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7 发布 |
- 37.5 KB |
- 5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哲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思路:本单元主要阐明了哲学的内涵、哲学的派别与哲学的作用。对于哲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握三对关系: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对于哲学的派别,可以掌握一个核心、两种派别、两对关系。即哲学的基本问题,区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关系。对于哲学的作用,掌握一个概念、三对关系:什么是真正的哲学,真正哲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其中国化的关系备考:本单元的考查主要立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认识哲学的基本派别。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借助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考查学生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分的试题较多。但是试题的考查趋向具有深化和细化的特点,强化了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本身派别的认识。伴随建国60周年的巨大成就,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试题也呈现上升趋势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1、哲学的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提示】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2、哲学的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提示】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3、哲学的功能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4、哲学的任务: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示】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n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方法论?二者的关系如何?区别世界观是人们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联系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来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区别(1)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并非人人都知(2)世界观通常是自发形成的,哲学则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结果(3)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联系(1)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3)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 3、小结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又决定方法论,哲学又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 \n【提示】“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科学之母”等说法都是错误的,但可说“哲学是科学研究之母”。拓展: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 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 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 概括和总结。 (5)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 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是自己 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1、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二者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形成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种不同的回答。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而少数哲学家坚持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n提示: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哲学基本问题而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并非一切唯心主义哲学家都是不可知论者,相反,绝大多数唯心主义哲学家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不过,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对人的认识的本质、来源和发展规律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2、注意搭配,如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比较:“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的本质,谁决定谁;二是意识能不能反映物质。(2)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这是辩证唯物论的观点。(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能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可用图示法)(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并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第二,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第三,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2、哲学的基本派别(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n(2)基本形态基本形态优 点局限性联 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它们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承认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把自然观与历史观在辩证法的基础上有机结合起来 【扩展】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经典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 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 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 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扩展】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也叫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经典观点有: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n 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基本形态区 别联 系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一致的。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扩展】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扩展】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王守仁:心外无物 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 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n【扩展】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 柏拉图:理念论 黑格尔:绝对观念论 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朱熹:理在事先【扩展】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 “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扩展】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吗? 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是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是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重在理解)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 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 拓展:弄清三个划分标准\n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对物质和意识谁决定谁,何 者第一性,何者是世界的本原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凡唯物主义都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凡唯心主义都认为,意 识决定物质,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2)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划分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知论认为,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不可知 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划分标准:对世界状况怎么样问题的不同 回答。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 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 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011高考哲学讲义3:时代精神的精华(2011-01-0616:53:19)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讲义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哲学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关系(图示)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这是因为:(1)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n(2)它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批判功能: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2)塑造功能: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提示】2、3分别从原因和意义的角度说明了为什么需要真正的哲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1、马克思主义哲的产生——马哲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哲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可以论证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马哲是以往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提示】马哲用黑氏辩证法改造了费氏的唯物主义,不仅指出物质决定意识,还指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用费氏的唯物论改造了黑氏的辩证法,否定了黑格尔提出的世界变化发展的动力源于“绝对精神”,指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因此,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马哲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内容: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2)对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3)作用: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实践为目的,指导人类追求解放。\n马哲是科学的,说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它在实践中又必然要求通过革命变革社会,推动人类社会发展。(4)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哲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就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马哲不仅是真正的哲学,也是科学的哲学。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哲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概括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结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2)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又一伟大成果,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4)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n【提示】马克思主义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哲的中国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发展着的马哲也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扩展】1、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唯物论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论看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辩证法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哲学的关系 区 别联 系哲 学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没有哲学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成为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使哲学重新焕发了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n思路:本单元从唯物论与认识论两个角度阐明了世界的本原。唯物论立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明确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并阐明了意识的能动性,告诉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方法: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认识论立足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进一步阐明了意识从何而来。本单元的复习我们可以把握三对关系、四个概念、五个原理、一个方法论。所谓三对关系就是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四个概念就是:物质、意识、规律和实践。五个原理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意识的作用原理、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一个方法论:就是要全面掌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备考:本单元是高考的重点,选择题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和对基本原理的认识和区分上,特别是最近几年对物质、意识的作用、规律、实践、真理的特点考查的选择题较多。材料分析题主要有措施类和体现类,集中在了意识的作用、按规律办事、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反复性以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上。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一、(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的哲学含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1) “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本质角度)。拓展:区别:(1)“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的特性。它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共同特性的抽象和概括,相对于意识来说,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客观存在”:是相对于主观而言,既可以指物质具体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除了运动这一属性以外,还有可知性、永恒性、无限性等许多属性。这些属性都是与物质不可分的。运动是物质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虽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人们能够认识它。(3)要明确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①区别:A、哲学上的物质是指各种物质具体形态的共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具体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它不仅具有共同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还具有自己的个别特性。\nB、哲学上的物质不能被创造、改变和消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则可以被人创造、改变和消灭。②联系:A、哲学上的物质是从各种物质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就没有哲学上的物质。B、二者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二、(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①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②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类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客观的3、意识的产生、内容和本质是客观的4、世界是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1)原理: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p.30)。(2)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三、(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1、哲学的运动概念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1)运动的主体:物质,而不是意识。(2)运动的形式: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社会运动。\n(3)运动的状态:绝对运动、相对静止。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联系)①物质离不开运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②运动离不开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是观点。四、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1、含义运动: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①事物在其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以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2、关系(1)对立(区别):①含义不同(略)②特点不同: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2)统一(联系):第一,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3)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①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诡辩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②只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飞矢不动”)五、规律的含义、\n1、规律的含义、特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与普遍性2、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1)原理内容:①规律是物质运动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②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造福。(2)方法论: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实事求是;又要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为人类造福。(3)反对错误倾向:片面地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属于唯心主义;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机械唯物主义。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意识的本质(一)、(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物质基础:物质的反应特性。(2)前提: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心理)。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①促进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②促进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③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3、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纯粹的动物心理不会自发形成意识\n(二)、(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为什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2)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2、有了人脑不一定产生意识。人脑为意识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和物质器官,但脱离了客观事物和实践,人脑也不会产生意识。3、[点击误区]①不能说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此处强调人所特有的“人脑”,而不是人和动物共有的“大脑”,动物的大脑不能产生意识。②不能说“电脑”具有意识。“人工智能”发展很快,但不是意识,电脑思维是一个纯粹的逻辑过程,而且是人事先设定,它同人类思维有本质的区别。(三)、(意识的内容和形式)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①人脑不能自己产生意识,意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任何意识都有其客观原型。②不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①反映形式的主观性;②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③意识的创造性。3、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n①肯定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这是唯心主义观点; ②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解释为“如同肝胆分泌的胆汁的物质的东西”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结论:物质世界先于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二、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1)表现①目的性、计划性——指反映客观世界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实施行动之前要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步骤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②主动创造性(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自觉选择性——不是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选择;不仅能够反映现象,还能把握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现在,还能追溯过去和推测未来。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1)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①人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不会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②不同性质的意识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结果不同: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2)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①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②精神的反作用是在承认物质决定的前提下起作用的。即不能离开物质夸大精神的作用。精神取代不了物质。三、总结: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1)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n(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2、方法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尤其要重视正确意识、理论的指导作用。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含义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2、为什么:①必要性(哲学依据)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B、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实事求是)。②重要性(意义)A、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B、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和依据。3、怎么样:①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②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③必须反对两种思想。一是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一是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理解)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n1、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实践其实就是人们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的活动。①凡是实践,都是以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能活动)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基本形式:(1)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①生产实践,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其他一切活动。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变革社会的实践①表现为革命、改革、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法律制度的建设和实施等;②阶级社会中,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3)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3、实践的特征(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①构成实践的基本要素(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②实践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①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②实践一种改造世界的活动:A.在改造自然的实践中,创造出自然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nB.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注:实践的客观性和实践的能动性是统一的。因为意识根源于物质,只有主观符合客观的要求,人们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践的创造性才能真正发挥出来。(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社会性)②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历史性)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反映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2)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而获得的。获得认识的途径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主观世界,提高自己的判断和推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主观认识无法判别本身正确与否;(2)客观事物不能自明其言;(3)人们通过实践所产生的结果与认识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n【提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就能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如果脱离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认识就失去了它的实际意义。[注意]认识的根本任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认识的目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总结]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1)正确的认识、真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积极指导作用;(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阻碍作用。[注意]实践决定作用和认识反作用(1)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2)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坚持了唯物论思想,承认认识的反作用坚持了辩证法思想。3、[方法论要求](1)既要重视实践又要重视理论,把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起来;(2)反对割裂理论和实践辨证关系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两种错误。[易错易混](1)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是人的活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n(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是不存在的。(4)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5)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或一个来源)。(6)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7)认识有时独立于意识之外。(8)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就是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9)实践既是一种客观活动,又是一种主观活动。三、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点击误区](1)真理就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2)大多数人公认的就是真理。(3)真理就是指意识。2、真理的客观性(1)原因第一,真理内容的客观性:——真理作为对客观事物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本身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真理检验标准的客观性:——真理是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实践本身一种客观的物质性活动。(2)真理与缪误不能混淆(从同一个角度看),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但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n(3)真理的客观性,要求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判断]“有用的就是真理”、“有权就有理”3、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1)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成为谬误。(2)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3)启示①真理谬误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②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在实践中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检验真理。四、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坚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1)从认识的主体看:人受到实践水平;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等限制;(2)从认识的客体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3)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2、认识具有无限性(1)认识的对象:无限变化的;(2)认识的主体:世代延续的;(3)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注意] 认识的无限性,是就整个人类的认识而言的;作为某一个人或某一代人的认识是有限的,总是对整个世界某一个领域或某一个层次上的认识。3、认识具有上升性\n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的,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点击误区](1)认识总是在不断反复无限中循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2)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是终极真理。真理永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哪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4、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存在终极真理)(1)追求发展真理,必须以实践为基础。(2)追求发展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不断反复、上升的过程。(3)追求发展真理必须与时俱进,不断的检验发展真理。【综合探究:求真务实与时俱进】1、党的思想路线(1)基本内容“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理论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本观点,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3)重要地位①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n(1)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2)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3、求真务实(理解)(1)含义①“求真”:侧重于认识世界,体现的是科学性的品格,着力于揭示世界本质和规律。②“务实”:侧重于改造世界,体现的是实践性的品格,通过认识指导实践,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2)地位: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求真务实不但涵盖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精神,而且发展了其“实践”精神。2011高考哲学讲义7: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2011-02-1619:25:54)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讲义思路:本单元主要阐明了世界是怎样的问题,世界是一个联系与发展的世界。而联系是矛盾两个方面的联系,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了世界的发展,故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唯物辩证法是革命的、批判的,所以坚持唯物辩证法必须要树立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能创造条件推动矛盾双方的转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才能不断改变条件,改变事物具体的联系,实现更好的发展备考:本单元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关键,特别是最近两年对本单元的考查凸显了适用性、注重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选择题主要有体现类、启示类和原因类,主要集中在联系的特点,整体与部分,发展的状态和过程,矛盾的含义,以及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主次方面。材料题主要有体现类、措施类,特别是对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综合考查的试题较多,同时也注重了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点论与重点论、系统优化法的具体知识的考查 \n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联系、矛盾、发展(2)唯物辩证法总特征:联系、发展(3)唯物辩证法实质和核心:矛盾——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把握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自觉的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二、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不是相互决定)。[区分]具体联系与哲学联系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是对具体联系的抽象和概括。二者的关系是个别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2、联系的普遍性:(1)原理:①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②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2)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3)正确理解联系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并不意味着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事物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3、联系的客观性\n(1)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①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②联系就与实践关系,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自在事物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 人为事物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才能形成,一旦形成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2)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4、联系的多样性(1)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2)表现:直接(间接)联系;内部(外部)联系;横向(纵向)联系;本质(非本质)联系;必然(偶然)联系等。(3)方法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三、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地位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n(2)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 ①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整体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②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2、指导意义(方法论要求)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③反对分裂和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形而上学思想。例: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如何处理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1)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2)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党和政府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3)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还会对整体功能有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用部分推动整体。改善民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关键作用;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必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四、系统优化的方法(1)系统的含义: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3)方法论要求:\n ①认识方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认识。②实践方面: A、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系统作为整体具有每个要素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 B、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各要素总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 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整体功能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011高考哲学讲义9: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2011-02-2419:17:09)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讲义 一、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2)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3)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二、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1、矛盾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n[区分哲学矛盾与日常矛盾] ①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②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2、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3、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矛盾双方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4、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辩证关系(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1、矛盾的普遍性:\n(1)含义: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 ②矛盾贯穿于每以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注意] (1)不能认为事事有矛盾,就是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矛盾。矛盾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是事物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 (2)不能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只有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才能正确地分析和解决矛盾。(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②用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一分为二】 ★不能把“一分为二”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 ★“一分为二”,指既要看到矛盾的一方,又要看到另一方;也指既要看到矛盾的对立面,又要看到矛盾的统一面;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2、矛盾的特殊性:(1)含义: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表现: 第一,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第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n(3)方法论: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3、关系:(1)相互区别 ①普遍性:即共性(一般),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 ②特殊性:即个性(个别),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2)相互联结 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注意]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不同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相互转化: 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个场合为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4、方法论: ①要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认识事物既要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指导下研究特殊性,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据; ③只看到事物的普遍性而否认特殊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只看到事物的特殊性而否认普遍性,则看不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四、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1、含义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n2、地位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3、意义(1)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提示】(1)如何理解“活的灵魂”? 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这样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2)不要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混淆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4、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这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 (2)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 (3)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 (4)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必须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工作方法和教条主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别含义…………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论)矛盾具有特殊性(辩证法)侧重点强调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强调矛盾特殊性,反对“一刀切”\n联系(1)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主观与客观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刻表现。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1、主(次)要矛盾的含义(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虽然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其对事物发展不是可有可无的,次要的矛盾的解决有利于主要矛盾的顺利解决。2、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1)相互排斥、相互对立;(2)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3、方法论(1)在认识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着重把握(解决)主要矛盾(重点论);(2)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两点论),恰当处理次要矛盾。[识别关键词]把握主要矛盾: 抓中心◇抓重点◇中心环节◇第一要务◇突破口◇核心◇抓症结◇擒贼先擒王◇画龙点晴◇抓大放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重中之重◇主导◇着力点◇集中力量◇弹钢琴◇提纲挈领◇牵牛要牵牛鼻子◇抓根本◇工作做到点子上抓次要矛盾: 统筹兼顾◇弹钢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六、(理解)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n1、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1)矛盾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对事物性质起决定作用的一方;(2)矛盾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对事物的性质不起决定作用的一方。2、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1)相互排斥、相互对立;(2)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失败乃成功之母;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方法论(1)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抓主流(重点论);(2)又要看到矛盾次要方面,重视支流(两点论)。[识别关键词]看到矛盾主要方面:主流◇支流◇成绩◇不足◇好坏◇优劣◇挑战与机遇◇方向◇性质◇本质 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前提不同在复杂事物的许多对矛盾中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中\n作用不同对复杂事物的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对某一事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方法论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解题指导①主次矛盾侧重于办事情,常表述为“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首要地位”“第一要务”等;②矛盾主次方面侧重于看问题,常表述为“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等词语。 一、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1、辩证的否定的含义(1)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Ø 理解: 任何事物自身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当肯定方面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时,事物维持其原有性质和自身的存在;当否定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并战胜肯定方面时,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实现事物自身的否定,旧事物变成新事物。(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发展通过否定实现);理解: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当它处于产生、发展过程时,它的存在是合理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合理、积极的变为不合理、消极的,这时,事物内部的否定因素就逐渐发展为主要方面,于是否定方面战胜了肯定方面,事物由旧质向新质转化。可见,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通过否定实现的。(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Ø 理解:\n 旧事物被否定,新事物产生,新旧事物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二者又有必然联系。因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既批判又继承,既抛弃又保留,否定其过时的消极的东西,肯定和保留其积极因素,并加以改造、提高,使之成为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基础。2、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扬弃Ø 理解: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3、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辩证法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法否定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也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拓展:比较辩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 4、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1)要尊重书本知识(为什么);(2)要尊重权威(为什么);(3)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5、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1)含义: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2)方法论:具有创新意识二、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n1、树立创新意识的哲学依据(1)辩证否定观(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唯物论: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辩证法:事物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要坚持创新,破除僵化、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认识论: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人们应当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2、如何树立创新意识(1)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3)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三、创新的社会作用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2)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各个方面……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化(2)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n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2011-02-2419:29:24)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讲义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思路:本单元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并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基本动力、基本矛盾。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揭示了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不断地推动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唯物史观是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只有理解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明确人生价值的真正内涵,才能在价值观的指导下,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才能自觉地维护人民的利益,实现人生的价值。复习中要把握一个主体、树立两种观念,认识五对关系。一个主体是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两种观念是树立群众观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五对关系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与社会。备考: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历史地位、人生价值的理解和实现途径上。复习的重点要放在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上。特别是要以人民群众为主线,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掌握一系列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引导学生合理地分析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认识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1、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的概念:\n(1)社会存在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物质方面。②内容: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最主要、最根本)(2)社会意识①含义:社会生活中的精神方面。②内容:风俗习惯;社会心理;政治、法律、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界限①社会存在性质决定社会意识性质;②人的社会意识受社会环境决定,与个人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在阶级社会带有阶级性。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与社会意识不是同步发展的: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 ②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误区](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相互决定。(2)错误的社会意识不是对社会的反映,对这会存在不起作用。\n(3)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4)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有时会脱离社会存在而单独起作用。(5)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就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6)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思维(意识)与存在(物质)的关系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区别: 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 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2)联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含义①人向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②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2、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n 三、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与实现方式(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2)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q 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q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q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2.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实现方式:在阶级社会里,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3.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1)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2)实现方式: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改革实现的。A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nC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 ★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概念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1)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主要的稳定的)(2)我国现阶段的人民群众包括:…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Ø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Ø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为什么)Ø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为什么)五、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群众观点(1)基本内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2)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群众路线:(1)基本内容: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2)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3、为什么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必要性(哲学依据)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n②基本内容……(2)重要性(意义)①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②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2011高考哲学讲义12: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2011-02-2419:36:12)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讲义一、哲学意义上的价值一事物对主体(人)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1、哲学意义的价值(共性)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个性),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2、客观事物自身不能表明其价值,必须要满足了主体人的需要,才能体现其价值。3、“事物”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二、人的价值内涵与评价1、人的价值的内涵: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1)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对社会、对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n[关于人生价值认识的误区](1)人的价值既有社会价值,又有自我价值,因此,为社会作出多少贡献,就应该从社会他人那得到多少的回报。(2)一个人拥有的物质财富越多,表明其人生价值越大。(3)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因此,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同等重要。2、对人的价值的评价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三、价值观——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1)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并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四、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1)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2)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选择错误的价值观,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2、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1)为什么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发生的……(2)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意义: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n(3)现阶段,我们倡导的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关于价值观认识的误区]1、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它源于人的主观感受。 2、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因此,人对事物价值评价越高,事物价值就越大。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就是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4、人们对同一事物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不变的。五、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1)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做出的判断。(2)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的选择。(3)各种(正确、错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1)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2)正确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各种价值观,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②有助于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2)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n[关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误区](1)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一成不变的。(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总具有阶级性。(3)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价值的认识。(4)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因此没有一个标准来衡量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4、价值冲突与评价标准(1)价值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人们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会不同。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2)评价标准: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归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3)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 ①首先,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具决定性) ②当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 ③当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 ④当个人与社会、集体、他人利益没有冲突时,要…六、价值的实现方式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一)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①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价值。②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他为社会和人民的贡献越大,自身价值就越大,证明价值。\n③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生活的根本途径。(二)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1、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和工作条件都是由社会提供的。人在实践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2、要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如何理解“个性”?(三)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1、实现人生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2、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3、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文化的传承性和文化发展(2010-12-1621:12:37)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教学讲义第四课 文化的传承性和文化发展一、传统文化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n 提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有着特定的内涵和占主导地位的基本精神。所以,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在方方面面,它可以作为物质形态,如器物至今仍在使用,如文物供人观赏和研究,但它最重要的意义仍然表现为内在的精神价值。2、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形式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含义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或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文学艺术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悠久的历史,蕴藏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地位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子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节赏月吃月饼等有宫廷、民用、宗教、桥梁、园林、城市建筑等,如北京菊儿胡同京剧、武术、诗赋、散文、书法等“大同”世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3.传统文化的特点 (1)相对稳定性。在世代相传中传统文化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提示:所谓相对稳定性,一是不变性,二是应变性。(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作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提示:这里可从两个着眼点深化理解:一是从形成过程看,传统文化总是特定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二是从功能效用上看,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3)历史性。产生于过去,打上了历史的烙印\n(4)继承性。渗透于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产生深远的影响 4.传统文化的作用 (1)积极作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5.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因: ①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②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提示:为什么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也可从三方面的展开论证。一要明白,谁也不能摆脱传统文化的影响,只能积极面对;二要确信,正确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三要肯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一是必须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必须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需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②要辩证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另一方面,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二、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关系\n ①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了该民族世世代代的创造和智慧,是该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复兴,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离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不能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②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①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就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②我们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制度的更替——根本因素 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提示: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2)科学技术的进步 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3)思想运动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n ①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②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③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热点关注:1.从儒学的“仁爱”观点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思想之间的联系,分析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2.以“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兴起,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及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3.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一些做法如对经典的颠覆,对红色经典的篡改等分析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及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