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9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互补研究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互补研究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互补研究 【摘要】为解决当前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有必要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上的相互契合,即教学互补,并从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处理好二者教学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互相借鉴吸收、兼容并蓄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措施。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教学 这里的政治经济学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指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无论是政治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是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目标上,都担任着培养学生经济理论素养的重要任务。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我课题组教师于2010年9月分别对07级、08级、09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效果截然不同。61%的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无用的,而77%的学生认为西方经济学是有用的;50%的学生表示通过学习政治经济学得到的收获不大,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表示收获不大的仅有12%。而在二者关系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学生对二者关系的了解甚少,或者说根本就不了解。虽然有86%的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有一定区别和联系的,但具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却说不上来。 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我课题组教师深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一致认为,要解决当前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方法就是要实现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教学上的相互契合。我课题组教师将其称之为教学互补,并提出了相应措施。 一、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 1.政治经济学属于经济类课程,而非政治类课程 经济类课程和政治类课程的研究对象不一样,教学目的也不一样,所以有必要明确政治经济学是属于经济类课程,还是政治类课程。大多数学生都会把政治经济学当作一门政治类课程来学习。政治经济学一词是由政治和经济学组成,容易被误认为这里的政治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政治经济学是介于政治学和经济学之间的交叉学科。从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实践来看,教育部也将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公共政治理论课来开设。这就使学生们认为政治经济学是政治类课程,而非经济类课程。\n 要使学生明白政治经济学是属于经济类课程,还是属于政治类课程并不难。在讲授政治经济学发展史部分时,任课教师应重点强调政治经济学的起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在其编写的教科书《经济学》中,将通过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而发展成目前的后凯恩斯主义主流经济学和马克思的经济学说比喻为由古典经济学这棵大树分出的两个枝干。这就说明古典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共同的起源,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属于经济类课程。 2.杜绝政治经济学无用论、过时论的观点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政治经济学无法解决现实,已经过时;西方经济学对现实有较强的解释力,是真正的经济学。之所以学生会有这样一种观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西方经济学中的理论与我国现实联系紧密,而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与我国现实有一些差距,如列宁指出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对殖民地、落后国家的掠夺,而我国现在一方面到处招商引资,另一方面也对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资本输出。 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西方经济学中的科学成分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我国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政治经济学才应该是指导、是主流,学生的这种错误观点要坚决予以杜绝。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并成为今天的现实,这一事实就说明政治经济学理论并没有过时。政治经济学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之上,分析的是经济问题的本质,其更具科学性。政治经济学并不是终结的真理,它是开放性的经济学,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是马克思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处理好二者教学内容上的联系与区别 1.确定二者授课侧重点,避免教学内容重叠\n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分析了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一些具体问题分析上具有共同的结论或相近的认识。如二者在市场供求影响商品价格、市场经济、失业、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控等问题上的观点具有一致性,这就使二者在教学内容上不可避免地出现重叠。因此,为摆脱顾此失彼的两难困境,在有限的学时内,应重点讲授那些能明显体现本学科特征的内容,少讲那些不体现学科特征且其他学科又重点介绍的内容。政治经济学应围绕生产关系而展开,重点讲授商品、货币、资本和剩余价值、资本的积累、资本的循环及周转、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分配制度等内容,而将市场供求、失业、通货膨胀、宏观经济调控等问题放到西方经济学课程中重点讲授。 2.进行比较教学,协调二者矛盾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假设条件、分析视角、分析立场、基本结论等问题上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也就是说,两门经济学对同一经济现象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得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其主要在价值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国民收入、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等问题上的观点不同。这就使得学生在这先后开设的两门课程的学习中产生了思想困惑和模糊认识。 为解决上述问题,任课教师可进行比较教学,在讲授其中一门课程时穿插另一门课程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并说明所讲理论的优势在哪、缺陷是什么。例如,政治经济学任课教师可在讲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时,穿插西方经济学的效用价值论。首先先让学生自己比较这两种理论的不同,然后任课教师再对这两种理论进行评价西方经济学中效用的可度量性是一个轻率的假定,效用是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满足感,是一种纯主观的东西,这是无法度量的。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却能解决商品价值量的计量问题,其指出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样不但有助于澄清问题,加深学生对这两种理论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体现学科特色。 三、互相借鉴吸收,兼容并蓄 1.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数学方法发展政治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是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将始终坚持通过吸收其他学科中的有用成分来发展和完善自己。而当前要发展政治经济学,我们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实现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将西方经济学中有效的数量统计和计量经济学等数学方法运用于政治经济学,是从事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学者努力的一个方向。数学方法是经济理论形成和发挥作用所必需的工具,理论研究需要收集、归纳和整理资料,理论研究的结论需要检验,理论的价值需要通过预测来衡量。 2.用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统领经济学理论体系 尽管西方经济学在某些研究方法和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上,有其合理、实用和可取之处,但其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利益,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或整体倾向性上对它应持否定态度。随着实践的发展,政治经济学中的个别结论虽然会改变,但它的精髓必须坚持。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观点和科学方法,保证马克思主义在经济学中的指导地位,才能正确把握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方向。\n 因此,我们要用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坚持政治经济学的主导地位,批判地吸收西方经济学的合理内核和科学成分,兼容并蓄两者有效的经济范畴和政策措施,以形成适应于中国国情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