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基本命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基本命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命题(注意:下列马哲的命题全都是正确的)1.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2.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成为世界的哲学而世界也成为哲学的世界。3.唯心主义是一株不结果实的花朵。4.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马克思提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注:这里批判的武器到底是什么应当从后半句话来推理,从后半句话看来,前半句话中武器的批判显然是指暴力革命,因此批判的武器就应当是指革命理论。6.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辩证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对于每一种现成的事物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7.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注:恩格斯这句话充分表明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它只可能是物质的存在方式。马克思主义的全部价值就是它所具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8.辩证法既有革命性又有保守性,保守性是指它承认无论是人们的认识还是社会的发展在一定阶段和特定的条件下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稳定性。9.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注:物质是一个概念、范畴,属于理性认识的形式,必须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因此命题正确。10.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1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注:物质和意识的确是有区别的,但它们的区别是相对的,超出一定的范围,意识和物质就不一定有区别了,因为意识最终不过是人脑的机能和对物质的反映,世界最终统一于物质。12.运动本身就是矛盾;甚至简单的机械的位移之所以能够实现,也只是因为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地方,既在同一地方又不在同一地方。注:这一命题的观点表明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运动的物体同时既是运动的,又是静止的;既在一个地方又不在一个地方。如果物体在每一个瞬间只在一个地方,而不在别的地方,那么它就只能永远保持静止。因此我们只能说,对运动的物体而言,在每一个瞬间,它们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别的地方。因此,命题的观点是一种辩证法的观点。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13.一切物质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注:本命题中的观点表明人类的意识所具有的感觉的反映特性与其他物质形态有内在的联系,也进一步说明了人类历史是从更低等的生物甚至是无机物中发展而来的,因而无机物也具有类似人类感觉的反映特性。可见命题中的观点充分体现了意识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因而是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1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5.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16.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17.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它的最终结果;这些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18.推动人去从事活动的一切,都要通过人的头脑,甚至吃喝也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饥渴引起的,并且同样是由于通过头脑感觉到的饱足而停止。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和意志。19.辩证法与相对主义的区别有:是否承认真理的客观内容、是否承认怀疑和否定因素的作用、是否正确处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唯物辩证法包含着相对主义但不归结为相对主义。20.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同一。注:在此命题中三者同一的含义是指三者具有一致性,但并不是指三者完全相等。21.辩证法是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性弊病的发展的学说。22.一切都互为中介,整个世界就是通过事物之间互为中介而联系起来的。\n23.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相互作用是事物矛盾的实在内容,体现出矛盾双方的有机联系和不可分割,离开相互作用,矛盾无法存在。24.在逻辑中思想史应当和思维规律相吻合,逻辑范畴体系在研究中应与范畴出现的逻辑顺序相一致,逻辑是认识史的总计、总和和结论,逻辑是关于认识发展规律的学说,而认识的发展规律是从认识史或认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与认识论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的辩证法决定了主观认识的辩证法。25.认识论的第一个前提无疑地就是:感觉是我们知识的惟一源泉,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和知觉。26.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想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27.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已经表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28.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29.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30.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正确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是客观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31.人的认识思维或认识能力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统一。32.实践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33.真理是具体的、全面的和普遍的,是一个过程。34.认识是思维对客体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35.认识客观性的准绳是实践。36.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物质外壳,是感性的自然界。这里感性作为对象性,本质上是一种改造客观对象的活动,感性的自然界是科学的基础。37.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有生命个人的存在;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产活动。38.范畴是认识之网的网上纽结。39.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是由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的,每一个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的一部分。40.列宁认为,马克思得出唯物史观思想所用的方法是: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的过程。41.马克思的理论不是一种必须遵守的历史哲学公式,也不是一种超出了对某种社会经济形态说明的东西。注: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说明一切历史现象,它从未具体描述过未来社会的远景。42.恩格斯把历史运动中的偶然性比作曲线,把必然性比作曲线中的轴线,强调曲线总是在中轴线上下摆动。43.马克思、恩格斯预见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来越扩大……历史也就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成为世界的历史。44.远离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主要指哲学和宗教。45.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6.经济是基础,起决定作用,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但经济和政治哪一个是重点则以条件的变化为转移,因而是相对的。无论何时经济都是基础,但政治有可能成为超过经济的重点。47.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48.正如同在其他一切思维领域中一样,从现实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就和现实世界脱离,并且作为某种独立的东西,作为世界必须适应的外来的规律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社会和国家方面的情形是这样。49.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即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50.必然是客观世界的规律性,自由则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世界的改造。\n容易出错的哲学命题总结以下是一些容易引起误会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话:容易出错的哲学命题总结选择辨析题中易出错的有关哲学家和哲学派别的命题论断和观点(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哲学问题的经典论断1.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马,恩)2.物质是从各种实物总和中抽象出来的。(马,恩)3.运动应当从它得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马,恩)4.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得反映特性。(列宁)5.观念得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载人脑中改造过得物质的东西而已。(马,恩)6.人得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列宁)7.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斯大林)8.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恩)9.头脑的辨证法只是观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的运动形式的反映。(马,恩)10.  所谓客观辨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辨证的思维,不过实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运动的反映而已。(马,恩)11.  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列宁)12.  辩证法堆观存事物作肯定的同时包含对观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观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马,恩)13.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马,恩)14.  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马,恩)15.  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性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马,恩)16.  本质在表现出来;现象是本质的。(列宁)17.  假象的东西是本质的一个规定,本质的一个方面,本质的一个环节。(列宁)18.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那种需要酒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马,恩)19.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列宁)20.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就会变成物质力量。(马,恩)21.  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马,恩)22.  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马,恩)2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恩)24.  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个标准也是这样的“不确定”,以便不至于使人的知识变成“绝对”,同时他又是这样的确定,以便同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一切变种进行无情的斗争。(列宁)25.  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恩)26.  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马,恩)27.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他,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他。(毛泽东28.  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列宁)29.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马,恩)30.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列宁)31.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他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实现性的品格。(列宁)32.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恩)33.  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马,恩)34.  人的本质,在其观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35.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恩)36.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恩)37.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马,恩)(二)西哲学史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典型命题举例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题。(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n3.天行有常,不为荛存,不为桀亡。(荀子)4.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5.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有一气。(王充)6.“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张载)7.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刘禹锡)8.水是万物的始基。(古希腊泰勒斯)9.万物都从火产生,也都消灭而复归于火。(古希腊赫拉克利特)10.  原子始世界的共同基础(古希腊德漠克利特)(三)西哲学史上古代自发辨证法典型命题列举1.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易经>,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指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是一种普遍现象)3."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足矣"(《易传》,指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是变化的原因;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表现出无穷的变化。)4.  “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智有所不能立,力有所不能举”,“疆(强)有所不能胜”,“无难之法,无害之功,天下无有也。”(韩非,是说,矛盾是普遍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相对的,绝对完善的事物和全知全能的人是不存在的,不能求全责备)5.“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柳宗元,是说,万物自己运动;运动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二气相经作用所引起的)6.“一物两体,气也”,“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天地变化,二端而已。”(张载,是说,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气是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的统一体;没有对立面,就没有统一体,对立面的相互作用也就停止了;对立面的交互作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7.“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万物莫不有对,一阴一阳,一善一恶”(程景页,是说,万事万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矛盾是普遍存在的)8.  “一切皆流,一切皆变,无物常住,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古希腊赫拉克利特)(四)西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的典型观点列举1.“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它对人大有用处,所以才给“真理”的美名”(胡适)2.“有用的就是真理”(詹姆斯)3.  “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波格丹诺夫)4.“被社会公认的就是真理”一中国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想(一)从先秦到近代,在中国哲学中存在着鲜明的唯我主义传统,这就是马哲中所称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这是一种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为物质观的发展奠定了唯物主义基础,在本质上是正确的。但它有两个缺点:第一,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但没有科学依据;第二,它把万物归结为某种“原初物质”如火、水、原子、元气、五行等等,把问题简单化了。(二)代表命题思想1“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是相传伏羲氏画八卦时所用的方法,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人重视对于客观物质的观察,而八卦也是对自然界物质现象的概括,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再本质上是正确的,又具有直观性、猜测性、非科学性。2“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这是《左传》中评述《周易》象数体系的一段文字。虽比1更明显的体现了物质第一性的唯物主义观点,但依然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两个缺陷。3“和实生物”、“以土与金、木、水、火、土杂以成万物”这是西周末年史伯提出的。出于《国语》,它体现了在肯定物质客观实在性基础上,又强调了矛盾统一的辨证法思想,是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自发结合的代表\n4“水是万物之本”和古希腊哲学家泰乐斯观点相同,出自《管子。水地篇》。该观点和管子“精气论”一样,排除了神灵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干预,认为物质性的元素(水、精气)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二中国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在中国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都有所表现,两者又常常交织在一起。(一)客观唯心主义概述:客观唯心主义就是把世界本原归结为离开了人,脱离了物质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即虚构出来的离开人和物质世界的“天”、“道”、“理”等等,说成是世界的基础,当作第一性的东西。代表命题1“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这是汉代董仲舒的观点,其哲学意义是说天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它是脱离了人和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的。董以次为哲学基础,处处伸张天意,建立了以天人感应、阴阳灾异为中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君权神授”、“人副天数“、”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个唯心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内容。2“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这是晋时王弼的哲学观点,是他“以无为本“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代表命题,其哲学含义是说“无”生出有形有象的万物,万物最后又复归于无。而这种无的本体实际上是一种客观化的精神。他把这种精神看作是万物特别是人生的归宿,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3“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天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点,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理论。                    其哲学含义是理存于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又存在于天地万物完全毁掉之后,天地万物有生有死,有始有终,只有理是永恒的,绝对的独立的。这样的理即不是对客观物质的反映,也不是从客观世界抽象出来的规律,只是虚构出来的一种精神。把这种精神看作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封建伦理道德的最高标准,所体现的就是客观唯心主义。 (二)主观唯心主义 概述: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意识精神是世界的本原,认为主观精神高于一切、大于一切、支配一切,夸大了主观精神的作用。在哲学中,表现在把“心”这类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事实。代表思想:1“心者,神明之主,万物之统也”这是西晋傅玄的观点,认为心比万物更根本、主张以心去统摄万物,具体说来,这是承认世界统一性的一元论观点,但却是世界统一于心灵的主观唯心主义一元论观点。2“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是宋代“心学”创始人陆九渊的哲学观点。其特点是把宇宙与心合一,哲学立场是用主观精神取代或抹杀客观存在的事物。这和张九成的“天下万事皆自心中来”,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刘宗周的“通天地万物于一心”一样,都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三中国哲学中的形而上学概述:形而上学是指与辩证法相反的观点或方法,即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和方法。中国哲学中有着悠久的辨证法传统,无论是唯物主义哲学家还是唯心主义哲学家。但由于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不彻底性,同时搀杂着一些形而上学的观点。代表命题:1“归根日静”这是辩证法大师老子的命题,意思是把发展变化中一切事物都归结为静态,从而否认了运动视是绝对的观点,走上了形而上学,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不彻底性。2“不相容之事,不可两立”这是韩非子的观点,它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矛盾双方的本质区别,确定了界限;缺点在于把这个区别绝对化了,从而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否认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的同一性,成为形而上学的观点。3“旋岚(狂风)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这是东晋僧肇的观点,它代表的是佛教中的形而上学思想,是指凡是从现实观点看来处于运动变化中的事物,甚至处于剧烈变动状态中的事物,他都认为安静异常,根本不存在运动变化。这是典型的静止观点看问题的方法,是形而上学的。另外,要注意这类观点的前提是唯心主义,佛教首先把整个物质世界看作幻象,佛教的形而上学自然会把运动看作幻象,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相结合的哲学观点。\n四中国古代辨证法思想概述:中国哲学史有丰富的辨证法思想,其特点是:1)同朴素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就是说,唯物主义在论述元气阴阳动静之理时,自然体现出辩证法思想。2)同社会发展相结合。就是说在社会历史观点上体现出强烈的辩证法思想,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社会历史,“通古今之变“。许多哲学家本身就是改革家,他们总结改革思想,自然体现出辩证法思想。如“变古易常”,“礼法以时而定”,“制度各顺其宜”,“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都是社会辩证法的具体命题。3)和人生观自身修养的结合,体现出丰富的人生辩证法。如“吾日三省吾身”,“君子以自强不息”等等。代表命题:1“无平不陂(不平坦),无往不复“这是《周易》中提出的命题,具有矛盾转化思想的萌芽。2“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这是《史记》中评价管仲的一句话,指出管仲把矛盾转化的思想运用到政治领域,从而在齐国的社会的改革中取得成绩。它揭示了矛盾双方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这是《左传》中记载的齐国大臣偃婴论述肯定与否定关系的话。它体现了肯定和否定对立统一的关系。体现了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具有辨证否定观的萌芽。4“物生有两”,“皆有陪贰(次,辅)”这是《左传》中记载的史墨的观点,含义是说任何事物在生成过程中总是存在着对立的矛盾,而且矛盾双方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由主次两个方面构成,他们构成了矛盾的统一体。从马哲的角度分析,上述观点是朴素的辩证法的思想。将矛盾上升到事物的普遍原则,有相当的认识水平。这种矛盾的对立观在哲学史上必然发展到老子的“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转化论。5“执两(两端)用中”这是孔子的矛盾观和解决矛盾的方法。两即两端,也就是承认事物都有他对立面的矛盾,但空子的解决方法与史墨不同,是“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也就是采取折中的办法,无过之,无不及,不要做的太过也不要作的不够。可见史墨强调的是矛盾斗争的绝对性,而空子强调的是维持事物的质的稳定性,这是二人的根本差异。6事物发展中,“有因、有循、有革、有化”这是汉代扬雄关于继承(因、循)和发展(革、化)的观点,认为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有继承也有变革,是继承和发展的统一,肯定和否定的统一,体现了即克服又保留的辩证法思想。从而批判了单纯的因循守旧的形而上学的错误。7“五行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这是王安石论述矛盾问题的观点,他非常明确的表述了矛盾的普遍性,并把事物自身所包含的矛盾看作是事物变化的源泉。也就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耦)。但上述观点依然是朴素的辩证法的观点,具有朴素的直观的弱点。8“动非自外”、“两不立,则一可不见;一可不见,则两之用息”这是宋张载的两个哲学观点,前者体现了内因论的观点,认为事物内部的原因才是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但该命题没有进一步揭示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缺乏系统科学的论证。后者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同分割的观点。这也是著名的“一物两体”的观点。9“动静皆动,静者静动,非不动也”这是明末清初辩证法大师王夫之的观点。肯定了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运动是绝对的。10“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这种变化日新的观点也是王夫之提出来的。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哲学思想,并把它看作是宇宙的基本准则,到了近代这种发展进化的观点成了资产阶级哲学的法则。该命题提出了新陈代谢的理由,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因为前者要“荣”,而后者则“枯”,是一个较为简明深刻的哲学命题。五中国哲学的认识论思想中国再这方面的杰出思想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二是关于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即“知行观”。(一)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中国哲学有对二者的说明。也有对二者关系的朴素表达,但缺乏二者在实践基础上统一的哲学论证。代表命题有“\n1“知,接也”、“知也者,以其知过物而能貌之”这是战国《墨经》中对认识的简明定义。他认为认识就是主体与客体相接触,并且在第二句话中进一步指明认识是主体与物接触并将无物反映(貌)出来。上述观点是典型的反映论思想(注意:“一切唯物主义的认识论都是反映论”这个判断),他的基本精神是客观事物作为认识对象,肯定了认识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客观内容,以后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以不同的形式肯定了这点。水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泰勒斯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根据古代文献资料,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始基或者本原,而大地则像一个圆盘浮在水上,天上也是水,万物生于水而归于水,水是不变的本体。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解释说,泰勒斯之所以把水看作是万物的本原,也许是因为他观察到万物都以湿的东西为养料,或是因为万物的种子都有潮湿的本性,而水则是潮湿本性的来源。还有一种解释,认为泰勒斯可能从古代神话中吸取材料。因为在希腊神话中,海神夫妇是创世的父母,而且诸神在发誓时都指着斯底克斯河水。这个命题标志着人类开始用经验的观察和理性的思维来考察世界万物的起源,而不用传统的神话谱系解说事物的产生和消亡。这个命题实际上是企图用物质来阐述世界的统一性,正如恩格斯指出,原始的唯物主义“在自己萌芽时期九十分自然地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且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比如泰勒斯九在水里去寻找。”(《自然辩证法》第164页)泰勒斯的这个命题虽然是朴素的、直观的,然而它毕竟标志着西方哲学的真正诞生。无限者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据古希腊史学家艾修斯记载,阿那克西曼德主张万物的本原是无限者,因为一切都生自无限者,一切都灭入无限者。这个无限者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或固定性质的原初物质,本身不生不灭,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因为本原若有固定的性质或形态,有生有灭,有穷有尽,有边有际,那就成为“有限者”了,而有限者因为种种限制,就不能解释许多自然现象,因而也就不成其为本原了。阿那克西曼德海认为,无限者自身虽没有固定的性质或形态,但从无限者的运动中,通过运动,分离出一些具有固定性质或固定形态的对立物。首先分离出来的对立物是冷和热、湿和干。对立物分离出来之后就形成一种漩涡运动,冷而湿的东西由于较重而凝聚在中心,热而干的东西由于较轻而散布于外围,了一个火球,把冷而湿的东西围在里面,一部分贝烤干成为地,未干的部分就是水,水又蒸发而成为云或气。由于气的膨胀,那包围在外面的整个火球也就破裂为许多像车轮一样的火环,火环上具有孔道,从这些火环上的孔道所显现出来的火就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天体绕地而旋转,地像一个圆柱体,悬浮于宇宙的中心,永久保持平稳而不移动。这就是著名的宇宙起源说。另外,阿那克西曼德还用自然的原因来解释人种的由来。他认为,生物是从太阳所蒸发的湿元素中产生的,人则是从水里的动物变化出来的。总之,阿那克西曼德提出的这个命题以及与这个命题相关的宇宙起源说和人类起源说,初步揭示了“无限”这个哲学范畴的意义,包含着与传统宗教观念相对立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气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早期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据亚里士多德记载,阿那克西美尼主张气是万物的始基。阿那克西美尼的著作残篇中有这样的一段话:“我们的灵魂是气,这气使我们结成整体,整个世界也是一样,由气息和气包围着。”也就是说,气无所不在,是产生包括人本身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原。他首先解释了由气到万物的形成的过程。他认为,气通过凝聚或稀释导致各种实体的形成。他说:“使物体凝聚和浓缩的是冷,使它稀薄和松弛的是热”。关于这一点他曾用这种方法来说明:嘬口呼出的气总是冷的,张口呼出的气总是热的。气稀释后,便成为风、云、土、石头。一切事物都是由于气在数量上的多少而致,所以没有本质的差异。甚至神和灵魂也是由气构成的,神仿佛是在呼吸着那无所不在的气的宇宙本身,神即宇宙,宇宙即神。阿那克西美尼提出的这个命题试图用物质来解释世界的一切事物的生灭,接触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规律,尽管这种接触时自发的、原始的。数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早期著名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他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原型,万物都是模仿数的,是数的摹本,数的原则统治着宇宙中的一切现象。亚里士多德谈到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种理论时说:“\n由于他们在数目中间见到了各种各类和谐的特性与比例,而一切其它事物就其整个本性来说都是以数目为范型的,树木本身则先于自然中的一切其它事物,所以他们从这一切进行推论,认为数目的元素就是万物的元素,认为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数为何是万物的本原,数如何产生万物呢?据文献记载,毕达哥拉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一。从一中产生出二,二是从属于一的不定的质料,一则是原因。从完满的一与不定的二中产生出各种数目;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面,从面产生出体,从体产生出一切形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相互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另据亚里士多德的分析,毕达哥拉斯还把数目的元素描述为奇和偶,认为前者是有限的,后者是无限的,一这个数目就是由这两个元素合成的(既是奇数又是偶数),并由一产生出其它的一切数目来。因此,有限和无限便是宇宙的两大根本原则,我们的世界便是由奇与偶或有限者与无限者构成。后来,毕达哥拉斯又规定了宇宙的十组对立物。这些对立物都可归为有限者与无限者两大类:有限者与无限者、奇与偶、一与多、右与左、阴与阳、静与动、直与曲、明与暗、正方与长方、善与恶。毕达哥拉斯把数作为物质世界的基础,例如,1为点,2为线,3为面,4为体。土为立方体,火为四面体,气为八面体,水为二十四面体。此外,他还把一些非物质的事物也归结为数,赋予数神秘主义色彩。例如,他说理性为1,意见为2,正义为4,婚姻为5,爱情为8。还把10看作是一个极其玄妙的、神圣的、完满的数目,因为构成谐和乐音的1,2,3,4之和就等于10。由于崇拜10,所以他们认为天体的数目也应当是10个,但当时只发现了9个,为了符合10这个数,毕达哥拉斯臆造出第十个天体“对地”(又译“反地球”)。毕达哥拉斯提出的命题,在人类认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他标志着人类已经不满足于用具体的、形象的东西来解释世界的产生、存在和变化,标志着人类试图透过纷繁的现象世界,把握事物之间的某种“比例”,某种数的关系,这里孕育着规律的思想。但这个命题本身也存在着把数的原则绝对化的神秘主义倾向。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第一个本体论命题。他反对赫拉克利特关于事物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观点,他说:群氓“认为存在者和不存在同一又不同一,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向”。他也不赞同毕达哥拉斯关于虚空(无)是存在的看法。在他看来,真个宇宙就是存在,是一个充实体,没有空隙存在其中。他指出,通向真理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承认:只有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或者说不存在者存在是不可能的。为四面不存在者存在这个命题不成立呢?因为“不存在者你是既不能认识(这当然办不到),也不能说出的”。这就是说,认识必定有它的对象,有它的内容,必有所指。假如说我们可以认识非存在物,那就等于说我们的认识可以没有对象,可以没有所指。果真如此的话,认识也就不成其为认识了。既然我们不能认识非存在,我们就不能说它是存在的。根据巴门尼德的观点,能够被思想或者能够被设想的东西与能够存在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反之,不能被思想或设想的东西就是不能存在的。既然非存在者是存在者的这条道路走不通,所以认为存在于非存在同一又不同一这个观念是错误的,因此只能承认存在者存在,不存在者不存在。巴门尼德提出的命题的意义在于确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范畴——存在,这个命题也是第一个本体论命题,因此黑格尔称巴门尼德为西方哲学的真正始祖。在这种意义上,西方哲学发轫于巴门尼德能被思维者和能存在者是同一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的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命题。巴门尼德在其《论自然》残篇中认为:能够被思维或设想的东西与能够存在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反之,不能被思维或设想的东西就是不能够存在的,或就是不存在。要想理解这个命题,首先需要明了“存在”这个范畴的意义。巴门尼德对存在进行了各种规定。首先,存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无始无终的。它“既非过去的存在,亦非将来的存在,因为它整个在现在”。其次,存在是唯一的、不可分割的、没有任何虚空,是连续的一。这种完满性,他将之比喻为“一个滚圆的球体”,从中心到每一方面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同时也说明存在是有限的,因为它有一条最后的边界。再次,存在是不动的,“被巨大的锁链捆着,无始亦无终”。存在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n。只有具备这些规定性的东西才是思想和理性的对象,换言之,思想和理性的对象只能是超感性的、永恒的、不动的、连续的、不可分的存在。认识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也就走上了真理之路。与真理之路相对的是意见之路,意见的对象是充满阴与阳、左与右、冷与热、光明与黑暗、轻与重、稀薄与稠密、雌与雄等等多种对立的现象界。这个世界由于充满了对立与矛盾,因此必然是一个运动生灭、多样可分的世界。这个世界只能是意见或感性认识的对象,而非理性思想的对象。因此,巴门尼德巴存在于不存在、本体与现象、真理与意见区别对立起来,与此相关的,还区分了一般于个别、永恒与生灭、运动与静止、一与多、连续与间断、可分与不可分。因此,这个命题的本体论意义正在于此,即确立存在于不存在(非存在)两个世界的对立。另外,这个命题的认识论意义在于说明:只有和主体相关的东西,或者说,只有主体能够认识的东西,进入主体思想范围内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客体的存在与否和主体的认识程度相关联。离开主体,超越主体思想以外的东西都是非存在,即使存在,也没有价值和意义。巴门尼德的这个命题在西方哲学上影响甚远,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安瑟伦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命题的提出,黑格尔思维与存在相同一命题的建立,无不可以追溯到巴门尼德。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古希腊早期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他在著作残篇中说了一段名言:“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们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赫拉克利特着重强调了宇宙万物的动和变,一切皆流,万物常住,而物质性的“活火”最能表达这种思想。因为火没有一刻是静止的,总在不断地燃烧和熄灭。所以世界的本原就是火,火形成世界万物,而不是神或者人创造了世界万物,而火形成万物的过程乃是通过两条途径完成的:上升之路和下降之路。火通过空气浓厚变成水,水凝固变成土,火——水——土,这是下降之路,在下降运动中火毁灭自身而变为其他元素;然后,土又融解变成水,水蒸发变为气,气又干燥变为火,土——水——气,这是上升之路,在上升运动中其他元素毁灭自身而变为火。因此火的创生即是它的毁灭,而它的毁灭也就是它的创生,一切都是火的转换。“一切转为火,火又转为一切,有如黄金换成货物,货物又换成黄金。”当然,货物与黄金的转换不是任意的,同样,火与万物的转换也不是任意的,火是在一定的“分寸”上换成了万物,反之亦然。即是说,火的变化和运动,火与万物的相互转化是有尺度和规律的,这种规律和尺度,他称之为“逻各斯”(中文译为“道”)。赫拉克利特提出的这个命题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但他对宇宙本原的理解更为深刻、更为辩证。种子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著名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万物是一种他称之为“种子”的物质微粒构成的。种子具有各种不同的性质,数目是无限多的,体积是无限小的,它们是构成事物的“最初元素”。因此,各种各样的事物并不是由某种性质上与自己相异的本原变化而来的,而是由它们各自的种子构成的。头发是由头发的种子,血是由血的种子,肉是由肉的种子,金子是由金子的种子,雪是由雪的种子所构成。由于种子和由种子所构成的物体是相同的,因此亚里士多德和卢克莱修又称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为“同类的部分”。  阿那克萨戈拉又认为,太初之时,宇宙是无数无穷小的种子的混合体。后来,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从这原始混合体中分出,异相离,同相聚,形成了各种事物,构成了一个由秩序的宇宙。但从原始混合体中分出的物体也是混合的,因为种子并不是纯粹地孤立地各自存在的,而是彼此相混的。而且,每一个种子也可以由不同的性质、形式、颜色和味道并存在一起。“统一的世界中所包含的那些东西是不能用一把斧子砍开截断的,热不能与冷分开,冷也不能与热分开”。正因为种子都是混合的,所以白雪溶化后会变成黑水,热火会变成冷灰,甜酒会变成酸酒,吃了食物能长出头发、血液、肌肉等等。既然万物都是混合的,那么每一物体中总有某种性质的种子暂居优势。决定事物性质上的差异的关键因素正是事物中占优势地位的种子。因此,在阿那克萨戈拉看来,每一事物既是“一”又是“多”,其原因是“一切都包含着一切”,“每件事物都包含着每件事物的一部分”。可是,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命题基本上沿袭了伊奥尼亚学派的朴素唯物主义倾向,即以物质性的元素作为世界的本原,阐释事物的发生和演化。但与伊奥尼亚学派不同的是:阿那克萨戈拉不满足于用单一的本原来解释多种多样的事物的产生,因为一种本原怎么能变成性质各异的万事万物呢?即“一”怎么能变成“多”呢?因此阿那克萨戈拉提出了种子是万物的本原,目的在于用“多”来解释“多”,克服伊奥尼亚学派的不足。奴斯安排万物的秩序古希腊著名自然哲学家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宇宙本是一原始混合体,后来才分离出各种事物。使事物分离出来的原动力不在于种子本身,而在于一种可称之为“奴斯”(或心灵)的东西。正是由于奴斯的作用,才使原始混合体发漩涡运动,形成了日月星辰等宇宙万物。根据阿那克萨戈拉自己解释,奴斯是“万物中最细的,也是最纯的”,又是“无限的、自主的、不与任何事物混合”,是“单独的、独立的”。显然,他一方面把奴斯与有形的事物区分开来,奴斯使事物运动和具有秩序,它仿佛是一种非物质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他在具体描述心灵对事物的作用、心灵推动和支配宇宙万物的运动时,心灵的作用像是一种机械的力量,是一个机械的过程,心灵又是近乎物质的东西。无论如何,奴斯绝不是一种精神实体,不是创造主,因为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事物是永恒存在着的,并由另一个东西创造出来的。事实上,由于他把运动看作只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而不像赫拉克利特那样把它们看作是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所以他不能不从事物外面去寻找运动的原因。因此奴斯不过是种子说中的机械论思想的产物,虽然这种机械论观点还只是原始的萌芽,还没有发展成为后来的“第一推动者”\n。阿那克萨戈拉提出的命题基本上还是朴素唯物主义的,后来苏格拉底接受了奴斯安排万物的秩序的思想,但摒弃了奴斯的物质性的成分。这个命题到了近现代,变成了“神”的意志安排万物的秩序的唯心主义命题。四根是万物的本原古希腊著名的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他和阿那克萨戈拉一样,用物质的元素来解释宇宙万物,主张这种元素是“多”而不是“一”。但他认为这种元素的种类是有限的,而不像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那样是无限的。他提出生化万物的四根:水、火、土、气,宇宙万物就是由这四根(元素)形成的。“从这些元素中生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物,生出树木和男人女人,飞禽走兽和水里的鱼,以至长生不死的尊神。”“只有这四种元素,它们互相穿插,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事物。”这四种元素按不同比例相混合,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事物。比如,肌肉是由四种等量的元素混合成的,骨头是由两分水、两分土和四分火混合而成的,等等。既然万物都是这四种元素形成的,所以他又认为,常人所谓的产生和消灭不过是这四种元素的结合和分离。由四种元素合成一个事物(一),而后这个事物又分解为四种元素(多)。正是这四种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使事物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但他认为,作为事物之根的元素本身却是不变的,它们不能相互转化,不能相互产生,也不会消灭,它们是永恒的,不变动的。恩培多克勒的这个命题沿袭了伊奥尼亚学派素朴唯物主义路线,但放弃了以一种元素解释多种事物的方法,采取了以多种元素解释多种事物的方法爱使事物结合,恨使事物分离古希腊自然哲学家恩培多克勒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恩培多克勒认为,四大元素:水、火、土、气生化万物,正是四大元素的结合与分离使事物处于永恒的运动和变化之中。但元素本身是不变的,不能产生,也不能消灭。既然元素本身是不动的,那么什么力量使这些元素结合或分离呢?恩培多克勒认为,这种力量来自元素之外,他称之为“爱”和“恨”。爱使几种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事物;恨则使各种元素分离开来,使万物分解。“在一个时候,一切在‘爱’中结合为一体,在另一个时候,每件事物又在冲突着的‘很’中分崩离析。”这两种力量是永恒的,以前存在,以后也存在。这两种力量之间的斗争又是普遍的,不仅存在于自然事物中,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爱与恨两种力量并存于世界之中,相互斗争,不断消长,经历着不同的阶段。他认为,这些阶段是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的。其过程大体如此:最初,世界上爱占绝对优势,把一切元素结合成一体,宇宙成为一个混沌的球体,恨被挤到这个球体的边缘;后来,恨的力量逐渐增强,侵入到球体内部,使结合起来的诸元素逐渐分解;当恨占到绝对优势时,四元素就完全分离开来;最后,爱又侵入其中,诸元素又重新结合形成一体。恩培多克勒的这个命题表明,爱与恨这两种对立的力量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动力,也是宇宙起源的力量。这两种力量不是一种精神的或神圣意志的力量,而是外在于事物的物理的机械力,可以说是一种机械的外因论。当时人类还没有足够的抽象概括能力,因此只能借助于道德伦理概念来表述这两种力量,具有拟人化倾向和神秘主义色彩。原子和虚空是世界的本原古希腊著名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据第欧根尼•拉尔修和亚里士多德记载,德谟克里特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或元素是原子与虚空。所谓原子是一种最后不可分割的物质微粒,原子的根本属性是绝对的充实性,即每个原子都毫无空隙。虚空是空洞的空间,也就是原子运动的场所。原子和虚空不可感觉,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德谟克里特把原子叫做存在,把虚空叫做非存在,所谓给存在不是不存在,而只是相对于有充实性的原子来说,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所以非存在和存在同样是实在的,“虚空并不比坚实不实在,”“存在者并不比不存在者更实在”\n。这个观点显然与巴门尼德干对非存在的观点针锋相对的。原子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原子是绝对的充实体,所以是不可分割的,不可穿透的。其次,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但是性质上无差别,都是相同的,并不是有特殊性的属性。原子之间的区别在于形状、体积(大小)和位置排列的不同。再次,原子构成万物,但原子本身是不生不灭的。最后,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中,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因此,事物运动的原因不在外力的推动,而就在事物本身之中。原子自动说是德谟克里特用以解释宇宙万物产生于存在的主要工具。正是因为原子本身的运动,所以原子能结合或分离,从而形成呢关于周万物。原子和虚空形成宇宙万物的过程大致如此:具有各种形状、大小不等的无限数量的原子,在无限的虚空中急剧而凌乱地运动着(如阳光中的尘埃那样),彼此碰撞,形成了一些漩涡,在漩涡运动中不同形状(有凹有凸,有钩有槽)或不同体积的原子结合起来,由于原子的排列次序和位置不同,就形成各种各样的混合物。因此,宇宙万物的千差万别是由它们本身的构造,即原子的形状、大小和排列次序、位置的不同所造成的。事物的性质如热冷、色、声、味等的差别,都归因于原子的不同。如黑色相应于粗糙的原子,白色相应于光滑的原子。另外,德谟克里特还用原子与虚空说解释费自然现象,如灵魂。他认为灵魂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这类原子和构成火的原子一样,是圆形的、光滑精致的、运动速度最快的、最生动活跃的。德谟克里特提出的这个命题,到公元前四世纪中至三世纪初,为伊壁鸠鲁加以发展;到公元前一世纪,又为卢克莱修所发展完善。它的影响可以推到近代,它对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这个命题毕竟是一种猜测,是素朴的、比较幼稚的学说。无物存在古希腊著名智者高尔吉亚提出的关于万物本原的命题。在《论自然》残篇中,高尔吉亚提出并证明了“无物存在”这个命题。因为如果有某物存在的话,那么它或者是永恒的,或是产生出来的。但是,它不可能是产生出来的,也没东西能从“存在”中产生。它也不是永恒的,因为如果说它是永恒的,那就等于说它是无限的。但说它是无限的,那是不行的。因为如果它是无限的东西,那它就不在任何与它自身不同的地方(因为如果它在任何与它自身不同的地方,那它就是为一个比它更大的东西所包容,因而也就成了有限的了,而且比无限更大能包容无限的东西是没有的);它也不可能存在于自身之中,因为它不可能为自身所包容(要是那样的话,它就成了“物体”,又是一个“地方”了)。所以,无限的东西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而不存在于任何地方的东西,也就是不存在的东西了。这个命题的出发点是反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学说的,其实质就是主张在感觉经验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不存在的。因此,该命题可称得上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怀疑主义或不可知论的命题。]水是万物的本原[/勒内·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勒内·笛卡尔(Descartes,1596~1650年)是法国哲学家、数学家、自然科学家,也是近代理性主义乃至近代西方哲学创始人、法国启蒙运动先驱者之一。1937年,恰值勒内·笛卡尔《谈正确引导理性在各门科学中寻求真理的方法》一书发表300周年,全世界都隆重纪念了这部哲学著作的出版。该书是笛卡尔第一次公开发表的著作,流传甚广,影响极大,有人甚至认为它对现代哲学的基本倾向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在该书中,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这一著名的哲学命题。“我思故我在”是一个以“普遍怀疑”为第一原则的命题。中世纪的经院哲学鼓吹信仰主义,宣扬盲目崇拜,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武断的且不容人们怀疑的教条,尤其是将上帝作为“默认设置”,一切都是在“上帝存在”的前提下来予以讨论。笛卡尔则认为,我们应当以人类理性为尺度,对一切认识和观念进行审视,其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普遍怀疑。他说:“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笛卡尔:《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他认为,我们周围的世界是感知到的现象,而感觉之不可靠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周围世界以及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知识是值得怀疑的,那些来自我们感觉经验的东西是不可靠的,就是历来被认为最具有真理性的、简单、清楚、明白的数学,人们所信仰的上帝,同样也值得怀疑。“世上没有任何事物是确定无疑的”、“事事皆虚假”。一切都要怀疑,一切都能怀疑。只有怀疑一切,才能建立一个新的、具有实际效用的哲学体系。可见,笛卡尔是企图以怀疑为武器来建立与经院哲学相抗衡的哲学体系的,其“普遍怀疑”的主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实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所以,笛卡尔遭到了基督教会的迫害,其著作被天主教会列为禁书。在此必须说明的是: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不同于从古希腊哲学家皮浪开始的怀疑论者。笛卡尔是从“普遍怀疑”开始来作出某些他认为恰当的肯定判断,其目的是求真,在于从事实出发,力求获得绝对权利,再也不怀疑一旦被证实之物的真实性,并从真实物的存在中发现其永恒性;而后者则是主张否定一切肯定判断的可能性,是全盘怀疑。“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研究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笛卡尔尽管认为要坚持普遍怀疑的原则,但有一件事是我们无须怀疑和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怀疑”这件事本身,我们尽可以怀疑周围的世界、怀疑理论知识、怀疑感觉经验、怀疑数学观念,但是,这样的否定总是包含着对思维主体的肯定,即我们不能怀疑“我在怀疑”这件事。否则,怀疑就无法进行。“即使怀疑引我上当,‘我在’——这一事实却毫无怀疑可言”。怀疑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想活动。我在怀疑,就是我在思想。既然我在思想,那么,我就是思想活动的主体,思想活动是我的本质属性。因此,怀疑主体的我是存在的。终于,他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我思想,所以我存在。”这句话的拉丁文原文为:“Gogito,ergosum.”,译为现代英语是:“Ithink,thereforeIam.”,译为现代汉语并加以简化,就是:“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这是他哲学体系的第一条原理。他说:“我“发觉到‘我思想,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怀疑派的任何一种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于是我就立刻断定,我可以毫无疑虑地接受这条真理,把它当作我所研求的哲学的第一条原理。”[笛卡尔:《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尔全部哲学的出发点,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我思故我在”有两个部分:“我思”和“我在”。“我思”指思想活动,“我在”指我的存在,“我思”和“我在”之“我”是同一个主体或实体。这个“我”是什么?“我”并非肉体之“我”,而是“思想的东西”或“思想物”(rescogitans),是思想者之“我”,是独立自存的精神实体——心理,是指一个抽象、纯粹的认识主体,其本质就是思想。在《沉思二》中,他说:“准确地说,我只是一个思维物,就是说精神”,“一个理智,一个理性”。可见,这个“我”\n是认识者的主体,它是与对象客体相对应的人的自我意识。因此,“我思”是该实体的本质,“我在”是该实体的存在。“我是一个实体,这个实体的全部本质或本性只是思想,它并不需要任何地点以便存在,也不依赖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因此这个‘我’,亦即我赖以成为我的那个心灵,是与身体完全不同的,甚至比身体更容易认识,纵然身体并不存在,心灵也仍然不失其为心灵。”[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162页。]“我思故我在”的“故”表示的不是两个实体之间的因果联系,而是本质与实体之间的必然联系。人们正是从自我的思想活动来认识自我的必然存在。这样,笛卡尔不仅第一次将精神的“我”从自然的“我”中剥离了开来,更是第一次将哲学的研究对象分为了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两部分,并将“思”这一概念引入哲学,并使它成为哲学的核心或首要问题。正因为如此,他成为近代西方哲学之父。对此,黑格尔曾指出:“勒内·笛卡尔事实上正是近代哲学的真正创始人,因为近代哲学是以思维为原则的。独立的思维在这里与进行哲学论证的神学分开了。把它放到另外一边去了。思维是一个新的基础。”[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贺麟、王太庆译,第四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3页。]笛卡尔从思想引出存在,将事物的属性与事物的存在混为一谈,进而推出思想就是存在的结论,从逻辑上说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从哲学上而言,是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唯心主义地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但是,“我思故我在”这个哲学箴言将世界的确定性由上帝及其启示转移到了人类自身,转移到了人类自己的思维与理性之上。这是一个从人类理性“思”出发、从思维的主体“自我”出发来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高扬人的自我意识与理性权威的命题,因而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命题,欧洲哲学也以此为重要标志从以本体论为重心的古代时期进入了以认识论为重心的近代时期。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继续推演出了上帝的存在。既然“我”会怀疑,那就证明“我”是有限和不完满的,因为怀疑意味着认识不足,即有限和不完满性。但“我”心中却清楚明白地感到有一个无限和完满性的上帝观念,而这一观念绝不可能从有限和不完满的“我”的感官接受来的,也不是我铸造的,而是刻印在我的本性里面的,“就像工匠打在制品的烙印”。这样,无限和完满性的观念只能是无限和完满性的现实所产生的结果。所以,上帝必然存在。上帝是第二个不可怀疑的实体,他将自身的观念赋予了人类,产生出“上帝”这一天赋观念。 笛卡尔还从“我思故我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借助上帝的帮助,进一步推演出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我”的认识能力既然是上帝赋予的,他绝不可能欺骗“我”;只要“我”的观念清楚明白,它就必然真实可靠;因为“我”清楚明白地意识到外界物质对象的观念,所以物质对象一定存在。这样,自我(心灵)、上帝、物质便是构成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真实存在的实体。在这三个实体中,上帝是绝对的实体,而心灵和物质是两个彼此平行的相对实体,它们各自独立、各行其是,只有在上帝那里才能实现彼此的统一。这就是笛卡尔本体论的二元论。笛卡尔的二元论对于当时的自然科学没有妨碍,相反,这一理论将心灵、上帝等前假设从自然物中驱逐出去,还有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但是,二元论难以解释人的行为,它留下了关于人的身心关系问题的绵延不绝的哲学争论。“我思故我在”是一个典型的唯理论命题。“我思故我在”确定了自我”是一个思想实体,“自我”的核心就是理性,而且“自我”观念本身就是衡量真理的标准,即一切像“自我”那样自明的观念都是真观念,即真理。在他看来,直观的知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知识,它是人生而具有的,是上帝赋予人心中的天赋观念。天赋观念是真理的来源,外物刺激造成的感觉是不可靠的,理性才是惟一可靠的。我们的认识就是以理性直觉、天赋观念为基础和前提,来推演出一切真实可靠的知识。理性本身不能产生错误,错误的产生乃是人的心灵制造出来的。他说,人的心灵是介于上帝和虚无之间的存在,而且心灵的活动“我思”不是纯粹的理智活动,它同时包含有自由意志,而自由意志往往使人越出理性的范围,从而犯错误。因此,人们要用理性克服非理性,使非理性服从理性。这样,在近代哲学史上笛卡尔首开惟理论之先河,他的天赋观念论、理智至上论以及身心二元论都表现了惟理论的基本特征,对后世的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毋庸置疑,笛卡尔的理性至上论对于反对经院哲学宣扬的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对于当时科学文化的发展,尤其是对数学和演绎逻辑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笛卡尔从“我思故我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进而推论出上帝的存在和外部物质世界的存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唯心主义二元论哲学体系。笛卡尔逝世前后,他的哲学在法国本土和欧洲大陆的其他一些国家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后继的笛卡尔主义者虽然从出发点开始就削弱了怀疑、压缩了“我思”的重要意义,从而与笛卡尔分道扬镳:马勒伯朗士走向了一般存在,认为“我在”只是一种特殊情况;斯宾诺莎单纯肯定“人是思维”这一事实;莱布尼茨则提出“我思”固然明显无误,但有必要补充这一真理:“种种不同的事物为我所思”。但是,他们都是以笛卡尔为依据的,都是对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的发展。莱布尼茨曾指出:“我一向说,笛卡尔哲学好比是真理的前厅,不经过它,就难以登堂入室,但是,如果到那里为止,也是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的。”[转引自:(法)罗狄——刘易斯著、管震湖译:《笛卡尔和理性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84页。]“\n斯宾诺莎无非是培育了笛卡尔先生哲学的某些种子”(1697年2月15日致尼凯兹Nicaise的信)。“我思故我在”所提出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问题还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中思维能动性的思想来源。直至今天,“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仍常为人们津津乐道和摹仿运用。巴鲁赫·斯宾诺莎: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巴鲁赫·斯宾诺莎(BauchSpinoza,1632~1677年)是17世纪荷兰哲学家、近代西方惟理论和无神论的主要代表。从1663~1675年,巴鲁赫·斯宾诺莎断断续续用了13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代表作《伦理学》一书。“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便出自此书。斯宾诺莎认为,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必然性,而人是不自由的,为了在世界上获得自由,就必须认识这种必然性。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认识了必然即自由。斯宾诺莎的哲学是从整体宇宙观出发的。他将宇宙看做是一个整体,认为宇宙间的所有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构成了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称为自然、神(或上帝)或实体。他认为,神并不是自然之外的超时空的存在,而是自然之内的具有广延和思维属性的存在,或者说神是绝对无限的存在,是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神即实体即自然”。按照斯宾诺莎的术语,神、实体、自然是等同的、可以互换的概念。一切事物都存在于神或实体之内,神是一切事物的致动因,是绝对的第一因。世界上没有任何偶然性的东西,一切事物都是由神的必然性所决定,是以自身为原因、按照神的必然性而存在和运动的。因为它们都是从神的本性必然地产生出来的。当人们说某一事物是偶然的,那“只不过是由于我们的知识有缺陷”。斯宾诺莎所说的“必然性”,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律性”。这样,斯宾诺莎肯定了构成万物存在和统一基础的实体即为自然界,批判地继承了笛卡尔的哲学,认为广延和思维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实体,而是惟一实体的两个属性,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在传统宗教神学中,神与自然是对立的,自然是由神所创造的,而斯宾诺莎却认为神与自然是一回事,这显然是要用自然代替神,用自然所表现出来的因果必然性来代替神的意志和力量,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斯宾诺莎虽然借用了神或上帝这一概念,但他排斥了上帝作为宇宙的第一因,达到了无神论的高度。斯宾诺莎将自然、实体称作神,只是为了便于被人们接受,他曾明确地否认有超越世界的人格神。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坦曾宣称他信仰的是“斯宾诺莎的上帝”。恩格斯也曾指出:“当时哲学的最高荣誉就是:它没有被同时代的自然知识的狭隘状况引入迷途,它——从斯宾诺莎到伟大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而把证明留给未来的自然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365页。]斯宾诺莎自由学说是建立在对人性进行分析基础之上的。斯宾诺莎对自由的理解是:“凡是仅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为仅仅由它自身决定的东西,就叫做自由的。反之,凡是存在及行为均按一定的方式为别的事物所决定的东西,则叫做必然的或受制约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16页。]在斯宾诺莎看来,人自觉地按照自然的本性而存在,认识并自觉顺应自然,就是自由。以往,人们因为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而产生了两种错误倾向,或是抬高人贬低自然的人类中心论,或是抬高自然贬低人的自然主义,这些倾向都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融合的境界。其实,不管是否愿意,人都被自然的必然性所决定。当人自觉地顺应自然时,则是自由的;当人不自觉地被自然的必然性所驱使时,则是被迫的,是不自由的。人能够认识自然的必然性,达到与自然必然性和谐一致,从而进入理想的境界,使灵魂得到最大满足。这样,自由不在于自由决定,而在于认识自然的必然性。就是这个认识自然的必然性,破除了以往自由与必然极端对立的形而上学思想,将自由与必然辩证统一起来了。斯宾诺莎将这种“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的观点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得出了一些十分独特的行为原则。他认为,人是实体所派生的,人是生而不自由的。人的身心变化都是遵循自然的必然性。但他并没有否定人在道德领域的自由。他认为,人要成为自由人,就要认识必然性,按照理性来生活,克制和管辖自己的情欲,寻求关于神的知识,服从国家的法令,绝不做欺骗人的事情,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通往最高的幸福。总之,自由是一种精神或理性的力量,表现出了人的种种美德,表现出了人的完善性。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内,斯宾诺莎是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鼓吹者。他认为,人们放弃自己在自然状态中的自由,目的不在于接受奴役,而在于获得社会状态下的自由。人要获得的自由就是按人的自然本质去求得自我保存,社会和政府必须保证人的这种自由。“自由比任何事物都珍贵”,“政治的真正的目的是自由”。[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72页。]国家的职能就是抑制不合理的欲求而引导人们按理性生活。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这三种国家类型中,只有民主制才能保证人的自由。因为民主制可以保障人的宗教信仰、言论和思想的自由,而思想自由是最可贵的。正是这种对自由——思想及言论自由——的追求,他被后人视为近代西方自由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n斯宾诺莎关于自由人的理想,正是他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他被犹太教会革除教门后,隐居乡间,一边靠磨光学镜片谋生,一边进行系统的哲学研究。他对物质财富极其鄙视,多次谢绝了他人的馈赠,甚至谢绝了普鲁士选帝候向他发出的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的邀请。罗素对他的评价是:“斯宾诺莎是伟大哲学家当中最高尚、性情最温厚可亲的。按才智讲,有些人超过了他,但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无上的。”[罗素著、马元德译:《西方哲学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2页。]德国诗人海涅也说:“斯宾诺莎的生涯没有丝毫可非议的余地,这是可以肯定的。它纯洁、无疵,就像他那成了神的表兄耶稣基督的生涯。”[海涅:《论德国》,薛华、海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7页]斯宾诺莎的一生是言行一致的一生,是争取思想自由、信仰自由的一生,是为真理而奋斗的一生。斯宾诺莎的哲学是他早年异端思想特别是“神即自然”思想的发展。总体而言,他在本体论上宣扬泛神论,在认识论上坚持惟理论,在伦理学上追求精神幸福,在方法论上主张理性演绎法,为后世留下了一座端正庄严的哲学丰碑,对随后的莱布尼茨、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和19世纪德国哲学大师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都产生了直接影响。黑格尔曾坦诚地说:“斯宾诺莎是近代哲学的重点:要么是斯宾诺莎主义,要么不是哲学。”“要开始研究哲学,就必须首先作一个斯宾诺莎主义者。”[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第112、114页。]在纪念斯宾诺莎逝世200周年时,人们募捐为他在海牙建造了一尊塑像。在1882年的塑像揭幕典礼上,法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宗教家勒南所作的讲演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个伟人站在花岗岩的基座上,向所有的人指明他发现的幸福之路;即使在千秋万代之后,有教养的旅行者经过这里,也一定会在心中默念:‘最真挚地洞察理解上帝的人,大概就在这里’。”[转引自威尔·杜兰著,梁春译:《哲学的故事》,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莱布尼茨:单子是自然界真正的原子。威廉·莱布尼茨(WilhelmLeibniz,1646~1716年)是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17世纪欧洲惟理论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威廉·莱布尼茨在《单子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单子是自然界真正的原子。”他的原话是:“在没有部分的地方,是不可能有广延、形状、可分性的。这些单子就是自然的真正原子,总之,就是事物的原素。”[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76~477页。]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针对当时流行的各种实体论提出来的。首先,它针对的是主张物质实体的原子论。原子论认为,有形的原子是真正的实体。莱布尼茨认为,原子本身就存在着矛盾。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实体,因而它具有广延性,而具有广延性的东西又是无限可分的,这就是一个矛盾。何况原子论未能说明原子本身运动的原因与规律。其次,它针对的是笛卡尔的心灵实体论。笛卡尔将心灵实体局限于人的意识,而将人的心灵以外的东西都归结于非精神的物质实体。莱布尼茨认为,意识不是人所独有的,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意识;精神实体是多种多样的。再次,它针对的是斯宾诺莎的惟一实体论。斯宾诺莎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有一个实体,这个实体就是自然或神,广延和思维是惟一实体的两个属性。莱布尼茨认为,假如只有一个实体,所有事物都只是这个实体的样式,那么,事物就不存在质的差别了。总之,莱布尼茨提出的是一种多元的实体观。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是以意识的能动性为出发点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莱布尼茨认为,单子是构成万物的基础或单元,是构成万物的精神性实体。单子是组成复合物的单纯实体,没有部分,故没有广延性和可分性,没有形状,不占据空间,它是永恒的,是自我封闭的,外部的事物不能引起单子内部的运动变化,单子的变化来自它自身。单子类似于灵魂,最根本的属性是知觉或表象,单子具有能动性,具有表象世界的能力。单子构成万物,以其物质的联系来表现全宇宙,能动的灵魂附属于物质形体,以表象的方式来表现全宇宙。他说:“虽然每个创造出来的单子都表象全宇宙,它却特别清楚地表象着那个与它关系特别密切的、以它为‘隐德来希’的形体:这个形体是以‘充实’中的全部物质的联系来表现全宇宙,灵魂也就表象这个以一种特殊方式附属于它的形体来表象全宇宙。”[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7~488页。]可见,莱布尼茨看到了意识的能动性,但他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在他看来,单子是上帝创造的,物质本身没有能动性,是上帝赋予了物质以灵魂或能动性。这就从根本上颠倒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表现出了客观唯心主义的实质。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力求解决的不只是万物的始基问题,而且还有人类理性中的“两大迷宫”之一。他说:“我们的理性常常陷入两个著名的迷宫。一个是关于自由和必然的大问题,特别是关于恶的产生和起源的问题;另一个问题在于有关连续性和看起来是它的要素的不可分的点的争论。”[“Theodicy,trans,byE.M.Huggard.London,1952,P.5]他认为,伽桑狄等原子论肯定万物是由不可分的原子所组成,只肯定了万物都是“不可分的点”的堆积,否定了事物的连续性;笛卡尔派肯定了广延是物质的属性,但否定了虚空,从而也就否定了为虚空所分割的“不可分的点”。莱布尼茨致力于将二者统一起来,提出了“单子论”\n。他认为,不同的单子由于其知觉的清晰程度不同而存在高低等级之分。最低级的单子只具有模糊的“微知觉”,它们构成了植物和无机物;较高级的单子具有较清晰的知觉和记忆力,但不具有意识,不能进行理性思维,这类单子构成动物的灵魂;再高一级的单子既具有清晰的知觉和记忆,又具有理性与精神,能认识自我,认识真理与上帝,此类单子构成人的灵魂;最高级的单子是上帝,它全智、全能、全善。一切必然真理都包含在它之内。在每两个相邻等级的单子之间又有无数处于中介地位的清晰程度逐渐升高的单子,从而在整体上构成其间并无间隙或“飞跃”的连续的单子系列。为了保证单子在运动变化的同时能维持连续的序列,莱布尼茨还提出了“前定和谐”的理论。他认为,单子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在创造单子之初就已经设定好了每一个单子以后的变化,并使得各个单子在变化的同时能相互协调。这犹如乐队中每件乐器都照事先谱就的乐曲独立地奏出自己的旋律,而各种乐器奏出的旋律又都能汇成一首完整和谐的交响曲。这就从动态的角度对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问题作出了解释。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充满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他的“前定和谐”理论中,撇开他借助上帝的力量不论,他实际上已经具有了整体和系统的思想;用连续性的原则来看待单子的联系,表明他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他认为,事物是由单子组成的,但每一个事物都有一个中心单子。这包含有重点论的辩证思想。他还认为,单子内部包含着变化的原则,单子的变化来自其自身内部,而且这种变化是连续的、不间断的。单子是有个性的,即每一个单子都具有与别的单子不同的性质,它们在量上是一样的,但在质上则不同。在自然中决没有两个东西完全相似,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单子内部包含着多样性,甚至包含宇宙的全部多样性。这些都说明他猜测到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及其原因,肯定了事物的特异性和多样性,涉及到了一与多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和列宁对莱布尼茨的辩证法思想曾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宣称自己很钦佩莱布尼茨。列宁说:“大概马克思就是因为这一点而重视莱布尼茨。”“这里是特种的辩证法,而且是非常深刻的辩证法,尽管有唯心主义和僧侣主义。”[《列宁全集》,第38卷,第428、431页。]如果说笛卡尔首开欧洲近代惟理论之先河,那么,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则分别建立了惟理论的另外两个体系,标志着近代惟理论的发展与成熟。莱布尼茨哲学成为了康德以前的德国哲学的主流,并直接影响到了后来的德国古典哲学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哲学亚里斯多德认为,哲学就是“爱好智慧“,“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那就很明显,  人们追求智慧是为了求知,并不为了实用“。(《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119页)“哲  学’’这个名词并不是我国原来就有的,它是由日本明治时代的哲学家西周在1862年从英语  译成汉语的。英语中哲学一词又是从古希腊译过来的。在古希腊文中,哲学这个词是由两部  分构成的,一部分音译为索菲亚,意译为智慧或知识;另一部分音译为菲罗,意译为爱,合  起来就是爱智慧或爱知识。在汉语中“哲”字释为“智慧“、“聪明”、“贤明”,含有通晓事  理之意,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家就是爱智慧者。  笛卡尔说:“哲学一词表示关于智慧的研究“。(《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序  言)  费尔巴哈说:“哲学是关于物的知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1960  版,第53l页)  中国古代文献《尚书•皋陶谟》(大约为战国时代作品)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  《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第2页)。      在西方,“物质“一词最早是由希腊文“母亲“演化而来,意思是“创造者”。它是  天地之母,万物由它生成,被它创造,因而是所有存在物的共同根据。    17世纪的英国唯物主义者和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物质的学说。如  霍布斯认为,物质是“一切活动的主体“,“它在我们以外”,“不依赖于我们的思想”而“自  己存在”,“可以为感觉所知觉,并且为理性所了解“。爱尔维修指出,“人们应该把物质这个  词理解为一切物体所共有的属性的总和“。霍尔巴赫则写道:“物质一般地就是一切以任何一  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我们归之于不同的物质的那些特性。是以不同的物质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不同的印象或变化为基础的。’’这些思想代表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唯物主义对物质\n  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   英国马赫主义者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法国生命哲学  家柏格森声称:“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事物是不存在的,存在  的只有动作。,,中国哲学家朱熹认为,是“总天地万物之理“的“太极”的动静变化产生了  事物的运动。牛顿认为物质的根本特性是“惰性“。他在说明天体运动时指出,只是由于  “精通力学和几何学的上帝’’所给予的切线力的推动使星球具有初始速度后,才由于万有引  力的作用而沿着固定的轨道运行,因此,“没有神力之助,我不知道自然界中还有什么力量  竟能促成这种横向运动“。  “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这是形而上学不变论的思想。    “系统,,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语中,希腊文“systema“即为部分组成整体的意  思。古代萌芽的系统观正是从考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开始意识到系统的存在的。古代原子论  的创始人德莫克利特著有《世界大系统》一书,用原子和虚空构成宇宙的思想去说明世界,  这是最早采用“系统’’这个词的著作;柏拉图阐述了他的“理念世界“是在“善“的理念统  帅下的一个层次等级系统;亚里斯多德提出了著名的“整体大于它的各个部分总和“这一系  统论的基本命题。    整体与部分或哲学史上的一与多,历来被看作是一对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辩证  法范畴。中国古代的老子有时把一等同于道,他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  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有时把一看成是具  体事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前一个“一“相当于今天所  说的一般规律,后一个“一,’则相当于西方所说的单一或单位,但不管在哪个意义上,它都是与“多,,并列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探索世界的基始,也就是在寻找多中之一,即世界的最后的统一的东西。毕达哥拉斯第一次明确把一与多作一对范畴提出来,并说“万物的本原是一“。当巴门尼德说存在‘‘是个连续的一“时,一就是整体了,这个整体实际就是世界。康德的整体范畴中一、多,全为一组,他说:“全体或整体正是作为一的多。“黑格尔在《逻辑学》中有专门的一节讨论整体与部分的范畴,他认为整体与部分都有自己的独立性,整体具有反思的独立性,部分具有直接的独立性,但它们也“是互为条件的“,“整体是从部分组成的“。      9.辩证矛盾的学说,在西方和中国的古代早已有之,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中的阿那克  西曼德认为,世界的始基是“无限“,在“无限”中包含着对立物。他说:“对立物蕴藏在基  质之内,基质是一个无限体,从这个无限体中分离出对立物。……‘对立物’就是热和冷,  湿和干等等。“(《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页)  赫拉克利特提出:“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所以在把它分为两半时,这两个对  立面就显露出来了“。事物都是“相反者相成”(同上,第19页,第23页)。  亚里士多德在《分析篇》中谈到矛盾概念时说:“矛盾乃是一种对立,这种对立由于自己的本性而排斥一种中间的说法“。(同上第294页) 1.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ThomasAquinas]13世纪意大利神学家,经院哲学家。出生于意大利罗卡塞卡一个贵族家庭。早年在那不勒斯大学学习,后来到科隆、巴黎,师从著名神学家大阿尔伯特,学习古希腊哲学和神学。1256年获硕士学位\n。1259~1268年间曾先后担任亚历山大四世、乌尔班四世、克雷其四世3位罗马教皇教廷的神学教师和法王路易九世的神学顾问。著有《神学大全》、《反异教大全》等。《神学大全》被认为是基督教的百科全书。13世纪欧洲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社会出现一些难以解答的经济问题。阿奎那根据宗教教义与亚里士多德的有关学说,提出处理经济关系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分配的公正与交换的公正。他把财富分成两种,即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认为自然经济是一国幸福的基础,金银财富作为人为财富,不应成为国家和个人追求的目标。个人拥有的财富只要与其身分相称,就算实现了分配的公正。对于以获取金银为目的的经商行为,他认为是可耻的,但同时认为那些为了维持生计、赡济穷人和办公共福利的人,做点生意是可以的。对高利贷基本持反对态度。认为,偿还借款只是延期支付,时间属于上帝,债主无权取息;根据罗马法,货币属于所有权与使用权不可分的物品,出借货币取息不合法。阿奎那的经济思想在欧洲统治达两个世纪。他把亚里士多德哲学运用于神学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经院哲学和神学体系,在伦理学、逻辑学、政治学、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宗教哲学方面,他提出了著名的证明上帝存在的五种论证,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其哲学和神学体系于1879年被教皇利奥十三世定为天主教官方学说,后世称之为托马斯主义。1323年被追谥为圣徒,1567年被命名为教义师,并被称为“普世教会博士”。2.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Bacon,1561—1626)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哲学思想是与其社会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代表,主张发展生产,渴望探索自然,要求发展科学。他认为是经院哲学阻碍了当代科学的发展。因此他极力批判经院哲学和神学权威。他还进一步揭露了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他说这是在人心普遍发生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在某情况下产生的迷惑与疑难。第一种是“种族的假相”,这是由于人的天性而引起的认识错误;第二种是“洞穴的假相”是个人由于性格、爱好、教育、环境而产生的认识中片面性的错误;第三种是“市场的假相”,即由于人们交往时语言概念的不确定产生的思维混乱。第四种是“剧场的假相”这是指由于盲目迷信权威和传统而造成的错误认识。培根指出,经院哲学家就是利用四种假相来抹煞真理,制造谬误,从而给予了经院哲学沉重的打击。但是培根的“假相说”渗透了培根哲学的经验主义倾象,未能对理智的本性与唯心主义的虚妄加以严格区别。培根认为当时的学术传统是贫乏的,原因在于学术与经验失去接触。他主张科学理论与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时间的女儿而不是权威的女儿”,对经院哲学进行了有力的攻击。培根的科学方法观以实验定性和归纳为主。他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关于物质是万物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具有运动的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属性。培根从唯物论立场出发,指出科学的任务在于认识自然界及其规律。但受时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观还具有朴素唯物论和形而上学的特点。让·雅各·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是瑞士兼法国籍的哲学家、作家、政治理论家。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钟表匠家庭,祖上是从法国流亡到瑞士的。由于家境贫寒,他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当过学徒、杂役、家庭书记、教师、流浪音乐家等。后又被通缉流亡国外。终于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Ermenonville)。他的母亲在他出生后就去世,而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他而去。卢梭提出:在自然状态(动物所处的状态和人类文明及社会出现以前的状态)下,人本质上是好的,是“高贵的野蛮人”(noblesavage)。好人被他们的社会经历所折磨和侵蚀。而社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不幸的继续。卢梭的《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eontheArtsandSciences",1750)强调,艺术与科学的进步并没有给人类带来好处。他认为知识的积累加强了政府的统治而压制了个人的自由。他总结得,物质文明的发展事实上破坏了真挚的友谊,取而代之的是嫉妒、畏惧和怀疑。描述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契约论》("TheSocialContract")也许是卢梭最重要的著作,其中开头写道“人生而自由,却无处不在桎梏之中”。这本书于1762年出版,当时无人问津,但后来成为了反映西方传统政治思想的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与他早期作品相反,卢梭认为自然状态是没有法律和道德的兽性状态,好人是因为社会的出现才有的。自然状态下,人之间经常要竞争。通过与其他人的联合人能面对更多的威胁,因而大家都愿意联合起来。人们联合在一起,以一个集体的形式而存在,这就形成了社会。社会的契约是人们对成员的社会地位的协议。在《不平等论》"DiscourseonInequality")中,卢梭尝试把政府的出现解释为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一种契约。人们愿意放弃个人自由并被他人所统治的唯一原因,是他们看到个人的权利、快乐和财产在一个有正规政府的社会比在一个无政府的、人人只顾自己社会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不过,卢梭又指出原始的契约有着明显的缺陷。社会中最富有和最有权力的人“欺骗”\n了大众,使不平等成为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特点。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到,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契约应该被重新思考。政府不应该是保护少数人的财富和权利,而是应该着眼于每一个人的权利和平等。不管任何形式的政府,如果它没有对每一个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负责,那它就破坏了作为政治职权根本的社会契约。这种思想是法国和美国革命的根本。事实上,说法国和美国革命是卢梭在社会契约上的抽象理论的直接结果毫不过分。卢梭是最早攻击私人财产制度的现代作家之一,因此他也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见马克思)的始祖之一。同时,他质疑多数人的意愿是否一定正确。他指出,政府应该排除多数人(见民主)意愿的影响,捍卫自由、平等和公正。卢梭的政治哲学中最主要的原则是政治不应与道德分离。当一个国家不能以德服人,它就不能正常地发挥本身的功能,也不能建立对个人的权威。第二个重要的原则是自由,捍卫自由是国家建立的目的之一。卢梭对教育的观念深深地影响了现代教育理论。他降低书面知识的重要性,建议孩子的情感教育先于理性教育。他尤为强调通过个人经验来学习。“让我们回归自然”在早期的作品中,他把自然描述位原始人所处的原始的状态。后来,在伏尔泰(Voltaire)的批评下,他把自然描述为人建立自己个性和个人世界过程的自发性。所以,自然意味着内心的状态、完整的人格和精神的自由。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社会在文明的幌子下进行的关押和奴役。因此,回归自然就是使人恢复这种自然过程的力量,脱离外界社会的各种压迫,以及文明的偏见。1782年出版的自传《忏悔录》("Confession")是最早最有影响的自我暴露作品之一,书中毫不掩饰个人丑行,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的作家郁达夫就深受卢梭自我暴露风格的影响。卢梭被安葬于巴黎万神庙(ThePanthéon西方哲学发展中的三大转向[摘要]哲学研究的对象由三个不同的侧面构成,即外部世界、自我、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及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媒介物。从这一见解出发,认为西方哲学史中存在着三个大转折。第一个大转折是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第二个大转折是从批判哲学到生存论哲学;第三个大转折是从生存论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关键词]独断论批判哲学生存论哲学当代语言哲学[作者简介]俞吾金(1948—),男,浙江萧山人,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外国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西方哲学史研究中,人们常常热衷于谈论“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其实,这里所谓的“内在逻辑”的提法并不是在严格的意义上被使用的,它常常是研究者把自己的主观研究心得“硬化”的结果,而这种“硬化”往往又是不成功的。诚然,在实际的研究活动中,任何研究者都无法完全摆脱自己的视角来观察和分析哲学史,但下面这种可能性仍然是存在的,即研究者通过对自己的理解前结构的深入反省和对哲学史史料的批判性考察,使自己的主观研究心得更契合西方哲学史演化的真实的过程。本文正是这方面尝试的一个结晶。本文认为,西方哲学史乃是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哲学家连续性地思考共同关注的哲学问题的结果。不管哲学家们对哲学问题的理解如何引申出迥然各异的结论,他们思考的对象却是共同的。这一对象包含着三个不同的侧面:第一个侧面是个人面对的外部世界以及外部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第二个侧面是作为个人反思对象的自我以及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第三个侧面是沟通个体与外部世界之间、个体与个体之间关系的媒介物,其中特别重要的是语言以及蕴含在语言中的语法、语义、语用和逻辑问题。当我们紧紧地围绕着任何哲学探讨都无法回避的这三个侧面来反思西方哲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正以客观的方式显现出来。我们不妨把这一内在逻辑理解为以下三大转向:第一个大转向: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从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看,第一个大转向,即从独断论哲学到批判哲学,是经过从古希腊哲学到康德哲学这一漫长的过程才完成的。从总体上看,康德以前的哲学都可以划归到独断论哲学的范围内。什么是独断论?黑格尔这样写道:“独断论的对立面是怀疑论。古代的论者,对于只要持有肯定学说的任何哲学,都概称为独断论。”确实,古代学者塞克都斯.恩披里柯也在《皮浪主义纲要》中指出:“那些认为他们发现了真理的人,…被恰当地称为独断论者。”也就是说,凡是古代哲学家,只要在自己的研究中引申出肯定性的结论的,都可以被称为是“独断论者”。如果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独断论哲学也就是对哲学思考的对象采取素朴的态度。正如黑格尔在谈到这种态度时所说的:“它还没有意识到思想自身所包含的矛盾和思想自身与信仰的对立,却相信,只靠反思作用即可认识真理,即可使客体的真实性质呈现在意识前面。有了这种信仰,思想进而直接去把握对象,再造感觉和直观的内容,把它当作思想自身的内容,这样自以为得到真理,而引以为满意了。一切初期的哲学,一切科学,甚至一切日~~~~~~~~~~~~~~~~~~~~~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1页。\n2.转引自尼古拉斯.布宁等编::《西言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3页。常生活和意识活动,都可说是全凭此种信仰而生活下去。”在黑格尔看来,独断论哲学所引申出来的结论与其说是思考的结果,不如说是信仰的结果。独断论哲学的素朴态度主要表现为对以下三个理论预设的信仰:第一,外部世界的事物本身是可以被认识的;第二,人的感觉、认识是可靠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感官和理性去认识招兵买马有的对象;第三,人的意识的载体——语言是可靠的,人们能够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和他人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实际上,在对这三个理论预设的信仰中,主要涉及的是前面两个理论预设,至于第三个理论预设,在康德和康德以前的哲学家那里,基本上还处于边缘化的、沉睡的状态中。虽然在某些古代哲学家那里,语言问题也被提及了,但并没有被主题化。有趣的是,这种差不多可以等同于信仰的、素朴的独断论哲学在古代已经受到一些怀疑主义者的质疑。比如,智者普罗塔哥拉说过:“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另一个智者高尔吉亚得出了如下三个结论:一是“无物存在”;二是“如果有某物存在,这个东西也是人无法认识的”;三是“即令这个东西可以被认识,也无法把它说出来告诉别人。”尤其是第三点涉及的正是对语言这一媒介物的怀疑。高尔吉亚进一步论证说:“因为我们告诉别人时用的信号是语言,而语言本身并不是给予的东西和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并不是存在的东西,而是语言,语言是异于给予的东西的。……由此可见,语言不能传达给别人。”显然,智者哲学家的怀疑构成了对独断论哲学的理论预设的挑战。苏格拉底试图通过对概念知识的肯定来回应智者哲学家的挑战,而柏拉图则把感性的、可见的世界让渡给怀疑论者,只是牢牢地守卫着在苏格拉底的启示下构筑起来的、静止的理念世界,而亚里士多德则为这个理念世界提供了形式逻辑的法则。从此以后,古代独断论哲学的地位似乎得到了巩固。而在漫长的中世纪中,由于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神学的信仰进一步强化了哲学的信仰。独断论哲学在莱布尼茨-沃尔夫、洛克等哲学家那里达到了辉煌的顶点。然而,独断论哲学的敌手——怀疑论的思想仍然不绝如缕地发展着,膨胀着,终于在休谟那里形成了掀翻独断论哲学统治的滔天巨浪。休谟的怀疑主义之所以蕴含着如此强大的力量,不仅因为他本人见解深刻,而且他从近代哲学鼻祖笛卡尔以来的哲学思考中获得了巨大的助力。众所周知,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从而把哲学的眼光转向对自我的反思。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从笛卡尔起,哲学一下转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范围,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也就是转入主观性的领域,转入确定的东西。”换言之,从笛卡尔开始,自我觉醒了,从此,哲学家对自我及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反思就上升为哲学思考的基础和主题。这里的道理是十分简单的,既然哲学乃是思维,而思维发自自我,那么在自我本身被澄清之前,哲学对具体问题的研究难道能获得其确定性吗?休谟的怀疑主义正是借助于这种对自我的反思而获得其深度和力量的。在他看来,自我无非是“一束知觉”,而人类已经获得的、主要建基于因果性之上的所谓“客观的知识”无非是主观心理上的习惯性的、不确定的联想。这样一来,传统的独断论哲学的大厦就被休谟的无坚不摧的怀疑主义之角拱塌了。所以,康德坦承,正是休谟的怀疑主义把他从独断论哲学的迷梦中惊醒过来,并给他指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向。然而,在如何对待受独断论主宰的传统形而上学之船的问题上,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为了安全起见,他(这里指休谟,笔者注)是把他~~~~~~~~~~~3.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94-95页。4.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8页。5.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38页。6.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古希腊罗马哲学》,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42-143页。7.黑格尔:《哲学史讲学录》第四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9页。8.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页。的船弄到岸上(弄到怀疑论上)来,让它躺在那里腐朽下去的。至于我,却不采取这样做法;我是给它一个驾驶员,这个驾驶员根据从地球的知识里得来的航海术的可靠原理,并且备有一张详细的航海图和一个罗盘针,就可以安全地驾驶这只船随心所欲地到什么地方去。”为了超越传统的独断论哲学的视野,也为了使自我不被休谟的怀疑主义所摧毁,康德以数学这一先天领域为榜样,建立了批判哲学。批判哲学做出了以下三个重大的区别:\n一是在哲学研究的对象中把现象与物自体区别开来。现象属于经验的范围,而物自体则属于超验的范围,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鸿沟。把感觉经验的知识仅仅理解为现象性的知识,这就从根本上摧毁并超越了传统的独断论哲学,因为独断论哲学的一个幻觉就是感觉经验的知识可以把握物自体,而康德则证明,物自体是不可知的,唯有物自体向我们显现出来的感性现象才是可认识的。这一区别同样也超越了作为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者的休谟对感觉经验重要性的无限的夸大。二是在知识中把先验的形式和经验的内容区别开来。在康德看来,任何知识都是由两个方面构成的:一方面是先天的感性形式(时间和空间)和十二个先天的知性的范畴,它们是先于(指逻辑上的“先于”,笔者注)经验而存在的形式;另一方面则是后天的感觉经验材料,而知识的普遍必然性则是从先验的形式得到确保的。这样一来,先验论又从根本上超了休谟的怀疑主义,因为这种怀疑主义只能推翻一切与经验有关的形而上学见解,却无法推翻先于经验而又与经验相分离的整个先验领域的合理性。三是把知性和理性区别开来。按照康德的看法,知性的对象在现象的范围内,而理性的对象则是理念(世界、灵魂和上帝),理念属于超验的领域,因而是不可知的。这就从根本上杜绝了独断论思维方式的可能性,因为这种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就是理性试图把只适合于经验范围的知性范畴运用到超经验的领域中去,从而形成了无穷无尽的谬误。总之,一旦康德的批判哲学被确立起来,独断论哲学就从根本上被抛弃了。虽然在康德之后,独断论哲学还有局部的复辟,虽然在康德以后不读康德的人仍然会停留在独断论思维方式内,但在真正严格的哲学思考中,独断论哲学已经一蹶不振了。第二个大转向:从批判哲学到生存论哲学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第二个大转向大致指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哲学发展的阶段。人所共知,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他的学说遗留下来的问题同样是严重的,说得极端一点,康德的批判哲学从诞生之日起已经蕴含着被超越的命运。文德尔班在评论康德哲学时指出:“认识能力摇摆于主体的难以理解的X与客体的同样难以理解的X之间。感性在自身之后什么也没有,知性在自己之前什么也没有。”这里所谓的“主体的难以理解的X”是指自我或“心”(Gemuet),虽然康德详尽地讨论了由“心”发出的知、情、意三种能力,却把“心”作为“X”置于不可认识的对象中。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问题,即“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和“我能够希望什么?”,后来,在《逻辑学讲义》中他又提出了第四个问题,即“人是什么?”,然而,他晚年的《实用人类学》仍然对自我或“心”的研究保持沉默。后来,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和《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中一再地批判康德耽搁了在对此在的本体论基础的反思,因为在海氏看来,正是此在的本体论构成了人们反思自我或“心”的哲学基础。当然,这已经是后话了。此外,这里所谓的“客体的同样难以理解的X”指的则是超验的物自体。在康德看来,物自体可以被思考,但无法被知道。这在一些哲学家看来是矛盾的。比如,黑格尔认为,什么是思考?思考就是行规定,物自体既可以被思考,也就可以被规定,既可以被规定,也就~~~~~~~~~~~~~~~~~~9.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页。10.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92页。可以被知道,因而他在《小逻辑》中作出了物自体可知的大胆的结论。而叔本华更进一步,他并没有停留在单纯认识论的范围内来对康德的物自体体概念提出疑问,而是从本体论角度,解读出物自体的秘密:“自在之物是什么呢?就是——意志。”在叔本华看来,意志就是物自体,就是世界的本质。这样一来,在康德那里处于超验境域中的物自体被诠释为与人的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意志。也就是说,物自体不在远处,它就在所有的生命体的身上。正是从这种崭新的生存论的立场出发,他推翻了哲学史上数千年来关于“理性和认识第一性,生命和意志第二性”的公案,把整个哲学引向新的思考方向:“意志是第一性的,最原始的;认识只是后来附加税的,是作为意志现象的工具而隶属于意志现象的。因此,每个人都是由于他的意志而是他,而他的性格也是最原始的,因为欲求是他的本质的基地。”这样,认识论领域中的批判哲学就被翻转为本体论意义上的生存哲学。在叔本华之后,马克思结合经济学的研究,进一步推进了生存论哲学的发展。(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这样写道:“…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恩格斯甚至进一步把人类历史理解为生存意志冲突的合力。与此相应的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也对生存论的思考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事实上,随后兴起的实用主义思潮也倾向于从生存活动出发来说明人的经验和知识。或许可以说,在海德格尔那里,生存论哲学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海氏在评论康德提出的“人是什么?”的问题时指出:“如果人只是基于人的此在才是人,那么对于什么是比人更原始的东西的探讨就根本不可能是任何人类学的探讨。一切人类学,哪怕是哲学人类学,都已经把人假定为人了。”而在海氏看来,“\n比人更原始的是人的此在的有限性。”他把此在的有限性的学说作为基础本体论来理解,从而使生存论牢固地确立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深入地考察从康德的批判哲学到海德格尔的生存论本体论哲学的发展历程是极有启发的。虽然康德的批判哲学超越了传统的独断论哲学,然而,由于批判哲学本身缺乏对自我或“心”的深入的反省,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它成了一种没有基础的哲学。因此,海氏的生存论哲学为批判哲学提供了本体论的前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氏说,认识就是此在在世的样式。这样一来,哲学作为生存论的本体论而被安顿下来了。如果说,生存论哲学与批判哲学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说,它继承了批判哲学对先验领域的开拓。为此,海氏毫不犹豫地断言:“只要哲学是科学地领会着自身的哲学,‘先天论’就是它的方法。”因为唯有与感觉经验分离的先天的境域才能确保前提的普遍有效性,而这正是康德的批判哲学留下的伟大遗产之一。第三个大转向:从生存论哲学到当代语言哲学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第三个大转向,即从叔本华肇始的生存论哲学转向以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和哈贝马斯为代表的当代语言哲学。生存论哲学似乎为一切其他的哲学思考澄明了前提,然而,只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下去,就会发现,问题比我们设想的远为复杂得多。就从生存论哲学强调的“共在”说起。“共在”~~~~~~~~~~~~~11.黑格尔这样写道:“其实,再也没有比物自体更容易知道的东西。”参见《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6页。1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7页。13.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01-402页。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1页。15.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9页。16.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18页。17.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2-63页注①表明,任何个人的生存本质上都是与他人共处。换言之,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非“共在”的生存方式,即使在一个人感到十分孤独时,他仍然没有离开“共在”的生存方式,而实际上,他的孤独感正是他的始源性的“共在”形式的一种确证。显而易见,任何“共在”都是通过语言铁交流才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与语言活动分离的赤裸裸的生存活动,生存总已经置身于语言之中,并通过语言才得以展开。在20世纪哲学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罗蒂所说的“语言学转向”,语言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甚至它不再单纯地被理解为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媒介物,而是被理解为基础性的存在物。我们知道,语言学的研究有两个侧面:一是语义学;二是语用学。我们先来看语义学。在这个方面,维特根斯坦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在其早期著作《逻辑哲学论》中,他告诉我们:4.003……哲学家们的大多数问题和命题根源于这一事实,即我们不理解语言的逻辑。4.0031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Sprachkritik)(当然不是毛特纳意义上的)。……5.6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在这些言简意赅的论述中,语言已经被放到哲学思索的核心位置上,维特根斯坦甚至已经把哲学理解为“语言批判”。虽然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他对问题的倚重却一如既往,他在《哲学研究》中写道:203语言是由许多路构成的一座迷宫。当你从一边进来时,你知道该怎么走;而当你从另一边来到同一个地方时,就不知道该怎么走了。124哲学不可能干预语言的实际运用,它最终只能描述它的实际运用。如果说,早期维特根斯坦还试图按照图像理论来建立一种严密的理想语言,并把哲学理解为“语言批判”的话,那么,晚期维特根斯坦已经放弃了这样的奢望,强调哲学既不可能创造一种理想语言,也不可能为日常语言提供基础,甚至也可不能去干涉日常语言的实际运用,而至多只能对它的实际运用进行描述。哲学家们常常因为误解或误用了语言的性质而陷入哲学研究的困境,就像苍蝇陷入捕蝇瓶一样。维特根斯坦觉得,自己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哲学家们从捕蝇瓶中拯救出来。维特根斯坦的研究不但影响了维也纳学派、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甚至影响了整个当代哲学。我们再来看语用学。为了使人们能够在“共在”的语境中有效地进行交流,哈贝马斯提出了普遍语用学的问题。在《交往与社会进化》一书中,他开宗明义地指出:“普遍语用学的任务是确定并重建可能理解(Verstaendigung)的普遍条件。在其他的场合下,人们也称之为‘交往的一般假设前提’,而我比较喜欢用‘交往行动的一般假设前提’这一说法,因为我把以达到理解为目的的这类行动看作是最根本的行动。”无庸讳言,哈贝马斯提出的重建普遍语用学的观点极大地突出了语言在人们的有效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n有趣的是,与维特根斯坦同时代的海德格尔也高度重视语言问题。在与日本东京大学冢富雄教授的一次谈话中,海德格尔表示:“早些时候我曾经十分笨拙地把语言称为存在之家(dasHausdesSeins)。如若人是通过他的语言才栖居于存在之家之要求(Anspruch)中,那么,我们欧洲人也许就栖居在与东亚人完全不同的一个家中。”把语言理解为“存在之家”,强调人之言说要服从于语言本身的言说,即“人只是由于他应合于语言才说”构成海德格尔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维度。西方哲学史命题  1、我思故我在  2、存在三个世界,世界Ⅰ是指物理状态的世界,包括自然界的物质,一切生物以至人脑;世界Ⅱ是指意识状态的世界,即精神世界;世界Ⅲ是指知识的世界,这是人类创造的文化世界,包括语言、科学、艺术、道德等等。  3、世界统一于存在  4、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命题  1、以往的哲学都只是解释世界,但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物质这一范畴不过是人们纯粹主观抽象的结果  3、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4、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5、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6、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7、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8、马克思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9、马克思对阶级斗争的三大贡献有:“(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10、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11、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和产物,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  12、历史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本文来源:人民网)\n2.中国哲学家朱熹主张“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主张“绝对观  念“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精神本体论。  中国哲学家陆象山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  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这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精神本原论。    3.中国古代所说的“上下四方日宇,往古来今日宙“o意思是上下,左右,前后四方叫  宇,这是从空间上说。过去,现在,将来称为宙,这是从时间上讲。宇宙也叫世界。我们所  说的世界是一个总称,指的是包罗万象的存在的整体。佛学称过去、现在、未来为世,八方  上下为界,合称世界。从这些解释中可以看出,世界或宇宙是具有无限的空间和时间特征的  一切事物存在的总和 古代的语言中早已有了表示“原因“与“结果“的含义的词,如把因称为“故“。  《墨子.经上》说:‘‘故,所得而后成也。,’佛都的因果报应或因果轮回之说已把原因与结果作为一对范畴来使用了,《涅经.遗教品一》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这当然是迷信,所以范缜反驳说:“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梁书。范缜传》)但这毕竟是把原因与结果作为一对范畴来研究了。   史墨提出“物生有两“的哲学命题。  老子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思是说,天地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这就是规  律。  韩非子认为矛盾不是别的,就是两个事物之间的互相抵触、互不相容。他说:“夫不可  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时而立,今尧舜之不可两誉,矛盾之说也。“(《韩非子•难一》)  北宋的邵雍和南宋的朱熹先后提出的“合二而一“等概念,深刻地表述了矛盾的含义。 1、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反者道之动”;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固予之”。又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注:老子的观点看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认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主张以否定的方法来达到肯定的目的。这种观点深刻地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同一性的含义与特点,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属于古代朴素唯心主义辩证法。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在本命题中,老子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万物的本原最终归结为一种被称为“无”的神秘精神力量,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2、公孙龙:“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坚焉,不定其所坚。不定者兼,恶乎其石也?”  注:他认为,“坚”的性质不仅可以不与“石”联系在一起,而为其它物所具有,甚至也可以不与一切物联系在一起而为独立自存的“坚”。  这种观点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否认了白的共性存在于事物的个性之中,因而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n  3、荀子:“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与骋能而化之!”  注:这里“制天命而用之”的意思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前提下,就能够运用这一规律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达到对世界的有效改造。  可见,荀子的这种观点充分肯定了人类有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  4、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吾心,格物只须反省内求就可以”。  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先验论。  5、南宋朱熹:“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注:朱熹的这种观点虽然认为气能够聚散变化,但又认为其中主导力量是理,因而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  6、王守仁:“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注:在王守仁(即王阳明)的命题中,良知也就是天理,把我心中的良知推延到天地间不同的事物上,就能发现事物中所蕴含的理,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王守仁:“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注:王守仁(即王阳明)在上述命题中认为,之和行没有真正的区别,本质二者是完全相同的,因而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7、王夫之:“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待动之极而后静,待静之极而后动。”  注:王夫之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动和静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法思想。  王夫之:“行也可以兼知,而知不可以兼行”  注:王夫之在这里的观点强调了实践必然需要认识的指导,因而“行可兼知”;但认识是主观意识活动,在大脑内发生。因而认识不可能同时包含着客观物质活动。因此“知不可兼行”,因而属于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  8、胡适:“真理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胎里带来的,真理原来是人造的,是为了人造的,是人造出来供人用的,是因为他们大有用处所以才给他们‘真理’的美名的。”  注:真理不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而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  泰勒斯: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n毕达哥拉斯:数是最智慧的巴门尼德: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芝诺:飞矢不动德谟克利特: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还好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物存在苏格拉底:美德就是知识柏拉图:认识就是回忆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的本性伊壁鸠鲁: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阿伯拉尔:理解而后信仰罗吉尔·培根:没有经验,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充分被认识佩特拉克: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儿:我思故我在斯宾诺莎:一切规定都是否定洛克:绝对权力不能纯洁人们的品质和纠正人性的劣根性孟德斯鸠: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康德:人是目的萨特:存在先于本质亚当·斯密: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马克思: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水是世界的本原观众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最伟大的人万物皆数与美是和谐神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造出来的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存在是惟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同类相知与异类相知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无物存在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一切都是必然的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我正在说谎我宁可疯狂也不愿快乐知识即回忆国家是大写的人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神是不动的推动者人是政治的动物现实源于潜能美德是一种中道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n从自然中产生的正义是一种彼此有利的协定按照自然生活惟其不可能,我才相信智慧是哲学的女王上帝是不可能被设想为是不存在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我思故我在凡在理解中的无一不先在感觉之中自然从来不飞跃人天生都是平等的存在就是被感知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人是机器习惯乃人生的伟大指导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公益乃是美德的目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宇宙是一条无穷因果关系的锁链给我物质,我就能用它创造一个宇宙人为自然立法人是目的道德即自由的自律自我设定自我和非我实体即主体密涅瓦的猫头鹰总是在黄昏时才起飞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理性的狡计真理是具体的世界是我的表象皇宫中的人所想的,与茅屋中的人所想的不同上帝乃人的本质的异化人的本质是理性、意志和心情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运用对立统一有用即真理上帝已死生命超出生命原理不过是一种公约面向事情本身返回生活世界人是一个能够向世界无限开放的X人是文化的存在\n人是符号的动物凡不能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主体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亲在具有优先地位以正确的方式进入循环存在先于本质哲学的唯一任务就是逻辑分析拒斥形而上学单面的社会造成单面的人历史性是人类存在的基本事实词语破碎处,无物存在理论先于观察经验渗透着理论科学的发展就是旧范式向新范式过渡怎么都行中国哲学部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内圣外王民为邦本厚德载物道法自然(老子)反者道之动(老子)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有无相生(老子)仁者爱人(孔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中庸之道(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忠恕之道(孔子)反求诸己(孟子)尚贤(墨子)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白马非马(公孙龙)循名责实(邓析子)天行有常(荀子)虚壹而静(荀子)化性起伪(荀子)不相容之事不两立(韩非子)诚信(先秦儒家)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王弼)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形质神用(范缜)四大皆空(佛教)顿悟成佛(禅宗)平常心是道(马祖道一南泉普愿)太虚即气(张载)民胞物与(张载)\n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九渊)理一分殊(朱熹)格物致知(朱熹)致良知(王阳明)知行合一(王阳明)经世致用理势相契(王夫之)新陈代谢众人之宰,自名曰我(龚自珍)古来事业由人做(洪秀全)世道必进,后胜于今(严复)依自不依他(章太炎)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梁启超)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胡适)翕辟成变(熊十力)体用不二(熊十力)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日本哲学部分茶禅一味(村田珠光)倚伏之理(贝原益轩)人情无古今无华夷(伊藤仁斋)互性妙道(安藤昌益)没有悟就没有禅(铃木大拙)人发挥人的天性自然就是人的善(西田几多郎)宗教是向人类生命最深层次复归的精神运动(池田大作)朝鲜哲学部分归一心源(元晓)义无常制,合宜为贵(李珥)忠义者,贫贱者之常事(朴趾源)士者生人之大本(朴珪寿)印度哲学部分诸行无常(早期佛教)梵我一如(《奥义书》)实相涅槃(龙树)所有宗教就像不同的河流,最终将会汇合于同一海洋(甘地)真理即是神(甘地)宗教是人的内在善性的表现(甘地)人的宗教就是人的最内在的真理(泰戈尔)意志越自由宽广,道德联系就越真实多样而伟大(泰戈尔)艺术诞生于心灵与世界联系中的剩余部分(泰戈尔)创造是自由(泰戈尔)精神进化(奥罗宾多)进化是一个扩展、升高和统合的三重过程(奥罗宾多)整体瑜伽(奥罗宾多)普遍解脱(拉达克里希南)“绝对”是宇宙的逻辑基础(拉达克里希南)成为自然的就是一切(奥修)阿拉伯哲学部分\n除了神外,无物存在(苏菲派)灵魂是人类的完备(伊本·西那)离开质料的形体形式是不存在的(伊本·西那)双重真理(伊本·路西德)结果和原因是一致的(伊本·赫勒敦)生和死是同一的(纪伯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