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汝芬哲学讲义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任汝芬哲学讲义

任汝芬哲学讲义.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前言:为什么要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辅导班?(一)办学理由自从1980年考研政治理论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所占的考分比值最高,近5年考题中有4年达到了32分,考生普遍反映最难:难懂、难猜、难考,得分的平均值低于总体平均值。要实现政治理论得高分,一定要确保哲学原理考高分,为整个政治理论学得更好、考得更好、高分更多打下基础。(二)教学任务教懂教会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理。(三)教学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基本最重要原理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对青年一代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哲学,可以使人开窍。学好哲学,终身受用。”这是陈云同志一生的深刻体验,也是我们应当努力去实践的至理名言。就当前而言,我们的教学目标是:(1)为学好哲学入门开窍和得高分打好基础;(2)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3)坚定考高分的必胜信心。(四)教学方针为了完成教懂教会的教学任务和实现入门开窍的教学目标,必须解决方针或方法的问题。伟人毛泽东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因此,我们要贯彻的教学方针是:(1)坚持逻辑与历史的统一;(2)坚持深入与浅出的统一;(3)坚持理解与应用的统一。(五)做到“四要”我们应当学习和牢记伟人邓小平的教导:“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只要我们的态度正确,做到四要:要爱学、要勤学、要会学、要会考,就能由难变易,就能实现省时、高效、得高分和考上研究生的愿望。(六)教学方法1.讲书法又称划书法:现象上是看(清)、听(懂)、划(记号),本质上是懂、记、会;2.找、懂、记、练、会考试点的方法;3.分阶段复习的方法:(1)强化班是全面掌握内容、培养能力,打好基础;(2)冲刺班是突击时政、全面总结、预测考题、教会答题,以达到巩固内容、增强能力;(3)点睛班是通报信息、精讲试题、解答难题的补充与总结。4.学习与划书主要记号:√、□、△、☆、▽、——、。。。、○、??。5.选择题答法:(1)正选法(顺选法);(2)逆选法(排谬法);(3)比较法(蒙猜法)。绪论: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n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或学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包括了后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如在中国就包括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们所讲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从广义上说的,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既不是“各种知识的总汇”,不是“神学的婢女”,也不是“凌驾于一切专门科学之上的科学”,而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根本观点的体系,是以概论、判断、推理、论证等逻辑形式构成的世界观的体系。哲学是世界观的学问,也是方法论的学问。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或总体看法。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自发的世界观,而哲学世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觉的世界观。从古至今,世界观的主要内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方法是人们为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手段、程序等的总和。方法论是在世界观指导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方法或最根本的方法的理论。因此,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本质论和世界发展论。3.哲学的基本问题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总结了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首先明确提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等价于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的问题,即本原、派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第一方面的问题,哲学家依据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这说明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和派生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第二方面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承认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是可知论,否认其同一性的则是不可知论。这两方面的问题中最根本是第一方面的问题,因为它是划分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属于哲学党性或党派性问题,也是正确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问题的前提与基础,因为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4.哲学的基本派别(1)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心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态,世界的同一性在于物质性。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如拉美特里)开始使用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以它来称呼自己的哲学。\n在欧洲,唯物主义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历史形态:古希腊罗马的朴素唯物主义;16—18世纪产生于英、法、荷等国的近代唯物主义(亦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之一,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体系,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质的世界观。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识或精神所派生。在认识论上,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或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否认认识来源于外部物质世界和实践,在社会历史观上,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某种先天原则和原理的体现,或者是杰出人物意志的产物,视精神、意志、动力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哲学史上,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兹(1646—1676)首先使用唯心主义一词来指称柏拉图哲学。唯心主义在其长期发展中表现各异,其基本形式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实质一样,都把意识、精神当作独立实体,当作世界的本原。①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例如:中国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②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宗教里讲的“上帝”)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是它的产物和表现。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哲学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回答了世界的本原、本质是什么,同时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即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待世界,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孤立存在的静止不变的,否认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这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总是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并依附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辩证法或形而上学不是与唯物主义结合,就是与唯心主义结合,前者总是从属于后者,后者往往又受前者的影响和制约。6.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关系的演变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在西方哲学的演变进程中经历了结合、分裂、再结合的阶段。(1)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阶段。其典型代表是赫拉克利特。他认为,万物之源是火,火产生万物,万物最后复归于火,如:火→气→水→土→火;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的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一切皆流,万物常新。(2)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分裂的阶段。在神权统治一切的中世纪结束以后,即从十五世纪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与自然科学的进步,哲学上出现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对立。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产生和兴盛于16—18世纪的欧洲,以英国、法国、荷兰、德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为代表,它在反对宗教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冲破经院哲学的思想束缚,推动自然科学的向前发展,提倡尊重自然、知识和人本身的斗争中,起过积极作用。同时,它又存在机械性(故称为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即不能把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唯心主义辩证法以18—19世纪的近代德国古典哲学尤其黑格尔哲学为典型的代表。唯心主义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学说。黑格尔认为世界本质是“绝对观念”,\n“绝对观念”支配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黑格尔的巨大功绩是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辩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决不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3)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科学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段。第一讲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本质论(辩证的唯物论)学习、复习提示:(1)从古至今的哲学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和状态是什么?这就是哲学史上的本体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本质和辩证发展规律的理论。本讲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本质的理论,下一讲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发展的理论。(2)本讲的世界本质论内容包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实践观、意识观三大观点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两大原理,也就是“三观两原理”。(3)本讲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是学懂学会物质、运动、实践、意识四个概念及物质和意识、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主体和客体四对关系,包括概念的依据、含义、区别、联系及意义。第一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一、物质的定义(一)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物质观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物质和精神现象,这是成人所公认的。在自然科学中也有物质(实际上是物体)的概念。在哲学的演化进程中,哲学家们都要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是物质还是精神?物质又是什么?1.唯物主义观点: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某种实实在在的物体,如水、火、气是万物的始基、本原,这是一种直观的猜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自然科学成果(道尔顿的原子论)为依据,认为物质就是原子。它们的共同缺点是把个别等同于一般,是形而上学的观点。\n2.唯心主义观点:坚持世界的本原是精神,认为物质是精神的产物、表现和创造物。(二)恩格斯的说明1.“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2.“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的东西。”3.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说明:①“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各种有形存在的物、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得到的东西的抽象;②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种实存事物的共同属性;③各种实存的物、事物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客观存在),而物质作为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意识中存在。(三)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里所说范畴是指的基本概念,复写、摄影、映象、反映是同一序列或相似的概念,指的都是人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以被模写的被反映的东西的客观实在为前提的。对列宁的物质定义可表述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理解(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通过同意识的关系而不能通过属加种差来界定的,因为物质是最普遍的概念、最大的类,没有任何一个类是它的属。(2)物质的内涵、物质的唯一特性或本质属性是客观实在性即主观(意识)之外的一切事物的共同属性。(3)物质的外延包括一切自然的、社会的具有客观实在性的事物。3.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观点、可知论观点,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二元论的观点。(2)坚持了辩证法观点,反对形而上学观点。(3)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反对了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总之,列宁的物质定义体现了既唯物又辩证的彻底唯物主义观点,揭示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统一的基础,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客观性、独立性、根源性、可知性和辩证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本体论、认识论的意义,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二、物质与运动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的,客观实在是物质的内涵和唯一特性或本质属性,运动则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存在形式。运动与静止也是不可分的。(一)运动的定义1.“运动,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最一般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2.对恩格斯上述所述的理解是:运动是指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根本属性),包括宇宙间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到复杂的思维活动。变化是运动的内涵,思维的变化是物质运动的产物和反映。3.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形式,思维、意识的运动同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同一性。(二)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及意义1.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它们之间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n2.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是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3.离开了运动谈物质,认为物质是不运动的,这是形而上学观点;脱离了物质谈运动,就把运动看成是精神的运动,这是唯心主义观点。承认世界是物质的,又要承认物质是运动的,这才是唯物、辩证的观点。(三)运动与静止1.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相对于某一参照系,事物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变化或事物的性质保持不变或处于量变状态。2.辩证法认为静止状态是特殊的、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认为静止状态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3.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承认事物具有质的稳定性,静止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为运动提供量度。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总体上说它们是对立统一、整体与局部、相互渗透、绝对与相对的关系。5.意义:坚持运动与静止相统一的观点认识世界,反对只承认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即诡辩论观点,也反对把静止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三、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一)含义: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空间指运动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特点。(二)物质运动与时空密不可分。(三)时空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时空观。第二节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观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普遍关注的现实和理论热点。邓小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重新恢复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前进。与之相适应我国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反思、热烈的讨论、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积极的公认的成果。从2001年开始,在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大纲中,在原来的“辩证唯物论”部分加进了“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强调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强调实践的观点不仅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而且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具有认识论、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因为物质世界并不是纯粹自然界,也还包含人类的实践活动及其结果。但仍坚持物质本体论,反对实践本体论。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及地位(一)实践的本质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这一定义有两方面含义:1.是指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同意识活动的本质区别。2.是指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具有主体性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同自然物、动物活动的本质区别。主体性是指人在主体与客体关系中的地位、能力、作用和性质,核心是人具有能动性问题。动物没有主体性。(二)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现实性;2.自觉能动性;3.社会历史性。\n(三)实践的基本形式1.生产实践;2.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3.科学实验。(四)实践是人的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这是因为:1.实践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是人的生命之根、立命之本。2.实践是人类同动物的根本区别。3.实践是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总和的基础。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一)实践的主体、客体、中介的含义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1.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2.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3.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二)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1.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是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受动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客体限制主体、主体超越限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2.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看,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运动的两个方面,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1)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人的本质力量包括人的自然力、智力、意志、情感、创造力等的总和。(2)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的对象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三)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通过实践的目的、手段和结果的过程实现的。实践运行过程包括三个基本环节。1.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2.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通过一定的手段作用于客体。3.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并根据实践结果修正目的、方案,对实践活动进行反馈调节。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的运行机制,并通过它们实现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三、实践与世界的二重化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更重要的是具有世界观的意义。(一)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三)实践的世界观意义实践改造自然,不仅是改变自然物的形态,更重要的是在自然物中灌注了人的需要、目的和本质力量,使其从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从而创造出按照自在世界本身的运动不可能产生的事物。通过人类实践改造过的世界已不是原初的自在世界了,所以,实践具有世界观的意义。其表现是:1.实践创造出一个同自在世界既对立又统一的人类世界。\n2.实践使人类世界处在不断发展中。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性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1.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社会的产物。恩格斯:“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二)意识的本质1.人脑的机能和属性。说明人脑是意识产生和存在的物质条件和生理基础。2.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说明意识的内容源于客观,意识形式是主观的,是主观和客观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关系是意识和物质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不同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三)意识的作用1.意识能动性的含义:又称主观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是指意识具有通过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的能力。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活动具有对生理活动的调控性;(4)意识活动具有对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性。3.坚持唯物的辩证的意识观,反对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意识观,又要反对庸俗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庸俗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最肤浅、最粗俗的形式,承认物质是惟一的实在,但庸俗解释意识,把意识直接归结为物质,“是脑物质的分泌物”,取消了意识和物质的区别。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毛泽东:“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有关论述,我们把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概括为三点区别、三点联系: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意识和物质具有同一性。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1.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对立:承认只有一个本原和二个本原的对立。2.一元论中还有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对立,即承认一个本原是物质和精神的对立。(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1.恩格斯的论述:“\n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存在,然后才能是统一的。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由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持续的发展所证明的。”2.列宁的论述“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什么也没有,而运动着的物质,只有在空间和时间之内才能运动。”3.原理表述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统一于物质,物质就是客观实在。这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完整表述,不同于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以往唯物主义的一元论。世界的统一性是指世界具有共同的本质。统一性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统一性是多样性的本质和依据,千差万别的事物及其形态都是物质的具体表现,意识或精神现象是物质的最高产物、特殊表现和反映。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是物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仍然是物质的血肉之躯,他们的身体和头脑仍然是物质自然界的一部分,他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只能取之于物质的自然界。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还要以自然界为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无法进行,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的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它的客观性与自然物的客观性完全一样,即社会存在的物质性与自然存在的物质性完全一样。而且,对人们的意识起决定作用的恰恰是人们的社会存在。(三)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996年)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1999年)3.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2000年)\n4.“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2001年)5.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2003年)6.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2005年)7.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化。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质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2006年)8.“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007年)(二)多项选择题9.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E.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1998年)10.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A.多元论的思想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化的思想(2000年)11.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C.精神不能转化为物质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E.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2002年)12.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是物质的存在形式E.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2002年,文科)13.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n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2006年)14.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2007年)第二讲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发展论(唯物的辩证法)学习、复习提示:(1)上一讲讲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本质论的最基本的理论,本讲讲述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发展论的最基本的理论,论述物质世界发展的最一般最普遍的规律或原理。(2)本讲的世界发展论内容包括唯物辩证法的两大基本特征、三大规律、五对范畴,也就是“二、三、五”原理。(3)本讲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是学懂学会对立统一规律或毛泽东的矛盾学说,对其他的内容有所了解。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包括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物质的,即不以人类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世界的状态是什么?唯物辩证法回答: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作为理论和学说不过是对物质世界运动、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的正确概括与总结。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为自然科学的新发展不断证明恩格斯的论述:1.“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2.“由于三大发现(指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进化论)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我们现在不仅能够说明自然界中各个领域内的过程之间的联系,而且总的说来也能说明各个领域之间的联系了。这样,我们就能依靠经验自然科学本身所提供的事实,以尽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理论,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反驳等思维形式表述其认识。(二)联系及其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1.分别说明各概念的含义。2.分别说明各概念的意义。(1)承认其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否认其客观性就是坚持唯心主义观点(2)承认联系及其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就是坚持辩证法观点,否认则就是坚持形而上学观点(三)联系与系统\n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事物由两上以上的相互联系的要素所构成(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与联系的不同在于联系只是讲事物之间或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关系。20世纪以来出现了同系统思想相关的许多新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许多哲学教材也提出了系统的概念。2.系统的根本属性或固有属性是整体性系统有哪些属性?有不同的概括,比如说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也有说具有整体性、稳定性、适应性、历史性的特点,其整体性是公认的,实际上这是讲整体与部分(要素)的关系。其主要观点:(1)相互依存,整体由各部分构成,产生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部分也要依赖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会失去在整体中的性质与功能;(2)在性质与功能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3)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3.联系观点与系统观点的关系(1)联系观点包括系统观点;(2)系统观点是联系观点的具体化与深化。系统思想、系统观点在现代科学、现代工程技术、现代社会生活很有意义,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就是系统思想、系统观点的体现和应用。二、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一)联系和发展密切联系、不可分割1.联系引起运动,运动体现联系恩格斯说:“这些物体是互相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2.运动、变化、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起来表述自己的发展观。运动、变化、发展是同一序列的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运动作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和过程,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2)变化是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运动的不同过程、状态、趋向等。(3)发展是指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上升性、前进性的变化。(二)发展的含义、实质、过程(三)联系、发展的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1.规律的含义与特点(1)规律:亦称“法则”,是指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本质的联系和必然的趋势或是指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具有稳定性、重复性的特点,普遍性特点,客观性特点。(各家说法并不完全一致)2.客观规律和人的活动的关系(1)规律是客观的,等价的说法还有: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改造、改变、创造、发明、消灭、完善规律等;(2)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发现的,也可以完善或深化对规律的认识;(3)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人们可以改变规律的实现形式来为自己服务。3.这一辩证关系观点的意义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扬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勤于思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两者的统一。三、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一)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按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关于辩证法是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n1.朴素辩证法,亦称古代辩证法,承认万物皆变、万物皆流,具有猜测性、直观性的特点,没有自然科学的依据,同朴素唯物主义相结合。2.唯心主义辩证法,以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为最高成就,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基础上的辩证法。3.唯物辩证法、是承认世界的本原或本质是物质的基础上的辩证法,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二)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1.客观辩证法: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本身固有的辩证运动规律。恩格斯说:“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2.主观辩证法:亦称“思维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相对。恩格斯指出:“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两者的关系实质上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1)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主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主观辩证法依赖于客观辩证法。作为学说和理论的唯物辩证法,其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辩证法,其观念形态或理论形态是主观辩证法。(2)唯心辩证法认为:主观辩证法是第一性的,客观辩证法是第二性的,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产物和表现。(三)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1.唯物辩证法的科学定义恩格斯: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辩证法被看作关于一切运动的各个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这就是说,辩证法的规律无论对自然界中和人类历史中的运动,或者对思维的运动,都必定是同样适用的。”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方法论(1)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与方法。(2)形而上学则坚持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否认矛盾的观点与方法。恩格斯指出:“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虽然在依对象的性质而展开的各个领域中是合理的,甚至是必要的,可是它每一次迟早都要达到一个界限,超过这个界限,它就会变成片面的、狭隘的、抽象的,并且陷入无法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记了它们互相间的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记它们的生存和消逝;看到它们的静止,忘记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上述有关概念列表如下:客观辩证法第一性唯物辩证法主观辩证法第二性辩证法唯心辩证法主观辩证法第一性形而上学客观辩证法第二性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第二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恩格斯说:“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象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无非是历史发展的这两个阶段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它们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下面三个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n否定的否定的规律。”一、质量互变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亦称“量变质变规律”、“量变到质变的转化规律”、“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这一规律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状态与形式。(一)质、量、度的含义及其认识意义(二)量变、质变及其相互关系1.量变、质变的含义与两种基本形式2.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关系(1)相互区别;(2)相互联系;(3)相互渗透;(4)相互转化。3.规律的概括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不断地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发展的无限过程。(三)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可以从理论上、政治上、实践上分别加以说明与发挥。二、对立统一规律在中国哲学史上和欧洲哲学史上都有对立统一规律的研究和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述,古代是朴素的猜测与阐述,如中国的“相反相成”,古希腊的“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而组成的”等。近代德国哲学家第一次以唯心的形式系统地阐述对立统一规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也创立了对立统一规律的科学形态。列宁、毛泽东高度重视对立统一规律与学说。毛泽东在他的《矛盾论》著名哲学论文一开头就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当前,中国许多哲学原理教材,主要以毛泽东的观点和阐述为依据来编写与讲述。(一)矛盾、矛盾的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在语言学上有多种用法,矛和盾是古代两种作用不同的武器,矛盾辞源在中国最早出自《韩非子?难—》,“楚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来,“矛盾”连用,比喻言语或行为自相抵触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矛盾一词是泛指事物相互抵触与排斥,既可作名词解,也可当动词解。在形式逻辑中,矛盾是人们在使用概念、判断时,发生了两个概念、两个判断之间不合逻辑规则的相互排斥、相互冲突,这是不允许的,是应当排除的。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客观矛盾、辩证矛盾,思维中的矛盾是对客观矛盾的反映和认识。不要把唯物辩证法所界定的矛盾同其他的说法相混同。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诸要素之间的(对立面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吸引的关系,简言之,即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在哲学中讲概念或范畴(基本概念)主要有三种:实体、属性、关系,矛盾属于关系范畴。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与同一性(1)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否定。唯物辩证法所讲的“斗争”是一个含义广泛的哲学范畴,它有最大的普遍性和概括性,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无限多样的表现形式。凡是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的趋向,如无机界的排斥,生物界中的生存竞争,社会领域的阶级斗争,人民内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理论领域不同意见的争论,等等,都是矛盾斗争的不同表现形式。不能把矛盾斗争仅仅归结为政治斗争、敌我斗争。与矛盾的同一性相对应。(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贯通。与矛盾的斗争性相对应。\n在辩证法中,“辩证同一性(或统一性),亦称“矛盾同一性”、“具体同一性”,具体体现了对立面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和互相转化的关系。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把矛盾同一性概括为两种情形:“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这些就是所谓同一性。”在唯物辩证法中,同一与统一是一样的,但有多种用法、多种含义。(1)矛盾的同一性或统一性。(2)抽象的同一性,是指每一个事物都与自身同一,一切都是永恒的,即a=a,这是形而上学同一性,无差别、无矛盾和凝固不变的绝对等同。(3)指符合、一致,如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4)指共同性,与特殊性、多样性对称,如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5)直接同一性,是辩证同一性的一种具体形式,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的直接重合或融为一体。如马克思说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同一性,这是有差别、有条件的同一,再如一事物的质和该事物具有直接同一性。(6)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如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等。3.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它们是对立的关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1)相互区别列宁说:“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毛泽东在《矛盾论》中以事物的量变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和质变状态即显著地变动状态为依据做出解释,认为量变状态体现对立的统一,而矛盾的斗争贯串于从量变到质变的全过程,由此得出结论:“对立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而对立的互相排斥的斗争是绝对的。”(2)相互联系①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②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因为斗争存在于相互依存和联结中。(3)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关系的意义坚持在矛盾双方的对立中把握它们的同一,又在它们的同一中把握对立。(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只有在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才能实现。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得到发展;(2)矛盾双方在相互包含中,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3)矛盾双方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而转化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1)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变化,促使事物的量变;(2)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促使事物的质变;毛泽东的结论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三)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因与外因\n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1)内因是指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内部原因,即事物自身的矛盾。(2)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原因,是指一种事物和其他事物的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2.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毛泽东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一观点说明任何具体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事物的内部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规定事物发展方向的第一位的根本原因;所谓事物的外部联系则是第二位的原因,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进程;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根据是指决定事物存在、发展的内部原因,是事物内部固有的根本矛盾,事物运动的根源;条件是指制约和影响事物存在、发展的外部因素。3.这一原理的方法论意义(1)理论上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2)实践上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1)含义:毛泽东说:“矛盾的普遍性或绝对性这个问题有两方面的意义。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说,矛盾无处不在处处在,无时不有时时有。毛泽东还认为“差异就是矛盾”,差异、矛盾激化、对抗是矛盾发展的不同状态。(2)意义:坚持矛盾普遍性观点的意义是(1)坚持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就是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反对在此问题上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2)坚持联系的普遍性是科学认识的前提,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过程中,要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根据毛泽东的阐述,把矛盾特殊性概括为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2)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表现: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如自然界矛盾与社会矛盾的不同,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的不同。②矛盾的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事物发展进程中有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等的区分。③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例如自然界中物种的优胜劣汰。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例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两大对抗阶级的矛盾,其矛盾的最终解决是两大对抗阶级的“同归于尽”。第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如城乡矛盾、脑体矛盾的最终解决。3.坚持矛盾特殊性观点的重要意义列宁、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为了批判教条主义和克服教条主义的不良影响,在理论上重视矛盾特殊性观点的阐述和应用。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科学的根据、解决矛盾的前提。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毛泽东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n”“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1)关系①相互区别②相互联系③相互转化(2)意义:包括理论、政治、实践多方面(五)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毛泽东指出:“在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还有两种情形必须特别地提出来加以分析,就是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1.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含义、关系、意义;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含义、关系、意义;3.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三、否定之否定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揭示事物发展的方向、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恩格斯说:“否定之否定这个规律在自然界和历史中起着作用,而在它被认识以前,它也在我们的头脑中不自觉地起作用,它只是被黑格尔第一次明确地表述出来而已。”(一)辩证的否定观或原理(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形式与特点(三)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意义第三节物质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物质世界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的基本环节而得以实现的。对于这些基本环节的逻辑反映即是辩证法学说的基本范畴。北京大学黄楠森先生认为,按照人类认识史的大体顺序,把基本范畴按先后排列为八对:整体与部分、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相对与绝对、原因与结果、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按照考研考试大纲的要求,这八对范围除形式与内容以外,其他七对范畴都有明确的论述,形式与内容在考试大纲中未明确提出,但在论述和考查一些原理时却使用了这对概念,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在我们的原理基础讲座中着重讲述,对学习和考试都是有益的。内容与形式是揭示构成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的相互关系的范围。结构是指构成事物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方式。(一)内容与形式的含义1.内容是指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等。2.形式是指把事物的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二)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1.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化合物分子所包含的原子与分子结构,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内容在不同条件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种关系中是内容的,在另一种关系则为形式,反过来也一样,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形式,对上层建筑则是内容,意识对物质是形式,对语言则是内容。2.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内容决定形式的性质、变化,形式能动地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阻碍内容的发展。\n3.内容与形式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推动着形式与内容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这是因为它们在相互作用中,内容是活跃的、易变的、而形式对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三)内容与形式辩证关系的意义1.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观点,反对夸大形式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又要重视形式的作用。2.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矛盾,这对我国改革开放具有指导意义。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固的联系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1996年)2.在哲学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唯心主义派别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常常有利于唯物主义的发展,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一方促使另一方事物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提供条件C.矛盾双方中每一方的自身矛盾,可以为另一方的发展所利用D.矛盾双方的融合促使事物发展(1999年)3.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2000年)(二)多项选择题4.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的“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是割裂了事物的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1993年)5.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1998年)6.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1998年)7.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2001年)8.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n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2003年)9.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2005年)10.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2007年)11.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2007年)第三讲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学习、复习提示:(1)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来源及其发展规律的理论。在哲学发展史上有各种哲学派别的认识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从广义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认识论;从狭义的角度看,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于认识论中,阐述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的规律,就构成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本部分所讲的是狭义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对认识论的突出贡献(或鲜明特点):①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②把唯物辩证法贯彻到认识领域。由此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成为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n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论证了认识和实践即知和行的关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科学地总结了我国哲学史关于知行先后、知行分合、知行轻重、知行难易等问题的论争。本部分内容以《实践论》为基础进行阐述。(2)本讲的主要内容是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认识发展的规律、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价值的关系。(3)本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学懂、学会实践、认识、真理、价值四个概念及实践和认识、真理和价值的两个辩证关系的内容与意义。第一节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一、在认识论问题上不同哲学派别的对立和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既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更不同于唯心主义认识论。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这段话主要说明实践的重要,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不到实践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唯心主义夸大主观能动性,也认识不到实践的重要性。(一)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1.前提或基础即世界观不同,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2.核心或本质不同,前者是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后者是先验论,认为认识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如“理念论”、“回忆说”、“生而知之”、“天赋观念”、“理性为世界立法”等。3.认识路线(顺序)不同,前者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后者是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二)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1.可知论,它的含义是承认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即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主张可知论的哲学家包括一切唯物主义者和彻底唯心主义者,如费尔巴哈和黑格尔。2.不可知论,它的含义是否认人能够认识并正确认识客观对象,怀疑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即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不可知论的主要的代表人物是休谟和康德。3.辩证唯物主义的可知论是彻底的科学的可知论,认为世界上只有未知之物,没有不可知之物,人的认识能力没有原则上不可逾越的界限,只要勇于实践和勤于探索,任何客观事物的奥秘终究可以被认识。对不可知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区别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继承和发扬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彻底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彻底坚持了科学的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同时又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原则区别是:1.它是彻底的科学的反映论,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狭隘性、机械性和被动直观性。2.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论的基础,指明认识是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否认实践作用,把人的认识生物化、自然化的缺陷,即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3.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科学地说明了人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认识直观化、凝固化、片面化的缺陷。二、实践的含义、特点和基本形式(见第二讲)三、主体、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认识的本质(一)主体、客体的含义\n1.主体:是指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着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人具有自然属性,但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自觉能动性,具有自然性、社会性、现实性、意识性相统一的特征。作为主体的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劳动实践的产物,并与自然物相区别,因此,主体是社会地、历史地形成的。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人类主体四种形式。人既是实践主体,同时又是认识主体。主体和主观这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有联系,主体是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的统一,是具有社会性、能动性的客观存在,它包括主观但不能归结为主观。2.客体是指作为主体的人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对象,认识客体也是实践客体。客体和客观这两个概念既相区别又有联系,客体是主体改造和认识的对象,客观事物首先只是可能的潜在的客体,其次客观事物成为改造和认识对象时才能成为客体。客体可以划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精神客体三种形式。(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是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同时并存的,不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两种关系,即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和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一方面,主体改造客体,消除客体的片面客观性,实现主体客体化,这就是实践;另一方面,主体反映客体,消除主体的片面的主观性,实现客体主体化,这就是认识。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实践与认识的两个方面,是主体实践地观念地掌握客体的、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的两种基本形式。主体和客体之间还有价值关系、审美关系等。哲学派别认识主体认识客体相互关系唯心主义精神精神创造物创造被创造旧唯物主义人(抽象的、生物学)客观事物反映被反映辩证唯物主义人(社会性、实践性)改造和认识对象改造被改造反映被反映(三)认识的本质对认识的本质问题,以往的不同哲学派别有着不同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以往哲学的合理思想,以实践为基础,从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界定认识的本质。1.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任何认识都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2.对认识的本质的规定的理解: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在认识活动中反映和创造不可分,反映是有创造(有选择有重构)的反映,创造是在反映基础上反映中的有根据的创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规定与理解,同唯心主义观点、不可知论观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划清了界限。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与作用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实践决定认识,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其理由、内容、表现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为实践是连结主体和客体的桥梁或中介,只有通过实践,主客体才会相互接触、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对客体的认识。\n(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的发展是认识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强大动力,实践为认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实践不断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在实践中产生的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一切真知都是源于实践,都是从直接经验中发源的,但每一个时代每一个人不需要也不可能事事都亲自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多数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的东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间接经验由直接经验转化而来。就知识的总体而言或一切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实践。毛泽东说:“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的和间接经验的两部分。”个人知识的大多数是间接经验,因此就个人而言既要重视参加实践获得直接经验,检验和丰富间接经验,又要重视向书本和他人学习,获得间接经验,使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互促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个人的知识。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认识发展的规律)一、由实践到认识——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质变)(一)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1.感性认识:它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有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初级阶段。2.理性认识:它是在人们感性认识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有概念、判断、推理三种主要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关系,低级和高级的关系1.两者的对立和区别是含义、特点、形式、地位不同,如上所述。2.两者的统一和联系,首先,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或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因为认识的真正任务是达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活动;再次,两者是相互渗透的,感性认识含有理性认识,这是因为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理性认识的形式来表达和在理性认识参与下进行,理性认识含有感性认识,这是因为它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并以语言这种具有一定声响或文字的感性形式来表达。(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1.在理论上批判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经验论则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认为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不必上升到理性认识。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2.在实际工作中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教条主义者夸大书本作用,轻视感性经验,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化的教条,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这两种主观主义的错误既是唯心主义又是形而上学。(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1.勇于实践,获得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2.勤于思考,在理性思维中对丰富的感性材料进行改造制作,造成概念和理论系统。二、由认识到实践——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质变)(一)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认识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修正、丰富和发展。2.实践的需要和要求,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改造世界的目的。\n(二)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1.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2.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一)认识运动的反复性1.含义:认识运动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以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标志,才算完成。2.理由:一是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手段和客观对象的限制;二是认识要受到主观条件的限制,包括认识主体的精神肉体状态和能力、努力程度的限制。(二)认识运动的无限性1.含义: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2.理由:作为实践和认识的对象的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实践是无限的,因而认识就是无限的。人类的认识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四、认识发展的规律(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及其重要意义(一)认识发展的规律毛泽东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二)重要意义1.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统一的“左”的或右的机会主义错误。2.坚持尊重群众的实践,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路线。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是无产阶级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认识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发展并指导和服务于实践,就是认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所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是一致的。第三节真理发展的规律一、真理及其客观性(一)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符合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认识。(二)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同任何认识、意识一样,都是内容的客观性和形式的主观性的统一,但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真理正确地揭示了客体的客观内容,不含有同客观实际相违背的主观成分,具有真实的客观内容;其次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三)真理是具体的。列宁指出:辩证法的基本原则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真理是具体的是由真理的客观性所决定的,是指任何真理即主观同客观的一致都是在特定条件、范围的限定下,主体的认识同特定对象的一致或符合。如果超出了这些具体限定,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真理是具体的”原理的内容和要求是:1.真理是有条件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2.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3.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n(四)坚持真理客观性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反对唯心主义真理观。唯心主义以各种不同方式宣扬主观真理论,否认认识和真理的客观内容,如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有用的是真理、圣人之言是真理等。坚持真理是具体地观点,反对抽象地谈论真理的唯心主义观点。二、真理和谬误(一)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首先,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两者有着原则的界限,前者是正确认识,后者是错误认识,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两者是不能相互包含的。其次,真理和谬误同属认识范畴,两者又是统一的。一方面,真理和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是真理发展的一个规律。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真理向谬误转化,主要有三种情况: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只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就会变为谬误;真理是一个过程,否认这个过程就变为谬误;真理是全面的,片面地对待真理就会变为谬误。谬误向真理转化,也有三种情况:一是由于真理超出一定条件和范围而变为谬误的,恢复真理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二是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失败常常是成功之母,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能够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三是在批判谬误中发现和发展真理。(二)真理和谬误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真理,勇于同谬误作斗争,树立为真理而奋斗的理想。三、真理的绝对性(绝对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相对真理)(一)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真理的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二是指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一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是指正确认识的有限性。有两个方面:一是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的属性,它们的统一表现为;1.相互联结、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2.辩证转化,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三)这一辩证关系原理的重要意义首先,树立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此对它的科学态度就是坚持和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中国特色杜会主义理论就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其次,反对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是绝对主义的表现。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绝对性,夸大真理的相对性,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论。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n(一)理由: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优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认识不能检验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能回答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能把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进行对照的社会实践才能作为标准。实践不仅同理论一样具有普遍性的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优点。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就是指实践本身是客观的物质活动,是直接的现实,实践能把认识变成直接的现实,产生客观的物质结果,从而就可以检验认识是否同客观现实相符合,一般情况下,认识在转变为现实中,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的就是真理。(二)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过程性和历史局限性。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三)实践检验与逻辑证明:逻辑证明是指从已知的前提包括概念、判断出发,经过推理,推出某种结论的思维方法与过程。逻辑证明在人类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它是探索真理、论证真理和发展真理的重要手段,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建立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对实践活动提供理论的指导和依据,也是人们进行科学化决策的方法与依据。但是,逻辑证明不能代替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实践标准,这是因为逻辑证明只能证明结论同前提的一致性、合理性,而不能证明结论的真理性,因为逻辑证明的结论、前提、逻辑规则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又必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因此,人们在改造世界、认识世界的活动中,既要重视和发挥逻辑证明的作用,更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在实践基础上把两者统一起来。五、真理和价值的关系(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的内容,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人们为了研究在思维活动中把它们分开。人类认识世界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对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人类追求真理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改造世界,实现世界满足人类的需要包括自身生存、发展、享受的需要,即创造价值的需要。(二)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两者的含义或规定不同,真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是在实践基础上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属性即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客观同主观的一致。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真理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原则。(三)真理和价值的联系: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活动的两个既相区别又相统一的中心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相互补充;两者互为前提、互相适应;两者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两者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在实践中产生、检验、丰富和发展。(四)真理和价值的关系的实践意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中把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统一起来,以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是非(真理)得失(价值)的标准。第四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一、辩证思维的实质意义(一)辩证思维的实质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的辩证过程的能动反映的活动与结果,同形面上学思维根本对立,核心内容是在对立统一中思维。辩证思维就是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辩证发展规律的自觉反映。(二)辩证思维的意义,只有辩证思维才能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进行正确的概括,上升到科学的理性认识,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三)辩证思维的基本原则是观察的客观性,列宁在《辩证法要素》一文中列为第一要素的就是“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技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观察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使观察所得到的感性材料是真实的、全面的、丰富的,保证辩证思维有可靠的前提。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n辩证思维方法是达到辩证思维的手段、途径。基本的方法有:归纳与演绎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一)归纳和演绎: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演绎是指从一般的概念、原理推理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和补充,演绎是归纳的前导和补充。(二)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特点是从部分到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导,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互相过渡。(三)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抽象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开的统一。具体是指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具体——理性抽象——思维具体的进程。(四)逻辑和历史的统一: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对此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的反映,即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两者的统一是指理论认识的逻辑进程同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进程相一致。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2005年)2.未来科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来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2005年)3.“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2006年)4.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2006年)(二)多项选择题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可知性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认识起源于经验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nE.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2000年)6.对于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E.意识建构认识对象(2000年,理科)7.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一思想表明了A.知行不可分割B.知行合一C.知行相互促进D.行先知后E.行难知易(2002年)第四讲辩证的历史唯物论学习、复习提示\n(1)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从广义上说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也泛指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从狭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已发生的事件、经历的过程,也称“社会历史”或“人类历史”。人类社会的历史是整个物质世界变化发展过程的组成部分和特殊形式。历史观或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观点,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历史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或普遍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唯物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辩证的历史唯物论都是相同概念的不同表述。列宁认为,“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使它成为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的最大成果”。(2)本讲主要讲述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列宁认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序中作了周密说明。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形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3)本讲的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和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物质生产的生产方式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五个基本原理以及相关概念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社会形态的两个“决不会”不讲)第一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中的贯彻和表现。这是因为:1.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即社会存在决定杜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第一性、社会存在第二性即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正确解决,是认识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解决社会历史观其他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活制约着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同时社会意识、社会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大反作用。(二)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区别的,是不同领域的根本观点,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世界观、历史观包括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历史观的组成部分。整体决定部分,世界观、历史观在极大程度上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影响历史观、世界观。(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历史观、历史理论都是唯心主义的\n1.主要缺点:一是只考察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考察思想动机的物质动因和根源,也就是夸大社会意识的作用,否认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二是只看到个别人物的作用,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也就是夸大个别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一种典型的说法是:“王者,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2.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基本形态:一是唯意志论,这是历史观上的主观唯心主义,把人们的思想动机、主观意志当作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二是宿命论,这是历史观上的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类社会之外的某种神秘精神当作社会发展、人的命运的决定和支配力量。(四)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社会历史观的伟大革命变革1.实现了整个社会历史观的革命变革,宣告了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结束了唯心主义对社会历史领域的长期统治,自然观和历史观第一次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实现了统一。2.它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之一,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3.为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一)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本质的不同(略)(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密切联系(略)(三)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对立统一的基础是劳动(略)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即社会存在是包括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这些基本要素的总和。客观存在包括自然界的存在和社会存在。(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略)(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略)(三)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社会实践首先是劳动实践是人类从动物中分化出来同自然界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前提与基础。社会实践是人的活动的根本内容即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是决定和支配政治的、精神的、宗教的各种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四)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劳动实践或生产实践的具体化就是生产方式。1.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具体样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担当者;它决定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它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更替。2.意义:掌握这一原理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四、社会结构\n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其基本构成有: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观念结构.(一)社会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社会经济结构就是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关系中占居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经济结构的性质,这样的社会经济结构又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或社会经济基础。(二)社会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结合方式,又称为政治上层建筑。(三)社会观念结构,是指由各种意识形态所组成的有机系统,又称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社会结构所包括的各种要素以及相互关系,在后述的有关原理中阐述和论证。五、社会意识(一)社会意识的含义和特点1.社会意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等全部精神现象和过程的总和。社会意识就是意识。2.社会意识的特点: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其表现有: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性。社会意识反作用有质和量的两个方面,反作用的质就是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还是延缓社会的发展;反作用的量就是对社会发展影响的大小、深浅,主要取决于掌握群众的广度和深度,掌握群众越多,反作用就越大。(二)社会意识的构成1.从杜会意识的主体的角度区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个人意识是社会中的个人的独特的社会经历、地位和实践的产物。群体意识是社会共同体的共同意识。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2.从社会意识的高低不同层次的角度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心理是不系统的、不定型的、自发的反映形式,以感性的东西为主,不具备自觉的理性形式。社会意识形式是有系统的、自觉的、理论化的反映形式。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有低级高级、直接间接之分,同时又密切联系,社会意识形式依赖于并包含社会心理、高于社会心理,对社会心理起着指导和影响作用。3.从对经济基础的关系的角度区分社会意识形式,有社会上层建筑和不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两种类型即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有各个阶级的意识形态。(三)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1.艺术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在阶级社会中。艺术含有一定阶级性。艺术是永存的。2.道德是最早出现的社会意识形式之一,是依赖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维护的调整人与人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比较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基础变化了,道德或迟或早也要发生相应变化。在阶级社会中,道德依阶级的不同而不同,永恒不变的道德准则是没有的,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是否道德的客观标准。“人都是自私的”观点是错误的,道德是永存的。3.宗教是统治人们的那些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虚幻的、颠倒的反映。宗教存在和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阶级的剥削和压迫,也有认识的根源。宗教最终归于消亡。4.政治法律思想是关于政治法律的观点、理论的总和,是经济基础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5.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最抽象的意识形态。\n6.道德和法律的主要区别是维护手段不同,前者是非暴力的,后者是暴力强制的;两者又是密切联系的,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统治阶级的道德与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的。(四)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意义1.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2.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又要坚持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建设是互为手段,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现在,中央文件的提法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第二节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一、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一)社会规律的特点与客观性1.特点: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是由具有理性和意志的人的活动即自觉活动所创造的,因此,社会规律即社会发展的内在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人的自觉活动的规律,是在人的参与下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这是同自然规律不同的特点。2.客观性:社会规律虽然与人的有理性和意志的活动有关,但又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同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这是因为:人的思想、动机、目的是由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其实现的程度,取决了是否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的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只能加速或延缓历史过程,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可顺应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二)人的自觉活动的含义与作用1.含义:人的自觉活动是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指导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动或活动,既有物质的活动,又有精神活动。这也是同自然界动物只有感觉和适应自然界的活动不同的。2.作用:人的自觉活动创造社会历史。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的发展。人们并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历史事变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通过“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融合成一个推动历史变化的总合力,尽管参与历史活动的每一个人的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但历史的结果却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的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三)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的自觉活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1.原理:社会历史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形成、实现和表现的;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能创造、消灭、改变、完善、发明的;社会规律是可以认识、发现、反映的;社会规律是可以利用、驾驭的。2.意义: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因此,人的自觉能动性和历史的创造作用,只有在认识并遵循社会规律基础上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探索当代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走历史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反对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它们的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一)生产力的含义、客观性、构成1.含义: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客观物质力量,属于人和自然的关系。\n2.客观性:生产力的运动、变化、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上是一种客观物质力量,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物质的关系;对于新一代人来说生产力是一种既得的物质力量,不能自由地加以选择;生产力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3.构成:是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基本要素的总和。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主导的因素。(二)生产关系的含义、客观性、构成及类型1.含义: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2.客观性: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的关系;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关系是由既定生产力决定的,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3.构成:从生产和再生产的运转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从划分阶级的经济基础和客观标准看,生产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在生产关系各环节各方面的相互作用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的方面,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这是因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任何历史时代人们的社会关系中最本质最基本的关系,它是把人和物结合起来,由可能生产力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基本前提;它是区分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形态的基本标志;它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环节和方面。生产关系的其他环节和方面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对所有制关系具有体现、制约、影响的作用。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即经济体制是多种多样的,如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公司制、股份制、承包制等。4.类型: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为标准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前者的特点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结成平等、互助合作的关系,后者的特点是社会成员之间在根本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结成的以人剥削人为特征的关系。生产关系具有历史性,都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迄今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公社的、奴隶制的、封建制的、资本主义的和社会主义的五种生产关系。(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次是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合时,它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就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意义:这一原理为历史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为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提供理论前提,是制定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一)经济基础的含义与理解1.含义: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2.理解:经济基础属于社会的物质关系,不包括生产力,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总和,不包括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二)上层建筑的含义、构成、关系1.含义:社会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思想观点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的总和。2.构成:分为两大部分。思想、观点体系或意识形态称为思想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称为政治上层建筑。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思维科学、某些管理科学无阶级性,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n3.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互为因果,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思想、观点指导下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建立起来的,两者都根源于经济;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既定的现实力量,影响人们的思想,两者都是经济的反映,政治是经济的最直接的集中反映,思想、观点既反映经济又反映政治并反作用于服务于政治和经济。国家政权是整个上层建筑的核心。(三)社会形态的含义和意义1.含义;社会形态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包括经济形态(即经济制度)、政治形态、意识形态。2.社会形态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社会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体,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有规律的过程。(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1.辩证关系原理: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其次是上层建筑能动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为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为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形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由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这些内容构成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意义:能够全面理解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制定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之一,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依据。四、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源泉和根本动力整个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是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作用和层层反作用,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形成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和变革的历史。(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1.理由: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2.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坚持判断一切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略)\n社会发展的动力还有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第三节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一、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性概念,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劳动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是指: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能随心所欲,要受到所遇到的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条件的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二)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杰出人物是在社会的某一领域有着突出贡献、对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促进影响的人.杰出人物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时势造英雄,是人民群众造就了英雄。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历史事件,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但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作用,不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要承认杰出人物和权威的作用,反对个人崇拜。(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1.党的群众观点的内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群众学习的观点。2.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工作方法,它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理论根据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也是群众观点的体现和应用。3.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这是共产竞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实现正确领导的基础,不断取得胜利的关键,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问题。二、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一)人的本质的理论及其意义1.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第一,人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社会性,因此,人的本质只能是社会性。第二,人的社会性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多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人的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抽象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第四,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2.这一理论的重要意义:坚持对人的本性、本质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全面的、阶级的分析,反对抽象的超阶级超历史的人性论和本性是善是恶等的错误观点。(二)人的价值的理论及其意义1.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下,个人和社会集体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两者在生存、利益、力量发挥等各方面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集体、社会对个人的作用是主要的,在以集体为核心的基础上,个人和集体的结合与统一。这就是集体主义观点。2.人的价值\n人的价值是作为价值客体的人满足价值主体的人的需要的关系属性,人是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的统一。作为个人的价值包括;个人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需要的满足;个人的自我价值,即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来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上,人的价值既包括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又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中的每个成员要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首先需要把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创造出来,因此,人的价值并不在索取,而在贡献。在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关系上,首先要强调重视集体的、人民群众的价值和作用。这就是集体主义的价值观。3.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意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的前途结合起来,尽职尽责,多做贡献,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抽象价值观。所谓“人的价值就在人自身”、“人的价值就在于自由”的观点,是离开了社会和集体谈个人,离开了历史规律谈自由,离开了贡献谈获取,这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三、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略)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2002年)2.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2002年,文科)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2004年)4.“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这段话表明A.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技、艺术、宗教等等活动B.人的生理需求是历史的基础C.人的自然属性决定着人的本质D.人的物质欲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2006年)5.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2007年)(二)多项选择题6.下列事物中,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范畴的有A.人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B.人们实践活动所利用的自然资源C.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D.人们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生产力E.规范人们实践活动的法律制度(2001年)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2003年)\n8.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2004年)9.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2004年)10.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2006年)11.深圳青年歌手丛飞在8年时间内,捐资上百万元资助了很多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而自己却身患癌症,负债17万元。有人这样评价他:“丛飞能够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丛飞的行为表明A.人的价值不包含个人的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等主观方面B.人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贡献C.人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在精神方面D.社会价值的实现总是以个人价值的牺牲为代价(2006年)1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A.具体的、现实的B.广大人民群众C.作为个体的人D.社会全体成员(2007年)\n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基础练习题解析第一讲练习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运动观的应用,划清唯物主义运动观和唯心主义运动观的界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和运动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载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脱离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观点,脱离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本题属于反面出题,使用《坛经》中的记载,表明心即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的错误观点。A、B是正确观点,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长期发展的产物和物质运动的反映,并不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把精神运动等同于物质运动,只能是庸俗唯物论的表现。C、D都是错误观点,最符合题意要求的应是D。2.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意识的本质的理解以及对理论是非的分辨。意识也就是观念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命题是马克思的原话,说的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使用正选法直接选出A即可。B是唯心主义观点,C、D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3.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部分的意识能动性的观点,批评夸大意识能动性观点的主观唯心论。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认为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只能通过实践而不能直接作用于客观物质世界,更不能改变物质。命题所反映的事实是在考前几年有人散布现代迷信观点的表现。意念就是指人的意识、观念,因此,A是正确选项,B、C、D都不符合题意。4.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区别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本命题是当前在一些人中很流行的说法。心指人的精神。本命题的意思是自己相信的就灵就有,不相信的就不灵没有,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正确选项是D。5.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中的一个观点: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也是基础。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观点的记忆,直接选C。6.解析:本题属于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的内容,考查考生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不能代替精神,精神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200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题为《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的署名文章指出:“‘要富口袋,先富脑袋’已成为中国广大农民致富的深切体会”。本题属间接性试题。A、D是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不选;B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正确选项;C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因为物质的力量与精神的力量不能相互代替。7.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第二章辩证唯物论部分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的应用研究,属间接性试题恩格斯指出,辩证哲学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n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针对市场环境快速变化,美国英特尔公司董事长葛洛夫指出:现代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后来人们常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里讲的变化是指运动,不变是指静止,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世界的本质或本原是物质,世界上既有变(运动),又有不变(静止),变与不变的对立是相对的即它们可以相互转化,故A、B、D是错误选项。8.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章关于运动与静止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与运用。题中引用宋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蕴涵哲理的诗句进行考查。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有三点,“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静中有动;绝对运动中也包含着相对静止的状态,动中有静;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诗句恰恰是表达了动与静的上述辩证关系,故直接选择B就可以。A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观点,C、D是错误观点。(二)多项选择题9.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意识的本质的观点的理解与应用,批评唯心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头脑自生的,不论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与根据。本题引用的鲁迅的话是正确观点,是对鬼神观念的唯物主义解释。本题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的间接性试题,必须逐项审视。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否认了鬼神观念对客观存在的依赖性,不选;B是唯物主义观点,正确选项;C是错误观点与错误选项,错在用“对鬼神”取代客观存在,等于承认了鬼神的客观存在,有的考生不细心,一看有“虚幻反映”就当作是唯物主义观点;D、E都是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鬼神观念,属于正确选项,故正确选项为B、D、E。10.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物质观、运动观、物质和运动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分析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相结合的哲学思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是标志变化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有气一元论的主张,认为气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按题干要求,逐项审定。题干是气一元论,A不符合要求,不选;形、光、声都是作为物质的气的不同表现形式,B符合要求,是正确选项;C、D、E都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是正确选项,故正确选项为B、C、D、E。本题难在古汉语,只要读懂了,选项就比较容易判断。另外,这种试题的选项还可以增加或减少,如果增加:一元论思想、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相结合的思想,也属于正确选项。由此可见,哲学题是非常灵活的,没有懂、记、会的综合掌握是难以得高分的。11.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应用能力。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毛泽东说:“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马克思说过一句名言:“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答此题,首先要按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来解读“画饼不能充饥”的含义,“画饼”是属意识、精神、观念的东西,它不能代替物质的真饼来解决饥饿这种物质的需要。其次逐项审定:A否认了精神与物质的同一性,是错误观点,也就是错误选项;B虽是正确观点,但不是“画饼不能充饥的理由”,属错误选项;C是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画饼是真饼在人脑中的反映不能等同于真饼,故D是正确选项;画饼这种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真饼这种物质的东西,故E是正确选项。本题最难的干扰项是B,因为孤立地看B本身是正确观点,但不符题意要求,不是“画饼不能充饥”的原因。“画饼不能充饥”如同“望梅不能止渴”一样。因为意识不管有多大的能动性,也不能代替物质,如同马克思所说的。故正确选项为D、E。12.解析:本题考查对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命题出自列宁的一段话,他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是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n试题本身有不明之处,什么是非常有限的范围?按列宁的观点“是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范围”;什么是绝对?是指永恒的无条件的。也就是说,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是永恒的无条件的。超出这个范围的对立是相对的又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暂时的有条件的情况下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或对物质具有能动性。在回答此问题时,以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为指导进行逐项审视,A、B是讲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不同表述,正确观点、正确选项;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是运动而不是意识,故C、D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E体现意识的能动性,是正确观点、正确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B、E。13.解析:本题是2006年大纲的新增考点,考查第二章唯物论部分的实践观,属直接性试题,考记忆。选项B、C、D正确,A选项与试题的要求无关,正确选项出自《大纲解析》第13页。故正确选项为B、C、D。14.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中关于意识的本质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考查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与现象、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区别。本题关于龙的形象的引语出自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关于龙有九似或九像的描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以龙作为自己的民族形象。在中国民间,龙是吉祥、繁荣、欢乐的象征。在2006年12月,在某互联网上进行一场要不要以龙作为中华民族形象的辩论,绝大多数网友坚决反对甚至谴责企图取消龙作为中华民族形象的动议。出此题引导考生关心时事的同时,并能以所学哲学知识分析龙的观念所体现的哲学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人脑反映客观存在或客观事物既有正确的反映,又有错误的反映;既有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感性认识),又有对事物本质的反映(理性认识);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懂得了这些观点就可得出:A选项是正确的,几乎是马克思的原话;B选项是错误观点,因为对现实的模仿是一种行为,而不是观念;C选项不符合题意要求,因为虚幻的观念就是不真实的观念,结合本题,“龙”的形象属于事物的现象,因此龙的观念只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而不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选项体现意识内容源于客观事物,是正确观点和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D。第二讲练习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本质性、必然性、稳定性、客观性的特点,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对规律含义的记忆,采用正选法选出C。也可以采用逆选法,A属于真理性的认识,排除;B属于意识,排除;D是指辩证的否定,同题意要求无关,排除;故正确答案只能是C。2.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矛盾同一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相互利用、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本题属于间接性试题,需要逐项审视比较。命题中含有两对矛盾,一对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矛盾,一对是唯心主义内部派别的矛盾。按此理解A、B、D不符合题意要求,只有C符合题意要求。3.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这说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本题是直接性试题,考查理解记忆,选出A即可。(二)多项选择题\n4.解析: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中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以及两者的区别,这属于这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共性和个性是归纳同类事物的共同点和个别事物不同点的关系,与之等价的表述还有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的关系。整体和部分是综合与分析一个事物在结构上的关系。本题考查上述观点的应用,“白马非马”在哲学上的错误就是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以及其他等价的表述,而C是不符合题意要求的观点,不能选。故正确选项为A、B、D、E。5.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的辩证法观点的理解和应用。辩证法的观点包括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以及三大规律的所有观点。辩证法的思想很广泛,只要含有辩证法思想的就是正确选项。A是变化的观点,B是相互联系的观点,D是矛盾转化的观点,E是新陈代谢的发展观点,故A、B、D、E都是正确选项。C是不变的观点,也就是形而上学观点,不选。6.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量变质变规律的理解与应用,解释我国古代的格言或成语中的哲学寓意。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和形式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读懂选项的基础上,逐一进行审视。A是讲九层台与起垒土的关系,属正确选项;B是有无关系、前后关系,是矛盾的含义,不符合题意要求,不选;C是讲月晕预兆有风、础润预兆有雨,不符合题意要求,不选;D是讲千里之堤与溃于蚁穴的关系,符合题意要求,属正确选项;E讲亏一篑就不能为九仞山,说明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是正确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D、E。7.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的表现,包括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到存在和发展、相互作用和相互汲取有利于自身的发展因素、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本命题中的“双赢”的含义是互利互惠,是矛盾的同一性作用的表现。按此观点逐项加以审定。达成协议之前的争论谈判、讨价还价属于矛盾的斗争性的表现,故A是正确选项;B符合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故是正确选项;C不符合“双赢”结果,故是错误选项;D、E都符合题意要求,是正确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B、D、E。8.解析:本题考查对唯物辩证法部分关于对立统一学说中矛盾的含义与作用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分析史伯一段话的辩证法思想。矛盾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基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命题组出这一试题是有意义的,它既是中国古代优秀思想的表现,又具有现实的意义与背景。江泽民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有一段深寓哲理的很精彩的话,他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应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世界各种文明和社会制度,应长期共存,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中国对当今世界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主张,既是深寓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的光辉,又是对“和实生物”等中国优秀传统思想的发扬光大。应当说命题者匠心独运。此题之难,在于古汉语是否读懂。“和实生物”这段话出自《国语?郑语》一书。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以不同的事物相互作用在一起就称之和(以它平它谓之和),和有了就产生新事物(和实生物)。如果只是相同的东西在一起,事物就不发展了(同则不继)。以和来指导生产,就能“丰长而物归之”。由此来逐项审定,就可以得出A、B、C、E是正确观点、正确选项,而D是错误观点,如果因为一方克服了另一方,那就只有一方,还有什么包含着差别的同一或对立面的统一呢?所以D不是辩证法思想。假如考生没有完\n全读懂命题,就按正确观点即只要是符合辩证法的观点就选,不符合辩证法的就不选同样可以回答正确。故正确选项为A、B、C、E。9.解析:本题属于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的内容,考查唯物辩证法部分的普遍联系观点的理解与应用。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即客观的,人们可以把握联系,但不能臆造联系,否则将陷入唯心主义和诡辩论。联系又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A、C是正确选项,B、D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社会领域的联系离不开人的活动,但并不否认联系的客观性,自然界领域的联系,如果撇开人的反作用不谈,则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人为的。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信息,信息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情况,一般认为,信息是物质普遍的、基本的属性,是寓于一切运动形式之中的一类特殊的运动形式。联系的普遍性根源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本身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介”的普遍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性的体现。故正确选项为A、C。10.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关于普遍联系观点、人与规律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综合理解和应用。本题通过果农对待喜鹊的正确态度的事例来说明一系列的哲理,考查考生运用哲理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A选项体现事物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观点;B选项体现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的观点,D选项属于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经常和必要条件的观点,是正确选项;C选项是错误观点,因为只有人能利用自然界,而自然界是不能利用人的。故正确选项为A、B、D。11.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3章唯物辩证法中关于事物发展过程性观点的理解和应用。本题通过体育比赛中纪录不断被打破的事例来考查考生对事物发展过程性观点的掌握。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生存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前进的发展”。“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人类绝对状态的想法。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发生和消灭、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的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也不过是这一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而已。”A、B、C、D四个选项全部体现了恩格斯关于事物发展过程性的观点。AB选项是在讲党的思想路线时常提到的观点。故正确选项为A、B、C、D。第三讲练习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本题属于第3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与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有关内容的综合,可能性范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可能性是包含在事物之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它是事物本身固有的\n、客观的;要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或坏的可能性等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论,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真理是个发展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不会被推翻的客观内容、都表明世界是可知的,因而是绝对的;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有限的正确认识,在广度、深度和进程上都有待于扩展、深化、发展,因而是相对的。2003年4月12日,《光明日报》发表两院院士王选的文章《破除迷信勇于创新》,文中引用了本题题干中的这一句名言。本题是间接性试题。A是错误选项,因为科学研究的任务是获得理性认识(理论),而感性经验是理论概括的前提和基础,经验并非都是不可靠的。B是错误选项,因为可能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它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是因人而异的。C是错误选项,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既有可能性,也有不可能性。D是正确选项,因为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在于说明任何真理性认识都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2.解析:本题属于第4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的内容,考查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本身包含认识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004年7月19日,中央电视台的高端访问节目专访尼葛洛庞蒂,谈“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蒂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最为著名的未来学家,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有一句箴言:“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这句箴言是由阿伦?凯(A.Kay,1940年生于美国,当代著名计算机专家,美国硅谷的亿万富翁)首先提出的,又被尼葛洛庞蒂引用过,近年来在国内流行的著名论断。本题是间接性试题。A是错误选项,因为认识并非总是滞后于实践,例如科学理论可以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B是错误选项,因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则是实践的先导。C项观点正确,并符合题意,是正确选项,列宁说:“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项错在把实践与认识看做是“合一”的,这是明代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3.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第四章认识论部分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的应用,属间接性试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过这句话。他说: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说明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因此,A是正确选项。B、C、D的观点错误,也就是错误选项。正确选项的观点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简称《大纲解析》)一书第30页。4.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第四章认识论部分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的应用,属间接性试题。温家宝所引用的话来自汉代政论家王充的《论衡》,其意是说,是否漏雨,在屋宇下的人最清楚,政策得失,老百姓的评说最重要。显然是说人民群众通过实践获得的经验(评说)对判断政府工作的得失是十分重要的。此题A、B、C选项观点错误,不选,只能选D项。D项把直接经验等同于实践的看法来自(《大纲解析》第33页),但严格说来,直接经验属于认识范畴,不能等同于实践,同毛泽东的《实践论》中的观点并不符合。(二)多项选择题5.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区别的综合性的理论应用试题。限于篇幅不一一叙述原理。本题有相当的难度,按题干要求,逐项审定。承认世界可知性的认识论包括一切唯物主义和彻底的唯心主义,故A不是正确选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唯心主义认为认识的对象是意识的创造物,而不是客观事物,故B是正确选项。经验属于认识,说认识起源于经验,一可说是唯心主义观点,二也可说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承认的观点,因为列宁指出:“一切知识来自经验、感觉、知觉。这是对的。但试问:‘属于知觉’的,也就是说,作为知觉的源泉的是客观实在吗?如果你回答说是,那你就是唯物主义者。如果你回答说不是,那你就是不彻底的,你不可避免地会陷入主观主义,陷入不可知论”\n。不论是哪种情况,命题者可能说的是第一种情况,C都是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不选。D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承认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否认的,故D是正确选项。是否承认E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不符合题干要求,不选。这一试题非常明确地告诉考生,考哲学靠死记硬背、猜题、押题是肯定不行的,只有懂、记、会综合掌握,才能应对自如。故正确选项为B、D。6.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主义部分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原理、认识本质原理及其应用能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反作用于感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认识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反映,是具有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重构性的反映。这是一综合性的理论应用题,必须逐项审定。A、B是正确观点,也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C颠倒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错误观点、错误选项;D符合题意要求,体现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指导作用,是正确选项;E是唯心主义观点,错误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B、D。7.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部分关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的观点,分析孙中山先生的知行观。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争论焦点主要是知行先后、知行分合、知行轻重、知行难易等。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观察中国传统知行观,主张唯物主义知行观的有荀子、王夫之、孙中山等,主张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孔子和孟子、朱熹、王阳明等。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孙中山先生的话,读懂了就可判断A、C、D是符合题意的,属正确选项;知行合一简单说就是知行是一个东西,知就是行,这是王阳明的观点,不选;行难知易在题意中找不出,而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是行易知难,不能选E。孙中山先生的话还可以引出一些正确答案,如知行密切联系,在行中求知,以知导行。这说明哲学试题非常灵活,出题范围非常广泛,没有真正的懂、记、会的结合是很难得高分的。故正确选项为A、C、D。第四讲练习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关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关系。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江泽民在2001年7月1日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本题属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只要学习过“七一”讲话,就能确定C是正确答案。近年来的考题中有部分试题是考前一年或半年内的中央文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值得考生注意。2.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关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观点。在考前许多教材都认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说“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则出自江泽民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也就是社会发展。只要考生学习过江泽民的“七一”讲话以及做过相应的模拟试题,就能直接选出正确答案D。此题启示考生:考前一年或半年内的党中央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很可能进入基本理论的考题。3.解析:本题属于哲学第5章唯物史观关于物质生产的地位与作用观点的考查,正确答案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按照1995年新出版的马恩选集的新译文:“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穿住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资料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n第1卷第78至79页)故B是正确选项。教育部社科司和考试中心组编的《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以下简称《大纲解析》)和社科司组编的示范教材(以下简称示范教材)都没有这样的明确论断,属于理解性的灵活试题。在我们编写的全真模拟试卷分册中有此题。4。解析:本题是考查哲学第五章关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原理的应用,属间接性试题。“民以食为天”,说明只有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去从事其他的一切活动。所以,本题A项正确。B、C、D项观点错误。正确观点也是正确选项出自恩格斯在1883年3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见1995年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776页。)5.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7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状况作为人类历史划分的依据。四个备选项列举了对人类历史发展划分的经济形态、社会形态、生产力形态、人的发展等四个依据。由于在教学中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包含了要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此题很容易答对,D为正确选项。(二)多项选择题6.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社会存在是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是以生产方式为主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的总和。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A、B、D属于生产方式的内容和表现,是正确选项。C错在各种社会关系,因为社会关系不仅有经济的物质的关系,还有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等精神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关系中既有社会存在的内容,也有社会意识的内容,故C是错误选项;E属社会意识,是错误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B、D。7.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唯物主义部分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历史的参与者。创造者一定是参与者,参与者不一定都是创造者。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又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本题为多方面观点的综合考题,有一定的难度。逐项进行审定。A错在人人二字,因为它不等于人民,其中有的是参与者而不是创造者。B是马克思、恩格斯原话,C是马克思的原话,D是马克思的观点,E是江泽民的原话,故B、C、D、E都是正确选项。8.解析:本题属哲学第5章唯物史观的内容,考查政治上层建筑含义、作用、观点的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掌握,特别是中共十六大关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中共十五大、十六大报告都强调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尊重和保障人权。回答此题,很明显的是管理办法不是生产关系,E不符合试题需求,采用排谬法加以排除,就能正确回答。故正确选项为A、B、C、D。9.解析:本题属哲学第5章唯物史观的内容,考查生产关系要素的理解和灵活运用,同时又涉及政治经济学方面的有关观点,属于综合知识考查,从任何教材中都找不出直接答案。试题属于正面出题,C属于错误观点,肯定是错误选项,排除。A、B、D、E选项,多数考生能正确判断是正确选项。困难在于B选项。现有的哲学教材、政治经济学教材都没有对这一观点的明确表述,这一表述出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导言。马克思认为,消费和生产之间的同一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直接同一性:生产是消费;消费是生产;消费的生产、生产的消费。(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页)故正确选项为A、B、D、E。\n10.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第六章唯物史观中社会规律及其特点的理解,属间接性试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中指出:“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马克思所说的社会运动的“自然规律”,是指社会也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即也是合规律的,因而,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客观的、不可超越的。但人们可以探索到社会规律,并利用它来“缩短和减轻”新的社会形态产生的痛苦,这又说明人的自觉选择、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所以,A、C、D项正确。B项错误,因为选项中包含的自然界演变过程是自觉的观点是错误的,正确的观点应是自发的。故正确选项为A、C、D。11.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第七章唯物史观中人的价值、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观点的应用。A、D项是错误观点,不选。B、C项观点正确,并符合题意,是正确选项。12.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本题结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为核心的论断,考查人民群众这一概念在我国现实社会的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概念是指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社会成员的总和,与“敌人”相对应。人民群众是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内容是变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所讲的人是具体的、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非现实的人,人民群众不是直接指单个的人而是指人的总和与群体,故A、B选项正确,C选项不正确。对于D选项容易产生争论,因为一般的哲学教材都讲人民群众是社会居民中的大多数。为什么说在今天的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就是社会全体成员呢?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写道:“以人为本的人,是指最广大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另外,2005年10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中写道:“在中国,享有民主权利的人民范围包括一切不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显然,试题所讲的社会全体成员是不包括被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故D选项属正确选项。故正确选项为A、B、D。1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