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第十章

第九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n第一节 对供给方面的概述一、要素所有者、最大化行为和供给问题\n1、要素所有者1>、生产者:中间要素所有者2>、消费者:原始要素所有者2、最大化行为:中间要素所有者:利润最大化原始要素所有者:效用最大化使供给和自用达到最优比\n3、消费者范围内要素供给问题的明显特点:消费者拥有的要素(资源)在一定时间内是有限的:时间和知识技能(劳动)、土地、可用于储蓄的资金。有限的资源要在供给和自用之间分配,决定了可供给的要素的有限性。\n二、要素供给原则1、效用最大化条件供给的边际效用=自用的边际效用2、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间接效用)供给要素得到收入Y,再用Y购买产品用于消费,得到效用。供给要素得到的是间接效用。\n取极限如果个人是要素市场的不完全竞争者:在职业经理人市场,某种人才的供给数量是少量的。则,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为:\n如果个人是要素市场的完全竞争者(供给量大的同质劳动者),低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如民工。他的要素供给量对要素价格没有影响。所以,他面临的要素需求曲线是一水平线,这样一来,要素的边际收入=要素价格\n3、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两种效用)间接效用:替代需用金钱换取的消费效用省钱≈供给要素挣钱=钱换取效用直接效用:直接使用自有资源得到的效用。区别:能由他人服务提供的效用为间接效用不能由他人服务提供的效用为直接效用例:\n4、要素供给原则要素的边际效用:要素供给原则○完全竞争不完全竞争如韦尔奇如何黄总经理小写,表示自用资源\n第二节、劳动供给理论花钱(消费)之前得挣钱,供给劳动是消费者获取收入的主要手段。劳动供给决策是和消费决策紧密相连的决策。它包括:工资多少(劳动供给的量)、什么样的工作(劳动供给的质)、什么时候退休(劳动供给的时区)、受多少教育培训(劳动的价格)。\n1、劳动供给量决策:在闲暇和消费之间的选择闲暇和消费都涉及时间的使用。24小时-睡眠时间(8)=劳动时间+闲暇时间=16小时时间在两种用途之间分配。两种效用的部分重叠,决定了两种时间的部分替代,永远不能完全替代。这进一步限制了劳动要素的供给量。时间交由企业支配:商品消费的效用时间由自己支配:休闲的效用有重叠:有些消费行为需要在闲暇时间实行,部分闲暇行为需要金钱\n可见,关于劳动供给的决策应当按两种商品的决策原则行事。不考虑闲暇的效用,仅仅根据劳动的价格和消费效用来决定劳动供给量(劳动时间)是不够的。为了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时间资源的分配原则是:劳动的边际效用=休闲的边际效用(间接为主)(直接为主)(直接为辅)(间接为辅)\n什么是休闲(闲暇时间的使用)(美)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关于休闲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观点:“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成为人“意味着,摆脱”必需后“的自由;探索和谐和美的原则;承认生活理性和感性;物质和精神层面的统一;与他人一起行动,使生活内容充满朝气并促进自由与自我创造。休闲是以存在与“成为”为目标的自由——为了自我,也为了社会。(美)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休闲能使个体以自己所喜爱的、本能地感到有价值的方式,在内心之爱的驱使下行动。从根本上说,休闲是对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n什么是闲暇和闲暇的效用?各项研究结果共同发现了下面这些参与休闲的因素(Grandall,1980):1、欣赏大自然,从现代文明中获得解脱;2、逃离日常的生活和责任;11、社会权利;3、体育锻炼;12、利他主义;4、创造性的发挥;13、寻求刺激;5、放松;6、社会交往;7、有机会遇到不同的人;8、结识异性;9、家庭活动;10、社会承认与社会地位\n14、发挥个人潜力,提高个人修养并得到某种反馈;15、成就、挑战和竞争;16、消磨时间,避免无聊;17、求知性的审美活动。\n个人劳动和闲暇之间的选择上,可以应用需求分析中的预算约束。他的时间预算=24-8=劳动时间+闲暇时间劳动价格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决策时,他必须在新增的日/时工资可以买到的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边际成本(他必须放弃的闲暇价值)之间进行权衡。当然,不同的人同一单位的商品或闲暇的效用评价不同。\n闲暇(小时)消费(¥)1616×5=808×5=40A、工作狂的选择:爱迪生/王选以游戏精神工作146×5=302×5=10B、购物狂的选择为奢侈品而拼命工作刷卡消费的“负翁”和“房奴”财富增长后的预算约束闲暇时间工作时间1012多工作的MR>MC(放弃的闲暇价值)□财富增长使预算线外移,对所有正常商品消费更多,闲暇也更多,劳动供给减少。相反,财富减少会使劳动供给增加\n消费闲暇16工资增加时劳动价格变动,它使预算约束向外旋转,预算线斜率改变,闲暇和消费的替换关系也因此改变。工资提高意味着闲暇的代价提高,闲暇更昂贵了。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使他放弃闲暇,以得到更多的消费。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工资提高的收入效应\n对一些人来说,工资提高的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他们对工资提高的反应是工作的更少;对另一些人来说,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他们对工资提高的反应是工作更多。不同的反应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对商品消费和闲暇的价值的不同评价以及工作岗位的易得性有关。\n工作和休闲的弥合:后工业时代的课题随着社会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已经有很多学者阐述弥合工作和休闲的必要性:“在这种融合中,工作将失去它目前所具有的强制性,获得现在主要与休闲联系在一起的创造性。同样,休闲将不再是工作的对立面,而得到一种现在主要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创造财富的地位,值得人们认真计划,获得人类所能得到的最大限度的满足感。\n“在一个理想社会中,外界驱使我们去做的事,同时也将是我们自己心里想做的事。”休闲是一种精神状态而不是指下班后的一段时间。这样一来,我们的工作就会更像休闲,而休闲也更像工作。工作与休闲的整合得到了休闲理论家的普遍支持。(其操作性有待分析)《南方周末》:”放弃单位”(2006.4快乐而有成:爱迪生、本田宗一郎、王世襄爱迪生:我一生从未工作过,我一生都在享受。\n2、劳动供给曲线P296图9-4初始状态(非劳动收入 与可用总时间16的组合)Y轴上的另一点两点连成一条预算线。因此提高劳动价格,得到同一初始点的几条预算线,它们分别与不同的无差异线相切,切点的集合为曲线PEP(价格扩展线),切点对应的为最佳自用(闲暇)量,可用总时间-最佳自用量=最佳劳动时间。也由闲暇时间H和消费(额)Y导出时间预算线,与U线相切得均衡点图9-5将与均衡点对应的劳动价格和劳动时间标在时间和劳动价格的两维坐标上,就有了一条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由于短期内W不可能连续上升至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所以,向后弯曲的劳动曲线是对长期劳动供给的描述。\n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理由是:在工资水平低时,工资提高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工资提高会刺激劳动供给增加;在工资水平很高时,工资提高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工资提高会减少劳动供给量。劳动曲线向后弯曲的深层原因是,人的生存需求依赖于必须靠金钱换取的物质产品;人的高级需求(精神需求)对物质产品的依赖程度是可以大大降低的。\nP299: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是向右上倾斜。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但较高工资水平会吸引新的劳动者进入劳动市场,抵消掉现有劳动者减少劳动的影响,使市场(总)劳动供给曲线依然向右上倾斜。问题是,如果总的劳动人口随着收入提高而减少,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会不会向后弯曲呢?这就是长期的市场劳动供给的问题,它和生育率的变动(家庭生育决策)有关。\n3、长期劳动力供给——生育率变动在几乎所有移民政策较紧的发达国家,人口的净增加数都是不断下降的,欧洲国家、日本、韩国、甚至包括俄罗斯。意味着劳动力的长期供给在不断减少。人口出生率与收入的负相关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可以普遍观察到的,是规律性的现象。人口数量下降在于生育率的下降,今天的生育率关系到下一代劳动力的供给。生育率下降和收入提高的关系是:生育率生孩子的机会成本:抚养和教育费用的贴现值母亲放弃的工资收入和失去的工作机会。工资高意味着孩子的“价格高”要孩子的收益:孩子≈高级耐用品。其“收益”父母兴趣的多样性有关。\n即孩子的“收益”与父母的其他兴趣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更高教育意味着更广泛的兴趣,降低了孩子的吸引力。随收入的提高,高工资不仅提高了要孩子的机会成本,提高了孩子的“价格”;也通过随高教育而来的兴趣分散化,众多消费品的替代作用而降低孩子的“收益”,从而生育率随即将增长而下降,劳动总供给下降。即,劳动的长期供给曲线也同短期劳动供给曲线一样向后弯曲。这对地球是好事。对资本家不是好事,因为劳动供给下降会使工资上涨。\n4、税收政策和劳动供给税率增加≈工资减少,因为减少了税后可支配收入。因而增税会因抑制劳动的积极性而减少劳动供给。在发达国家,出于社会目的对高收入阶层增税,导致了部分高收入者向税收低的国家和地区的流动(加-美).在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时,为了维持既定的消费水平,增税可能使劳动供给增加,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因抑制流动性而减少劳动供给。不同群体对两种效用评价不同。增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也有所不同。\n5、人力资本和教育——劳动力的价格国民产出不仅取决于人们的工作时数(L),还取决于L的生产力大小;L的生产力大小取决于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数量,而人力资本量则取决于教育。对个人而言,收入取决于劳动量和劳动价格两个因素。后者则取决于劳动生产率,最终取决于人力资本量,取决于所受的教育培训。\n物质资本:工厂和设备方面的投资。人力资本:个人的知识、技能和一般能力方面的教育投资。资本人力资本的预期收益:更高的生产力和劳动价格。(未来的收入和消费)人力资本的成本:直接的金钱耗费(学费、生活费、推迟就业所放弃的收入、受教育期间的闲暇效用。(现在的消费与闲暇)\n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更重要。(德、日、欧美)美:小学和中学教育上的政府支出占其总支出20%多。一些经济学家估计,全部资本中66-75%是人力资本。1989年,至少上过1年大学的人在25-29岁年龄组中占43.8%,在30-34岁组中占46.5%,在35-44岁组中占49.4%。平均收入和国家竞争力都是人力资本投资的函数。(正相关关系)\n年轻时期的消费工作时期的消费A、大学毕业生B、中学毕业生人生的两个时期的消费是互为消长的。随着年轻时放弃的消费的增长(钱用于教育投资),他的预期未来消费会增加(因为高人力资本可以指望更高的收入)。但曲线也显示了沿曲线上移时的收益递减,即人力资本投资的边际收益递减。微观:阶段之间的临界点边际效用特别大(文凭的筛选功能),局部的边际收益递增;总体的边际收益递减。宏观:存在教育(文凭)的边际效益递减。在高等教育普及后,文凭的筛选优秀人才的作用消失,仅起入门资格作用本科、硕士、博士相同。\n对个体而言,他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的收益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教育投资时间的长短,投资(内容)的方向、投资的时点形式及投资的连续性。尤其重要的是劳动市场的供求结构。同质竞争是企业状况恶化的根源,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亦是。随着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的增加,文凭的劳动市场筛选作用(间接效用)消失,教育与能力技能的相关性值得投资者(受教育者)高度重视,并对教育过程发挥强大和积极的影响。\n6、高等教育服务,谁该付费?高等教育“产品”的效应:消费的直接效应:更高的生产力、收入水平和直接消费效应。(技能、人际关系等。)消费的社会溢出效应:行为更文明、民主制度更好运行、更多的科学发明等。\n费用分摊的理由:1、社会溢出效应的存在2、完全成本负担排除许多潜在人才,降低教育的产出水平;收益的归属和费用的分摊:分摊的比例:由收益社会溢出效应和个人效应的比例,及学科要求的人才资质和人才选择面的宽窄,来决定。例:\n7、工作的选择与差别性工资不同的工作具有不同的特征。为了个人时间效用的最大化,应注意工作的不同特征。工作吸引力金钱的特征:薪金、股份非金钱的特征:风险、假期、旅行的机会、工作时间长短、工作环境、时间安排的自主性、工作的刺激性、工作技能的发展性、压力大小。\n工作吸引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非金钱方面缺少吸引力的工作通常必须支付金钱方面补偿性的差额,这个差额与劳动生产力无关,是用以抵销工作的令人不快的非金钱特征的更高的工资。补偿性差额就像为更大风险和更小流动性的投资支付的额外酬金。这是就业压力不特别大的竞争性的劳动市场的自然选择:为了劳动力的供求均衡。这意味着对于从事令人不愉快(吸引力低)的工作的人来说,他们的收入要比他们选择另一份相同技能(但非金钱特征的条件好些)的工作时更高。差别性工资的解释\n风险是工作的非金钱特征的一个典型对身体的风险:军人、矿工、高空作业者、职业病伤害。职业风险:职业的不稳定性、工作的季节性对工作具有的风险,也应给于金钱方面的补偿。比如在西藏长期服役后的退役军官给的金钱补偿。风险仅按劳动生产力付酬,不考虑工作的非金钱特征,一定会造成劳动市场的失衡现象。补偿差额的确定原则,是劳动力的供求均衡。\n第三节、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的决定经济学上的土地,泛指一切原始的不能被生产出来的自然资源。如原始森林、土地、滩涂和矿山等。其生产是大自然按自然规律缓慢地进行的,人工生产代价极其昂贵或者不可能,因此,人类一般不从事这类资源的生产。其供给是固定不变的。价格对其供给影响很小。1、土地及自然资本概述\n生产服务源泉与生产服务本身:土地≠土地的服务(产出)资源是产出的源泉,资源的产出是资源的服务。源泉的供给(需求)与服务的供给(需求):源泉的供给是将源泉的所有权有偿让渡给他人;服务的供给是有偿让渡源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源泉的价格与服务的价格:源泉的价格是买断的卖价(转移所有权的价格服务的价格是一定期限的源泉使用的价格(租金)\n2、土地的供给土地的供给在这里指土地服务(土地使用权)的供给。土地服务的价格即租金。相对而言,土地本身的供给即卖地,其价格为土地的卖价。土地的效用函数:U=U(Y,q)Y为土地服务收入,q为自用土地数量土地总效用是土地服务供给收入的间接效用和土地自用的直接效用的总和。\n土地供给的原则:土地自用的效用=土地供给的效用(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原因在于:土地自用的效用是微小的,更重要的是它是固定的;而土地供给的间接效用的量是较大的,变化的(它是供给价格的函数,而土地供给价格又是土地所生产的产品价格的函数)。就是说,等式左边是常数,等式右边是变量。因而是不能成立的。由此可见,土地资源和时间资源的不同。\n土地效用函数可进一步表述为:U=U(Y)为了达到土地效用最大化,就要使土地收入最大化即土地的供给最大化。由于土地自用的效用(自种农产品)与土地供给的间接效用(买来的农产品)质上的不同,这就决定了土地供给的数量不可能是土地的全部。\n土地收入R土地数量Q自用更可能的情形是:土地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而是当供给价格高到一定程度,减少自用土地数量,增加供给数量。供给曲线超过垂线的部分是以高昂代价生产该资源的部分。\n使用土地的价格(地租)的决定:地租由土地供给和需求共同决定RQSD1D2D3R1R2R3由于土地供给固定,地租水平由需求决定;需求水平高低由其生产率(产出价值)决定。由此,产品结构的升级会带动地租的上升。\n3、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是土地租金的延伸和发展。租金——地租是土地供给固定时的土地服务价格。类似的供给数量固定的资源(如热闹地段的商铺)的服务价格也叫做租金。所以,租金是供给数量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的服务价格,即一般化的地租。准租金——供给暂时固定(短期供给固定、长期供给变动)的资源的服务价格,即固定生产要素的收益,如工厂厂房与安装的设备。即产品某价格水平下平均成本扣除变动成本后的剩余部分。经济租金——不影响要素供给的要素收入,即生产要素供给者取得的超过保留该要素被供给的收入余额。从租金是要素固定供给时的价格这个定义看,要素供给固定意味着要素价格下降不会减少要素供给量,这部分供给固定的要素的收入叫经济租金。图示如下:\nQRDS可见,要素供给固定也是有一定条件的。要素价格(租金)低到一定程度(A之下),供给会减少(农村土地搁荒),要素价格高到一定程度(之上),要素自用部分减少供给部分增多,且会促使人们设法“生产”出一部分该要素(造地)。经济租金A\n经济租金所表述的这种要素价格在一定范围内与要素供给的固定关系在经济现实中,是更为普遍的,因此,可以说经济租金是租金的更一般的形式,租金是供给曲线垂直时经济租金的特例。经济租金()是要素收入的一部分(要素价格A以上的部分),它代表着超过要素在其他场合所能得到的收入部分。A相当于利润中的正常利润,经济租金相当于经济利润,等于其要素收入与其机会成本之差。\n第四节、资本供给1、资本的概念广义的资本指能在未来带来收益的资源。包括劳动和土地)。狭义的资本(与劳动、土地并列)指这样一种资源:数量可变,可通过人们的生产活动生产出来;人们生产它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收益是用于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第一点使其区别于土地,第二第三点使其区别于非生产要素。\n根据这三个特点,可将资本定义为:由经济制度本身生产出来并被用作投入要素以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和劳务的商品。2、资本服务的价格——利息(r)资本(货币、机器、厂房等)可以出卖,也可租借。租借是有偿转让资本在一定时期的使用权,资本服务的价格的一般形式是利息(因为货币资本是资本的最一般形式),利息的单位是利率(利息额与资本额的比例)。即\n在资本有偿转让其使用权期间,资本价值本身发生变化,其价值增量应视为资本服务的收入,因此利率的决定公式应修改为:在资本流动的条件下(即各种资本可以相互转化),不同的资本的年收入与资本价值的比率有趋同的趋势。按此规则,银行的定期存款的利息应该怎么算?\n3、资本的供给资本数量可变的特点使其供给不同于土地和劳动:后者的供给是在资源存量既定的条件下供给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而资本供给包括两个层次:既定资本存量下利率与资本供给量的关系;利率与资本存量的关系(储蓄问题)。这两个层次的资本决策的发生领域和决策者是不同的,前者发生在资本市场上,决策人是资本的需求方(产业资本)和资本的供给方(金融资本)。\n后一层次发生在消费市场-资金市场上,当事人(交易者)是消费者和金融企业。主要是消费者。消费市场上:消费者在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之间的选择的副产品就是储蓄——资本市场的资本供给:消费者的收入-当期消费额=储蓄(未来消费额)资本供给(最优储蓄量金融企业的资本存量(最优资本拥有量)因此,资本供给(储蓄)属于长期消费决策的范围。资本市场\n退休后的消费当期消费工作期间的消费未来消费:退休后的高消费“月光族”U“负翁”在既定的收入水平下,需求结构(偏好)决定无差异线的位置,从而决定收入在两种消费之间的分配。低收入下U线偏右,高收入下,U线偏左。推论:穷人消费率高,储蓄率低;富人则反之。\n今年消费额(1+r)=明年消费额今年消费和明年消费是替代关系,减少一单位今年消费可增加(1+r)单位明年消费。预算线斜率必为-(1+r)利率上升,预算线将以X轴截距为原点顺时针旋转。相当于Y轴代表的商品的价格下降时的情形。\nE利率提高使预算线外旋,既产生收入效应,也产生替代效应。与商品的价格效应不同的是,储蓄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作用的方向不同。收入效应:利率提高使储蓄利息收入更多,当事人愿意两种消费都增加,因此,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储蓄)都随利率增加而增加。当收入很高时,两种消费及储蓄都减少。替代效应:利率提高提高了当期消费的机会成本,增加了未来消费(储蓄)的吸引力,储蓄随利率增加而增加。点:替代效应>收入效应点:当期消费和储蓄都没受影响,点收入效应>替代效应。消费储蓄\n如果将明年的消费额提到今年消费,则今年最大消费额为:因为明年消费额\n书中用利率不断提高导致预算线顺时针旋转与不同无差异曲线相切形成的均衡点的轨迹,呈现与劳动供给曲线类似的向后弯曲形态:r(贷款供给线即储蓄线)向后弯曲的贷款供给曲线即储蓄曲线还可以从利率提高的收入效应/财富效应的角度来理解:随收入的提高,消费达到一定的水平,消费效用<闲暇效用时,即期消费减少,未来消费也减少,以未来消费为目的的储蓄同样减少,贷款供给曲线向后弯曲。S\n4、储蓄的动机由于储蓄储蓄对一国经济的重要性,经济学家为了系统解释储蓄的原因作了很多的努力。生命周期储蓄(退休动机):为退休后舒适生活而储蓄。遗产动机:谨慎储蓄(安全动机):为不测风云而进行的储蓄。永久收入动机:弗里德曼认为,储蓄同永久收入(好坏年景收入的平均数。目标储蓄:储蓄是为了一些特定目标。影响上述储蓄动机的原因都会影响储蓄:偏好的改变、社会保障、利率、税收、当期商品的吸引力等。\n储蓄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因此,要想有效地刺激(或)减少储蓄是十分困难的。5、不同国家的个人储蓄率美:1993美4.1%,亚洲金融危机前4-5%,2005年-1.6%日:70年代23%,1993年18.1%,2005年6%。加:1993年11.3%,法:1993年12.2%,英:1993年12.3%,德:1993年14.8%,1960-1970年间,囊括高收入国家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平均储蓄率只有14.8%。2003年全球平均储蓄率仅为19.7%。\n\n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节俭”的中国居民并非高储蓄者,其平均储蓄率不足5%。改革20多年来,居民储蓄率逐年提高,2005年中国的个人储蓄率约占家庭收入的30%。。1995年、1997年、2005年中国的国内储蓄率分别为42%、45%、51%(包括居民、政府和企业)周小川说,目前中国的居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40%以上(广义?)。2005年底居民存款14万亿,企业存款10万亿元。美国的经济规模是中国的6倍,但是美国的储蓄存款还不到中国的2倍,可见中国储蓄率之高。近5年来,我国居民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10年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平均为59.5%,比世界平均消费率低将近20个百分点。\n总结:影响储蓄率的原因居民:主动——收入水平(经济增长)利息收入税节俭程度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的偏好被动——风险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和事业的可能性人口结构(老化/年轻)被动消费的挤压效应(高房价)收入分配企业:主动——资金的机会成本(利润与利息的比较)被动——投资机会的多少从金融机构贷款的可能\n中国异常的储蓄率是两个几乎同时发生的关键政策的急剧转变的结果。首先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和对外开放的实施。随着这一发展,收入增长率从大致稳定的3%急剧达到10%以上的水平。这个不同寻常的高增长率(而不是低收入水平)是理解与之伴随的高储蓄的重要基点。第二个转折是人口政策。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严格的计划生育从城市到农村得到了严格的执行。显然,按照生命周期理论,人口政策的这个转变对储蓄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其一,15岁以下的人口同就业人口的比率从70年代中期的0.61猛烈地下降到世纪之交的0.33,人口红利使得经济中进行正储蓄人群的比重增加,并提升了储蓄率。第二个效应是,计划生育颠覆了传统的子女赡养父母的家庭养老模式。这迫使父母减少对子女的依赖增加储蓄以自我养老。按照现代理论进行合理的国际比较,我们发现无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前的低储蓄和近期的高储蓄都不是独一无二的。60年代冰岛的储蓄率大约和中国改革前一样低,并且直到80年代末冰岛都是OECD国家中最低的。虽然冰岛的人均GDP已超过四万美元,位列世界前茅,但是它较低的增长率和老龄化时代的来临使得储蓄率一直在5%以下。\n5、资本市场的均衡-利息水平的决定虽然储蓄(流量)会改变资本数量(存量),但改变是需要时间的,短期而言,资本供给可视为固定。rsDS1S0S2R既影响资本需求(折旧),又影响资本供给(储蓄),然而,对两者的影响方向相反。因此。R变动会促成资本市场的长期均衡。\n当然,影响资本市场均衡的因素不止利率一项,因为影响储蓄的因素不止利率一项,影响资本需求(不止是折旧)的因素不止利率一项。这些因素影响资本需求的方向也不尽一致,因此,仅仅利率的变动,并不一定能够实现资本市场的长期均衡。以中国市场为例。6、利率差别:风险:银行利息率和公司债券利率\n第五节、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1、收入分配的衡量假定收入分配真如要素价格决定论所言的那样,最后的收入分配格局是怎样的?用什么指标去衡量?为什么要研究和衡量收入分配?因为收入分配的结局对经济流程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收入分配的衡量指标——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贫困线及贫困人口比例洛伦茨曲线:人口累计百分比与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基尼系数:不平等面积/不平等面积+平等面积贫困线:以政府制定的成分食品支出的3倍为标准。标准之下为贫困人口。\n不平等面积A平等面积B20406080100人口累计百分比收入累计百分比收入平等线收入平等程度用洛伦茨曲线的弯曲度即它背离收入平等线的距离来衡量。也可用基尼系数(G)来衡量2、收入分配的不同国家比较G<0.4,存在收入差距G≥0.4,国际通用的分配不平等程度的警戒线;G≥0.7,收入两极分化\n国别最低第二中间第四最高20%20%20%20%20%日本8.713.217.523.137.5韩国7.412.316.321.842.2中国6.411.016.424.441.8美国4.711.017.425.041.9英国4.610.016.824.344.3墨西哥4.17.812.319.955.9巴西2.14.98.916.867.5资料来源:世界发展报告,1994其中,英美是最接近的,动态资料也类似,显示了制度上的相似性。巴墨也接近,显示的是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浪潮中拥抱“经济自由化”的结局中国表面像英美,但动态看就不像了,收入差距迅速拉大,接近巴墨。\n中国基尼系数到底多高?李牧群2012-2-23搜狐中国国家统计局自从2000年公布中国基尼系数为0.412之后,就再也没有对这项统计公布过具体数字。而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牵头的中国社科院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在过去20多年间进行了4次关于基尼指数的大型调查和测算,结果分别为:1988年0.382,1995年0.455,2002年0.454,2007年0.48。这也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数据。\n理想情况下应该是对全国所有居民的收入进行详细的统计后,以此计算基尼系数。而由于对分别在广大范围内,流动性较强的10几亿人进行收入考察可操作性极低,不论是统计局还是北师大的基尼系数都是在对部分居民收入抽查而不是普查的基础上计算得来的。这样由于极高收入人群在全部居民的比例低,不太可能被几万人甚至10几万人的样本抽查到,因此,公布的基尼系数会比真实情况要低。如果加上对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估算,2007年的基尼系数可能上升到0.52-0.53。\n根据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2010年发布的《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研究报告,2008年,中国居民的“隐性收入”为9.3万亿元,其中“灰色收入”为5.4万亿元。中国收入最高的10%家庭与收入最低的10%家庭的人均收入相差65倍。当然王教授的研究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使得隐性收入和灰色收入被严重高估,考虑到灰色收入的因素,中国基尼系数可能会超过0.55。这还仅是2007年左右的情况,之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经济刺激措施拉高了资产类的价格,而工资收入,以及农民收入增长则见效不大。实际上导致了高收入人群财产收入增长远超低收入的增幅,使得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表现出“马太效应”的趋势:穷者更穷,富者更富。如此看来现在的基尼系数较2007年的数值要更高,有接近0.6的可能。\n国家统计局机关报《中国信息报》透露,中国的基尼系数,1984年为0.24,新华社研究员:中国基尼系数实已超0.5(2010-5)。贫富差别拉大的速度如此之快,在世界上是罕见的。世界银行报告显示,美国是5%的人口掌握了60%的财富,而中国则是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41.4%的财富。中国的财富集中度甚至远远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两极分化最严重的国家。\n根据波士顿发布的《2010年中国财富报告》,在中国,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户数占所有中国家庭户数的0.2%左右,管理资产超过百万美元是国际通行的定义“高净值人群”的一项标准。波士顿咨询副总裁邓俊豪表示,中国内地富有家庭的管理资产额年增长率连续超过15%,0.2%的家庭占有了70%的财富。201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超过了0.5,有些学者更是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55。代表分配着70%财富的人口比例在不断地收窄。而收入结构呈现“梨形”,高净值人群的财富规模快速增长,人口数量变化却不大,而中等收入阶层占社会总人口比重过低,仅为5.04%(2005年国家统计局数据)。中等收入向上,是“资产状况良好、幸福感较强的中产阶级”,向下,则是“日益为硬支出焦躁的社会底层”。——搜狐理财2011-4-11,来源:《钱经》\n美国的大报《纽约时报》2006年2月26日转载联合国的数据说:“据联合国统计,(中国)大陆有18%的人口每天生活费支出不足一美元(引者按:据此计算出绝对数为23500万贫困人口),在都市的每个角落中都可以发现穷人。”我们的主流学者对许多事情都提出要“与国际接轨”,这里联合国按对世界各国都统一使用的贫困标准计算中国的贫困人口,应当说是无可厚非的。\n上面提到的《纽约时报》说:“在过去的十年里,虽然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长率据称在在百分之七以上(引者按:据国家统计局数字,从1996--2005年,十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以上),但富人财富增加的速度远远快于穷人,致使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世界银行2006年12月1日发布的《贫困评估报告》指出,中国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的穷人却更加贫穷了,不是相对贫穷,而是绝对贫穷。“从2001年至2003年,中国10%的贫困人口实际收入下降了2.4%。”这个数据一发表,打破了世界纪录,推翻了发展经济学(按:发展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总结一系列国家的经验,提出的“水涨船高”的基本原理。这个原理认为,随着经济增长,全民的实际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应会“水涨船高”。中国近几年的事实恰好与此相反,不能不引起举世震惊。\n国内比较权威的、具体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等单位的专家编写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2004〕》,指出:“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而最低收入10%的家庭相应比例仅为1.4%。”这就是说,贫富收入的差距达到了32.1倍。以上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主要观点和所列数据,基本上吻合,可以说是共识。\n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认为,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正呈现全范围多层次的扩大趋势。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差距也很明显,最高的与最低的相差15倍左右;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也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的收入差距在18倍左右,国有企业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28倍。(2010-5新-10华网)\n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2003年基尼系数为0.249,中国比它高出约80%。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2003年基尼系数为0.316,中国比它高出41%以上。近邻印度这个贫富悬殊举世闻名的发展中的大国,2003年基尼系数为0.325,中国比它高出37.5%。\n中国:“最贫困的10%的人口,所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1.8%,而最富有的10%的人口,所得的收入占国民收入总额的将近30%。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在不断地扩大。改革初期的1984年,基尼系数是0.26,2000年上升到0.42,达到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2004年则上升到0.46。由于中国富人存在大量隐匿收入,实际收入差距会更大。“有统计说,2003年,在中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人有23.6万。这些人占有的财富已经超过了9690亿美元。而2003年中国的GDP是1.4万亿美元(69.21%)。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全总书记处书记李永海委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开始就用数字说话。他说,“这是《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上的统计。这个报告的统计不见得非常准确,但贫富差距拉大,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财富向少数人手中集中最快的地区之一,却是不争的事实。(中国青年报2006.3.8)\n大幅提高“贫困线”合情合理2011-3-4新京报全国政协委员沈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的贫困人口标准低得“让人惊讶”,她在两会的提案中建议现有贫困线应至少提高一倍至年收入2400元以上。(现100/月)目前,我们实际上存在两条“贫困线”。一条是沈雯提到的贫困线,是用国际上常用的测算贫困标准的方法——“马丁法”计算出的,即先按满足每人每天摄入热量2100大卡的需要计算出一个“食品菜单”,包括所需食品的品种和数量,再根据这张菜单和市场价格计算出所需资金,得出一个“食品贫困线”,然后根据“食品贫困线”找出食品消费低于这条线的人群,再计算这个人群各方面的平均支出,得出“消费贫困线”。\n被贫困线掩盖的贫困——网易2011-12-02中央日前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基于一口气提高了92%的新标准,国家将把更多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一政策上的进步其实也暴露出中国过去几十年“扶贫神话”的成色。“扶贫线”大幅上调至2300元后,有媒体称中国国家扶贫标准线与世界银行的名义国际标准贫困线距离为史上最近。新扶贫线仍是低标准,为国际标准的79%。世界银行在2008年将国际贫困标准从每天生活费1美元提升至1.25美元。以此对比,2300元人民币相当于361.36美元(11月29日汇价),日均0.99美元,即为1.25美元的79%。这就意味着,尽管全国贫困人口数量从2688万人扩大到1.28亿人,但仍然存在起码21%(0.99美元到1.25美元之间)的“被脱贫”人群。\n。1985年,中国将人均年纯收入200元确定为贫困线,到最新标准的2300元,26年来提高了约11.5倍,但同期的GDP则增长了近56倍;即便是从农村人均收入的角度来比较,25年来也增长了近14倍。对比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最新调整的贫困线标准,不但赶不上GDP的增长速度,连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也没赶上。贫困标准从表面看是调高了,但真实购买力比1985年不升反降。自2001年以来,中国食品价格指数大部分月份都高于CPI,1978年至2008年三种粮食(稻谷、小麦、玉米)收购价上涨7.49倍,穷人的实际购买力其实大不如前世界银行曾按1993年的购买力评价计算,10个最贫困国家的平均贫困线已经达到每日1.08美元,而中国在十多年后才逐步接近这个数字。\n。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贫困监测数据,2001年至2009年间,西部地区贫困人口比例从61%增加到66%,民族地区八省区贫困人口比例从34%增加到40.4%,贵州、云南、甘肃贫困人口比例从29%增加到41%。返贫现象非常明显,主要原因是扶贫政策的连贯性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都不太理想。\n动态地看,收入差距扩大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日本:过去3年经济复苏,上市1332企业利润↑约60%,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2%;企业大量雇用非正式员工,其工资比正式员工低36%;年收入过2000万¥的↑1.8万人,年收入低于300万¥的↑160万人;零储蓄家庭由4年前的16.3%→23.8%;需接受政府援助度日的家庭比4年前↑30.6%;最高税率由65%→50%,继承税的最高税率由70%→50%;在提高医疗、失业和养老保险费的同时,将个人支付医疗费的%由10%→30%。因此,日本的收入差距在扩大。美国(1970—1990年家庭收入统计资料):年份最低20%第二20%中间20%第四20%最高20%最高54.110.817.424.543.316.619804.210.216.824.844.116.519903.99.615.924.046.618.62006.5新华网\n由上表的数据可见,最高20%家庭的收入%虽然由44.1到46.6,但这个增加大部分来自头5%的家庭(16.5→18.6)这个数字不起眼。其他数据证明,10年来,最低1/5家庭的真实收入平均增长4.3%,最富1/5家庭平均增长18.1%。在此期间,收入增长总合中,头1%的家庭占了60-70%。随着国民收入总额的增加,几乎所有增加的部分都归于极少数人。而中产阶级正在缩小;穷人摆脱贫困局面,现在比以前更难。财富不均超过了收入的不均。贫富差距加大,中产阶级减少,收入可变性有限。——斯蒂格利茨〈经济学〉\n谢国忠:美国走向末日,帝国衰落不可逆转新世纪周刊2011-11-30帝国兴起的原因是奖励那些做出贡献的人,并对未来投资。帝国衰落是因为只奖励特权阶层,并为过去支付庞大的支出。美国现在属于后者。除非其政治体系能够改变现在的激励结构以及消费习惯,否则美国很可能衰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口号是“99%VS1%”。最顶层1%的人口拥有大约全部五分之一的收入和五分之二的财富,顶层10%的人口占有超过一半的收入以及80%的财富。80%的人口基本上只拥有很少的财富,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几乎没有积蓄作为缓冲。这种不平等在过去20年内又几乎翻了一番。\n富人大都是企业管理人员,医生,律师,银行家等。他们获得的奖励跟表现无关,而是取决于他们的位置。企业经理比普通员工的工资要高,但是应该高多少呢?以什么为基础呢?现在美国大公司CEO们的工资是普通员工工资的343倍,1980年只是42倍。看看股票市场,股东在过去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表现极为糟糕。管理层薪酬上涨是美国不平等加剧的主要原因。从股票市场的表现来看,这种支出并无贡献支撑。因为经理人决定自己的薪酬,大公司最终沦为了经理人的牟利工具,而不是为股东或员工谋福利。或许可以这么说,美国经济的失败不是资本主义造成的,而是破坏资本主义造成的。\n尽管存在社保网络,西方每个地方最年轻的最穷的和受教育最少的人们与20年前小对应的人群相比,处境都显著恶化了。同时,最顶尖的人收入不断增加。据对424家美国最大企业的调查,其总裁的薪金20年前是工人平均的40倍,1995年时190倍,几乎高了5倍。全国水平上的资本报酬率已经相当快的上升了,而劳动报酬率却相应下降了。亚洲1960年最富有的1/5的人拥有的财富是最穷的1/5的人的30倍,1991年扩大为61倍。1960年世界最富1/5的人拥有全球收入的70%,1991年为85%。1960年最穷1/5的人拥有全球收入的2.3%,1991年为1.4%。1996年世界最富的358人与世界最穷的45%入口即23亿人收入总和相等。因此,给公平以与效率同样的关注只是时间问题。———(美)罗伯特。艾尔斯《转折点》\n3、收入差距的原因资源价格:资源的边际收入产品和同类资源的供求(产业结构及结构升级)。资源禀赋:脑力和体力、技能水平(钟形分布)、选择(资源利用率):对收入和闲暇的偏好、能力供给障碍、积累倾向、教育与培训、对风险的态度其他:遗产、运气、婚姻。税收制度(所得税税率等级的设计、继承税、财产税)、税收征管公共产品的供给(比如教育)中国的特殊因素:转轨时期制度创新的滞后和疏漏(比如国企转制中的财富化公为私的问题、管制带来的寻租问题)财税体制:社保-转移支付比例、政府-企业-个人的比例、等\n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对收入差别的分析财产继承:美最富有的1%财产所有者中2/3是继承遗产。储蓄(能解释20%)敢冒风险。企业家精神是最重要因素(组织管理能力、投资机会的预见能力、冒险精神)能力和技艺差别:能力差别包括生理、精神和性格,可能与遗传有关,也可能与水环境和经济环境有关(3倍能力差)工作强度的差别:能造成2-3倍差距。职业差别:主要因为教育年限、工作危险度和愉快程度不同。(还有话语权)受教育程度的差别:美1988年:中学未毕业的收入为1,中学毕业1.4,大学毕业(男2.06,研究生毕业2.27。其他:种族、性别、地域、特殊进入限制等。主要因素是:特殊才能、感冒风险幸运、天才的发挥、艰苦的工作等。劳动收入差别:财产收入差别:\n城镇居民灰色收入4.8万亿分配差距不在于市场化_____07-6-10<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居民收入中的隐性收入可能高达4.8万亿元,按现有统计数据约相当于2006年GDP的26%。灰色收入可能占其中的主要部分。”这是由国民经济研究所王小鲁研究员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做出的判断。报告引起舆论强烈反应。“我们将非法收入、违规违纪收入、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观念其合理性值得质疑的收入,及其他来源不明的收入,统称为灰色收入。”(王小鲁)根据公开发表的各项调查和研究,可以对数额庞大的灰色收入作一大致估算。目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市场化,而在于制度不健全所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主要包括:1、财政资金通过部门渠道分配到各地的部分存在管理漏洞。有一部分资金脱离了财政管理程序,资金流向透明度低,滥用和漏失严重。根据国家审计署的调查数据,2005年这部分资金估计约5600亿元,漏失部分待查。近年来,国有固定资产投资数额巨大(2006年4.5万亿元),投资项目层层转包,工程款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漏失。2、行政许可和审批中的寻租行为,土地收益流失,以及垄断行业的工资外收入。\n多数人不满当前工资平均增长不等于总福利增加————07-7-03搜狐新闻昨日《中国职工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连续4年两位数增长》这条新闻,几乎所有的网友都对之嗤之以鼻。本文认为平均工资的增长主要流向了垄断行业和管理层两个方面,笼统的工资增长对社会和谐没有太大意义。上个月《人民日报》的人民论坛杂志就职工对当前工资的满意度所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对当前工资状况不满意的人达96.5%。原因就在于“职工工资总额和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并不一定意味着大多数普通职工实际收入的增长,如果这些“增长”分配得很不公平的话,反而有可能意味着他们相对收入的下降。私营企业普通职工的工资长期徘徊不前,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n如果数据显示是“增长”,而大多数人又没有感受到“增长”,那么这些“增长”都流向哪里去了呢?主要流向了两个方向:一是流向垄断行业。据统计,目前我国的电力、电信、石油、金融、保险、水电气供应、烟草等行业共有职工833万人,不到全国职工人数的8%,但工资和工资外收入总额估算却相当于全国职工工资总额的55%。显然,这些行业是工资增长的“蓄水池”,吸收了大部分“增长”。以通讯为例,美国最大的移动通信企业,利润率才1%,而在中国却达到20%以上,其职工的年薪均值达到5.577万元,居各行业榜首。二是流向了管理层。不同的研究机构用不同的方式所进行的调查都表明,目前有些行业管理层和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达15倍,高的甚至达到了30多倍。因此即便是在垄断行业,普通职工也没有从这些“增长”分得多少份额。以北京网通、北京电信为例,有媒体曾披露,一线装机职工的月工资都在七八百元左右,与2006年7月实行的北京最低工资640元相差无几。\n寻租-腐败明规则缺失,潜规则必然盛行。如一些党政官员入股煤矿,药品审批与流通环节的交易,批发官帽,由非正常渠道获得政府的特许、配额、许可证,这些给权力部门和相关领域某些人带来了高收入。潜规则的危害在于人们为了获得个人利益,往往不再通过增加生产、降低成本的方法来增加利润,相反,却把主要精力用于公关上。以房地产行业为例,中国房地产商除了公关优势外基本没有核心竞争力,权钱交易就是他们的潜规则。据统计,在2006年全国建设系统查处违法违纪和涉嫌违法违纪的415人中,建设行政机关和具有管理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占68%。\n本章复习1、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要素为单一可变要素,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由什么决定?2、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中,厂商利润最大化的条件。3、厂商处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要素为单一可变因素,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由谁给出?4、完全竞争产品市场和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比较5、经济地租和准地租的比较6、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FC=MRP和MFC=VMP的比较。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