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

论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  摘要:劳动哲学是对人类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的哲学反思和价值追问,是一种以劳动为存在论基础的哲学世界观。马克思哲学中包含丰富的劳动哲学思想:在本体论上,劳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在辩证法上,劳动是主客体辩证转化的中介;在认识论上,劳动是认识的轴心;在价值观上,劳动是价值的主体本质和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在历史观上,劳动是历史的基本条件和底色。由此,马克思哲学可以被视为是一种劳动哲学。  关键词:劳动;劳动哲学;马克思哲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经济哲学视野下的资本逻辑与经济正义研究”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04-0076-07\n  马克思哲学因其所具有的博大的理论内涵、丰富的思想论域以及历史性的解释原则,为后来的研究者和阐释者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和丰厚的思想资源。事实上,在后来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人们从社会哲学、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实践哲学、价值哲学等不同的理论视野或学科视域对其进行了多维度的诠释,从而形成了诸如作为社会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经济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文化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实践哲学的马克思哲学、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等不同的理论面貌。这些阐释从不同的方面发掘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认识,呈现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立体形象。笔者认为,亦可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劳动哲学的阐释,从而呈现“作为劳动哲学的马克思哲学”。\n  要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劳动哲学的阐释,首先要对劳动哲学进行必要的规定。哲学作为对人的存在方式、存在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理性反思,其实质是对人的存在根据、存在意义、存在世界的终极性追问和历史性解答,并在这种追问和解答中筑牢存在之根基、建构存在之意义、提升存在之境界、成就存在之自由。笔者认为,所谓劳动哲学,是对人类劳动活动、劳动关系和劳动方式的哲学反思和价值追问,并以人类劳动为存在本体和价值视域,深入解答人的存在方式及其本质,深刻阐释人类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和基础,深度构筑人类的意义居所,从而为人类提供坚实可靠的存在根基和心向往之的存在图景。在这样的劳动哲学意义上,笔者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劳动哲学,因为马克思正是在劳动中揭示了人的生成和本质,在劳动中寻求现实生活世界的根据,在劳动中求解社会历史之奥秘,在劳动中发现了价值的本质和人类自由解放的现实途径的。事实上,马克思哲学中包含着劳动本体论、劳动辩证法、劳动认识论、劳动价值观、劳动历史观等丰富的内容,下面对之进行逐一阐释。  一、劳动本体论:劳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基础  本体,在字面上具有“本原”、“本真”、“本质”、“根据”、“根本”、“基础”等意涵。在哲学的一般理解中,本体即“作为存在的存在”,是指事物和现象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的终极根据和始原性基础。而本体论则是关于“本体”的学说,即关于存在及其本质的学说。它是对事物和现象得以发生、存在和发展根据和基础的探讨和思考,其旨趣在于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根据,建构心向往之的意义世界。本体论作为一种追根溯源式的意向性追求,表达了人类对自己身居其中的现实生活世界之终极存在、终极认识和终极价值的深度渴望,是人类超自然生命存在属性的集中体现。  所谓现实生活世界即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是指建基于人类物质生产劳动实践之上生成的“人化世界”,是人的生产劳动对象化和人们交往活动之结果的“属人世界”。现实生活世界经由物质生产劳动而获得了本体论的规定,从而与离开人的生产劳动、外在于人的抽\n象物质世界形成了根本区分,也与观念论的主观世界和唯灵论神学世界形成了本质区别。现实生活世界是建基于生产劳动之上的世界,生产劳动是现实生活世界的深刻的本体和本质性根据。这是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基本立场。当前,国内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进行实践哲学的解读,把马克思哲学阐释为实践本体论哲学,这相较于传统的物质本体论来说是一种进步和深化。但笔者认为,由于物质生产劳动是最基本、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形式,因此可以进一步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归属为劳动本体论,把马克思哲学视为劳动哲学。事实上,马克思正是从劳动的视域,深入揭示了作为生活世界之主体的现实的人的劳动本质,深刻揭示了作为生活世界之基本内容的社会交往关系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质,从而把哲学的目光聚焦于生活世界的劳动根基上,在劳动及其关系中求解人的本质,在劳动中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内在逻辑的。\n  首先,马克思在劳动中揭示人的本质。现实生活世界是人的生活世界,人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主体,离开了对主体人的把握,就无法理解和把握现实生活世界。对于人是什么?何谓人的本质?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譬如,有的从宗教神学的立场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灵魂,从而对人作了“宗教人”的理解。有的从“自然法”的观点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趋乐避苦的“自然性”,从而对人作“自然人”的理解。有的从理性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从而对人作“理性人”的理解。有的从生物进化论的视野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动物性,从而对人作了“生物人”的理解。有的则从意志主义的观点出发,将人的本质归结为意志,从而对人作了“意志人”的理解。上述对人的种种理解和规定,尽管也在一定程度上指证了人所具有的某些属性,但皆表现出一种抽象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的形而上学认识倾向,因而难以在根本上揭示人的本质真理。马克思则在感性对象化的活动即劳动中,揭示了人的存在本质。在马克思那里,劳动即物质生活的生产,从而劳动和物质生产可以被视为是同等意义的概念。马克思认为,劳动作为人的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本身,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节和控制其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它是专属于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由于“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①,因而生产劳动作为一种人所特有的存在活动,是一种感性对象化活动。而借助这种感性对象化的生产劳动,人不仅改造无机界、创造对象世界以证明自己是自由自觉的类存在物,同时通过塑造人自身而确证劳动是人的自我创造和自为生成的过程。所以,生产劳动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具有本质的区别。因而一当人开始劳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就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了,因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②。可见,“对马克思来说,劳动是一种自我创造的活动,即个人在其中创造自身或达到他们所是的活动”③\n,劳动因此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而且所谓通过劳动活动创造的人的本质并不具有固定的天性或本质,而是�S着生产劳动活动的不断变化而历史地发展,从而生产劳动构成人的历史性存在的本体根据。正是基于劳动对人的本质及其存在发展所具有的本体地位,恩格斯才深刻地指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④。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