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8 发布 |
- 37.5 KB |
- 3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农学]染色体遗传学试题库
染色体遗传学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缺失:Chr丢失一段,其上的基因也随之丢失的现象。2、顶端缺失(terminaldeficiency):是指染色体丢失了带有基因的末端节段。3、中间缺失(intercalary或interstitialdeletions):染色体丢失了的区段位于两臂的内段。4、重复:染色体上的某一区段出现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现象(同向或反向)。5、顺接(同向)重复(tandemdaplication):指某区段按照染色体上的正常顺序重复。6、反接(反向)重复(reversetandemdaplication):指重复时颠倒了某区段在染色体上的正常直线顺序。7、倒位:染色体上某一片段颠倒180o,其上的的基因顺序重排,(臂间或臂内)。8、臂内倒位(paracentricinversion):倒位区段发生在染色体的某一臂上。9、臂间倒位(pericentricinversion):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点。10、复合倒位(complexinversion):是指在染色体上发现一个以上的倒位,也称多重倒位(multipleinversion)。11、易位:一个染色体上的一区段连接到另一条染色体上,(相互,转座等)。12、简单易位(Simpletranslocation):染色体臂上一次断裂,并将这个无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末端上去。13、相互易位(reciprocaltranslocation):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互换节段,是由染色体的两次断裂而产生。14、整臂易位(whole-armtranslocation):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整个(或几乎整个)臂的转移或交换。15、假显性(pseudodominance):一对等位基因中的显性基因缺失,使对应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得以表现的遗传现象。\n16、假连锁(pseudolinkage):两对染色体上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如果靠近易位断点,由于相互易位杂合体总是以相间分离方式产生可育配子,使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间的自由组合受到严重限制,出现假连锁现象。17、位置效应(posotioneffect):倒位和易位引起基因的位置改变,并造成相应的表型改变的遗传学现象。18、永久杂种:也叫平衡致死系,是同源染色体的两个成员各带一个座位不同的隐性致死基因,永远以杂种状态保存的品系。19、ClB染色体:Crossoversuppress–letha1–Bartechnique,是指一种倒位杂合体雌蝇的一个X染色体,该X染色体是倒位染色体。“C”是代表抑制交换的倒位区段;“l”是代表该倒位区段内的一个隐性致死基因,可使胚胎在最初发育阶段死亡;“B”是代表该倒位区段范围之外有一个16A区段的重复区段,其表现型为显性棒眼性状。20、整倍体(euploid):以染色体组为基础,成套改变染色体数目后形成的个体,如:n,2n,3n,4n,6n等。21、染色体组: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的一套基本染色体,或称为基因组,以X表示。22、一倍体:细胞核内具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23、单倍体(haploid):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n)的个体。24、二倍体(diploid):细胞核内具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称为二倍体。25、多倍体(polyploid):是指体细胞中具有二倍以上的整倍染色体数的生物叫做多倍体。26、同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27、异源多倍体:指增加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的。28、非整倍体(aneuploid):比该物种中正常合子染色体数(2n)多或少一个至几个染色体的个体。29、超倍体:染色体数多于2n的非整倍体称为超倍体,多倍体、二倍体中均能发生。\n30、亚倍体:染色体数少于2n的非整倍体称为亚倍体,通常在多倍体中发生。31、三体(Trisomic):染色体数2n生物中增加了一条染色体,成为2n+1个体。32、四体(Tetrasomic):染色体数2n生物中增加了一对条染色体,成为2n+2个体。33、双三体(ditrisomy):染色体数2n生物中增加了二条不同的条染色体,成为2n+1+1个体。34、单体(Monosomic):染色体数2n生物中缺失了一条染色体,成为2n-1个体。35、双单体(dimonosomy):染色体数2n生物中缺失了两条不同的染色体,成为2n-1-1个体。36、缺体(Nulisomic):染色体数2n生物中缺失了一对染色体,成为2n-2个体。37、染色体:细胞分裂时出现的,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或棒状小体,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是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有一定数目、形态和大小。38、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在偶线期分别配对,出现联会现象。各对染色体的对应部位相互紧密并列,逐渐沿着纵向联结在一起,这样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联会复合体。它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其主要成分是自我集合的碱性蛋白及酸性蛋白,由中央成分的两侧伸出横丝,因而使同源染色体得以固定在一起。39、核小体: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每个核小体的核心是由H2A、H2B、H3和H4四种组蛋白各以两个分子组成的八聚体,其形状近似于扁球状。40、着丝粒:指在主缢痕处中期的两条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细胞分裂时出现的纺锤丝所附着的位置,此部位不染色。41、缢痕(constriction):是中期染色体非螺旋化或螺旋化程度低的节段。\n42、主缢痕(primaryconstriction):着丝点所在的区域的染色体缢缩部分43、次缢痕(SecondaryConstriction):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常另外有缢缩部位,染色较淡。44、随体(telo-satellite):由次缢痕从染色体主体分离出的染色体节段,是某些染色体末端的附加部分,它与染色体之间由染色丝连接着。45、端粒(telomere):正常染色体游离端的特化部分,用以表示真核生物中自然存在的单极性染色体末端。46、常染色质(euchromatin):占染色体组的极大部分,表现了染色体螺旋的正常周期,即在间期中解开螺旋,在细胞分裂时形成螺旋,在分裂中期螺旋化达到高峰。常染色质在间期染色浅,中期染色深。47、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指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具有稠密、紧实结构的染色体节段或整个染色体,在间期核中处于凝缩状态。48、组成型异染色质:在所有细胞里两条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都出现的异染色质区,形成特定染色体对的永久性结构特征。49、兼性异染色质:它的状态随不同细胞类型、不同发育阶段而不同,甚至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分布也不相同。50、染色体组型(Karyotype):描述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信息的图象。这种组型技术可用来寻找染色体歧变同特定疾病的关系,比如:染色体数目的异常增加、形状发生异常变化等。51、染色单体:染色体通过复制形成,由同一着丝粒连接在一起的两条遗传内容完全一样的子染色体。52、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cellcycle)。53、同源染色体:体细胞中形态结构相同、遗传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homologouschromosome)。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生物双亲,在减数分裂时,两两配对的染色体,形状、大小和结构都相同。54、异源染色体:形态结构上有所不同的染色体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一般不能两两配对,形状、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n55、无丝分裂:又称直接分裂,是一种无纺锤丝参与的细胞分裂方式。56、有丝分裂:又称体细胞分裂。整个细胞分裂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的过程,先是细胞核分裂,后是细胞质分裂,核分裂过程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最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染色体数目和性质上与母细胞相同。57、联会: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配对。58、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在配对的两个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结构,包括两个侧体和一个中体。59、胚乳直感:又称花粉直感。在3n胚乳的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60、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二、填空1、相互易位的杂合体,在形成配子同源染色体分开时,(邻近(O;圆圈))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均有(缺失或重复),(交互(8字;交叉式))式分离产生的配子是可育的。2、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花粉粒,精核,管核。植物的10个胚囊母细胞可以形成卵细胞,极核。3、西瓜(2n=22),无籽西瓜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__。4、缺失杂合体、重复杂合体和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时会形成瘤状突起,但是它们突起的成分是不同的:缺失环是____________,重复环是____________,倒位圈则是____________。5、普通小麦(AABBDD)与圆锥小麦(AABB)杂交,其F1体细胞中有___________染色体组,共有_______染色体。F1孢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形成___________二价体和__________单价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对染色体向两极牵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9.相互易位杂合体自交将形成、和三种后代。其比例为,其中的产生的配子是半不育的。\n10.(n-1)II+I是;(n-1)II+III是;(n-2)II+I+I是。产生nI和(n-1)I两种配子的非整倍体是;产生(n+1)I和nI两种配子的个体是。13.减数分裂前期I最复杂,根据染色体(质)的形态和运动特点,可以按时间先后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个时期,其中,交换发生在____________。7.由于倒位环内的交换产生_______和_______,导致配子的死亡。1、多线染色体(唾线染色体)的特点(1分)唾线染色体的特点:①巨大性和伸展性②体联会③有横纹结构某植物染色体数为n+1的花粉不育,但胚囊可育。如果基因A对a显性,距离着丝粒很近。三体杂交组合♀AAa×♂Aaa后代显性与隐性个体的比例为8:1。由于染色体缺失,导致同源染色体上与缺失相对应位置上的隐性基因得以表现,这一现象称为假显性。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生殖方式称为无融合生殖。染色体缺失了一个臂的外端一段,称为____;如果缺失的是一个臂内的一段,称为____。(顶端缺失中间缺失) 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发生了中间缺失,这个个体可以称为____。如果一对同源染色体都在同一位置发生了中间缺失,这个个体就称为____。(缺失杂合体缺失纯合体) 缺失染色体通常通过____遗传给后代。(雌配子) 如果带有显性基因的一段染色体缺失了,同源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便会得到表现,这种现象称为____。(假显性) 重复区段排列方式的不同会引起遗传的差异,称为____效应,而重复区段数目的增多产生的影响称为____效应。(位置剂量) 如果易位中染色体区段的转移是单方面的,称为____,若是双方互换了某些区段,则称为____。(简单易位相互易位)三、选择题1、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同源染色体在(C)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nA 双线期 B细线期 C偶线期 D 粗线期2、相互易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前期的粗线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呈现(D )图象。A桥型 B 8字型 C圆型 D十字型3、观察玉米(2n=20)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发现有9个联会体,后期I还看到有染色体桥出现,则表明该玉米的染色体发生了:()A.臂内倒位;B.易位;C.臂间倒位和易位;D.臂内倒位和易位。4、染色体形态结构包括ABCA.着丝粒B.端粒C.姊妹染色单体D.核小体E.螺线管5、核型46,X,i(Xq)含义是BA.X染色体长臂发生缺失B.X染色体短臂缺失并形成长臂的等臂染色体C.X染色体短臂缺失D.X发生倒位E.X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6、引起猫叫综合症的突变方式是A.缺失B.易位C.倒位D.重复环状染色体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DA.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B.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相同时期的不同表现C.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相同时期的不同表现\nD.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E.不同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相同表现8、人类生殖细胞染色体数是A.46B.48C.24D.23E.229、产妇年龄过大(>35岁)(A)发生率较高。A.畸形儿B.健康儿C.高智商儿D.苯丙酮尿症患儿E.白化病患儿10、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EA.核苷酸B.氨基酸C.单糖D.磷脂E.核小体11、核型为45,XO/47,XXX的个体是A.单体型B.三体型C.二倍体D.杂合体E.嵌合体12、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0的细胞,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a.5b.10c.20d.4013、在玉米中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个精核。a.10b.15c.20d.40\n14、三倍体无籽西瓜(3n=33)产生平衡可育配子的概率为a.(1/2)10b.(1/2)22c.(1/2)33d.(1/2)1115、某植物体细胞内有三套来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它是____________。A.超倍体B.混倍体C.亚倍体D.单倍体16、减数分裂中染色单体的交换和细胞学上观察到的交叉现象是:a.同时发生的b.先交换后交叉c.先交叉后交换d.两者无关17、萝卜(2n=RR=18)与甘蓝(2n=BB=18)杂交产生的F1是:a.缺体b.一倍体c.二倍体d.单体18、在♀红花三体AAa×♂红花Aa双体杂交中,F1群体内出现190株红花和10株白花,若基因发生染色体随机分离,则三体的配子参与受授精情况为:a.10%(n+1):90%nb.75%(n+1):25%nc.25%(n+1):75%nd.90%(n+1):10%n19、某植物染色体n+1的花粉不育,但胚囊可育。在♀红花三体×♂红花三体杂交后代中出现160株红花和20株白花个体,亲本的基因型为:a.♀RRr×♂Rrrb.♀Rrr×♂RRrc.♀RRr×♂RRrd.♀Rrr×♂Rrr20、缺失可造成( D )。 A基因的剂量效应 B回复突变 C半不育现象 D假显性现象(一)A型选择题1.四倍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双雌受精B.双雄受精C.核内复制D.不等交换E.染色体不分离2.如果在某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增加一条可形成A.单倍体B.三倍体C.单体型D.三体型E.部分三体型3.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通过着丝粒融合而形成的易位称为A.单方易位B.串联易位C.罗伯逊易位D.复杂易位E.不平衡易位4.如果染色体的数目在二倍体的基础上减少一条则形成A.单体型B.三倍体C.单倍体D.三体型E.部分三体型5.一个个体中含有不同染色体数目的三个细胞系,这种情况称为A.多倍体B.非整倍体C.嵌合体D.三倍体E.三体型6.某一个体其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比二倍体多了3条,称为A.亚二倍体B.超二倍体C.多倍体D.嵌合体E.三倍体7.嵌合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nA.卵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错误配对B.卵裂过程中发生了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不分离C.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丢失D.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的不分离E.卵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丢失8.46,XY,t(4;6)(q35;q21)表示A.一女性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插入B.一男性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的易位C.一男性细胞带有等臂染色体D.一女性细胞内带有易位型的畸变染色体E.一男性细胞含有缺失型的畸变染色体9.若某一个体核型为46,XX/47,XX,+21则表明该个体为A.常染色体结构异常B.常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C.性染色体结构异常D.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嵌合体E.常染色体结构异常的嵌合体10.含有三个细胞系的嵌合体可能是由于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A.减数分裂中第一次有丝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B.减数分裂中第二次有丝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C.受精卵第一次卵裂时染色体不分离D.受精卵第二次卵裂之后染色体不分离E.受精卵第二次卵裂之后染色体丢失11.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56条,称为A.超二倍体B.亚二倍体C.二倍体D.亚三倍体E.多异倍体12.若某人核型为46,XX,inv(9)(p12q31)则表明其染色体发生了A.缺失B.倒位C.易位D.重复E.插入13.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的机制可能是A.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B.染色体易位C.染色体倒位D.染色体不分离E.染色体核内复制14.染色体结构畸变的基础是A.姐妹染色单体交换B.染色体核内复制C.染色体不分离D.染色体断裂及断裂之后的异常重排E.染色体丢失15.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同时发生断裂,断片交换位置后重接,结果造成A.缺失B.倒位C.易位D.插入E.重复16.某种人类肿瘤细胞染色体数为93条,称为A.二倍体B.亚二倍体C.超二倍体D.亚三倍体E.多异倍体17.人类精子发生的过程中,如果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不分离现象,而第二次减数分裂正常进行,则其可形成A.一个异常性细胞B.两个异常性细胞C.三个异常性细胞D.四个异常性细胞E.正常的性细胞18.染色体不分离A.只是指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只是指同源染色体不分离C.只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D.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nE.是指姐妹染色单体或同源染色体不分离19.一条染色体断裂后,断片未能与断端重接,结果造成A.缺失B.易位C.倒位D.重复E.插入20.若某人核型为46,XX,del(1)(pter®q21:)则表明在其体内的染色体发生了A.缺失B.倒位C.易位D.插入E.重复(二)X型选择题1.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原因包括A.物理因素B.化学因素C.生物因素D.遗传因素E.母亲年龄2.染色体发生结构畸变的基础是A.染色体断裂B.染色体丢失C.染色体断裂后的异常重接D.SCEE.染色体异常复制3.染色体数目畸变的类型有A.二倍体B.亚二倍体C.超二倍体D.三倍体E.四倍体4.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有A.缺失B.重复C.SCED.倒位E.易位5.染色体发生整倍性数目改变的原因包括A.核内复制B.染色体重复C.双雄受精D.双雌受精E.染色体重排6.染色体发生非整倍性数目改变的原因包括A.染色体丢失B.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C.染色体插入D.染色体缺失E.同源染色体不分离7.嵌合体发生的机理包括A.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分离B.卵裂时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C.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丢失D.卵裂时同源染色体不分离E.卵裂时染色体丢失8.当染色体的两个末端同时缺失时,有可能形成A.等臂染色体B.双着丝粒染色体C.环状染色体D.衍生染色体E.倒位染色体9.下列核型中哪项的书写是错误的A.46,XX,t(4;6)(q35;q21)B.46,XX,inv(2)(pter→p21::q31→qter)C.46,XX,del(5)(qter→q21:)D.46,XY,t(4,6)(q35,q21)E.46,XY/47,XXY10.罗伯逊易位常发生在下列哪组的染色体之间A.D/DB.D/GC.D/ED.G/FE.G/G11.等臂染色体的形成原因包括A.染色体缺失B.着丝粒纵裂C.着丝粒横裂D.染色体插入E.染色体易位12.染色体重复发生的原因可为A.同源染色体发生不等交换B.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不等交换C.染色体片段插入D.核内复制E.双雌受精\n13.染色体不分离可以发生在A.姐妹染色单体之间B.同源染色体之间C.有丝分裂过程中D.减数分裂过程中E.受精卵的卵裂过程14.三倍体的形成机理可能是A.双雌受精B.双雄受精C.染色体不分离D.核内有丝分裂E.核内复制15.染色体数目异常形成的可能原因是A.染色体断裂B.染色体倒位C.染色体丢失D.染色体不分离E.染色体复制5.Down综合征是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人类染色体(一)A型选择题1.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主要是由________组成。A.DNA和RNAB.DNA和组蛋白质C.RNA和蛋白质D.核酸和非组蛋白质E.组蛋白和非组蛋白2.染色质和染色体是A.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B.不同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不同的存在形式C.同一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D.不同物质在细胞的同一时期的不同表现E.两者的组成和结构完全不同3.异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以上都不是4.常染色质是间期细胞核中A.螺旋化程度高,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B.螺旋化程度低,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C.螺旋化程度高,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D.螺旋化程度低,无转录活性的染色质E.螺旋化程度低,很少有转录活性的染色质5.经检测发现,某个体的细胞核中有2个X小体,表明该个体一个体细胞中有________条X染色体。A.1B.2C.3D.4E.56.根据ISCN,人类C组染色体数目为A.7对B.6对C.7对+X染色体D.6对+X染色体E.以上都不是\n7.细胞增殖周期是A.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B.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C.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D.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开始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E.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细胞分裂结束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8.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相同点是A.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不变B.都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都有DNA复制D.都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E.都有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9.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单分体出现在A.减数分裂前期ⅡB.减数分裂中期ⅡC.减数分裂后期ⅠD.数分裂后期ⅡE.减数分裂末期Ⅰ10.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前期Ⅰ的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E.终变期11.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前期Ⅰ的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E.终变期12.按照ISCN的标准系统,1号染色体,短臂,3区,1带第3亚带应表示为A.1p31.3B.1q31.3C.1p3.13D.1q3.13E.1p31313.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A.分裂前期B.分裂中期C.分裂后期D.分裂末期E.间期14.某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为2n=6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它可能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类型是A.2种B.4种C.6种D.8种E.10种15.仅在某些细胞类型或特殊的发育阶段呈现凝缩状态的染色质称为A.结构异染色质B.兼性异染色质C.常染色质D.X染色质E.Y染色质16.人类染色体数目2n=46条,如果不考虑交换,则人类可形成的正常生殖细胞的类型有A.246B.223C.232D.462E.23417.在核型中的每对染色体,其中一条来自父方的精子,一条来自母方的卵子,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称为A.染色单体B.染色体C.姐妹染色单体D.非姐妹染色单体E.同源染色体18.染色体的端粒区为A.染色质B.染色体C.结构异染色质D.兼性异染色质E.以上都不是19.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发生在A.前期ⅠB.中期ⅠC.后期ⅠD.中期ⅡE.后期Ⅱ20.生殖细胞发生过程中四分体出现于前期Ⅰ的A.细线期B.偶线期C.粗线期D.双线期E.终变期(二)X型选择题1.染色体C显带可使以下部位深染A.着丝粒B.次溢痕C.长臂D.Y染色体长臂远端E.短臂2.染色体多态性部位常见于A.X染色体长臂B.Y染色体长臂C.1、9、16号染色体次溢痕D.端粒E.随体及随体柄部次溢痕区3.下列人类细胞中哪些具有23条染色体\nA.精原细胞B.卵原细胞C.次级卵母细胞D.次级精母细胞E.卵细胞4.X染色体的失活发生在A.细胞分裂中期B.细胞分裂后期C.胚胎发育的第16天D.胚胎发育早期E.胚胎发育后期5.染色体多态性可作为较稳定的、显微镜下可见的遗传标志用于A.染色体病的检查B.亲权鉴定C.追溯额外染色体的来源D.基因诊断E.异常染色体的来源6..染色体多态性的常见部位包括A.Y长臂结构异染色质区B.D组、G组染色体的随体及随体柄部次缢痕区C.X染色体末端D.第1、9和16号染色体次缢痕E.着丝粒7.染色体的次溢痕包括A.着丝粒部位B.随体柄部位C.长臂的缩窄部位D.短臂的缩窄部位E.端粒部位8.结构异染色质包括以下几个部位A.着丝粒区B.端粒区C.次溢痕区D.Y染色体长臂远端2/3区段E.X染色质9.真核细胞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A.RNAB.糖蛋白C.组蛋白D.非组蛋白E.DNA10.染色体的端粒区为A.染色体B.结构异染色质C.兼性异染色质D.常染色质E.真染色质四、判断题(√)1、中间缺失杂合体的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可以联会,但正常染色体上多余的区段形成缺失环。(√)2、臂内倒位杂合体在减数分裂联会时,如果倒位环内发生了一个交换,那么在后期Ⅰ就会出现桥和断片。(×)3、罗伯逊易位可使染色体数目增加。(×)4、多单倍体是从多倍体物种产生的单倍体,n=x。(×)5、Muller-5品系的果蝇X染色体上有棒眼基因B和杏色眼基因Wa,此外,X染色体上还有一些易位,可以抑制Muller-5的X染色体与野生型X染色体的重组。(×)6.一个成熟的卵细胞中有36条染色体,其中18条一定是来自父本。\n(√)7、普通小麦(2n=6x=42)中能分离出亚倍体品系,而玉米(2n=2x=20)却不能。√(×)8、倒位杂合体倒位圈内连锁基因的重组率下降,是倒位抑制了交换的发生。×(×)9、同源四倍体AAAa产生了aa型配子,表明a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分裂时分到同一极。×(×)10、一个显性三体杂合体与隐性双体杂交,后代呈现1:1的显隐性分离。说明该三体是复式三体,并且该基因距离着丝点较远。×(×)11、倒位杂合体因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在减数分裂后期Ⅰ会出现染色体桥。×(×)12、易位是由于非姊妹染色体片段转移的结果。×(×)13、易位是由于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段转移的结果。×五、简答题1、为什么自然界中植物多倍体很常见,而动物多倍体少见?(5分)2、设一个细胞2n=8,第一次减数分裂是正常的,第二次减数分裂时,在两个子细胞的一个细胞中发生一对姊妹染色单体的不分离,问四个配子中各有多少条染色体?3、假设某植物种只有两对染色体,甲是易位杂合体,乙也是易位杂合体,如下所示:甲:ab.cd∥ef.cd乙:ab.cd∥hg.cdef.gh∥ab.ghef.ba∥ef.gh图示甲×乙的F1在减数分裂时的联会形式,并写出各种联会形式的比例:dabcdcghabfefghedabcdcfeabghgfeh解甲:乙:×Gm:abcdabghabcdabfeefghdcfeefghdcghF1:abcdabghabcdabfeefghdcfeefghdcgh\nabcdabcdabfeabghefghefghdcghdcfeeabfefcdabghgcdhdabcdcghabfefghedabcdcfeabghgfeh联会:abcdabcdefghefgh正常二价体联会:十字型联会=1:34、有一玉米植株,它的一条第9染色体有缺失,另一条第9染色体正常,这植株对第9染色体上决定糊粉层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缺失的染色体带有产生色素的显性基因C,而正常的染色体带有无色隐性等位基因c,已知含有缺失染色体的花粉不能成活。如以这样一种杂合体玉米植株作为父本,以cc植株作为母本,在杂交后代中,有10%的有色籽粒出现。你如何解释这种结果?解:由于在20%的小孢子母细胞里发生了缺失染色体和正常染色体之间的交换,结果使每一对姊妹染色体单体都各有一条缺失的染色单体(交换是在C基因以外发生的)。 5、在玉米中,蜡质基因和淡绿色基因在正常情况下是连锁的,然而发现在某一品种中,这两个基因是独立分配的。 (1)你认为可以用那一种染色体畸变来解释这个结果? (2)那一种染色体畸变将产生相反的效应,即干扰基因之间预期的独立分配?解:(1)易位(2)易位 6、有一个三倍体,它的染色体数是3n=33。假定减数分裂时,或形成三价体,其中两条分向一极,一条分向另一极,或形成二价体与一价体,二价体分离正常,一价体随机地分向一极,问可产生多少可育的配子?解: 7、同源三倍体是高度不育的。已知得到平衡配子(2n和n)的机会仅为\n,问这数值是怎么求得的? 又如假定只有平衡的配子是有受精功能的,且假定受精过程是随机的,问得到不平衡合子(unbalancedzygotes)的机会是多少?解:对于每一个同源组来说,不论是形成三价体还是形成二价体与一价体,结果都是两条染色体分到一极,一条染色体分到另一极,比例各占1/2,即1/2(2)+1/2(1)。只有n个同源组的两个染色体或一个染色体都进入同一个子细胞,这样的配子才是平衡可育的。根据概率的乘法原理,形成2n配子的概率为,形成n配子的概率也为,因此得到平衡配子(2n和n)的机会为。得到不平衡合子(2n´n或n´2n)的机会为: 8、有一种四倍体植物,它的两个植株的基因型是(a)AAAa(b)Aaaa。假定(1)A基因在着丝粒附近,(2)各个染色体形成的姊妹染色单体各移向一极。问每个植株产生的各种双倍体配子比例如何?解:基因位点离着丝粒的远近,对同源四倍体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有很大影响。当基因位点离着丝粒较近,以至基因位点与着丝粒之间不能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时,则该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就表现为染色体分离。假定同源四倍休的基因型是AAAa,A—a位点距着丝粒很近,其间不能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在减数第一分裂时有三种分离方式,不管哪种分离方式都是减数分离,所产生的二分子在减数第二分裂时都是均衡分离。结果AAAa基因型最后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A:Aa=12:12=1:1,不可能产生aa基因型的配子(图)。9、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在哪里?从遗传学角度来看,这两种分裂各有什么意义?那么,无性生殖会发生分离吗?试加说明。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列于下表:\n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发生在所有正在生长着的组织中从合子阶段开始,继续到个体的整个生活周期无联会,无交叉和互换使姊妹染色体分离的均等分裂每个周期产生两个子细胞,产物的遗传成分相同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母细胞相同只发生在有性繁殖组织中高等生物限于成熟个体;许多藻类和真菌发生在合子阶段有联会,可以有交叉和互换后期I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减数分裂;后期II是姊妹染色单体分离的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细胞产物(配子或孢子)产物的遗传成分不同,是父本和母本染色体的不同组合为母细胞的一半有丝分裂的遗传意义:首先: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为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提供了基础。其次,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核中从而使两个子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减数分裂的遗传学意义首先,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发育为雌性细胞或雄性细胞,各具有半数的染色体(n)雌雄性细胞受精结合为合子,受精卵(合子),又恢复为全数的染色体2n。保证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其次,各对染色体中的两个成员在后期I分向两极是随机的,即一对染色体的分离与任何另一对染体的分离不发生关联,各个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均可能自由组合在一个子细胞里,n对染色体,就可能有2n种自由组合方式。 例如,水稻n=12,其非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的可能组合数为212=4096。各个子细胞之间在染色体组成上将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组合。\n此外,同源染色体的非妹妹染色单体之间还可能出现各种方式的交换,这就更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10、水稻的正常的孢子体组织,染色体数目是12对,问下列各组织的染色体数目是多少? (1)胚乳;(2)花粉管的管核;(3)胚囊;(4)叶;(5)根端;(6)种子的胚;(7)颖片;答;(1)36;(2)12;(3)12*8;(4)24;(5)24;(6)24;(7)24; 11、用基因型Aabb的玉米花粉给基因型AaBb的玉米雌花授粉,你预期下一代胚乳的基因型是什么类型,比例如何?答:雌配子极核雄配子AbABAABBAAABBbAAaBBbAbAAbbAAAbbbAAabbbAaaBBbAaabbb即下一代胚乳有八种基因型,且比例相等。 12、某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一对染色体是中间着丝粒,另一对是端部着丝粒,以模式图方式画出: (1)第一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图。 (2)第二次减数分裂的中期图 13、蚕豆的体细胞是12个染色体,也就是6对同源染色体(6个来自父本,6个来自母本)。一个学生说,在减数分裂时,只有1/4的配子,它们的6个染色体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你认为他的回答对吗?\n答:不对。因为在减数分裂时,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某一条染色体进入某个配子的概率是1/2,则6个完全来自父本或母本的染色体同时进入一个配子的概率应为(1/2)6=1/64。 14、在玉米中: (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多少配子? (4)5个胚囊能产生多少配子?答:(1)5个小孢子母细胞能产生20个配子; (2)5个大孢子母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 (3)5个花粉细胞能产生5个配子; (4)5个胚囊能产生5个配子; 15、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4,驴的二倍体染色体数是62。 (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多少? (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你是否能说明马-驴杂种是可育还是不育?答:(1)马和驴的杂种染色体数是63。(2)如果马和驴之间在减数分裂时很少或没有配对,则马-驴杂种是不育的。 16、在玉米中,与糊粉层着色有关的基因很多,其中三对是A—a,I—i,和Pr—pr。要糊粉层着色,除其他有关基因必须存在外,还必须有A基因存在,而且不能有Ⅰ基因存在。如有Pr存在,糊粉层紫色。如果基因型是prpr,糊粉层是红色。假使在一个隔离的玉米试验区中,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偶数行,基因型aaPrprii的种子种在奇数行。植株长起来时,允许天然授粉,问在偶数行生长的植株上的果穗的糊粉层颜色怎样?在奇数行上又怎样?(糊粉层是胚乳一部份,所以是3n)。\n 17、兔子的卵没有受精,经过刺激,发育成兔子。在这种孤雌生殖的兔子中,其中某些兔子对有些基因是杂合的。你怎样解释?(提示:极体受精。)答:动物孤雌生殖的类型有一种是:雌性二倍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卵和极核,卵和极核融合形成二倍体卵,再发育成二倍体个体。例如,AaBb通过减数分裂可产生AB、Ab、aB、ab四种卵和极核,AB卵和AB极核来自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二者融合形成AABB卵,这是纯合的。如果是AB卵和aB极核融合,则个体对A位点是杂合的。如果是AB卵和Ab极核融合,则个体对B位点是杂合的。如果是Ab卵和aB极核融合,则个体对A位点和B位点都是杂合的。 可能是第二极体与卵细胞结合,有些基因才有可能是杂合的。18、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多少精核?多少管核?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解:可以形成:40个花粉粒,80个精核,40个管核;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10个胚囊,10个卵细胞,20个极核,20个助细胞,30个反足细胞。19、玉米体细胞里有10对染色体,写出下列各组织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1)叶(2)根(3)胚乳(4)胚囊母细胞(5)胚 (6)卵细胞(7)反足细胞(8)花药壁(9)花粉管核解:(1)叶:20条;(2)根:20条;(3)胚乳:30条;(4)胚囊母细胞:20条;(5)胚 :20条;(6)卵细胞:10条;(7)反足细胞:10条;(8)花药壁:20条;(9)花粉管核:10条20、假定一个杂种细胞里含有3对染色体,其中A、B、C来自父本、A’、B’、C’来自母本。通过减数分裂能形成几种配子?写出各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如果形成的是雌配子,那么只形成一种配子ABC或A’B’C’或A’BC或AB’C’或AB’C或A’BC’或ABC’或A’B’C;如果形成的是雄配子,那么可以形成两种配子ABC和A’B’C’或AB’C和A’BC’或A’BC和AB’C’或ABC’或和A’B’C。2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1)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nl双亲性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产生性细胞(n),实现了染色体数目的减半;l雌雄性细胞融合产生的合子(及其所发育形成的后代个体)就具有该物种固有的染色体数目(2n),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子代的性状遗传和发育得以正常进行。(2)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l减数分裂中期I,二价体的两个成员的排列方向是随机的,所以后期I分别来自双亲的两条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因而所产生的性细胞就可能会有2n种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形式(染色体重组,recombinationofchromosome)。另一方面,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导致同源染色体间的片段交换(exchangeofsegment),使子细胞的遗传组成更加多样化,为生物变异提供更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染色体片断重组,recombinationofsegment)。同时这也是连锁遗传规律及基因连锁分析的基础。2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用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解:1)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2)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3)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4)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5)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23、某植株是显性AA纯合体,如果用隐性aa纯合体的花粉给它授粉杂交,在500株F1中,有两株表现型为aa。如何证明和解释这个杂交结果?解: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缺失了A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片断造成假显性,可以通过观察是否有缺失环或断裂融合桥循环来来验证。第二种可能是基因突变,可以通过与亲本回交看后代的分离情况来得以解释。\n2. .某玉米植株是第九染色体的缺失杂合体,同时也是Cc杂合体,糊粉层有色基因C在缺失染色体上,与C等位的无色基因c在正常染色体上。玉米的缺失染色体一般是不能通过花粉而遗传的。在一次以该缺失杂合体植株为父本与正常的cc纯合体为母本的杂交中,10%的杂交子粒是有色的。试解释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解:2.是因为有缺失的带有C基因的染色单体与正常带c基因的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使带有C基因的染色单体成为完整的染色体。3.某个体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有所不同,一个是12·34567,另一个是12·36547(“·”代表着丝粒)。试解释以下三个问题。(1)这一对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2)倘若在减数分裂时,5与6之间发生一次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图解说明二分体和四分体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所产生的孢子的育性。(3)倘若在减数分裂时,着丝粒与3之间和5与6之间各发生一次交换,但两次交换所涉及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不同,试图解说明二分子和四分子的染色体结构,并指出所产生的孢子的育性。解:(1)联会出现倒位圈(2)属于臂内倒位,参考书120页图示。(3)有一半不育4.某生物有三个不同的变种,各变种的某染色体的区段顺序分别为:ABCDEFGHIJ;ABCHGFIDEJ;ABCHGFEDIJ。试论述这三个变种的进化关系。解:4.如果把第一种定为原种,那么第二种是DEFGH倒位形成,第三种又是由于第二种的EDI倒位形成。5.假设某植物的两个种都有4对染色体:以甲种与乙种杂交得F1,问F1植株的各个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是怎样联会的?\n甲种乙种FGHIJFGHIJPQRSTPQRSTKLMNOKLMNOABCDEABCDEFGMNOFGMNOPQRSTPQRSTKLHIJKLHIJADCBEADCBE解:第一对形成到位圈,第二对和第三对形成十字形,第四对正常6.玉米第6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T)距离黄胚乳基因(Y)较近,T与Y之间的重组率(交换值)为20%。以黄胚乳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的白胚乳纯系(yy)杂交,再以F1与白胚乳纯系测交,试解答以下问题:(1)F1和白胚乳纯系分别产生哪些有效配子?图解分析。图解说明。解:(1)F1形成的有效配子:YT、yt、Yt、yT白胚乳品系形成的配子:yt(2)测交子代基因型YyTt、yytt、Yytt、yyTt表型黄半不育、白可育、黄可育、白半不育40%40%10%10%7.使叶基边缘有条纹(f)和叶中脉棕色(bm2)的玉米品系(ffbm2bm2),叶基边缘和中脉色都正常的易位纯合体(FFBm2Bm2TT)杂交,F1植株的叶边缘和脉色都正常,但为半不育。检查发现该F1的孢母细胞内在粗线期有十字型象的四价体。使全隐性的纯合亲本与F1测交,测交子代(Ft)的分离为:叶基边缘有无白条纹中脉色育性\n半不育全育无正常996有棕色140无棕色6712有正常153已知F–f和Bm2-Bm2本来连锁在染色体1的长臂上,问易位点(T)与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如何?解:7.提示:FFBmBmTT×ffbmbmtt,F1:FfBmbmTtF1产生的配子:FBmTFBmtFbmtFbmTfbmtfbmTfBmTfBmtFt:FfBmTt99FfBmbmtt6Ffbmbmtt12FfbmbmTt67ffbmbmtt40ffbmbmTt1ffBmbmTt1ffBmbmtt53若无易位:F-Bm间交换值为:(12+1+67+53)/(99+40+6+1+12+1+67+53)=47.7很明显,易位造成F与Bm独立遗传。易位点与F的距离:(6+1+12+1)/(99+40+6+1+12+1+67+53)=7.2易位点与Bm的距离:(6+1+67+53)/(99+40+6+1+12+1+67+53)=45.58.某同源四倍体为AaaaBBbb杂合体,A–a所在染色体与B-b所在染色体是非同源的,而且A为a的完全显性,B为b的完全显性。试分析该杂合体的自交子代的表现型比例。解:8.(提示:分别考虑A基因的表型和B基因的表型。P133:A表型:a表型=3:1;B表型:b表型=35:1)四种表型:105AB:3Ab:35aB:1abAB表型:105Ab表型:3aB表型:35ab表型:1\n9.普通小麦的某一单位性状的遗传常常是由三对独立分配的基因共同决定的,这是什么原因?用小麦属的二倍体种、异源四倍体种和异源六倍体种进行电离辐射诱变处理,哪个种的突变型出现频率最高,哪个最低?为什么?解:9.A、B、D三组有部分同源性。二倍体突变频率最高,六倍体最低。10.使普通小麦与圆锥小麦杂交,它们的F1植株的体细胞内应有哪几个染色体组和染色体?该F1植株的孢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理论上应有多少个二价体和单价体?F2群体内,各个植株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是否还能同F1一样?为什么?是否还会出现与普通小麦的染色体组和染色体数相同的植株?解:10..普通小麦(AABBDD),圆锥小麦(AABB),F1(AABBD),5个染色体组,35条染色体。联会成14个二价体和7个单价体。有极少个体能与F1染色体组一样。可能出现与普通小麦染色体组相同的植株。11.马铃薯的2n=48,是个四倍体。曾经获得马铃薯的单倍体,经细胞学的检查,该单倍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12个二价体。据此,你对马铃薯染色体组的组合成分是怎样认识的?为什么?解:11.单倍体能形成12个二价体,说明单倍体中有两个相同的染色体组,因此推断马铃薯是同源四倍体。12.三体的n+1胚囊的生活力一般都远比n+1花粉强。假设某三体植株自交时有50%的n+1胚囊参与了受精,而参与受精的n+1花粉只有10%,试分析该三体植株的自交子代群体里,四体所占的百分数、三体所占的百分数和正常2n个体所占的百分数。解:12.90%n10%(n+1)50%n0.45(2n)0.05(2n+1)50%(n+1)0.45(2n+1)0.05(2n+2)\n四体:5%、三体:50%、双体:45%。13.以番茄正常叶型的第6染色体的三体(2n+I6)为母本,以马铃薯叶型(cc)的正常番茄(2n)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问:(1)假设c基因在第6染色体上,使F1群体的三体植株与马铃薯叶型的正常番茄测交,测交子代的染色体数及其表现型(叶型)种类和比例各如何?(2)倘若c基因不在第6染色体上,上述试交子代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各如何?解:13.(1)c在Chr6上CCC×cc:F1基因型为CCc,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为:2C:1c:1CC:2Cc假设配子存活力一样,则按下表推算2C1c1CC2Ccc得(CCc,cc,2Ccc,2Cc,)测交子代中三体:双体=1:1,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5:1(2)(c不在Chr6上,CC:cc=1:1)三体:双体=1:1,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双体=1:1,正常叶型:马铃薯叶型=1:114.玉米的淀粉质胚乳基因(Su)对甜质胚乳基因(su)为显性。某玉米植株是甜质纯合体(susu),同时是第10染色体的三体(2n+I10)。使该三体植株与粉质纯合的正常玉米(2n)杂交,再使F1群体内的三体植株自交,在F2群体内有1758粒是淀粉质的。586粒是甜质的,问Su-su这对基因是否在第10染色体上?解:14.(1)在第10染色体上,F1基因型为Sususu,产生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Su:2su:1susu:2Susu,则按下表推算1Su2su1susu2Susu1Su2su1susu2Susu\n得出粉质与甜质比为3:1,但由于配子成活力不一样,因此会偏离该比例(2)不在10号染色体上,则符合3:1比例。因此,综上不在10号染色体上。15.一般都认为烟草是两个野生种N.sylvestris(2n=24=12Ⅱ=2x=SS)和N.tomentosiformis(2n=24=12Ⅱ=2x=TT)合并起来的异源四倍体(2n=48=24Ⅱ=SSTT)。某烟草单体(2n–1=47)与N.sylvestris杂交的F1群体内,一些植株有36个染色体,另一些植株有35个染色体。细胞学的检查表明,35个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联会成11个二价体和13个单价体,试问:该单体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S染色体组,还是属于T染色体组?如果所缺的那个染色体属于你所解答的那个染色体组的另一个染色体组,上述的35个染色体的F1植株在减数分裂时应该联会成几个二价体和单价体?解:15.TTSSⅹSS,F1基因型为TSS,该群体的单体是TSS-1,因此,(1)属于S组。(2)如果属于T组,联会成12个二价体,11个单价体。16.白肋型烟草的茎叶都是乳黄绿色,基因型是yb1yb1yb2yb2隐性纯合体。某植株的基因型内只要有yb1的显性等位基因Yb1或yb2的显性等位基因Yb2中之一个即为正常绿色。曾使白肋型烟草与9个不同染色体(从M到U)的单体杂交,得9个杂交组合的F1,再使白肋型烟草分别回交9个F1群体内单体植株,得下列的回交子一代,F1单体的单体染色体回交子一代的表现种类和株数绿株白肋株M369N288O1917P339Q3212R2712\nS274T288U378解:16.(1)若Yb1–yb1或Yb2–yb2不在单体染色体上F1单体基因型为21II+IIYb2yb2+IIYb1yb1+I可以不考虑单条染色体,F1的配子为:Yb1Yb2,Yb1yb2,yb1Yb2,yb1yb2因此子代的表现型比应为3:1;(2)若Yb1–yb1在单体染色体上,F1单体基因型为22II+IIYb2yb2+Iyb1配子为:22I+IYb2+Iyb1则回交子代为:绿株:白肋株=1:1.22I+Iyb2+Iyb122I+IYb222I+Iyb2因此,综上在O染色体上王亚馥1、列举遗传学上以及细胞学上的特征,用以识别和区分: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解: 主要应用染色体染色结合分带可以加以区别:(1)缺失和重复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都会形成突起。重复能在形成突起的相邻位置和同源染色体上找到与之相同的带纹(共出现3次)。而缺失不能在同一条或同源染色体上观察到与之相同的带纹(仅1次)。(2)倒位在同源染色体配对时形成倒位环。(3)相互易位可以在中期观察到“十”字型结构,有时在后期可以观察到“8”或“0”结构。\n3、两个基因P、Bz通常相距36cM,却在某植物染色体的同一臂上。在这36cM的区域内,大约有1/4的长度是一个臂内的倒位。但这个倒位不包括这两个基因座。在下列情况下,你如何估计这两个基因间的重组频率?a.该植物是臂内倒位的杂合子。b.该植物是臂内倒位的纯合子。解:臂内倒位的杂合子,虽然能够发生交换,但由于交换以后形成的配子中往往有染色体缺失或重复,使配子中缺少大片段的基因,致死,所以交换后的结果在下一代中检测不出来,类似于没有发生交换,因此实际能够检测的只使易位杂合体片段以外的部分。则能检测到的易位杂合体的重组频率是36cM×3/4=27cM。臂内倒位的纯合子,倒位片段发生交换以后能够在子代中检测出来,所以测定的遗传距离仍为36cM。4、假定果蝇中有按下列顺序连锁的5个基因:a-b-c-d-e-f。将果蝇abcdef/abcdef与野生型果蝇杂交,大约一半的后代表现出完全的野生型表型,但一半后代呈现出d、e的隐性表型。请解释该实验结果。解: 被检测的野生型果蝇为缺失显性基因DE的缺失杂合体ABCDEF/ABC--F。5、果蝇的一条染色体上,正常基因的排列顺序为123·456789,题解:中间的点代表着丝粒,染色体异常的果蝇有如下的结构:a.123•476589 b.123•46789c.1654•32789d.123•4556789,对以上各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命名,画图说明它们是怎样由正常染色体得到的。解:a.123•476589臂内倒位;b.123•46789为缺失;c.1654•32789为臂间倒位d.123•4556789为重复。6、已知果蝇中存在5个隐性致死突变,它们都在第2染色体上。现有一种果蝇,在第2染色体上按顺序有6个隐性突变(h、i、j、k、l和m)。将每一个隐性致死突变系分别与这种“标记”果蝇杂交,结果如下:致死突变第2染色体标记hijklm1MMWWWW\n2WWWMMW3WWWWWM4WWWMMM5WWWWWW其中M表示突变型,W表示野生型。a.致死突变1-4可能的机制是什么?b.致死突变5的机制是怎样的?解: a.1-4可能是缺失:其中1缺失h、i;2缺失k、l;3缺失m;4缺失k、l、m。b.点突变(如无义突变)或倒位(如类似于果蝇的卷翅性状)。7、一种纯合果蝇的X染色体上一段朱红色眼决定基因的序列发生了重复,如下图所示:v+vv+v这种个体有野生型眼色。将这种品系果蝇的雌性个体与朱红色眼的雄性个体杂交(这种雄性个体是不具有重复片段的)如下:v+vv×v+v后代中的雄性都有野生型眼色,而雌性都有朱红色眼色。a.解释这些与显性决定理论显然不同的现象。b.解释下列表型的成因:雌雄亲本;雌雄后代。解:剂量效应:雄性个体为v+v野生型,主要受v+影响;而雌性个体为v+v和v两个v的积累优于v+,则表现出v性状——辰砂色眼;而雌性亲本来源与v+和v不对称交换,使一条染色体为v+v;而另一条染色体不带v基因。8、我们可以得到含臂内倒位的杂合子果蝇,但是,却不可能得到这种倒位的纯合子,为什么?\n解:对果蝇来说,倒位纯合体绝大多数都是致死的。例如果蝇的卷翅性状,由倒位引起,只能以杂合形式存在,纯合是致死的。9、有一个倒位杂合子,它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连锁关系如下·abcdefg另一条染色体上在cdef区域有一个倒位。a.这是什么类型的倒位?b.画出这两条染色体的联会图。解: a.臂内倒位b.形成倒位环,见书P415。10、预测易位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后期Ⅰ时的染色体图像,假定这个易位杂合子是:a.相间分离;b.相邻-1分离。解:a.相间分离为“8”型;b.相邻分离为“0”型,见书P419。11、卷翅(Cy)是果蝇第二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CyCy+雄性经辐射诱变后与Cy+Cy+雌性杂交。后代中CyCy+的雄性再与Cy+Cy+雌性果蝇单对杂交。其中一个杂交的后代统计如下:卷翅雄性146野生型雄性0卷翅雌性0野生型雌性163根据这些结果判断最有可能发生了什么类型的染色体畸变。用染色体图说明。(注意:交换在雄性果蝇中是不发生的。)解:染色体发生单向易位,使含Cy的染色体与Y染色体融合为一条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发生染色体组合时,Cy染色体和Y染色体一起移向细胞的一极,Cy+染色体只有和X染色体移向另一极,造成在子代中卷翅全为雄性,而野生型全为雌性。\n图同源四倍体AAAa基因型的染色体分离示意图同理推导Aaaa的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Aa:aa=1:1。2.从某烟草品种中筛选获得一株灰黄型显性基因(Py)突变体,如何利用烟草单体系列材料定位该基因?用符号Ⅰ和Ⅱ表示单价体和二价体,Py和py表示显性和隐性基因,写出推理步骤。\n参答①将突变体PyPy与一系列单体杂交,选择单体自交,根据后代性状表现的分离情况可将该基因定位于某染色体上。②当Py与某染色体有关(n-1)Ⅱ+Ⅰpy×(n-1)Ⅱ+ⅡPyPy↓双体(n-1)Ⅱ+ⅡPypy显性单体(n-1)Ⅱ+ⅠPy显性↓选单体自交无性状分离当Py与某染色体无关(n-2)Ⅱ+Ⅰ+Ⅱpypy×(n-2)Ⅱ+Ⅱ+ⅡPyPy↓双体Ⅱ+ⅡPypy显性单体Ⅰ+ⅡPypy显性↓选单体自交曾使叶基边缘有条纹(f)和叶中脉棕色(b)的某植物品系(ffbb)与叶基边缘和叶中脉色都正常的易位纯合体(FFBBTT)杂交,F1植株的叶基边缘和叶中脉色都正常,但半不育。检查发现该F1的孢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有十字形的四价体。以全隐性的纯合亲本与F1测交,得如下结果:叶脉色泽叶缘有无条纹育性半不育全育正常棕色棕色正常无有无有9612263999673问易位点(T)与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如何?参答FBT96fbt99FBt9fbT12fBT63Fbt67fBt3FbT2FB连锁,易位与其所在染色体有关双交换=(3+2)/351=0.014Rff-b=[(63+67)/351]+0.014=0.384Rfb-t=[(9+12)/351]+0.014=0.074f73.05(校正)b7.4t杂合体AaBbCcDd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数目如下:ABCD/abcd42、abcd/abcd41、aBCD/abcd42、Abcd/abcd40ABcD/abcd8、abCd/abcd9、aBcD/abcd10、AbCd/abcd8问①A、B、C和D基因间的关系如何?②若基因存在连锁,计算重组率;③用作图函数校正连锁基因间的遗传图距,绘连锁遗传图。参答①BCD三基因连锁,且与A独立。②BC重组率17.5%。BD重组率0%,完全连锁。③图距=50×[-ln(1-2×0.175)]=21.5\nAB(D)21.5C染色体的易位与交换有何异同? 易位与交换都是染色体片段的转移,不同的是交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而易位则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属于细胞减数分裂中的正常现象,而易位是异常条件影响下发生的染色体畸变,也称非正常交换。 请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 答: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为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缺失是染色体失去了某一区段。重复是染色体某一区段增加了。倒位是染色体内部结构的顺序颠倒了。易位是同源染色体彼此交换了某一区段。 在一段果蝇唾腺染色体的节段中,其中的横纹具有12345678的序列。某些个体的该染色体有以下几种序列:(1)12365478;(2)125678;(3)123445678;(4)12345876。以上每一种序列所代表的是哪种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并说明其杂合体联会时的情况。 答:(1)倒位发生在456节段中,在染色体联会时会形成一个倒位圈,倒位的节段呈倒转的次序(即654);(2)节段34已经缺失,联会时形成缺失圈;(3)节段4有重复,联会时形成重复圈;(4)节段876倒位,联会时可形成倒位圈。 玉米第6染色体的一个易位点(T)距离黄胚乳基因(Y)较近,T与Y之间的重组率(交换值)为20%。以黄胚乳的易位纯合体与正常的白胚乳纯系(yy)杂交,再以F1与白胚乳纯系测交,问:(1)F1与白胚乳纯系分别产生哪些有效配子?(2)测交子代(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黄粒或白粒,完全可育或半不育)的种类和比例如何? 答:依题意列杂交式如下: 黄胚乳易位纯合体YT//YT×白胚乳正常个体yt//yt ↓ F1YT//yt×yt//yt白胚乳正常个体 (1)F1产生的有效配子有四种:YT、Yt、yT、yt。白胚乳纯系只产生一种配子,即yt。(5分) (2)测交子代(F2)的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为: 基因型:YT//ytYt//ytyT//ytyt//yt\n 表现型:黄胚乳、半不育黄胚乳、可育白胚乳、半不育白胚乳、可育 比例:4:1:1:4(5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