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农学会年工作总结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集美区农学会年工作总结

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集美区农学会2004年工作总结及2005年工作思路厦门市集美区农学会根据国务院关于《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本会认真执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在上级民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科协的管理和支持下,在区农业局的配合下,集美区农学会在2004年度,完成本会年度计划,全体会员认真执行本会规定的《章程》,开拓服务“三农”新局面,为全区农村、农业、农民做了大量的工作,为更好地开展农业科学技术的优势和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现将2004年本会工作总结和200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谨供参考。2004年工作实绩集美区属于我市农业小区,农业人口占80%以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是事关全区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大事。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民对科技信息服务和农业政策法规咨询的需求日益迫切,要求农技服务范畴与层次也日益提高。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一、加强宣传,促进科技进入千家万户。为尽快使本区农民家喻户晓,充分发挥农学会服务作用。首先,抓技术培训。一年来,举办各类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数4862人;发放科技宣传日历及宣传卡3.8万张,利用两镇农贸市场电子屏幕发布农业信息125条(次),组织大型科技下乡咨询10次,利用“969155”农业专线的服务;接待来信、来访829件,答复率100%,先后167次组织有关农业专家、技术员深入农业第一线,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技术、信息问题20余项,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其次,编辑《集美信息》、《农业科技》等刊物,发放资料23期,共4500份。二、强化科技兴农工作,竭诚为农民群众服务。1、搞好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引进粮食作物、蔬菜、水果、花卉、食用菌等新品种290多个,较好地解决了我区农民群众冬春季的农业生产品种资源需求,为我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品培育建立增添了新的动力。2、做好良种及新技术栽培模式的示范推广。一是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中心。建立并抓好三千亩优质粮生产基地,佳椿双岭、东峰李林蔬菜、灌口仙景芋、万丰枇杷、新农番石榴、高山龙眼、毓秀和集银凤梨穗龙眼、坂头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溪蜜柚等3900亩无公害标准化示范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引进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及生物农药8个,引进杀虫灯14盏,斜纹夜蛾性诱剂550瓶,全年生产无公害蔬菜2400吨,无公害水果510吨,优质粮240吨。二是示范推广科技新成果,促进我区农业规范化。今年推广旱育秧1.5万亩次,采用无纺布袋、尼龙网等袋和白色纸袋在青壳乌叶、大丁香和东浏一号等不同熟期荔枝品种上进行套袋试验示范,取得成功技术成果,推广番石榴、枇杷、芒果和印度枣等水果套袋护果2500亩,生产优质水果1600吨;推广防虫网覆盖蔬菜栽培面积40亩,生产无公害优质蔬菜40多吨;示范蒸汽保温、喷水降温、秋料春栽再利用三项创新技术栽培姬松茸,取得了良好经济社会效益,蒸汽保温延产栽培平均产量增长50.8%,喷水降温平均产量增长61.2%,采用上述二项栽培技术,平均每平方米增收44元。三是示范推广粮油作物、果蔬良种品种。全年推广优质稻1.2万亩次,杂交稻0.95万亩次。示范播种“佳辐占”优质稻150亩、“德农2000”杂交稻(中稻)100亩,建立“佳福占”、“新兰一号”优质稻示范片500亩;建立优质花生示范片500亩;示范种植中甘15、生空心菜、“351苦瓜”、“牧选一号丝瓜”、“紫香糯一号”等良种50多亩次。推广台湾引进“竹山红”地瓜4360亩。示范推广南岛无核荔、马贵荔等新品种及“洪村早”、“后安晚”龙眼优良株系选育。推广优质杂交水稻1275亩,推广汕优8泉花327、泉花646、金花1012(白皮)小松菜、台湾612玉米、中椒16、秦皇2008番茄等一批优良粮油蔬菜作物品种。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3、实施发展环保型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开展“猪诏果”高效生态农业项目建设。项目完成猪舍建设4000平方米,生猪存栏2000头,建沼汽池300立方米,沼汽输送管道2610米;种植龙眼、芒果、芭乐、甜脆桃等优质水果85亩,种植牧草50亩,年实现产值130万元。该项目利用沼液、沼渣施灌水果和优质牧草,以牧草混合饲养生猪,既节约成本又改善肉质,为生猪饲养实现无公害提供一条崭新途径。4、致力农业生产者素质提高,举办形式多样的实用技术应用培训和科技下乡活动。配合区宣传部、科协、科技局、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组织科技下乡三次,接待来访群众1万多人次,印发科技资料2.1万份,分发预防与防治禽流感等宣传材料3000多份。此外,还结合新品种引进和推广,以无公害生产、病害防治、实用技术应用为重心,举办形式多样富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技术培训班14期,受训人数达550余人次,有效促进农民科技生产水平提高。三、强化服务意识,竭诚为“三农”服务。一是在本会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个技术干部包一个村,带一名农民技术员,带一批专业户,通过建立经常的座谈汇报,促使全体会员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自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抓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新栽培模式的推广,确保技术种苗等真正进村入户,深受群众欢迎,有效提高了技术指导的针对性、时效性,也进一步增强了技术人员搞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使他们的业务素质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积极创造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利用区级远程教育信息平台,开展多媒体教学;依托“厦门农网”、“厦门农业信息网”、“集美区政府农业之窗”等网站,宣传发布农业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二是围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深入开展农村政策调查研究,探索“三农”工作新机制,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实施农村“同发展、共富裕”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扶持开发力度,扎实推进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全年转移富余劳动力3620人。三是加强龙眼产后促销服务,缓解果农后顾之忧。今年是闽南龙眼盛产年,我区总产量突破5000吨大关,加上广东、泰国等地龙眼也大量涌入市场,给我区果农的龙眼“卖难”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针对这一情况,为解除果农的后顾之忧,我会在龙眼采收前即做了充分的分析和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如:详细促销方案的制定,寻找交通方便和人流量大的地带搭建收购市场;又如:采收前的发动宣传、动员调集单位干部、职工和乡镇干部帮助促销,发动行业协会和各相关专业户出来组织收购等等。通过全体会员的努力,招引外地营销商前来收购,采收期间近一个月中,共帮助果农促销龙眼3658多吨,其中外销2094吨,加工鲜果1564吨,深受区委区政府和果农的好评。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四是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协助政府开展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力转移。随着我区工业区项目的推进和西海域整治工作的深入,农业不断萎缩,大量失地失渔农民游离而出,针对这一实际,我们把加速农村富余劳力转移作为关系社会稳定、实现农民转产转业的一项突出任务来抓。1、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责任目标。定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积极协调解决各成员单位在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问题,总结各成员单位好的经验和做法;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时调整2004年富余劳力转移培训任务数,进一步明确责任目标。2、健全体系,组织保障。联动镇(街)劳动保障服务所,以区职业介绍所为依托,协调区、镇、街(居)三级劳动力服务网络,并有专人负责,硬件设施齐全。各镇(街)劳动保障服务所对辖区现有劳动力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进行登记建档,并进跟踪服务。3、配合区农业局、人劳局等单位举办富余劳动力专场招聘会。全年共举办6场富余劳力专业招聘会,提供5400个就业岗位,到会2000多人,达成就业协议421人。4、开展多渠道推荐就业。5、开展培训、提高素质: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4期,550余人次,组织团、妇、兵,种养专业户57名参加省农函大学习,报备培训人数247人,其中侨英51人,后溪196人。6、开展学会、镇(村)与企共建活动。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1、努力完成农业综合开发整改和扫尾工作。从2001年开始我区经国家农发办批准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3个,经过2年的努力,3个项目全部竣工,并通过市区专家组验收,达到国家农发办验收要求。通过项目区生产条件的极大改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继续实施标准农田建设,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去冬今春在灌口镇田头村、李林村实施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000亩,二项目在今年5月份通过市区两级专家、技术人员验收。项目区通过改造建设,现已形成交通便利、排灌配套、综合生产力能强化的高产稳产良田区。项目区实施标准建设后,700多亩长年撂荒耕地恢复耕作,一批外地农商纷至沓来承租农地、收购农副产品。在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同时,针对我区农地种植区情,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我们及时发动全局干部职工分赴全区农村和街道,认真详细开展耕地撂荒调查,同时紧急出台撂荒复耕优惠措施,拨出复耕专项资金4.6万元,使全区撂荒耕地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耕种面积2308.04亩。继续指导稿秆回田,推进沃土计划。推广秸秆回田、蘑菇土回田,增施有机肥和技物结合的土肥施量。五、协调区涉农部门,建立健全农业减灾防灾体系。一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是强化动物疫病防治和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建立区、镇、村三级动物防治疫情监测网络,配置监测员45人,联络员250人,从源头抓起,把预防猪瘟、牲畜五号病、禽流感和鸡新城疫等重大疫病作为一项强制性措施来抓。在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瀑发季节,本热线启动24小时轮番值制度,村、镇、区按规定的时间每日逐级向上报告疫情,同时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五个不漏”的要求,做好家禽防疫工作。二是加强水产病害监测网络工作。建立市、区、镇监测四级水产病害监测体系,帮助区农业部门在全区建立监测点12个,每月25日上报监测点及周边水产养殖、病害,供求信息等情况,突发情况及时上报。三是开展进行检疫性病虫害监测工作。早季通过普查基本摸清本辖区危险性病虫害的发生与分布情况,并上报省植保站进行备案,对发生较严重的桔小实蝇、大豆疫病设立10个监测点进行监测,为防治提供依据,防患于未然。四是做好防灾减灾知识技术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的防灾意识,努力减少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确保增产增收。六、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1、本会经管工作人员,根据农业部门的要求,认真实施规范管理推行减负“三项制度”。发放农民负责监督卡1.98万张,实行每户一张,凭卡收费;严格执行村(居)组“零”接待规定。全年全区减少非生产性支出45万元;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集中治理农村征订报刊乱摊派问题,区减负办通过下发文件,组织人员进行检查督促,采取切实措施真正把我区村(居)报刊负担降下来。据统计,今年比去年共减轻报刊征订负担3.1万元。2、进一步加强减负信访工作,通过设立减负专线电话和信访件办理责任制,指定专人负责,对涉及农民负责的来信、来电和来访及时组织力量深入调查,及时做出处理,最大程度地维护我区农民的合法权益。3、加强农村财务信息化管理。通过引入农村财务信息管理,也进一步更加有效地规范村(居)财务管理,推进财务公开制度建设,减少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发生。七、突出以农资打假及整顿“餐桌污染”为重点,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1、依法治牧,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1)强化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和动物防检疫监督。全年共检疫牲畜及其产品115794头次,检疫家禽及其产品320万羽,检疫冻品81113kg。会同食品、工商部门联合执法,监督处理无证经营及无动物免疫标识畜禽4起、16头只。促使经营者合法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2)加强对兽药经营企业的监督管理。根据新的《兽药管理条例》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兽药经营企业的办证审核制度,我区现有经过审核发证的兽药经营企业21家(包括经营水产类药物企业)。平时不定期进行兽药经营执法检查。今年配合省农业执法总队查处并销毁不合格水产类药品237件,价值约2万元。2、认真履行农资打假职责。围绕重点季节、重点市场,突出抓好七类农资产品和九种违法行为查处,共组织执法人员60余人次,先后7次深入到辖区67家农资经营单位(户)进行专项检查,查获部分高剧毒农药剧毒杀鼠剂,由市农业局统一组织销鼠;检查中,还抽取了21个多样品进行检验,不合格的,责令有关经营单位(户)停售整顿。3、加强渔资打假和“治理餐桌污染”工作。一是宣传贯彻《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开展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通过走访养殖大户、重点专业户,并向广大养殖户发放农业部渔业局编写的《渔民必读》、无公害水产养殖资料汇编和水产养殖用户指南等安全生产宣传资料1000份,提高养殖生产者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是逐步建立养殖生产日志制度和用药处方制度。首先对本区有登记报备的6个出口鳗鱼养殖场和12个病害监测点开展养殖日志制度。养殖日志主要内容包括水质状况、饲料和渔药使用情况。日志有专人负责,记录完整,建档保存。其次要建立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制度,建立用药记录制度,并自觉接受渔业行政部门和有关检测部门的监督检查;三是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加强渔用药物使用的监督管理。要求从事水产养殖生产的单位和个人,不向无《兽药经营许可证》的销售单位购买渔用药物,不使用国家已公布的禁用药和无批准文号、无生产厂家、无产品批号的药物,严格按照产品标签说明书的要求用药。养殖过程中使用药物的,其产品必须在停药期满后才能上市。配合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养殖水产品如罗非鱼、鳗鲡和四大家鱼等药残抽检;四是加强渔政执法检查。(1)开展海上安全检查行动。出动船、艇58航次,检查渔船72艘,渔排4个,对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结合海上安全检查,举办渔船海上安全学习培训4期,受训渔民450多人。(2)加强伏季休渔巡查,出动船、艇34航次,检查船只36艘,取缔违规置网作用18张,有力地确保了“船进港、人上岸、网入库”伏季休渔制度的落实。八、存在问题分析1、我区农业基础设施底子薄,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年久失修,农业抗灾防灾减灾能力低,防灾减灾任务更为艰巨。2、农业的发展空间有限,我区作为海湾型城市的第一着力点,将面临大规模的征地,耕地逐年减少,人地矛盾日渐尖锐,农业逐步萎缩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失地农民的转岗就业及农民收入的有效增长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3、农学会属于非营利性的专业学会,其工作主要向“三农”科技研究,是公益性的学会,为此在开展工作中,主要经费来源均是主管部门和所在部门少量的赞助,经济基础薄弱,不利工作开展。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2005年集美区农学会工作思路2005年我区的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围绕“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农民收入”这一主题,因应“海湾型城市”发展战略,深化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市场为导向,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高效精细农业;发挥优势,突出特点,努力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把我区建设成为现代城郊型农业生产和技术指导的文明窗口、继续为“三农”扎实工作。(一)强化服务“三农”工作意识,帮助农民促进增收。1、本会应继续推进“两个对接”(即技术与生产对接,市场信息与生产对接)。在热线内部开展“三个一”活动,促使科技人员深入生产实际,发挥技术专长和整体优势把农业科技市场信息与生产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此同时,进一步配套完善信息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地农业生产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2、加大帮助解决失地(渔)村(居)民出路的工作力度。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二是强化组织与服务;三是加强失地(渔)村(居)民转产转业技能培训与推介;四是深挖农业内部潜力。(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2004年冬至2005年春,计划实施标准农田建设,面积3000亩。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推广全区冬种面积1.2万亩;结合农业综合开发,搞好1000亩大棚蔬菜生产示范,以此带动我区设施栽培水平的提高和低农残优质精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三)推进科技兴农,提高农业产业效益。着手抓好名优特新品种的引进。引进水果、花卉、蔬菜、粮油、水产等新品种,重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和冬春季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品种资源较为缺乏及西海域整治之后淡水养殖品种的调整优化等问题,进一步优化龙眼、荔枝等大宗水果的熟期搭配,提高品质,进一步提高我区优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做好良种及新技术新栽培模式的示范工作。瞄准国际国内市场需要,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中心,加强高产优质适销蔬菜新品种的引试繁推,继续做好大棚蔬菜无土栽培试验和仙景芋、毛豆标准化示范工作。抓好农业生者的科技培训。结合“绿色证书”培训,加大对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培训力度,以无公害生产、病害防治、实用技术为重点,举办多形式有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建立农学会专家组织,充分发挥农业专家的作用。(四)大力发展具有本区特色的优势农业农产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1、扩大发展蔬菜产业。在继续缩减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把蔬菜产业作为农业新增长点来抓。随着岛内、海沧蔬菜面积逐年减少,加上南菜北调,我区蔬菜产业发展将面临个良好的机遇。因此,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及反季节蔬菜,推广设施栽培、农业标准化栽培,做好蔬菜商品基地建设和市场开发。推行农业标准化栽培3500亩,推广简易大棚,力争全年设施栽培达到500亩。2、调整优化果品结构,巩固提高水果产业。当前世界水果生产已出现供大于求,国内水果市场也出现卖难的趋势。因此,水果产业要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基础上,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努力提高果品质量。充分发挥集美与台湾两地农业交流和合作的优势,引进和发展名优新品种7-10个,发展时令小水果300亩,推广水果套袋4000亩,生产无公害绿色果品。要加速低产劣质果园的改造,努力提高产品档次,提高采后处理水平,开拓市场销售渠道,增强市场竞争能力。3、加快花卉产业发展步伐,扩大鲜切花种植比例。集美区地处南亚热带,光热水资源丰富,具有“天然温室”之称,适合热带,亚热带花卉生长。要积极创造条件,引进花卉企业,让现有企业做大做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园林观赏植物,鲜切花和时尚小盆花,促进花卉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4、调减水产养殖面积,优化水产品种结构。随着西海域的整治,水产养殖面积将大幅调减,要以提高养殖品种质量、档次和效益为中心,推行环保生态养殖和工厂化养殖,发展如种苗生产、陆域工厂化养殖等对环境污染影响较小的养殖项目,因地制宜采用混养、套养和轮养结合的模式,实现立体养殖“无公害养殖”,走健康养殖可持续发展之路。5、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畜牧业养殖管理。随着九龙江流域的整治,要逐步调整和发展食草动物、节粮型珍禽和特种养殖,努力实现畜牧业生产规模化、经营集约化、组织产业化、防疫程序化、管理现代化。推广果牧结合、渔牧结合、“猪沼果”立体养殖模式,实现畜牧业产值稳定增长,同时最大限度地确保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努力提高养殖业经济、社会综合效益。6、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是集一、三产业为一体的高层次农业,要把它作为我区农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和一条重要发展方向,加大区域内文物古道、珍稀林木和古民居的宣传力度,形成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线,要抓住西海域、坂头水库、杏林湾温泉、花卉基地等资源开发和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一批农业观光和绿色旅游休闲区,把我区的农村渐渐融入厦门生态型城市中。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7、加大动物检疫防疫工作管理力度。继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福建省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办法》、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动物免疫标识管理办法》等行业法律法规;扎实打好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攻坚战役,加强动物免疫标识管理,重点落实我区重大动物疫病诊断和控制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疫体系网络建设;强化基层动物检疫队伍建设,切实做好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及流通环节检疫工作,为全面落实我区动物产品安全管理和已实施的动物疫情公布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五)协调农产品加工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农业产业化。搞好沟通协调和服务工作,努力创造条件,促使国峰食品、聚祥淀粉等现有企业和引进各类企业在我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充分发挥企业生产规模大、市场拓展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等优势,提高“公司+基地+农户”产业链对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的带动能力。与此同时要注重发展和保护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民自发的经济实体,积极发挥他们自我服务、自我保护的作用,引导他们有组织的参与市场竞争,使之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产品加工、销售的自觉参与者,为特区农业、现代农村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六)积极开展科技三下乡,服务农业,推广技术。计划在2005年度本会配合各有关部门开展科技三下乡10场(次),深入边远山区,为当地农民传送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为全区农业生产提供优良品种、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全年计划编印《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n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农业科技》30期,印发1.6万份;召开各类技术培训班20期(次),聘请各学科的知名专家为农民学员授课。此外,在宣传农业科技的同时,还要大力推广、引进各种名、优、稀、特的新品种及各类先进的新技术,直接为我区“三农”服务,促进全区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5年4月15日更多优秀文档尽在http://www.docin.com/smsp1982http://www.doc88.com/smsp198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