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讲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中国哲学讲稿

中国哲学的精神什么是哲学?(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来自古希腊语philosophia,由philos和sophia组合而成,意思是“爱智慧”。马克思: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冯友兰:哲学是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牟宗三:凡是对人性的活动所及,以理智及观念加以反省说明的就是哲学。罗素:哲学是教导人们在不能确定时怎样生活下去而又不致为犹疑所困扰一千个哲学家对于哲学就有一千种定义,那么我们就通过视频的方式看一下史幼波老师对与哲学史怎么看待的。在史幼波老师的眼中,哲学就是追寻世界和人生的真相,而且重视追寻的过程。在座的各位也应该思考一下,我们的人生该怎么去度过?我们的一生该如何追寻?思考人生的意义,指导我们的生活或许也就是我们学习哲学部分的首要的目的。就像文化系统的特质的三种关系一样,哲学的发展也包括人自身及与宇宙关系三个层次:人与自然:自然的客观性与非客观性(泛道德化、天人感应等)精神与肉体:人神之间与天人(道家)、人人(儒家)之间人与人之间:谋算与契约公正在这三个层次上中西哲学表现出了差异:西方哲学注重于以纯理性的客观态度解释世界的认识论和以心神的主观态度看待人生的宗教世界观。中国哲学总的来说缺乏认识论的兴趣和有神论的宗教信仰,而侧重于张扬人类理性体认宇宙与人生本质的直觉智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宇宙态度的不同哲学\n意识与宗教情怀——超越精神的不同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哲学思辨智性的不同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在西方,像苏格拉底就经常劝诫人们要不断追问,寻求知识,这种为求知而求知的精神,是西方哲学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从泰勒斯到中世纪中人与上帝的主客对立,其中渗透的科学精神使他们把科学看成客观对立的,因此需要认识它和改造它,在哲学中设定了人与宇宙的对立,人与人以外的世界的对立,把我和世界分开,然后以客观的态度对对象进行观察和描述。而中国,都是把知识当成工具,几乎没有谁是以求知为最终目的的,主体和客体并没有明显的区分,人与外在的世界处于一个和谐共体、相互沟通的状态,这就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如孟子的尽心知性则知天,老庄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家“如何是禅人当下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无不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哲学意识与宗教情怀:中国的哲学,主要包括儒家、道家、和佛家,都具有深厚的哲学意识而非宗教精神。中国的人生智慧,是追求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超越,并不需要脱离现世的世俗社会。以佛家为例,佛家的哲学本质是即世的超越,体现了既出世又入世的超越精神,是一种“天地境界”,禅宗认为世间一切有情众生,乃至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有佛性,都可成佛。基督教的原罪使西方人将超越的对象归之于外在的人格化的神,从而为自己在现世生活中找寻到超现实的精神家园。人生只应该是灵魂不断趋向上帝,接近上帝的过程,对上帝制定的道德法则遵命惟瑾,才能在上帝那看到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对上帝的信仰与西方人对天的理解、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焦虑与深深的虚无意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的方法与负的方法:这是对于哲学的表述,正的方法是说哲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则是不说它。西方哲学绝大多数派别都坚信哲学能够清楚的表达一切对象,这种思维习惯,形成了哲学著作思维缜密,逻辑严谨,表述清楚、系统的写作风格。中国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很难用语言概念描述的,因而只能用否定的,间接的表达那个不可表达的东西。\n儒家和道家都主张最高的道理不可言说,《老子》第一章就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如果是可以说的就不是道了(“道可道,非常道”)。中国哲学固然境界甚高,内涵深刻,但缺乏清晰的思想表达;而西方哲学则善于逻辑分析,思想表达清晰,但达不到真正的哲学境界。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互相取长补短,才能产生完善而理想的哲学智慧。  《易经》编码的阴阳学说及其极变规律、先后天八卦思想对道家影响深远,是道家学说的思想根基,被道家崇为“三玄之一”。  《易经》也是儒家中庸之道、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等思想的重要来源,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易经》阴阳学说是中医阴阳学说的基础。《易经》对军事理论有直接影响。孙膑、吴起、诸葛亮等,都根据《易经》原理排兵布阵。历史上戚继光抗倭,在创立阵法时也是参考《易经》原理。  《易经》对武术发展也有很大启发。八卦掌、太极拳等,都来自《易经》理论。  《易经》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和“风水”学说紧密相关,古代的城建布局、建筑设置等都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四合院就是阴阳平衡、和谐观念建筑的典型。传统建筑中的“九梁十八柱”等都是从《易经》中获得灵感,故宫角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围棋也是根据《易经》原理演变的游戏此外,《易经》在园林、养生、环保、农业等方面都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的至今仍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易经》强调与时偕行的变易思想,是和谐文化、与时俱进等国学传统思想的主要来源。孔子的思想围绕为人处世展开,强调内圣外王,知命忠恕。内圣:以“仁”为核心,制定了一系列的处世原则。所谓“仁”,在孔子与颜渊的对话中表述的比较全面。“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制规则,具体来讲就是在视、听、言、动四个方面都做到礼制。同时说明仁的一个特点,这就是求仁完全是自觉的,是由自己决定的,并不依靠他人。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即是要求统治者要具有五种德性:恭(恭敬)、宽(宽厚)、信(信实)、敏(勤敏)、惠(有恩惠)。个人则是要做到忠义孝悌,即忠于\n君王、义于朋友、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内圣的终极目标是“圣人”,外王:强调“正名”,“必也正名乎”,做任何事情都要名正言顺。社会关系的处理应该根据“名”(名教)来确定身份的“实”,从而使社会关系的处理符合礼制规则。“天子九庙,王公七庙,诸侯五庙,士有三庙”。强调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其位,谋其政。君子是孔子所追求的一种品格,在论语中也有很多关于君子的表述,如“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的行事原则是“中庸之道”,即过和不及都是不好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最好的状态是中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和文采匀称结合的时候才是君子的境界。“做人要老实,作文不能老实”(沈从文与丁玲)此外孔子的天命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天命难测,人只能尽力而为,就如同孔子的一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终其一生都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奔波。鬼神观方面沿袭了周人的观点,即“周人尊礼尚德,事鬼敬神而远之。”孔子视成为“仁人”为天经地义的事情,后来很多人用这一问题诘难孔子的门人,孟子对此作出了答案——人性向善孟子用大量的例证来说明人生来具有“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从而证明了人性本善,同时由此四心发展出了人类的四种品德“仁义礼智”,从而构建了自己的个人修养与政治哲学互补的儒学体系。内圣:即注重个人修养,“尽心·知性·知天”,扩充和尽力发挥自己的“本心”,认识人之四性,从而达到“知天命”的境界。一是渗透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天人之性相类,知性则知天;而是针对发挥自己的本心,提出了养心寡欲、明道积义的修养之道。外王:认为民重君轻,反对霸政,以武力征服人,要求实行“王政”\n,以德服人,使民心悦诚服,从而提出了重农抑商,以农为本的主张。老子:老子在经验基础上讲宇宙人生变化的规律,按规律处世,视道是世界本源,从自然到人,阐发保全之道。其主要观点包括:1、道是世界的本源,道生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对于道的解释,老子并没有从正面解读,他或是从正面描述“道”的状态,或是从反面说明“道”不是什么。用老子的话说,道无法用言语称呼,以道称之只是权宜之计而已。(否的方法)2、反者,道之动: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互相依赖、相互转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从经验出发,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3、政治上,老子认为人民的苦难的直接根源就是当时统治者的“有为”。老子对当时一些统治者,只顾自己享受,穿好的,吃好的,搜括大量财货,而根本不管政治腐败,土地荒芜,粮仓空虚的现象进行了批评。强调政治上要无为而无不为,遵守“自然”的法则,在处己、待人、应物上定能做到因道而动、循道而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老子论道,既把道用于社会治理上,又把道用于个人生命的保养上,但执着于生命和身体的保全,不能获得生命的大自由。而道家的另一代表人物,庄子,则更偏重于人对社会的态度和人对自然的关系,注重个人的精神自由。庄子:庄子通过寓言的形式,关注精神的自由和心灵的超越等,通过渔父、盗趾等反对儒家学说,明老子之术。1、物物者非物,产生物质的东西是非物质的,是道,到支配着天地万物、鬼神。2、所以从“道”出发来看万事万物,就会得出它们之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以道观之,物无贵贱”。3、道与物的关系:道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物是道的亏损。\n因此庄子对于知识的态度是应该抛开知识和贪欲,追求事物的道,事物的根本。混沌开七窍而死,舜有知识而被重用劳累,大树不成材而无所可用从而终其天年。因此,一个人要做到精神的逍遥和自由,就必须“忘形”,顺应外界变化,具体途径为“心斋”和“坐忘”。心斋即心中虚无宁静,坐忘即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弹琴的时候“弹无琴弦”,太极剑法,无招胜有招)墨子一种具有游侠特征的严密团体,纪律严明。墨者的首领称“巨子”,墨子弟子的出处行动,都要受墨子的指挥;弟子出仕如所事之主不能推行墨家主张,弟子就应主动辞职;巨子对犯墨家之法者,草有生杀大权。墨家学说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代表来自社会下层的主张,对于儒家采取了批评的态度。无差别的爱天下太平,礼乐不利于社会生产,提倡节约社会财富,同时墨子里面还包含有一些物理学、光学知识。荀子:荀子是赵国人,受三晋法家思想的影响,成为融合法家与儒家的集成人物。在人性善恶问题上,荀子与孟子针锋相对地提出“性恶论”。荀子认为,一般所谓的“善”,指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反之,不符合就是“恶”。显然,人非但不可能一出生就符合由社会所确立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而且人生来就有嫉妒、好利,喜爱声色等“恶”动机,因此,人的本性是“恶”,之所以有善,完全是人为的结果。(“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表面看来,荀子的性恶学说低估了人,可实际上却是在抬高人的价值,因为他认为“善”是人为努力的结果。在他看来,人的恶本性只是一种原始的质朴材料,通过人为的礼义道德加工最终能够成为“善”的成品。没有原始的材料,礼义道德就失去了加工对象;而没有礼义道德,人的本性也不可能变得善。圣人的重要作用就是把“性”和“伪”完美结合起来,从而确立各种秩序。(“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礼论》)。\n可以看出,与孟子的人性本善和道德天赋的观念不同,荀子人为人性本恶和道德礼义是后天才培养起来的。【人性恶并未发展出西方的法治的政治思想,而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因此荀子提出了隆礼重法的主张。礼与法的互补治理国家。重视后天的观念,使荀子强调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积极改造。他指出天地自然有自己运行的规律,与人类的行为无关,天既不会因尧这样的好统治者而正常运转,也不会因有桀这样的暴君而变更其运转规律。(“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与其把自然界神秘化、宗教化,还不如“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人事的吉凶祸福与社会的治乱兴衰也有自己的规律,它完全取决于人类的行为措施恰当与否。此外,荀子还探讨了名与实和判断与推理等逻辑学问题,他的贡献在于创造性的总结了先秦各派的学说。韩非子韩非子将荀子学说中的性恶论和功利主义推向了极端,道德的花环被扔到一边,买卖、利害、交换关系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定律。买棺材的人盼人早死,卖轿车的盼人富贵,胜王败寇。因此主张用法制治国,将法、术、势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法家体系。凭权谋之术的威势来驾驭下级,从而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和巩固君主的高度集权地位。后来发展为二柄,即刑和德,从而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外儒内法的形式逐渐形成、完备。此外,韩非子还提出了道与理区别,“理”是构成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而“道”是使万物所以成为那个样子的一般规律。黄老之学“虎视何雄哉”的秦帝国仅历二世便烟消云散的前车之鉴,让汉初统治者对法家思想充满了怀疑,天下初定的困顿境况显然也无经济实力采用“礼乐繁多”的儒家思想,于是以“无为而治”为核心思想的“黄老之学”自然成了西汉初期几十年的统治者为安定人民生活、缓和阶级矛盾的唯一选择。\n黄老之学的经典是《黄帝书》和《老子》。《黄帝书》(包括《黄帝四经》、《黄帝铭》、《黄帝君臣》)是战国时人假托黄帝之名所写,融合了儒、法、道三家思想,虽然已经失传但其中的一些基本思想却被汉初的学者采纳了。汉初黄老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盖公和曹参,二人都主张“清静无为”。曹参担任西汉相国后,积极推行与民休息、让自耕农自然发展的“无为而治”思想。司马迁在《史记·曹相国世家》中称赞曹参道,“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虽然后来的汉文帝、窦皇后以及汉景帝也都推崇黄老之术,但儒家学说也很流行,标志就是出现了兼综儒道思想的陆贾和贾谊。陆贾:治理国家虽然应以儒家的“仁义”为主,但应把道家的“无为”作为最高理想。贾谊(前200-前168年),洛阳人。他认为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行“仁义”,而不能使人民安居乐业,因为“与民为敌者,民必胜之”。贾谊还在融合儒、法、道三家学说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礼(道德教育)和法(法律制裁)的关系,“以礼义治之者积礼义,以刑罚治之者积刑罚。刑罚积而民怨背,礼义积而民和亲”董仲舒董仲舒以“君权神授”和“天人感应”为核心创造了一个庞大的神学体系。为了得出“天人感应”说,董仲舒认为人无论在肉体还是在精神方面都是“天的副本”,“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春秋繁露·为人者天》)。例如,天有阴阳,人则有男女、父子、夫妇和君臣;天有五行,人则有五脏、五伦和五常;天有四时,人则有四肢和庆、赏、罚、刑;天有昼夜,人则有视(醒)瞑(睡眠);天有寒暑,人则有喜怒。社会中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和朋友,其中的君臣、父子和夫妇又称为三纲。此外,个人还有五种不变的德性(“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人的行为如果顺应天意,天就欢喜并以各种“祥瑞”表示赞同,反之,天就会以各种自然灾害表示震怒和“谴告”,“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汉书·董仲舒传》)。因此,人类能作的就是,顺应天命并遵守三纲和五常。君主的权力是上天赋予的(君权神授),因此他应随时体察天意来行使其权力。作为社会根本法则如道德、政治、习俗等的“道”只有形式枝节的修订,而不会有本质的变化,因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中医尤其是养生,形似思维方式】董仲舒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推演出“三统三正”的历史循环论。“三统三正”\n即夏朝以寅月(农历正月)为正月,商朝以丑月(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子月(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寅月尚黑,因此夏朝是黑统;丑月尚白,因此商朝是白统;子月尚赤,因此周朝是赤统,所谓历史的变迁,就是“三统”的周而复始。例如,汉代继周而起,就应该以寅月为正月。董仲舒在人性论问题上,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善,斗筲之性是天生的恶,都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也可以不叫做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经过教化成为善性,可以叫做性。董仲舒的贡献在于,“他最明确地把儒家的基本理论(孔孟讲的仁义等等)与战国以来风行不衰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具体地配置安排起来,从而使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有了一个系统论的宇宙图式作为基石,使《易传》、《中庸》以来儒家所向往的‘人与天地参’的世界观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完成了自《吕氏春秋十二纪》起始的、以儒为主融合各家以建构体系的时代要求。”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注重和现实结合,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古文经学西汉末年,刘歆发现古文经传,用战国时候的六国文字写成,出于孔子壁中,在汉代没有立入学官,他们注重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做历史来研究。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易纬》下)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的预言,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赵谶、秦谶,秦始皇时期更在燕齐一带的方士中流行。如“亡秦者胡也”。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四库全书总目题要》卷六《易纬》下),即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例如有七经就有七纬,易有易纬,书有书纬等。(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首类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在端门受命,上帝派他为汉代刘家立法等等,将孔子描绘成神。)\n魏晋至唐:贵无论代表人物:夏侯玄、王弼、何晏等1、名教本于无为,只有使人民安分守己,无知无欲的无为(本),才能使仁义和刑罚(末)以自然而然的方式发挥作用。2、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以无为本的本体论)3、言——象——意(认识论:得意在忘象)◆崇有论(裴頠)万物自生,以其自身存在为本体,无是一种缺陷,不足以成为尽善尽美的本体。◆无无论(郭象)1、万物自生,独化于玄冥之境。独花生成,因此本体非“无”非“有”。2、顺应万物变化,不为而为,自然而生,坐忘而得。(冥然自合的认识论)佛学的传入1、据中国文献记载,佛教于公元一世纪时传入中国,相传公元67年(东汉明帝永平10年),开始有汉译本佛经的出现。2、佛教刚传入中国时,当时人们对佛教教义的了解也只是把它看成与中国黄老方术思想差不多的东西。他们认为老子讲”无为”、“去欲”,佛教也讲“清净无为”、“息心去欲”。3、或者把佛看做与中国当时流传的神仙差不多。例如佛”身长一丈六尺,黄金色,项中佩日月光,变化无方,无所不入”(袁宏《后汉记》)。佛教经历了“格义”、“教门”、“宗门”三个阶段,逐渐形成了佛教的中国化,对中国的本土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所谓格义,即是用儒、道的名词、概念去比对、解释佛家的思想,到魏晋时期,受玄学影响和融汇,逐渐形成了六家七宗,即教门阶段。六祖惠能提出了禅宗的“顿悟成佛”、“自性若悟,则众生是佛;自性不悟,则佛是众生”,从此其他各宗逐渐式微,中国式的佛教形成,称为宗门阶段。\n英国近代哲学经验论:人类一切的知识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感觉经验是认识唯一可靠的来源。推崇在经验的基础上归纳出真理。唯理论:把理性直觉和理性演绎看作真理性认识的来源,认为“精神直觉和演绎,就不能获得科学知识”,它强调理性思维的极端重要性,忽视感觉经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理念是天赋的,强调人以理念为核心的演绎。法国启蒙哲学德国古典哲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