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8-15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教育学问题总结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块课件(习题班)教育与教育学考点结构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历史教育学的历史起源说4种著名教育家:孔子、学记、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与教育学•考点细化问题1:教育的概念是什么?问题2: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问题3:教育的发展历程分几个阶段?问题4:教育有哪几种起源说?问题5:古代中国教育有什么样的发展历程?问题6:古代印度教育的概况是什么?问题7:古代埃及教育的概况是什么?问题8:古代希腊的教育概况是什么?问题9:中世纪的教育概况是什么?问题1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有哪些?问题门:古代文艺复兴时期教育的特点是什么?问题12:近代教育的特点或概况是什么?问题13: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或特点是什么?问题14:教育学是什么样的学科?问题15: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可分几个阶段?问题16: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17: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18:教育学的建立阶段的基本情况是什么?问题19:教育学规范阶段的基本情况是什么?问题20:教育学多元化阶段的基本情况是什么?\n•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点结构•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含学校文化、学生文化)•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核心考点•三种关系的具体定位和内容•学校文化构成理解学生文化特征•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考点细化•问题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谆耳么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1.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主要途径〉•(二〉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三》教育可以促进民主•问题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有什么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理论,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问题3:教育与文化有什么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即传递深化文化和构成文化本体。•(-)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水平和性质影响着教育的水平和性质,文化的内容影响教育的内容,文化传统影响教育传统。•(二)教育的文化功能•1、传递和保存文化•2、选择和單理文化•3、交流和融合文化•4、更新和创造文化•问题4:学校文化是什么?•问题5:学生文化的成因有哪些?•问题6:学生文化有哪些特征?•教育与个体的发展\n•考点结构•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包含特征)•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教育与个体的发展•核心考点•内发论、外¥乐论代表及主张•识记理解身心发展5条规律指向及应用掌握各因素对身心发展的不同作用•教育与个体的发展•考点细化问题1:个体身心发展指什么?问题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问题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学说有哪几种?问题4:个体身心发展存在哪些规律?问题5: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问题6: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或意义是什么?•K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一大原因•3、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问题7: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是什么?•1、环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4、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问题8: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勺•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育目的•考点结构•教育目的的概念及功能•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我国教育目的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教育目的•核心考点•教育目的功能\n•教育目的价值取向•全面发展教育各部分的关系素质教育观内容•教育目的•考点细化问题门教育目的是什么?•问题2:教育目的功能是什么?•问题3: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有几种?•问题4: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问题5: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组成部分的关系是什么?•问题6: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问题7:现阶段倡导的素质教育观是什么?•问题8: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有哪些?•学校教育制度•考点结构•学制概念(含类型)•学制的发展我国学制的沿革和现状•学校教育制度•核心考占•理解非制度化教育•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旧中国有代表性的学制(壬寅、癸卯、壬子癸丑、壬戌)及现行学制•学校教育制度•考点细化问题仁学校教育制度是什么?问题2: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问题3: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n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学校教育,具有一定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六〉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问题4: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过程出现过哪些重要学制?问题5: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形态是什么?•教师与学生•考点结构•教师的职业角色、劳动特点、专业素养及专业发展•学生的特点及新课改学生观•师生关系的意义、内容、新型师生关系及如何建立•教师与学生•核心考点•教师职业角色•教师劳动特点•教师专业素养•新型师生关系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考点细化问题1:教师职业角色的性质是什么?问题2: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是什么?问题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教师职业角色发生哪些变化?K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5、从自身来看。教师还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要结合传统角色看,传道授业解惑朋友变成促进者。研究者没变。问题4: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什么?•问题5: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哪些方面?•(-)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三)教师的科学人文素养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等。(五〉教师的人格素养•问题6:教师的学科素养包括哪些方面?1.K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1.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问题7:教师的教育素养包括哪些方面?\n•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问题8:教师的人格素养包括哪些方面?•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良好的人格素养如:热爱尊重学生、关于交际主动与学生交往、仁慈友善、耐心温和、有责任心严格要求、公平客观、教学方法好、有幽默感等。•不良个性品质如:冷漠孤僻、主观偏心、挑剔嘲讽、训斥无耐心、教学方法枯燥等•问题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专业行为体现在哪些方面?•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创新•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问题10: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有哪些?•专业理想(明确的目标、正确的理念、•职业认同感、反思行为〉•专业人格(诚实正直、善良宽容、公正严格)•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技巧、教育教学能力)•问题门: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有哪些?•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学生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问题12: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有哪些?•职前教育•入职教育•在职教育•自我教育•问题13:学生的特点或本质属性是什么?•(-)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1、学生是人•(1)学生是能动的主体•(2)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3)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1)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3)学生具有发展需要的人•(二)学生是教育对象•学生的学习又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表现在:\n•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参加的是规范化的学习•问题14: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有哪些?•问题1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主张的学生观是什么?•(-)学生是发展的人•K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二〉学生是独特的人•1、学生是完整的人•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K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学生是责权主体•问题16:良好师生关系有什么意义?•问题17:当前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是什么?•问题18: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二)了解和研究学生•(三)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四〉主动、经常与学生交往•(五〉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健全人格教师的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因素•(六)发扬教学民主,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威信。•课程•考点结构•课程的概念(含类型)•课程的意义•影响课程的因素■课程理论主要流派•课程设计(即设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课程•核心考点•课程类型(分类的依据)•区分几个概念(课程设计、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改正什么,提倡什么)\n•课程•考点细化问题1:课程的内涵是什么?小'问题2:课程的意义是什么?问题3:课程的类型有哪些?问题4:制约课程的因素有哪些?问题5:课程设计是什么?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系统化活动。•问题"课程设计的原则有哪些?•高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为遵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贯彻幼小中课程衔接;•因地制宜。•问题7:课程标准是什么?•问题8:课程标准的意义或功能是什么?•问题9:教科书的作用有哪些?•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分析学科教学目标、内容、任务的依据;•是研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关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问题10: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对学生和学校的适用性;•编排内在逻辑与教学法的统一(直线性还是螺旋式〉•编排形式要利于学生学习;•兼顾不同学科关系与不同年级的衔接。•问题门:教师应如何正确使用教科书?•认真钻研理解教科书框架结构关系;•透彻理解教科书章节内容;•教学中充分利用教科书;•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灵活补充学生能理解的学科新知识;•适当补充民族乡土教材。•问题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是什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三维目标观》•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设置综合课程,加强社会联系;(综合课程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内容联系观)•改变暮程实施过于机械,倡导主动参与解决问题;(学习方式观)•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选拔,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n践功能;(发展评价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状况,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校本发展观〉•问题13:新课程结构是什么?•问题14:新课程结构的内容是什么?•问题15:新课程结构的特征是什么?•教学•考点结构•教学的概念(含对意义、任务和本质的认识)•教学的规律、原则和方法•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核心考点•理解教学四条规律•掌握贯彻某种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重点是直观、启发、系统、巩固和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某种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重点是讲授法和练习法)•上课的基本要求(标准)辨别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考点细化问题1:教学是什么?问题2:教学的意义是什么?问题3:教学有哪些任务?问题4: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什么?问题5:教学过程规律或基本特点是什么?问题6:教学过程的结构包括哪些阶段?•(-)引起学习动机;•(二〉领会知识;•(三》巩固知识;•(四〉运用知识;•(五〉检查知识。•引领巩固运用检查•问题7:教学原则是什么?•问题8: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n•问题9:教学方法是什么?•问题10: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问题门: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问题1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问题13:备课包括哪些环节?•问题14:课的结构包括哪些?•问题15:上好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问题16:作业的布置评改有什么要求?•问题17:教学组织形式是什么?•问题18:教学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问题19: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张的新教学理念是什么?•一、注重学习者的全面发展•二、倡导师生间的交往互动•三、鼓励课堂教学的生成与开放•教育评价•考点结构•教育评价的内涵、功能•教育评价的类型•教育评价的方法•新课改背景下总的教育评价理念•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评价理念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评价理念•教育评价•核心考点•教育评价功能•教育评价类型(掌握划分依据)新教育评价观(课堂教学、教师、学生)•教育评价•考点细化问题1:教育评价是什么?问题2:教育评价的作用或功能是什么?问题3: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有哪些?问题4: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问题5: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评价理念是什么?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二)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性\n(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四)强调参与互动、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五〉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n问题6: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是什么?新课程提出“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口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双重功能。K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重心由教师转移到学生的发展;2、评价主体:多元化,由政府、学校、家长、社会、师生共同参与评价;3、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提高;4、评价方式:强调以学论教;5、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形成性和总结性、自评和他评、定性和定量三结合。问题7:新课程教师评价改革重点是什么?•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工作业绻关注教师专业成长需要・•建bi帀生、家长、管理者共同穆与的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扩展评价主体,重视教师教育教学反思;•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关注学生课堂综合表现,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问题8:新课程学生评价改革重点是什么?•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建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发展性评价体系。•1、评价内容:从强调学科知识到关注综合素质•2、评价标准:从强调共性到同时关注个性;•3、评价方式:从强调定量到定性定量相结合;•4、评价主体:从强调他评到多元化;•5、评价重心:从强调结果到注重过程。•思想品德教育•考点结构•德育的概念和意义•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德育规律、原则和方法德育的途径•思想品德教育•核心考点•德育的内容•理解德育的四条规律•掌握曉彻德育藁种原则的基本要求(重点是疏导、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尊重与严格要求、因材施教)掌握运用德育某种方法的基本要求(重点是说服法、榜样法和品德评价法)•思想品德教育问题1:德育是什么?问题2:德育有什么意义?问题3:德育目标是什么?问题4:确定德育的目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问题5:我国德育目标的要求有哪些?问题6:德育的内容有哪些?\n问题7: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n问题8:德育过程是什么?问题9:德育过程的规律或特点是什么?(-)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三〉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问题10:德育原则指什么?•问题门:常见的德育原则有哪些?•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正确、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1)教育者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了解并理解学生,正确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2)教育者要善于观察学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3)教育者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启发他们自觉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问题12:德育方法指什么?问题13: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品德评价法,即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1)公平、正确、合情合理•(2)发扬民主,获得群众支持(3)注重宣传与教育问题14: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哪几条?•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考点结构•班主任的概念及意义•班级管理的意义和模式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策略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核心考点•理解班级管理的模式•熟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如何组织培养班集体•如何开展个别教育•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考点细化问题1:班级及班主任产生历史过程是什么?\n问题2: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问题3:班级管理的功能或作用是什么?问题4: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哪些?问题5: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有哪些?问题6: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有哪些?•(-)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三〉建立学生档案开展个别教育•(五)组织班会活动•(六)协调各种教育影响•(七)进行操行评定(八〉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问题7:班主任应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问题8:如何开展好个别教育?•先进生的教育•(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心理;•(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后进生的教育•(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查看更多