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4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的研究领域
哲学的研究领域第四讲\n教学目的简要了解哲学学科下各二级学科的概况。主要内容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逻辑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n哲学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逻辑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n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社会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无产阶级发展壮大并起来斗争。自然科学条件——从“收集材料”到系统地“整理材料”的科学,为辩证理解自然、社会、思维的运动过程提供了科学前提。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n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人们通常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予以表述,并在通常的哲学原理教科书中把它叙述为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四个方面的理论内容。\n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表述的两层含义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既区别于唯心主义哲学,也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哲学,是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其二,“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也就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去解释和说明社会历史。\n“实践唯物主义”的提法近些年来,哲学界又提出以“实践唯物主义”来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唯物主义首先是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性即实践性。实践观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观,就无法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史上所实现的根本性变革。\n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区别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二者的共同之处,则在于其都不懂得“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意义。\n当代中国的哲学改革在哲学原理内部形成了重新理解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改革潮流。各个哲学分支学科也出现了自身的改革,从而深化了哲学原理教科书改革。\n当代中国哲学改革的趋向80年代前,哲学的各个学科处于界限分明,壁垒森严,互不介入的状态。90年代后,出现了一种双向融合的趋向。哲学原理和哲学史相结合、哲学原理与具体学科的结合,从而改变了哲学原理的研究方法和自身形象。哲学史和各分支学科也强化了自身的“原理意识”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还出现了“专门化”的倾向。\n中国哲学\n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近代新学等主要阶段。\n中国哲学的特点哲学与政治、伦理思想的紧密结合;中国哲学形成“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中国哲学的无神论传统。\n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致力于人生的探索,但它不是孤立地研究人,而是在天人之际追寻人之为人的根据。因此,中国哲学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n中国哲学的精神冯友兰说“照中国的传统,研究哲学不是一种职业。每个人都要学哲学,正像西方人都要进教堂。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即有一定职业的人。”\n西方哲学\n西方哲学特点西方哲学是在宗教—科学二元性的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西方哲学表达人性内容的方式是间接的、隐晦的;西方哲学是围绕着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展开的,并依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不同的派别。\n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n古希腊罗马哲学西方哲学的开端,其核心是本体论问题,它的重大成就是确立了一个理性主义的思维模式。\n中世纪经院哲学运用哲学为神学论证的特殊形式,它构成中世纪的意识形态,唯名论和唯实论的争论是其主要内容和表现方式。\n欧洲近代哲学欧洲15—18世纪哲学,包括大陆唯理论哲学、英国经验论哲学与法国启蒙哲学。其中心问题是认识论问题,并集中地展开了经验论与唯理论的论争。\n德国古典哲学是欧洲传统哲学的最高成就。其出发点是试图综合唯理论和经验论,是理性思辩的哲学形式。唯心辩证法是它的贡献\n现代西方哲学在反叛黑格尔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包括英美分析哲学(科学主义哲学)和欧洲大陆人文哲学,并形成了以科学主义思潮与人文主义思潮的斗争与融合为主要内容的哲学。\n。“科学主义”关注科学,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研究哲学,甚至把科学作为专门研究对象,其中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等等;“人文思潮”主要关注人的问题,其中有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和解释学等等。\n分析哲学家都同意哲学的中心任务是“澄清语言的意义”。“分析哲学”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几乎统治了英美哲学界近半个世纪,但在欧洲大陆却相对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形而上学的和思辨的传统在欧洲大陆仍然有强大的势力。二战以后,对形而上学的和思辨的哲学兴趣,特别是对现象学、存在主义的兴趣,逐渐威胁着英美的分析哲学。所以欧洲大陆哲学主要是现象学、存在主义以及后现代主义,它们关心人的存在,关心个人的东西,反对非人性化,反对传统哲学的学院气和远离生活。不过它们之间的区分不是很严格,不太好分开。欧洲大陆方面现象学、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很多,比如: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伽达黑尔、德里达等等。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有:罗素、RudolphCarnap(卡尔纳普,1891-1970)、蒯因、维特根斯坦、罗蒂等等。\n逻辑学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规则的学科,是“暂时撇开思维的内容而专门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的学科。\n罗素悖论世界文学名著《唐·吉诃德》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吉诃德的仆人桑乔·潘萨跑到一个小岛上,成了这个岛的国王。他颁布了一条奇怪的法律:每一个到达这个岛的人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你到这里来做什么?”如果回答对了,就允许他在岛上游玩,而如果答错了,就要把他绞死。对于每一个到岛上来的人,或者是尽兴地玩,或者是被吊上绞架。有多少人敢冒死到这岛上去玩呢?一天,有一个胆大包天的人来了,他照例被问了这个问题,而这个人的回答是:“我到这里来是要被绞死的。”请问桑乔·潘萨是让他在岛上玩,还是把他绞死呢?如果应该让他在岛上游玩,那就与他说“要被绞死”的话不相符合,这就是说,他说“要被绞死”是错话。既然他说错了,就应该被处绞刑。但如果桑乔·潘萨要把他绞死呢?这时他说的“要被绞死”就与事实相符,从而就是对的,既然他答对了,就不该被绞死,而应该让他在岛上玩。小岛的国王发现,他的法律无法执行,因为不管怎么执行,都使法律受到破坏。他思索再三,最后让卫兵把他放了,并且宣布这条法律作废。这又是一条悖论。\n逻辑学的历史分期古代逻辑:中国逻辑传统、印度逻辑传统、希腊逻辑传统。西方近代逻辑主要有培根的归纳逻辑、穆勒的归纳逻辑、以及康德关于逻辑的学说。现代逻辑就实质内容来说是指数理逻辑和一切在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和采用数理逻辑的思想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逻辑。\n伦理学伦理学通常被解释为关于道德及其起源和发展、人们的行为、人们相互间和人们对社会、国家等的义务的学说,并把道德解释为“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强调道德是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的作用来维持的精神力量。\n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经济关系和道德谁决定谁,以及道德对经济关系有无能动作用的问题。第二方面是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即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还是社会整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n美学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由18世纪德国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类心理活动分成知、情、意三个部分,知是理性知识,已由逻辑学来研究,意是道德活动,已由伦理学来研究,而情属于感性认识的部分,应由美学来研究。\n美学美学的最基本的研究对象是:美(美的本质和美的哲学)、审美(审美心理)、艺术。其中,对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在历史和逻辑上构成了美学的基础部分。\n宗教学宗教学是一门以人类宗教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综合学科。\n宗教学的发展早期的宗教学研究主要是“比较宗教学”,它致力于广泛收集东西方宗教史料,并形成了对历史上各种宗教形态的研究,因此也被称为“宗教史学”。后来,在西方宗教学领域内又出现了一系列分支性学科,如,宗教现象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等。\n宗教与艺术、道德、法律、哲学的关系\n宗教与艺术的关系宗教艺术通常是以宗教为内容和题材,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宗教的思想观念和感情,服务于宗教神学。宗教艺术对宗教徒有很强的感染力,使其获得某种心灵的满足和审美的享受。因此在宗教学研究中,宗教艺术成为一种重要对象。\n宗教和道德的关系宗教从其产生起,就对道德发生重要影响。随着宗教的发展,它的道德化特征更为明显。宗教的信条和教义以道德规范的形式渗透于社会之中,直接调节人们的生活。\n宗教与法律的关系宗教主要是依靠灌输宗教法规和道德信条,并通过内在的信仰和外在的习惯、舆论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同时,它也以其组织和制度中的强制和惩罚来维持其权威。在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宗教教规同时就是世俗法律。\n宗教与哲学的关系宗教和哲学作为两种不同性质的世界观体系影响人们的全部生活。宗教以超验的性质和形式影响人们的生活,哲学则以理性性质和形式影响人们。\n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是以哲学概念、逻辑方法在理论上解释、论证、阐发宗教教义的学科。在本体论上,宗教哲学把神的存在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用各种方式来论证和解说神的存在。在认识论上,宗教哲学把神灵世界和超自然现象作为认识客体,用神的启示来解释认识现象和认识过程以及认识的真理性和它的检验标准。在历史观上,宗教哲学多持宿命论观点,用神的旨意和计划来解释和描绘人类历史。\n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对科学技术本身及其与经济、社会、文化相联系的各个方面进行哲学层次的思考和探索,以便掌握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认识科学技术的性质。\n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内容主要探讨科学技术发展所提出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问题;研究科技发展所涉及的各类文化问题;分析研究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诸流派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方面的各种观点。\n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研究范围主要包括自然辩证法原理、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生态哲学、科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科学思想史、各门科学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方法论、科技战略和科技政策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研究、环境和发展研究等。\n思考题哲学的二级学科包括那些科目?实践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有何区别?中国哲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简述西方哲学的历史分期及其主要特点?逻辑学和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是什么?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