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测试大纲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测试大纲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发展阶段:萌芽、创立、发展(1)萌芽阶段: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代表人物:孔子——《论语》,孟子——《孟子》《学记》(属于《礼记》中的一部分)成书于战国后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思想代表人物:苏格拉底的“产婆术”。(2)创立阶段: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适应自然的原则,班级授课制。卢梭的《爱弥儿》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学科形成的标志。(3)发展阶段: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针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做中学的教育主张。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提倡“从发现中学习”。第二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是正确的)。2、教育的发展:(四个阶段)(1)原始社会的教育1)教育融合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之中;2)教育内容、手段的原始性、简单性。(2)古代社会的教育1)有专门的教育机构;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典型特征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3)现代社会的教育(看看)1)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2)普及义务教育3)多样性与综合性(4)当代社会的教育(重点)背1)教育全民化;2)教育民主化;3)教育信息化;4)教育的可持续发展;5)教育的个性化。第二章教育与发展第一节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影响(4点)\n(1)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才基础(2)教育为经济发展准备新生的劳动力(3)教育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职业培训(4)教育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为经济活动提供道德和文化基础1、教育对文化发展的影响(4点)(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整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第二节教育与人的发展1、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1)遗传因素——物质基础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2)环境因素——制约作用(3)教育因素——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可更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4)个体因素——能动性作用第三节教育活动的相对独立性1、教育相对独立性的表现教育先行论是对的,教育要走在经济发展前面(1)教育自身的发展具有继承性(2)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四章教育目的(一般不会出大题)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1、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1)教育目的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2)教育目的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教育目的要符合爱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进程(4)教育目的要符合民族文化与世界教育发展进程第二节西方教育目的观的演进1、个人本位论代表国家:美国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n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就在于使人的本能和本性得到自由发展,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评价教育价值也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为标准来衡量。1、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根据社会需要和社会价值来确定。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1、(看看)毛泽东提出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7)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我国教育目的体现了社会主义方向性(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3)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我国教育目的的一贯坚持的原则(重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途径。(4)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同教育目的的时代取向。(重点)第五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1、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所固有属性来区分学科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具有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和活动为中心组织实施的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分科课程就是由一系列自成体系的科目组成的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生成的课程。(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从课程性质及其表现形式上区分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有意图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学习环境中无意识获得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非正式课程”或“非官方课程”。第二节课程理论流派1、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2、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物:杜威第三节课程的形式与实施1、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课程计划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和颁发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制的有关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的指导性文件。它统领着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和指导,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也是教材编写、教学和评价的依据,具有一定的严肃性和正统性。、\n教材即教学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教学参考资料、学习与活动指导书及各种视听材料等,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1、课程实施的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创生取向。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1)新课程的目标定位: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新课程的内容选择: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3)新课程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第六章教学1、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能力,增强学生体质(3)培养高尚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个性的健全发展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1)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学原则与方法——要理解各原则与方法的意思,概念(1)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坚持各门学科教学的思想方向性;以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影响学生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启发性原则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发挥教学民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4)直观性原则恰当地选用直观手段——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直观与讲解相结合;重视语言直观;5)循序渐进原则按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顺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处理好“渐进”和“骤进”的关系;6)巩固性原则使学生透彻理解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合理组织复习和练习;\n1)因材施教原则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学生;(1)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1、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学样式4)拟订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2、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堂好课的标准如下;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结构合理5)教学能力强6)效果优良第七章学校德育1、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三方面。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P172)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3、德育原则(P177)——结合案例讲老师违背或遵守哪些德育原则1)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2)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3)知行统一原则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4、德育方法P1841)说理教育2)榜样示范\n3)情境感染4)实际锻炼5)品德评价第八章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社会地位(决定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因素)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专业地位,职业声望(P198)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1)专业精神的形成教育理念,专业态度,专业道德(2)专业知识的拓展教师的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a)学科专业知识的不断加深;b)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的不断拓宽;c)教育学科知识的深化;d)教学实践性知识的获得。(3)专业能力的发展1)教学设计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4)专业自我的建立1)正确的自我认知;2)积极的自我体验;3)自我调控。2、学生的本质特征(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2)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人(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3、学生的教育地位(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4、当代学生观(1)尊重学生的人格(2)尊重学生的独特性(3)尊重学生的创造性(4)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施教5、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教师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师的领导方式(专制型管理方式,放任型管理方式,民主型管理方式),教师的智慧(是教师的一种精神境界)。6、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合作对话第九章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方法(P234)\n(1)说理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践锻炼法2、什么是班级组织班级:一个个自然班班集体:非常优秀的班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积极型,消极型,自娱型1、班级组织文化的类型(1)班级物质文化(2)班级制度文化(3)班级精神文化2、班级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班集体,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2)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为营造良好的班级气氛,教师要遵循以下原则:1)运用情绪暗示原则。2)多运用鼓励和强化。3)给予各种适时关怀。4)教师必须以身作则。5)正确运用归因理论。(3)明确班集体的奋斗目标(4)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5)制定班级组织的规章制度(6)搞好班级学习管理(7)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8)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计划和总结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