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学案 专题五
必修三专题五【课标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其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学习目标】1、了解“双百”方针的提出及新中国文化成就;2、了解文革时期文化领域的万马齐喑局面;3、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繁荣的情况。【课前自主预习】(一)“双百”方针与新中国文化事业的繁荣1、“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_____________》规定:“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鼓励人民的劳动热情。”随着___________在中国的建立和______________的逐步展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文化,成为国家面临的迫切任务。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方针。3、意义: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影响:文化艺术工作者的思想活跃起来,创作了一大批反映时代变化和新人物、新思想的文艺作品。(二)“十年动乱”与文化凋零1、背景: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_____________一文,成为文革的导火线;文革中,“红卫兵”组织在全国各地_________;江青等破除“文艺黑线专政”的鼓噪。2、文化凋零的表现:无数优秀的________被付之一炬,________遭受洗劫,________遭到批斗;新中国成立以来的_________被一笔抹杀,许多中外优秀文艺作品被贴上__________标签,中国的传统剧种等勒令停止上演,文艺工作者被下放;戏曲电影中只有“样板戏”一枝独秀。(三)文化事业的繁荣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了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新时期,新文化事业开始逐步复苏。1979年,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2、表现:国家设立了一批文化艺术奖项,如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力地促进了改革开放时期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全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课堂问题探究】1、阅读教材对比三个时期文化发展的有关情况及形成原因。11\n时期情况原因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课堂知识小结】【课后诊断练习】1、“双百”方针的一个很大特点是“自由”,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文学艺术在形式风格上可自由发展B.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自由争论C.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D.有把学术问题当作政治问题的自由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A.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B.中国政府的重视C.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D.有利的国际环境3、“双百”方针重新成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开始于()A.反右斗争扩大化后B.文化大革命开始后C.粉碎“四人帮”后D.“三下乡”活动开始后4、改革开放后,我国文艺工作再现勃勃生机的主要原因是()A.树立了“样板戏”榜样B.破除了“文艺黑线专政”C.国家号召向人民学习D.重新落实“双百”方针5、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是()A.“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C.“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D.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6、1957年周恩来总理观看《大闹天宫》后,怀抱了演员小六龄童并留影。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科学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繁荣景象的一个缩影。出现这一繁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11\nA.三大改造完成B.周恩来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的推动C.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涨D.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7、“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文化对经济、政治又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有关经济、政治、文化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政治上与经济上的自立自强,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②文化选择影响经济选择和政治选择的方向和性质③经济选择是文化选择的基础,政治选择则是文化选择的保障④三个选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印证,互为条件,互为因果,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他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又说: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他还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材料二1965年11月10日,经过毛泽东审定批准,上海《文汇报》发表了经江青秘密策划授意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并让全国各报刊转载。文章发表后,立即遭到了历史学界、文艺界及其他各界的强烈反对,纷纷指责姚文元的文章对吴晗的批判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2月21日,毛泽东同陈伯达等谈话时却说,姚文元的文章“很好,缺点是没击中要害。《海瑞罢官》的要害问题是‘罢官’,嘉靖皇帝罢了海瑞的官,1959年我们罢了彭德怀的官。彭德怀也是‘海瑞’”。这样把《海瑞罢官》同彭德怀的问题联系起来,使它直接具有政治性质了……——《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其具体含义是什么?(2)分析材料二给文艺事业带来的危害。11\n(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指出我们应如何坚持“双百”方针。第二课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针的提出和取得的教育成就。2、文革中教育的有关情况和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3、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原因和取得的成就。【课前自主预习】(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1、“共同纲领”对文化教育方针的规定及贯彻措施。(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_________________的文化教育。(2)贯彻措施:人民政府对________进行彻底改造,加强___________,逐步建立起新的教育管理制度;国家积极改革______,对各级学校进行调整。(3)结果:顺利完成了从___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开办___________,开设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工农速成中学和大学预科,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3、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劳动者。4、“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为推动教育方针的实施,刘少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倡导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校“两种制度”与_________________“两种劳动制度”。5、“文革”前中国教育取得的成就:到1965年,教育事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_________、_________及成人教育粗具规模,全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和半工半读教育共同发展。(二)“文革”中的“教育革命”1、背景:在全国一片混乱的形势运动中,全国大中学校“停课闹革命”11\n,招生工作基本处于_____状态。1968年底,《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批示,全国掀起知识青年________运动。2、“教育革命”:各地先后开展创办________的热潮;在教学体制上,各学校实行_________学校与工厂、社队“挂钩”,建校外学工、学农基地,在校内办工厂、农场;学校学制缩短,甚至将小学与初中合并或初高中合并;1970年中共中央提出恢复高等学校招生,废除了从高中直接升入大学的传统做法和高等学校的升学考试制度。3、影响:对教育事业造成了严重破坏,是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______________的局面,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1、原因:(1)文革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活获得了新生;(2)1977年恢复______;(3)国家建立了_______________,尊师重教逐步形成风气;(4)1983年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为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5)1955年,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____,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2、成就:1980年以来,中国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相继制定颁布了_____________等,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基本普及了_________,基本扫除了文盲,中等高中职业教育等到发展;以________________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成就显著;初步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等教育体系。【课堂问题探究】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情况)1、《共同纲领》对文化教育方针作了怎样的规定?是如何贯彻的?2、政府是怎样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的?3、毛泽东对于教育方针作了怎样的论述?4、什么是“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11\n5、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前,我国教育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二、文革中的“教育革命”1、简要列举“教育革命”的表现。2、文革对中国教育事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文革后的教育情况)1、请归纳文革结束后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的原因。2、取得的怎样的成就?【课堂知识小结】【课后诊断练习】1.下列属于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的是()A.成立“红卫兵”组织B.知识青年“上山下乡”C.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D.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2.以法律形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是在()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创新题)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姓名张卫红推荐评语性别男出身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年龄35岁11\n家庭出身贫农文化程度小学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实施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D.“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4.“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长达十年之久的动乱,它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到破坏最严重的是()A.农业B.工业C.教育D.军事5.“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是在()A.中共十五大上B.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C.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D.中共十三大上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7.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对此,我国的主要应对措施是()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B.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道路C.将信息化作为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战略的全部重点D.实行先发展后治理的方针8.下列措施可以认为是中国现代化根本大计的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坚持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D.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又在《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中说:“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我要亲自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材料二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11\n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是怎样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根据材料二指出,江泽民的话表达了怎样的观点?(3)材料一与材料二的观点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第三课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作用。【学习目标】1、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标志性成就及其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意义。2、理解“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主要作用,归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振兴的历程。3、结合新时期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探讨科技进步在社会发展和进步过程中的重大作用。【课前自主预习】(一)科研的起步与国力的展示1、背景:新中国成立时,专门科研机构除地质学、生物学等开展研究工作外,其余学科几乎一片空白。中国政府确立了________的发展方针,开始振兴科技的历程。2、措施:1949年__________成立,主要开展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研究;1958年_________成立;吸引海外知识分子归国,培养科技人才;1956年国家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出___________,确定了国家重点科技任务和发展_______的紧急措施,掀起______的热潮。3、成就及意义:11\n(1)国防科技领域:1958年,中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着中国跨入________时代;1964年__________爆破成功;1967年成功爆破第一颗氢弹;1970年用自制的_______运载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送入轨道。(2)医学和农业科技领域:1965年在世界上首次____________;1973年_______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1、背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全国科学教育工作会上提出了要__________的号召。1978年随着__________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中国迎来了科学事业发展的春天。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发出___________,强调要依靠科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2、提出:1988年邓小平明确提出__________的论断。3、意义:是对科技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________的理论基础。(三)走向世界的中国科技1、原因:国家_________战略的实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___________等重大科技规划相继实施。2、概况:核技术、空间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3、表现:(1)在核技术研究和应用方面:(2)在空间技术方面:(3)在运载火箭研究方面:(4)在信息技术领域:(5)在生物工程领域:4、意义: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课堂问题探究】1、请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成就。【课堂知识小结】【课后诊断练习】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就的原因是()①人民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②发展科技工作的规划方针正确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④海外一些优秀科学家回国,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n2.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实施“星火计划”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秦山核电站建成3.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编制《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所依据的方针是()A.“双百”方针B.“科教兴国”C.“重点发展,迎头赶上”D.向科学进军4.下列属于“文革”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有()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第一颗氢弹爆炸③“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④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⑤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5.有位名人曾放言:“九十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一千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A.这是“大跃进”时的口号B.这是类似于“大跃进”浮夸风的口号C.利用航天技术才能够实现D.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6.下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错误的是()A.是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的B.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实践发展的鲜明特点C.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D.是《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指导思想7.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是在()A.1980年B.1999年11月C.2003年10月D.2005年10月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11\n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0000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4)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