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6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比较教育学课件
《比较教育学》第一章绪论一、比较教育学的意义二、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三、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史\n一、比较教育学的意义1、什么是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的概念)2、比较教育学的研究目的是什么?3、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4、比较教育学的作用是什么?5、比较教育学有什么样的特征?\n《比较教育学》1、比较教育学是以比较的方法研究和论述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现状和趋向,揭示不同国家教育的特点以及影响其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本国教育改革的借鉴的一门教育学科。2、借鉴外国教育经验,改进本国教育实践。是比较教育学的主要目的。3、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多方面的,涉及到内容、时间和空间等等。从内容说涉及到教育的整个领域;时间上主要以当代教育为中心;空间上主要以国家为单位。4、比较教育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本国教育;推动教育改革;引导人们发现普遍规律;对教育自身进行反省、改造。5、比较教育学的特征: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功能等是认识比较教育学科特征的重要维度。\n《比较教育学》二、比较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比较教育学的方法论原则是:客观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可比性原则。2、“比较法”是比较教育学的基本方法。比较法有不同的角度:时间上有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范围上有区域比较和问题比较;比较对象的相互影响的程度上有平行比较和影响比较;比较对象的异同上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3、比较法是比较教育学的主要方法,但不是唯一方法。调查法、文献法、分析法、访谈法、历史法、统计法、实验法等也适用于比较教育研究。\n《比较教育学》三、比较教育学的发展历史比较教育学科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1、史前期(比较教育学的准备阶段。1817以前)2、教育借鉴时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倡导阶段,1817——19世纪末)3、因素分析时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形成阶段,20世纪上半叶)4、综合研究时代(比较教育学发展的繁荣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每一个时期都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比较教育学家,他们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比较教育理论,有力地推动了比较教育学的发展。\n《比较教育学》我们的教学计划1、教学内容:主要以了解各国教育概况,世界教育发展趋向为主。其它注意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等方面。2、教学方法:以自学法、讨论法为主。3、评价方法:平时加考试。考试为开卷考试。\n比较教育第二章学校教育制度比较教学目标:1、掌握概念:学校教育制度。2、了解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3、了解各主要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4、掌握世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n比较教育一、学校教育制度的概念: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体系,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和关系。学制由纵向划分的各级学校与横向划分的各类学校所构成。纵向构成的各级学校区分为不同的教育程度;横向构成的各类学校区分为不同的教育类型。\n比较教育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欧洲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开始于18世纪中期。其原因是:由于欧洲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即工业革命,从而在客观上要求扩大教育范围,由此促进了各种各类学校的建立。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开始于鸦片战争之后。其原因是:由于国门打开,西方先进技术的输入,客观上要求扩大学校教育范围,培养懂得科学技术的人才,由此促进了中国各种各类学校的建立。\n比较教育三、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学校教育制度相同的是:各国都建立了系统的学校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不同的是:各国在具体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有不同的做法。请比较中、法、德、美、英等国的不同学制。\n比较教育四、世界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趋势一、进一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二、逐渐扩展义务教育的范围,不断延长年限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四、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n第三章教育行政体制比较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历程2、了解主要国家的现行教育行政体制,理解其类型3、掌握世界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趋势\n一、现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体制”是指某个组织的机构设置及其权利划分。“行政”其实就是指管理和领导。“教育行政”是指国家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事业的管理和领导。“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主要由教育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及隶属关系以及职权划分等构成。教育行政体制是国家行政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现代教育行政体制是随着现代公共教育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校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开始成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事业。于是公共教育制度在各国得以建立。比较教育\n比较教育二、各主要国家的教育行政体制教材例举了中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教育行政体制进行比较,请阅读并比较。各国教育行政体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主要有:中央集权制、地方分权制、中央和地方共同合作制;从属制和独立制;专家统治制和外行内行结合制。\n比较教育学三、世界教育行政体制的改革趋势由于各国教育行政体制均存在有其优缺点,故都在寻求改革之路。世界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是:1、教育行政体制的均权化;2、教育行政体制的法制化;3、教育行政体制的民主化;4、教育行政管理的专业化。\n第四章学前教育比较比较教育学1、了解学前公共教育的发展历史,理解学前教育受重视的原因2、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目的,掌握共同点3、了解各国学前教育机构,掌握共同点4、了解各国学前教育的内容,掌握其不同点5、掌握学前教育改革的趋势\n比较教育学一、学前公共教育的发展及原因学前公共教育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从65页上的表格可以看出,各国学前教育机构建立的先后是与其工业发展的状况密切相关的。随着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学前教育有了更大的发展。进入21世纪学前教育发展更为迅速。学前教育发展的原因有三:第一是妇女的就业谋职是客观原因;第二是早期教育理论促进了学前教育的发展;第三是教育民主化运动推动了学前教育的发展。\n比较教育学二、各国学前教育目标及共同特点教材上列举了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印度和中国等国家的学前教育目标,他们各有不同的学前教育目标(p67-71)。各国学前教育都认识到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各国都将实现幼儿的整体、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公民的综合素质。具体可包括如下几点:第一,特别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第二,重视幼儿的智力发展;第三,重视幼儿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第四,重视幼儿入小学的准备工作。\n比较教育学三、各国学前教育机构及共同点比较普遍的看法是:学前教育机构是专门从事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场所。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名称是各不相同的,这可参看78页的表格。各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多样性;第二,活动性;第三,准备性;第四,不平衡性。\n比较教育学四、各国学前教育的内容由于政治制度、教育政策和科学文化发展程度的不同,各国在学前教育具体内容的规定上是各不相同的。美国主要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审美等五个领域;俄罗斯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艺术、劳动等六个方面;英国包括生理的、认知的、操作的、音乐的、自然的、社会的、游戏的等几个方面。我国有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方面。各国学前教育内容方面的区别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制定学前教育大纲的方式不同;二是学前教育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不同。\n比较教育学五、世界学前教育的改革趋势第一,学前教育机构的多样化第二,学前教育模式的不断融合第三,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1、不断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2、扩大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机构。3、重视学前教育师资的进修工作。)\n比较教育学第五章义务教育比较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2、掌握各国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措施3、理解各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异同4、掌握世界义务教育的改革趋势\n一、现代义务教育制度的发展欧洲在16世纪就产生了义务教育思想,对义务教育的初步实践在17世纪也出现了,但现代义务教育制度是随着现代化大生产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19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开始真正实施义务教育。世界上最早颁布强迫教育法令的是德国的一些封建公国,如瓦尔滕贝格公国于1559年颁布。到目前许多国家都已建立起了义务教育制度。具有比较意义的是:各国义务教育的年限。(参看p100)\n二、普及义务教育的主要措施1、教育立法(具有比较意义的是各国规定的年限,以及违反教育法令的处罚意见)2、培养师资(具有比较意义的是各国对教师待遇的规定)3、免费教育。有强迫的义务教育和免费的义务教育之分。只有实行了免费的义务教育才能真正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具有比较意义的是各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先后)\n三、义务教育的经费1、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由政府承担。(但中国的义务教育经费政府只占76.7%)2、教育经费的筹措:第一,教育经费从属型,即义务教育经费从属于政府一般财政制度;第二,教育经费独立型,即独立征收教育税;第三,教育经费综合型,即一般财政与征收教育税相结合。3、教育经费的分担。第一,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如法国、泰国、韩国等;第二,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如美国、德国、印度等;第三,当地政府投入为主,如中国、英国、丹麦等。\n四、世界义务教育的改革趋势1、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为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各国在制定各级质量标准、构建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了措施。2、注意均衡发展:教育投入均衡分配;重点扶持贫困儿童。3、管理体制由封闭走向开放: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向家长开放;学校向社会开放。\n第六章中小学教育比较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2、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教育目标,掌握各国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共同点。3、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学制,理解各国初等教育结构及中等教育结构的特点。4、了解世界主要国家的中小学课程设置情况,掌握各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结构及课程内容的改革特点。5、了解各国中小学采用的新教学方法,掌握各国中小学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特点。6、掌握世界中小学教育的改革趋势。\n一、现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在古代,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之分。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教育制度是在19世纪后半叶开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以欧美国家为例,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形成阶段(15世纪——19世纪末)2、发展阶段(20世纪初——70年代末)3、全方位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n第一阶段:初等教育形成阶段。15世纪——19世纪末15世纪以前,欧洲各国的初等教育大多为教会控制,具有较强的宗教性。18世纪60年代首先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直接促进了初等教育的发展。此后,各国均纷纷立法,规定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达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初等教育的普及。但欧洲各国建立的初等教育却是一种“双轨制”。现代中等教育产生于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由于资产阶级的需要,出现了以传授广泛知识和发展儿童个性为主的新学校,就是最早的一批中等学校。进入18世纪后,中等教育进一步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实科中学;二是出现了供资产阶级子弟入学的多种类型的学校。\n第二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初——70年代末)进入20世纪后,世界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出现了学制的变革;二是出现了教育观念、课程和教学上的改革。讨论:1、为什么会出现学制上的变革?2、为什么会出现中小学教育观念、课程和教学上的改革?3、转变教学观的原因是什么?\n第三阶段:全方位改革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改革浪潮。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成为各国中小学改革的基本宗旨和出发点。因此,各国在中小学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采取了一些措施(p120)讨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什么世界各国又掀起了改革浪潮?\n二、各国中小学教育目标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现在,人们对于教育的使命已基本达成了普遍的共识,即教育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完善的人。但是,作为教育目的具体化的教育目标,各国的表述则是不同的,因此,是具有比较学意义的。请同学们阅读p121-126上的材料,对美、英、法、日、俄等国的中小学教育目标进行比较。并注意理解和掌握各国中小学教育目标的共同点(p127)。\n三、世界各国中小学学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世界各国基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小学学制。请阅读p128-p132上的材料,比较日本、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等国现行的中小学学制。各国初等教育的结构的一些共同点是:结构单一;小学入学年龄和学习年限基本相同。(但是,目前出现了小学入学年龄提前、学习年限缩短的趋势,其原因是什么?)各国中等教育结构的共同点是:中等教育的综合化;中等教育的多样化。\n四、各国中小学课程总的来说,目前,各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呈现出均权化的发展趋势;中小学课程结构充分体现了宽广性和平衡性的特点;中小学课程内容则围绕着基础性和现代性原则进行设计。(一)、各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世界各国中小学课程管理体制大体上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两种类型。从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课程管理正逐渐均权化,即集权制的国家趋向于适当分散课程管理的权力,分权制的国家趋向于集中课程管理的权力,最终走向课程的三级管理,即中央、地方、学校三级分权管理。\n各国中小学课程(二)各国中小学课程设置关于中小学课程设置,教材例举了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中国等的课程设置(p137-152)。请大家阅读这些材料,了解各国有关课程设置方面的基本内容。(三)中小学课程结构改革关于课程改革,各国都致力于实现课程结构的平衡性,以建立起理想的课程体系。所谓课程结构的平衡性是指协调好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之间的关系。为了构建均衡的中小学课程结构,各国所采取措施是:加强基础课程;开设选修课程;发展综合课程(p160);开设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n各国中小学课程(四)各国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改革关于中小学课程内容的改革,世界各国的共同点是:以基础性和现代性为核心原则,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人文性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具体而言表现在:重视基础学力;强调现代化;突出创造力的培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密切联系现实生活\n五、各国中小学教学当前,注重教学的双边性是各种教学理论的共同趋势,而各国在中小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以自主探究为主要原则,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则强调多元与综合的统一。(一)各国中小学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有:讲授、谈话、演示、参观、实验、观察、练习、复习等,这些方法目前仍在使用,但正逐渐被融入到新的教学方法中去,成为观念全新的现代教学方法的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中小学采用的现代教学方法主要有:问题教学法;暗示教学法;探究——研讨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范例教学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p185)。\n(二)各国中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第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多元化:班级教学;分组教学;个别教学;开放教学;小队教学。第二,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n六、世界中小学教育的改革趋势1、普及与提高各有侧重2、全方位改革正在逐步深化3、信息化进程日益加快\n第七章教师教育比较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教师培养体制的变革历程2、了解主要国家的教师职前培养制度3、理解各国教师教育课程的构成4、理解各国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类型5、掌握世界教师教育的改革趋势\n一、现代教师培养体制的变革综观世界各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教师培养体制经历了从师范学校时期到师范学院时期,再到综合性大学时期的演变过程。这三个时期的时间大致如教材所列。我们国家也经历了三个这样的时期。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成立基本为师范学校时期;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基本为师范学院时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到了综合性大学时期。(请思考出现这样三个时期的原因?)\n二、各国教师职前培养制度所谓教师职前教育就是为培养未来师资所进行的专业教育,即成为教师之前所接受的教育。综观世界各国,教师职前培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材列举了中国、俄罗斯、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教师职前培养制度,请同学们阅读p203-205的材料,对它们进行比较。总的来说世界教师职前培养制度可分为三类:封闭型、开放型和混合型。\n三、各国教师教育的课程世界教师职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都包括三类:普通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但是各国设置这三类课程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请比较美国、日本和中国的这三类课程比例(p207-209)。世界各国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共同趋势是:普遍重视作为基础学科的普通教育课程,重视文理渗透和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强化专业课程;提高教育课程的课程质量。\n四、各国教师在职培训制度所谓在职培训也叫在职进修或职后教育,即成为教师之后再继续接受的教育。(请思考教师在职培训的原因?)关于在职教师培训的模式主要有:高校本位模式(包括长期脱产、半脱产、函授、课程进修等);专门培训机构本位模式;学校本位模式;远距离教师培训模式。请比较这几种模式的优劣。\n五、世界教师教育的改革趋势1、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2、建立以教师资格证书为主的教师任用制度3、为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专业环境\n第十一章世界教育改革趋势学习目标:1、了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背景,掌握其特点。2、了解教育全民化的发展过程。3、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成因。4、了解教育国际化的成因。\n1、政治的主题转移2、全球经济一体化3、科技革命迅猛发展4、自身文化的体认5、教育改革的新矛盾世界教育改革的背景\n世界教育改革的特点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2、调整培养目标3、发展终身教育4、以中小学教育改革为重点5、重视道德教育\n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全民化是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教育全民化的主要内容是:主张教育向所有人开放,人人独有受教育的权利,且必须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即全民教育。全民教育的最终目标: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习需要。就世界范围而言,普及初等教育、开展扫盲教育、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仍然是全民教育的重点。事实表明,仅有全民教育还不够,应进一步做到“全纳”,即“全纳性教育”。\n\n\n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信息化是现代教育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阅读p313上的材料)教育信息化的表现形式有:1、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领域。2、在中小学普及现代信息技术。3、对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n\n\n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国际化也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教育国际化的原因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信息社会的到来各种国际性教育机构的建立\n教育国际化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教育国际化的内容教育目标国际化教育内容国际化全球范围内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扩大世界公民外语、理解教育学生、教育专家、跨国教育援助和合作\n\n\n\n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