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基础学案4
第四章认识论第一节传统认识论%1.经验论经验论(empiricism)认为,人的一切认识(知识)戢初都来口经验,更确切地说是来源于人的感觉。人所知道的东西,至少就其作为常识的部分来说,绝人部分是来自人的感觉经验的。在这个意义上,一些经验论押学家声称,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根据或來源。A.经验论的根据:1.经验的基础性针对唯理主义哲学家笛卡儿把人的知识看作是“大赋观念”的假设,洛克指出,不仅就儿童和未开化族群而言,不具有这种“天赋观念”,而且就人们现实地对“天赋观念”的解釋或反思而言,也因彼此情况的差异而显示出极大的不同。这足以证明,对于人的认识而言,“天赋观念”是虚假的观念。既然“天赋观念”是不存在的,由此反推,就可证明人的心灵最初不过是一块“白板”,是感觉经验使“口板”获得了思想内容。2.经验的可靠性。(1)具冇普遍认识意义的“共相”概念,必须以经验为前提才能得以成立;(2)与感觉经验相比,共相概念不过是个别事物的符号或名称;(3)推理本身不过是经验的一种结果而已;(4)数学、逻辑知识不对能不由经验而建立。3.经验的相对性。知识的确定性乃是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其可靠性程度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认识过程中获取的外部经验证据程度的高低。经验论的局限性:1.尽管感觉经验是知识的可靠來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认识的唯一來源;2.经验论由对因果关系的经验性分析,得出了否定认识必然性的结论,也是有所偏颇的。因果关系同然不具备逻辑的必然性,但它的真实意义也决不是简单的心理“习惯'或心理定势所能涵盖的。3.经验论由追求知识的确定性出发,却得出了知识相对性的结论,也与口己的理论初衷相悖。%1.唯理论与经验论不同,唯理论并不否认认识中感觉经验因素的存在,但认为就根源和基础来看,认识应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依存于理性的,而不是后天的、依存于感觉经验的。A.唯理论的根据:1.理性的基础性理性的观念是犬赋的、自明的,而且理性的这些性质是可以通过理性的怀疑方法获得确证的。这就是所谓“我思故我在2.理性的先天性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知识,不可能由经验导出,必然是先天的,数学和逻辑知识就是最好的明证。3.理性的可靠性数学的演绎证明就是最典型的可靠性工具之一。B.唯理论的局限性1•唯理论哲学对于自我意识的证明是缺乏根据的;\n2.唯理论哲学对于数学和逻辑知识所貝有的普遍必然性的信念,也是一种缺乏根据的独断。3.唯理论哲学对于经验作用的贬低和忽视,显然不能对认识过程给予完整的说明。%1.批判论所谓批判论(criticism),是一•种力图调和经验论和唯理论之间的对立,对经验和理性的认识作用运用对立统一的方法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认识论理论。在传统认识论中,这种理论就是康徳建立的“先天综合判断”理论。1.关于知识普遍必然性的基础。一方面,康徳接受经验论的“人的知识源于感觉经验”观点,认为,没有感觉经验作为直观的基础,认识的材料将无法得到说明;但另一方面,康徳更为强调人的理性的作用,他认为,人的经验性的认识作为感性直观之所以得到实现,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人的心灵屮某些因素的左右或影响。这些因素被他称为“先天的时间与空间的直观形式2.关于“吋I'可空间直观形式”的性质。按照康德的观点,时间和空间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是外部世界或外部事物的属性,而是一种纯粹主观性的认识形式,即主观意识屮用來把握经验的直观形式。这种直观形式不仅先于经验而存在,而且是感性的认识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3.关于感性经验和直观形式的作用。它们的作用并不是完全对等的。经验只是为人的认识提供材料,真正赋予认识以意义的是直观的纯粹认识形式。正是由于人的认识具有这种“先验性叩勺能力,才使我们的心灵不仅能够适应外部事物,而几完全可以让事物适应我们的心灵。4.关于“感性和知性”的关系。感性认识提供直观对象,知性认识则通过概念思考对象。尽管在认识中,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它们却有着质的区別:感性认识并不具有普遍必然性,要使认识具有普遍必然性,就必须达到知性认识的水平。知性认识需要更高级的先天认识形式,即知性范畴。这意味着,知性认识的实现,就是把经验纳入知性范畴加以整理的过程。知性形式只与逻辑判断的形式有关,而与判断的内容无关。5.关于“先天综合判断二真正的知识只能由综合(经验)判断所构成,但并非所冇的综合判断都是真止的知识。只有那些既增加了知识的内容乂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判断,才是真正的知识。“先犬综合判断”就是这样的判断。所以,先天综合判断是真理判断。6.先天综合判断是知性判断,只能认识到“现象对“物自佑'本身的认识,则是理性范围的任务。第二节现代认识论%1.观念论观念论,顾名思义,是把观念作为认识对象加以研究的认识论理论。它实际上是一种研究关于认识者与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理论。观念论的基本观点就是:没有主体就没有客体,没有关于存在或对象的意识就谈不上有所谓的存在或对彖。在现实世界中,不町能发现有所谓不为人所知的东西。现代观念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哲学家布拉徳雷和美国哲学家布兰夏徳。二.实在论实在论是研究实在的最一般性质的理论。在实在论看来:实在是独立于主体或主体知觉、观念而存在的东西;实在不能由现象决\n定;实在永远超岀我们从现象出发所做的一切探究努力的范围。实在论探讨的,主要是“事物本身究竞是怎样的?”、“人们应当怎样看待事物的真实性?”等这样一些问题。在认识论的意义上,实在论大致分为经验实在论和理性实在论两种。所谓理性实在论,是指那种坚持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木质或唯一真实的存在,只有理性才是知识的唯一对象的理论。笛卡儿以來的儿乎所有的唯理论哲学,都属于这种理论。而在现代认识论的范围内,居于主流的主要是各种各样的经验实在论。从普遍的经验原则出发,强调物质世界或物理对彖的实在性,是这一理论的基木特点。在现代认识论的范围内,最具代表性的实在论理论是:常识实在论、新实在论和批判实在论。%1.分析哲学所谓分析哲学,简言之,就是认为语言是書学首要的、其至是唯一的研究对象,全部有意义的哲学问题都可归结为语言问题;哲学的基木方法就是语言分析,而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语言分析弄清楚包括口常语言、哲学语言等在内的各种语言的意义。%1.实用主义第三节中国认识论%1.儒家认识论在儒家思想中,认识论是其“内圣之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儒家认为道德践履离不开认知活动,而认知活动乂必须落实到道德践履上来,因此儒家一贯地主张“尊德性而道问学”,即追求知识与道徳的统一,从而造就一个理想的人格。1.“自然之天”与“道德之天S认识的对象与可能性。儒家的认识对象包含着两个层而,一是“口然Z天”,一是“道德Z天覽就“性命Z理”属于“自然之夭”来说,它是“理”,是外在于人的一种客观性原则;就“性命之理”属于“道徳之天”来说,它是“性”,是内在于人的一种主观性原则。天人Z间的沟通,关键在一个“继”字。“继”是继承、继续的意思,继Z则善,不继则不善一一如果人不能继承天道Z“口然”和“道德”的双重性格,就没有本源意义上的善。“继善成性”是一个主客契合的过程,它包括“穷理”和“尽性”两个方而。“穷理”是穷得物理,也就是认识“自然之天”,其结果就是成为“智者”(通“知者”);“尽性”则是尽得人性,也就是认识“道徳之天”,其结果就是成为“仁者”。由于泊然Z天”和“道徳之天”本來是一个“天",物理和人性也都统一于“性命Z理”,所以,一个人只有把“穷理”和“尽性"两个方面紧密结合起來,既穷得物理,又尽得人性,才能完整地把握天道,做到内与外合,主与客合,仁与智合,从而复归于本源。2.“自诚明”与泊明诚S认识的方法与途径《中庸》说:“自诚明,谓Z性;自明诚,谓Z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里,所谓“诚"是指由尽性Z学所得到的道徳,所谓“明"是指由穷理Z学所得到的知识。“口诚册是说,首先从道德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知识广自明诚”是说,首先从知识入手可以进一步通向道徳。就最后的结果來说,“诚则明矣,明则诚矣”,此二者可以殊途而同归。3.“德性之知”与“实践理性”:知识的性质与限度北宋的张载将人的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德性Z知”,一种是“见闻Z知”。张载认为,前者源于人的“天地之性",后者源于人的“气质之性S只有前者才能超越白我的局限,大其心以体天下之物,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徳价值,而后者则为外物所累,止于闻见之狭,不足以合天心以尽性。%1.道家认识论作为一种人生哲学,道家哲学的宗旨是引导人们超越世俗的种种羁绊,返朴归真,过一\n种合乎人的本性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道家的认识论并没有什么独立的知识系统,它强调既要运用人的理性,更要运用人的直觉,其最终目的则是提升人的梢神境界。1・“为道'与“为学S两种不同的认知路径“为学”是指平常的认知方式,它的认识对象是现象界的一切事物。“为学”的内容既包括倫家所谓政教礼乐之学,也包括各种非根源性的学问。“为道”和“为学"不同。“道"是万物之宗,是宇宙生命之源,超乎形象,独立无対。対于这样一个至高无上的大道,人们无法用普通的认知手段加以把握,甚至无法用语言加以描述。因此老子主张,认识这个大道必须走和“为学”完全相反的道路,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减少知识,即减少一切主观的认知成分和悄感因素,使主体主动地融于宇宙Z中,与人道化为一体,惟其如此才能体悟大道的整体性存在,继而才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人生境界。2•“坐忘”与“心斋”:两种“体道”方式由于老子认为“为道”比之“为学”要高一个层次,因此“体道”成了道家秤学认识论的核心。老了的示继者是庄了,他提出了两种著名的“体道”方式:一曰“坐忘”,二曰“心斋”。所谓“坐忘”,意思是说,超脱了形体的局限,消除了各种贪欲和智巧,从个体小我通向宇宙大我。而所谓“心斋",就是要求心中无知无欲,达到虚静的状态,这吋人就只有精气而没冇杂质,而精气是透明而能容纳外物的,这样你就口J以物來而顺应,通达万彖而无碍了。从一个方面看,“心斋”和“坐忘”-•样,其实都是指人的一种直觉的体认工夫;而从另一个方而看,“心斋”和“他忘”还是有一些小小的不同,即询者主要是通过养气而达到,而后者主要是通过“离形去知”而达到。不过,“心斋”和“坐忘叩勺日标是一样的,即都是为了感悟人道的微妙神奇,而且都是向内心用工夫,而不是向外界用工夫。3.从“生有涯知无涯”到“言不尽意S认识的性质与局限一般知识是不可靠的,只有超越语言和认识的界限,才能肓抵宇宙人道的木身。%1.佛教认识论佛教认为一切存在(包括人本身)都没有永恒的绝对的实体,因此佛教认识论的目的就是认识“万法皆空”,以便控制、减少和停止人的活动,从而达到涅槃状态,进入解脱境界。1.根、境、识:认识的对象与对能佛教认为,认识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因素:认识的器官或机能(根)、客观的对象(境)和主观的认识(识)。在这里,六根六识是内在因素,六境是外在因素,内在的即主观的,外在的即客观的。但从根本上说,佛教讲“缘起性空",无论人类个体或外界的其他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因此,以上认识的三方面因素实际上都是相互攀缘的,哪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将不复存在,即任何一方都没有独立的自性。2.冥想直观:认识的方法或途径佛教并不一燉地反对世间知识,但它认为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佛教智慧虽也冇知解意味,但主要是直觉作用,而不是在主客对待的格局中认识对彖的思辨作用;它不是在时空条件下理解外物的经验性质,而是直接把握、体悟外物的本质或本性。佛教称这种智慧为“般若二3.二谛说和三谛说:谛是不变的真理之意。佛教的二谛说指的是真理有两个层而:俗谛和真谛。佛教认为,二谛密切相联,不依俗谛则不得真谛,不依真谛则不得进入涅槃解脱境界。这里故根木的是要掌握真谛的空义,若不理解空义,则一切不成。三谛说是二谕说的发展。空、假、中三谛,称之为“三谛”。这反映了佛教有关认识性质的典型观点:一是空,这个空是以言说形式出现的,存在于认识Z中,所以说“我说=二是\n假名,假即假设,意思是万事力物毕竟要依托语言文字来表达,这是假立之名。换旬话说,空和假名是同一缘起法的两个方而,是密切联系的,因为是空才有假设,因为是假设才是空。因此,我们必须既不执着有(实有),也不执着空(虚无的空),这样看待缘起现象,才能达到中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