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自考内容串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言学概论》自考内容串讲

《语言学概论》自考内容串讲《语言学概论》考试题型一、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是()A.孔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21.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A.能指和所指有必然联系B.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可更改C.对符号的使用是不自由的D.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已经约定的符号E.符号要强制组合(三)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迁移(四)分析题(每题6分,共18分)3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一位昨天才从部队下来的干部或判断分析题: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3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什么?(六)论述题(每题11分,共22分)36.举例说明句法手段的主要类别。提醒:名词解释、判断分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要举例。二、学习方法1、记住:《大纲》中“识记”的内容和“思考”内容的要点2、练习:至少做五套往年真题(要有答案)3、说课:能看着《大纲》说出主要内容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重点内容1、口语和书面语2、语言和言语3、语言符号*★★4、语言研究有影响的人物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n(一)口语和书面语1、定义:口语是有声的口头语言,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是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2、关系:(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口语是语言的口头存在形式,书面语是语言的书面存在形式。(2)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许多语言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情况。(3)口语和书面语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一方面书面语不能记录或完全记录伴随口语的人的表情和体态等,另一方面书面语一旦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以后,就有可能积累起比较口语更丰富的语汇,更精密复杂的语法结构,更多样化的表达方式。(4)口语和书面语在基本语汇和语法结构上是基本一致的。如果书面语跟口语严重脱节,那么它最终还要适应口语的演变而发生变化,严重的“言文脱节”现象在现代社会是维持不下去的。(5)书面语是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可反过来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3、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1)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2)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许多语言存在只有口语而没有书面语的情况。(3)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4、如何理解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答: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二)语言和言语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deSaussure)在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中首次提出了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定义: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的行为和结果,具有个人特色,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2、区别(1)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言语活动”一“言语”,(2)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次要的。3、意义索绪尔严格区分“语言”和“言语”的目的就是要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三)语言符号1、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如交通管制系统中,红灯表示“不准通行”,绿灯表示“可以通行”,黄灯表示“等待”。2、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即是使用声音这种物质实体来表达语言意义内容的一种符号\n系统。(只有表达语言意义的声音,才是语言符号,即语音。象人感冒时发出的咳嗽声、或者几个人相互约定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咳嗽声,都不能算是语音。因为前者没有代表什么语言意义,后者所代表的意义没有经过社会的约定俗成。)3、能指: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如表示“人”的"ren\4、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如“”n”表示“人”。5、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关系(1)“能指”声音(物质实体)(““n”)一“所指”意义(意义内容)(“人”)(2)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可以比作一张纸,一面是能指,一面是所指。能指离不开所指,所指也离不开能指。6、语言符号的性质①任意性: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声音和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如表达“书”,在汉语中是“sh『,在英语中是“book”。②强制性和可变性:强制性是指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语言符号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了交际工具的作用°可变性是指语言符号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不论是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还是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③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离散特征是指语言符号可以分解、可以重新组合。线性特征是指语言符号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语言符号的这一特点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具有重大意义。7、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1.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其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的结合也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不同的语言和方言用不同的语音形式来表示相同的意义,或者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都可以说明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是任意的。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就绝大多数的语言符号的特性而言的。极少数的语言符号如拟声词,另外还有复合符号则都是有理据的。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是说人人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语言符号,或任何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都是没有理据的,或每个人可以任意改变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关系,而是应该理解为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8、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D定义: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聚合关系是指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组合关系又叫句段关系,聚合关系又叫联想关系。(2)关系①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或曰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是语言研究的两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原则。②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好像几何学中的横轴和纵轴,如图(①(②(③三个句子中的每个词依次出现,各自形成横向的组合关系;(④(⑤(6)三栏内的词分别可以在主语、谓\n语、宾语的位置上互相替换,各自形成纵向的聚合关系。女口:①我们⑤爱⑥祖国①我们爱祖国大家讲卫生②大家讲卫生他学英语③他学英语(四)历史上在语言方面有影响的人物1、荀子《正名篇》:“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2、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每一语言都包含着一种独特的世界观”。3、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4、乔姆斯基:生成语法语言和语言学历年真题2012年1月1、语言是一种()P1A.自然现象B.生理现象C.社会现象D.个人现象2、判断分析题:书面语是对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P42011年10月1、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关键区别在于,人类语言具有()P19A.符号的离散性B.发音的多样性C.发音的复杂性D.系统的相对封闭性2、下列关于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P23A.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B.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C.聚合关系又可以称为联想关系D.聚合关系就是词的类聚3、简答题: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P172011年1月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P33A.赵元任B.乔姆斯基C.海德格尔D.萨丕尔2、判断分析题: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P153、简答题:简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P42010年10月1、区分“语言”和“言语”的主要目的是()P13A.强调在社会环境中研究语言B.强调研究言语的个人特色C.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D.更好地研究书面语2、下列关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P22A.语言成分的聚合类不限于词类B.组合关系仅指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C.组合关系体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nA.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3、论述题:结合实例说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及其对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可变性的影响。P152010年1月1、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是()P28A.孔子B.荀子C.孟子D.韩非子2、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P17A.能指和所指有必然联系B.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可更改C•对符号的使用是不自由的A.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已经约定的符号B.符号要强制组合3、下列各项中的“语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的有()P12A.《红楼梦》的语言代表了当时口语的状况B.他讲话的语言精彩极了C.语言学的价值正在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E.语言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第二章语音—、重点内容1、语音的性质(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2、音素(元音和辅音的区别;音素的发音特征;国际音标)★★★3、音位★★4、音节分析*★5、语流音变*★★第二章语音二、语音的性质(―)基本概念1、语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2、音质:又叫音色,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3、乐音和噪音:根据基音和陪音频率比例关系的不同,声音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反之,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就会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噪音。语音中的元音都是乐音。(二)语音具有哪些性质?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n(三)语音的物理属性1、从物理学角度看,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要素。2、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它主要决定于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语音的发音体是声带。音高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声调上。3、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它主要决定于振幅的大小。音强在语音中主要体现在重音上。如东西、地道4、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它是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的。有的语言用音的长短来区别意义。如eat、it5、音质是最基本的要素,因为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影响音质的三个因素有:①发音体不同;②发音方法不同;③共鸣器的形状不同。语音中的音质也取决于上述三方面的因素,即①声带振动不振动,这是发音体方面的因素。②肺里呼出的气流所碰到的阻碍用什么方法克服,这是发音方法方面的因素。③肺里呼出的气流在什么部位受到阻碍,如果没有受到阻碍,口腔的形状又是什么样的,这些都会造成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四)语音的生理属性1、人的发音器官是由三部分组成:发音的动力源、发音体和共鸣腔。2、肺是发音的动力源,为发音提供所需的动力;声带是语音中乐音的发音体,噪音的发音体则是参与发音的有关部位;声带以上的咽腔、口腔和鼻腔是发音的共鸣腔。3、主动发音器官和被动发音器官。在人的发音器官中,有些是能够活动的,叫主动的发音器官,如唇、舌头、软腭、小舌、下腭和声带等。有些则不能活动,叫被动的发音器官,如上齿、齿龈、硬腭等。—宀去二、曰索(―)基本概念1、音素: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岀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如“shudi”有四个音素。2、音标: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做音标。如汉语拼音方案就是标写现代汉语语音的音标。(二)国际音标1、定义: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为了与一般的字母相区别,国际音标在使用时在符号外加上方括号[],如汉语普通话b,国际音标为[p]。2、优点(1)它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的,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2)它的符号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3)它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3、汉语普通话国际音标写法(二)元音和辅音1、元音和辅音的区别(1)气流受到阻碍的情况。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2)发音器官的紧张情况。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3)气流强弱的情况。发元音,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n(4)声带振动的情况。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声带振动,有的不振动声带。2、元音\n(1)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2)根据发音时舌头起作用的部位的不同,可以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和卷舌元音。(3)舌面元音可以从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分析。(4)舌尖元音是由舌尖起主要作用发岀的元音。(5)卷舌元音,就是发舌面元音的同时舌尖向硬腭翘起,这样发出的音就是卷舌元音。(6)元音的发音特征(重点掌握普通话的10个主要元音a、o、e、@、i、u、y、-i前、-i后、er)普通话10个主要元音的发音特征a[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o[o]舌面、后、半高、圆唇兀音e[¥1舌面、后、半咼、不圆唇兀苜e[]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er[口]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i[i]u[u]U[y]舌面、舌面、舌面、T(前)[口]7(后)[口]前、高、不圆盾元音后、咼、圆唇兀音前、高、圆唇元音舌尖、前、咼、不圆唇兀苜舌尖、后、咼、不圆唇兀音3、辅音(1)辅音的音质决定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2)发音部位指的是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发音方法指的是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3)根据发音部位可以将辅音分为十一个,即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前音、舌尖后音、舌叶音、舌面前音、舌面中音、舌面后音、小舌音和喉音。(4)根据阻碍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辅音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颤音、闪音和半元音八类。(5)根据声带振动与否,可以把辅音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两类。(6)根据气流的强弱,可以把辅音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7)掌握辅音的发音特征(重点掌握汉语普通话22个辅音的发音特征)。四、音位(―)音位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的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的性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音位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的这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2)音位不仅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且是具有这种辨义功能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音位是由一组彼此的差别没有辨义作用而音感上又相似的音素概括而成的音类。(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2、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n从构成材料上看,可以把音位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1)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音质音位。音质音位也叫音段音位。(2)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非音质音位也叫超音段音位。3、调位:利用音高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叫调位。如普通话的四声。4、重位:利用音强的差别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叫重位。如“东西”。5、时位:利用发音长短来区别意义的非音质音位叫时位。如beat和bit。(二)音位变体1、基本概念(1)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音位变体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2)条件变体:是指出现的语音环境各不相同而又同属一个音位的两个或几个音素。比如汉语普通话[即、[a]、[A]、[a]、(3)自由变体:指可以在同一语音环境里出现而又不能区别意义的两个或几个音素。如南京话的[n]和[I]。(4)区别特征: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音位的区别特征通常都表现为二项对立。如送气和不送气在汉语普通话中具有区别音位的作用。2、确定音位的原则(1)对立关系。是指不同的音素可以出现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它们的差别会引起语素或词的语音形式的改变,进而区别语素或词的意义。处在对立关系之中的音素都具有辨义功能,因而分属不同的音位。(2)互补原则。是指几个不同的音素各有自己的岀现环境而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处在互补关系之中的几个音素在相同的语音环境里是互相排斥的,因而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据此,我们可以把它们归并为一个音位。(3)语音相似原则。只有在不但互补而且说这种语言的人听起来又差别不大的条件下,才可以把几个不同的音素归入同一个音位。否则,应分属不同的音位。3、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4、音位与音素的区别。音位与音素的区别表现在:(1)划分角度不同。音素是从人类语音的音质上着眼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两个音若音质不同,就是两个不同的音素。(2)划分范围不同。音素是从人类的语言所能用到的全部语音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而音位则是在某种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五、音节1、音节:是听觉上最自然,也是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音位和音位组合而成的最小语音结构单位。在汉语普通话中,一般来讲,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例外的是儿化,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如“花儿”“hudr”2、开音节和闭音节开音节是指以元音收尾的音节,如“爸”。闭音节是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如“男”。3、元辅音分析法(1)定义:从元音和辅音的构成分析音节结构的方法称为元辅音分析法。\n(2)基本类型:有四种,一是V,如“啊”;一是C-V,如“爸”;一是V-C,如“安”;一是C-V-C,如“帮”。4、声韵调分析法(1)定义:我国传统音节的分析法,以声母、韵母和声调为基本分析单位。(2)分析方法:按照这种分析法,汉语的音节可以分为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韵母又可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个部分。如“窗”“chudng”,声母是ch,韵母是uang,声调是“-”。韵母中韵头是u,韵腹是a,韵尾是ng。(3)优点:可以比较好地揭示汉语音节内部的组合规律和整个语言系统的面貌。但与元辅音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和互相排斥的,它们实际上可以看作是音节结构分析的两个层面。5、四呼“四呼”是传统音韵学里的术语,主要是以韵头为标准对韵母做出的分类。普通话的38个韵母,有的有韵头,有的没有韵头。能够构成韵头的元音只有3个,就是i、u、ilo根据这个特点韵母可以分为四类:开口呼:没有韵头,韵腹又不是i、u、U的韵母。有15个。齐齿呼:韵头或者韵腹是i的韵母。有10个。合口呼:韵头或者韵腹是u的韵母。有9个。撮口呼:韵头或者韵腹是U的韵母。有4个。6、前响二合元音、后响二合元音和中响复元音(1)前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前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前响二合元音,如“ai”。(2)后响二合元音:在二合元音中,后一个元音听起来比较响的叫后响二合元音,如“ia”o(3)中响复元音:三合元音由于中间的音响亮,两头音较强,又叫中响复元音,如"iau"。7、普通话音节特点(1)普通话音节中的元辅音最多不能超过四个。(2)普通话音节中不能出现复辅音。(一个音节内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叫复辅音,如“star”)(3)普通话的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只能是鼻音。8、语流音变(1)定义: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由于邻近音的影响,或自身所处地位的不同,或说话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些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2)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①同化,语流中两个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和它相同或相近。②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的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③弱化,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④脱落,语流中某些原有的音消失。⑤增音,语流中有时加进了原来没有的音。9、韵律特征(D定义:又叫超音质特征或超音段特征,指语音中除音质特征以外的音高、音长、音强方面的变化。\n(2)构成:长短音、声调、轻重音、语调都是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3)特点:①他们永远都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②他们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9、几个基本概念:时位;调位;重位;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语音历年真题2012年1月1、舌面元音中的“前高不圆唇”元音是(A•[o]B.[y]C.[u]2、下面辅音中,是唇音的有(A.[p]B.[s]C.[b]3、下面特征中,属于元音特点的有A.不需要共鸣器B.气流较弱D.形成阻碍部位紧张4、名词解释:同化P725、判断分析题:声调主要是由音长决定的。OP37D.[i]P52D.[m]())P50E.[ts]P47C.声带振动E.声道开放2011年10月1、语音学中对音质成分进行描写和分类的基本概念是()P45A.声调和语调B.长音和短音C.重音和轻音D.元音和辅音2、发翘舌音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是()P52A.舌尖和上齿背B.舌尖和硬腭前部C.舌面后部和软腭D.舌面中部和硬腭后部3、广义的辅音发音方法包括()P52A.嘴唇的圆展B.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C.送气不送气D.声带振动不振动E.舌位的高低4、名词解释:区别特征P645、分析题:用适当的方法证明[p][p'][t][t^[m][n]在汉语普通话中分属不同的音位,并根据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P632011年1月1、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P46A.音素B.音位C.音标D.音读2、汉语音节wQi有()P45A.一个音素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D.四个音素3、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P49A.[a]B.[e]C.[i]D.[u]4、语音本质上是()P44A.物理现象B.生理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5、下面的发音器官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是()P43A.上齿B.双唇C.硬腭D.齿龈6、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a/音位的变体有()P63\nA.[a]B.[A]C.[o]D.[i]E.[a]7、论述题: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P722010年10月1、下列关于元音与辅音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P47A.发辅音声带不振动,发元音声带振动B.发辅音开口度较小,发元音开口度大C•发辅音口腔气流有阻碍,元音则没有D•发辅音口腔肌肉不紧张,元音则紧张2、下列辅音都是浊辅音的一组是()P56A.[m,I]B.[b,k]C.[n,t]D.[s,f]3、下列汉字读音,声母、韵头、韵腹、韵尾俱全的一组是()P69A.张家庄B.霍阁沟C.姜皇庙D.马驿店4、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P57A.音位区别意义的作用叫做“辨义功能”B.音位可以从听感的角度直接切分出来C.音位的分析和归纳可以跨语言和方言D.音位可以分为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E.音位的归纳主要依据语音单位的发音5、名词解释:元辅音分析法P696、分析题:考察下列词语的读音,根据语流音变的类型将其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P72①分[fDn]+配[p'ei]f分配[fDmp'ei]②喇[IA]+叭[pA]->喇叭[1Ab口]③豆[t□u]+腐[fu]f豆腐[t□uf]④慢[man]+慢儿[mar]—慢慢儿[maimar]⑤Iook[Iuk](看)+ed[d](动词过去时)Iooked[lukt]⑥in[in](在上)+bed[bed](床)inbed[imbed]A.同化:B.异化:C.弱化:D.月兑落:2010年1月1、前高圆唇元音是()P49A.[I]B.[u]C.[y]D.[o]2、下面音素中属于塞音的是()P56A.[k]B.[s]C.[f]D.[x]3、下面属于浊辅音的是()P56A.[p]B.[z]C.[ts]D.[t']4、下面不属于汉语北京话区别特征的是()P54A.清/浊B.送气/不送气\nA.边音/鼻音D.双唇/唇齿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发音器官的有()P40A.肺B.咽腔C.食道D.舌头E.上齿6、名词解释:音位P577、名词解释:国际音标P46第三章语汇重点内容1、词的分类2、语汇的构造形式第三章语汇一、语汇的性质1、定义:语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语汇也可以叫词汇。语汇或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它只能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而不能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或词语。2、语汇的性质和特点(1)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语汇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而民族性则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语汇的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增加和更替,这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的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又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固定和平衡。二、基本概念1、词: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如"朋友”。2、语:语是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断。如“一心一意”。三、词的分类(-)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语音形式)【单音节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如书、看、吗、sun.天【t'ian】等【双音节词】由二个音节构成的词。如干净、罢了、water.提案【ti'an]等。【多音节词】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构成的词。如半导体、冰糖葫芦、罗曼蒂克等。【特点】英语等语言中词的音节的多少跟词的用法和构造关系不大,而汉语词的音节的多少却反映了汉语词的一些特点,其中最明显的是文言词语和白话词语的区别。古代汉语中是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现代汉语则是双音节词占优势,有时甚至不是双音节的词也要变成双音节词才能使用。如宜一宜于、重大事一大事等。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倾向有一些重要作用:首先是减少同音词,其次是减少多义词,另外还有韵律的作用,读起来比较顺口。(二)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构造形式)\n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单纯词从音义结合的角度不能再分解。如man、in、sick、人、病、了、哗啦、咖啡等。注意:汉语中多音节但又不是合成词的情况主要指拟声词,如“哗啦”;连绵词,如“仿佛”;叠音词,如“猩猩”等;还有译音词,如“巧克力”。【合成词】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合成词都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各自有意义的几个语素。女0icebox-*ice+box>sIowly—slow+Iy、图书馆一图+书+馆、道+路(三)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同音词】指语音相同的词。如“机、迹”等。【同形词】指语形相同的词。如book(n.书;v.预订)、welI(adj.好;n.井)等。【同音词多的原因】(1)语音偶合,汉语汉字数量多,但汉语普通话音节数量少,会造成语音相同。(2)历史音变。在历史上本不同音的词,随着语音的发展演变成为同音。(3)词义分化造成。(四)根据词的地位用途分【基本语汇】根据词的重要程度,可以先分出“基本语汇”和“非基本语汇(一般语汇)”两大类。基本语汇是整个语汇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基本语汇主要类别有:①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词,如“天”、“山”等;②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如“房”、“车”等;③表示基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词,如走、好;④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如南、秋、里、二、母等;⑤一部分虚词,如的、了。【特点】①产生的历史长;②使用的范围广;③构词能力强。【一般语汇】除基本语汇以外的其它词,就属于一般语汇。一般语汇主要包括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五)如果从词的用途和特点看,词还可分成:【常用语汇】和【罕用(非常用)语汇】:是从词的使用频率上说的。使用频率高的就是常用语汇,反之为非常用语汇;【通用语汇】【专用(非通用)语汇】:是从词的使用范围上说的。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就是通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或只是一部分人使用的词语就是专用语汇。专用语汇主要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两类。科技术语即某种科学技术学科大专门用语。行业语即某种行业和职业的专门用语。专用语汇具有通行范围窄、意义单一且有特定含义的特点。此外,某个社会帮派使用的隐语(又称黑话)、特定阶级的习惯语、禁忌语)等也可算是某种专用语汇【一般语汇(非基本语汇)】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古语词】指古代就已经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尔还使用的词。古语词包括两小类:一类是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这种词又称“历史词语”,如皇帝;另一类是古代的事物或概念现在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这种词又称“文言词语”,如余(我)。【方言词】指在某一地域方言中使用的词语。有广、狭义之分:①广义的汉语方言一方面既包括官话方言本身使用的词语,也包括官话方言以外方言地区的词语;另一方面既包括只在方言地区通行的词语,也包括方言词语中进入共同语语汇的词语;②狭义的汉语方言指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地区通行,进入共同语不久,井且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如粤方言老公;③来自方言但进入共同语时间很长并已经固定下来的词就不再是方言词了,如“搞”;进入共同语时间很长但是没有取得通用语汇地位的词是一种特定作用的词,如“俺”。\n【新造词】又称新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这是一般语汇最重要的来源。狭义的新造词只指利用原有词并按照通常的构词方式创造出来的词,如汉语“电脑”就是用原有的词“电”和“脑”作为语素,并按照偏正形式构造的一个新的复合词;广义的新造词也包括原有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和用法,如英语用mouse(老鼠)表示电脑光标器装置°【外来词/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语。汉语的外来词有以下几种类型:①纯粹音译词。如咖啡、拷贝等。②半音译半意译词。如新西兰、冰岛等。③音译兼意译词。如幽默、基因等。四、语的分类1、定义:语就指那些长度相当于语法上的词组或句子,但意义和用法都相对凝固的语言片断,即所谓固定词组或熟语。2、分类:包括专有名词、惯用语、谚语、成语、歇后语和简缩词语等。(1)惯用语: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如“走后门”。(2)谚语: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如“男怕干错行,女怕嫁错郎”。(3)成语:是汉语独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为四个字。如“守株待兔”。(4)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如“下雨天出太阳(假晴)”。五、语汇的构造形式(一)语素、音节与汉字之间的关系语素、音节与字符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汉语中语素大多数是单音节形式,书面上用一个汉字记录,三者之间有一种对应关系。一般而言,一个语素就是一个音节,一个汉字。但是语素、音节、汉字又属于不同的范畴,语素是语汇单位,音节是语音单位,字是文字单位,因此将三者合起来看,就不成简单的对应了。(二)汉语语素的类别系统【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注意:语素首先必须具有意义。这种意义可以指语汇意义——词根或自由语素;也可以指语法意义——词尾、词缀或虚词等。)(1)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2)把语素分为“自由语素”和“不自由(黏着)语素”。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说出来。因为是虚词,所以永远不能单独说出来,这就是黏着语素。(3)把语素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指的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不定位语素是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以前置,又可以后置。(4)把语素分为“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实义语素就是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虚义语素就是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汉语语素分类】语素可以从多个角度分类。而实际上,任何一个语素都必定同时属于以下各类:【成词语素】实词和虚词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如笔、灯、蜻蜓、雷达、轰隆、巧克力等;也、再、与、吗、呢、的、了(走一)、着(躺一)、被、忽然、似的等;【不成词语素】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如机(机械)、企、体、民、\n技、性、迹、无、员、反、半、坚、式、者等;一子、一儿、一头、一人、阿一、第一、老—、一乎乎、一滋滋、一咕隆咚、一里吧唧等;【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即单用),有时又可单独说出来(作为独字句子)。如“他好吗?”——中的“好”;【不自由(黏着)语素】指不能成词和虽然能够成词但不能够单独说出的语素。如企(企业)、技(技术)、一头(木头)、老一(老虎)、了、吗等【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词或词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总前置、或总后置的语素。如一了(后置)、阿一(前置);【不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既可能前置,也可能后置的语素。如笔(铅笔、毛笔、笔杆、笔头)、体(身体、肌体、体育、体操);【实义语素】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曰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如灯(开灯)、大(宽大)、民(人民)、迹(痕迹)等;【虚义语素】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或曰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当与其它成分组合成词或更大单位时,才能使词或更大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如被(他f他被)、的(吃f吃的)、一子(锯f锯子)等;(三)外语语素的分类与汉语语素分类大体一致。但对于形态比较丰富的语言中的语素,可以只分成“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两种。【成词语素】成词语素包括虚词语素和词根语素。【虚词语素】没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如in,to,with,by等;【词根语素】指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即使与别的语素构成合成词也负载最主要词汇意义。head—headIine—ahead【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包括构词语素和构形语素。【构词语素(词缀)】指位置固定、不作为词的主干成分、但又参与构造不同意义新词的词缀性语素。词缀语素也具有某种意义,但一般不如词根语素的意义实在,而往往是一种抽象的类义。如一er(worker)>anti—(antibody)>in-(incorrect)中的前后缀。【构形语素(词尾)】指在词中位置固定、但既不是词的主干、也不参与构造新词、并且不改变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类别、只改变词的语法范畴意义的词尾性语素。词尾语素本身并没有任何词汇意义,而只是在与其它词结合后反映某种语法范畴的意义。如workworks,worked,working中的一s,-ed,-ing等语素(四)词的构造1、由语素构成词,一般分为四类:直接成词、转化成词、语汇构词和语法构词。2、直接成词:就是由一个语素直接形成单纯词。如“人”。3、转化成词:就是由一个或多个语素转化为另一个语素形式再形成单纯词。转化成词包括变性成词和变形成词。(1)变性成词:指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即某些成词语素在语法功能上本来只是动词性的,或名词性的、或形容词性的,但在形成词的时候,却同时形成了两种词性的词。如“锁(动词/名词)”。(2)变形成词:是把原本合成词中的不成词语素变为成词语素再形成词,包括逆序成词和简缩成词两种。逆序成词如“beggar”-“beg”,简缩成词如“jeep”是从"generalpurpose”简缩而来的。4、语汇构词:就是由两个以上语素组合而产生一个合成词。语汇构词包括复合构词、附加构词和重叠构词。(1)复合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根语素构成一个新词,构成复合词的词根语素都是\n实义的成词语素或实义的不成词语素。主要有陈述式(如“地震”)、偏正式(如“汉语”)、支配式(如“丢脸”)、并列式(如“开关”)和补充式(如“纠正”)五种。(2)附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词缀语素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附加式合成词,即“派生词”。如“unhappy”、“teacher”等。(3)重叠构词:就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一个新词。这样得到的合成词叫重叠式合成词,即重叠词。汉语的重叠词包括:①名词性重叠词。如“爸爸”②副词性重叠词。如“刚刚”③多重重叠词。如“婆婆妈妈”。5、语法构词(即构形):广义的构形既包括附加表示词类特征的后缀形式,狭义的构形只指纯粹的词尾形式。词尾如英语表名词复数形式的“-s”。后缀语素与词尾语素有共同点,他们都不能单独成词。但二者又有所区别:从表意功能的角度看,后缀一般可以表示附加性的词汇意义,这是一种词汇意义。而词尾只表语法意义,而不表示什么词汇意义。(五)离合词和词组离合词和词组词是形式上或人们感觉上像词,但在结构性和意义的搭配性上又接近词组的特殊的语汇单位。由于可以插入或扩展,所以它们有相当于一般词组的特征;但在未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又跟一般双音节词的长度差不多,所以至少在插入和扩展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作词,这就是所谓的“离合词”(可以插入某些成分的词)和“词组词”(可以进行较大扩展的词)。如“理发、毕业、结婚”等。复合构词类型及分析1、复合构词类型:(1)陈述式(B陈述A):—般来讲,A为名词,B为动词或形容词,A和B之间可以加"是不是";(2)偏正式(A修饰限制B):—般来讲,A为形容词或副词,B为名词,A和B之间可以加“的”或“地”。(3)支配式(A支配B):—般来讲,A为动词,B为名词。(4)并列式(A和B相对或相近):一般来讲,A和B词性相同,A和B之间可以加“和”。(5)补充式(B补充A):—般来讲,A为动词,B为形容词,A和B之间可以加“得”。2、练习:按照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把下面的复合词归入相应的聚合。汉语惊喜蓝天伤心眼泪祖传绑腿指南鉴赏教室裁缝胆大语汇历年真题2012年1月英语单词“trees”中“s[z]”的作用是()P121A.改变词形B.改变词的感情色彩C.改变词性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2、“胸有成竹”不能说成“心有成竹”,因为它是一个()P105A.专有名词B.成语C.惯用语D.标准语3、根据词内语素的数量可以把词分成()P95A.单纯词和合成词B.同义词和反义词C.单义词和多义词D.同音词和同形词、4、通常情况下,文言词语如“囹圄”、“俸禄”等都属于()P99\nA.基本语汇B.古语词C.借词D.方言词5、“高考”、“环保”属于()P106A.惯用语B.专有名词C.成语D.简缩词语6、下面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P95糊涂B.葡萄C.莲花D.巧克力7、“股东”、“涨停”、“跌破”等词语都是()P103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专用语汇D.科技术语\n8、下面各词属于支配式(动宾)复合词的有()P116A.胆大B.道路C.动静D.动心E.丢脸9、名词解释:词P14510、判断分析题: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P1082011年10月P2961、下列关于现代汉语“椅子”和“沙发”两个词的类别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椅子”是复合词,“沙发”是单纯词B.“椅子”是单纯词,“沙发”是复合词C.“椅子”是汉语固有词,“沙发”是外来词D.“椅子”是单音节词,“沙发”是双音节词2、下列关于固定词组和熟语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P104A.不能根据组成成分分析其整体意义B.结构大多不能任意改变C.往往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D.中间一般可以插入其他成分3、在汉语普通话中,下列各组三个合成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有()P116A.老虎老鼠老人B.瓜子女儿奔头C.第一初八阿姨D.记者画家教员E.房子花儿布头4、相对于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的特点是()P98A.词的数量多B.产生的历史长C.构词能力弱D.稳定性强E.使用范围窄4、简答题:汉语存在大量同音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同音词一般不会妨碍交际?P962011年1月1、“瑞雪兆丰年”“背靠大树好乘凉”属于()P105A.谚语B.成语C.歇后语D.专有词语2、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P118A.教师B.儿子C.阿姨D.司机3、从音义关系来看,英语中的“right”和“write”是一组()P96A.同音词B.同义词C.同根词D.同源词4、下面语素中在现代汉语里能够独立成词的有()P109A.械B.吗C.笔D.阿E.他5、判断分析题:词尾就是词缀。()P1132010年10月1、下列关于语汇性质特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P88A•语汇具有任意性,没有任何理据性A.语汇具有民族性,不会具有普遍性\nA.语汇具有活跃性,不会存在稳定性D•语汇具有开放性,不会呈现封闭性2、英语“black-board(黑板)”在词的形成方式上属于()P116A.直接成词B.转化成词C•附加构词D.复合构词\nA.重叠词B.叠音词C.连绵词D.译音词4、下列成词方式属于“逆序成词”的有()P115A.bieyeIe~bikeC・beggar—tobegB.omnibus—busD.bIoodfbIeedE.瓦特f瓦5、简答题:举例说明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P962010年1月试题1、“溜达”和“徜徉”词义差别的主要方面是()P218A.语体色彩B.形象色彩C.感情色彩D.理性色彩2、分析题:找岀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P109:走了员工好吗胖乎乎朋友3、简答题:复合词可以分为哪几类?P116第四章语法重点内容1、语法形式2、语法意义3、词组类型4、层次分析第四章语法—、语法的性质1、定义:【语法】指组词造句的规则。准确地说,语法是语言中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句子的规则。它本质上是一种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2、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1)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指对具体的语言现象进行类的概括。如汉语形容词的基本重叠形式是AABBo(2)具有强大的递归性,指相同的规则可以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可以重复使用。(3)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指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如汉语句子结构的划分。(4)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指语法规则与其它语言要素相比,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如汉语“主谓宾”结构。3、语法和其它一些现象的关系(1)[语法和语音的关系】语音形式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或者说语法现象就表现为语音差别。如“想起来了”有两个意思(回想起/打算起床),也是两种结构(动补/动宾),区别在语音上就表现为“想”和“起来”的轻读和重读。(2)[语法和语汇的关系】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也往往影响到语法,因为某些特定词语会造成语法上的差异。如“长2米”有两个意思两种结构:长度是2米(主谓)、长岀2米(动宾)。(3)【语法和修辞的关系】修辞是对语言中表达的要求,包括词语选用、辞格运用和句式调整等。修辞现象有时也可能影响到语法,即为了修辞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如“两个红领巾”即是用借代手法来增强表达效果。\n(4)[语法和语境的关系】语境指说话时的环境条件,包括特定的场所、对话人和上下文等。语境对语法的影响有时也很大,即在特定条件下常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法现象。如:上课了,已经。(5)【语法和逻辑的关系】逻辑是语言表达内容的规律,语法是语言表达形式的规律,因此二者的关系非常紧密。逻辑对语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语言成分之间搭配关系的制约。从基本要求看,一般人们说话不但要合语法,也要合逻辑。如“门把风吹开了”,虽然符合语法,但由于不符合逻辑,所以是不正确的句子;但个别例子有时看似不大合逻辑,但大家都这么说,也懂得什么意思,就不能完全用逻辑来苛求。如“好热闹”和“好不热闹”意思—样4、“语法”的两个不同概念(1)[语法规律】:指语法规则本身,是客观存在的语法,即人们说话时直觉和习惯上所遵守的某种语感;(2)【语法规则】:是主观认识的语法,即语言学家对于人们组词造句时的语感或习惯进行研究后作出的归纳和说明。这种意义上的语法又可以称作“语法学”。5、语法研究的内容分类(1)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分为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2)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分为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计算机语法)。【教学语法】指用来进行语言教学的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研究结果面对的是人,特点是规范和实用,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和可接受性;【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指建立一套用于进行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研究结果面对的是机器,特点是精确和可靠,定义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验证性。(3)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分为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普遍语法】指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中共同的语法机制;【个别语法】指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6、★语法现象的分类(1)传统语法学提出的分类:把语法分成两个部分,即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词法】也称形态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句法】又称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2)结构语法学提出的分类: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即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组合规则】指从线性的不同位置看语法成分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实际上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聚合规则】指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语法成分互相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实际上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3)现代形式语法学提出的分类:把语法分成两个层面,即核心语法层面和外围语法层面。【核心语法】又称小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又称大语法。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7、★语法的单位(1)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语素、词、词组和句子。\n【语素】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词】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词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句子】最小的交际单位,是由若干个词或词组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的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书面上用句号、问号等表示)的语言单位。【句组(句群、语段和篇章)】由多个句子组合而成、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一个段落或一篇文章的语言单位。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2)各种语法单位之间具有不同的关系:一种是量变关系(组成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只是所含成分数量的增减,但性质和作用不变;一种是质变关系(形成关系),即语法单位之间表现为所起作用的差异,但成分数量未必变化。①语法单位之间的组成关系:语素一语素组;词一词组;句子一句组;②语法单位之间的形成关系:语素/语素组词;词/词组一句子。8、词和词组的区别□指出下列单位哪些是词,哪些是词组,并说明其区分方法:歌、唱歌、水、喝水、头发、理发、白菜、白纸、写信、看见、改良、准备好答:词:歌、水、头发、白菜、看见、改良、词组:唱歌、喝水、理发、白纸、写信、准备好①区分词和词组要看一个语言单位是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的单位,是,是词,如水;不是,是词组,如喝水。②如何判断一个单位是不是最小的独立运用单位,要用扩展法判断:如果能扩展,则不是最小的,是词组;如果不能扩展,则是最小的,是词。③扩展法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a.扩展后语言单位的意义基本不变;如喝水一喝口水。b.扩展后组合关系不变;如喝口水的组合关系没有变化。c.一次扩展后,还可以继续扩展,“喝口热水”。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一)语法形式1、定义:【语法形式】凡是能够体现一类意义或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就都是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形式的几个基本类别叫语法手段。2、分类:语法手段可以分成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1)[词法手段/综合性手段】指通过词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词法手段主要包括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和词的重叠三个小类。①【词形变化】指通过词的形态变化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具体说词形变化又包括附加、屈折、异根和零形式。【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或后头加上词尾。如book/books中的后缀一s表复数。汉语基本上没有这种语法手段。【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屈折和附加的作用相同,只不过附加是给词的外部加点东西,屈折是改变词的内部的某个东西。如man/meno汉语也基本上没有这种语法手段。【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作用与附加、屈折相同,但不如这两种形式活跃,只涉及到个别现象。如go/wento汉语没有这种语法手段。【零形式】即相对于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如books表复数,则其原形book表单数意义。\n①【词的轻重音】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如英语有时可以用词的重音区别动词和名词,如(动词,记录)“re,cord”/(名词)“'record”。具体来说包括重音移动和轻声形式两类。【重音移动】一般说轻重音中重音形式更重要,所以也可以叫做“重音移动”。它一方面强调重音,即不是轻音;另一方面强调移动,即不固定的重音。在很多语言中,固定重音并不产生语法意义,移动重音才能产生语法意义。【轻声形式】有些语言的轻音也有语法作用。如汉语就较多利用轻声的形式,也就是轻声音节必须轻,而重音只是相对的。女口,“东西”、“买卖”。②【词的重叠】指通过词或词中某个语素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的重叠和语素重叠不仅形式相同,而且重叠的形式都有相当于词的独立用法,所以也还算是词的一种变化形式。如“人/人人”。汉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副词都可以重叠。(2)句法手段【句法手段/分析性手段】指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四个小类。①【虚词】这是通过使用虚词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虚词指语言中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意义的词。虚词可以再分为两小类,一是辅助词,二是功能词。【辅助词】指多多少少与另一个词的变化还有些关系的虚词,或者说只要有别的词就需要同时岀现的词。如英语中的助动词shall.冠词the、a/an等。【功能词】指与另一个词没有必然联系的虚词,或者说是不由别的词决定而又决定别的词的关系和意义的一种词。最主要的是介词、连词和语气词三种。②【语类选择】指通过选择句法结构中可组合的词类或词组的类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③【语序】指通过句法结构中词语的位置顺序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类选择是讲词的类别;语序是讲词的顺序。语类选择从词对结构要求上说是看什么类的词能进入某个位置,如一般说名词能进入主谓结构主语位置,但很少能进入谓语位置。比如,“读书”是动宾结构,“好书”是偏正结构,之所以它们是正确结构,就是因为“读”和“书”、“好”和“书”分别所属的词类能够组合,这是语类选择。“天气好”是主谓关系,“好天气”是偏正关系,这是语序。【语序的运用】各种语言都要利用语序的形式,但作用有所不同。如果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靠形态变化表示,语序所起的作用就小,相反如果缺少形态变化,语序的作用就大些,如汉语。④【语调】指通过整个句子的音高、重音。停顿等来表示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语调是表达层面上的语法手段,各种语言都要利用语调这种形式表达语气意义。一般说,陈述句和祈使句用低调或降调,疑问句用高调或升调。(二)语法意义1、定义:★★【语法意义】凡是通过一类形式或共同功能所获得的意义,就是语法意义。【语法范畴】语法意义的几个基本类别叫语法范畴。2、分类:语法范畴包括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①【词法范畴/属性范畴】指主要由词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这些意义是围绕词形变化即综合性形式而表示出来的,所以又叫属性范畴。词法范畴又分为体词属性范畴和谓词属性范畴。探【体词属性范畴】指由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名词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四种范畴意义,即性、数、格和有定无定。【性】指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阴性、中性、阳性。\n【数】指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数大多用词缀表示。一般可数名词分单数、复数。【格】指表示名词与其它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主格、宾格。【有定和无定】指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印欧语系的很多语言用有定冠词“the”和无定冠词“a/an”来表示名词的有定和无定。探【谓词属性范畴】指由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语言中的动词也都有词形变化,主要表示的范畴意义有时、体、态和人称。【时】指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的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一般可分为现在时、过去时和将来时。【体】指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如进行体、完成体和未完成体等。【态】指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主要分成主动态和被动态两种。主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被动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用介词被引出。【人称】指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如俄语动词在单数和复数的三个人称后要发生六种变化。汉语动词与主语名词没有人称的一致变化。②【句法范畴/类别和关系范畴】指主要由结构的变化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句法范畴可以分成类别范畴和关系范畴两类。探【类别范畴】指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语类意义的差异:从词的类别看,不同语言都需要词的语法类别意义。如建立名词类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动词类表示动作行为的意义等。但不同语言在语类意义上也有差异。如英语修饰名词的词必须是形容词。如果原来不是,大都要先变成形容词才能有修饰意义。但汉语没有这种限制,原来是什么词类就还是用什么词类。所以汉语的不同词类都可能表示修饰义词类。语类选择的意义:从词与词的选择类别看,各种语言都需要某类词与某类词组合所产生的意义,女口:名词+动词一人或事物被陈述的意义。但不同语言在语类选择的意义上也有差异。探【关系范畴】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表示特定语法关系意义:有些缺少形态变化的分析性语言中词与词的组合构成句法结构时,由于语类意义不是单一的,语类组合也比较灵活,因此必须通过虚词来表示特定的语法关系意义。如“学生家长”通过添加连接词“学生和家长”或“学生的家长”就可以区别这两种关系意义了。区别不同结构关系:除了虚词,有些语言更多地是使用语序变化来确定结构的语法意义。如汉语只能靠语序和其它办法来区别不同的结构关系如:停止说话一动宾关系;说话停止一主谓关系3、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综合性语言】指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手段的语言,如俄语、德语等。在语法范畴方面,一般来说,主要使用形态变化等综合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词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或者用词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意义。【分析性语言】指主要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形式的语言,如汉、英语等。在语法范畴方面,一般来说,主要使用虚词和语序等分析性手段表示语法意义的语言,句法范畴的内容就比较丰富,或者用句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词法范畴的意义;这实际上也就是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在语法范畴方面的差异。三、语法单位的聚合和组合(一)★★词的聚合和组合聚合关系【词类】【词类】词的语法分类叫词类\n类型划分标准(如何得到词类)【形态标准】指根据词形变化来确定词类。对于形态丰富的语言来说,这个标准确实管用,但不适用于所有语言,如汉语几乎任何词类都没有词形变化。【意义标准】指根据词的意义来确定词类。最早的词类概念,即古希腊罗马语法的几大词类,基本上就是根据概念和意义建立的。词的意义分两种:词汇概念意义和语法范畴意义。根据词汇意义确定词类肯定行不通,如develop和deveIopment意思都是“发展”,但词类分别是动词和名词。根据语法范畴意义确定词类对于印欧语言还可以,但对于汉语则还是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如名词就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词,动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词,形容词就是表示性质状态的词等,但这还是要涉及到怎么确定事物、动作、性质状态等。【分布标准】指根据词的聚合位置来确定词类(聚合和分布是一个意思)把所有可能(如名词可以加动词)或不可能的位置(名词不能受副词修饰)加起来,就得到了词类的一组聚合位置,这就是该词类的分布。按照这条标准,词类就是根据一类词的所有聚合位置的总和即分布来确定的。从整体上说,不仅汉语,印欧语言都适合使用该标准。划分结果特点:1.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也都有一些特殊的词类。共同词类如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代词、数词、连接词等;特殊词类如汉语的量词等。2.各种语言的主要词类都可以根据某种共性往上归大类,也可以根据某种个性往下分小类。如各种词类都可以向上归为两大类,即实词和虚词。实词和虚词都可以再往下分成次一级的大类,如实词一般可分成分布性质对立的体词(主要指名词、代词等,常作主宾语,不能作谓语)和谓词(包括动词、形容词等,主要作谓语,一般不能作主宾语)两类,体词和谓词还可以再往下分。3.各种语言中都有一些词是典型的某类词,也有一些词则可能是边缘的或跨类的词。如花(鲜花/花钱/眼花)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分布且意义对立,只能算三个不同的词;学习、批评等跨名词/动词的分布,但意义都差不多,就算是兼类的词。(二)词组【词组】【体词性词组】/【谓词性词组】【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体词的词组。定中偏正词组、体词性联合词组、“的“字词组、数量词组、方位词组等都属此类。【谓词性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谓词的词组。状中偏正词组、动宾词组、谓词性联合词组、主谓词组、介词词组、动补词组等都属此类【向心词组】/【离心词组】【向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当于词组中心语功能的词组。偏正词组、动宾词组、动补词组、联合词组等都属此类。【离心词组】指整个词组的功能不等于词组中任何成分的功能的词组如的字、主谓、介词等词组。“的“字词组、主谓词组、介词词组等都属此类。这两种词组分类都只考虑词组的聚合性质,即与其中的核心词有什么样的替换关系,而不再区分词与词的组合关系。组合关系【词组】组合类型:简单词组的组合关系、复杂词组的组合关系【简单词组的组合关系】指两个词构造的只有一种关系的词组的组合关系。所谓简单词组就是指两个词合乎规则地组合在一起。有基本词组和特殊词组两种情况。【基本词组】指主要利用了语序的语法手段的词组,包括主谓词组、动宾词组、偏正词组、动补词组和联合词组。【基本词组“基本”的两个含义】\n1.指词组构成成分都是实词,意义比较实在,语法分析时都必须作为组成成分2.各种语言基本都有的词组结构类型【主谓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谓语。汉语一定是前主后谓。如“饭吃了”中“饭”是“吃”的受事,但它出现在吃前也就成了话题性主语。【动/述宾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被支配成分是宾语对于很多语言都是SVO型,但德、日语等则是前宾后动的SOV型结构方式【偏正词组】【定中偏正】【状中偏正】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限制和被修饰被限制关系的词组。偏正词组分两类:整个结构是体词性的词组叫定中偏正词组;整个结构是谓词性的词组叫状中偏正词组。汉语的偏正词组一定是前偏后正。【动/述补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行为和补充说明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补充成分是补语。如洗干净了、抬进去。【联合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的或互不从属关系的词组,一般都需要连接词连接,而且前后两个词可以互换位置而意思基本不变。如坚定沉着、策划组织等。【特殊词组】指主要利用了虚词的语法手段的词组,包括介词词组、数量词组、“的”字词组。【特殊词组“特殊”的两个含义】1.语法分析时构成词组成分的虚词往往可以忽略不计;2•不同语言有不同特殊词组【介词词组】用介词来引导表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对象等的名词来充当状语的词组。【数量词组】汉语数词后面一般必须有量词,而且很多“数词+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常常可以单独使用,作用差不多相当于名词。另外汉语的数量词组还可以表示动作的量,如“盼三年”。【“的”字词组】即“X+的”构成的词组。X既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等实词,也可以是各种词组。“的”字词组可以独立使用,是汉语中相当于名词的词组。如“公家的”【复杂词组的组合关系】指多个词构造的有许多关系的词组的组合关系。【层次分析法(直接组成成分分析法)】指复杂词组的组合关系分析法。即把复杂词组逐层切分,一直切分到词为止,或从词开始逐层组合,一直到复杂词组为止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必须依据的两条原则】1•“成结构”,即任何时候切分的两边都必须能互相组合成词组结构;如"北京大学有/许多外国学生”就不正确,因为切分的两边无法相互组合,即不能构成词组结构。2.“有意义”,即任何时候切分的两边都不但要有意义,而且必须是本来词组中词语的搭配意义。如“许多外国/学生”不正确,困为不但切分的两边无法相互组合,切分出来的“许多外国”也不是词组中本来的词语搭配意义。【注意】句子的结构形式就相当于某种词组,因此,简单句的内部结构分析也可以用复杂词组的层次分析法/组成成分分析法。但句子的外部作用不同于词组,而是多了表达功能,因此要了解句子层面的特殊结构变化,就要在表达层级建立不同于词组的句子的聚合关系类型。★★★层次分析法举例我们进行社会调查1主|丨谓丨丨述丨宾丨定)中丨2.他去年去了一趟美国。\n1II1主谓关系1II1状中关系1111述宾关系1111述补关系3.申奥成功有助于中国的改革与开放丨主丨丨谓11主11谓1丨述丨宾丨1_定)中丨1联+合1(三)★★句子的聚合和组合句子的聚合关系【句类】指建立于表达层级的句子的聚合关系类型。【句型类】即句子的基本结构分类。【完全主谓句】即主谓词组形成的句子。内部还可以细分为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等句型类。【不完全主谓句】又叫省略句。指只要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要依赖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如:(天)下雨了。【非主谓句】指一些不具有主谓词组的结构形式但一般又不需要或不能补岀成分,或者说不需依赖语境和上下文补充就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如刮风了、禁止吸烟、你的车呢【句式类】即句子的变换形式分类。【XY-YX】即成分移位造成的句式。如:我认识这个人一这个人我认识。【XY->X]成分删略造成的句式。女口:进来。[X->XY]成分添加造成的句式。如:疑问句添加疑问词:你去上海一你去上海吗?【功能类】即句子的用途和语气分类。【陈述句】报导一个事实的句子;【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的句子;【祈使句】表达一种意志的句子;【感叹句】抒发感情的句子【呼应句】呼唤和问候的句子,如“喂,老王。”、r尔好”;【口号句】呼喊和宣传用的句子,如“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反问句】通过疑问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态度的句子,如“难道你不爱我了?”。【简繁类】即句子的单句和复句分类【单句(简单句)】由一个主谓结构(或省略了某些成分的主谓结构)构成、表达的意思也相对单一的句子。【复句(复合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包括省略了某些成分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间有较小停顿,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的句子。复句中由小停顿和连接词隔开的几个主谓结构叫【分句】。分句是结构上相对于主谓句,而意义和功能上还不完整的句子。复句根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可分成不同小类【复杂结构单句】指包含着从属或降级主谓结构的单句如:我听说今年高校又扩招了。【复谓结构单句】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非常紧密的主谓结构构成的单句。常见的句式有:【连动句】两个动作行为连续发生:我下了课回家【兼语句】前一结构的宾语兼\n作后一结构的主语:老师鼓励我(我)考大学【连锁句】两个结构有连锁关系:你一说我就明白【联合关系复句】【并列关系】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选择关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递进关系】不是鱼死,就是网破。【连贯关系】大堤决口了,洪水进村了,房屋冲塌了。【主从关系复句】【因果关系】因为他长得好又帅气,所以我决定嫁给他。【转折关系】虽然爹妈反对我嫁给一个老头子,但我愿意。【条件关系】只要有钱,我就爱你。【假设关系】如果你没有钱,请远离我。【让步关系】即使……也句子的组合多个句子的组合类型【句组】指由几个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构成,句中没有特定的连接词,而且中间还有多个较大停顿(书面上分别用几个句末标点符号),表达相互关联的比较复杂的意义的语言单位。【多重复句】指由几个句子构成的、句子之间又有相互关联的连接词、末尾只有一个大的停顿(书面上用一个句末标点符号)、表达关系密切的一件事的语言单位句组的结构分析方法由于句组在书面上表现为一组句子(句群)、一个段落(语段)或一篇文章(篇章),因此,可以把句组看作复杂的表达单位,即话语的单位,句组的分析也就叫作【话语结构分析】。话语结构分析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从外部对句组进行切分,即找出构成句组的一个个组成成分;二是从内部对句组进行连接,即发现句组的一个个组成成分的衔接关系。句组中各个句子间这种衔接关系的分析,可以从“意义上”和“形式上”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句组中各句子的意义衔接关系】【主题1-主题2】即句组中一个主题连续平行发展,后句主题重复前句主题。风|把地面刮干净了。风|把田野刮成了斑斓的颜色。风|把高梁穗子刮黄了。【述题1-主题2]即句组中主题述题首尾相继发展,后句主题紧接前句中的某个内容。女口:老把头|喊响了第一声号子。那号子|听起来简直就象唱歌。众人齐声唱出的歌声|震撼了整座大山。【主题1+述题1一主题2]指句组中前句主题和述题共同发展岀新的主题,即后句改成另一个主题。如:秋雪湖的芦根|最清凉,可以降火。秋雪湖的芦蔑|最细纫,可以编织芦席。秋雪湖的芦花I最洁白,比雪花还轻柔。【句组中各句子的形式衔接关系】【词语关联形式】即在句组中使用有特定关联作用的词语。如:她急得病了。I他也明显地消瘦了。\n【词语照应形式】即在句组中使用有特定照应作用的词语。如:第一年,他们熟读眼科学。第二年,他们做内科手术。第三年,他们能做比较精细的白内障之类的手术了。【词语隐现形式】即在句组中通过省略来承接上下文。如:他咬牙站了起来。可是摔倒了。又站起来。又一次摔倒。(省略主语)语法历年真题2012年1月1、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确定词类的标准是()P169A.语义标准B.分布标准C.形态标准D.语音标准2、简答题:简述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P1512011年10月1、语法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一般不包括()P142A.形态问题B.构词问题C.词类问题D.虚词问题2、一般认为汉语的语序类型是()A.SV0(主动宾)型语言B.S0V(主宾动)型语言C.0SV(宾主动)型语言D.语序自由的语言3、以下对英语“Johnhaswrittenthebook"这句话中的语法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P159A.现在时和完成体B.主格和宾格C.陈述句主动态D.人称和数一致4、汉语“老师昨天布置的作业,我都已经做完了”这个句子的类型不属于()P181A.陈述句B.完全主谓句C.受事主语句D.复句5、名词解释:语法手段P1516、下面都是“动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构成的词组。试判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词组(词组的结构类型),并分别填入各项中:P174喜欢游泳停止争论考试失利提拔上来回想起来拼命工作A.主谓词组:C.偏正词组:E.动宾词组:调查研究排污管理开门出去唱歌跳舞排队买票演出完毕B.联合词组:D.动补词组:F.连动词组:2011年1月1、下面各项中,属于语法单位的有()P145A.音素B.语素C.词D.词组E.音节2、名词解释:词组P1453、简答题:简述划分词类常用的三个标准。P167)P1312010年10月\n1、下列关于“语法规则”的概念,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说话时共同遵循的对语言结构的语感B.语言学家对语言结构所做出的归纳和说明C.政府有关部门对语言结构做出的强制规定D.典范的文学作品中语言结构的表达形式2、语法单位的“形成(实现)关系”指()P147A.长度增加,功能改变B.长度增加,功能不改变A.长度不增加,功能改变D.长度不增加,功能不改变E•与长度和功能无关的其他特性3、名词解释:语法形式P1494、试将下面给出的词组按照(A)体词词组、谓词词组,(B)向心词组、离心词组,(C)基本词组、特殊词组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分别将词组前面的序号填入各项中:P174-177①学习汉语②汉语学习③学习汉语的④汉语的学习⑤汉语学习过⑥学习的是汉语⑦对汉语学习(有兴趣)(A1)体词词组:(A2)谓词词组:(B1)向心词组:(B2)离心词组:(C1)基本词组:(C2)特殊词组:2010年1月1、下面各个结构可以归于同一聚合群的组合有()P174A.马上出发B.不卫生C.特别难受D.吃好了E.花开了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P179一位昨天才从部队下来的干部3、举例说明句法手段的主要类别。P154提示:词法手段包括词形变化(附加、屈折、异根、零形式)、词的轻重音、词的重叠。句法手段包括虚词(辅助词、功能词)、语类选择、语序和语调。第五章语义重点内容1、词的非理性意义2、义素分析3、句子的语义结构(述谓结构和语义指向)4、蕴含和预设5、歧义第五章语义一、语义的性质(一)语义的定义及分类【语义】即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1、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因此语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指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是语义的基本要素。\n【非理性意义】指说话人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上。2、语言形式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因此语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语义。语汇形式指一种语言里所有的实词和固定短语。【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语法形式包括语序、虚词、形态、重音、语调等形式。如“我找你”,“你找他”,表达施受意义的语序即属于语法意义。3、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因此语义包括语言意义和语境意义。【语言意义】即语义,指语言本身所表达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语境意义】指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个别的、临时的意义。(二)语义的性质1、【语义的概括性与具体性】指词义从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可以使一类事物区别于他类事物的特征,同时舍弃同类事物之间各种差别的特性。由词组成的词组、句子的意义因此也具有概括性。专有名词如“鲁迅”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但其词义也是概括的。具体性是指在平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谈论的对象往往是个别的、具体的。在特定的语境下,人们可以用表达概括意义的词语来指称个别的对象,如“船来了”中的“船”在具体语境下可以指轮渡、帆船、游艇等,离开特定的语境,其所指对象就难以确定了。2、【语义的模糊性与精确性】模糊性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由语义模糊的词语构成的词组和句子也具有语义的模糊性。语义的模糊性是语言社交活动的需要,并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精确性是指有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也就是说它们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是明确的,不同词语所指范围之间的界限是清楚的。如科学术语。3、【语义的民族性】语义的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在理性意义方面,不同语言词义完全对应的词语不是很多。在非理性意义方面,反映同一类对象的词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经历不同的多义化历程。如“龙”、“狗”、中国的兄弟姐妹词语等。二、词义的结构【词义】指词的语音形式所表达的内容。词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本章只讨论词汇意义。(-)词义的构成:词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理性意义包括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非理性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1.词义是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除此之外,词义还包括人们对一定对象的主观态度和其他附加色彩。2.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中各种各样的现象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人们通过大脑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分类,然后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足以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把这种认识成果固定下来,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词。这种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就是词的理性意义。3.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有什么不同:词的理性意义因概括深度程度上的差异而分为两类: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特征的反映的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通俗意义;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的词的理性意义可以称之为科学意义。一组非本质特征的总和\n可以起到使不同的事物相互区别的作用。4•理性意义在词义中处于什么地位:词的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和核心部分,没有它,词语就会丧失指称和区别事物的功能,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的附加色彩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因而理性意义是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5.词的非理性意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因而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表现为:(1)感情色彩。即反映现实现象时表现出的主观态度给词义所带来的附加色彩。感情色彩中最主要的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没有感情色彩的词是中性的。(2)语体色彩。由交际环境不同而导致的语言的变体就是语体。如果一个词语只用于或经常用于某种语体之中,就会带上这种语体色彩,这就是词的语体色彩。词的语体色彩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两种基本类型。(3)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用摹状、拟声方法构造的词语大都具有明显的形象色彩。如“鹅卵石”是用摹状方法构造的词语,“乒乓球”是以拟声方法构造的词语。2008年1月分析题(每题6分)。指出下列各项中带有形象色彩的词。美丽灯笼裤天蓝坚强布谷鸟峰峦玉带桥课桌电视柿子椒乒乓球老虎树梢参考答案:灯笼裤天蓝布谷鸟玉带桥柿子树乒乓球(二)【义项】1•词语的意义在词典中是以“义项”的形式记录下来的,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词义以义项为单位。2•义项和语义一样具有概括性,是指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岀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3•义项包括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但后者不能独立运用,单独构成义项,只能和理性意义一起构成义项。例如,帽子:①戴在头上保暖、防雨、遮日光等或做装饰的用品。②比喻罪名或坏名义。1.【非义项】一个词的几个义项之间应该有一般人可以感觉到的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它们就不能算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而只能属于不同的词(同音词)。如“花钱”/“一朵花”中的“花”。(三)★★义素和义素分析1.由分析义项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叫做义素,又叫语义成分、语义原子。2.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所以,义素在语言中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它只有以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才能得出。3.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4.义素分析的方法及其步骤:(1)义素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对比方法,就是把有某种关联的一组词放在一起,在意义上进行比较,提取可以使同义词互相区别的语义成分。(2)义素分析通常可按三个步骤进行:①先确定对比的范围。找出一组相关的词语,确定对比分析的范围。②再比较词义的异同。确定范围之后就是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找出不同词义\n在语义成分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即提取它们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①最后是整理和描写。找出不同词语的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之后以一定的方式加以整理,使最后的分析结果能够简明地反映词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最后还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描写和记录义素分析的结果。1.义素分析结果的整理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加进某些符号表示分析的结果;二是如果某对义项具有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应只取其中一个义素,并在前面加上正、负号来表示这对义素,不必把两个对立义素都列出来。6•义素分析结果的描写和记录也有两种方式,一是矩阵图,一是横排结构式。7.义素分析的要求:力求做到准确、简明,应用尽可能少的义素来分析、揭示词义的特征。8.义素分析在语义研究和语法研究中被广泛利用,在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明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揭示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的关系,有利于词义的研究、学习和掌握。(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限制条件,还可以使语义的描写形式化。(3)目前义素分析的方法还不完善,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义素分析举例—、矩阵图[穿在脚上的东西][有筒][走路时着地]鞋子+—+靴子+—+袜子++—二、横排式结构姑妈:[+人+亲属+长辈一男+父系一姻亲+/-比父大]舅父:[+人+亲属+长辈+男一父系一姻亲+/-比父大]舅妈:[+人+亲属+长辈一男一父系+姻亲+/-比父大]姨夫:[+人+亲属+长辈+男一父系+姻亲+/-比父大]姨妈:[+人+亲属+长辈一男一父系一姻亲+/-比父大]2009年1月分析题:分析下面这组词的义素。沙发椅子凳子参考答案沙发:[+坐具+有靠背+有扶手+全软面]椅子:[+坐具+有靠背+■有扶手-全软面]凳子:[+坐具-有靠背-有扶手-全软面]二、词义的聚合(一)单义和多义1.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叫多义词。2•词为什么由单义发展为多义:词由单义发展为多义是有各方面根据的。首先,客观对象间的各种联系是词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其次,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3.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其他意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岀采的派生义,也叫引申义。\n4•多义词多义和本义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总有一个是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这个意义叫基本义。词的本义和基本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比如“生”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指一种哺乳动物,它的本义和基本义一致;“兵”的本义是兵器、武器,基本义却是兵士,它的本义和基本义是不一致的。★5•派生义产生的途径就是一般所说的引申。引申一般都是沿着客观对象间的相关性联系或相似性联系这两个方向进行的,前者的引申方式是借代,后者的引申方式是比喻。比如,“便衣”原指“平常人的服装”,后又用来指“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这是运用借代产生引申义「'包袱”原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后来产生“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的意义,这是运用比喻产生引申义。6•—个词虽然可以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一般不会产生歧义而影响人们的交际。词语总是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一个意义。★7.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区别: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音形式来表示多个意义。区别是:(1)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童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或者原来有联系,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人们已经感受不到这种联系的存在。(2)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二)同义词1•同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2•同义词有哪些特点:(1)同义词是就词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孤立的词语无所谓同义词。(2)不同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3)同义词是就特定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系统而言的,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同义词。1.同义词可以分为等义词和近义词两类。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在内的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如“马铃薯”与“土豆”;近义词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如“爸爸”与“父亲”。2.近义词之间的主要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1)近义词之间的差别可以表现在词的理性意义上。(2)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表现在非理性意义即附加色彩上。3.如果一个词是多义词,那么它就有可能在不同的义项上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三)反义词1•反义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意义相反的两个词。2•反义词的特点;(1)反映同类事物内部两个矛盾或对立的方面,具有共同的意义领域是构成词语间反义关系的基础。(2)两个词的意义相反是以逻辑上的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为基础的。(3)词的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别以及附加色彩的对立都可能成为近义词之间的反义因素,但不能构成反义词。(4)不能跨越语言或方言来讨论反义词。★3•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的区别:绝对反义词指两个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须否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即彼的中间状态存在。如死——活、拒绝一—接受;相对反义词是指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n一方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慧彼的中间状态,如多——少、热情——冷淡。1.反义词在语言中的积极作用:(1)帮助人们在编纂词典时确定多义词的义项,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2)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以用来揭示矛盾,突出对立面,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四)语义场★1•语义场指若干具有共同类属义素的词语构成的聚合体,类属义素指反映事物所属类别的语义特征。★2、语义场与语义中的上下位词有密切的关系。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大,有些词代表的事物范围小,如果后者所代表的事物可以完全包容在前者所代表的范畴之内,那么它们之间就有上下位的关系,其中代表事物范围大的词叫上位词,代表事物范围小的词叫下位词。3•语义场的系统性: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系统性。首先,一个语义场就是一个局部的词义系统,某个词义的变化或词语数量的增减,会导致意义领域的重新划分和分配,从而引起系统中其他词义的变化。比如,先秦时代,“牙”指两旁的牙齿,“齿”指中间的牙齿,后来“齿”退出了口语交际领域,“牙”便扩大了自己的意义范围,指所有的牙齿。其次,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有强弱之分。一般来说,一个语义场的意义领域越恒定越封闭,词义之间的相互规定、相互制约的作用就越明显;反之,语义场的系统性就比较弱。例如,“家用电器”语义场的意义领域是开放的,这个语义场内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成员,而这种新词语的出现不一定会引起其他词义以及词义之间关系的变动。4•语义场的层次性: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比如“卡车、轿车、吉普车”等可以构成“汽车”这个语义场,“汽车”又可以和“火车、自行车”等构成“车”这个较大的语义场,“车”还可以和“船、飞机”等构成“交通工具”这个更大的语义场。5.研究语义场的意义:语义场研究对词义研究和语言间语义对应关系的研究都有—定的意义。(1)以系统的观点看待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使我们更多地了解词义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词义的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清楚地看到语言内部因素对词义形成和变动的影响,从而全面、深入地认识词义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原因。(2)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3)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径。(4)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三、句义(一)句义的构成1.句子的语言意义可以依据表达形式的不同大致分为词汇意义、关系意义和语气意义三个主要部分。2•词汇意义:词是句子的基本构成部分,句子中词的意义也就成为句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一个句子的意义,首先要懂得句中词语的词汇意义。★3•关系意义:句子通常都是由词语组合而成的,词语在组合时总要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由这些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我们所说的关系意义。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可分为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4•词汇意义和关系意义的区别: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词语即使孤立存在,也会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而关系意义则是词语进入组合之中才产生的意义,\n它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构之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关系意义的。★5.语法关系意义: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它包括“陈述”、“涉及”、“修饰或限定”、“平等”等。比如主谓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陈述”,动宾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涉及”。★6•语义关系意义:语义结构关系是指词语在组合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它是一定的现实关系的概括反映,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如“猴子吃桃子”这句话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有:“吃”和“猴子”之间存在的“动作”和“施事”的意义;“吃”和“桃子”之间的“动作”和“受事”的意义。★7.语气意义:反映说话人使用句子的目的和说话人情绪的意义就是语气意义。语气意义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等不同的意义。在语言中可以通过语调、虚词和语气副词等形式表达。★★(二)句子的语义结构1.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是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2•变元:又称题元、项等,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一般都是名词性的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或宾语。3•语义角色: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的不同语义关系,可以把变元分为若干类型,这种变元的类型一般称为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施事、受事、与事、工具、结果、处所等。从语义上看,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首先取决于谓词的语义,谓词的语义规定着谓词与变元之间可能具有的语义关系。此外,一个变元在述谓结构中属于哪一种语义角色也同变元自身的语义有关。如“老李送我一套房子”中“送”是谓词,“老李”是施事,“我”是与事,“一套房子”是受事。★4.述谓结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简单述谓结构。如“我爱中国”。(2)复合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这样的述谓结构就是复合述谓结构。这里所说的“相对独立”是指复合述谓结构中的若干述谓结构之间不存在谓词和变元的关系。例如,“河水很深,水流很急。”(3)从属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本身也是一个述谓结构,这种充当其他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就是从属述谓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充当主语或宾语的述谓结构都是从属述谓结构。如“我希望你去。”中,“你去”是一个从属述谓结构,作谓词“希望”的变7Lo(4)降级述谓结构:述谓结构中的变元可以带有修饰限定的成分,以表示变元某方面的特征,充当这类成分的述谓结构就是降级述谓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充当定语的述谓结构都是降级述谓结构。如“小李正在看我昨天送给他的小说。”中,“我昨天送给他”是一个述谓结构,充当变元“小说”的限定成分,因而是一个降级的述谓结构。★★5.语义指向:句子中某个成分在语义上指向哪儿,或者说同哪个或哪些成分发生语义联系就是这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句中某个成分的语义指向可以同句法结构关系一致,也可以不一致。一般来说出现在句子中的补语、副词和介词涉及到语义指向问题。例如,“我吃光了盘子里的菜”中的“光”语义指向“盘子里的菜”;“那种点心他们都吃了”中的“都”语义指向“那种点心”,意思是“那种点心都被他们吃了”,也可以指向“他们”,意思是“他们都吃了那种点心”;“他在黑板上写字”,其中介词词组“在黑板上”语义指向“字”。2010年1月\n分析题: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n参考答案吃食堂(处所)喝开水(受事)写文章(结果)飘雪花(施事)涂蜡笔(工具)读课文(受事)2009年10月分析题:以下列举的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了”构成的语句,分析各个语句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并将它们填入下列各项中。文章写长了衣服晾干了库房堆满了啤酒喝光了大家吃饱了盘子打碎了斧头砍钝了房子盖歪了毛笔写秃了客人喝醉了报纸送晚了图纸画小了(1)指向动词:报纸送晚了(2)指向施事:大家吃饱了(3)指向受事:啤酒喝光了(4)指向工具:斧头砍钝了(5)指向结果:文章写长了(6)指向处所:库房堆满了★(三)蕴含和预设客人喝醉了衣服晾干了盘子打碎了毛笔写秃了房子盖歪了图纸画小了1.蕴含。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就是甲蕴含乙。蕴含的公式表示:甲一乙。蕴含关系一般发生在上下位关系或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句义之间。例如,“他买了一篮子萝卜”一“他买了一篮子菜”。2•预设。预设是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但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之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预设可以用公式表示为:甲乙,意思是“甲以乙为预设”。例如,“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他有哥哥”。3.预设和蕴含的区别:(1)预设和蕴含一样,也是有句义甲就必然有句义乙,不同的是,蕴含包含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基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范围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息。(2)同蕴含一样,一个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预设关系与其他句义联系在一起,使这些句义成为这个句子潜在的意义。(四)歧义1•歧义的性质。(1)歧义是指同一形式的语言符号序列可能表达不同意义的现象。(2)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3)歧义与语义的模糊性质和笼统性质都不同。(4)歧义在理解上有难易程度的区别。★★2.举例说明歧义的类型:歧义包括两大类:(1)词汇歧义。指由词汇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常见的词汇歧义有三种成因:①同音歧义。如“这件事没有yiyi”。yiyi可以表示“意义”,也可以表示“异议”。②同形异义。如“你别上”,“别”既可以理解为动词,也可以理解为副词。③一词多义。如“他的包袱很重”,“包袱”既可以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也可以指某种负担。词语的同音异义、同形异义和一词多义都可能造成语句的歧义。(2)组合歧义。指由词语组合关系上的原因造成的歧义,又可分为语法结构歧义和\n语义结构歧义两类。①语法结构歧义。如“出租汽车”,既可以是动宾关系,也可以是偏正关系。②语义结构歧义。如“鸡不吃了”,可以理解为“鸡不吃食了”,也可以理解为“不吃鸡了”。③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或不同的层次构造,就有可能造成语法结构歧义;如果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语义结构关系,就有可能造成语义结构歧义。2005年1月分析题:分析下列歧义句属于哪种类型,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歧义的,每句表示哪几种不同意义。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参考答案:这个句子的歧义属于组合歧义中的语法结构歧义,是由于相同的词语之间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构造造成的。这句的层次构造既可以是“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也可以是“昨天江苏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按前者来理解,意思是“昨天江苏全部和部分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按后者来理解,意思是“昨天江苏的部分地区和浙江的部分地区下了雨”。语义历年真题2012年1月1、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P227A.吃苹果B.喝汽水C.喝牛奶D.来客人2、“脑袋”和“头颅”意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P203A.理性意义不同B.视觉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D.形象意义不同3、“飘雪了”中的“雪”属于语义角色类型中的()P227A•工具B.结果C.施事D.与事4、判断分析题:边界不明是语义模糊的本质。P1975、论述题:举例说明词义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P201-204(提示:词的理性意义包括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词的非理性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2011年10月1、“浇水”这个组合中,“浇”和“水”之间是动作行为和工具的关系,这种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P227A.语法关系意义B.语义关系意义C.语境意义D.语气意义2、下列各项中,(甲)句和(乙)句之间是蕴含关系的一项是()P232A.(甲)他弟弟出国了〃(乙)他有弟弟B.(甲)他现在不是经理了〃(乙)他当过经理C.(甲)他养过猫〃(乙)他养过动物D.(甲)他又喝醉了〃(乙)他以前喝醉过\n3、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是指()P231A.简单述谓结构B.从属述谓结构\nc・降级述谓结构D.复合述谓结构4、论述题:结合实例说明语义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P222-223(提示:语义场的系统性是指在系统内某个词义或词语变化会引起其他相关的变化,另外语义场系统性有强弱之分;语义场的层次性是指语义之间具有不同的层级。)2011年1月1、下面的动宾词组中,表达动作与工具关系的是()P229A.吃苹果B.写文章C.写毛笔D.抬桌子2、“他给我一本书”中,充当受事语义角色的是()P229A.他B.给C.我D.—本书3、判断分析题:“熟”有“成熟”“熟悉”“程度深”等多个义项,这体现了词义的模糊性。()P1974、论述题:举例说明近义词的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P216-2172010年10月1、下列词语,属于绝对反义词的一组是()P219A.快一慢B.正一反C.好一坏D.黑一白2、下列各句,语义结构属于复合述谓结构的是()P230A.我去打电话B.接电话的是他C.他去比较好D•他希望你来)P232B.(甲)他的手机坏了——(乙)他有D.(甲)他在读大学一(乙)他在上3、下列各项,甲和乙之间为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是经理助理——(乙)他不是经理手机C.(甲)他喜欢看小说——(乙)他喜欢看书大学4、下列关于歧义的表述,正确的有()P235A.歧义指语言片段的多个意义难以划分清楚B.歧义以语言符号序列的同形为前提条件C.语义的模糊性是歧义产生的根本原因D.词语的一词多义也可能造成歧义E.歧义可通过上下文和情景语境消除5、名词解释:义项P2046、判断分析题:“船来了”这表述中的“船”,在具体运用中可以指渡轮、帆船、游艇等各种类型的船,但“船”的词义却是“水上运输和交通的工具”。说明其中的道理。P1962010年1月1、下面各组词中的各项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是()P221A.椅子包子柜子B.双人床车床蹦床C.萝卜白菜土豆D.枕头木头芋头2、“溜达”和“徜徉”词义差别的主要方面是()P218A.语体色彩B.形象色彩C.感情色彩D.理性色彩3、下面各组词中,存在同义关系的是()P216A.房子一房间B.玉米一玉米粒C.蔬菜一青菜D.维他命一维生素\n4、分析题: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P229吃食堂喝开水写文章飘雪花涂蜡笔读课文5、简答题:导致“鸡不吃了”产生歧义的原因是什么?P238第六章文字重点内容:1、字符2、汉字造字法第六章文字—、文字的性质(一)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二)字符★1.字符:字符就是文字符号,是文字的最基本的单位,也就是直接跟某种语言单位相联系的符号,如汉字的“字”和拼音文字的字母。字符可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两种。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字符的字符,如“人”和a为单纯字符。复合字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如“付”和英文用sh[Q]为复合字符。★2.字符的类型:可归纳为三类:意符、音符和记号。(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例如汉字的“人”最初就是画一个人的侧面图形(2)音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是音符。如古汉字的“其”原来是“簸箕”的意思,原本是一个意符,后来采用这个字的字音去记录同音的虚词“其”,“其”就成了只在语音上跟有关的语言单位有联系的音符。(3)记号。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如“汉”中的“又”。★3.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自源文字]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称为自源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玛雅文字。[他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上创制的文字称为他源文字。他源文字的音符是较纯粹的音符,多数跟一定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没有任何联系。3.汉语字符的组合规则:由单纯字符组合成为复合字符的一定规则。汉字的字符组合规则很复杂,在汉字字符中,两个或几个单纯字符组合在一起的方式并不固定,左右、上下、内嵌、外包都可以,如左右结构“位”,上下结构“家”,内嵌结构“裹”,外包结构“囚”等等,而且同样的组合的顺序有时候还是不固定的,如“够”是左右结构,但在汉字规范化以前“句”和“多”在左在右都可以,汉字规范化以后就不能随便挪动了。5•字符的书写规则:书写字符时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分音节书写还是分词书写,这些就是字符的书写规则。(三)文字的类型1、文字类型的两种分类标准:一种是根据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一种是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n1.文字类型的分类:★(1)根据字符可以跟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理论上文字可以分为词语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四种。①词语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词语相联系的文字。如汉字。②语素文字:全部或绝大多数字符都只跟语言中的语素相联系的文字。③音节文字:全部字符都只跟语言单位中的音节相联系的文字。如日文的假名。④音位文字:包括辅音音位的文字邙可拉伯文字的字符)和全音位文字(希腊文)。★(2)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来分类,理论上各种文字可以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①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②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如日文的假名、阿拉伯的文字、希腊文。③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如自源文字。3•字符和音节的对应:一个字符并不只代表一个音节。如多音字。4•意音文字的含义: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5•表音文字的含义: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6•汉字的类型:汉字根据字符跟语言中什么样的语言单位相联系的标准归类,是一种词语文字;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的标准归类的,是一种意音文字。二、文字和语言(-)语言和文字的关系1.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字产生的基础,两者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文字不等于语言,在文字和语言之间不能画等号。2.书面语的含义:书面语是用文字书写下来的语言的一种存在形式。★(二)语言对文字的影响为什么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1)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例如,古希腊人在借用腓尼基字母书写自己语言的过程中,在原有辅音字母的基础上,对某些字母加以变化来表示元音,从而创制了既表示辅音又表示元音的音位文字。(2)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的影响不能绝对化,因为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例如,1928年土耳其政府下令废弃原来使用的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3)文字对语言也产生一定的影响。(4)将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无限夸大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三、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字的起源和演变1•有一种意见认为文字起源于结绳,其实结绳只是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记数、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2.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的说法更为可信。3.文字系统的形成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4•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楔形文字。5•古埃及文字的情况:碑铭体、僧侣体、平民体。6•已知的所有自源文字都是意音文字、词语文字。7.腓尼基人借用古埃及文字创造了辅音文字。8•文字演变的一种趋势:线条化、简化。(二)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和汉字起源的时间现在还没有完全弄清楚。\n★2•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的含义:传统学称简化了的实物的图形为象形字,如“日”。用点画来表示要指出来的意思的这一类字是指事字,如“刃”。有些属于行为动作的词语只得用某些已有的字的复合图形来表示,传统文学称这些为会意字,如“休”。1.许慎的“六书”说:一日指事,二曰象形,三曰形声,四曰会意,五曰转注,六曰假借。4•独体字、偏旁、形旁、声旁的含义:汉字文字学传统上把单纯字符称为独体字,把合体字中的独体字称为偏旁,把表意的偏旁称为形旁,把表音的偏旁称为声旁。5•字体的演变:汉字大致经历了甲骨文和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这几个不同阶段。“六书”指古人总结的古文字的六种造字法,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现在一般认为,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1、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itU(jiqu):'日'、'月'是也。——《说文.叙》象形是描绘事物形状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是象形字。如。日、月、山、水、云、电、牛、羊、须、果、瓜、州、眉2、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说文.叙》指事是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来表示某个词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指事字。如“三”,用三条线表示数量;“刃”,在刀口上加一点,表示刀刃的所在。再如:一、二、三、上、下、厶、刃、本、末、寸、亦、牟、立、片、夕、叵、乒指事字与象形字的区别。象形重在象原物之形,指事重在用抽象符号进行提示。有的象形字有附带部分,如“瓜”的瓜蔓,也象原物之形;指事字有一类是在象形字上加提示符号,如“刃”的一点,不象原物之形,只起提示作用°3^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援(挥):’武’、'信'是也。一一《说文.叙》(类指事类,谊同义,搞同挥,指犹言导向,大致是说,比拼代表某些事情的文,并合其义而成新义,而对这个新义的理解需要依据相关事物之间所存在的内在或外在关系作导向)用两个或几个字组成一个字,把几个字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方法造的字是会意字。如“日、月”为“明”,双“木”为“林”等。会意字与象形字、指事字的区别。会意不同于象形、指事n用会意造字法造的字是合体字,如“尘、众”等;用象形、指事造字法造的字是独体字,如象形字“日、月”,指事字“上、本”等。带附带部分的象形字如“瓜”,象形字加提示符号的指事字如“刃”,也都是独体字,因为附带部分和提示符号都不成字。4、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说文.叙》(事兼指事之事、象形之物,言物亦事也;名即古曰名,今曰字之名。譬者喻也,喻者告也。以事为名,谓半义也;取譬相成,谓半声也。江河之字,以水为名,譬其声如工可,因取工可成其名。)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形旁、义符)和表示字音的偏旁(声旁、音符)组成新字,这种造字法叫形声。形声与象形、指事、会意的区别。形声和象形、指事的区别是:用形声造字法造的字是合体字,而用象形、指事造字法造的字是独体字。形声和会意的区别是:用形声造字法造的字,有形旁和声旁,如“湖”,从水胡声;用会意造字法造的字没有声旁,如“休”、表示\n(人)在木(树)旁(休息)。四、文字的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创制1.文字的创制:指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政府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2、为原来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3、非洲一些国家独立后,创制了文字。1.新中国为少数民族语言创制了文字。5•创制文字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首先解决以哪一方言为基础方言的问题,要综合衡量人口、经济以及本民族人士的意见。若一种语言的方言分歧过大,也可为不同的方言创制不同的文字,但必须十分慎重。(-)文字改革★1•文字改革有三种情况:(1)正字法改革: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十九世纪英文和法文进行的正字法改革,俄文在十月革命后的改革等。(2)字符类型改革:整个文字类型不变,但是字符类型变了,如1928年土耳其进行的文字改革,舍弃阿拉伯字母,改用拉丁字母。(3)文字类型改革:整个文字类型变了,如越南的文字改革,从一种意音文字改成一种表音文字。2.文字改革三种类型的实施情况:第一种类型涉及面不广,不影响整个文字系统,也不严重影响阅读和书写,比较容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文字改革第二种情况影响深远,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如1928年土耳其文字改革;第三种情况的改革难度较大,但也有非常成功的经验,如越南的文字改革。文字历年真题2012年1月1、至今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P262A.汉字B.玛雅文字C.楔形文字D.古埃及文字2011年10月1、下列关于文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P260A.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笔画B.假借字直接表音而间接表意C.汉字与汉语音节是对应的D.拼音文字不必进行文字改革2、名词解释:意符P2422011年1月1、从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P256A.表意的B.表音的C.表音兼表意的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2、判断分析题:文字不属于语言。()P2402010年10月1、汉字构件中跟语音和意义都没有联系的是()P242A.音符B.意符C.记号D.独体字\n2、简答题:举例说明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P250\n(提示: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有影响,如希腊人创制的音位文字;语言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不能绝对化,如越南语由意音文字改为表音文字。)2010年1月1、按传统的“六书”分析,“暮”是一个()A.象形字B.指事字C.形声字D.会意字2、下面形体不代表任何语言单位的是()A.意符B.音符3、文字起源于(A.结绳B.穿贝4、汉字是一种(C.记号)C.结珠D.笔画D.图画A.音节文字B.表意文字C.意音文字D.音位文字第七章语言和社会重点内容1、语言的分化和统一2、语言的接触第七章语言和社会一、语言的起源和发展(一)语言的起源1、研究语言起源问题的目的在于探索人类是怎样在其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语言,是如何实现从没有语言到能够开口说话的历史性跨越的。1.研究语言起源问题包含两个不同的问题:(1)语言产生的条件问题,即语言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2)人类语言的前身问题,即人类语言是从什么交际手段发展而来的。★3.关于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神授说和人创说两种。4、“神授说”的内容及评价:(1)概念:认为语言是上帝或神赐予人类的学说。(2)代表观点:①印度婆罗门教《吠陀》中:语言是神赐予人类的一种特殊能力。②基督教《圣经》中:耶和华创造了亚当,亚当创造了语言。③我国苗族传说:山神创造了人,并传授了语言。(3)实质:在当时科学文化水平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人们无法解释语言这种奇妙的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因此只得归之于神的恩赐。5、“人创说”的内容及评价:(1)概念:认为语言是人自己创造的,不是上帝或神赐予的。(2)代表观点:①摹声说:语言起源于人类对外界各种声音的摹仿。这种观点只能解释摹声词的\n产生,无法说明人类语言的起源问题。①社会契约说:语言起源于人们的彼此约定。这种观点注意到了语言的社会属性和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但无法解释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彼此约定的。②手势说:在人类使用有声语言之前曾经历过一个手势语言的阶段,这种观点无法解释手势语言是如何发展为有声语言的。③感叹说:人类的有声语言是从抒发感情的各种叫喊声演变来的。这种观点无法解释叹词是如何发展成具有理性意义的其他词语的。④劳动叫喊说:人类的有声语言从人的劳动叫喊声发展而来。这种观点注意到语言起源和劳动的关系,但无法解释劳动号子是如何发展为语言的。(3)实质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生,缺乏科学的依据。5.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观点:恩格斯说:“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的……”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和生理上的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应该说恩格斯对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已经相当全面了。7•与语言起源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1)研究的领域涉及动物学、古人类学、心理学等方面,在这些基础上形成了现代对语言起源问题的新认识。(2)经实验,黑猩猩没有像人类一样的喉头和大脑结构,因此它不能像人一样的说话。(3)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人类有声语言的产生大约是在距今四五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4)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①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心理条件)②人类要具备一定的生理条件。(生理条件)③人类社会有了产生语言的必要。(社会条件)(5)声音不受距离、光线的限制,不妨碍肢体劳作的优点使人类最终选择了有声语言。7.语言的起源为什么必须具备心理、生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条件:(1)心理条件: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水平,应该能够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这种心理条件,才有可能产生语言。(2)生理条件: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才有可能产生有声语言。(3)社会条件: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到“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具备了这样的社会条件,才有必要产生语言。语言起源的这三个必要条件缺一不可,而创造这三个条件的是人类的劳动。(二)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1)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如鲜卑语。(2)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如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岀现。(3)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如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的产生,普通话的推广。\n(4)社会之间的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如外来词。★★2.语言发展演变的两大特点:(1)渐变性:语言是逐步发展演变的,不允许有突飞猛进的变化。这是由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这一根本性质决定的。(2)不平衡性: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从语言内部来讲,语汇变化最快,语音次之,语法最慢;从外部来讲,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正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地域方言或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之O二、语言的分化和统一(一)语言随社会的分化而分化★1.举例说明语言分化的产物。(1)地域方言。语言的分化首先表现为地域方言,即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就叫做“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与社会的半分化状态相适应的。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封建割据,交通阻隔等原因,有时分化为若干半独立的社会单位,它们之间的联系不多,关系疏远,交际减少,但整个社会并没有完全解体。这种社会分化导致语言社会功能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体系中差别的扩大,一种语言分化为不同的方言。如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七大方言: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2)亲属语言。其次,语言的分化表现在有共同历史来源的亲属语言上。一个统一的社会,由于国家的解体、分治等原因,有时分化为几个独立的社会单位。语言便在不同方言的基础上继续分化为几种独立的亲属语言。例如,蒙古帝国瓦解后,原来的蒙古语便分化为许多独立的语言:蒙古语、东乡语、土语、达翰尔语、保安语以及苏联的希里亚特语等。(3)社会方言。同一种语言还可因社会的社群分化而呈现出种种特色,这就是社会方言。1.语言随社会分化为两种类型:(1)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2)社会方言。2.地域方言和亲属方言:★★(1)概念: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语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叫地域方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方言。(2)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3)方言下又可分为次方言、土语。(4)方言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语汇、语义、语法上也有一些差异。(5)方言间总会有些共同点,比如语音对应关系涉及的就是成批的词语,因而证明方言间有共同的历史渊源。(6)亲属语言之间的历史同源关系叫做亲属关系,它的重要标是语音对应现象。★语音对应关系:方言之间所具有的、有规律的而非个别的语音之间互相对应的关系就叫做“语音对应关系”。3.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即地域方言是怎样产生的:地域方言是随着社会的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而形成的。(1)居住和活动的地点分散,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频率很低,他们使用的原本相同的语言共同点就会不断减少,不同点将不断增多,久而久之,不同的方言就会形成。(2)一个疆域较大的封建社会,因生产、贸易不发达,交通、通讯不便利,很\n难保持完全统一的局面而处于不完全分化状态,这也会促使方言的产生。(3)大规模的集体迁徙也会形成社会的不完全分化,而使一种语言内部出现方言分歧。★★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做“亲属语言”。1•语言的谱系分类:可分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四个层次。2•世界上的语言按亲属关系可分为九大语系,即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毘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是使用人数量多的两个语系。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几十种不同的民族语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印欧语系等。4•来自拉丁语的语言: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来自日耳曼语的语言:英语、德语、丹麦语、挪威语、冰岛语、荷兰语来自斯拉夫语的语言:俄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捷克语、波兰语★7•社会方言:(D概念:语言或方言内部同一定的社会特征和社群相关联的变体和特点被称之为社会方言。(2)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在结构系统上不是同的。地域方言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异可以大到互相不能理解的程度,而社会方言没有独立的语言系统,不会妨碍交际。(3)造成语言差异的原因:①阶级和阶级的差别。②职业的差别。③年龄的差别。④性别的差别。⑤文化程度的差别。⑥宗教信仰的差别。(4)从根本上说,社会的社群分化是语言产生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语言随社会的统一而统一1.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原来被割据的社会可以统一起来,几个原来完全独立的社会也会统一为一个社会,社会的统一迫切地要求语言的统一,语言就会随着社会的统一而逐步统一。2.语言的统一不能采用消灭现有方言的方法,只能用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取代方言的方式来实现。3.[共同语]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使用的语言形式。[通用语]是指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的一种方言。4•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共同语和通用语的性质不同。共同语是一种高级形式,旨在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并最后取代方言。5•作为一种语言的共同语产生基础的某一方言叫做基础方言。共同语的语音、语汇、语法系统都来自基础方言。基础方言的确定井不由人们的意愿决定,而由客观社会条件决定。★一、为什么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1.北方方言的代表点北京一直是一个政治中心;2.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几百年来被用作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管理的工具,被称作“官话”;\n3•近几千年来,许多重要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用北方方言或者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写成的;4•使用北方方言的人最多。★二、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于文化的原因。6.共同语从形成到普及需要一个过程。5.一个国家内各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国语,它是各民族间的共同语。6.为什么推广、普及共同语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推广、普及共同语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逐渐缩小方言差别使语言趋于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共同语可以在两个方面对方言产生强烈的影响。(1)引导方言的发展方向,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如新中国建立以来,汉语各方言都岀现了明显的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许多方言色彩较浓的语汇已经或正在被普通话语汇所取代。(2)共同语会逐渐扩大自己的使用范围,而方言的使用范围将随之不断缩小。如我国方言区的许多学校普通话日益普及,正在取代方言而成为教学语言。在许多行业和机关内部,普通话也正在成为工作语言。(3)同时应该看到,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可以使地域方言的分歧逐渐缩小,但语言的统一通常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三、语言的接触★(-)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1.语言成分的借用最常见最突出的是词语的借用。借词也叫外来词,它指的是音和义都借自外语的词。如,吉普、沙发、尼龙、拷贝、雷达、扑克、逻辑、克隆、迪斯科、巧克力、三明治、尼古丁、高尔夫等。2.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从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即意译词的词义来自外语,而词的语音形式和构词方式都是本族语言的。如,银行、电话、扩音器、青霉素等。3.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这种词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女口,黑板、足球、马力、蜜月、热狗、超级市场、黑马、黑匣子、软件等。4.半音译半意译词指在音译的形式上面加上一个意译的成分,对所表示的事物的类属作出说明。女口,比萨饼、汉堡包、拉力赛、艾滋病、基因、香波、敌敌畏、的确良、维他命、可口可乐等。5.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汇方面有什么特点:(1)不同的语言对借词的接受程度可能有所同。这种接受程度除了社会、文化等因素外,同本族语言自身的结构特点以及人们的语言习惯有很大关系。(2)由于在汉语中语素、音节、汉字基本是一致的,使得说汉语的人在习惯上认定汉语的每个音节和每个汉字都是有意义的,因而在吸收外来词汇成分时,不习惯只把汉语的音节和汉字当作没有意义的记音符号来使用,也就是不习惯完全借音的形式,而总是喜欢用意译词和仿译词的形式来吸收外来成分。具体表现有:①音译词被后来的意译词取代。如“电话”取代“德律风”;②音译时想方设法带上意译成分,例如,音译加义类,如“啤酒”(beer);③选用与原词意义相关的汉字,如“基因”(gene),等等。1.由于社会、文化以及汉语自身的结构特点和人们的语言习惯的关系,汉语对外来词有较大的抗拒性,致使许多汉语外来词都最终向着意译词的方向发展。6•在词语的借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出现借出去的词再借回来的现象。如“台风”。\n7•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8•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在语音、语法上一般都要顺应借入语言的结构规则。9•除了词语的借用现象外,还有语音和语法的借用。(-)双语现象如何理解双语现象的含义:(1)★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语言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2)双语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不指个人使用双语的现象。个人双语只是社会双语现象的具体体现。(3)★双语制指的是某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两种或多种,也就是指一种以法律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从实际看,双语制和一个社会的双语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4)产生双语现象的社会原因:①使用不同语言的人杂居。②外语教育。(5)★双言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方言或分别使用共同语和方言的社会现象。在我国,汉族地区普遍存在着双言现象,很多人在公共场合或与外地人交往时说普通话,在家里或与本地人交往时说方言。(三)语言转用1•如何理解语言转用的含义:(1)语言转用的概念: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和融合而产生的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也叫语言替换。(2)语言转用不是指两种语言互相渗透,相互融合,最后混合成一种新语言,而是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2、语言转用的两种形式:(1)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换用另一种民族的语言。(2)一个民族的一部分成员换用另一种民族的语言。3、语言转用与哪些社会条件有关:(1)与民族融合密切相关,但语言的融合并不等于民族的融合。(2)同数量占优势的民族生活在同一地区形成杂居的局面,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密切的关系。只有在这种条件下,语言转用才有可能发生。(3)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哪一方发生语言转用,哪一种语言能够代替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主要取决于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上的优势。4•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由双语到单语的相当漫长的过程。语言转用必然会经过一个双语阶段,但双语现象并非都会导致语言的转用。(四)语言混合1.概念:在不同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各种语言成分混合在一起产生的交际工具的现象。2•语言混合的形式:(1)洋泾浜语。(2)克里奥耳语。1.★★洋泾浜语是如何产生的:(1)是母语不同的人在相互交往时所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杂而成的交际工具。它是在某一外语基础上进行简化,并经过当地语言的适当改造而形成的产物。(2)特点:①从语言功能上看,只有口头形式没有书面形式;使用范围狭窄,没有人把它作为母语。②从语言系统上看,语音结构经过当地语音系统的改造;语汇成分有\n限;语法也是不同语言的混合,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程度。(3)发展前途:①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消亡。②发展为克里奥耳语。1.★★克里奥耳语:(1)是作为某个社会群体的母语来使用的、由两种或多种语言混合而成的语言。实际上是母语化的洋泾浜语。(2)克里奥耳语在结构、功能上较洋泾浜语完备,使用范围上也比洋泾浜语宽,因此在得到充分发展后,最终会变得和其他语言同样完备。(3)非克里奥耳化:克里奥耳语向着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甚至克里奥耳语变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如牙买加的克里奥耳语的主要成分来自英语,现在已非常接近英语,甚至被看作是一种牙买加英语变体。四、语言规划★(―)语言规划1.语言规划:(1)概念:社会对语言文字问题所作出的有组织有意识的管理、调节和改进。(2)主要内容:确定官方语言;确定民族共同语并加以推广;对有方言分歧的民族语言进行规范化;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已有的文字进行改革;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政策等。(3)特点:是对语言的人为干预,同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关系密切。2•语言政策:具有法律、法令或政令形式的语言规划。(-)官方语言的选择1.官方语言的选择是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2•官方语言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国、本民族或本国各民族的长远利益,应该选用国内多数人使用的语言,或者是国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较有影响的民族的语言。也可以同时选用几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三)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和规范化1.语言规范化:对语言中产生的变化,既不能一概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是必须对它们作出评价和选择,这就是语言规范化。2•语言规范化的目的:向全社会推广一种标准语,消除由种种语言变异造成的分歧混乱现象,保障社会交际的正常进行,维护民族共同语的统一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1.语言规范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和标准:语言规范化应该在认识了解语言发展演变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从语言社会功能的角度去分析各种语言变化的利弊,而且还要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4•语言规范化一般不是或主要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倡导、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5•没有一成不变的规范。(四)民族语言政策1.民族语言政策是多民族国家语言规划中的重要内容。2•概念:主要是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政策,具体地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政策。1.内容:(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2)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n语言和社会历年真题2012年1月1、人们感觉到方言的不同首先是体现在()P282A.语法方面B.语音方面C.语汇方面D.语义方面2、汉语、彝语、苗语、纳西语都来自于()P286A.古梵语B.原始汉藏语C.古日耳曼语D.古斯拉夫语3、所谓“贵族语言”实际上是一种()P287A.亲属语言B.地域方言C•隐语D.社会方言4、能够引起语言发生社会变异的因素有()P288A.职业B.年龄C.性别D.文化程度E.宗教信仰5、名词解释①语音对应关系P284②语言转用P3026、论述题: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哪些?P274(提示: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的进步会推动语言的发展;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社会接触也会推动语言的发展演变;语言系统自身的变化)2011年10月1、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P284A.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B.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C.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D.社会的不完全社群分化2、下列关于洋泾浜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P306A.洋泾浜语是中国特有的现象B.洋泾浜语有书面形式C.洋泾浜语的结构完全是外来语言的D.洋泾浜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3、“非克里奥耳化”的过程是指()P307A.洋泾浜语向克里奥耳语转化B.克里奥耳语向洋泾浜语转化C.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靠拢D.基础语言向克里奥耳语靠拢4、一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的正确途径是()P311A.消灭方言B.推广共同语C.语言的替换D.语言的混合5、论述题:举例说明语言规范化的目的、性质和原则。P311(提示:语言规范化的目的是要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语汇、语法方面的标准;语言规范的推行,一般是一个通过倡导宣传来引导的过程;语言的发展也要求语言的规范是发展的)2011年1月1、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的语言,这种现象叫()P302A•语言磨合B.语言转用C.语言混合D•语言渗透2、英语、意大利语、古梵语都来自于()P285A.原始印欧语B.原始汉藏语C.古阿尔泰语D.古南岛语3、导致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P274-276A.社会进步B.社会分化C.社会统一D.社会接触E.语言系统内部要素影响4、下面各地点方言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有()P282A.上海话B.武汉话C.成都话D.福州话E.广州话\n5、名词解释①借词P296②双语现象P3006、简答题:简述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P278(提示:不平衡性指语言内部的不同组成部分之间以及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语言发展演变的速度和方向是不一致的)2010年10月1、社会的完全分化所导致的语言分化结果是()P284A.地域方言B.社会方言C.亲属语言D.民族共同语2、克里奥耳语是指()P307A.用于特殊场合的混合语B.只有口语形式的混合语C.用于特殊场合的洋泾浜语D.成为人们母语的洋泾浜语3、论述题:谈谈什么是“语言转用”以及语言转用的条件和过程。P302(提示:语言转用的定义;语言转用的条件-与民族融合密切相关-杂居和较长时期内保持密切的联系-语言使用者在经济文化上的发展水平和人口数量;语言转用的过程)2010年1月1英语属于()P284A.斯拉夫语族B.拉丁语族C.印度一伊朗语族D.日尔曼语族2、方言之间最明显的、最容易觉察到的差异是()P282A.词汇B.词义C.语音D.语法3、属于借词的是()P296A.热狗B.电话C.沙发D.蝴蝶4、造成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主要是社会的()P291A.地域隔阂B.社群分化C.政治分裂D.教育水平5、论述题:语言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277第八章语言和心理重点内容1、语言和思维2、大脑的构造及功能3、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第八章语言和心理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一)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1.思维与语言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最重要的工具。2•思维与思想的概念。思维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过程,也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结果。思想指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n3•为什么说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就好像锄头等农具与种庄稼的关系,也好像粮仓等与庄稼收获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的各个方面,即想的过程和想的结果,实际上都离不开语言。(二)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1.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有三种意见:(1)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多少关系。(2)语言和思维是同时发生的,而且由于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那么甚至应该先有语言后有思维。(3)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出现语言之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2.关于思维先于语言的三方面证据:一是从人类的系统发生学;二是从人类的个体发生学;三是从大脑受到损伤,丧失了语言能力或思维能力的病理现象,以及先天聋哑人的思维状况来推测语言和思维的产生过程。(三)语言和思维是否相互对应★1•思维的分类:(1)感性思维,狭义的感性思维只指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活动,这是一种直观思维,例如看见一枝花,辨别出花是红的叶是绿的,这是视觉;听到一首乐曲,分辨出不同的声音,这是听觉;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了红灯就会马上停车,汽车修理工在发动汽车以后,这里听听,那里摸摸,就能发现什么地方有毛病,这就是知觉。广义的包括表象思维,即唤起表象并在想象中对表象加工改造的活动。如把一些感知过的事物回忆和再现出来,包括回想起过去的一段个人经历,呈现某个人的相貌等,这是记忆表象;而把各种感知过的事物重新组合加工和改造,如装修房间前先进行布局设计,画了幅图画前先考虑画面的景物安排,这是想象表象。(2)抽象思维,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复杂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3)发散思维,指随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而产生的综合心理活动,如感情、意志、美感和相关的文化传统意识等。比如同样看到“下大雨”这样一件事,久旱无雨地区的农民会喜气洋洋,而正受到水淹的地区的农民就难免忧心忡忡。又比如说汉语的人认为“象”这个词与“吉祥”的“祥”的谐音,所以常常用它来表示美好的祝愿,但说英语的人提到却没有这种情感色彩,甚至还有明显的贬义,用来比喻“无用而累赘的东西”、“白痴”,可以想见“白象”牌产品在英语国家肯定不会受到欢迎。此外,像文学、音乐、绘画、雕塑、摄影、舞蹈等,一般也被看作是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1.语言与抽象思维的区别: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范畴,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起来。(1)从功能上说二者不同。思维和语言之间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维。二者都有各自的内容和形式,它们各自功能的外延也不完全等同。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而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包括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语言的形式是语言的声音和词、词组、句子等。(2)从范畴上看二者也不同。思维要用语言形式来进行,概念和词语、判断与句子、推理和复句等也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例如“人失去生命”这个概念,在汉语中就是“死”“逝世”“牺牲”“夭折”“一命呜呼”等几十个词来表达。句子中有些疑问句、祈使句、陈述句也不一定就对应判断,同样有些复句并不表示推理,例如“他放了学,就回家了”。(3)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抽象思维与语言有密切关系,但二者毕竟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属于不同范畴的现象。(四)语言和思维哪个是主导\n1•语言和思维哪个是主导:一种观点是语言决定思维,代表理论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其核心内容是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又称“语言相关论”;另一种观点是思维决定语言,这是目前大多数人赞同的观点,因为并不是只有语言才影响思维,也不是所有的思维都受语言的影响,使用不同的语言的人可以通过翻译互相理解,就是由于这些语言符号的不同语音形式和组织方式表达的思维内容是相同的。2•语言与思维的功能有什么不同。语言和思维的功能不同:思维和语言之间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或者思维是内容,语言是形式的关系。语言和思维都有各自的内容和形式: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包括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而语言的形式是语言的声音和词、词组、句子等。而且,思维除了语言作为工具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物质载体;语言除了作为思维的工具外,还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在这方面,语言和思维各自功能的外延也不完全等同。★★二、大脑的构造和人的语言能力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大脑1.是由成百亿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的;2.大脑皮质从各个器官接收信息并引发人的行为,是行为动作决策机构和记忆存储仓库;3•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中间由骈月氐体连通,有选择地与中线两边的一些皮质区相连,从而使两个半球能互相交流信息;1.总的来说,大脑左半球掌管右半身的动作,大脑右半球掌管左半身的动作。(-)人的小脑主要用于控制人体的运动平衡。(三)人的脑干负责内脏功能等各种低级控制,其中还包含有掌管发音器官运动的颅神经核。★★(四)大脑的构造和人的语言能力1.大脑单侧化现象研究。“单侧化”的意思是,人的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并不是完全对称的,不但大小略有差别,而且有明确的分工,即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的思维活动;而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与语言无关的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2•大脑左半球的分区研究。失语症: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称为失语症。布洛卡失语症:患者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的话。维尔尼克失语症: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失写症:患者可以正常说话,也能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能写过去认识的字,或者写出来也是乱七八糟的。失读症/失名(名词)症一般来说,布洛卡区控制说话机能,维尔尼克区控制理解说话机能。3.大脑语言遗传机制:语言能力知识/普遍语法;语言运用知识/个别语法4•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指大脑侧化的完成,一般认为十二至十三岁,即相当于青春期完成。2.人的大脑构造的独特性研究:只有人类才具有语言能力的大脑构造特征。(五)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和原因\n语言获得:儿童学会说话,特别是学会自己母语的这种过程叫语言获得。★★1.儿童获得语言的过程大致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儿童语言获得大致经历两个阶段,一个是语言前阶段,其中包括非自控阶段和咿呀学语阶段,一个是语言阶段,其中又大致包括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和复杂句阶段。(1)非自控阶段(前6个月,不能区别语言和非语言的声音,但可分辨表示不同感情的声音)。(2)咿呀学语阶段(六个月到一岁左右,已能分辨主要元音和辅音)。(3)单词阶段(一岁左右开始,产生了最早的语义能力)(综合句语言)。(4)双词阶段(一岁半到两岁,产生了最早的语法能力)(双词句语言)。(5)简单句阶段(两岁到两岁半开始,能正确地掌握语序,层次等基本的句法结构形式)(电报句语言)。(6)复杂句阶段(能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成人句语言)。★*2.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偏重于外部条件的解释,包括模仿说和强化说;一类偏重于内部条件的解释,包括天赋说和认知说。(1)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大人语言的模仿来掌握语言的。(2)强化说。认为儿童除了模仿更要通过不断受到外界的强化刺激来形成语言习惯。强化说来自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和斯金纳的刺激反应理论。(3)天赋说。认为人的语言知识中至少有一部分,即一些基本的类别范畴和语法原则,是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得到的,然后通过后天接触的语言环境不断加强以调整和补充,最后才获得完整的语言知识,而先天的语言能力起到了最主要的内因作用。(4)认知说。认为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既有遗传机制的作用,又有语言环境作用,或者说二者是相互作用的。这种理论是建立在皮亚杰提岀的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三、语言与认知活动和民族社会心理(一)语言和人的认知活动(1)语言可以帮助完成人的认知过程。(2)语言可以储存人的认知成果。(3)语言可以发展人的认知能力。(二)语言和民族文化意识1.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一方面归根结底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才决定了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这种“决定”关系不能颠倒,另一方面不同语言的某些表现形式又确定可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意识,这种“反映”不能夸大。具体来说,语言与民族文化意识的关系可以从两方面认识:(1)语言是重要的民族标志,可以体现民族精神。(2)语言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可以反映民族文化。我们既可以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角度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又可以通过不同语言的特点研究有关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前一种情况称作文化语言学,后一种情况称作语言文化学。2.为什么说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有民族特点: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有民族特点,这是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1)客观现实对各个民族来说都是基本相同的,思维上形成的概念、判断等也是基本一致的,各民族都有能力去认识相同的事物,所以说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2)对于同一个事物,各个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却有可能不同,无论是在语汇、语法上,还是在语义表达上,不同民族的语言都可能有自己的特点。3.怎样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n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对于研究没有文献或是很少文献的资料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乃至史前史,都很有用处。比如就可以通过现存的语言材料分析研究文献记载很少的汉族古代社会的情况,例如商代“诸父”“诸母”的称呼去研究古代的婚姻制度。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研究少有文献的中国许多民族历史的历史。例如,通过纳西族西部方言复合词中保留的“女(母)为大,男(父)为小”特征,反映出古代纳西族经历过以母系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1.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作用:思维这种心理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感性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活动等,语言在不同的思维活动中起作用的程度并不相同,比如在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能大些,在其他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能小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需要注意语言在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而并不需要研究语言在非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相反,人的很多思维活动,包括非抽象思维活动,也都与语言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即使非抽象思维活动或这种思维活动的结果,都既可能有意识地借助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也可能无意识地通过语言形式反映出来。从语言学的角度,还要重视研究语言对人的非抽象思维活动所具有作用的一面,而体现这种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民族社会心理的关系,所以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的作用。语言和心理历年真题2012年1月1、掌管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P334A.左半球B.左半球的某些部位C.脑桥D.右半球2、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P339A.非自控阶段B•双词阶段C.电报句阶段D.成人句阶段3、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P287A.语言决定论B.语言遗传机制论C.语言反应论D.语言不可知论2011年10月1、儿童的“语言前阶段”是指()P339A.从出生到六个月的“非自控阶段”B.六个月到一岁的“咿呀学语阶段”C.“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D.作为最初语言阶段的“单词阶段”2、“语言思维”又可以称作()P332A.抽象思维B.发散思维C.感性思维D.逻辑思维E.理性思维3、简答题:思维和语言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二者毕竟是不同的社会现象。试说明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P325(提示:两者的内容和形式不同;两者不一一对应;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则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所以相同的概念、判断等,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很难做到丝毫不差。)2011年1月1、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最迟大约是()P337A.5—6岁B.7—8岁C.9—10岁D.12—13岁2、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体现其具有初步语法能力的阶段是()P342A.双语阶段B.非自控阶段C.双词阶段D.混同阶段3、名词解释:语言获得P332\n2010年10月1、下列对“不可言传,只能意会”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P320A.人的思维活动是不可能通过语言来进行的A.思维活动和语言表达有时可能会相互脱节B.不能绝对地说语言是抽象思维的唯一工具C.高度集中复杂的思维不可能完全凭借语言2、下列可用于证明概念和词语、判断和句子、推理和复句不完全相等的证据有()P325A.语言中的虚词基本不表示概念B.多义词并不表示单一的概念C.祈使句和疑问句都不表示判断D.并列关系的复句不表示推理D.略去大前提的复句不表示推理2010年1月1、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P335A.失语症B.失读症C.失写症D.失名症2、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思维活动是()P320A.抽象思维B.发散思维C.推理思维D.感性思维3、持“语言相关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P327A.沃尔夫B.洪堡特C.哈里斯D.维尔尼克4、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属于语言前阶段的有()P339A.形态句阶段B.咿呀学语阶段C.电报句阶段D.综合句阶段E.非自控阶段第九章语言学的应用重点内容1、第二语言教学2、语言词典第九章语言学的应用一、★什么是应用语言学定义:应用语言学以语言教学为主,还包括语言学在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更大范围内的实际应用,如词典学、翻译学、言语矫正学等。1.本体语言学或理论语言学是指只涉及语言本体现象的研究,而所有跟语言本体以外的现象沾边的研究叫做应用语言学。2•传统上最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只指语言教学。1.最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的范围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即面向人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跟语言教学和语言规范化有关的直接应用研究,还可以包括语言学与哲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n二是语言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即面向机器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跟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有关的应用研究,还可以包括语言学与数学、物理学、电子学、符号学、生理学、生物学、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病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一、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一)语言教学并不需要或并不可能把语言学研究的所有东西都搬过来,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语言学研究跟语言教学研究划等号;但语言教学与语言学研究又有很多联系,不但语言的教和学的过程本身就是语言学研究的知识,而且语言学研究的其他成果也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应用于语言教学。(-)★获得(习得)与学习(或习得):1.人们掌握或学会一种语言的途径有两种,一是“获得(或习得)”;一是“学习(或学得)”,这两者很不相同。2.语言获得主要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直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来完成的;语言学习则主要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即所谓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的练习等来完成的。3.语言获得主要指掌握一种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母语的过程;语言学习则主要是指学习一种外语,特别是成人学习外族语言的过程。4•“获得”和“学习”这两种掌握和学习语言的途径和过程不能完全按照儿童或成年、母语或外语截然分开。儿童掌握母语的前期主要靠“获得”,后期需要靠“学习”;成人掌握外语的前期主要靠“学习”,后期也需要某种程度的“获得”。语言教学主要指儿童和成人掌握语言这两种“学习”的过程。由于“学习”对于母语和外语的作用毕竟很不相同,所以一般讲语言教学都要把母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分开,前者又称“第一语言教学”,后者又称“第二语言教学”。二、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学★1.外语教学主要有三方面的特点:(1)基础性。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基础性的语言学习活动,需要更多借助语言学知识的帮助。(2)交叉性。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交叉性的语言学习活动,既需要依赖母语的基础,也需要排除母语的干扰。(3)多元性。外语教学或外语学习是一种多元性的语言学习活动,应在学习中发现特殊的客观现象,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2.外语教学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包括两类:一是非系统的零星知识,即必须一点一点点记住的语言现象;另一类是系统的理论知识,即可以一类一类掌握的语言规则。★3•中介语。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中介语。即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4.高原期。中介语在学习初期发展较快,越到学习后期发展就越慢,后面这一阶段称作高原期。★5•内在大纲。从外语教学角度看,虽然不同的人学习外语的情况不同,但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却还是大致相同的,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作内在大纲。★6•来源语/目标语。学外语的人的母语又叫来源语,所要学的外语又叫目标语。★7•语言迁移。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的影响叫语言迁移。其中积极的影响叫正迁移,消极的影响叫负迁移。★8•引导迁移。外语教学中教和学双方注意两种语言的共同点,主动利用正迁移,\n同时又注意两种语言的不同点,尽量避免负迁移,这一教学过程称作引导迁移。★9•中介语的错误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类:(1)系统前错误,即由“不会”造成的错误。学习者本人没法认识和纠正,这就需要“学会”。(2)系统错误,即因“记错”造成的错误。学习者本人不一定认识,但经过解释就能明白,这就需要“改正”。(3)系统后错误,即因“忘记”造成的错误。学习者本人就能够认识和纠正,这就需要“强化”。10•外语教学常用的方法:★一是“翻译法”。1.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较多讲解语法规则,允许用本族语说明外语现象,注重书面语的读写训练,重视不同语言的对比。3•优缺点。优点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也能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实际听说的交际能力则可能较差。4•适用对象。比较适用于对年龄较大,语法理解力较强,但学习外语语音较困难或不要求达到较高的听说水平的外语学习者的教学。★★二是“听说法”。1.是受结构主义语言学“刺激-反应”学说影响而产生的外语教学法。2•教学方法。一般不讲语法规则,基本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也不大进行语言的对比,主要使用谈话类教材,后来又较多利用视听设备,甚至尽量模拟近似的语言环境,还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注重句型练习,通过反复的口语句型练习掌握语法规则和形成语感。3•优缺点。优点是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能力,但相对说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较弱。4•适用对象。适用于年龄较小,文化程度相对稍低,对接受语言知识有困难或对语言分析不感兴趣的外语学习者的教学。三、第一语言教学和语言词典★1、第一语言教学就是母语语言教学,实际上指完成了语言获得,能够顺利地听或说一种语言以后进行的更高层次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也就是语文教学。2•汉语的语言教学任务: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推广使用普通话,实行简化汉字,纯洁语言、健康文明地使用语言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审定读音、规范用字、编纂词典、推行汉语国家标准等。3•母语教学的要求:(1)母语语言教学首先要打牢语言基础和补充语言知识。(2)母语语言教学还应该培养阅读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使具备了基础语言知识的人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3)母语语言教学更重在提高文化素质和建设语言文明,也就是使具有自如运用母语知识和较高读写水平的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现出高度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甚至包括反映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4•词典的类型:词典是解释词的意思和用法的工具书。可分两大类:一类是知识词典或百科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的概念知识。包括综合类知识词典、专业类的词典和专名类的词典。如《永乐大典》、《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词典》和《北京地名词典》等;另一类是语言词典或语文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本身的意义和用法。包括描\n写词典、历史词典和专用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新英汉词典》、《辞源》和《北京话土语词典》等。也有的词典兼具以上两种词典的功能。如《辞海》,既有词语释义又有百科知识。词典还包括电子词典或信息词典,如《动词用法信息词典》;资料词典,如《小学生作文词典》和《唐诗鉴赏词典》。5•词典中的义项是指某个词的“一个意思”;词条就是包括了一组义项的“一个词”。6•释义有广狭两种,狭义的释义就是解释词条、义项和词例的意义并给出相应的例句;广义的释义还包括说明词的各种变化和用法,如词的形态、词类、历史来源等。7•常见的释义方法有:(1)用同义词或近义词释义。(2)用反义词或否定形式释义。(3)用定义释义。(4)用具体的描写和说明释义。(5)用“形容……”和“比喻……”等形式释义。语言学和信息处理一、语言学和语言信息处理研究1•自然语言。人类的语言叫自然语言。★2•语言信息处理。计算机可以传送、接收,甚至理解、表达自然语言的各种信息,或者说人和计算机之间可以通过“语言”来沟通,这就是语言信息处理。3.美国科学家韦弗(W.Weaver)和英国科学家图灵(A.M.Turing)被公认为计算机信息处理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最早的信息处理研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机器翻译开始的。★4•语料库语言学或工程语言学。把经过概率统计得出的知识作为计算机需要的知识,或者说这些是不依赖于人所制定的原则和规则的语言学知识。采用这种研究倾向的也就是所谓基于经验的信息处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就叫做语料库语言学或工程语言学。★5•理论语言学或计算语言学。把语言学的原则和规则知识作为计算机需要的知识,或者说信息处理最终还是要依赖这些知识。采用这种研究倾向的就是所谓基于规则的信息处理研究,与此相关的语言学研究就是一般说的理论语言学或计算语言学。★二、语言学和已实现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1•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1.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3•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语料库一般可分为两种,一是未标注任何附加信息的原始文本,称作“生”语料库;一是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称作“熟”语料库。1.语音实验和语音的识别与合成。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出类似的声音。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听觉器官的反应来接受语言信号并作出回应动作或给以语言答复。2.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三、语言学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前景1.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的一种或多种语言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较低级的是单词平面的翻译,即“词对词”翻译,这种翻译只需要词语本身的信息;稍高一点是句法平面的翻译,要求计算机能识别词类、\n形态和语序等,即必须先对句了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调整译句的语序;再高一点是语义平面的翻译,即要求计算机能够分析句子的语义关系;更高一点就是语境平面的翻译,即根据语句的上下文和说话时的背景等结构外因素来确定译句。在这四个层级中,目前已经做到的其实只是单词平面的翻译,句法和语义平面的翻译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语境翻译更未能突破。2•人机对话:较低级目标是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来控制计算机跟人“对话”;更高级的目标是使“人”和“机”真正做到像“人”和“人”那样对话。3•人工智能:也叫智能机器人。能自动翻译、回答问题、执行人的语言指令,还能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进行判断和推理,并做出文字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报告。语言学的应用历年真题2012年1月简答题:简述外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特点。P373(提示:语言迁移的定义;语言迁移的分类;错误类型)2011年10月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于()P379A.描写词典B.信息词典C.百科词典D.资料词典2、第二语言教学除外语教学外,还应该包括()P368A.双语地区的语言教学B.方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教学C.民族地区的国家标准语教学D.聋哑人的手势语教学E.儿童入学后的语文教学3、名词解释:机器翻译P3882011年1月1、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P360A.社会语言学B.文化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D.本体语言学2010年10月1、下列关于中介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P373A.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才出现B.中介语到外语学习后期发展更快C.中介语无法用于日常交际活动D.中介语的发展遵循大致相同的规律2、为计算机处理语言而编写的词典是()P380A.语言词典B.信息词典C.知识词典D.百科词典3、名词解释:外语教学的听说法P3742010年1月1、《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属于()P380A.百科词典B.语文词典C.描写词典D.知识词典2、名词解释:语言迁移P373\n考试命题与复习指导一、考试命题(一)命题均以大纲为依据(1)命题包括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基础知识包括教材所授的所有知识,特别是以语音、语汇、语法、语义、文字,以及语言和社会、语言与思维等内容为主;实际应用主要指运用教材所讲授的方法对给出的语言材料进行分类、分析和说明等。(2)试题所采用的语言材料兼顾指定教材和参考书以内和以外两方面,但指定教材和参考书以外的语言材料不超过50%o(二)知识覆盖面语言和语言学、语言学的应用20%;语言结构系统(语音、语汇、语法、语义、文字)50%;语言和社会、语言和思维30%;基础知识试题70%,实际应用能力试题30%。二、试题涉及的能力层次和难易度(—)能力层次1、分为识记、理解、综合归纳、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五级;2、在试卷中的大致比例:识记20%;理解20%;综合归纳20%;简单应用20%;综合应用20%o(二)难易度1、分为容易、较容易、较难和难四种;2、各种难易度的试题比例大致为容易20%、较容易30%、较难30%、难20%。三、试题类型与总量(一)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分析题、简答题和论述题(二)总量:原则上控制在40道小题左右。四、复习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掌握: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吃透内容要点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弄清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加强实践练习注意处理好几种学习材料的关系复习指导第一,吃透内容要点复习不但要掌握比较重大的要点,弄清楚各个章节的框架结构,对各个重点内容的要点也要非常熟悉,每个要点要求都能展开阐述,比如词义的概括性特点,对于其中的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特点的内涵,都必须能结合实例说出个所以然来。如果复习不全面不细致,理解问题不深入透彻,遇到这样的问题恐怕就只能是干巴巴的条款了,那样是很难取得优异成绩的,也不符合本课程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三基”的要求。第二,掌握常用的名词概念专门就名词概念提出复习要求,这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名词概念是一门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部分,学科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系列的名词概念串连起来的。另一方面,期末试题名词解释题目还是一个考核重点,而且还占有非常重的分量。\n名词概念分两个层次要求:一个层次是对名词概念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能举例说明;一个层次名词概念主要是一些涉及到下位概念的名词,要求理解其内涵,能结合语言实际进行类别分析辨认。我们在中央电大发行的《期末复习指导》中列出了一些重点名词,复习可参考这部第三,弄清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复习首先要注意把基本理论吃透。所谓\n吃透,就是能理解其内容,能灵活运用理论来分析问题,而不是死记硬背。例如音位的分析、词组的结构层次分析,可以说是必考的内容,但如果只机械死记这些概念,是没有意义的,必须弄懂其内涵,再结合具体的的词组灵活自如地进行分析辨认。第四,加强实践练习。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把握起来也有一定难度。要真正吃透理论并做到灵活自如地加以运用,仅靠辅导老师在课堂上的分析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课下必须多进行实践练习,多结合语言现象进行分析,通过反复的实践体会,才能真正把握、吃透基本理论,运用自如。第五,注意处理好几种学习材料的关系复习还是要以教材为主,所以我们网上发布的辅导资料等在复习时主要帮助大家整理知识使用。由于本课程是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的,涉及到多种语言材料的运用,考试以汉语、英语语料为主,以说明语言学理论问题为主,并不是考大家的英语知识,所以不会有很大难度,大家对此不必担心。本课程考试涉及到英语语料的内容主要有语素的类别、合成词结构、形态变化、语法意义、语法范畴。五、重点内容(一)重点章第二章语音;第三章语汇;第四章语法;第五章语义。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H-弟二"P;第四节;第四节(二)重点节第一章第一节、弟一早弟一T>、一ATrH-弟二早弟一R、第四章第三节、第五章第二节、第六章第一节弟七早弟—"、第八章第二节第九章第二节(三)分析题考试重点1.词的构成与词类2.层次分析法的应用3.语义分析法的应用(语义角色、语义指向和歧义分析)4.义素分析法的应用5.音位理论应用(四)论述题考试重点1.口语与书面语2.语言的性质3.语汇的构造形式4.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5.句义6.语言的接触7.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成功秘诀:\n1•教材必须通读一遍(要用笔把重点内容划出来和随时写岀自己的看法)。2•重点章必须通读两遍。3•重点节必须通读三遍。4•复习中带有“★”的内容必须理解和记住。1.《大纲》中“识记”的内容必须背得滚瓜烂熟。2.至少做五套有答案的模拟试卷或真题试卷。7•要经常看《大纲》,对照《大纲》说内容,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