,语言的重要性日渐削弱。(×)9.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具有重要作用。(√)10.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11.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人类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12.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13.思维离不开语言,语言也离不开思维。(√)14.语言和思维互相依存,共同发展。(√)15.语言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言。(×)16.语言在无阶级社会没有阶级性,在有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17.抽象的语言是不存在的,都以个体语言的形式存在着。(×)18.从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19.绘画和音乐都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是代表语言的符号。(×)20.语言和思维是互相影响的,二者互相适应。(√)四、问答题1.语言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传递信息,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除了使用语言外,还可以使用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以及身势、表情等,在一定场合使用,可以弥补语言的一些不足,但是这些交际工具使用范围有限,有的仅用于特定的范围,最重要的是,这些交际工具,都离不开语言,都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没有语言,这些手段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即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25\n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语言不但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认识成果的贮存所。思维过程离不开语言,需要借助语言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需要借助语言来形成思想,利用语言把它储存在头脑中,再借助语言把思想表达出来,传达给听话人,同时使听话人产生思想。而且人类思维的成果-概念,还可以通过词语固定下来。总之,思维活动的过程不可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思维离不开语言,必须借助语言材料才能进行。语言也离不开思维,二者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即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好”,不能把“失去生命”这意思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语言是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循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否则,语言就不成其为交际工具了,别人也就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了。(紧扣语言的社会性回答,同时说明语言不是个人现象。)3.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因为:(1)词语的组合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了一个规则,可以推出无限多的句子。(2)语言中的词表达的意义具有概括性,数量是有限的,一个词可以重复使用,所以语言系统中的句子是无穷的,但构成句子的材料却是有限的,这也有利于人们学习掌握语言。4.人类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的?为什么?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后天获得的。语言是社会现象,一个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才能获得语言,具备语言能力,离开了社会,哪怕他是一个天才,他也不会说话。如果一个人先天就具备有语言能力,那么就应该是所有人都说相同的语言才是,而实际上是一个人出生在什么样的社会,就掌握什么样的语言;中国孩子从小生活在中国,就会说汉语,而不会说英语,如果从小在英国长大,则只会说英语,不会说汉语。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会的,社会环境是最好的语言老师。5.用“棋、下、有、一、完、没、的、盘”这八个词组成句子,看能组合成多少句子。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一盘下完的棋没有。一盘棋下完的没有。没有下完的一盘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棋。没下完的棋有一盘。下完的棋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没有一盘。下完的没有一盘棋。有一盘没下完的棋。有没下完的一盘棋。棋没下完的有一盘.棋有一盘没下完的。棋下完的没有一盘。棋下完的一盘没有。棋没有一盘下完的。6.人们平时常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没有共同语言”,“工人有工人的语言,农民有农民的语言”。这是不是说,语言具有阶级性?语言没有阶级性。第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视同仁为大众服务,没有阶级性之分;第二,语言的结构要素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第三,语言产生在没有阶级的社会,因此也是没有阶级性可言的。7.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存在于说话和所说出来的话中,说明语言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不会说话人就失去了它的本质,与动物无异。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2)人类的交际工具不止语言一种,其它如文字、手势表情等也都能实现交际的任务,也是交际工具,但它们与语言相比重要性就要差多了。根本上说人类各种辅助性交际工具,都是在语言基础上制定的,没有语言基础,这些工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总之,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他交际工具,可以说是语言的补充,是用来辅助语言交际的。25\n8.为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辅助性的交际工具很多,像旗语、手势、红绿灯、色彩、音响等,都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传递信息,起到沟通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像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交通工具,甚至还可以不改变语言的有声特质,传递信息既快又广,但这些工具,远不及文字那样方便,不及文字使用范围那样广,文字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空局限,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语言的功能,这是其他语言辅助工具所不能比的,所以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9.两个人在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个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一个人是先有思维,因为语句是思维的成果,没有思维,人们把散沙一样的词语组合成句。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为什么?两个人的话看似有理,由于割裂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所以都是无理的,都是片面的。首先,语言和思维是互相依存的,各以对方为存在的条件;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离不开思维,思维也不能脱离语言;如果没有思维,没有思想,人际之间的交流,无从谈起,语言的存在也失去了任何意义。其次,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程度是相互适应的,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有什么样的语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思维水平,不可能一个社会发展到语言和思维脱节的地步,语言水平很高且思维水平很低,或思维水平很高而语言水平很低,这都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不可能的。10.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怎么理解这句话?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其基本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是全民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没有阶级性。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社会现象可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类,语言作为社会现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任何一种社会现象,要么属于经济基础,要么属于上层建筑,而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这两者的变化都不会从本质上影响语言。很多社会现象都是具有阶级性的,而语言则不属于那一个特定的阶级或阶层,而是属于社会全体成员。所以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作为交际工具,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不属于经济基础又不属于上层建筑,不是为特定的阶级服务的,而是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服务的。语言没有阶级性这个特点就是语言是全民性的,不是为某一阶级服务的。因为社会里的人不论属于哪个阶级和阶层,不论从事什么职业,都需要交际,都要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可以这样说,一个社会的集体就是依赖统一的语言把全体成员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统一使用的交际工具。因此,从本质上看,语言是人类共同的交际工具,不分阶级、阶层,一视同仁地为全社会的成员服务,没有阶级性,具有全民性特点。综合练习(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符号: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2、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人义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它是就语言符号的音与义的相互关系来说。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3、二层性: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语言结构要素的各个单位,在语言结构中,并非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分为不同的层和级。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即音与义相结合而划分出来的音的结构成分。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的符号和符号的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这一层又可以分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是构词材料;第二级是由语素的组合构成的词,是造句材料,是交际的基本单位;第三级是由词构成的句子;词和句子都是符号的序列。4、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组合关系是指一个单位和同一序列的其他单位间的关系,或共现的所有成分的关系处于组合关系的词必须满足一些句法和语义条件,25\n组合关系也称句段关系,可比作横向水平关系,指一个语言元素与另一语言元素同时排列在言语链条上,构成语言要素在现场的组合。是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研究语言状态关系的两大主轴之一。5、聚合关系: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在语言学上聚合关系指在结构的某个特殊位置上可以相互替代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是共现的成分和非共现的成分之间的关系,同一聚合关系语句只受句法关系限制语义因素不在考虑范围处于聚合关系中的语句与共同的句法特征但在语义上不能互相替换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几个词,一组词,他们性质相同,具有同样的组合功能,在语言结构的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替换后生成不同的句子,这些词之间的这种替换关系,就是聚合关系。二、填空1.任何符号,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2.一个符号,如果没有意义,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没有形式,我们就无法感知,符合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质基础。3.语言符号是语音和语义的统一体,形式是语言符号的能记。4.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什么样的意义,完全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约定俗成。5.语言符号任意性和线条性特点。6.语言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是符号和符号的序列,可以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7.语言系统中的所有符号,既可以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符号之间的这两种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8.组合关系是指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线性序列的同一结构位置上不同结构单位的替换规则。9.人类之所以具有语言而动物没有,是因为人类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和灵活的发音能力。三、判断正误说明: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1.任何一种符号,都是由内容和意义两个方面构成的。(×)2.从本质上看,语言其实是一种符号系统。(√)3.人类选择语音而不是色彩、手势作为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因为语音比较好听。(×)4.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特点,就是说我们平时说话用什么样的语音代表什么样的意义是自由的,不受任何约束。(×)5.语言符号的约定俗成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的结合是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认同的。(√)6.语言符号可以拆卸拼装,重复使用。(√)7.语言符号是由大大小小的单位按一定规则构成的。(√)8.通过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9.“失去生命”这一意义,汉语用“sǐ”表示,英语用“die”表示,那是因为不同民族对这一意义有不同理解的缘故。(×)10.语言系统是由不同层级构成的,低一级的单位少,组成高一级后数量翻番增加。(√)11.符号与符号的组合关系是指各个符号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12.人类之所以能说话,是因为人类具有说话的生理特征,这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13.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14.语言是人类和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15.动物掌握“语言”是先天的本领,人类掌握语言则需要后天的学习。(√)16.“玫瑰”一词,如果我们的祖先在最初不把它读做玫瑰而读成别的什么音,我们今天也可以不把它读成[meikuei]了。(√)17.语言的音义关系是不可解释的。(√)25\n18.语言具有任意性特点,因此我们如果愿意,把“袜子”说成“鞋子”也可以。(×)19.同别的符号相比,语言符号具有灵活运转的特点。(√)20.动物的语言可以分析出大小不同的结构单位。(×)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什么是符号,由哪些因素构成。所谓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这种记号代表什么意义是社会全体成员都知道的,都认可的。现实生活中,用一个事物做另一个事物意义的标记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街上的汽车,开着开着突然停了,因为遇见了红灯,因为红灯是社会成员约定表示停止意义的记号;一会儿绿灯亮了,汽车又继续往前开,因为绿灯是大家共同约定表示可以通行中一意义的标记。古代人打仗,击鼓表示前进进攻,鸣金(敲锣)表示退却收兵;敌人来了,在烽火台上放火发出信号。现代军营还用号声表示起床、休息等意义。交通警察用手势还可以表示各种意义。任何符号都包括形式和意义中两个方面的要素,二者互相依存,各以对方为存在条件,缺一不可。2.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1)语言是个层级体系。(2)任何一个语言符号都处在一个以上的聚合群之内。(3)绝大多数语法符号都能与至少一个符号构成组合关系。3.人类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的形式,同其它形式相比,语音形式有什么优点?这是因为:(1)语言符号使用起来最简便声音是每个人都能发出来的,本身没有任何“重量”,便于携带,人走到哪里,它就能“跟”到哪里,张嘴就能说,既不需要像大人国里的人那样背着一个沉重的大口袋,也不需要任何其他专门的物质设备(即使像旗语这种简单的交际工具,也还需要两根棍子、两块布)。(2)语言符号的容量最大语言系统中几十个语音单位通过排列组合就可以把现实世界中的所有的现象都表达出来。(3)语言符号的表达效果最好说话只是动“嘴皮子”,可以大声疾呼,也可以慢声细语,上下古今,喜怒哀乐,不管多么复,杂的道理,动人的感情,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果改用手势,效果就要差得多:远处看不清,暗处看不见;深奥的哲理,细腻的感情,也难以用手势表达;而且做手势时还得把双手腾出来,影响劳动。由于用声音作语言符号的材料有这种种优越性,因而人类的祖先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选用它做交际工具的物质形式。4.就语言符号而言,什么是形式?什么是意义?它们的相互关系有什么特点?语言符号的形式就是语音,它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意义就是通过一定的语音形式代表的内容.比如中国人说"灯",这个语音形式代表的意义就是"照明用具".形式和意义之间具有任意性特点.5.为什么说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联系?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音形式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之所以用“bàba”、“māmɑ”表示,英语之所以用father、mother表示,这取决于汉民族和英格兰民族的不同的社会约定。6.同样表示“父亲”、“母亲”,汉语用“bàbɑ”、“māmɑ”表示,英语用“father”、“mother”表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汉语和英语表示同样意义的词语,语音形式完全不同,这种差别是由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决定的,正因为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所以不同民族的人在确立语言符号的形式时作了不同的选择,从而造成了语言的差异。7.为什么人类会有如此多样的语言?世界上为什么有多达5500种语言,就是因为人类创造语言时在选择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方面的不一致,因而形成了不同的语言。由于语言具有社会属性,不是自然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偶然的,不可解释的。25\n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是最重要、最复杂的一种?(1)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是说的和听的。语言符号的形式选择的是声音,即语音,而不是色彩、线条一类作为形式。人类之所以选择语音作为语言符号的外在形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符号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一方面,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声音,发音器官人人都有,随时可以使用,因此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语音形式表达意义内容,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使用非常方便,简便;另一方面,语音的容量非常大,一种语言一般只有几十个音,就可以任意排列组合,表达思想;而且,用嘴说话还不影响手脚的活动,在劳动的过程中,有声的语言不会因为距离和光线而影响交际沟通。所以人类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而不是无声的手势之类。(2)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却是非常复杂的,可分不同的层级。语言符号可以说是人类创造的最为复杂的符号体系,符号单位最多,可以分为音位层和符号层,符号层又可分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而其它的符号则非常简单,例如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只有红绿黄三种色彩的变化,军营的军号通过长短音的组合表示不同的意义,构成也很简单。(3)一般符号由于构造简单,因而只能表达有限的内容,而且这种内容是简单而固定的,如红绿灯,其中的红灯表示禁止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黄灯表示预备。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丰富多彩的意义,人类任何复杂的思想,以及思想感情的微妙之处,都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汉语中可以用“死亡、逝世、殉职、就义、牺牲、驾崩、坐化、驾鹤西归、完蛋、蹬腿”表示不同身份的人的死亡,用“精细、精巧、精美、精致”表示美好的物品的一些细微差别。这样细腻地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功能,除了语言符号,别的符号不可能做到。(4)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生成新的结构的能力,具有生成性和开放性。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因而不能生成新的意义,使用者不可能在使用过程中灵机一动,来个新的创造。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致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比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的句子。9.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语言是个层级体系音位语素→词→句子,这就是语言的层级装置:几十成千→成万→无穷,这就是这个层级装置所提供的效能。语言层级装置中的低一层的单位比高一层的单位少得多,高一层的单位都是低一层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整个装置的奥妙就在于以少数有规则地组成多数,一级级翻番增量,这样连跳三级以后,就从几十扩大到无穷。句子虽然无穷,但是句子里所用的材料却不出几千个语素的范围。新句子无非是现成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有一定的规则可循,这就使说话的人可以纵意驰骋,放手造出符合表达需要的句子来,而在听者的感觉中,新句子都似曾相识,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2)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每个符号都处在既可以和别的符号组合,又可以被别的符号替换这样两种关系当中。我们正可以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去研究语言符号的系统性。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称为符号的组合关系。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它们自然地聚集成群。它们彼此的关系叫做聚合关系。不但语言符号(词、语素)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而且构造符号的音位和意义也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之中。例如北京后中和an有组合关系的有b,P,m,f,d,t,n,l,z,c,s……由于这些音能在相同的语音结构位置上出现,所以构成一个聚合——声母。在声母这个大的聚合中,还可以根据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的共同性构成小的聚合,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b,P,m,f就是根据相同的发音部位排列的。同样,词义的搭配,同义词的选择也反映出意义方面的组合和聚合关系。10.举例说明什么是组合关系,什么是聚合关系。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符号与符号相互组合起来的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学习"与"外语"组合,形成述宾关系。 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如音位、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例如"学习外语",其中"学习"可以用"研究"替换,"外语"可以使用"知识"替换,"学习"与"研究"、"外语"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综合练习(第三章)25\n一、名词解释1、元音: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后让气流毫无阻碍地通过声道发出的声音。2、辅音:气流在声道中受到阻碍并且克服这种阻碍而发出的声音。3、音质:也叫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或个性。4、送气:发辅音时,有较强的气流通过喉部,就是送气。5、音素: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6、音位:具体语言或方言里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7、发音部位:发辅音时气流受阻的部位。8、发音方法:发辅音时形成和冲破障碍的方式。9、音位变体: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10、区别特征:有区别音位的作用的发音特征。11、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出来的音位叫做音质音位。又称音段音位,线性音位。辅音音位、元音音位都是音质音位12、非音质音位:由音高、音强、音长等非音质因素构成的音位,又称为超音段音位。常见的非音质音位有调位、重位、时位等二、填空1.音素是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国际音标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构成的,通常把它放在方括号中,与一般字母区别开来。3.从物理属性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重、音长和音质四个要素,汉语的声调,就是由于音高的变化形成的。4.人类发音器官分肺、共鸣腔和发音体三大部分,共鸣腔部分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派,许多不同的音素,就是这一部分的变化形成的。5.音素可分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其区别的根本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是否受阻。6.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和圆展与否三个方面决定的,例如“A”是舌面央、低、不圆唇音。7.辅音的发音特征是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决定的。例如“p”是双唇、不送气、清、塞音。8.具体语言中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就是音位。9.音位变体可分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两类,例如汉语某些方言中,声母“l”可以无条件地换成“n”,这两个音位就是条件变体。10.汉语音节可分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可分韵头、韵腹和韵尾。11.“四呼”是指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和撮口呼。12.人们在说话时,常常把/toufu/(豆腐)说成/touf/,这种音变现象叫做脱落。三、单项选择题1.音位是从D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A.物理属性B.生理属性C.心理属性D.社会属性2.音素i和y的差别是由D的差别形成的。A.音高B.音重C.音长D.音质3.[p]、[t]、[k]都是A。A.塞音B.擦音C.塞擦音D.边音4.[pÁ]、[tÁ]、[kÁ]三个音素的区别是A不同。A.发音部位B.发音方法C.送气与否D.清浊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C。25\nA.上齿B.上腭C.舌D.下齿6.元音和辅音最本质的区别是D。A.声带振动与否B.是否均衡紧张C.时间延续久暂D.气流是否受阻7.元音[o]具有下列发音特征中的B。A.不圆唇高元音B.圆唇元音C.低元音D.前元音8.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中没有发音部位B。A.双唇B.齿间C.唇齿D.舌面前9.与国际音标[x]相对应的汉语音素是D。A.yB.kC.qD.h10.按“四呼”来给汉语音节中的韵母归类,ong属于C。A.开口呼B.齐齿呼C.合口呼D.撮口呼四、辨别正误1.音素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2.国际音标中有些符号由两个字母组成。(×)3.不同的元音音素是因为舌位的高低形成的。(×)4.声母和韵母是音素的两个类别。(×)5.元音[i]和[u]的区别主要是舌位前后不同。(×)6.[a]、[A]、[A]是汉语普通话中同一音位的三个自由变体。(×)7.在汉语普通话中,音位/kx/不能同齐齿呼、撮口呼组合。(√)8.[g]和[k]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两个不同的音位。(×)9.非音质音位同样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10.音位/ttÁnl/具有某些相同的特征,可以形成一个聚合群。(√)五、分析题1.指出下列音素的发音特点a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ɑ舌面后,低,不圆唇元音y舌面前,高,圆唇元音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b双唇,浊,塞音d舌尖前,浊,塞音tÁ舌尖前,送气,清,塞音2.根据描写指出音素①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②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ɔ)③舌面前、高、圆唇元音(y)④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⑤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tʂ‘]⑥舌面前、清、擦音([ɕ])3.指出汉语普通话中下列音位的区别特征①k——kÁ(送气与否不同,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25\n②i——y(圆唇与否不同,前者不圆唇,后者圆唇。)③u——o(舌位的高低不同,前者是高元音,后者是半高元音。)④y——u(舌位的前后不同,前者是舌位前,后者是舌位后。)⑤s——þ(发音部位不同,前者是舌尖前音,后者是舌面前音。)⑥§——½(发音方法不同,前者是清辅音,后者是浊辅音。)六、问答题1.人类发音器官分为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人类发音器官可分动力,发音体,共鸣腔三大部分。动力部分控制气流的进出,为发音提供动力;发音体部分主要的发出声音,这部分主要作用的是声带;共鸣腔部分包括口腔和鼻腔,咽腔,主要作用是调节气流,发出各种各样的音素。2.音高和音重在汉语中是否区别意义?举例说明。音高指声音的高低,音重指声音的强弱,它们在汉语中都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的声调就是由音高的变化形成的,同样的元音和辅音构成的音节,声调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例如“刀子”和“稻子”,就是通过声调区别的。音重也可以区别意义,比如轻重音就是由音重的变化形成的,比如“莲子”和“帘子”中的“子”,音重不同,意义就不一样。3.元音和辅音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元音和辅音的区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察:(1)气流是否受阻。从发音时气流是否受阻看,发元音时,口腔大开,呼出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要闭合形成阻碍,呼出的气流只有克服这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发音时呼出气流是否受阻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2)发音器官的紧张程度。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部分保持均衡紧张;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比较:a—p。(3)气流强弱。发元音时,由于口腔打开,没有阻碍气流,气流在发音过程中是均匀呼出,因此呼出气流较弱;发辅音时,呼出气流较强,因为气流是在口腔受到阻碍后克服阻碍冲出来,因而明显有一股较强的气流呼出。我们可以拿一张纸放在口腔前面测试,发元音时,纸张只是轻微颤动一下,而发辅音时,纸张在突然放出的气流的作用下,颤动十分明显。(4)声带振动与否。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因为元音都是乐音,发音十分响亮,没有声带的参与,元音就不可能发出来;发辅音时,只有少部分浊音声带振动,大部分辅音声带不振动,是清音。(5)持续时间的久暂。发元音持续时间长,发辅音持续时间短。除了浊辅音以外,清辅音的发音都非常短暂,例如双唇塞音[p],发音上,双唇闭塞阻住气流,然后猛然放开,爆破成声,结束发音动作。平时教学,为了便于学生模仿,教师一般使用呼读音,就是辅音加上元音教读,例如汉语普通话的辅音声母[p、pʰ、m],读作[po、pʰo、mo],久而久之,人们就以为普通话[p]的音质就是[po],其实这是一种误解。4.举例说明什么是对立,什么是互补。音素间的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它们的差别能够区别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判定对立关系的方法是找到一个语音环境,然后用替换的方法进行测试。例如汉语gāng,意思是“钢”,如果把其中第一个辅音g换成k,后面的韵母不变,成为kāng,那么词的语音形式变了,意思也变成了“糠”,可见,在这个音节中,[k]和[k']是不能互换的,[k]和[k']就是对立的关系。又如英语bad,意思是“坏的”,如果把其中的b换成d,这个词的语音形式变成了dad,与原来不同,含义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小孩口语说的“爸爸”,可见,b和d是不能互换的,因此b和d之间的关系就是对立关系。互补关系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它们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和互相替换。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不可能出现在相同的语言环境里,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我们就有可能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使它们成为这个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例如汉语普通话[æ,a,A,ɑ]四个音素出现的语音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在正常情况下,出现[æ]的地方不会出现其他三个元音,[a],[A]和[ɑ]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四个音素的出现环境互相补充,不会有对立现象。因此我们有可能把它们归入同一个/a/,让它们成为/a/的四个条件变体。25\n5.举例说明汉语音节结构的特点。汉语(普通话)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构成。声母由辅音充当,韵母由元音或元音加上鼻辅音构成,其他辅音不能出现在音节末尾,有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但绝对不能没有韵母和声调。在韵母中,有的音节没有韵头和韵尾,但绝对不会没有韵腹。综合练习(第四章)一、举例解释下列名词1、内部屈折:指通过词内部词根中的语音形式的变化构成语法形式,表示某种语法意义,这种手段就是内部屈折。2、后缀:粘附在词根后面的词缀称为后缀3、词尾:加在词的末尾,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而不能构成新词。4、复合词:词根语素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5、语法范畴: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有性、数、格、体、时、人称、态、级等。二、填空1.语法规则是大家说话时必须遵守的习惯,不是语言学家规定的。2.语法的组合规则 和聚合规则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3.从形式上看,句子的最大特点是有语调。4.句子里根据表达的需要临时作出组合的词组叫自由词组。5.从意义和作用看,词可以分为实词 和虚词两大类。6.语法研究通常以词为界,词以上的规则叫句法,词以下的规则叫词法。7.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三类,例如happiness中ness是词尾,happy是词缀,working中ing是词根。8.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一般把词根和词缀叫作构词语素,把词尾叫作变词语素。9.词的组合有五种基本类型,例如“研究问题”是述宾结构,“跑得很快”是述补结构,“火速准备”是偏正结构,“我们努力”是主谓结构。10.孤立语的主要特点是缺乏词形变化;屈折语的主要特点是有丰富的形态变化。三、单项选择1.下列各组中全部属于复合词的一组是D。A.大学、人民、(英)readerB.劳动、阿姨、(英)railwayC.瓶子、老虎、(英)unhappyD.道路、材料、(英)classroom2.下列句子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是D。A.Heamastudentes.B.Sheisastudents.C.Iwereastudent.D.Youarestudents.3.英语名词后面加上词尾s或es,这种变化属于语法范畴中的B变化。A.性B.数C.格D.体25\n4.与“春光明媚”结构相同的组合是A。A.阳光充足B.已经开始C.调查研究D.工人和农民5.英语动词的词形变化一般有5种,但动词be的变化形式有A:A.8种B.4种C.7种D.6种6.“Johnisreadingthenewspaper”变成被动语态是C。A.ThenewspaperisreadingbyJohn.B.ThenewspaperisreadedbyJohn.C.ThenewspaperisbeingreadbyJohn.D.ThenewspaperisbeingreadedbyJohn.7.下列句子没有多义的是D。A.甲方在今年为乙方培养四个试验室工作人员。B.日本保留和尚使用的庙宇已经不多了。C.我今年还欠款50000元,明年就好过多了。D.我的老师和同学都特别喜欢我拍的这部片子。8.下列句子有歧义的一句是A。A.很明显,他这个人谁都认识。B.新的教师宿舍已经修好了。C.热爱人民的周总理向我们招手。D.靠山吃山总有吃光的一天啊。9.英语“Hewritesaletter”中动词writes中的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c。A.性、数、格B.体、态、时C.数、时、人称D.格、体、时10.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A.一般把词尾叫做变词语素。B.语法意义是反映语法形式的。C.语法范畴中的“格”即语法格式。D.从语法特点看,英语属于孤立语。四、分析题1.分析下列合成词的构造方式。地震(陈述式)看见(补充式)忘记(并列式)司令(支配式)拖鞋(偏正式)伤心(支配式)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句子的句法结构层次及关系。(说明: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不用分析)年轻的我们意气风发地走进了不同凡响的新时代年轻的我们(主谓)意气风发的走进了不同凡响的新时代年轻的(偏正)我们意气风发的走进了(动宾)不同凡响的新时代意气风发的(偏正)走进了不同凡响的(偏正)新时代新(偏正)时代3.用变换方法区分下列句法多义的句子。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①我们支持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受事)②支持我们的是党委王书记.(王书记是施事)25\n(这个句子的多义是因为“王书记”的施事还是受事身份不能确定,他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发出者,也可以是“支持”这一动作的涉及对象,两种含义在这里都江得通,造成了多义。因此可以在前后适当增加成分,明确“王书记”是施事或受事,而不会既是施事又是受事。)五、问答题1.什么是词?举例说明其定义的内涵。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这个定义说明,词具有造句的功能,可以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例如“好”,可以说“好生活”,也可以说“生活好”,“好”在这里都充当句法成分,这是语素不具备有的功能。并且词又是最小的,不能再分析的造句单位,这里把词同词组区别开来。2.为什么说组合规则是现实的,而聚合规则是潜在的?组合规则在一种语言的体系中基本上是固定的、固有的,所以是现实的。比如汉语的主谓结构是主语在前面,谓语在后面。汉语的动宾结构的动词在前面,宾语在后面;而日语的动宾结构恰恰相反,是宾语在前面,动词在后面。这样的组合规则就是现实存在,个人不能随意改变,只能遵从这样的规则。而聚合规则(替换规则)是个人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具体的词语“填入”一种组合规则中,组合造成具体内容的句子,这样的具体内容不是现实的,不是固有的,是潜在的,可以是千千万万,数不胜数。比如同样是动宾结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创造出数不清的具体句子来,例如“吃饭、看书、写字、听课、讲课、听音乐、唱卡拉OK、欣赏文学作品……”,这些具体内容就是聚合规则的运用,就是潜在的,需要临时挖掘使用的。3.语法形式主要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出来的?语法形式的主要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等等。①选词要求在词与词组合时,各个基本结构的一定位置上要求与其功能相当的词类,例如述宾结构的述语位置,要求出现动词,又如汉语语气词“啊,吗,呢”等只能出现在句子末尾。②词序就是词在线性组合中的先后顺序,词序不同,体现出的语法意义就不同,例如“大中国”和“中国大”,词序不同,语法意义不同。③虚词也是重要的组合手段,同样的词语,用不用虚词,用什么样的虚词,也能体现出不同的语法意义.如“学生的老师”和“学生和老师”,意义不同。④词形变化就是词的形态变化,在有变格,变位等词形变化的语言里,词要组成结构,往往要通过词形变化来实现。4.举例说明孤立语的主要特点。孤立语最突出的特点是缺少屈折语那样的形态变化,由此延伸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词序严格。词序不同,语法关系不同,意义也大不一样。第二,虚词十分重要。同样的结构,有没有虚词,意义差别很大。第三,复合词多,派生词少。汉语就是孤立语的典型代表,由于没有词形变化作为标志,词序和虚词就显得十分重要,比如“雷锋学习”是主谓结构,“学习雷锋”就成了述宾结构;“他们工作”是陈述句,“他们工作吗”就成了疑问句;汉语词汇中,合成词要占绝大多数,由词根和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只有很少一部分。综合练习(第五章)一、解释下列名词1、词汇: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2、基本词汇:词汇体系中,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事物的词以及表示事物关系的常用虚词的总汇;是词汇中的主要部分,具有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等特点。3、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联系的几类对象,即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4、同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若干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词。25\n5、反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二、填空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常用、稳固、有构词能力三个特点。2.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是词义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3.多义词有多项意义,最初的那项意义叫本义,离开上下文人们就能知道的那项意义叫中心意义。例如“老”有“年纪大”、“经常”、“过去的”等意义,“年纪大”是本义,其余的是派生意义。4.派生义的产生方式主要有隐喻和换喻两种。5.反义词可分相对反义词和绝对反义词两类。例如“老年”与“少年”是相对反义词。三、分析题1.分析下列词义的引申方式。①铁窗:本义是安有铁栅栏的窗户,派生义指监狱。换喻②天堂:某些宗教指人死后灵魂居住的快乐的地方,派生义指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隐喻③矛盾:本义指用于进攻和防守的两种兵器,派生义泛指对立的事物互相排斥。隐喻④泰山:本义指山东的一座山,派生义指岳父。换喻⑤红领巾:本义指红色的领巾,派生义指少先队员。换喻2.指出下列同义词的意义差别。①团结——勾结感情色彩不同,“团结”是褒义词,“勾结”是贬义词。②得到——受到 搭配对象不同,“得到”同“认可、支持”等搭配,“受到”同“批评、批判”等搭配。③父亲——爸爸 语体色彩不同,“父亲”具有书面语色彩,“爸爸”具有口语色彩。④眼红——嫉妒 语体色彩不同,“眼红”具有口语色彩,“嫉妒”具有书面语色彩。⑤秘密——绝密 词义轻重不同,“秘密”词义轻,“绝密”词义重。3.设计不同的语言环境使下列语句消除歧义。①我特别喜欢煎鸡蛋。A.你喜欢煎什么?我喜欢煎鸡蛋。B.你最喜欢哪种食品?我最喜欢煎鸡蛋。②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A非洲学者很注意研究自己的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B.非洲学者特别注意研究人类语言,所以非洲语言研究成果颇丰。4.分析下列对话中“言内意外”现象。①儿子:妈妈,我出去玩一会儿吧。妈妈:明天就要考试了。妈妈的回答隐含有不能出去玩的意义。②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把剥削统治阶级比喻为毒蛇猛兽,表示了对他们的憎恶之情。5.请用矩阵图方式对下列几组词语进行义素分析男性 长辈 与父亲具有血缘关系叔父 + + +姑父 + + -男性 长辈 与母亲具有血缘关系舅父 + + +姨夫 + + -男性 平辈 年长 具有血缘关系哥哥 + + + +25\n姐姐 - + + +男性 平辈 年长 具有血缘关系嫂子 - + + -弟媳 - + - -男性 长辈 与父亲具有血缘关系姑妈 - + +姨妈 - + -四、问答题1.举例说明基本词汇的特点。1)全民常用性这些词所表达的都是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例如自然现象,家畜名称,人的肢体和器官,亲属,方位,时令,数目,劳动工具,以及与日常言行有关的现象等等。这是这些词所以能够成为基本词汇中的词的一个基础。2)稳固性基本词汇里面的词是一个民族的人民日常都在使用的,不容易起变化,比较稳固。3)构词能力强这些词大多自古就有,不是后来新造的。它们一般都由一个词根构成,这些词根成了词汇中孳生新词的基干,具有比较强的构词能力。4)使用频率高。2.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特点?词义的模糊性会不会影响交际?词义的模糊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因为客观事物是连续不断运动的,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无法切割,它们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发展,本身无所谓精确或模糊,人类要认识它、把握它,就只能省略一些环节,使之变得相对清晰明确。(也就是说词义是概括反映客观对象的,不是对客观现实的细致反映,而是大致反映,因此这就决定了词义具有模糊性特点。)另一方面,从主观方面来看,是因为人的个性上的差异,人们的认知水平、心理、态度、爱好及所处环境都有所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都一致,很难有一致的标准。例如“大——小、多——少、长——短、好——坏、冷——热、咸——淡、明——暗”等等,放在某一客观对象上,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看法,不同地方就有不同的标准。词义的模糊性不会给交际造成影响。因为人的大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特殊功能,能从一系列比较模糊的信息中综合出较为清晰精确的信息。同时,虽然词义具有模糊性,但词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比较清楚的。词义的模糊性主要表现在概念的边沿区域,在中心区域概念的区别还是清楚的。才交际的角度看,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不仅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且还隐含有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3.什么是隐喻和换喻?它们的基本区别是什么?所谓隐喻,就是词义是通过比喻方式获得的意义,这种意义是某种比喻方式长期运用,从而把临时的意义固定在了一个词中,成为一项派生意义。例如“包袱”,本义是包裹,派生意义是影响思想和行为的负担。过隐喻方式产生的派生义,由于同本义之间具有一种相似关系,因此往往可以还原为比喻格式来理解。例如“香花”本义指有香味的花,这种花可以养人,给人以享受,而健康的文艺作品也具有香花的这种功效,由于这种相似性,香花就派生出了健康的文艺作品这样的意义,我们可以用比喻方式来解释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健康的文艺作品像香花。这种联系,最初往往是个人偶尔一用,后来得到社会的认可,大家都这样使用,比喻的临时意义就固定在一个词语中,这个词语就多了一项意义,成为多义词了。这种从个人使用到社会使用的例子,最典型的莫如“包袱”,这个词本义是用布包起来的包裹和包东西的布,毛泽东发表了一片著名的文章《放下包袱,开动机器》,文章中用“包袱”比喻思想上的负担,后来这种用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于是“包袱”一词就产生了一项新的意义。换喻反映的是两类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也从本义产生派生意义。例如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领巾,二者经常性地联系在一起,于是“红领巾”一词通过换喻获得了“少先队员”这个派生意义。通过换喻方式获得的派生义和本义之间有一种相关连的关系,与隐喻的相似性不同,不能用比喻格式来理解。隐喻和换喻的基本区别是:隐喻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如“骨干”(一指长骨的中央部分,二指起主要作用的人或事);换喻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如“月”(一指月亮,二指月份)。25\n1.多义词有多项意义,使用中为什么不会影响对意义的理解?多义词虽然有多项意义,但在实际使用中不会造成歧义,不会产生误解。因为多义词的在具体的语境或句子中,由于前后文的限制,使得它只有一种意义适合上下文的需要,其他的意义都排除了。例如“保管”一词,有“保藏和管理”、“在仓库中做保藏管理工作的人”、“完全有把握”这样的意义,但在“他是我们公司的材料保管”中,就只能是“做保藏管理工作的人”这样的意义,在“你只要认真学习,保管你取得好成绩”中只能是“完全有把握”这项意义。综合练习(第六章)一、解释下列名词1、文字:是指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2、偏旁:指的是合体字进行第一次切分而产生的两个部分。就是切分合体字而产生的一级部件。3、字符:就是文字的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4、表意字:通过图形或符号的组合来表达词或词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5、形声字:是运用表意和表音两种方法创造出来的汉字,一部分字符表示字的意义类属,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6、拼音文字:是用字母记录语言中的音节或音位的文字,文字体系比较简明,一个字的拼写反映出语言的一个符号的读音。7、音节文字:是表音文字的一种,以音节为单位的文字。8、意音文字:既表意又表音的文字。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体系都是意音文字,古埃及的圣书字、古美索不达米亚的钉头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和我国的文字都是这种类型的文字。9、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比口语规范严谨,是同一种语言不同的风格变体。二、填空1.文字突出的作用是打破了有声语言的时间、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有声语言的使用范围。2.文字包括字形、字音、字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在文字中缺一不可。3.据考古材料,一般认为文字大约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距今六千年以上。4.文字的特点要受所记录的语言特点的制约。5.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使用实物记事和图画记事帮助记忆。6.从造字方法角度看,文字的发展经历了表意、表意兼表音和表音三个阶段。7.各种不同体系的意音文字都包含表意字、表音字和兼用表意表音两种方法的文字,即形声字三种不同类型的字形。8.人类造字的方法主要有表意和表音两种。9.汉字的简化和整理异体字,属于文字的改进。10.书面语是在口语基础上形成的,是口语的加工形式。三、辨别正误1.现代社会,文字使用十分频繁,比有声语言还重要。(×)2.文字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了人类的文化。(×)3.拼音文字同语音联系紧密,只记录语音。(×)4.非拼音文字记录意义,不记录语音。(×)5.汉字与汉语的特点是相适应的。(√)6.汉字具有超方言、超时间的特性。(√)7.汉字与汉语的音节是对应的,一个字记录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只用一个汉字记录。(×)25\n8.日文是音节文字,汉字也是音节文字。(√)9.意音文字中的表音字,其实就是拼音文字。(×)10.书面语的发展,总是要先于口语发展。(×)四、问答题1.“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怎样理解这句话?第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第二,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字的产生;第三,辅助语言进行交际的工具是多种多样的,而文字的辅助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2.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领会:第一,一个汉字代表一个音节,一个语素基本是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汉语音节结构简单,声韵母配合只有400来个音节,声韵调配合只有1200多个音节,加之词形简短,以双音节词为主,单音节词依然十分活跃,可以说是汉语词汇的基础,这样同音语素和同音词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态各异的汉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词的作用。第四,现代汉语方言众多,语音上的差别很大,但是由于各个方言的语法系统和词汇系统一致性比较突出,用汉字记录汉语,书面上起到了沟通方言的作用,同样的词语,虽然各地发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个汉字记录,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汉字具有很好的沟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难以适应汉语方言分歧的特点。3.汉字能否改革为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汉字体系还不能改革实现拼音化,原因有四个:(1)汉字有区别同音语素或同音词的功能。(2)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方言的功能。目前普通话还不普及,汉字能起到沟通各方言地区交际的重要作用。(3)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具有更强的超时间性。(4)汉字已经记录了丰富的文本,汉字对于文化遗产的继承是必不可少的。4.简要说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口语和书面语相互依存,互相对立,又互相影响,互相转化,共同发展。第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口语是活的语言,是书面语产生的源泉、存在的前提、发展的动力。没有口语的存在,就没有书面语的产生和发展,书面语是不能离开口语而独立存在的。第二,书面语又不是被动地记录语言,它对口语的发展变化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方面,书面语是口语的加工提炼形式,选词用句十分规范,对人们的语言实践很有指导意义,使得口语也向规范化方面发展;另一方面,统一的书面语具有相对稳定性,具有一种特殊的凝聚力,对语言的分化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比如汉语,方言众多,差别很大,统一的汉语书面语对限制方言分化、沟通各地人民之间的交际无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综合练习(第七章)一、解释名词1、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因为地域或社会的原因而发生的语言分化。2、社会方言:指社会内部因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使用语言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3、地域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语言的地方变体。4、共同语:是在某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民族的通用语言。25\n5、亲属语言:是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6、国语: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7、谱系分类:根据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叫谱系分类;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分为语族、语支、语群。8、语言的规范化: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为语言的运用确定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固定下来,加以推广;对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成分和用法,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妥善地加以处理;语严重的有些用法虽然不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但是在人们的交际中已被广泛使用,那就应该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加以肯定;至于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在群众中又不是广泛使用的新成分、新用法,在它们刚出现的时候就应该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以保证语言运用的纯洁和健康。二、填空1.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2.渐变性和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两大特点。3.在语言的发展中,词汇的变化速度最快,语音次之,而语法的演变最为缓慢。4.语言发展的两个基本过程是语言的分化和语言的统一。5.社会方言是因社会的分工而出现的语言分化,行业用语、科学技术术语、阶级方言都是常见的社会方言。6.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7.地域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划分地域方言的主要依据也是语音。8.地域方言的进一步分化就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这些源自一个共同语分化的语言归属于同一个亲属语言,这个成为不同语言发展源头的共同语称为母语。9.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两个语系。10.按谱系分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11.共同语在一种语言或方言的基础上形成。12.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各民族之间往往还需要一个共同的交际工具,这就是所谓的国语,我国的普通话就是这样一种共同语。13.语言规范化的主要对象是书面语。14.约定俗成的原则在规范化的工作中有重要作用,它本身就是规范化的一个原则和标准。15.一种方言能成为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取决于客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条件。16.汉语的普通话,根据规范化的要求,确定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法。三、辨别正误1.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3.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4.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5.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主要是有文化的原因决定的。(×)6.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7.语言发展也有先于社会发展的情况。(×)8.分布最广的语系是汉藏语系。(×)9.推广民族共同语的目的是消灭方言。(×)10.普通话语音不等于北京话语音。(√)25\n四、问答题1.为什么说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这是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运用中的活语言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第一,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自然都会推动语言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愈来愈细致缜密,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的要求,推动语言不断丰富词汇,改进语法,以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第二,社会的分化,统一,互相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统一和接触,这也必然要推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2.为什么语言发展会有渐变性特点?请结合教材有关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渐变性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指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但语言的发展变化不像社会变革那样产生突变,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语言发展的渐变性特点是由语言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人们日常生活根本离不开的,人们无时无刻不使用语言,语言同社会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不可能老处于急剧的变化之中,更不可能发生巨变,突变,只能逐渐变化,即使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化,语言也不马上巨变,大有我自岿然不动之势。这样才能与人们的需要想适应,不至于影响人们的使用。3.简述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相同点: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都属于一种语言变体,都是语言发展变化的结果,都以共同语作为基础。不同点:首先,社会方言是适应社会分工需要而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而地域方言则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所产生的全民语言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虽然都叫方言,但划分的角度是不同的。其次,地域方言之间的主要差别表现在语音上,同时也反映在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方面,而社会方言的主要差别则体现在一般词汇方面,语音,语法方面没有差别。最后,地域方言在一定条件下能发展为独立的语言,而社会方言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4.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一,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发展不平衡,发展速度不一样,有的快,有的慢,其中词汇变化最快,语音发展变化较慢,语法发展变化最慢;第二,语言在不同的地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也不一样,同一种语言现象,在有的地区变化,在有的地区不发生变化,有的地区是这样变化,有的地区是那样变化,其结果是形成地域方言;第三,社会成员的分工不同,使语言的发展变化出现不平衡性,有的阶层或社团使用这样的词语,有的阶层或社团使用那样的词语,结果形成社会方言。5.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结构类型的分类各自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同系属的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是不是一定相同?为什么?谱系分类是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语言间的亲属关系所作出的分类,并按照语言间的亲疏关系程度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等。语言的结构分类是根据句子和词的构造以及句子中词语的关系进行分类的,通常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四类。语言的谱系分类和结构分类角度不同,划分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互相之间没有对应关系,同一系属的语言,不一定结构类别也相同,结构类别相同的语言,不一定就是属于一个谱系。6.什么是基础方言?什么样的方言口语作为基础方言?基础方言就是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的方言。民族共同语不是凭空创造出来的,一定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样的方言就是基础方言。能用作民族共同语的构成基础方言,往往是全民族中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影响比较大的,例如我国北方方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就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条件,同时,它的使用人口多,通行地域最广,也是比较重要的条件。综合练习(第八章)25\n一、解释名词1、借词:是读音和意义都是借自外语的词。2、意译词:就是根据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利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的词。3、仿译词:属于意译词的一种。是用本族语言的材料逐一翻译原词的语素,不但把它的意义,而且把它的内部构成形式也转植过来。如:黑板、牛津4、语言的融合: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5、双语:指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或其中的多数人能同时讲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6、洋泾浜(皮钦语):是十七世纪以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通商口岸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指当地人在和外来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一种变了形的外语。7、混合语:指在特殊的社会共同体里,经过洋泾浜化后扎下根,被下一代当作母语来学习使用的,成为唯一通用的交际工具的语言。8、国际辅助语:不同国家间由于交际的需要,选择一种或数种语言作为共同使用的交际工具,在国际会议上确定的不同国家间共同使用的语言。二、填空1.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词的借用。2.借词的常见方式是音译词、仿译音译加汉语语素。3.词语的借用过程中存在着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语之间。4.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语音、语法上还得服从本族语言的结构规则。如果碰到本族语言中没有的音,就用相近的音去代替。如英语的coffee、sofa汉语译成咖啡、沙发。5.“五四”运动以来,通过翻译,汉语里增加了一些所谓“欧化句式”。这是语言结构规则的仿造借用。6.几个民族的融合,哪一种语言能成为全社会的交际工具,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7.在双语现象阶段,必然会产生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即使是被替代的语言,也会在胜利者的中留下自己的痕迹。8.语言的融合过程中,有自愿融和、被迫融合两种情况。9.语言的融合,一般先出现双语现象,最后导致一种语言取代另一种语言。10.洋泾浜(皮钦语)和混合语(克里奥耳)都是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11.世界语是由波兰医生柴门霍夫(人名)于1887年创造的一种国际辅助语。三、辨别正误1.意译词是借词的一种类型。(×)2.在语言融合的过程中,总是政治上处于统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成为胜利者。(×)3.语言的融合就是两种语言混合为一种语言。(×)4.“洋泾浜”一旦被社会采用为主要交际工具,就会发展成为克里奥耳语。(√)5.英语中借词比重大,约占词语总数的一半,所以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混合语。(×)6.洋泾浜和皮钦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7.“镭射”和“激光”都是借词。(×)8.一种语言如果政治处于优势地位,就能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全社会交际工具。(×)9.共同语与方言并存,其实也是一种双语现象。(√)10.不同民族的人生活在一起,形成杂居局面,是语言融合必要的客观条件。(√)四、单项选择25\n1.下列属于汉语借词的是C。a.雷达足球芭蕾舞b.卡车电话哈巴狗c.纳粹吉他比萨饼d.沙龙朝廷艾滋病2.“铁路”、“火箭炮”、“机关枪”属于C。a.借词b.音译c.音译加意译d.意译词3.下列属于汉语从日语借形而来的借词是A。a.经济革命自由独裁b.卡通保险玻璃电影c.思想摩托灿烂丞相d.社会坦克快餐信纸4.下列各种说法,D是正确的。a.双语现象就是一个人会说两种语言。b.皮钦语就是克里奥耳语。c.混合语就是一个人说话夹着外来词。d.“葡萄”、“狮子”、“和尚”都是借词。5.柴门霍夫所创造的世界语是C。a.世界共同语b.洋泾浜c.国际辅助语d.克里奥耳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意译词不是外来词?意译词是运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借词是外来词,音译词不是外来词。从结构看,语言符号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要素构成的,借词的音和义都是借自外语,是外来词,意译词的构词材料和构词规则都是本民族的,只吸收了意义,没有吸收形式,故不是外来词。2.语言融合需要哪些条件?语言的融合是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产生语言融合现象需要下列条件:第一,几种语言互相接触,其中一种语言的经济上,文化上处于领先地位;第二,各族人民必须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局面,这样才具有互相接触进而出现融合现象的客观条件;第三,在不同民族杂居地区,其中某个民族的人口在数量上要占优势地位。3.简述双语现象的发展趋势。双语现象指不同民族的杂居地区,一个民族或其中的多数人能同时讲两种不同语言的现象。双语现象是两种语言斗争的相持阶段,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双语现象的发展有两种结果。一是,如果两个民族向融合的方向发展,相互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中某一个民族就会放弃自己的语言,完成语言的融合;二是,如果两个民族向分离的方向发展,那么它们就继续各说自己的语言,语言各自独立,最后也不融合。4.简要说明皮钦语和混合语的异同。相同点:二者都是语言远征的结果,是一种语言远渡重洋,立足异域,在其立足的过程中又和当地语言发生密切关系,吸收对方的一些成分,形成变体。不同点:二者的使用范围不同,洋泾浜只局限于某个有限的范围使用,不能作为母语学习,而混合语的突出特点是被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综合练习(第九章)一、解释名词25\n1、尖音: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经常运用的术语;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尖音。2、团音:汉语音韵学、方言学经常运用的术语;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撮二呼的组合叫团音。3、浊音清化:“清——浊”是中古汉语的一对区别特征,后来浊音这个区别特征在很多方言中消失了,原来的浊音与同部位、同方法的清音合并。这种现象叫做“浊音清化”。4、历史比较法:根据语音对应关系,比较方言或亲属语言之间的差别来拟测原始"母语"的方法叫历史比较法。5、类推: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起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类推作用铲平语法中的坎坷,推广新规则的适用范围,起着调整整顿的作用,给语言带来更大的条理性。6、词义的扩大:一个词的意义,如果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就是词义的扩大。7、词义的缩小:如果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就是词义的缩小。8、词义的转移:如果原来的词义表示某类现实现象,后来改变为表示另一类现实现象,这种演变就是词义的转移。二、填空1.研究语音变化所凭借的材料主要是方言和亲属语言、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2.语音演变主要包括组合关系的变化,如音位的合并、消失和分化,从而又引起音位聚合关系的变化。3.语音演变的三个特点是:一定的条件限制、时间性、地区性。4.有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分化可以变成亲属语言,它们之间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人们正是根据这种关系来确定语言亲属关系的。5.语法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语法的组合规则、聚合规则的演变和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6.语法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词序的改变;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7.语法中有齐整划一的趋势和抗拒这种趋势的矛盾,但前者是语法演变中经常其作用的力量,叫做类推作用。8.词汇系统的演变具体表现在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几个方面。9.声调的平仄是汉语实现浊音清化规则的重要条件,仄声指上声、去声和入声。10.“戏子”现称“演员”,“金陵”现称“南京”,这属于词语的替换。三、单项选择1.语音的演变主要是指A。a.音位系统的演变b.音素的增加c.浊音清化d.词的读音变化2.古汉语声母中有[b][d][g],在现在北京音系中按声调的平仄分别归入[p][t][k]会[pÁ][tÁ][kÁ],这条语音规律叫做C。a.腭化规律b.清音浊化规律c.浊音清化规律d.浊音送气华规律3.汉语中古音的浊音音位[b],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变成了[p][pÁ],这属于B。a.语流音变b.条件音变c.无条件的音变d.音位的对立4.中古英语的“wifeman(妇女)”由“wife(女人)”和“man(人)”构成,是个复合词。后来这个词中的“wife”由于发音上的原因演变为“wo”,现代英语中的“woman(妇人)”成为一个词了。这是D。a.句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b.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的变化。c.词法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d.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的结构的变化。5.汉语中的“着、了、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了现代已成为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这是D。a.词序的变化b.类推c.异化d.新的语法范畴的形成25\n6.古英语中“book(书)”的复数形式是“bec”,到现代变成了“books”。这属于B。a.形态的变化b.类推c.异化d.新的语法形式的形成7.在社会变动较大或政治斗争激烈的时期,语言中变化最大的是C。a.语音b.词义c.词汇d.语法8.“社稷”、“太监”、“丞相”、“符节”等词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它属于B。a.词义的演变b.旧词的消亡c.新词的产生d.词语的替换9.英“barn”原指储存大麦的地方,后指储存谷物等农产品的地方;“mice”原指“愚蠢的”,后指“美好的”;“deer”指哺乳动物,后指鹿。它们依次属于词义的D。a.扩大缩小转移b.转移扩大缩小c.缩小转移扩大d.扩大转移缩小10.“报复”原指报答恩和怨,现指抱怨;“脸”原指脸颊,现指整个面部;“行李”原指行人、旅客,现指出门携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它们依次属于词义的C。a.转移缩小扩大b.缩小转移扩大c.缩小扩大转移d.扩大转移缩小四、判断正误1.语音演变规律只在一段时期中起作用。(√)2.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一般不会发生变化。(×)3.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是无限的,可推而广之,无一例外。(×)4.词语的替换全部取决于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5.利用借词的读音可以探索古音。(√)6.有些古诗今天读来不押韵,是因为词义变化了。(×)7.古代汉语中的浊塞音声母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了。(√)8.英语名词复数是在后面加-s,所以man的复数是mans。(×)9.随着旧事物的消失,表示它们的词语也会随之消失。(√)10.古代汉语的“龟、蝇”今天变成“乌龟、苍蝇”,这是词语替换。(√)五、问答题1.为什么语音演变规律具有条件性特点?语音的演变是像波浪一样从一个中心向外扩散的,而且这种扩散要受到地域的限制,所以音变只在一定的地域中进行。例如浊音清化的规律在北方系统中普遍起作用,但在吴语区和湘语区仍保留原来的浊音,并没有发生清化现象2.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组合规则的演变。例如在先秦时,疑问代词作宾语或人称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位置在动词之前。而自汉魏以后,特别是南北朝以后,这些代词宾语的位置逐步移到动词后面,和“动词-宾语”的基本格式取得一致。再如上古汉语的偏正结构里,有一种“大名+小名”的类型,如“草菅”“虫蝗”,发展到现代汉语,这种类型消失了,完全定型为“小名+大名”的格局了,例如“柳树、杨树、红花”等。3.试述汉语语法聚合规则的发展情况。拿现代汉语同古代汉语相比较,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实词的句法功能比古代确定,词类的界限比古代清楚,特别是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特有的量词;二是开始出现构词词缀(例如“老-、阿-、-子、-儿、-头”等)和表示类似体的意义的构形语素(例如“-了、-着、-过”),就有点类似于英语中的词尾。4.为什么词汇发展中会有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的现象?请举例说明。25\n词汇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变化联系十分紧密。随着工农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的需要就要创造新词。如指称新事物的“软件”、“特区”、“光盘”、“影碟机”等,指称新现象的“代沟”、“黑客”、“打工族”、“发烧友”等,指称动作行为的“下岗”、“抢滩”、“扶贫”、“走穴”、“打假”等,指称性质状态的“火暴”、“缩微”、“抢手”、“有偿”等。另外,旧事物的消失也必然会引起旧词的消亡,因为现实生活交际中已经不再涉及这些事物,必然也就用不着这些词语。如“诸侯”、“知府”、“天子”、“翰林”等。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正好说明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25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